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教案(修改稿)

新发现-教案(修改稿)
新发现-教案(修改稿)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新发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和亲手剖切,感受剖开的蔬果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认识事物的剖面特点。

2.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能使用流畅的线条。

3.德育渗透:逐渐养成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感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

难点:使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流畅地画出结构形态

三、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绘画材料、蔬果、小刀、小号双头记号笔、课件、音乐

(课前分组坐好,8人一组,共6组。指定好组长,要求只能是组长用刀,其余同学不得碰刀。)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感知:切水果

师:同学们,玩过切水果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想看老师怎么切水果吗?(展示台下展示切橙子,竖切。)

师:我带来了一个橙子。(边说边演示)平时我们切水果都是竖着切的,这是竖着切开的样子,你们看(展示)。今天,老师要换个切法,这么切(横切)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像一朵菊花……

师:你真棒,对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当我们换个观察方式或角度,我们将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六课《新发现》。

板书课题!(粘贴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老师切实物的方式导入,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观察体验

1、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仔细观看屏幕上的这张图片,想一想、猜一猜这是什么?请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切开后白菜的放大局部(竖切),出示不断完整的白菜图片。猜猜这究竟是什么呢?

生:(点3个学生)饺子、奶油、白菜……

师:当它的范围慢慢变大时,我们发现,原来它是一棵切开的白菜。

师:课件出示细节放大图,“这些弯弯曲曲、有粗有细的是什么呢?”(线条板书:线条)

师:这些有粗有细的线条分别是白菜的什么部位呢?

生:白菜梗和白菜叶

课件出示白菜线描图。

2、说一说

师: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将它的内部组织结构画下来呢?

生:……

师:我们学过哪些线条?(课件相机出示曲线、直线、锯齿线)曲线、直线、锯齿线,到底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白菜的内部结构呢?”

生:曲线。

师:为什么呢?

生:……

师:对!曲线非常柔和,待会我们就用柔和的曲线条把它画下来。

师:“那有同学有疑问了,换一种切法来切白菜,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心动不如行动,咱们赶紧来试试看吧!”

(课件出示白菜横切图)

师:横切后的样子原来是这样的,你有什么发现?它像什么?

生:玫瑰花……

(课件出示白菜外观图、横切图、竖切图。)

师小结:我们发现切开后白菜的内部和外观真的有很大差别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线来表现面。

师:咦!除了白菜以外,其他的水果蔬菜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吗?(三)认知探究

1、练一练:

课件出示苦瓜图片,“你认识它吗?”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将未完成的苦瓜,用曲线添画完整。抽屉里拿出作业纸。(3分钟)

2、评一评:

挑选几幅学生作品(如画得太满、太挤;画得太空),上台点评(苦瓜皮和成熟的苦瓜籽都有厚度),提炼“线条粗细、疏密、流畅”。(并板书:粗细、疏密)

3、看一看:

师:你们都画了苦瓜,想看看老师是如何画苦瓜的吗?

教师示范,随机讲解步骤,课件相机出示步骤图(外形——苦瓜瓤——苦瓜籽——整体)

师小结:通过小练习,我们发现1、构图大小要适中,2、线条要轻松流畅,3、细节可适当取舍。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的顺序来勾画,才能完整的描画出苦瓜的内部结构。

请看看这几幅图,哪幅图符合“构图大小适中”?课件出示,学生选择。

“轻松流畅的”是哪个线条?课件出示,学生选择。

“细节如何适当取舍”?请你选择。课件出示,学生选择。

课件出示:弄清楚了老师送你们的这3个法宝,相信接下来,你的作品会更完整、更生动。

我们再来画一画苦瓜图。3分钟时间。

再次点评学生小练习。

挑选一种蔬菜或水果,将它的剖面用流畅的线条画下来。

(四)、学生创作

1、画一画: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挑选一种切开后的蔬果,把你的发现用流畅的线条画下来。动动手将我们认为“平常”的蔬果切开来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平常”。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切水果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眼随手走,不可分心。一手拿小刀切割,一手可轻轻固定水果。小刀使用完毕立即将其套上刀套或收放至安全位置,不可用来嬉戏打闹。

2.学生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五)、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比一比

课件出示拓展图片,观看“新发现”作品。说说自己在创作时发现了什么?怎么画的?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小结。

2、想一想

除了切开的蔬果会有新发现,快看这几位同学,他们还发现了什

么。(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视觉现象。当我们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它,它将变得独特而美丽,将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板书: 新发现

粗细

线条

疏密

《石壕吏》教案修改稿

《石壕吏》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准备阶段 1、导入、(见注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释题 “石壕吏”,“吏”,这里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古代“官”比“吏”级别高,“官”是决策者,“吏”是当差的。今天习惯于把两个字合为一个又音节词,词义是二者的并集。这是古今异义的词义扩大现象。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 1、观看《石壕吏》卡通片 2、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师过渡:好,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么有同学能告诉大家,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有吏夜捉人 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呢?(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一)、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免除徭役。《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云:“凡民五十为兵,六十而免。”这里“民”不是“人民”的意思,而是专指“男子”。 (二)、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 1、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如何理解?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更,再。惟,只。裙,古今异义,今专指下衣,古义泛指衣服。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学生思考: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 (小组讨论设想每一层中官吏是怎么说的?老妇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应答的?)细心品位一番就会发现,老妇人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 课本剧:差役进门就问“家中有男人否”老妇人答“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 差役怒吼:“你家男人都到哪里去了?你要说实话!”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拿信给差役看)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人哭吗?”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哭着说) 差役会如何反应?(差役进逼:“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人会如何应对“出入无完裙” 差役仍逼要人,老妇人只好“请从吏夜归” 4、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5、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写作手法的妙处?举例(明确:留白、语言精炼。)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小数的意义教案修改稿

《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角斜镇中心小学李志龙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的“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体会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的含义,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能正确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知道这幅图上的是什么吗?(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么,第二幅图是什么呢?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共夺得了32枚金牌。其中有一枚金牌获得者被世界称“东方神鹿”,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你知道他是谁吗? 2、师: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110米栏夺金时激动人心的场景吧!(播放刘翔110米跨栏的比赛全过程)(师:感觉怎么样?) 二、引入,认识小数 1、师:当时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是这样的(保留一位小数)

运动员特兰梅尔(美国)加西亚(古巴)刘翔(中国) 成绩(秒)13.3 13.2 12.9 2、师: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三名运动员的成绩,你发现了什么?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圆点) 3、师: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是自然数,也叫整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同学们别看它圆圆、小小的,它的作用可大了,他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他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小数点在小数中读作“点”。 4、会读的请大声的读出这些小数。小数的读法跟整数可不太一样,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直接读,即从左往右挨个儿读出每个数字就行了。 5、师:老师从超市里收集了几个小数,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超市图片。能看懂这些小数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6、师:想不想亲自来写写小数? 1)刘翔身高大约一点九米,体重八十四点九千克。 2)姚明身高大约二点三米,体重一百三十四点三千克 三、自主探索,理解小数 1、师: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数,那小数是从哪里来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寻找小数的来历。 师出示米尺,在黑板上画一条1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是1米,现在用米尺来量我们课桌的长和宽,你觉得课桌的长和宽够1米吗?(生答:不够)那我们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分米,厘米)生说到用分米作单位时,师问:那1分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在线段上标注),其中的1份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 2、小组之间合作,拿出直尺,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宽大约是几分米?) 学生汇报:长大约是6分米,宽大约是4分米。师板书在对应的份数下面。

互评教案修改稿

让互评教案、作业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我校以教育质量年为契机,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班子对我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刻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教”与“学”,而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决定以互评教案和作业为基础工作之一,为教师业务交流搭建平台,从而推进教学工作较好的开展,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 一、了解以往教案、作业检查存在的弊端 以往教案、作业都是教导处负责检查,检查人员不能对各学科教案深入了解,检查不够深入,只能从教案课时数、书写、教学设计,学生作业书写、批改情况等表面现象看问题,不能完全引领教师“备好课”,致使部分教师为备检而认真“教案”,为备检而认真“作业”,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教案方面: 1、教案套用固有的书写模式, 大部分教师备课,总是按照自己熟悉的教学模式,或者推广的教学模式。在确定了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套用固有的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知、探究新知、拓展新知、课堂总结等步骤,致使备课形式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备课内容不求创意。看似步骤环环相扣,实则流于形式,为完成备课而备课。 2、为写“教学反思”而反思 教师工作繁忙,每节课后,都能认真对这节课上得怎么样进行反思的并不多,经验和教训也不一定节节都有,但为了完成“教学反思”这一任务,每节课的教学反思内容出现雷同或简记为“学生学得不错”“掌握较好”等流行语。造成弃之可惜,有则多余的感觉,无法体现对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二)作业方面: 作业设计无新意,无层次性,错别字不能及时指出,评语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学生作业涂改的痕迹多,对学生字体要求不严格,个别学生更正不及时,出现更正漏批现象。 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教案、作业互评方案

新发现-教案(修改稿)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新发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和亲手剖切,感受剖开的蔬果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认识事物的剖面特点。 2.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能使用流畅的线条。 3.德育渗透:逐渐养成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感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 难点:使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流畅地画出结构形态 三、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绘画材料、蔬果、小刀、小号双头记号笔、课件、音乐 (课前分组坐好,8人一组,共6组。指定好组长,要求只能是组长用刀,其余同学不得碰刀。)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感知:切水果 师:同学们,玩过切水果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想看老师怎么切水果吗?(展示台下展示切橙子,竖切。) 师:我带来了一个橙子。(边说边演示)平时我们切水果都是竖着切的,这是竖着切开的样子,你们看(展示)。今天,老师要换个切法,这么切(横切)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像一朵菊花…… 师:你真棒,对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当我们换个观察方式或角度,我们将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六课《新发现》。 板书课题!(粘贴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老师切实物的方式导入,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观察体验 1、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仔细观看屏幕上的这张图片,想一想、猜一猜这是什么?请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切开后白菜的放大局部(竖切),出示不断完整的白菜图片。猜猜这究竟是什么呢? 生:(点3个学生)饺子、奶油、白菜…… 师:当它的范围慢慢变大时,我们发现,原来它是一棵切开的白菜。 师:课件出示细节放大图,“这些弯弯曲曲、有粗有细的是什么呢?”(线条板书:线条) 师:这些有粗有细的线条分别是白菜的什么部位呢? 生:白菜梗和白菜叶 课件出示白菜线描图。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优秀教案修改稿: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优秀教案(修改稿):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设计意图《一百只蜗牛去旅行》里一只经历千 辛万苦,徒步旅行的小蜗牛深深吸引了我,但要想 让孩子们也同样喜欢上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活动中处处联系幼儿旅行经历,带领孩子们伴随一 百只蜗牛一起出发,引发幼儿主动提问给小蜗牛旅 行前的提醒等,激发大家主动阅读兴趣与表达欲望。希望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通向成功的路途上,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收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集体阅读理解 绘本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联系自己的旅行经验,大胆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发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感受第一百只小蜗牛一路坚持不怕辛苦的可 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联系生 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活动准备:图书、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封面,共同认读题目《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担心吗? 3、它们会到哪里去旅行?它们怎么去?(一百只蜗牛都会坐上车吗?) 二、逐页阅读,在观察、交流中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 1、(看一看、送提醒) PPT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鼓励幼儿集体交流:出发前,小蜗牛的心情怎么样?它们做了哪些准备,你能给它们一点提醒吗? PPT 2——一百只蜗牛是怎么样向大山爬去的?路旁的小动物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2、(猜一猜、说希望) PPT 3——旅行的路上,天气怎么样?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它们怎么做的?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最大的希望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PPT 4——嘀嘀嘀,嘀嘀嘀,从后面开来了3辆拉客的小巴士。所有的小蜗牛都会坐车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修改稿

教案 学校:五圣宫小学年级:一年级科目:地方课授课老师:张琴琴

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1------2012)学年度一年级第(一) 学期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1 8.29—9. 2 迎接新学期上课前,我该做什么 2 2 9.5—9.9 告诉你,我最特别的地方不随地吐痰 2 3 9.13--9.16 安全使用家电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2 4 9.19 –9.23 火灾可预防火灾发生时2 5 9.2 6 –9.30 五星红旗,我爱你我是我家小主人 2 6 10.8—10.14 说说我自己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2 7 10.17—10.21 学会沟通我爱校园2 8 10.24—10.28 让我和你在一起集体活动有秩序 2 9 10.31—11.4 运动场上讲安全意外伤害的处理 2 10 11.7—11.11 上学路上保安全安全标志要记牢 2 11 11.14—11.18 卫生安全我做主我们的救助电话2 12 11.21—11.25 纸盒造型废旧电池回收 2 13 11.28—12.2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珍爱野生动物 2 14 12.5—12.9 探寻国家自然保护区请让我来帮助你2 15 12.12—12.16 远离健康杀手少吃零食不偏食2 16 12.19—12.23 雷雨到来的时候地震来了怎么办 2

一、指导思想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编写的。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23人,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三、教材分析 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使学生在通过感受和体验,实现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和改善。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

律师林肯(教案修改稿)

25、律师林肯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诬告、蒙冤受屈、质问、彻 头彻尾”等词语。 2、能在理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概括课文2—6小节所述 案件。能抓住要点概述福尔逊的证词内容。 3、能用自信的语气朗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并能根据板书复述这段话。 4、感受林肯的睿智与正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 师:图片上的这个人名字叫——林肯。你了解他吗,能不能简单地说说看?(出示:林肯出生于1809年。他是美国十六任总统,在未当选总统前,他当过十年律师。) 【学生用注释回答时,你真会读书,我们以后在预习中也要关注书后的注释。】 2、引读: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总统,他早年——当过律师。 3、师: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总统,他年轻时又是一位怎样的律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律师林肯(齐读)打开书P87 二、反馈预习,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 1、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做了了解,现在,谁来说说律师是做什么的? (1)归纳:律师的工作就是受人委托,替人辩护的。出示:辩,因为“辩护”要用语言,所以“辩”字的中间是个——言字旁。 (2)本文所讲的律师就是林肯,板书:律师林肯,他是为被告谁辩护的呢? 板书:辩护 生:阿姆斯特朗,(贴卡片:阿姆斯特朗),读好这个人名 3、师: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还应有原告、证人和法官。(板书) 师:此案证人是——福尔逊,贴卡片:福尔逊,读好这个人名 4、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案子,案子的进展又如何呢?请同学分小节朗读2—6节,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圈出文中4个带有“定”字的词语。这四个词语能帮助我们简单地说出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 (1)找出:判定、断定、咬定、决定 A、判定——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阿姆斯特朗犯了什么罪?(图财害命、开枪杀人)【板书:判定有罪】 B、断定——引读:林肯断定——被告阿姆斯特朗蒙冤受屈,要求法院重新审理

许茹美术教案修改稿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条纹包》 许茹 设计意图 本班开展线条画活动已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幼儿对不同形态的线条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想象为各种线条起名字,乐于用线条和对称的图案表现画面,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愉悦与满足感。但是他们对线条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简单形态上,只能画出一些常见的线条,线条的绘画也十分凌乱,难以体现线条画的装饰美,因此幼儿在绘画时无法获得更多成功体验和能力发展。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丰富幼儿对线条的认识?怎样通过引导帮助幼儿提高运用线条装饰画面的能力、激发和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合创造力?为此,我设计了本次线条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连贯的线条,能用对称和粗细对比明显的线条装饰画面,并将画纸通过折叠、粘贴等方式制作成立体条纹包; 2、感知线条的对称与粗细对比间呈现出来的装饰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体验装饰、制作手袋的快乐,感受利用线条画进行艺术创造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欣赏各种不同形状的手提包,熟悉手提包的外形特征; (2)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已有绘画对称图案的体验; (3)幼儿在活动前观察亲子活动收集的有线条装饰的物品或图片,寻找自己喜欢的线条花纹,与同伴交流感受,尝试表述自己最喜欢线条的名称与特征。 2.物质准备: (1)课件图片:线条画作品一幅、制作好的“条纹包”作品范图; (2)各色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彩虹纸,长条形纸条,浆糊,油性笔若干; (3)音乐带,录音机。 (4)场地布置:在室内的陈列架和墙面分别摆放和粘贴亲子活动收集回来的线条装饰品。 活动过程 1.欣赏线条装饰品,调动已有经验。 (1)以参观线条装饰品展览会导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收集回来的线条画物品与图片,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线条的名称与特征。 2.欣赏线条画作品,提升已有经验。 (1)出示线条画作品(见图1),先让幼儿看看画的是什么,然后让幼儿说说叶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语段修改专题复习教学案第一稿

语段修改专题复习教学 案第一稿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

中考专题复习—语段修改答案 一、自主学习(分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组际互助三步) 1.(2007年镇江中考题)下面一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错误,请用规定符号 在原文上修改。(4分) 调位号: 昨晚,音乐剧《水漫金山》在镇江百万市民的期盼中公演。该剧是 我市历时三年精心营造的集中体现了地方特色的作品,邀请了许多着名 艺术家加盟制作,并采用投影、维亚、雾森等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观众 带入了“仙境”。在演出以后,得到了市民、省市领导以及演员、业内 人士的高度肯定。 据悉,该剧将赴南京等城市公演,在镇连续演出10余场。 答案:①“营造”改为“打造”(或“编排”、“创作”等):②“得到”前添加主 语.如“该剧”或“精彩的表演”等:或将“在”“以后,”删去;③删去“演 员、”或“业内人士”:④“(将)赴南京等城市公演”与“在镇连续演出10余 场”对调。(每改对一处得1分) 2. 下列一段话中划线的四句话,有三处有语病,请把它们在原句中改 正过来。 主题班会一开始,①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②我语 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 ③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 ④ 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①“首先”与“第一个”重复;②“的原因”与“的结果”句式杂糅;③“至少”与 “多”前后不一致。 3.(2010·江苏省常州市)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 4 处)

首都百万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治安防犯、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服务法律等一系列工作,从临时应急机制逐步走向常态治安管理模式,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为新时期控制社会治安、化解纠纷,摸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的道路。 【答案】(1)“犯”应改为“范”;(2)“服务法律”改为“法律服务”;(3)语序不当,“常态治安管理模式”与“临时应急机制”对调;(4)“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中心不符,应删去。如果把“保护生态环境”改成“安全”或“法制”等也对;(5)“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句子不完整,应加上宾语“的铜墙铁壁”或“的钢铁长城”等;(6)“控制”与“社会治安”搭配不当,应改为“维护”、“维持”等。(3分。改对1处得1分,得满3分为止。第3处颠倒符号不规范的不扣分。如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 二、重难点讲解 1.语段修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错别字、错误标点符号、病句、多余的句子、句子顺序不当、格式有误。 2.病句的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不当、重复多余、前后矛盾或不一致、

新文化运动(教案)修改稿2

第八课新文化运动 金桥镇第二中学周诗师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知识目标:创设历史情景,在历史的氛围中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内容及其新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历史的氛围中感受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到来的新风尚、新变化,体会新文化运动深刻的社会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再现历史资料与图片,创设历史氛围; 问题抢答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景再现法,融入氛围,激发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现在上课的问候语是同学们好!老师好!老师与学生之间会相互问好。但是在上世纪初的学堂里,师生之间的问候却是另一番景象: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师:当时的北大可谓是“官气十足”。但后来,随着一场运动,北大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什么运动呢?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2.正讲: 师:请大家先迅速阅读教材,并思考新文化运动究竟“新”在什么地方? 生:新道德 生:新文化 ...(老师引导学生完整口述出新文化新的表现) 师:新文化运动有这么多新的内容,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新的事物已经来了,那么去了的旧事物到底是什么呢?

生:专制;迷信;旧道德;旧文学 师:对,这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的事物,是在纵的方向体现这次运动的新。那么大家思考在横的方向上,这次运动是否也有新的特点呢? 师:请大家回忆,近代中国有哪些思想解放潮流? 师:洋务运动,它主张学习的是? 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的是西方的器物,最终甲午战争宣告了它的失败。 师:学器物失败了,接下来中国人又是从哪个方面进行改变呢? 对,辛亥革命,竭力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这是在什么方面学习西方? 生:制度 师:对,但最后袁世凯完全夺取了革命果实,从学 师:对,但我想问为什么这些事物在这个时期成为了旧的,和社会不相容了,借用当下一个流行词来形容,为什么这些事物OUT了?曾经它们也是作为主流存在的啊? (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师:大家先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是什么现象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阅读教材,想一想,哪一个人的什么行为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 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 孔子的儒家伦理道德有悖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宣扬君父臣子,服从君主的思想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代表。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是他复辟的理由和思想武器。 师: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但是,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直备受纪念和尊重,为什么这次袁世凯尊孔的行为遭到社会强烈反感?师:是的,袁世凯要宣扬的是孔子思想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也就是——封建伦理道德。 孔子的儒家伦理道德宣扬君父臣子,服从君主的思想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代表,有悖于资产阶级要求实现的民主、自由、平等。袁世凯尊孔复古是他为复辟找理由。 袁世凯的尊孔,可以说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所以在当时引发强烈的反对声音。 师:当时,社会上一批有着先进思想,怀着高尚理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向袁世凯这种“逆社会而行”的专制统治发出抗议。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师:请仔细阅读教材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的小字部分,找找这一批知识分子都有哪

教学设计修改(定稿)

第25讲神经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高三备课组 设计教师杨开增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一)内容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中的重要内容。本讲涉及内容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以及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教材结合“缩手反射”的实例,介绍了反射弧的结构。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和形成局部电流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介绍了突触的结构,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结合“排尿反射”介绍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很复杂,教材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 (二)解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也跟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本节内容,尤其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是必考内容,所以本节内容高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神经调节的内容与前后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内环境的稳态、体液调节和免疫等联系紧密。纵观历年的高考真题发现,神经调节这个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内环境稳态、神经-体液调节、免疫一起来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总体认识。另外,这个部分的内容难度较大。所以,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回归教材,读懂教材,注重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进一步巩固,从而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新的高度。 二.最新考纲要求及解析 (一)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律师林肯(教案修改稿)

25、律师林肯 凌兆小学孙桦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诬告、蒙冤受屈、质问、彻 头彻尾”等词语。 2、能在理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概括课文2—6小节所述 案件。 3、能理解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并复述这段话。 4、感受林肯的睿智与正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 师:图片上的这个人名字叫——林肯。你了解他吗,能不能简单地说说? (出示:林肯出生于1809年。他是美国十六任总统,在未当选总统前,他当过十年律师。) (学生用注释回答时,你真会读书,我们以后在预习中也要关注书后的注释。) 2、引读: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总统,他早年——当过律师。 3、师: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总统,他年轻时又是一位怎样的律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律师林肯 (板书) (齐读) 二、反馈预习,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 1、律师的工作是? (1)归纳:律师的工作就是受人委托,替人辩护的。 (2)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律师林肯,他为谁辩护? 生:阿姆斯特朗,(贴卡片:阿姆斯特朗),读好被告的名字板书:被告2、师: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还应有原告、证人和法官。(板书) 师:此案证人是——福尔逊,(贴卡片:福尔逊),读好这个人名 3、理解“诬告”。 师:阿姆斯特朗真的有罪吗?(他是被诬告的。)板书:诬告 “诬告”就是(诬蔑、诬陷,无中生有的冤枉) 原告无中生有地冤枉(阿姆斯特朗),使他蒙冤受屈。 4、既然是诬告,法官为什么判定阿姆斯特朗有罪?林肯又根据什么断定他一定是蒙冤受屈的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2—6节,找出能说明原因的语句。

时间管理教案设计修改稿

《时间管理》教案设计 【辅导目标】 认识目标:促使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性,深入理解时间的价值。 能力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划”与“目标”来管理时间。 情感与情绪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辅导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时间管理的现状。 难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会运用“计划”与“目标”来管理时间。【辅导准备】 透明的瓶子一个,石头、碎石子、沙子、水若干;PPT课件。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趣味热身,引入课题。(2分钟,见“辅导素材”) 二、主题活动:(33—3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关于时间管理问题,那么我们自己的时间管理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活动一:自测管理时间现状 自我检视——你的时间管理是否有不妥之处? 1.你是否想在一节课完成几个学科的作业,边听课边做别科作业?但似乎无法完成? 2.你是否因顾虑其他的杂事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做目前该做的事? 3.如果你的学习计划被一些突发事件打断,你是否觉得可原谅而不必找时间补? 4.你是否经常一天下来觉得很累,却又好像没学到什么? 5.你是否觉得老是没有什么时间做运动? 6.你是否觉得总没时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杂事,哪怕是摆弄一下喜欢的小玩意也没空? 以上问题只要有两个回答“是”,那你的时间管理就有欠缺之处。

教师小结:时间是重要的资源,从测试中得出大部分同学都抱怨时间不够用,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课,这就突显了同学们在“管理时间”方 面存在欠缺。 过渡:我们既然有欠缺之处,就更应该合理计划事情。那么现在由教 师做一个演示实验,看看我们如何更好的合理计划事情? 活动二:装不满的瓶子 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我们把这个透明的瓶子作为时间,现在我往这个瓶子里加的东西作为我们日常处理的事情。我将加入石头、碎石子、沙子、水,整个演示过程要慢,并注意观察我这 些东西放进去的顺序,让学生看到每一步,并在每一步中注意提问, 指导学生深入思考,分享演示实验的感受。 教师小结:任何人在同一时间做这几件事情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经常遇到,那么我们必须有计划合理的安排这些事情,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事件归类法。 时间管理事件归类法: 1)我必须要做,且不能耽误的事情——重要紧急的事件 2)可以让别人帮助做,但不能耽误的事情——紧急的事件 3)我必须要做,但有充足时间的事情——重要的事件 4)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件 5)重复、价值不大的事情——可以放弃的事件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优秀教案(修改稿):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优秀教案(修改稿):一 百只蜗牛去旅行 设计意图《一百只蜗牛去旅行》里一只经历千辛万苦,徒步旅行的小蜗牛深深吸引了我,但要想让孩子们也同样喜欢上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动中处处联系幼儿旅行经历,带领孩子们伴随一百只蜗牛一起出发,引发幼儿主动提问给小蜗牛旅行前的提醒等,激发大家主动阅读兴趣与表达欲望。希望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通向成功的路途上,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收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集体阅读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联系自己的旅行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感受第一百只小蜗牛一路坚持不怕辛苦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联系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活动准备:图书、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封面,共同认读题目《一百只蜗牛去

旅行》。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担心吗? 3、它们会到哪里去旅行?它们怎么去?(一百只蜗牛都会坐上车吗?) 二、逐页阅读,在观察、交流中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 1、(看一看、送提醒) PPT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鼓励幼儿集体交流:出发前,小蜗牛的心情怎么样?它们做了哪些准备,你能给它们一点提醒吗? PPT 2——一百只蜗牛是怎么样向大山爬去的?路旁的小动物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2、(猜一猜、说希望) PPT 3——旅行的路上,天气怎么样?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它们怎么做的?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最大的希望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PPT 4——嘀嘀嘀,嘀嘀嘀,从后面开来了3辆拉客的小巴士。所有的小蜗牛都会坐车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3、(算一算、打招呼) PPT 5——三辆车,每辆车上有33只小蜗牛,让我们一起来算算一共有几只小蜗牛坐车走了!上车的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会说些什么?引导幼儿在座位上相互打招呼,相互

诗歌教案修改稿

《放飞思绪,快乐作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启蒙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特点,学习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个人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春天怎么来》、《我愿意》、余光中的《乡愁》 [教学过程] 一、诗歌如酒令人醉。 孩子们,我们诵读着这些优美的诗歌,时而来到多彩的春天,时而和鸟儿一起飞翔;时而随诗人一起梦归故土,这一首首诗歌那浓浓的情感、精巧的结构、优美的意象让老师如饮陈年佳酿,令人陶醉啊。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思绪,享受作诗的快乐吧! 二、明确要求沉于心 请孩子们翻开课本,读读 P 55 页的句子,明确本次写作要求。读后请用笔在书中勾出诗歌的特点。谁来告诉我诗歌有哪些特点?(教师板书:情感真切恰当修辞押韵节奏)老师告诉孩子们诗歌还需要的特点是大胆联想想象。(大胆想象) 三、经典佳作扶我行(8) 师:明确了诗歌的特征,让我们发挥想象和联想,开始我们今天的快乐作诗之旅吧。 1、我们来读读《母爱》这首小诗的一三小节。分男生读1小节,女生读3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诗人是怎样表现母爱的?(出示课件仿写训练一)(2) 母爱 小时候后来啊 母爱融在乳液里母爱藏在枕头里 吮着它枕着它 香甜甜爱意绵绵 上学后 母爱 ①分男女生读②体会美点(具体的事物,动词的准确运用) (过渡:在生活中母爱的点点滴滴有很多很多,想着那些优美感人的细节,那就用你的笔让她流淌出来吧!)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出示课件例句:母爱夹在叮咛里,听着它,沉甸甸。拓展学生思维 2、同桌作品分享,请你推敲一下同学的诗歌的美点。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 4、师(小结):生活中的诗意细节,表达我们浓浓的情意。生活是美好的,生活融入诗歌,那更会美得醉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们让我们睁开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丽瞬间。让那美妙的诗句从笔端流淌出来吧。 四、放飞思绪我作诗(8分) 课件展示:捕捉生活细节,创作一首小诗,题目自拟。 (“友谊”“幸福”“梦想”“思念”“快乐”………) 教师:孩子们,作诗前大家需要静心感悟,那一棵草、一片树叶、一缕阳光、甚至一丝白发…都能触动我们的情思,激发我们的灵感。老师和大家一起创作,看谁写的诗句最美。(1)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7分) 五、品赏成功享快乐(20) 1、组内欣赏(4) 小组内互赏习作,互相修改习作。要求:对同桌的诗歌你至少给他说出一个或两个佳处来。 2组内推荐1篇作品。推荐作品时可以自读,也可以让别人读,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师生点评注意扣住诗歌特点来点评。 (过渡:一首好诗,一手漂亮的字那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请孩子们把你的作品誊写出来,待会展示给大家看。好吗?) 3、修改后工整抄写在我课前发给大家的纸上。 (过渡:赞美,真漂亮、不错、太好了。让我们把这些诗歌收集起来装订成册,成为孩子们第一本诗集,可以吗?) (那,谁谁来给我们自己的作品集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呢?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画展示给大家,但愿能给大家一点启迪。边说边放幻灯。) 4、收集诗作,诗集命名(5) (小荷心语集新芽萌芽)

马价十倍教案 修改稿1

马价十倍 教学目标 1. 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梳理文意;参与采访活动,增添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 了解马价十倍的故事,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并从中学有所得。 教学重点 通过查阅工具书、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通过采访活动,渗透文本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权威的重要性这一道理,;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还要注重实践,取得直接经验。 一、古诗考察、解说课题 1. 古诗考察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一考你们古诗词的积累。谁能说出一两句写“马”的诗句来? 你们的积累真丰富。古诗词就是要多读多记多背。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马的文章。(齐读课题) 2.解说课题 A.谁能来说一说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 那为什么马的价格为什么会涨了十倍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古诗词积累情况,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的课文首先解说课题大致意思,然后质疑课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 二、读通课文、解决字词 听清楚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读课文要借助注释) 字音讲解以后,老师相信你们课文能够读得更加流利了。请同学们再拿起课文自己再读一遍,等等叫同学起来读。 3. 个别朗读,男女合作朗读。(适当鼓励) 4. 学生提出疑难字词,教师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先让别的同学帮助解决,适当渗透查字典这一学习方法。 预设:比:接连、连续(查字典、分析义项)旦:早晨,也指一天(观察字形)人莫之知:没有人知道它(调)见:拜见、谒见(加)愿:希望还:注意读音(借助注释)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联系已有知识:去顾)朝:早晨,也指一天(注意读音)贾(借助注释)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锻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能初步领会小古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提出疑难字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借助字典养成阅读文言文利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教职工积分考核方案及细则修改稿电子教案

马庙镇中小学教职工积分考核方案及细则 一、实施考核细则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认真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充分调动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学校管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打破“铁饭碗”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现优质优酬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建设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为目标。特制定本细则。 二、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满国栋 副组长:刘为争田志勇 成员:殷金来贾玉良高勇 王文争孟凡军江兴锋 三、考核细则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对全校教职工一学年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学校将从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每学期按考核分分为三个等次:A(30%之内)、B(40%之内)、C(30%之内)。(一)、教师职业道德(15分)

1、考核内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人才观、评价观,一心一意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工作。 2、考核方式:学生评议30%、教职工互评40%、考核小组评议30%。具体参照《马庙镇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实施方案》。 有下列情况者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与影响大小扣分,情节严重者此项不得分。 ①、违犯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教师中发现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严重抵触的言论或参加封建迷信、邪教活动,造成不良影响者。 ②、违法乱纪受到治安处罚或党纪处分者;严重违犯校纪校规,严重损害学校形象者。 ③、连续旷工超过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者,此项不得分。 ④、由于失职给学校或师生造成严重损害或不良影响者。 ⑤、道德败坏,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破坏团结,影响教育形象者。 ⑥、进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造成极坏社会影响者。 ⑦、体罚或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 ⑧、以盈利为目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造成极坏影响的。 ⑨、违反《四项禁令》及《八项六十条》规定者。 (二)、工作表现(25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工作量。 1、出勤(10)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好大一个家 教材分析 祖国有多大。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进而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教学目标 1. 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划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和民族的多样性。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祖国面积辽阔和民族多样性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初步了解“家”。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家里有舒适的房间、有可口的饭菜,更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充满了关爱。看,这是王老师的幸福甜蜜三口之家。你有一个怎样的家?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 2、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家,它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你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中国 3、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家”的形状。 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 师:“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 生:大公鸡 师:“是的,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先用心来聆听一首歌曲(课件出示视频歌曲《大中国》,师生同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 生:大中国。

高考语文作文教案修订稿

高考语文作文教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作文课教案(简案) 课题名称:作文的开头 授课班级:临泉一中高三(49)班 授课时间:2008年12月24日 授课教师:(略) 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顺畅地成文。 2、掌握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五种开头的技巧及训练。(重点) 2、“题记”的作用及拟写训练。(难点) 三、教学设想:1、重视训练,精讲精练。 2、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便会柳眉紧蹙,杏眼无光,叹息道:“老师啊,一到作文,我眼前尽是山重水复的困惑和烦闷,全没柳暗花明的豁然与惊喜。”有的同学会说:“作文呀。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同学会叹息:“作文也,你让我爱来你让我恼,爱你无选择,恼你没商量。”还有同学发出感慨:“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让我闻听凋朱颜——” 同学们,难道作文果真那么可怕吗难道我们真的让作文给吓倒了吗老师再一次告诉大家,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同学们,请和我一起大声说一句:“作文不可怕!”信心有了,可作文还得一步一步地写。同学们写作文时最感到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呢恐怕是如何开头吧。 (二)、作文开头的技巧

请问,什么样的文章开头算是好开头呢 1、下面是古人一些有关文章开头结尾的独到见解—— a、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唐代诗人白居易) b、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代学者谢榛) c、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清代文学家李渔) 元代文人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分别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开头要点睛明目,要干净利索,要美丽奇秀。我们可以将它归纳为“三要四不要”,具体如下: (1)、三要:一要开门见山。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文章最要让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容易动人。”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就得一上来要想到点题。 二要短小精悍。开头宜短不宜长,宜简不宜繁。千万不能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也要在略加修饰之后,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这不仅因为短的空间,能在视觉上引起读者的注目,还因为几行文字要求我们必须把问题提得明确而集中。 三要引人入胜。“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不舍得释卷离去。”精彩的开头,确实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索然无味的开头,谁还会读下去呢 (2)、四不要:一不要重复命题材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 二不要肤浅的叙述自己的故事,缺少厚重感。 三不要空洞抒情,矫揉造作,华而不实。 四不要引用人们熟知的故事,让人见首而知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