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第一篇: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

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有一次子贡问老师孔子,他说:“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老师的“师”其实是指颛孙师,是子张;“商其实是卜商,也就是子夏。他们都是孔门了不起的弟子。在性情上面,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啊?孔子就说,在品行上“师也过,商有不及”。子张有时候会稍微过头一点,子夏有时候会有不足、不及,还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子贡就问,“然则师愈与?”那是不是子张过了一点更好呢?孔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要死守一个中道,子夏的处事有一点赶不上,子张的处事有一点过头,这样都不好。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孔子的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

中庸之道是不是不要原则呢?是不是说滑头主义呢?是不是说老好人?是不是迎合所有的人?有的人说孔子是主张乡愿的,这完全是

胡说八道。儒家在原则性上非常的好,像孔子,有道的人请他去做官、治理国政他不去,所以他有原则立场,不是哪个政治家把儒生抓来就怎么样的,他可以不昭。所以中庸之道不是乡愿,不是“滑头主义”。《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随时的符合标准,要与时迁移、与时携行的。孔子也是主张礼、乐这些方式、这些原则、这些标准都是可以调节,和时代的要求相中和的。孔子讲立于礼,不是机械的而僵死的符合某种教条,他提出一个“权”的观念,权利的权字,就是秤砣,通权达变是儒家中庸的思想,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动态的平衡,大家也要想到中庸,我告诉大家一定要想到从前他到紫禁城、到十三陵这一条中轴线,城市美学对称平衡的一个原则。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

孔子的孙子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作的中庸,在《礼记》里面保留的中庸、表记等等几篇文章相传都是子思写的。中庸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叫“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它讲的是性、道、教三者的关系。性就是人性,《中庸》讲它是天所赋予的,有时候这些人性被遮蔽了,我们反而不知道最根本的人的特性、内在本质是什么东西,孔子子思就告诉我们了,过去有一首诗

《诗经·大雅》当中的,孟子记载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这首《蒸民篇》,懂得人文的道德,是一首好诗。天养育了我们小民,每一个物、每一个事都有它内在的原则,那么作为人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趋向美好的道德,它总是向上的、总是为善的。人和禽兽的差别是什么呢?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君子是谓君子,保留的恰好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和禽兽差别的这个差距,就这么一点点,所以我们说儒家,孔子、孟子,特别是孟子以后推崇性善论,孔子对《诗经·蒸民篇》的推崇,作为人的本质的东西是善。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会的要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孔子所讲的“五伦”,又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爱好学习接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我们在

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这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目标。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这个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不只是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人际关系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求的道并行不悖。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恢

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斯拉夫族群中去了。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延续下来。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

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很重视客观的法则,反对主观的偏好,有四个方面他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太过意、私意地揣测;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在管理中,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和自身的身和心的关系的时候,处理国家之间、宗教之间、语言之间复杂的矛盾的时候,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家国天下事,公司的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在处理各方面的时候,应对各方面的时候,可以学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安宁地面对各种矛盾。“中庸之道”既是人生修养的极致、最高的境界;又是一个普遍的方法学,一个方法论的原理,像松下公司那样,它是可以活用于当今的世界,圣贤的智慧是要靠我们实际地去体验的。

第二篇:中庸之道

中,什么叫中——不偏不倚,容易吗?不容易。

举个例子,在A楼和B楼之间拉一条钢丝,外面刮着七级八级大风,我们要从上面走过去,你往左边,掉下去;往右边,掉下去。是高人吗?不是。你能够坚持正中的不偏不倚,从这东倒西歪摇摇晃晃当中坚持走过去,那才是高人。

中庸的中,还有一种解释,我们看一下:

亚里士多德称之西方的中为正中。我们看到天平是二者相折取其中的正中,左边这个盘子挂一斤的东西,右边这个盘子就要有一斤的砝码,那么这边如果挂一个大山,那边要用多大的砝码?中国不是这样,他把正中左移,移到这上面一称,一秤砣一个衡,如果是一斤的盘,他在上面找到平衡,如果你称一座山,他挪动那个四两拨千斤的秤砣,就找到平衡。

这是中国最高的智慧,它能在纷繁复杂险象环生的环境当中去找到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平衡,那是多么了不起。从这点看它和正中的平衡,和通过移动来调节的平衡,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叫做中。

那么庸呢?庸在《说文解字》当中是通假字,庸者,用也。就说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四两拨千斤找到平衡多么关键,都要运用于实践。南宋朱熹这样解释庸:庸者,常也。常,经常、时常,每时每刻天天月月年年往前推进。

怎么解释呢?打一个比方,我有一个学生,跟我说王老师我一定要学好英语出国。我说,好啊,出国。

说完这句话他告诉我,他一天下决心背一百个单词。我想了想,摇摇头,不可能。大家算过没有,一天一百,十天一千,百天一万,二百天两万单词,两万单词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英语博士生的水平,而这个中文系的学生仅花半年时间就超越了人家九年,可能吗?说完这句话我就去国外了。

一年以后我回国,见到他在校园里面溜达。我说你出国回来了?他说我还没走呢。我说英语学得怎么样?他说还是原来老样子。

朋友们,当一个人口出狂言,夸下海口总是不按照规律去做,不是把每天每时每刻的常——经常、通常把握住,那仅仅是说大话的人,仅仅是天天想赶超,却是永远落后的人。

所以“庸”告诉我们,不在于夸海口说大话,而在于坚定地,每天推进一点点。哪怕你每天只背五个单词,一年按照三百天算,一千五百个单词,十年你就一万五千单词,真正不是说在半年之内达到,而是用十年时间你就永远变成英语高手了。

所以“庸”并不平庸,“庸”是在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惊天伟业,在我们平平淡淡当中做出超出平淡的了不起的大事。

中庸所提出的行为目标是知行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可见在国学中,中庸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论著,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更明晰地掌握中庸之道呢?

我经常问那些听过我课的朋友,我说,今天我们在六楼上课,朋友们能按照金庸先生笔下的高人之招,从地面跳到六楼吗?这功夫道行得练多少年?他们都说王老师,我们是沿着台阶一级一级走上来的,这就是“道”。我们走路的道,也是规律的哲学的纲领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是一步步地踏着“平庸”的台阶不费劲,但它可以送我们上云天,我们明天可以去登泰山而小天下,后天可以登喜马拉雅山。“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登上世界的屋脊就靠每一步,从脚下做起,从每一步做起,这就是中庸的庸。

这么讲,中庸好像很容易,沿着很平常的每一台阶,走过了人生的若干台阶后,我们就自然达到了。

但是,儒学创始者至圣先师孔子不这么看,因为他一定要做到:“止于至善。”他说了一句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什么意思呢?天下国家都可以均分,难不难?很难。一个大官可以把爵——官帽子不要了,禄都辞掉了,难不难?难。一个将军可以在刀尖上起舞,在枪林弹雨当中前仆后继,难不难?难。孔子认为,这三者之难都难不过中庸,“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还说自己一辈子,只做到了两次中庸。

第三篇:中庸之道

《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

《孟子》并称“四书”。“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之道”。书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成为习见的成语,足见本篇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3、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合作探究

1、第一章首先提出了“性”“道”“教”三个概念,请解释这三个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性”指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天理(包括仁爱道义等)。“道”指人依照上天赋予人的正理行事。“教”指修明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使其完善。

“性”是上天赋予,“道”是“性”的表现,“教”为“道”服务。

2、实现“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第一章中提出了了慎独自修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要慎独?

意思是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必由之路。

因为“明道”非常重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因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

为”,或者是“细节决定成败”。

3、什么叫“中庸(和)”?“中庸”的重要性在哪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情感在内心时,是一种适中的状态;表达出来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不及”,没有充分表达,二是符合节度,合适而恰当,三是表现得过分。第二种就叫中和、中庸。

“中庸之道”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这个中间状态,标准状态是“天道”所要求的状态。“过犹不及”,离开了这个状态,都不合“中庸之道”。作用:大本达道,可使“天地位”“万物育”,达到“太平和合”。

4、“折中主义”是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道”(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统一。分析下面几个例子,区分它们是合乎中庸之道还是采取折中主义。

A、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大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B、两个小偷争吵,一个说自己自己只分了五十元,而对方拿了一百元。有人过去调解,说各拿七十五元就可以了。

C、一乡的人都喜欢的人,比不上一乡中好人喜欢、坏人讨厌的人。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E、爱栽花,不栽刺,时刻注意为自己开退路、留后路,说违心话,办违心事,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怕虎,遇到矛盾绕道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5、第三章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才符全“中庸之道”?

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结合这句话谈谈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处理人际关系?

7、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是什么?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

认识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不够。

比喻人们对“道”缺乏自觉性,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展示交流

四、点拨评价

五、作业:请举出有关“和”的熟语或格言,概括说明中华文化之“和”。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衷共济(事业)

和气生财(生意)

政通人和(政治)

协和万邦(外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概括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合作探究

1、“中庸之道”的内容包括“五达道”,即运用中庸之道可以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这五种人际关系是?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2、第五、六、七段节选自《中庸》的二十章。第五段论述了“中庸之道”的另一内容“三达德”,即运用中庸之道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须具备的三种品质。说说为什么“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好学近乎知:好学则能格物致知,通晓自然人类古今远近,智慧自出。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则能爱人立人达人,扶危济困。

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勿忘国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

3、第六段论述了“中庸之道”的第三个内容“九经”,它们是运用“中庸之道”治理国家应做的九顶具体工作,“九经”指?修身(修养自身)、尊贤(尊重贤人)、亲亲(爱护亲族)、敬重臣(敬重大臣)、体群臣(体恤群臣)、子庶民(爱护百姓)、来百工(劝勉工匠)、柔远人(优待远客)、怀诸候(安抚诸候)实际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是达到“太平和合”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里面包含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4、最后一段论述了实现“中庸之道”的另一原则:至诚尽性。为什么要“至诚尽性”“固执之”方可实现“中庸之道”怎样才能做到“至诚尽性”?

因为中庸之道即天道,至诚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最后一段,有一个“五步”学习法可资借鉴,这个方法是?说说你对这个学习方法的认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晰地辨识,坚定地实践。

这个方法不仅对学习过程做了明确的划分,体现了学思结合、学问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强调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肯定了勤奋学习的精神的重要性。

6、归纳全文内容,写出相关文句。“道”的重要性:什么是“中庸之道”:

实现“中庸之道”的两条原则:

“五达道”,即处理的五种人际关系:“三达德”,即运用时须备的三种品德:“九经”,即要做的九项具体事务:

第四篇:中庸之道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花儿因为小草的衬托而格外鲜艳,鸟儿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为星光闪烁而光彩夺目。(摘自学生作文)

2、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艳丽,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才能将那洒脱尽情挥洒。这一切如此之美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

存在。(和谐)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且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人更是需要和谐。

二、释和谐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明确有关“和”的段落。学生找出:第五段和第六段

2、请一个学生读第五则及其译文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点拨要注意的字词:斯:这。

由:遵循。之:它,代词,指和谐的原则。节:节制。

3、思考:请同学们据此写下一段文字评论“和谐”。明确:

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举例: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表面上社会的和谐而纵容这种现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比如,有个学生抄作业,其他学生为了一时的朋友情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那么肯定是害了这个人。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礼的。)

4、请学生读第六则以及译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思考: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明确:

和:对立中的统一。同:无差别的同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举例:拉链原理)

三、“因中致和” 的理论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酶酸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乃是所以“和之”的关键。因为各种

原料只有以一定的比例参加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羹来,其中无论何种原料的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羹味失和,故必须把每种原料都调节到最适中的比例上。这里尽管没有出现“中”字,而实际上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时,己经运用了“执两用中”的方法把“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中”指每种原料本身的适度,“和”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调;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因“中”而致“和”,就是“中”与“和”的辩证关系。《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中”就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一种温和的处世哲学——中庸之道。

1、阅读课文的第2-4则,谈谈什么是中庸之道?它的表现如何?(穿插重点字词点拨)明确:

a、强调处事有“度”(通过分析第2则)

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学生举例:乘车、吃饭)

例子: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守礼节,行着坐卧各方面无一漏失。有一天,他外出买东西,他按照往常一样谦恭地、慢慢地行走,没想到,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落。

那个人本能地快步跑了起来,跑了约一里路左右,他忽然后悔起来说:“刚才我走路的姿态一定有些失态,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正所谓‘过则勿惮改’,我现在从头还来得及……”

于是,他冒着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以一贯的缓步姿态在大雨滂沱中行走,路人对他的行径则投以异样的眼光……

故事寓意:讲究礼仪是种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拘泥反而效果不彰,也会令人费解。由此可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被既定的经验障碍着,才不会让原本的一桩美事变调了!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强调一个适度性。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都不好,管理中过分的民主或专制也不好。

凡事都有度,与人交往也应“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思考: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

若从价值实质而论,“中”决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的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

b、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通过分析第3则)

与人交往要有度,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c、强调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通过分析第4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d、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联系课后相关链接)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

(《孟子•尽心上》)所谓“举一而废百”的“执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而只有“执中”并能行“权”的中庸之道才是合乎辩证观点的正确方法。故淳于类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的古礼发生矛盾时,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辩证关系,并着重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加以变通,才合乎中道。(秤杆秤

砣原理)

2、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联系第八则

乡原即好好先生,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人。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3、探究:在第八则中孔子批判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第九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前后思想是否矛盾?注意把握一个“度”。

4、孔子曾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贤者过也”(聪明的人容易过头,愚蠢的人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结合这段话,与文章第一段,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可参考补充资料)

四、讨论

中庸之道在今天的作用。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中庸之道也有局限性吗?

(补充资料:

关于“中”,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宣、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普遍适用”之意。

“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

“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民鲜久矣何为中庸?

于政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持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不巴结权贵,不行巧言令色钻营取巧之术;亦不消极等待。全凭一身修养,一腹经纶,一腔热血,适时而为,进而不骄狂,退而无愧悔,安守现状时不颓废哀怨,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为中庸。

于美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岂可灭绝心性?见色而不起淫心,如周敦颐之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为中庸。于衣食住行,不娇奢,不淫逸,不浪费,因需要而治;亦不刻意求贫,不吝啬,持一颗平常心,是为中庸。

于为人处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攀附权贵豪富,不嫌弃贫病老弱;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是为中庸。......中庸之道,非为平庸,非为世故圆滑,尽在点滴言行,尽是人性本然。古今中外,能有几人?故叹曰: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

第五篇:《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

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

是圆滑之极!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 前言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 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 1. 人和社会的和谐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 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 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 1. 自我反省和约束 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寻求共识和和谐。 3. 克己奉公,为他人着想 中庸之道要求个人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需要,并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 结论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论语中对中庸之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在实践中庸之道的过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中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中庸思想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是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这些认识都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中”其实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说大凡事物必有两端,两端也就是阴与阳,恰到好处就是在把握好两端的一个适合的度,这个度也就是中。 我认为中庸有以下内容: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下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中”是动态的中,也就是“时中”。“中”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中和。《礼记·中庸》把中和的思想提到了宇宙观的高度。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和之道是天下最普遍的法。中庸与权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庸要求事物从时间而言要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从空间而言,要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从动态而言,要保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和谐。所谓发展变化中的和谐就是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最不容易留下后遗症的方法、最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合的过程。因为中庸是“时中”,是动态的、是与时谐行的、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庸有阴阳兼备、刚柔并济、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一张一弛的特点。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柯原(荐稿)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最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在《论语·先进》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孔子回答:“子张处理事显得过了一些,子夏处理事又显得不足”,子贡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回答:过和不及的性质是一样的。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取中间状态,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的话,中庸之道就是0.5或黄金分割位0.618,实际上这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中庸之道,它不是一个定量的值,它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取其中间状态,它如同太极图阴阳鱼的分界线,是呈S形的,是一条变化的曲线,随着阴阳鱼的变化而变化,

使阴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中庸之道是变化之道,是按照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而变化,所以也是自然之道,是顺其自然之道。比如,我们处理事物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选择:坚持还是妥协?斗争还是团结?如果取中间状态,就是不坚持也不妥协,不斗争也不团结。不用说,这种中间状态在实际中不可能做到。即使可以做到也不符合中庸之道。按照中庸之道的要求正确做法是:该坚持时就坚持,该妥协时就妥协,该斗争时就斗争,该团结时就团结。比如,治理一个国家应该是宽好,还是严好?如果凡事采取中间状态,应该是不宽不严。符合中庸之道的做法应该是该宽时则宽,该严时则严。 中庸之道的实质,就是要人们只做应该做的事,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掌握一个最佳的度,即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顺其自然,如同雨天打伞一样。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中庸之道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中庸之道心得1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

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和平庸,而是讲究做事的度和对事的性质的把握,可谓天人合一。 在《论语》中,中庸可谓处事之道,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庸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管理方法。在儒家思想中,中庸就是如此。孔子讲究中庸,把握适当的限度,是一种不伤人的合理的处事方式。儒家以管理政治为基础,不像道家的中庸为政治服务,所以引申为一种处事方式。把这变成一种习惯就更难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现中庸之道。它的意义是什么? 知道了可以用来做事,可以合理的维持和大家的关系,不会轻易的树敌,更不会得罪人,所以用中庸之道来结事,做事,是很合理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孔子把中庸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中庸之道可以流传,永存。在现代,人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做事方式。不像以前存在的虚伪,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感情,都在互相欺骗。即使在一个小学校里,也有日常的勾心斗角。这是人们很难发现的。所以学习中庸之道是多么重要。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习惯,会更加标新立异。当它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进入儒家,研究儒家。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绅士。慢慢成为君子,这也是中庸的一个功能。而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人自然会成为君子,成为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慢慢被发现。这也是孔子创造中庸之道的理念。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庸之道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但他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没有社交和宣传,这才是人们所担

心的。不懂中庸之道的人和懂中庸之道的人差距会很大。这也是中庸之道成为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君子少之又少,只好用儒家思想来培养言辞温和的君子。仅仅是把儒家思想的小细节灌输到人脑中,就会让人头疼。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中庸之道进入这个时代的舞台。为了创造更多的绅士,或者有绅士气息的人,这就是人们在努力做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我也梦想着能接触到中庸之道。有君子气息的人,中庸之道会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然会接近君子。当然,我会尽力去观察和体会儒家的思想。 中庸之道的独特性会改变一个人,逐渐成为君子,这是孔子等人的努力。我们出生在这片有着浓郁中国气息的土地上。孔子创造了我们的根,中庸之道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渴望做一个君子,我们更想做一个君子,让中庸之道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君子,做一个中国人,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君子之国,中庸之道永远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第一篇: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

孔子中庸之道

故事新编-----孔子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本故事纯属虚构)邛崃古代美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你知道他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吗? 传说年轻的时候孔子是一个思想激进、血气方刚的人,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呢? 原来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后来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卿位也失去了,下降为士。也就是说,从此孔氏便失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地位。孔子的曾祖父叫防叔,曾任鲁防邑宰。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做了陬邑宰,职位相当于今日的乡镇长之类。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的出生年份有几种说法)因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因为上面还有个哥哥,所以也称孔老二。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

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从此他跟随母亲过上了贫穷的生活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去 世。 孔母颜征在出身于贫家,但她却是一个十分坚强有傲骨的女性。她直到死也没有把关于孔子生父是孔纥这一身世背景告知孔子。而实际上,当孔子三岁时,孔纥即已去世。当孔子十七岁后,其母颜征在也去世。直到孔母死时,一个与颜氏为邻的輓车夫的妻子才向孔子透露了其生父及家世的背景,并告诉他孔父的葬地名“防”。 孔子到防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而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孔子虽有显赫的贵族家世的血缘背景,但作为一个被遗弃于外的孤儿和弃子,实际上在少年时期却从未曾与这一家族发生过任何关系。孔子少孤,又为外庶子,不仅不能继承其父亲的贵族身份,而且很早就出外打工,作过多种贱业(如当过在丧礼中吹吹打打的童乐手),甚至曾沦为贱隶。各种记载均表明,孔子幼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极其贫困且备受歧视。 但是,孔子是一个有远大宏伟志向的人,小小年纪就提出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自少年时代即好学求知。通过刻苦自学和谦虚求教,他竟奇迹式地成长为当世最为博学多知的人,从而显名于当世。 历经奋斗,孔子的贵族出身逐渐被鲁国贵族所承认。首先表示承认孔子贵族身份的是鲁公族孟氏之孟厘子。孟厘子为鲁大夫,在临

孔子的中庸之道学习心得

孔子的中庸之道-学习心得 激情澎湃,很受启发。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做什么事情,做的不够不行,做的太过火也不行,要保持一个度。不温不火的状态才能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所谓万物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意思。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一个集体中,一个社会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某个状态下的人们有着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妥善的履行,这样才能有利于团队的和谐,团结。 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评价诗歌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也要控制情绪。欢乐之际不至于淫荡,悲哀的时候不过分的伤悲。情绪控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2、人生境界的修养,有三个字很酷,那就是“”智、仁、勇“,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也是儒家思想对这三个字的诠释。我们常常讲知耻而后勇就是这样了。勇不是力大无穷,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内心的韧性,达成一件事的毅力。这件事情我做不好后的后续做法,是放弃,还是重来,直到达成,都是不一样的概念。这个社会刚愎自用的人非常多,大家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球的认为不如让老子上场去踢,经商的认为老板都是垃圾,读书的认为老师的都讲的是啥,到了社会一无是处,这样下来社会秩序就成为了问题。 3、“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被很多企业偷偷引用。东方雨虹概莫例外,她的取势宏远,做事精微,她的天地与我同在的企业指导思想都是儒家精神的很好体现。 东方雨虹的企业文化如下所述:雨虹文化以楚文化为精髓,以儒家思想为底蕴,带着传承衍繁中华文明的泥土芬芳,涵盖了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体现着全体雨虹人的普遍诉求与不懈追求。 在这里明确提出来“儒家思想”,这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支撑、文化底蕴。中庸的处世哲学,并不是不求上进,圆滑。而是一种终极的态势,一种个体人与环境的高度统一。中庸既是人生的修养目标也是一种普通的方法论,我们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不要太过随意,不要私意的猜测,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们只有压制自己的缺点,隐忍自己的不足,当然改正是不可能的,人生最难是改变,才能有所和谐,有所成绩。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孔子人性光辉,千古闪耀,值得我们普通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好好回味,毕竟,人生最美是回味。

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

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 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 1.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不欠。" 中庸之道强调均衡和中立,不偏向一方,也不欠缺于另一方。 2. "知其不可而为之,有天命而不逆焉。" 中庸之道指出,要知道某些事情是不可为的,但如果命运安排了,就不要违背。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的综合性目标。 4. "君子之道,非离群索居之谓也。" 中庸之道认为,君子应该与人为善,而不是孤立自己。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庸之道告诫人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庸之道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相互促进,只有同时进行才能避免盲从和错误。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教导人们要以身作则,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8. "人无不知,莫不有己。" 中庸之道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要虚心好学,不怕向他人请教和学习。 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庸之道认为,要不断温故知新,才能成为他人的良师。 1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中庸之道指出,君子注重整体观念,小人只注重个人利益。 这些句子展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包括均衡、中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人为善、学习思考、以身作则、互相理解和包容等。这些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遵循中庸之道,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浅谈孔子的中庸之道

浅谈孔子的中庸之道 浅谈孔子的中庸之道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处事方法首推孔子倡导的中庸思想。这种思想深深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为人处事原则。 据考证,“中”和“庸”的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而“中庸”合称,成为一个基本范畴则始于孔子。“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修养和认识原则;二是说中庸的起源很早,中断已久,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我还未能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全面系统的理解,将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何谓中庸? 古语中,所谓中有中正、中和两层意思。所谓庸,即是用、即是常,就是规律。汉代郑玄在其《礼记·中庸注》中指出:“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者,用也。”到了宋代,理学大师程颢和程颐兄弟则进一步指出:“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二程集·遗书》卷第七)这里所讲的“不易”,明显暗指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着一个永不变更的常数,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做常道加以应用的高明之道。到了南宋,朱熹更提出“以性情言之,谓之中和;以礼义言之,谓之中庸,其实一也……”,只是到了晚年,他的看法又有所改变,认为中庸体用自足,中和已包括在中庸之中。总之,“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搞放弃原则,而要以社会的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解读》) 二、中庸之道之“时中” 孔子认为,君子做事能够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原因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 中庸体会和心得篇1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旨在阐述“中庸之道”的内涵和应用。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理念,强调天人合一、仁爱、礼制、诚信等方面,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于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在个人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不让自己过度疲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做出过激的行为。 2.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改变。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不乱砍乱伐,不随意排放污染物。 3.仁爱:中庸之道强调仁爱之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强求他人。 4.礼制:中庸之道强调礼制,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 5.诚信:中庸之道强调诚信,言行一致,不虚伪。在个人行为中,我们要言行一致,不虚伪,不骗人。 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我深刻体会到它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验。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中庸之道的真谛。

中庸体会和心得篇2 中庸体会和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采取不偏不倚、平衡和谐的态度和方法。以下是我对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 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偏激、不过分。这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失误。 2.尊重他人:中庸之道强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包容、开放,避免冲突和误解。 3.谦虚谨慎:中庸之道强调谦虚谨慎的态度,不骄傲自满、不轻视他人。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谦虚、谨慎,避免自满和轻视。 4.修身齐家:中庸之道强调修身齐家的态度,不忽视自身修养和家庭和谐。这种修身齐家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注重自身修养和家庭和谐,避免忽视自身和家庭的利益。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谐、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修身齐家的态度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公正、包容、开放,避免偏见和失误。 中庸体会和心得篇3 中庸之道:心性修养的实践指南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因而很少提及中庸。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7篇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7篇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1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2 暑假里,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两本书。《大学》、《中庸》二书原是《礼记》中的两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中国思

孔子体现中庸的名言

孔子体现中庸的名言 1.孔子有关中庸的句子 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

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第十二章『1』君子之道,费而隐。 『2』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3』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1』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3』「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4』「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7篇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7篇 读《中庸》心得感悟范文篇1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

读《中庸》有感作文5篇(最新)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