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

课堂教学要以研究为基础,注重发挥学科教研团队合力,采取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的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的专业方案。

(一)课标研读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与评价的依据,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理解课程基本目标,把握课程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的具体要求,了解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二)教材解析

要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前后联系,明确课时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多版本教材对比、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源延伸阅读等方式,深入解读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和活动,树立“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非唯一资源”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置作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教学内容,从“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应知、怎知”等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情,定位教学目标,着重把握学生对于新知学习可能存在的认知困难,明确教学的难点,优化

教学过程与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既统领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部分,也能够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在研读课标、解析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与地理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或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不同阶段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和特点,从地理课程整体性角度和学生发展连续性角度统筹考虑,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定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要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地理核心知识和表现程度,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名称,把握好从知识技能到核心素养的认知发展逻辑,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2.课堂评价

教师要树立评价意识,把形成性课堂评价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倡导逆向设计的原则,在目标确定后,先思考目标“可不可评”“如何评”,再针对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课堂评价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对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观察、观测、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及

时的诊断性、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教育过程,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评价任务要融于教学活动,可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内容、学情、学习方式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证据,为教师准确评估课堂学情、及时分析教学目标达成状况、合理调整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真学习,学有兴趣、学有所得,达成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3.教学内容

地理课程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多样,教师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教学重点,围绕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点,强化其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牢牢抓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教师还应注意把真实环境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社会热点、学生体验等素材组合成有内在逻辑的内容组块,将教学内容结构化,避免碎片化的内容呈现和割裂式的学习过程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重组,尝试项目式学习、单元式学习等综合程度较大的内容组织方式。在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拓展和补充学习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避免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4.教学方法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课程资源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建立地理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关联,让学生获得解决地理问题的真实体验,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主动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地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地理文献、地图、地理视频等形式的信息。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地理信息解释或解决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理解提供学习支架。如地方文化习俗、社会热点、学生熟悉的经典图书中的素材等,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获取地理信息,看待地理问题。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堂学习、课程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学为中心”,根据教学重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体现学习进阶,并应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6.作业设计

地理作业是地理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育人的主要载体。地理教师要把地理作业设计作为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地理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形成学科关键能力,习得学科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参照《河南省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执行。

(五)资源开发与利用

1.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建设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各版本教科书、地图集、挂图、地理模型、标本(岩石、土壤等)、实验器材、专业书籍、教学软件等,要建立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设计开发地理教具、教学软件等,维护资源库的动态更新。配置有地理专用教室的学校,应提高地理教室的利用效率。

2.区域资源课程化开发

重视区域自然、人文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开发博物馆、科技馆、气象台、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等的学科教育功能,建设地理实践基地,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载体。

3.网络资源和共享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收集高时效的地理数据、数字地图、视频、电子课件等,熟练操作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选取需注意甄别其科学性、思想性和适宜性,地图引用需遵循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倡导地理课程资源的校际共建、共享,发挥城乡在地理课程资源上的互补优势,缩小地域教育差异。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学方案为蓝图,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

地理教学应强调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教学实施一般由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堂学习、课堂评价、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几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一)课前准备

课前要抽查学生前置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前备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新知预习后的已知与困惑,从而进一步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方案,准备好课件、图表、文本材料、实物教具、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及相关软件,调试教学设备,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新课导入

可选用音视频、图像、游戏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深度思考,把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当中。对课堂导入所生成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加以回应和升华。

(三)课堂学习

1.体现学为中心

坚持以学定教,构建学习中心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自主探究过程。推进协作式问题解决,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探究的

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质疑,辨析说理,确保学生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与学习毅力。

2.发挥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协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发挥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促进学习的主导作用。要做到教学语言规范、简洁,讲授及点评清晰、准确、生动。演示或示范要专业、规范,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合理。注重板书、板图的正确性、规范性和美观度,帮助学生建构课堂学习的整体逻辑。

3.营造学习氛围

要有意识地创设课堂安全感和积极的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平等互动,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敢于个性化表达观点。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调控课堂秩序,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动静结合。

4.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

学习活动实施应以教学目标为靶向,落实预设的教学活动。要应用课堂评价信息,合理调整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课堂反馈,重视课堂生成资源的选择性利用,挖掘学生典型错误蕴含的教学价值。要最大范围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合理控制课堂中的活动数量,保证活动质量,避免“为完成活动而教学”的错误做法。

5.应用有效教学策略

要选择合适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实施问题和任务驱动的教学,引导学生倾听,用追问、反问、相互补充以及合作、探究、展示等方式,促进深度学习,实现思维拓展,落实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学科逻辑、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清晰、准确、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与结论的能力。

(四)课堂评价

教师要针对预定的教学目标,灵活采取提问、展示、纸笔测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有整体性与综合性,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也要关注个性、潜能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既要体现公正性,又要有差异性;评价既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给予学生肯定、引导、提升、激励;评价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将教师的点评、学生的自评和生生互评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借助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进行评价等。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五)课堂小结

在课堂学习结束前,教师应对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表现等进行总结,达到巩固知识、总结方法、凝练经验、升华思想、启迪新知、学会学习的效果。课堂小结可采取板书、思维导图等呈现方式,力求简洁直观、层次结构清晰,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避免知

识的简单重复与整体搬迁。重视学法总结和迁移应用,注重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

(六)作业布置

严格控制作业时长,提高作业有效性。基础类作业应减少机械记忆、重复练习,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实践类作业每学期至少布置两次。作业要精选,教师要先做,筛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关键能力的作业。作业实施的具体要求,参照《河南省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执行。

三、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达成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实施要紧密围绕目标展开,为目标达成服务,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针对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达成不仅要关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还要关注地理学习方法的习得。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发自主学习的探究欲望,不断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二)教师反思教学

自我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课后要及时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主动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建议,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案,思考设计是否有效,明确改进的方向。对于个人无法解决的困惑,可采取同伴互助、协同研究的方式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目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目的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使学生能够应用地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和形象鲜明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探索欲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地考察等手段,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地理现象和景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地理的魅力。 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详细讲解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基本地理现象。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探究,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形成对地理问题的思

考和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包括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认知、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以及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地理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理解人地关系,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五、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地理技能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和技巧,例如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实地测量等。教师应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旨在通过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素养和培养地理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对地球家园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地理课堂教学的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出对地理学科感兴趣、具有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学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堂好的地理课的标准

一堂好的地理课的标准 大连市一二一中学王亚标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少;学校、学生都把它当小科,不能足够重视。因此,地理课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学生主动学习成了初中地理教学最迫切的目标。我认为评价一堂地理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地理教学情境,调节课堂气氛。教师能很好的创设情境,调控课堂,让学生始终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下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另外,初中学生好动,喜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如创设地理游戏“地名接龙”、“地理跳棋”、“中国狙击手”、“地理赛歌”等。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地理教学应该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直观鲜明的图像和声、光、形、色俱佳的多媒体感兴趣。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大的内因。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把地理科学知识内在的联系,用新颖而巧妙的语言、艺术性的设问以及播放相关的图片或映像等来实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和促使学生思维连贯,理解的更透彻。 四、重视学生全面提升和终身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到力求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全面提升,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学习,应多给后进生一些被问到的机会,使他们找回被重视和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学还要时刻体现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地理观念。 五、教学中的细节方面。教师的个人形象也至关重要,如衣着要得体大方,语言要准确规范,声音洪亮有节凑。另外,好的地理课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课前组织高效而有序,教学重点突出鲜明,教学难点突破有法,评价学生及时而有度,板书书写整洁有条理,作业布置适中有层次。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用有限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究,有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一堂成功的地理课。

2020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Word版共34页)

2020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Word版共34页)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 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体系要求: 1.确定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的基本概念、地理要素和地理过程的关系等。 2.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分类、主要学科内容 和分支学科等。 3.强调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问题 分析和解决。 二、能力培养要求: 1.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分析、地理解释和 地理判断等。 2.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地理信息的获取、整理 和表达等。 3.培养学生的地理调查和实验技能,包括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等。 4.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提出、信息收集、方案设 计和结果评价等。 三、方法要求: 1.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 生的发现和探究能力。 2.倡导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软件和网络资源丰 富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提升。 四、态度要求: 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倡绿色出行和节约 资源。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意识,关注全球性问题和地球村理念。 3.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地理责任感,关心家乡和祖国的自然环境和 人文景观。 以上是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 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新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

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基本认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下是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详细内容。 一、知识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2.掌握地球的地理坐标和地球表面的纬度和经度。 3.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包括板块构造理论。 4.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分布。 6.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湖泊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保护。 7.了解地球的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内容。 二、能力要求 1.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地理实地观察和测量。 2.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 3.能够通过图表和图像等形式展示地理信息。 4.能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5.能够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地理综合能力。 三、方法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观察、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和地理综合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考核要求 1.以考试为主要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注重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注重考察学生对地理实践和地理综合能力的应用。 以上是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通过学习地理学科,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提升地理素养,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初中教师能够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 课堂教学要以研究为基础,注重发挥学科教研团队合力,采取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的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的专业方案。 (一)课标研读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与评价的依据,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理解课程基本目标,把握课程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的具体要求,了解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二)教材解析 要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前后联系,明确课时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多版本教材对比、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源延伸阅读等方式,深入解读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和活动,树立“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非唯一资源”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置作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教学内容,从“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应知、怎知”等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情,定位教学目标,着重把握学生对于新知学习可能存在的认知困难,明确教学的难点,优化

教学过程与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既统领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部分,也能够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要在研读课标、解析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与地理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或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不同阶段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和特点,从地理课程整体性角度和学生发展连续性角度统筹考虑,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定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要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地理核心知识和表现程度,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名称,把握好从知识技能到核心素养的认知发展逻辑,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2.课堂评价 教师要树立评价意识,把形成性课堂评价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倡导逆向设计的原则,在目标确定后,先思考目标“可不可评”“如何评”,再针对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课堂评价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对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观察、观测、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及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引言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和教学。 知识基础要求 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应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地球地理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 的层次结构等。 2.了解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及其 关系。 3.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理要素、地理系统、地理信息等。 4.熟悉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气候的形成原 理等。

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应该具 备以下能力: 1.能够观察和感知地理现象,掌握地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能够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掌握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3.能够利用地理工具和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如地图解读、遥感分析等。 4.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方法要求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 将地理学科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 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3.采用问题导入和讨论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通 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正确、清楚地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初中地理教材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并适当安排了基础的人文和经济地理知识。因此,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教学中,各个地区最基本的地理事实材料(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矿产及其资源、工农业生产概况、交通城市等特征及主要山、河、城市、矿区名称和位置都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都应该要求学生理解,并有重点的记忆与掌握。讲解地理事实材料一定要紧紧附着在地图上。 地理的教学,应紧密联系乡土特点(包括自然、人文经济方面)进行教学。初一年级的“上海市乡土地理”教材必须按规定课时,安排在教学计划中落实。 二、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地理知识教学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在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从分析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指导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我国国情出发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向大自然开战的雄心斗志。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这也是地理环境的道德观教育。 教师要运用具体的、典型的地理事实材料,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并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地图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挂图、板图、课本中插图及学生地图册)和图表。通过读图,让学生在地图上索取地理事物材料、理解和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不同年级对地图知识应有不同要求:初中阶段一定要掌握学习地理所必需的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初步技能,即要培养读地图、填地图、画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读图掌握部分地理事物特征的习惯。 教师要善于将教学挂图、地图册和课本上的地图、景观图、图表及自己设计的小黑板图、暗射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并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 教师用图的目的性要强,指图要准确,讲图要重点突出,富于启发性。要加强对学生的识图、读图训练,要让学生边听讲、边看图(或边画略图)、边思考,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并注意到平时的练习,复习和考查也应尽量运用地图进行。 四、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中要选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各种学习能力的方法:如观察的方法、讨论问题的方法、游戏的方法,读图、析图的方法等。总之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灵活多样的来选择最优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地理教学中恰当的采用幻灯、录像、微机、电影等电化教学手段,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特点和教学中的难点,应大力提倡。景观图片、地球仪、地理模型等教具,也是加强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对教师在教具的创造、电化教学的运用方面加以鼓励和支持。

2022年版最新课标导向下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新)

2022 年版最新课标导向下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应该是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眼”来认识和欣赏这个世界,成为有见识、有胸怀、有思想、有担当、有行动力的未来公民。为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课程体系,规范教学行为,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 教学准备与设计 1. 深入研读课标。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领会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2.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课程标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着眼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致力于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3. 准确把握教材。地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既要尊重国家教材的权威性,认真理解和分析每个单元教材课时内容,认识其中的知识关联,把握不同学段之间教材内容前后衔接的教材结构,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

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地理教师应结合实际,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适度拓展教材内容,以追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4. 注重学情分析。课前需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和习惯。同时,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地理教学资源,充分加以利用,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更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教学资源,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5. 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实际、学情、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期周次编写出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以确定本学期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突出生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计划要科学、合理、有梯度性,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地理基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实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6.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营造平等、开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运用地理语言加以表达,解决地理问题;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地理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知,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7. 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有趣的地理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更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情境中理解、掌握、消化知识,促进学习的发生,让学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学重难点,充分采用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恰当导入 观察和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复习旧知识等),使旧课与新课、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联系,有激发学习兴趣作用。 2.力求精炼 教师在问题的引入之后,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一是内容要精炼,二是不要满堂灌。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安排要讲的内容。学生通

过看书或是合作学习可以弄清楚的知识,教师均可不讲。要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讨论交流要有序可控;涉及到地理原理和比较抽象的知识要结合实际,在讲解中要恰当设计有质量的问题。 3.指导读图 通常每一堂课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地图和有关地理资料的分析和处理,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相关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的教学,又要重 “知能结合”、“讲练结合”。 4.教具运用 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恰当运 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应合理使用电教设备和多媒体进行教学。 5.总结归纳, 根据教材内容可分别由教师、学生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理清脉络,画龙点睛。要使学生理清概念、原理,抓住知识 6.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措施

探讨地理教学模式,提出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 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措施篇一 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和?根底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 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根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根本概念和根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局部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开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开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 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 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根底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 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 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根本方法。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 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开展以及对外 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 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地理教学原则

初中地理教学原那么 一、备课 1.制定教学工作方案。制定方案的根据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学校教学工作方案及学生的现实开展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案应包括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学期教学任务、学生根本情况分析、教学进度。 2、熟悉地理课程标准,在课标指导下备课。课标要求是教学的最根本的尺子,是教学的根据,只有吃透课标,才能用好教材。教材的各栏目内容要全面把握,重点打破,打破常规,认真整合。要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弄清各章节的重点与难点,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制订教学进度方案。 3、通读教科书、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明确编辑意图,理解地理课本、地图册和填充图册的互相关系,熟悉学习的内容。 4、备课就是捕捉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对话话题。教案要有创新,形式可灵敏多样。学的思路才是教的思路,其核心是问题意识。课前要尽量多一点考虑量,少一点“没想到〞。要把精彩的设计和过程写清楚。课前备细备好,课中不讲满要讲足。 5、理解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读图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理解任课班级的班风、课堂

纪律、作业负担、安康状况等根本情况,做到对学生情况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进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6、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思想行为有所进步,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采用适宜的教法,进步教学效率。 7、要充分发挥教学挂图和地球仪等教具的示教作用,尽可能采用投影幻灯机、录放像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仪器设备,注意加强直观教学效果。 二、上课 1、要以人为本,以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教学思想民主,教学方法开放。课堂形式要生动活泼,内容要丰富多采,方法要灵敏多样。正确处理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教无定法,但要有法,应将方法和知识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要抓好“三动〞“四活〞。三动: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才能。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3、每节课应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任务清楚,教学重点突出,地图使用得当,教学组织严密,教学过程紧凑,教态严肃大方。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它讲述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注重区域差异和区域,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区域之间的和差异,认识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如阅读地图、使用地理仪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践、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爱国情感,让他们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和优势,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 四、课程内容 1、地球与地图:讲述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方法。 2、世界地理:介绍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文化等人文现象,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3、中国地理: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文化等人文现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和优势。 4、乡土地理: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文化等人文现象,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五、实施建议

1、加强实践教学: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它讲述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7-9GE01) 一、背景(7—9GE0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01.2)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0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0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7-9GEO1.3.2)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7-9GE01.3.5)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7-9GE01.3.6) 四、设计思路(7-9GEO1.4)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 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7-9GEO1.4.1)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7-9GE01.4.2)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 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3.思想性 1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 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 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 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