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汇编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

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

量程(30cm)

零刻度线分度值(1mm)

0102030cm

数字单位(厘米)

图(1)

图(2)

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

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 、35cm 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

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

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 、课桌高0.7m 、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 (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 (2cm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0.005cm ),如图(4)a 所示。

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5cm ),则细铜丝直径为L/n (0.17cm )。

图(3)刻度尺的读数

a.测量纸张厚度

b .测量细铜丝直径

图(4)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3)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

2.时间

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

理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

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

钟(min)、小时(h)等。

1h=60min=3600s(1h=60min)。

(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

图(5)秒表与读数

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

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

例三:图(5)是秒表示意图,(1)请说出分针每圈多少分钟?每小格多少分钟?(2)秒针每圈多少秒?每小格多少秒?(3)秒表中的读数是多少?

答:(1)由秒表可以看出,分针(小针)每转一圈是15分钟,每小格式0.5分钟。

(2)秒针(大针)每转一圈是30秒,秒针每小格是0.1秒。所以,秒针每转一圈,分钟走一小格。

(3)图中分针指在3.5-4分之间;秒针指在10.6秒,换算成分钟为0.18分钟。所以,秒表读数为3.5+0.18=3.68分(或者为3分钟40.6秒)。

3.国际单位制

(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大小的标准量。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

二、运动描述

1.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物体,在t 时间内,运动了S 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t

S

v (时间t 用表示,路程用S 表示,速度v 用表示)。

(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 )和时间单位(s )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

(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 ),横坐标表示时间(t ),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所示。

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由图(6)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 ),横坐标表示时间(t ),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汇编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和难点解析 一、长度和时间 1.长度 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 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 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b.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 量程(30cm) 零刻度线分度值(1mm) 0102030cm 数字单位(厘米) 图(1) 图(2)

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 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 、35cm 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 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 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 、课桌高0.7m 、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 (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 (2cm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0.005cm ),如图(4)a 所示。 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5cm ),则细铜丝直径为L/n (0.17cm )。 图(3)刻度尺的读数 a.测量纸张厚度 b .测量细铜丝直径 图(4)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点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1k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18.41cm。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 右图圆的直径为 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 的厚度为 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 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 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 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 或秒)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 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的_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2)公式:。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

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变化。 2. 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作为参照的标准。 参照物可随意选择,但不能是物体自身,一般选________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速度 1. 速度:运动物体通过的________与所用________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2. 公式:v=________ (1)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1m/s=________km/h。 (2)1m/s 的意义:1m/s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什么样的?? 4. 瞬时速度:描述物体某一________运动快慢的程度。 5. 平均速度:描述物体________快慢的程度,v=s 总/t 总。 知识点三: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速度 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________ 3.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①斜面坡度不能________ ,否则时间________ ,测量的时间误差大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一定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 ③整个过程小车是向下_______ 运动的,所以,后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 前半程

附答案: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2. 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作为参照的标准。 参照物可随意选择,但不能是物体自身,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速度 1. 速度: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公式:v=s/t (1)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3.6km/h。 (2)1m/s的意义:1m/s表示,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什么样的? 4. 瞬时速度:描述物体某一时刻运动快慢的程度。 5. 平均速度:描述物体整体运动快慢的程度,v=s总/t总。 知识点三: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速度 2. 实验原理:V=S/t 3. 实验注意事项: ①斜面坡度不能过大,否则时间太短,测量不便。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一定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 ③整个过程小车是向下加速运动的,所以,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前半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

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v=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ss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tv 2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v=s/t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s 运输中单位/h 两单位中/s 单位大。 换算:1/s=3.6/h 。人步行速度约1.1/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 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s ,自行车速度5/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h 客运火车速度140 /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d),厘米(c),毫米(),微米(μ),纳米(n)。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和丙B.甲和丁 C.甲、丙、丁D.乙、丙、丁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 3.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 4.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4:3 C.1:1 D.1:3 10.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900m,通过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 第1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读数 【知识链接】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取平均值法、②滚轮法、③化曲为直法、④组合法。 2.误差

视觉的误差 【知识链接】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速度

运动的形式 【知识链接】 (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v=s/t。 4.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知识链接】 (1)匀速运动的概念: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计算公式:v=s/t 。 5.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 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 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 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 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机械运动,在学完这一单元的时候,要做好知识点总结,这样才方便记忆。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 -1,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v=ts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3 1.机械运动: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 m 1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3-μm 单位分运算 离 方法规律: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单位换算三部曲”解决:数字先不变,单位等量换,换完再运算。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 2、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皮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 (2)看刻度尺的量程;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 (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 (3)会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 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一臂展≈身高,一步幅≈0.5m 一拃≈20cm;1指宽≈1cm。臂展: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看题目里面对精确度的要求。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cm) 0.03) 2.4)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当估读数字为0时,也不能漏掉。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9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

专题09机械运动 一、长度:长度单位的换算、长度的测量 1.长度符号:L 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长度的测量(量程和分度值):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1)工具: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其他工具:卷尺、螺旋测微仪、游标卡尺等) (2)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读数时要估读到的后一位。 ①分度值:刻度尺上自小一格表示的长度; ②量程:刻度尺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测量长度的范围); (3)其他测量方法:累积法(测纸张厚度)、平移法(测直径)、化曲为直法(细线缠绕)等;【例题1】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8cm= µm;(2)4.2nm= cm;(3)6.7dm= km; (4)0.18km= m;(5)1.7dm= cm= mm= µm = nm; 【变式1】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1)一本书的厚度为8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 【例题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变式2】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根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木块的长度分别是() A.1cm、8.30cm B.1cm、2.30cm C.1mm、2.80cm D.1mm、2.30cm 二、时间: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的测量 1.时间符号:t 2.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1)基本单位:秒(s); (2)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1h=60min=3600s 1min=60s 1s=103ms=106μs 3.思考:3.765h = h min s = s。 4.时间的测量: (1)工具:秒表(停表);(测量时间的其他工具:电子表、钟表等) (2)读数:外圈表示、内小圈表示; 【例题3】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A.5min7.5s B.37.5s C.337.5s D.6 min37.5s 【变式3】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中考体育测试的成绩,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5.2m B.男子1000m长跑成绩为4'20” C.女子800m长跑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 三、运动的描述: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称作为机械运 动,简称。 特点:①距离发生变化;或者②方向发生变化。 2.相对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 特点:①速度大小(或距离)不变;且②运动的方向不变。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1)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①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②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运动或静止)可能不同; ④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参照物的确定: ①A相对于B:参照物是,研究的是的运动情况; ②A看B:参照物是,研究的是的运动情况;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物理不要等到毕业后才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来,一起整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吧,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一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机械运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专题1 机械运动 【思维导图】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差方 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 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知识点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例题精析】 [例题1](2022•潍坊)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完整版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作机械运动. ③、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 发生位置变化. 2、参照物 ①、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I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n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m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IV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②、参照物的特点: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任意性 ③、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运动的快, 它的速度就大;物体运动的慢,它的速度就小. 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v=s/t ;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Sf路程—米m、千米km; tf时间一秒s 、小时h ; v—速度7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③、公式的变形:s=vt ; t=s/v ④、单位换算:1m/s=3.6km/h ; 1km/h=1/3.6 m/s ; 1m/s>1km/h. 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I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n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得慢. m 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 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的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⑥、使用公式时的本卷须知: I公式中s、V、t必须对应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 n运动公式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