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中庸的论述

论语关于中庸的论述

中庸之义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具有深远的思想指导意义。

它为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对持续繁荣

富强的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庸原著让人对中庸深有感悟。书中写道:“至止而止,不可以

横也。”这句话指出了中庸的核心思想,以“中”为尺度,有所尊重,有所尊崇,有所尊敬,不可横行霸道。它把”中“作为衡量一切和谐

发展的尺度。这句话显示出孔子所根植的理念:施之莫不备,受之莫

不足,诫之莫不从,劳之莫不苦。这一核心思想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双

方的权益,了解不同的观点,以公正帮助解决矛盾,实现互惠互利。

通过对中庸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蕴藏

着深厚的历史文明,教导人们尊重,理解,共处一室,不断发展社会

文明,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同等的教育与培养,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综上所述,中庸之义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给普通人

以精神化的寄托,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力,获得自我的精神价值。

所以,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实践中庸之义,认识自己,把自己的

思想、行为都纳入中庸思想的思维框架,真正把中庸之义融入到生活,生活中真正践行中庸之义。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 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 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 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 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 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苦,天 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 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但 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一书是记载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 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在《尚书》 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 方面。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 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 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 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 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对于“中庸”概念的 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 系中的重要作用。但“礼”是周代就固有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 即孔子想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礼”和“仁”联系起来呢?善于温故知新的孔子,在对历史文献的钻研中, 归纳出了新的观点,即从“礼”到“仁”的方法论武器――“中庸”。孔子赋 予了“中庸”在伦理观中极高的地位。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了衡量君子道德的最高标准。 文质彬彬,取之中道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是孔子对其弟子的告诫。“君子儒”便成为了后代儒生追求的目标。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孔子给出的答 案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质朴多于 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称 为君子”。作为君子,既不能“野”,又不能“史”,所以“质”“文”要配 合恰当,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恰到好处,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想做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和平庸,而是讲究做事的度和对事的性质的把握,可谓天人合一。 在《论语》中,中庸可谓处事之道,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庸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管理方法。在儒家思想中,中庸就是如此。孔子讲究中庸,把握适当的限度,是一种不伤人的合理的处事方式。儒家以管理政治为基础,不像道家的中庸为政治服务,所以引申为一种处事方式。把这变成一种习惯就更难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现中庸之道。它的意义是什么? 知道了可以用来做事,可以合理的维持和大家的关系,不会轻易的树敌,更不会得罪人,所以用中庸之道来结事,做事,是很合理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孔子把中庸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中庸之道可以流传,永存。在现代,人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做事方式。不像以前存在的虚伪,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感情,都在互相欺骗。即使在一个小学校里,也有日常的勾心斗角。这是人们很难发现的。所以学习中庸之道是多么重要。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习惯,会更加标新立异。当它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进入儒家,研究儒家。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绅士。慢慢成为君子,这也是中庸的一个功能。而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人自然会成为君子,成为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慢慢被发现。这也是孔子创造中庸之道的理念。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庸之道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但他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没有社交和宣传,这才是人们所担

心的。不懂中庸之道的人和懂中庸之道的人差距会很大。这也是中庸之道成为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君子少之又少,只好用儒家思想来培养言辞温和的君子。仅仅是把儒家思想的小细节灌输到人脑中,就会让人头疼。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中庸之道进入这个时代的舞台。为了创造更多的绅士,或者有绅士气息的人,这就是人们在努力做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我也梦想着能接触到中庸之道。有君子气息的人,中庸之道会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然会接近君子。当然,我会尽力去观察和体会儒家的思想。 中庸之道的独特性会改变一个人,逐渐成为君子,这是孔子等人的努力。我们出生在这片有着浓郁中国气息的土地上。孔子创造了我们的根,中庸之道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渴望做一个君子,我们更想做一个君子,让中庸之道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君子,做一个中国人,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君子之国,中庸之道永远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论语》欣赏之一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孔子思想里有没有哲学 所谓哲学,就是对事物总的、根本的认识。而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思想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哲学基础,比如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论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恶是荀子、韩非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空”是佛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哲学基础,等等。 那么,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孔子思想里面没有哲学,王国维说:“孔子于《论语》二十篇中,无一语及于形而上学者,其所谓‘天’不过是通俗之语。”(王国维《老子之学说》)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哲学史讲演录〉)格鲁伯也认为孔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对形而上学问题完全没有理解,他甚至也不是道德哲学家,而只是一个道德说教者。 不错,孔子确实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他与老子不同,老子《道德经》不谈具体的人和事,是高度的抽象,而孔子说得很具体,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往往就事论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孔子思想里没有哲学。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聪明?”孔子回答说:“子张的聪明过了头,子夏不够聪明。”子贡说:“那就是说子张比子夏聪明。”孔子说:“不,聪明过了头和不够聪明一样。”(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的全部哲学就在这简短的对话中。 我们知道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但一杯没有效果,三杯又影响睡眠,两杯则恰到好处。 炒股票也一样,你从市场购入一支十元的股票,整天盯着股票行情看,等待升值,当升到十五元时还不出手,因为你的希望值是二十元,可是到十八元时开始回落,最后降到八元,只好割肉止损。 因此说,三杯不是最佳选择,二十元也不是最佳选择,最佳选择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在事物的顶端(特殊情况除外),而是在中间的某个点上,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对立统一”在其中,“相反相成”在其中,“一分为二”在其中,“物极必反”也在其中。 孔子不是哲学家,他不研究哲学,但他用哲学。 二、中庸是孔子终身奉行的人生哲学 在《论语》中,孔子有一句终身奉行的格言,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论语-公冶长》),这是众所周知的,孔子还有一个终身奉行的原则,人们未必了解。 一次,孔子对子贡说:“赐啊,你以为我知识渊博吗。”子贡问:“难道不是吗?”孔子回答说:“不是的,我只是用一样东西贯穿始终。”(子曰:“赐也,女以予多为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孔子没有说明。 后来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又说:“我什么都知道吗?不是的,如果农民问我问题,我肚子里也是空空的,答不出来,但是我会从事物的两头去考虑问题,(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子曰:“我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 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 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 (二)、人与自然--致中和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

中庸

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思想概念,至《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但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少之又少,在得不到中行者相交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像乡愿之流那样无原则的生活,至少要如狂者和狷者那样有原则的处世。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何把握过与不及的尺度,孔子并没有明说。他只是告诉我们中庸是至德,能达到的人很少。他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过,什么是不及。中庸到底具有怎样的涵义? 一、中庸本义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是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正是指恰当、妥当、合乎的意思;庸即更事,就是指经历事物。据此,可以说中庸即正确妥当的处理事情。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则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均见《中庸章句》)按程朱的解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中”;始终如一,保持经常叫做“庸”。 二、中庸的本质特征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中庸》这两本书中。在《论语》中中庸一词仅出现过一次,孔子对中庸思想论述得也不是很全面。战国时期,子思作《中庸》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中庸》直接提出了中庸的本质即时中。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这里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言行常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而小人的言行则背离中庸之道。君子守中庸,随时能实现中庸之道,做到恰到好处;而小人违反中庸,无所畏惧而胡作非为。”孔子所说的“时中”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时势的变化而处中,努力做到无时不中。所以朱熹在此申述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导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论语·中庸篇》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生活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探讨《论语》中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1. 中庸之道的概念 在《论语·中庸篇》中,孔子解释了中庸之道,它指的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适度、平衡和稳定。这种平衡既不偏向极端,也不过于自我牺牲,它体现了理 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统一。 2. 中庸之道在家庭关系中的应用 2.1 夫妻关系 使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夫妻关系可以使双方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并寻求共同发展。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保持适度来避免过度争吵和权力斗争,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2.2 父母子女关系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运用中庸之道,可以培养出有责任心、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鼓励 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

3. 中庸之道在社会关系中的应用 3.1 领导与下属关系 中庸之道对于领导者非常重要,他们需要保持平衡、公正和尊重员工。领导者 应该以身作则,在处理冲突时避免极端偏见,并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3.2 公民与社会关系 中庸之道对于公民来说意味着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公民可以通过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推动社会进步。4. 中庸之道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中庸之道对于个人发展也十分重要。通过保持适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精力和资源,避免自我过劳或盲目追求成功。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身心 平衡,并促进个人成长与幸福。 结论 《论语·中庸篇》提出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性。它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发展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理解并运用其中的智慧,以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和繁荣的社会。

大学中庸论语

大学中庸论语 中国儒家学派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以中庸之道,行天下之正;以中庸之言,言天下之仁。”中庸之道指的是以安稳、中庸、审慎的方式做事,而以中庸之言就是在所有的事情上,保持宽容、客观、中立的态度。《大学》是中国儒家学派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一,作者是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孔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做人处世指导思想。 大学论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庸之道的价值,以“中庸之道”的本质,我们就能够更加敏锐地领会他所言的“以安稳、中庸、审慎的方式做事”,也就是让我们把握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过于急躁,不要考虑太多,不要过分追求,用客观、宽容的态度处理所有的事情,不要泛滥在自己的计划里,不要盲目追求利益,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安排地处理一切。 《大学中庸论语》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论述了“中庸之道”对做人处世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在一般人生活当中应用的重要性。 第一,论述了“以中庸之道行天下之正”,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不可过分偏激,不可犯罪,也不要专断作出不合理的决定,而要在行动之前充分思考,以确保自己在事情上不出错误。 第二,论述了“以中庸之言言天下之仁”,也就是在当下每一个实践中采取客观、宽容、中立的态度,不要随意乱穿插个人观点,而是要尊重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接受他人的批评,

以及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第三,论述了“以中庸之道行事”。这一点暗示我们,在行事上要谨慎,保持安稳稳重的态度,不要性急,不要贪心,不要盲目追求利益,恰到好处地处理每一件事,不要瞻前顾后,而是要积极向上,克服自我放纵,自我控制,以及在看似不切实际的事物上具有自律。 第四,论述了“以中庸之道处人”,也就是说,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时刻保持中庸之道,保持客观宽容的观点,尊重他人,不要轻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即使发生了争端,要调解事情而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减少矛盾。 第五,论述了“以中庸之道养生”,也就是说,除了处理事情应采取安稳的态度以外,还应该学会自我保护,正确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容忍,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积极进取,采取正确的思想促进自己的成长。 总之,《大学中庸论语》内容深刻,提出以“中庸之道”来做人处世、处事、处人以及自我管理,以求理性、健康的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庸之道”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行为准则,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指导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应该汲取“中庸之道”的精华,平衡自己的追求,平和、稳重地做人,令自己的人生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 1.教材赏悟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淮南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张融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朱熹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冯梦龙 ◆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3.典例赏析 强弱之辩 《两同书》 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4.时文赏读 平常心做事,自然而然,勿苛求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 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

论语体现中庸之道的句子

论语体现中庸之道的句子 1. 《中庸》中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配合成三了。 6、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7、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8、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论语·尧曰》记载,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唯一告诫的话是,一定要做到“允执其中”,“允”是信的意思。传位者说:如不真诚地实践“中”道,四海的百姓穷困,你的禄位就会永绝。使用、奉行中道,是圣王相授受的经国大道。那么关于《中庸》这部著作你了解多少呢?这部著作又有什么思想要点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庸》的思想要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庸》的思想要点 我们通过细读原文来把握《中庸》的几个要点。古书要诵读,不能只是看。读书出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出其韵味与真意。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一)性、道、教的关系与“致中和”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全书的纲。意思是说,上天所赋予人的叫做“本性”,遵循着本性而行即是“正道”,使人能依其本性而行,让一切事合于正道,便叫做“教化”。“率性之谓道”,“率”音“帅”,是循的意思,率性是循其性,而不是任性。一切人物都是自然地循当行之法则而活动,循其性而行,便是道。一切物的存在与活动,都是道的显现。如就人来说,人循天命之性而行,所表现出来的便是道。如面对父母,便表现孝。人因为气质的障蔽,不能循道而行,所以须要先明道,才能行道,而使人能明道的,便是教化的作用。一般人要通过修道明善的工夫,才能使本有之性表现出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节”的“中”念“众”,符合的意思,“节”即法度。情感未发之前,心寂然不动,没有过与不及的弊病,这种状态叫“中”。“中”是道之体,是性之德。如果情感抒发出来能合乎节度,恰到好处,无所乖戾,自然而然,这就叫做“和”。“和”是道之用,是情

名家对中庸的理解

名家对中庸的理解 中庸是作为一种道德伦理的思想而存在的,因此,很多古代名家都对中庸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解。本文将围绕中庸思想展开讨论,并探究名家对中庸的不同解读。 1. 孔子对中庸的理解 孔子被认为是中庸思想的创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庸的理解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道德的格局和生活的态度,它要求人们在一切事物中保持恰当的平衡和稳定,不偏不倚地对待人事物。 孔子的《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中庸的论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君子中庸,而心中平和”。这句话所表达的是孔子对于中庸思想的核心理解。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中庸,即在处理事物和行为中保持恰当的平衡。他反对极端的行为和情绪的波动,主张凡事谨慎、稳定和中正。 此外,孔子还认为,要实现中庸的境界,需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学习,才能达到中庸的最高境界。 2. 荀子对中庸的理解 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对中庸的理解与孔子略有不同。荀子认为,中庸是指恰当的行为和言语,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恰当处理。他强调在道德行为中要以中庸为准

则,避免任何极端和偏颇。 荀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关于人性和伦理的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正确把握社会现实,正确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道德教育,培养出具备中庸思维的人,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恰当的平衡。 3. 王船山对中庸的理解 明代思想家王船山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对中庸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贡献。与孔子和荀子相比,王船山将中庸思想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王船山认为,中庸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和人性的本质。他认为,人性本善,而中庸则是人性的本真状态,是指人的心灵与道德价值的正常运作和和谐发展。他认为,只有通过追求中庸,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和发展。 王船山还进一步探讨了中庸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认为,中庸包括言行中的公正、韧性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温和的情感等方面。他主张通过追求内外的中庸,实现人生的和谐与稳定。 4. 王夫之对中庸的理解 清代学者王夫之也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认为,中庸是一种道德的规范和人生的准则,是一种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任的态度。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他们所提出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因此,对两者持一种比较学的视角,这是应有的态度。本文旨在从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及其异同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1. “中庸”是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 孔子视中庸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践行中庸,使行为恰到好处,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中庸,这一概念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君子如能运用中庸的方法于仁德的实践中,就会获得一种至高的品德。所以《中庸》称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里所谓“君子中庸”,不是说君子都做到中庸,而是说,君子都有朝中庸方向努力,尽可能做到中庸的意识。这正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道德自律性的体现。[1] 在孔子看来,中庸既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行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一种道德境界。孔子认为,按中庸的方法原则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善的效果。他认为,所以不是优点,而且会造成危害,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就反而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为对行为的错误导向。比如,礼貌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成谄媚、“足恭”。所以,后来朱熹在阐释孔子的这一思想时也说:“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2]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行为,就个人来讲尽管也是一种自愿行为,但这是在必须严格遵守宗法礼教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即这种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都必须符合宗法等级制度的要求,符合国家政治伦理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丧失了本真的“自愿”行为。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在哲学上是指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以实现表面的和谐或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先进》这里,子说的“和”是共处的意思,与无原则的“调和”相去甚远。孔子的意思是,既要维护社会道德标准,又要从社会稳定和大局出发,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与不同观点共处当中,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见解,也要接纳不同观点,不搞对抗性的对立,这种“和”当中影响他人。 2.中庸是一种思想方法 孔子的“中庸”反对“过”与“不及”,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度”。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子张做事过头,子夏做事又赶不上,两者都没有掌握好分寸,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其后果或失误都是一样的。这里孔子认识到“过”与“不及”的存在,对“过”与“不及”都加以排斥。孔子提倡“无过无不及”,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状态,即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一种最佳选择,其实质是恰切之度的把握。因此,孔子的中庸思想要求把握事物度量的正确性,不走极端,这是一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最高境界的概括。 本着“过犹不及”的中道思维方式,孔子在评价人、事、物,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喜欢持极端的态度,不做绝对的判断,以适中为度。例如,诗歌创作要讲究情感的中正,不要过度的宣泄,因此他对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关雎》很是欣赏,认为这才是诗歌创作的中庸境界。又如,在评价人物的时候,孔子并不以偏盖全,抓住某人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叩:叩问、询问。 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竭:穷尽、尽力追究。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这又表明孔子的谦虚和强大的文化自信。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我们先来普及一个词: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如:文言虚词。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

现形容一无所有,在某物体中什么都没有。 大家注意:也,并不是田野的野。啥意思?这个也,比田野的野大多了。代表什么?生养天地万物的生殖器。太空了,空的可以容纳一切有生生命和无生生命。 空空如也,看似表明了孔子谦虚,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实则是把身价放到最低最低,低到什么程度?空空如也! 很多人都读过《心经》,有这样一句:依般(bo)若(re)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在这里,我们不妨讲讲一讲《心经》。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意译为:依靠大智慧到达彼岸。什么是大智慧呢?大智慧就是证解空义显无师智。什么是无师智?乃无师自知自觉者。什么是彼岸呢?彼岸就是无我出世间。什么是出世间呢?出世间就是脱离六道轮回。 其实《心经》只讲了五个字。何止《心经》呢,佛教乃至浩如烟海的佛法其实只讲了五个字:无我出世间。 什么是无我呢? 真心即无我。 什么是真心呢?真心出世间,真心不可说,能说者非真心。那么佛说的也是非真心吗?是的,非真心。 佛学是关于佛教和佛法的学问,佛学总分为戒、定、慧三学。学法者中,有这样三类人,虽为学佛者,实为附佛外道。什么是

中庸与论语

中庸与论语 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 1、中庸与德行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雍也》)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这段话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修养,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2、孔子的弟子与中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篇》)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知识小卡片: 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愈:超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篇》)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愚:愚直,耿直 鲁:迟钝 辟:音pì,偏,偏激,邪。 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雍也》)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知识小卡片 简:简要,不繁琐 居敬:为人恭敬严肃 无乃:岂不是 大:同‚太‛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