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

一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

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

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 2乃诣.长史蔺仁基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

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

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 2就笼与语.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 ;

4 ..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鲁肃简公二事

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

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①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

“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

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

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

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②也..

注释①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②裕如:宽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移时饮归. 2中使具.如公对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

3. 根据文章分析;“中使嗟叹而去”;他嗟叹什么

4. 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具有、的思想性格..

五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六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2及后苑游.猎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

相关课外文言文练习答案

一1、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冬日不修敝屋仁心爱物

翻译: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自从我当了将领;杀了很多人;然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恨他们而乱杀一个人."他的住所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他心爱的东西原来也是像这样的啊..

二1、1派往 2到……去

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性的高尚

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翻译: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

三1、1才2说话

2、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

3、3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4离别时情真意切

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

翻译:一个姓段的大商人;养一只鹦鹉;它十分聪明;不仅能朗诵《陇客》和李白的《宫词》和《心经》;还能在客人来时;寒暄问安..主人十分爱惜它;特别的宠爱它..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一到家;段生便走到笼子旁边对鹦鹉说:“我在狱中半年无法出来;朝夕所想的只是你;你安好吗家人没有忘记喂你吧” 鹦鹉回答:“你在狱中几个月就忍受不了;比得上鹦哥我被关在笼子里这么久了” 这话感伤得段生泣不成声;于是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去..”于是段生特备车马;将鹦鹉携带到秦陇;揭开笼子;一边哭;一边祈祝:“你可以归巢了;好自随意吧..”然而;这只鹦鹉整羽徘徊;好像不忍离去..

四1、1回家2详细

2、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街上也没有认识我的人

3、他嗟叹鲁肃简公宁愿受责罚;也说实话;在官场上保持着少有的诚实、正派

4、诚实正派忠实安贫乐道

翻译:仁宗在东宫在位的时候;宗道是谕德相当于太子太傅..宗道家边上有一家酒馆;店号叫仁和酒;在京师很出名;公鲁简肃常常乔装在那里饮酒..有一天;皇上急召宗道;使者到他家里找;但是他不在;过了段时间宗道喝完酒回家来了;使者和宗道商量说:“皇上假若责怪你来迟了;应该用什么事情推托”宗道说:“就说实话..”使者说:“但是那样会得罪圣上的..”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瞒圣上;就是臣子的大罪了..”使者感叹而去..真宗果然问起这个事情;使者就按宗道说的回答了..真宗问宗道为什么私自去酒馆喝酒;宗道回答说:“我家里贫穷;没有酒具;酒馆里的东西齐全;我去了就像在自家一样自在..正好当时有家乡的亲戚朋友从远方过来;所以去酒馆和他喝酒..但是我换过衣服了;百姓就没有人认识是我了..”真宗从此觉得宗道品行很可贵;认为可以重用他..

后来他被贬为濮州团练副使;安家在汀州..他在汀州两年时间;关门闭户不见人客;每天就是在家里看书读卷..房子里只能容得下一张床;他坐和睡都在里面;准备就这样终老..其他人都为他感到担忧;但是他却处之泰然;并不觉得不好..

五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翻译:三国时代;有一次;邓芝外出;看见一只猿母抱着小猿在树上;弄儿为乐;于是射鸟的人引弓发射;结果;箭射中了猿母的肚子..猿母呼唤雄猿近前;将孩子托付给它后;悲戚地鸣叫了几声后;拔掉身上的箭;掉到地上死了..射猿母的人把箭折断;把弓丢弃;发誓不再射箭..

六1、1做;担任 2游玩

2、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

3、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

翻译: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唐玄宗的门下的随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身边的大臣左右在古代是身边的大臣的意思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身边的大臣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即使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36-40(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36-40 (附答案与译文) 36冰山不可依靠 杨国忠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张彖者,陕州①人也,力学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于人②。人有劝彖令修谒③国忠,可图显荣。彖曰:“尔辈以谓杨公之势依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后果如其言。时人美张生见幾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注释】 ①陕州:旧治在今河南省陕县。②低折于人:向人屈从。③修谒:拜见。④见幾:事前看到事物细微的动向与先兆。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四方之士,争诣.其门() B人有劝.彖令修谒国忠() C可图.显荣() D后果如.其言()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时人美.张生见幾。 A复前行,欲穷.其林 B京中有善.口技者 C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D公将鼓.之 3、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把它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尔悲以谓杨公之势依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 ②译文: 4、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张彖高洁正直的品格? 答: 5、你读过此文后有何体会? 答: 【参考答案】 一、A诣:往,到,此指投奔。B劝:劝说。C图:谋,谋取。D如:像, 如同。

二、与例句不同的是D,该项是名词用作动词,例句与ABC项都是形容词 用作动词。 三、①尔辈以谓杨公之势,依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②译文:你们认为杨国忠的权势大,依靠他就如同依靠泰山;依我看,(他)只是一座冰山罢了。倘若到了日光皎洁,天下通明的时候,这座山就要误人了。 四、志气高大,未尝低折于人。 五、示例:一个人不论何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人对事都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趋炎附势。 【参考译文】 杨国忠权倾天下,四面八方的士人争相投奔到他的门下。进士张彖是陕州人,苦学而成大名,志气很高,从不屈从于人。有人劝说他,让(他)去拜见杨国忠,可以谋一个显贵和荣耀的地位。(但)张彖说:“你们认为杨国忠的权势大,依靠他就如同依靠泰山;依我看,(他)只是一座冰山罢了。 倘若到了日光皎洁,天下通明的时候,这座山就要误人了。”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当时的人都称赞张彖有先见之明。 37止谤莫如自修 昔伏波将军马援①,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②,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毁③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④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⑤者,恶⑥丑声之加于人也,人报者滋甚⑦,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翻译小练习 (一)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张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孔平仲《续世说》)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鲁肃简公二事 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①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141、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②期:约定。 ③金:钟。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文: 3、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142、吴起守信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143、魏文候守信① 原文文侯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注释 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 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 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阅读训练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

25.★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 【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阅读训练】 1.解释: (1)以:凭借,因为;(2)及:以及;(3)进:进献;(4)待:等待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 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

答案:C (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 3.翻译: (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 A.愉快、满意 B.厌恶、不满 C.失望、沮丧 D.仇恨、恼怒 答:C 31.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欲:想要。 (3)暮:晚。 (4)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动词>点燃。乎:呢。 (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 (7)好:喜欢,喜好。 (8)阳:阳光。 (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1-1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1-15 (附答案与译文) 11马说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①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儿自失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以是不语者三日。 东郭之先生,闻而过之,曰:“孺子亦有所失乎?”曰:“非也。吾常以马为牛,既知其为马矣,吾惭而未言,将无以见市人也!”先生曰:“噫!马信为马矣,孺子以为牛,孺子之过也。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②是非几不能不以牛为马其于孺子有间③乎孺子殆④未之学耳市人固不足惭也”(宋·王令《广陵集》) 【注释】 ①班班:硕大强壮的样子。②使:辨别。③间:区别。④殆(dài):只。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 B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 C东郭之先生,闻而过.之() D马信为马矣,孺子以为牛,孺子之过.也()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市而.逢马焉 A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郭之儿自失焉 译文: ②孺子亦有所失乎? 译文: 四、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是非几不能不以牛为马其于孺子有间乎孺子殆未之学耳市人固不足惭也 五、读过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请用简要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A想。B告诉。C访问。D过失,错误。 二、相同的是B,例句与该句中的“而”字都是连词,表顺接,,就。A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C连词,表并列,并且。D连词,表修饰,地。 三、①东郭的小孩茫然失措。②小孩也有觉得难为情的事吗? 四、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是非,几不能不以牛为马,其于孺子有间乎?孺子殆未之学耳,市人固不足惭也。 五、示例:一个人,看到别人犯错误,应该诚恳地指出来,并帮助他改正错误,还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犯有类似性质的错误,万万不能看到别人犯错误而加以嘲笑。 【参考译文】 东郭(虚拟的地名)的一个小孩,有生以来未曾见到过马,心想有四条腿并且很大的动物都是牛。一天,他到市场上碰见了马,惊呼道:“这头牛,这么端庄强壮啊?”听见的人们都笑他。这件事传扬到市场上人(的耳中),市场的人(也)都在笑他。东郭的小孩茫然失措,回家说给长者听,原来是马啊。因为这事他三天没有说话。 东郭的先生,听说后访问他,道:“小孩也有觉得难为情的事吗?”回答说:“不是。我一直以为马就是牛,已经知道那是马了,我惭愧得没什么说的,今后没有脸面见市场上的人了!”先生说了:“唉!马就是马,小孩以为是牛,是小孩的错。市场的人们可以取笑小孩的,是就马这件事。如果不以马的事而以其他的事来分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一、二人并走 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卧薪尝胆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孟子少时 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 ①母曰“欲唆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一)陆清献公 陆稼书先生宰嘉定,日坐堂上课子读书,夫人在后堂纺绩。民有事控县者,即出票交原告,唤被告,如抗出差。其听讼也,以理喻,以情恕,如家人父子调停家事,渐成无讼之风。有兄弟争讼不休,公谓之曰:“弟兄不睦,伦常大变,予为.斯民父母,皆予教训无方之过也。”遂自跪烈日中,讼者感泣,自此式好无尤。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公曰:“汝且出堂视之,较寿筵何如?”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 相传稼书先生殁后,为嘉定县城隍,县民数百人直至平湖接公上任。时先生夫人尚在,谓.县人曰:“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今远道见迎,恐非公意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予为.斯民父母() (2)谓.县人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 3、“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陆稼书 4、陆稼书在当嘉定县令时,断案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他“贫不能备寿筵”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1)做,当(2)说,对……说 2、陆稼书生日时,穷得不能自己备办寿筵,夫人取笑他 3、比喻受民爱戴 4、以理喻,以情恕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 (二)王翱 翱镇守辽东还朝,馈贻.一无所受者。某太监于同事久,持明珠数颗馈之,公固辞,某曰:“公于他人之馈皆不受,我之馈亦不受,吾有死而已。”公不得已受之。乃自缀于衣领间,坐卧自随,虽其妻不知也。 居数年,太监死,其犹子①以贫不敢见公,使人召之,曰:“何不买第宅?”曰:“贫不能也。”公曰:“第买之。”其人讶,不肯买,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第尚有余云。 诏营第于盐山,有司承媚,于外多列屋若干,公悉拆去.之,曰:“非诏旨也。” 每朝退,于公卿前孑然独行,不与人言。时马昂为兵部尚书,崔恭为吏部侍郎,公直以名呼之。 [注释①犹子:养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馈贻.一无所受者()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简单文言文阅读1习题8篇(附答案与译文) 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召吏欲杀之()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1.①它,代鸟。②他,代烛邹。③的,助词。 2.①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②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是看重鸟却轻视人士的君主,这是第三条罪。 3.①要仁政,不要暴政。②理,要讲到点子上。③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翻译: 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 ) ②稷之马将败( )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含答案及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遥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2.翻译以下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怒③故:所以④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文言文小段翻译及答案

翻译以下各段文言文〔二〕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韩信说:汉王对待我很优厚,把他的坐驾给我乘,把他的锦衣给我穿,用他的饭菜给我吃。我听说,坐别人的车就要和他共患难,穿别人的衣服就要分担他的忧虑,吃别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他的事而出力效死,我又怎么可以看见利益就忘记道义呢! 2.凡人陆行那么劳,水行那么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但凡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拟安逸。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同时发出声响。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是自己的兴致〔心情〕所适宜〔合〕的〔即可〕,而且奇妙的风光都能看到,〔这〕确实是游山的人最好的去处了。 3.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及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及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从这以后,国家丰足,国库里的物品十分丰盈,堆满了走廊和房屋之间的露天场地的钱币和布匹多得无法计算清楚。等到太后决定将布匹赏给百官,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力气往回拿。官员们没有不按照自己的能力,拿上布匹回去的。只有章武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为拿得太多而跌倒扭伤了踝骨。太后于是不给他俩布匹,让他们两个人空着手回去了,当时的人们耻笑他们。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布,太后问他:“侍中为什么拿得这样少?〞崔光答复说:“我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这已经够多的了。〞朝中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 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矣。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始夫妻阔别十余岁,亿时在马上,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及妻类,因睨之不已,妻亦如是。乃令人诘之,果亿也。亿及之相持而泣,路人皆异之。后旬日登第矣。 公乘gōng shèng亿,是魏国人,因为辞赋而著名。咸通十三年,他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中举。曾经大病,乡人误传他已死,他的妻子从河北来迎丧。乘亿正好送客到坡下,遇到妻子。开场的时候,夫妻离开有十多年了,亿当时在马上,见到一个妇人,穿着粗麻衣骑着驴子,依稀及妻子相像,所以不停偷看她;妻子也这样做。于是找人问他,果然是公乘亿。亿及妻子互相抱持着哭泣,路人都觉得奇怪。后来十来天就中举了。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以下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及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及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 【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 文: 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及宰? 译 文: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及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及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及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及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及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 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及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⑴然则功且安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君及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对。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 清涓曰:“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若君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曰:“善哉言!”(《尸子·贵言》) ⑴君奚问栾氏之子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 (附答案与译文) 91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①曰:“毋为客通②。”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③。荡④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①谒者:负责传达通报的人。②通:通报。③缴不能絓:戴绳的箭不能拖住(它)。缴(jiǎo),带绳的箭。絓(guà):通“挂”,牵制。④荡:跳。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靖郭君将城.薛(城:名词用如动用,筑成。) B客趋.进曰(趋:小步快走。) C因反走.(走:跑) D愿.为寡人言之(愿:愿意)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 A①客多以.谏者②臣不敢以.死为戏 B①毋为客通②愿为.寡人言之 C①因.反走②靖郭君因.见之 D①靖郭君因见之.②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译文: ②君长有齐,奚以薛为? 译文: ③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译文:

四、客人的话主要表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靖郭君最终放弃个人的利益。你认为客人的哪句话最能打动靖郭君?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不正确的是D,希望。 二、相同的有B和C,B都是介词,替,给;C连词,于是,就,便。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D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三、①(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 ②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③你失去了齐国,即使把薛城修筑得有天高还是没有好处哇。 四、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参考译文】 靖郭君打算在薛地修筑城郭,门客们大多因为这件事来劝阻他。靖郭君对通报的人说:“不要替门客通报。”有个齐国人请求会见(靖郭君),说:“我只说三个字罢了,超过三个字,我愿意被烹煮。”靖郭君便召见了他。客人快步跑近来,说:“海大鱼。”于是转身就跑。靖郭君说:“让我听听你的说法。”客人说:“我不敢把死当作游戏。”靖郭君说:“希望你对我说清楚这三个字的意思。”客人说:“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撒网不能捕住它,带绳的箭不能拖住它。(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现在的齐国,也就是你的大海啊。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你失去了齐国,即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讲练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再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句中的“兵”、“利”、“战”、“善”、“赂”、“秦”等均为单音词,翻译时可分别改换为现代汉语双音词:兵器、锋利、作战、得法、贿赂、秦国。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 这一句中有几处省略,第一处翻译时不必补出,第二、三处则必须补上“那蛇”“草木”,否则就不连贯, 甚至会产生歧义。 有的还要补出相应的关联词,使句意关系更加显豁、畅达。 另如: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1998年高考第21题) 译文:(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可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见……于……(被动句) 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又如:何以知之? 句式: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 译为:即“以何……”,凭什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丁君2003年10月30日 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 2.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梦溪笔谈》 3.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4.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宋《诗话总龟推敲》 5.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令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僧又笑曰:“可矣,于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聊斋志异》

课外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â)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1、解释加点字。 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不如释臣()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 3、“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4、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2)。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亡何,其友亡。(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语言 B.(1)wú 不(2)yù 告诉 C.(1)wú 不(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以驴负柴至城卖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2、下列句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小学文言文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练习复习(共计40题附译文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高段文言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复习训练 (共计40题后附译文及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①,拊掌见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②。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文中加点的“之”字分别指代什么? 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 ...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 A.今/乃掉/尾而斗B.今/乃掉尾/而斗C.今乃/掉尾而/斗 3.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杜处士是个怎样的人?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书戴嵩画牛》,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5.写出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好.书画________ ②曝.________ ③拊.掌________ ④谬.矣

________ 6.文中的“杜处士”怎样的爱惜戴嵩的《牛》?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自己的话写出句意。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凿壁偷光》,完成下列问题。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 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9.“衡乃穿壁引其光”中“其”的意思是() A.其中B.我家的C.匡衡家的D.邻居家的10.《凿壁偷光》是匡衡勤奋读书的故事,像这样关于古人勤奋刻苦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以下哪一项不是() A.悬梁刺股B.邯郸学步C.入木三分D.闻鸡起舞 1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原句。 (1)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匡衡给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