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示意图

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示意图
简易地球仪制作方法示意图

制作方法示意图

需要材料:

1. 2.

(1根较长的粗铁线)

(1个乒乓球)

1. 2.

4.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 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 (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 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与地球仪重难点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清单 (★为重点符号,△为难点符号)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证实是球体的事件:1519年~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但是地球仪无法反映地球的真实样貌。) 3.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并不真实存在。 4.北极:对着北极星,是地球的最北点。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北这

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北极。(所以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世界上任何一个点,向南这一个方向行走,最远只能到南极。(所以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三.纬线和经线 1. 纬线: ①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②★长度: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纬线相等的情况只有一种:两条纬线的纬度相同,如北纬30°和南纬30°是相等的长度。 纬线长度的变化:从赤道(0°纬线)到两极(90°纬线)长度慢慢变短,直到缩为两点。 ③★指示方向:东西。 ④重要纬线(课本P5图1.4):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 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⑤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2. 经线(子午线): ①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②★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③★指示方向:南北。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完整word版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1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 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 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赤道—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 2、经线和纬线

概连接南北两极的同赤道平行的 特形半圆圈,且都不平自成圆圈,方指示南北方指示东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3、经度和纬度 经纬 度的划分经度纬度 含义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各180°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 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 向北为北纬(N),各90° 变化规律东经度是向东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 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 特殊经、0°、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地球概况: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2 纬线

20 °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30°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 作用划分半球 20°W 向东至160°E为东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 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 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 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经度与纬度图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 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启发全体学生进行思考。 四、活动总结: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比较,表扬优点,并指出不足,重在评价制作过程中设计的独特性,造型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表扬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闪光点。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整理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⑴麦哲伦环球航行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经纬度与距离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两地距离相差约111KM,越向两极,相邻两经线间距离越短纬度相差1°,两地之间距离相差约111KM 低、中、高、纬的划分: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地区,60°——90°为高纬地区。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初中地理_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制作简易地球仪》这节课,将地理学科知识建构在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效果更佳,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增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更加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本文以“制作简易地球仪”实践活动为例,探析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运用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学了两个周的地理,地理知识不是很丰富,学生动手能力也不强,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具备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需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能够做好,如何把我们学到的理论的地理知识落实到自己制作的地球仪上。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2.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进一步理解地球仪蕴含的相关地理知识。

3.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我们居住的地球太大,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展示地球仪,并出示活动目标。学生观看地球仪,并思考地球仪的构造。【设计意图】出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的动手实践中,体现综合实践与地理学科整合。通过观察地球仪,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第二环节:问题探究,设计步骤。 1.同桌讨论: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及工具。 (课堂预设:材料主要包括作为主体部分的球,作为支撑部分的铁丝,用作底座的材料等,并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工具主要有钳子、用于打孔的锥子及用于画线的笔,并提示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 2.小组合作,探究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 (课堂预设:学生设计的步骤无非包括打孔—画线—做支架—组装,只是学生的设计顺序可能不同,提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都能完成,只是完成效果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也可以参考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制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符合动手实践的思路,首先是观察地球仪的构造,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其学习知识重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

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

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简易地球仪 动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此作业10月7日周一晚自习讲评) 老师寄语: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通过什么样的“加工”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 1、制作经线模型 (1)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40cm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厘米代表10°)。也就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10°E、20°E、30°E、4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 (2)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 【温故而知新】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与两

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自赤道向南北各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N和90°S。 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构成闭合经线圈。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 【安全准备】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铁丝等危险物品的使用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 ①如何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 ②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 ③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 ④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 ⑤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

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

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导学案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李嗣林审核人:梁世斌上课时间:第1-2周 第一节地球 一、【学习目标】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一、预习导学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2.经度和纬度

3.经纬网与地理坐标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 经线向东至东经 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 经线向西至东经 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三)、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 二、案例探究1:定位 以常见经纬网图来理解经纬网的组成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 点为(23°26′N,70°E),B 点为(23°26′N,135°W),C 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0180 90 90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E W

制作简易地球仪

第二周活动主题制作简易地球仪 老师寄语: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通过什么样的“加工”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 一、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 二、活动地点:七三班教室 三、辅导老师:荆娜 四、参加人数:48人 五、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1、制作经线模型 (1)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40cm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厘米代表10°)。也就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10°E、20°E、30°E、4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 (2)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 【温故而知新】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与两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自赤道向南北各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N和90°S。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构成闭合经线圈。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地球概况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1、地轴、两极、赤道地轴一①地 球自转的假想轴 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 极,垂直与赤道平面 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与水平面成 66° 34'的夹角 两极一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 北方)的一点。 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赤道一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 垂直。 经线纬线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自成圆圈,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3、经度和纬度 经纬度的划分 经度纬度 含义 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 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 面角) 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线)以东 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 各180° 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从赤道向南为南 纬(S), 向北为北纬(N),各90° 、地球与地球仪 2、经线和纬线北极 南极 地球概况: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 球体。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 径:6357km,平均半径: 6371km。

纬线 20° W 160 ° E 东西半球分界线 30° 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 作 用 划分半球 20° W 向东至160° E 为东半球 160 ° E 向东至20° W 为西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 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 定距离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 111千米 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 水平距离约为111千 米 ter 疋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疋任何一点的位置 定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经度与纬度图 经度和纬度 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 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 的180°属于东经,用“E ”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 W 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 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汇成一点。纬线 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 ”作 代号。北纬、南纬各有 90°o 2)数轴图示法 180° 0° 160°E180° —— ■? . ......... .. . 覧 ........ ............ .. ... 西半球 2CPW 东半球 西半球 (I )并不是所有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西经度的范围都在西半球。 (2)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 0°向西至 20° W ( 3)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范围是 160° E 向东至180° 高*中.低纬的划分 和几条■要纬线 1、南北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2、低纬、中纬和高纬:0-30 °之间为低纬度;30-60 3、回归线: 23° 26' N 和23° 26' S 分别为北回归 4、极圈:66° 34' N 和66 ° 34' S 分别表示北极圈 和南极圈,极圈与回归线间为温带,极圈到极点为寒 ★东西半球的划分图示法 1)海陆轮廓法 国际上习惯用20° W 和160° E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 线,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中通过, 20° W 经线通过大西洋, 160° E \r 格林用治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之间为中纬度;60-90 °之间为高纬度 线和南回归线,回归线之间为热带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分组实验制作小型地球仪习题新版浙教版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分组实验制作小型地球仪 01实验报告 【实验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合理的制作流程完成小型地球仪的制作。 2.通过制作小型地球仪,了解地轴的倾斜角度、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划分。 【实验器材】 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 【实验过程】 1.确定两极和赤道。可以用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________,离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为南、北极点,如图A。 2.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若干条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纬线。 3.做地轴。如图B,把一根粗铁丝折一下,使铁丝倾斜并与水平面成________。把另一段铁丝做成一个圆环,圆环上放书或其他重物作为地球仪的底座,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 4.组合固定。将其中代表地轴的直铁丝部分穿透乒乓球的南、北极点,并将顶头弯曲,以防乒乓球脱离。取另一根铁丝,弯成半圆形并接在乒乓球两端的地轴上。这样就完成了小型地球仪的制作,如图C。 5.在自己制作的小型地球仪上画上七大洲的轮廓。 【问题与讨论】 1.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形状有何特点? 2.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形状有何特点? 3.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有多少度? 4.如果赤道的度数是0°,南极、北极的度数是多少?

5.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有何特点? 6.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7.地轴与水平面的角度是多少? 8.南北极圈的纬度是多少? 02实验突破) 1.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仪上,经线圈的长度等于赤道的长度 B.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总是等于66.5° C.所有的经线相等,所有的纬线相等 D.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 2.下面各图形能反映地球仪形状的是( ) 3.如图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下列有关地轴、赤道、南极和北极的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北极;②南极;③赤道;④地轴B.①地轴;②赤道;③南极;④北极 C.①北极;②南极;③地轴;④赤道D.①地轴;②赤道;③北极;④南极 4.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时,要把铁丝弯成比乒乓球略大的半圆,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 ) A.66.5° B.90° C.23.5° D.60° 5.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下列情况不能从地球仪上获知的是( ) A.北京某天的天气情况B.中国的地理位置 C.太平洋的位置D.欧洲的经纬度范围 6.下列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递增,最高为90°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递增 C.以0°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最高为180° 7.第十届中国航展于xx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领先企业参展积极性高涨,以波音、空客等为代表的所有航展“老客户”均参展,以韩国航空工业协会、中国香港航空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本次航展共130余架飞机,41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厂商参展。期间各国都派出各种先进的飞机做了出色的飞行表演。 (1)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113° E经线向北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怎样才能顺着这条经线飞行一周回到珠海?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 —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6.纬线和纬度 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度,

制作小型地球仪

制作小型地球仪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实验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合理的制作流程完成小型地球仪的制作。 2、学会制订一个评价方案,对小型地球仪进行自评和互评。 3、通过制作小型地球仪,了解地轴的倾斜角度、经纬线特点和经纬线划分。 二、教学重点 从制用过程中了解地球仪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工具的运用和制作。 四、教学器材准备 乒乓球、泡沫塑料、铁丝、钳子、量角器、胶布。 五、教学设计 通过《地球仪和地图》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纬线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 疔io(r 解,但他们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机械性的记住了这些知识。 例:读图,回答问题: ①A在B的_______ 方向,C在B的__________ 方向, ---- -------- 3 (f 分析:做这道题,第一学生要区分图中哪几条是经线,哪几条是纬线,第二要清楚图中的经线是西经还是东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事实上很多同学都做错上,因为我上第一课时用的是课件, 仅带去了一个自己演示用的地球仪,大部分同学听过、看过也就忘了,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型地球仪,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那些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把自制一个小型地球仪用为课外作业,学生做完以后带到教室让我看一下,这样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但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在做的时候地轴的倾斜角度不是66.5°;不是自己做的等等。所以设计了本堂课,让这个实验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达到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真正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制定评价方案,在评最佳作品的过程中这让些知识再一次得到温故。 六、教学过程 PPT2:出示制作完成的小型地球仪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小型地型仪,并讨论一下制作小型地球仪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学生:……(畅所欲言)

制作地球仪活动方案

变废为宝、低碳生活、保护地球 ——景弘中学七年级地球仪制作比赛方案“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为进一步贯彻《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与精神,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环保意识,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地了解地球仪的构造,知道赤道的位置,与极点的关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动手小制作,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特举办“变废为宝、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地球仪制作比赛活动。 一、制作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 二、评比时间:10月28日——10月31日 三、参赛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四、地球仪模型基本要求:参照教材P22活动题或者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参考。 提供两种制作方案供参考,也可自己创新,创设自己的方案来制作。 方案1: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球体上画出南、北极和重要纬线和经线,并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不同颜色表示中、低、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方案2:画出世界七大洲轮廓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五、评选方式 1、集体奖:各班级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上交学校,最后由学校地理教研组评选出一等奖班级3个,二等奖班级6个,三等奖班级9个,优胜奖班级2个。获奖班级分别加常规分8、5、3、2分并颁发奖状。 2、个人奖:在学生优秀作品中按照5%、15%、35%、45%的比例评选出最佳设计奖特、一、二、三等奖、,个人分各加4、 3、2、1分并颁发荣誉证书。 3、请各班于2013年10月30日前,将参赛者作品上交。(要求注明班级和姓名)。 景弘中学地理组 2013.1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