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一步之遥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一步之遥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一步之遥测试题

第九课一步之遥测试题

第九课第一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为未成年人严重的不良行为是()

①向父母要钱买小食品②吸食、注射毒品③与同学一起打扑克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乔丽是初二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以“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上学花钱不挣钱”、“饭馆正缺人手”等理由,非让乔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你认为乔丽爸爸的行为是( )

A.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

B.为了乔丽健康成长的合法行为

C.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严重违法行为

D.侵犯乔丽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

3.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罚当罚性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刑事违法性

4.陈某深夜潜入某单位偷窃价值近5000元的物品,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对陈某判处刑罚的依据是刑法

B.陈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C.陈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受到的是刑法处罚

D.1年有期徒刑是附加刑,1000元罚金是主刑

5.小黄因偷窃同事的手提电脑被公安机关破获并逮捕,法院认定其已构成盗窃罪,但因其未满16周岁被免予刑事处罚,带回家有家长进行管教,于是他到处宣扬说:“受到刑法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无所谓。”对此,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①小黄未受到刑法处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②未成年人犯罪虽因年龄免于刑法,同样也是犯罪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改正,会发展向犯罪,应高度重视④小黄的观点是对的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俗话所说的“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 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7.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触犯了刑法④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8.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关于法律制裁,你认为有道理的说法有()

①我国的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②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③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法律制裁

④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材料:青年陈某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陈某仍不吸取教训。一天,陈某潜入某单位盗窃被抓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陈某殴打他人和潜入某单位盗窃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⑵青年陈某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⑶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九课第二框防微杜渐

单项选择题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

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

③有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

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D.①②③④

2.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

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

3.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他在一年

中作案10起,盗窃、抢劫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周某在交待完问题后,

竟向公安人员说:“叔叔,我都坦白交待了,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还要参加考试呢。”周某后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据此回答:4—5题。

4.周某的行为属于( )

①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②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上述案例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

①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④我国刑法坚决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

A.①②B.②③④

C.②③D.①②④

6.某市初中生黄某,年仅15周岁。一次无意间进入一个黄色网站,从此便深陷其中,后来,他渐渐觉得还不够“刺激”,最终花季少年沦落为强暴女生的罪犯。

这一惨痛教训告诉了我们( )

①青少年要拒绝诱惑

②进入不良网站就会犯罪

③不良诱惑的存在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

④青少年要学会分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上当受骗。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7.(开放题)一天下午放学后,一向好奇的小明看见路边围着一群人,过去一看,原来有人在卖“口袋书”,小明拿起一本一看,里面全是不健康的内容……

请运用已学知识及这故事设想两个不同结局。

8.(开放题)某校初二(7)班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对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情况进行调查。请你制定调查计划。

(1)调查对象:

(2)调查目的:

(3)调查方式:

(4)通过调查,得出调查结果。调查小组成员想给学校领导、政府部门、学生提出一些建议。你准备提哪些建议?

第九课第一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A

2.D

3.A

4.D

5.C

6.A

7.B

8.A

9.⑴陈某殴打他人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潜入某单位盗窃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4分。每点给2分)

⑵陈某的变化过程表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犯罪。⑶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惯、坏作风,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第九课第二框防微杜渐

1.B

2.B

3.B

4.C

5.A

6.A

7.答案结局一:小明出于好奇自己买了一本,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

结局二:小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将兜售不健康书籍的不法商贩抓获。

8.答案:(1)本校初中生。 (2)通过调查了解本校初中生受不良诱惑的情况。从而认识到不良诱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使自己远离不良诱惑,并对学校、政府、学生提出合适的建议,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3)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 (4)建议从学校领导、政府部门、学生各个方面提出,每方面的建议要符合主体要求,不能张冠李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 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 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 测试题 教科版

第九课第一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为未成年人严重的不良行为是() ①向父母要钱买小食品②吸食、注射毒品③与同学一起打扑克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乔丽是初二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以“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上学花钱不挣钱”、“饭馆正缺人手”等理由,非让乔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你认为乔丽爸爸的行为是( ) A.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 B.为了乔丽健康成长的合法行为 C.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严重违法行为 D.侵犯乔丽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 3.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罚当罚性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刑事违法性 4.陈某深夜潜入某单位偷窃价值近5000元的物品,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对陈某判处刑罚的依据是刑法 B.陈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C.陈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受到的是刑法处罚 D.1年有期徒刑是附加刑,1000元罚金是主刑 5.小黄因偷窃同事的手提电脑被公安机关破获并逮捕,法院认定其已构成盗窃罪,但因其未满16周岁被免予刑事处罚,带回家有家长进行管教,于是他到处宣扬说:“受到刑法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无所谓。”对此,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①小黄未受到刑法处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②未成年人犯罪虽因年龄免于刑法,同样也是犯罪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改正,会发展向犯罪,应高度重视④小黄的观点是对的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俗话所说的“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八年级政治养成亲社会行为1.

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设计人:政治组审核人授课人:编号:4 日期

基本思路:课题第十一课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序号:4 一、学习目标: 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重点、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预习导学: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在社会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谦让?谦让有哪些表现? 3、什么是分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 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助人?帮助他人应注意些 什么? 四、当堂达标: 1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 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同学们踊跃为地震灾区的同学捐款 ②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 ③李阳同学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传阅 ④李真的好朋友被王亮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王亮揍了一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享可以使我们( ) ①体验到更多的幸福②得到信任和友情 ③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④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每个人都应尽力地、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正确方法有( ) ①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②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为了别人的安全要不顾个人为安危④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天山网2013年4月18日讯:乌鲁木齐中小学生每学年要参加至30天社会实践,从小学四年级起还要参加志愿者活动。这样做() ①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爱社会的情感 ②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 ③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 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表明 A.上网无所不能 B.网络交往广泛、便捷的特点 C.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 D.网络是生活中的全部 2.一位诗人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批评家相遇。这个对诗人有成见的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位诗人机智而有礼貌②这位诗人不应该给批评家让路③文明礼貌体现了诗人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④傲慢粗鲁的

言行降低了批评家自身的吸引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 在竞争中,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其中不包括 A.崇尚公平竞争B.对竞争对手保持高度“戒备” C.欢迎别人超过自己D.胜不骄,败不馁 4.一个懂得宽容的人,面对别人的嘲笑,虽然心里难受,他会A.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B.找机会讽刺对方,报复他们 C.自暴自弃D.反唇相讥,发一通牢骚 5.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①对人守信②见义勇为③与人为善④对事负责 A.①②B.②③ C. ③④D.①④ 6. 运动员在比赛中服用违禁药品是要取消成绩的,对此规定认识不准确的是 A.我们提倡的是平等竞争 B.违反竞争规则就失去了竞争的意义 C.只有体育比赛才有严格的规则 D.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7.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人人皆知,它包含的道理是 A.宽容是一个人心胸开阔和人格高尚的体现 B.宽容代表无能 C.眼里容不得沙子,凡事应该争个高低

八年级政治上: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复习教案(教科版)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1.教材分析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青少年常常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诱惑和不法侵害。尽管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制定了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保护措施有时难以落到实处。本单元分为两课,第八课《一念之差》引导青少年识别身边的诱惑,形成抵御诱惑的意识。第九课《一步之遥》通过青少年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对比,引导青少年认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乃至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区分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介绍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对违法犯罪的制裁。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 教材知识结构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2)学习运用抗拒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以及我国的刑法体系,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过程与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学生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2)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抵制不良诱惑。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为做知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3.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而诱惑和犯罪密切相关。对于违法犯罪,他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却很模糊,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很多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在上囚车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错。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多样的案例和尽量多的讨论、辨析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讨论身边的诱惑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良的诱惑。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习处理违法和犯罪问题。还可以通过辩论及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抵制不良行为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关系,懂得防微杜渐、知错必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帮助学生掌握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预防犯罪的必要技巧,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危险的诱惑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人教版)

政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三、社会化对一个人的影响。 1、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2、能力不断提高。 3、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4、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5、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 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七、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塑造健康的人格。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3、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8、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负面影响:1 网络是把双刃剑。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3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4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新人教版2016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2016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题.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政治 2016—2017) 分× 一、单项选择题(122=24题12 9 7 8 10 11 1 2 3 4 5 6 号号考答 题案答场考、王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1要 ( ) 妈上班,王利上学。王利的家庭

是不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单亲 家庭A. B. 名 姓主干家庭D.内岁女孩朱耀婷,天天带 着患病母亲上学,152、线“最被评为其 慈孝之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令人感动,级班 封美台州人”)(。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 的爱密 ③在现代社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校学孝敬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是 基本的道德规范④会,要在物质上赡养父 母②③④ B.A.①②③ ②③ C. ①④D. 克雷洛夫在《小树林和火》的寓言中写道:、 3 结和它交上了朋友,小树林听信了火苗的甜 言蜜语, 2 果引火烧身,把小树林统统烧光了。这告 诉我们 )

①交友时一定要分清“益友”和“损友”② 交友时切不可良莠不分,随随便便③交上一个好朋友就能受到良好影响,对自己有益 ④交上一个坏朋友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对自己不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 ②③④ D. ②③④ 4、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 愚人节等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 有春节还保留着最大的节日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 ) A.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固守我们的习俗

D.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5、周恩来总理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在外事活动中,周总理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整洁的仪表。他说,第一印象往往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记忆, 3 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外国朋友留下好的印象。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明礼貌反映了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展示了一个人的风采②文明礼貌既是对他人 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③文明礼貌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属于个人私事,与国家无关④仪表代表人格、国格,我们应把中华儿女特有的气质展现在世人面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抗震救灾中流传着这样一条短信:“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会成为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

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 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 利⑤,⑨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自我反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健康成长。 重点 难点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改正不良习惯,知法、守法、护法。 教法 选择 案例分析、探究交流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搜集案例、制作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2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20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情景剧《偷苹果》,其他同学观察思考,⑴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 ⑵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样做?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导入新课。 二、案例的启示 小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一天,他玩纸飞机的时候把教室的灯打碎了,按照校规要赔偿 50 元钱。从哪里弄这 50 元钱呢?小江犯难了,几个同学给他出主意:同学都有钱,不如劫一点钱吧。于是他们开始合伙劫同学的钱,最后他们的团伙发展到了 12 人。最终,小江因为抢劫罪被判 8 年有期徒刑,其他人也分别被判刑。 三、寻找生活中的“小恶”: 1.公然违反校规,对自己不约束,自私; 2.随意破坏纪律; 3.考试作弊,欺骗; 4.抄袭作业 5.迟到早退组织指导表演 通过案例, 让学生明白“小 恶”会变成“大 恶”。要从克服 “小恶”开始防 微杜渐,把违法 犯罪消灭在萌芽 状态之中。 学生分角色表演,讨 论交流 学生讨论:小江为什 么会从一名优秀生变 成罪犯? 小组交流发言通过让 学生讨论并总结身边 的不良行为,使学生 明确这些看似有些 “司空见惯”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八年级上册政治试卷

2014年秋期末模拟考试八年级 政治试题 (分数: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统一填在答题卡上的表格中,谢谢你的配合!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1年1月7日,中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拟规定,“赡养者要经常看望或问候空巢老人。”这是因为() ①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②父母给予我们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③父母教会子女如何做人 ④父母教给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 A.孝敬父母会极大的加重自己的负担,得不偿失 B.孝敬父母只要精神上的安慰就可以 C.孝敬父母就随时给他们钱就可以 D.孝敬父母要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不可以只是口头上说说,要体现在日常的小事情上3.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Ⅰ》第九集《藏不住的秘密》:夏雪突然的反常表现,让父亲东海十分担心,情急之下想出“收买”刘星跟踪夏雪的主意。行动诡秘的刘星又引起了母亲刘梅的注意,她也“收买”了夏雨来跟踪刘星。各种消息开始源源不断传到了东海和刘梅的耳朵里。于是夫妻两人分别找夏雪和刘星谈了话,两个孩子发现自己被跟踪了,心里十分难过。尴尬的气氛怪异的关系终于让夏雪无法忍受,向大家坦白了自己的秘密……面对夏雪和刘星的反常表现,父亲夏东海和母亲刘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他们的意见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应该允许孩子们有一定的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是他们成长的需要 ②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知道孩子的一切想法与行动 ③孩子也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对他们的任何行动都不要过问,一切听之任之 ④父母可以在信任的基础上与孩子进行愉快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们的一些想法和行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从积极的一面看,标志着子女的成长,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 ①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受到伤害 ②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列家庭属于核心家庭的是() A.小敏一家人:小敏、父亲、母亲 B.小华一家人:小华、父亲、母亲、爷爷、奶奶 C.小刚一家人:小刚、父亲、母亲、叔叔 D.小明一家人:小明、父亲、奶奶 6.2003春节晚会中,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可见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平安和快乐 D.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7.下列与老师交往的方法,可取的是() ①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③当发现老师的错误时,立即当众指出据理力争 ④当老师误解了你时,在心理暗暗记着 ⑤交往时注意场合、分寸、礼貌待师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有人这样形容朋友:“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倾诉痛苦;朋友是一把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启示我们()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有困难是找朋友是唯一的方式 C.维持友谊可以牺牲原则 D.朋友能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9.网上流行一份“初中烦恼清单”。进入初中,不少家长对孩子和异性交往的问题特别小心,生怕孩子误入“早恋歧途”而影响学习,更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下了异性交往“禁令”。对这些家长的做法你认为() A.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会影响学习 B.无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C.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导致早恋 D.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不益于身心健康 10.小红和小华是很要好的朋友,最近小华成绩大退步,小红觉得很没面子,觉得有小华这样的朋友丢人,逐渐疏远了小华。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朋友要坦诚相见,这样做是对的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构成是什么?P4 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P5 4.什么是公民权利?P5 答: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5.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P5 6.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P6 答:①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②范围不同。公民范围较之人民范围更为广泛,公民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③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不同范畴。④公民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的是群体概念。 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P6 8.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P7 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9.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P7 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广泛性)。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1.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P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 答: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八年级政治一步之遥测试题

第九课一步之遥测试题 第九课第一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为未成年人严重的不良行为是() ①向父母要钱买小食品②吸食、注射毒品③与同学一起打扑克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乔丽是初二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以“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上学花钱不挣钱”、“饭馆正缺人手”等理由,非让乔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你认为乔丽爸爸的行为是( ) A.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 B.为了乔丽健康成长的合法行为 C.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严重违法行为 D.侵犯乔丽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 3.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罚当罚性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刑事违法性 4.陈某深夜潜入某单位偷窃价值近5000元的物品,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对陈某判处刑罚的依据是刑法 B.陈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C.陈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受到的是刑法处罚 D.1年有期徒刑是附加刑,1000元罚金是主刑 5.小黄因偷窃同事的手提电脑被公安机关破获并逮捕,法院认定其已构成盗窃罪,但因其未满16周岁被免予刑事处罚,带回家有家长进行管教,于是他到处宣扬说:“受到刑法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无所谓。”对此,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①小黄未受到刑法处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②未成年人犯罪虽因年龄免于刑法,同样也是犯罪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改正,会发展向犯罪,应高度重视④小黄的观点是对的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俗话所说的“从小偷针,到大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 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7.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触犯了刑法④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8.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关于法律制裁,你认为有道理的说法有() ①我国的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②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③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法律制裁 ④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材料:青年陈某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陈某仍不吸取教训。一天,陈某潜入某单位盗窃被抓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陈某殴打他人和潜入某单位盗窃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⑵青年陈某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19年精选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九课 亲近社会陕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七十四篇

2019年精选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陕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 第七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有人形容它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部法律,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福祉息息相关。回答下题。 这部“从摇篮到坟墓”的法律是 A、《宪法修正案》 B、《民法总则》 C、《网络安全法》 D、《民法通则》 这部法律把见义勇为的行为用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将“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呼声落到了实处。下列对见义勇为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见义勇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见义勇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③见义勇为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④见义勇为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5年12月9日,王先生在昆明海埂大坝拍摄到有游客抓海鸥自拍留影,游客无视被抓海鸥的挣扎和其他海鸥呼救鸣叫的行为让王先生非常气愤,他在将虐鸥过程记录下来后,立即上前对此行为制止,王先生制止虐鸥行为( ) ①体现王先生对自然界生命的关爱和呵护 ②表明王先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③是王先生实施正义行为,自觉维护正义的体现

④是王先生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的发生让我们非常悲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这起事件中涌现出的一些值得我们铭 记的平民英雄,如车站广场丁姓保安、宏盛招待所陈宇贵、派出所副所长张立元、三中队队长谢林、牛肉 面馆保安老刘、老板娘陈芳、父亲潘华兵……面对凶徒暴行他们挺身而出。这些平民英雄的行为①是敢于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②是有正义感,自觉维护社会正义的行为③是在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④ 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射阳县实验初中2015届毕业生凌当誉,以县第一名的成绩升入盐城中学,由于他勤奋努力,成绩优异,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凌当誉曾获得23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 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一等奖、26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特等奖、2016江苏省奥林匹克数学夏令营二等奖。凌当誉同学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科技竞赛体现了他能够________ ,评选全国“最美中学生”活动体现国家大力加强_______。( )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姓名班级考号分数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A、孝敬父母是法律义务 B、要敬重父母言听计从 C、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 D、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2、“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为你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这告诉告诉我们() A、友谊只有给予而没有分担 B、要善于宽容他人尊重差异 C、友谊能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D、交友时在原则面前要坚定 3、我们在社会上交朋友应该坚持() A、广交朋友,不加选择 B、坦诚相待,不留隐私 C、相互宽容,没有差异 D、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老师有错误时,我们应该() A、礼貌待师,不予指出 B、马上质疑,毫无顾忌 C、埋在心里,宽容老师 D、适当场合,委婉提出 5、下列中学生的行为中不符合文明礼仪要求的是() A、每次见到老师都主动打招呼 B、看到同学比赛失利大声喝彩 C、得到妈妈的表扬时表示感谢 D、不小心踩到别人时主动道歉 6、“相逢点头笑,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说明与人交往要() A、学会换位思考 B、善于容忍谦让 C、讲礼貌懂礼仪 D、懂得理解宽容 7.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师生对话让我们明白() A、宽容使我们必备的道德品质 B、宽容意味着事事都

要迁就他人 C、宽容就是在任何问题上绝不让步 D、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但不要宽容别人 8、2010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信义兄弟的颁奖辞是:“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这告诉我们() 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③信义兄弟太傻了,不必要这样做④信义兄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湖北省野竹池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国楚,为还清以他名义担保的村里债务,甘愿辞职上山种植天麻,用14年的艰辛还清债务,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的事迹主要告诉我们()A.诚信是一种物质财富 B.诚实守信是合作的前提C.要重诺守信,做诚实的人 D.诚实守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10、温总理在与网友第三次约会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认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总理一针见血地道出() A.社会和政府要做到诚信比较困难 B.我们要认识到诚信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C.诚信是社会和政府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D.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是目前政府的中心工作 11. 对于网友,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因为() ①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②网友在网上善解人意,或许是真的,或许是伪装 ③网友都不可信④网友只能在网上聊,不能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右图漫画《高度负责》启示我们() ①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已刻不容缓②医护人员的职业道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1.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 宪法如何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 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 国家重视人权的表现?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6. 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7.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利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8.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国家权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利授予国家机关,权利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 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利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 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 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答:(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3.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答: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4?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5?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答:(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得凌驾于宪法至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违法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很多学生认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名言导入法。“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什么道理。 方式二:flash导入法。播放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认识到小错小恶的危险性,大错大恶的危害性,懂得大错大恶往往都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来的。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方式一: 第一步:案例分析法。展示某少年因受到不良诱惑,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或选取教材上的案例、漫画。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思考“从该少年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犯罪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从染上坏思想、坏习气开始,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从而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

最新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政治假期作业第一单元测试题 ー、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7年9月,江西省某中学组织全体学生去往安源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等地开展了秋季研学旅行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 A.感受到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B.体会到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C.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2017?湖南岳阳)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环保组织。为了拯救江豚这濒危动物,他们下洞庭、长江巡逻,劝导渔民不要濫捕濫捞。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 ①关爱社会、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②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生命的意义、延伸生命价值的荣誉观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使命感④以独特的行为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让自己快速成名的价值观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4.人的身得是通讨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王叔叔是邻居。“我”与王叔叔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 5.某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暨德育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努力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这是因为我们的成长需要()A.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B.提高自已的各种能力 C.获得必要的物质支持D.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是人们维护和请关系和共同利益的必要条件,对任何个体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官就策、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仲出援助之手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①主动了解社会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③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主动为被欺负的同学打抱不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丰富的信息是通过PC端来实现传播和共享的,这限制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空间性;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社交化的基础上将传统的PC端方式做了位移,可以实现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及时传递,并且与社交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说明()A.下网络让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C.网络应用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D.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9、2017年4月20日,2017中国“互联网十”数济峰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据测算2016年年底,全国“互联网十数字经济”指加161.95点。由此估算出2016年全国 济总体量大约为22.7万亿元,占2016年GDP总量的30.61%。这说明(”) A.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0.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