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挖掘模型

文本挖掘模型
文本挖掘模型

文本挖掘模型:本特征提取

文本挖掘模型结构示意图

1. 分词

分词实例: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人、人民、民生、生活、活水、水平

分词基本方法:

最大匹配法、最大概率法分词、最短路径分词方法

1.1 最大匹配法

中文分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最最基础的,无论机器翻译亦或信息检索还是其他相关应用,如果涉及中文,都离不开中文分词,因此中文分词具有极高的地位。正向最大匹配法算法如下图:

实例:S1="计算语言学课程是三个课时",设定最大词长MaxLen= 5,S2= " "

(1)S2=“”;S1不为空,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计算语言学";

(2)查词表,“计算语言学”在词表中,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课程是三个课时";

(3)S1不为空,于是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课程是三个";

(4)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是三";

(5)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是";

(6)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

(7)查词表,W在词表中,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是三个课时";

(8)S1不为空,于是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是三个课时";

(9)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个课";

(10)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个";

(11)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

(12)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这时W是单字,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是/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三个课时";

。。。。。。

。。。。。。

(21)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是/ 三/ 个/ 课时/ ”,此时S1=""。

(22)S1为空,输出S2作为分词结果,分词过程结束。

代码如下:

[cpp]view plaincopy

1.#include

2.#include

3.#include

4.#include

5.#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ing namespace std;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ing namespace stdext;

8.

9.class CDictionary

10.{

11.public:

12. CDictionary(); //将词典文件读入并构造为一个哈希词典

13. ~CDictionary();

14.int FindWord(string w); //在哈希词典中查找词

15.private:

16. string strtmp; //读取词典的每一行

17. string word; //保存每个词

18. hash_map wordhash; // 用于读取词典后的哈希

19. hash_map::iterator worditer; //

20.typedef pair sipair;

21.};

22.

23.//将词典文件读入并构造为一个哈希词典

24.CDictionary::CDictionary()

25.{

26. ifstream infile("wordlexicon"); // 打开词典

27.if (!infile.is_open()) // 打开词典失败则退出程序

28. {

29. cerr << "Unable to open input file: " << "wordlexicon"

30. << " -- bailing out!" << endl;

31. exit(-1);

32. }

33.while (getline(infile, strtmp, 'n')) // 读入词典的每一行并将其添加入哈希

34. {

35. istringstream istr(strtmp);

36. istr >> word; //读入每行第一个词

37. wordhash.insert(sipair(word, 1)); //插入到哈希中

38. }

39.}

40.

41.CDictionary::~CDictionary()

42.{

43.}

44.

45.//在哈希词典中查找词,若找到,则返回,否则返回

46.int CDictionary::FindWord(string w)

47.{

48.if (wordhash.find(w) != wordhash.end())

49. {

50.return 1;

51. }

52.else

53. {

54.return 0;

55. }

56.}

57.

58.#define MaxWordLength 10 // 最大词长为个字节(即个汉字)

59.#define Separator "/ " // 词界标记

60.

61.CDictionary WordDic; //初始化一个词典

62.

63.//对字符串用最大匹配法(正向或逆向)处理

64.string SegmentSentence(string s1)

65.{

66. string s2 = ""; //用s2存放分词结果

67.while(!s1.empty())

68. {

69.int len =(int) s1.length(); // 取输入串长度

70.if (len > MaxWordLength) // 如果输入串长度大于最大词长

71. {

72. len = MaxWordLength; // 只在最大词长范围内进行处理

73. }

74.//string w = s1.substr(0, len); // (正向用)将输入串左边等于最大词长长度

串取出作为候选词

75. string w = s1.substr(s1.length() - len, len); //逆向用

76.int n = WordDic.FindWord(w); // 在词典中查找相应的词

77.while(len > 2 && n == 0) // 如果不是词

78. {

79. len -= 2; // 从候选词右边减掉一个汉字,将剩下的部分作为候选词

80.//w = w.substr(0, len); //正向用

81. w = s1.substr(s1.length() - len, len); //逆向用

82. n = WordDic.FindWord(w);

83. }

84.//s2 += w + Separator; // (正向用)将匹配得到的词连同词界标记加到输出串末

85. w = w + Separator; // (逆向用)

86. s2 = w + s2 ; // (逆向用)

87.//s1 = s1.substr(w.length(), s1.length()); //(正向用)从s1-w处开始

88. s1 = s1.substr(0, s1.length() - len); // (逆向用)

89. }

90.return s2;

91.}

92.

93.//对句子进行最大匹配法处理,包含对特殊字符的处理

94.string SegmentSentenceMM (string s1)

95.{

96. string s2 = ""; //用s2存放分词结果

97.int i;

98.int dd;

99.while(!s1.empty() )

100. {

101. unsigned char ch = (unsigned char)s1[0];

102.if (ch < 128) // 处理西文字符

103. {

104. i = 1;

105. dd = (int)s1.length();

106.while (i < dd && ((unsigned char)s1[i] < 128) && (s1[i] != 10) && (s1[i] != 13)) // s1[i]不能是换行符或回车符

107. {

108. i++;

109. }

110.if ((ch != 32) && (ch != 10) && (ch != 13)) // 如果不是西文空格或换行或回车符

111. {

112. s2 += s1.substr(0,i) + Separator;

113. }

114.else

115. {

116.//if (ch == 10 || ch == 13) // 如果是换行或回车符,将它拷贝给s2输出

117.if (ch == 10 || ch == 13 || ch == 32) //谢谢读者mces89的指正

118. {

119. s2 += s1.substr(0, i);

120. }

121. }

122. s1 = s1.substr(i,dd);

123.continue;

124. }

125.else

126. {

127.if (ch < 176) // 中文标点等非汉字字符

128. {

129. i = 0;

130. dd = (int)s1.length();

131.while(i < dd && ((unsigned char)s1[i] < 176) && ((unsigned char)s1[i] >= 161)

132. && (!((unsigned char)s1[i] == 161 && ((unsigned char)s1 [i+1] >= 162 && (unsigned char)s1[i+1] <= 168)))

133. && (!((unsigned char)s1[i] == 161 && ((unsigned char)s1 [i+1] >= 171 && (unsigned char)s1[i+1] <= 191)))

134. && (!((unsigned char)s1[i] == 163 && ((unsigned char)s1 [i+1] == 172 || (unsigned char)s1[i+1] == 161)

135. || (unsigned char)s1[i+1] == 168 || (unsigned char)s1[i +1] == 169 || (unsigned char)s1[i+1] == 186

136. || (unsigned char)s1[i+1] == 187 || (unsigned char)s1[i +1] == 191)))

137. {

138. i = i + 2; // 假定没有半个汉字

139. }

140.if (i == 0)

141. {

142. i = i + 2;

143. }

144.if (!(ch == 161 && (unsigned char)s1[1] == 161)) // 不处理中文空格

145. {

146. s2+=s1.substr(0, i) + Separator; // 其他的非汉字双字节字符可能连续输出

147. }

148. s1 = s1.substr(i, dd);

149.continue;

150. }

151. }

152.// 以下处理汉字串

153. i = 2;

154. dd = (int)s1.length();

155.while(i < dd && (unsigned char)s1[i] >= 176)

156. {

157. i += 2;

158. }

159. s2 += SegmentSentence(s1.substr(0, i));

160. s1 = s1.substr(i,dd);

161. }

162.return s2;

163.}

164.

165.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66.{

167. string strtmp; //用于保存从语料库中读入的每一行

168. string line; //用于输出每一行的结果

169. ifstream infile(argv[1]); // 打开输入文件

170.if (!infile.is_open()) // 打开输入文件失败则退出程序

171. {

172. cerr << "Unable to open input file: " << argv[1]

173. << " -- bailing out!" << endl;

174. exit(-1);

175. }

176. ofstream outfile1("SegmentResult.txt"); //确定输出文件

177.if (!outfile1.is_open())

178. {

179. cerr << "Unable to open file:SegmentResult.txt"

180. << "--bailing out!" << endl;

181. exit(-1);

182. }

183.while (getline(infile, strtmp, 'n')) //读入语料库中的每一行并用最大匹配法处理

184. {

185. line = strtmp;

186. line = SegmentSentenceMM(line); // 调用分词函数进行分词处理

187. outfile1 << line << endl; // 将分词结果写入目标文件

188. }

189.return 0;

190.}

其它基于匹配的分词方法:

最大匹配法(Maximum Matching method):匹配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逆向最大匹配法(Reverse Maximum method):匹配方向与MM法相反,是从右向左。实验表明:对于汉语来说,逆向最大匹配法比最大匹配法更有效。

双向匹配法(Bi-direction Matching method):比较MM法与RMM法的分词结果,从而决定正确的分词。

最佳匹配法(Optimum Matching method, OM法):将词典中的单词按它们在文本中的出现频度的大小排列,高频度的单词排在前,频度低的单词排在后,从而提高匹配的速度。

联想-回溯法(Association-Backtracking method):采用联想和回溯的机制来进行匹配。

1.2 最大概率法分词

基本思想是:(1)一个待切分的汉字串可能包含多种分词结果(2)将其中概率最大的那个作为该字串的分词结果

S: 有意见分歧

W1: 有/ 意见/ 分歧/

W2: 有意/ 见/ 分歧/

其中,可以近似地将P(S|W) 看作是恒等于1 的,因为任意假想的一种分词方式之下生成我们的句子总是精准地生成的(只需把分词之间的分界符号扔掉即可),而P(S)在各种分词方式下总是相等的,所以不影响比较。所以P(W|S)约等于P(W)。

最大概率法分词示例:

1.3 最短路径分词方法

基本思想:在词图上选择一条词数最少的路径

优点:好于单向的最大匹配方法

最大匹配: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原则(6)

最短路径: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原则(5)

缺点:同样无法解决大部分歧义

例如:结合\成分\子时

2. 文档模型

包含三种模型: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模型

2.1 布尔模型

布尔模型是建立在经典的集合论和布尔代数的基础上,根据每个词在一篇文档中是否出现,对应权值为0或1,文档检索也是由布尔逻辑运算来决定的。

优点:简单、易理解、简洁的形式化。

缺点:准确匹配,信息需求的能力表达不足。

2.2 向量空间模型(VSM)

向量空间模型中将文档表达为一个矢量,看作向量空间中的一个点

(1) 词权重

一个句子中的每个词在决定句子的含义时贡献度并不相同,也就是每个词的权重不同,例如下面的句子:

“Most scientists think that butterflies use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in the sky as a kind of compass that allows them to determine which way is north.”

重要的词:butterflies, monarchs, scientists, compass

不重要的词:most, think, kind, sky

词权重就是反映每个词的重要性的度量。

(2) 词频(tf)

一个词在一个句子中出现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个词在描述这个句子的含义方面贡献度越大,可通过下面两个式子中的一个来计算每个词的词权重:

(3) 逆文档频率(idf)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词在越多的文档中出现过,那个这个词对某一个文档的贡献度应该就越小,也就是通过这个词来区分文档的区分度越小,可以用逆文档频率(idf)来度量这个概念。先定义另一个概念,文档频率(df),表示包含某个词的文档的数目。逆文档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有时候为了让idf范围在[0,1]内,使用下面的式子来计算:

VSM计算简单,很容易表示词权重,它的缺点是必须假设词与词之间的独立性

2.3 概率模型

概率统计检索模型(Probabilistic Retrieval Model)是另一种普遍使用的信息检索算法模型,它应用文档与查询相关的概率来计算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通常利用检索单元作为线索,通过统计得到每个检索单元在相关的文档集(对应于某询)中出现和不出现的概率以及其在与该查询不相关的文档集中出现和不出现的概率,最终,利用这些概率值,计算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设文档D包含t个检索单元,分别记为(ω1,ω2,...,ωt),其中,ωi为第i个检索单元的权值,可以理解为该检索单元的出现为文档D与查询Q相关所作的“贡献”,文档D与查询Q的相似度则是t个包含在D中的检索单元“贡献”的组合。

在信息检索的研究中,对于概率统计检索模型,通常,为了计算方便需要做一些假设,比如:假设检索单元在相关文档集中的分布相互独立,在不相关文档集中的分布也相互独立。虽然这一假设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中国”和“北京”如果同时出现在某一篇文档中,则不能认为这样的两个检索单元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如果考虑检索单元的相关性,则会使相应的概率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中,仍然保持了这一假设。实际的效果表明,尽管概率统计检索模型存在这样的不足,但仍可以取得相对令人满意的信息检索效果。

具体来说,在独立性假设的前提下,同时考虑检索单元出现在文档中的概率以及不出现在文档中的概率,对于给定的查询q 的某一个检索单元ωi,可以定义wi :

wi=log[r(N-R-n+r) / (R-r)(n-r)]

其中

N:文档集合中文档的总数;

R:与查询q 相关的文档总数;

n:含有检索单元ωi 的文档总数;

r:与q 相关的文档中,含有检索单元ωi 的文档数。

由于训练集合所能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十分完全,Robertson 和Sparck-Jones建议对上式进行修正,在相关的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每一项后面加上0.5.

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各检索单元的权值,下一步是如何利用这些权值来计算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考虑我们的假设条件,由于各检索单元的分布相互独立,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利用这些权值的乘积来计算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

SC (Q, D)= logΠ(wi)=Σlogwi

至此,我们仅讨论概率统计检索模型最基本的一种检索思路,实际使用中的概率统计检索模型会复杂很多,通常,在检索单元的权值的计算中,还会考虑检索单元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tf),检索单元在查询中出现的频率(qtf),以及文档的长度(dl)等信息,BM25算法就是这样一种在目前信息检索系统中常用的检索算法。BM25 检索算法是Roberston 1994年在TREC3上提出,BM25计算文档D和查询Q的相似性。对查询Q中的每一个检索单元ωi ,一共有三个权值与之相关:

U =(k2+1)ψ/(k2+ψ),其中k2是由用户指定的参数,ψ是检索单元ωi在Q中出现的频率qtf(within

query term frequency)。

V =(k+1)φ/k*(1-b+bL)+φ其中k 和b 是用户指定的参数,φ 是检索单元ωi 在D 中出现的频率tf (term frequency),L 是正则化之后的文档长度,计算方法为原始文档长度除以文档集合中平均的文档长度。

W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加0.5后的式子。在BM25 公式中,查询Q 和文档D 的分值为SC(Q,D)= ΣUVW

3 文本间相似度的计算

3.1 基于概率模型的相关度

wi=log[r(N-R-n+r) / (R-r)(n-r)]

SC (Q, D)= logΠ(wi)=Σlogwi

见上面的概率模型

3.2 基于VSM的相关度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常用方法:欧氏距离、向量内积、向量夹角余弦

(1)欧氏距离

(2)向量内积

(3)向量夹角余弦

(4)Jaccard相似度

(5)基于向量内积的几种方法的对比

(6)基于集合计算的几种方法

4. 特征空间的变化

机器学习的主要难点在于“被阐述”的词法和“真正要表达”的语义的区别。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一个单词可能有多个意思和多个用法。2. 同义词和近义词,而且根据不同的语境或其他因素,原本不同的单词也有可能表示相同的意思。LSA是处理这类问题的著名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映射高维向量到潜在语义空间,使其降维。潜在语义分析(LSA)又称为潜在语义索引(LSI),是一种使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对文本中的词语进行抽取,推断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建立一个语义索引,而将文档组织成语义空间结构的方法。它的出发点是文档的特征项与特征项之间存在着某种潜在的语义联系,消除词之间的相关性,简化文本向量的目的。它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把特征项和文档映射到同一个语义空间,对文档矩阵进行计算,提取K个最大的奇异值,近似表示原文档。这个映射必须是严格线性的而且是基于共现表的奇异值分解。

问题提出:一词多义和同义词

中心思想:用概念(或特征)代替词

基本方法:利用矩阵理论中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技术,将词频矩阵转化为奇异矩阵(K×K)

4.1 奇异值分解

特征值分解是一个提取矩阵特征很不错的方法,但是它只是对方阵而言的,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矩阵都不是方阵,比如说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有M科成绩,这样形成的一个N * M的矩阵就不可能是方阵,我们怎样才能描述这样普通的矩阵呢的重要特征呢?奇异值分解可以用来干这个事情,奇异值分解是一个能适用于任意的矩阵的一种分解的方法:

假设A是一个N * M的矩阵,那么得到的U是一个N * N的方阵(里面的向量是正交的,U里面的向量称为左奇异向量),Σ是一个N * M的矩阵(除了对角线的元素都是0,对角线上的元素称为奇异值),V’(V的转置)是一个N * N的矩阵,里面的向量也是正交的,V里面的向量称为右奇异向量),从图片来反映几个相乘的矩阵的大小可得下面的图片

那么奇异值和特征值是怎么对应起来的呢?首先,我们将一个矩阵A的转置乘以A,将会得到一个

方阵,我们用这个方阵求特征值可以得到:这里得到的v,就是我们上面的右奇异向量。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到:

这里的σ就是上面说的奇异值,u就是上面说的左奇异向量。奇异值σ跟特征值类似,在矩阵Σ中也是从大到小排列,而且σ的减少特别的快,在很多情况下,前10%甚至1%的奇异值的和就占了全部的奇异值之和的99%以上了。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用前r大的奇异值来近似描述矩阵,这里定义一下部分奇异值分解:

r是一个远小于m、n的数,这样矩阵的乘法看起来像是下面的样子:

右边的三个矩阵相乘的结果将会是一个接近于A的矩阵,在这儿,r越接近于n,则相乘的结果越接近于A。而这三个矩阵的面积之和(在存储观点来说,矩阵面积越小,存储量就越小)要远远小于原始的矩阵A,我们如果想要压缩空间来表示原矩阵A,我们存下这里的三个矩阵:U、Σ、V就好了。

4.2 隐语义分析(LSA)

输入:term-by-document matrix

输出:

U: concept-by-term matrix

V: concept-by-document matrix

S: elements assign weights to concepts

基本步骤

1.建立词频矩阵frequency matrix

2.计算frequency matrix的奇异值分解

分解frequency matrix成3个矩阵U,S,V。U和V是正交矩阵(UTU=I),S是奇异值的对角矩阵(K×K)

3.对于每一个文档d,用排除了SVD中消除后的词的新的向量替换原有的向量

4.用转换后的文档索引和相似度计算

之前吴军老师在矩阵计算与文本处理中的分类问题中谈到:

“三个矩阵有非常清楚的物理含义。第一个矩阵X中的每一行表示意思相关的一类词,其中的每个非零元素表示这类词中每个词的重要性(或者说相关性),数值越大越相关。最后一个矩阵Y中的每一列表示同一主题一类文章,其中每个元素表示这类文章中每篇文章的相关性。中间的矩阵则表示类词和文章雷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只要对关联矩阵A进行一次奇异值分解,w 我们就可以同时完成了近义词分类和文章的分类。(同时得到每类文章和每类词的相关性)。”

上面这段话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不过这就是LSI的精髓内容,我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下面的例子来自LSA tutorial,具体的网址我将在最后的引用中给出:

这就是一个矩阵,不过不太一样的是,这里的一行表示一个词在哪些title中出现了(一行就是之前说的一维feature),一列表示一个title中有哪些词,(这个矩阵其实是我们之前说的那种一行是一个sample 的形式的一种转置,这个会使得我们的左右奇异向量的意义产生变化,但是不会影响我们计算的过程)。比如说T1这个title中就有guide、investing、market、stock四个词,各出现了一次,我们将这个矩阵进行SVD,得到下面的矩阵:

左奇异向量表示词的一些特性,右奇异向量表示文档的一些特性,中间的奇异值矩阵表示左奇异向量的一行与右奇异向量的一列的重要程序,数字越大越重要。

继续看这个矩阵还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首先,左奇异向量的第一列表示每一个词的出现频繁程度,虽然不是线性的,但是可以认为是一个大概的描述,比如book是0.15对应文档中出现的2次,investing是0.74对应了文档中出现了9次,rich是0.36对应文档中出现了3次;

其次,右奇异向量中一的第一行表示每一篇文档中的出现词的个数的近似,比如说,T6是0.49,出现了5个词,T2是0.22,出现了2个词。

然后我们反过头来看,我们可以将左奇异向量和右奇异向量都取后2维(之前是3维的矩阵),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可以得到:

在图上,每一个红色的点,都表示一个词,每一个蓝色的点,都表示一篇文档,这样我们可以对这些词和文档进行聚类,比如说stock 和market可以放在一类,因为他们老是出现在一起,real和estate 可以放在一类,dads,guide这种词就看起来有点孤立了,我们就不对他们进行合并了。按这样聚类出现的效果,可以提取文档集合中的近义词,这样当用户检索文档的时候,是用语义级别(近义词集合)去检索了,而不是之前的词的级别。这样一减少我们的检索、存储量,因为这样压缩的文档集合和PCA是异曲同工的,二可以提高我们的用户体验,用户输入一个词,我们可以在这个词的近义词的集合中去找,这是传统的索引无法做到的。

数据挖掘试卷一

数据挖掘整理(熊熊整理-----献给梦中的天涯) 单选题 1.下面哪种分类方法是属于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A. 判定树归纳 B. 贝叶斯分类 C. 后向传播分类 D. 基于案例的推理 2.置信度(confidence)是衡量兴趣度度量( A )的指标。 A、简洁性 B、确定性 C.、实用性 D、新颖性 3.用户有一种感兴趣的模式并且希望在数据集中找到相似的模式,属于数据挖掘哪一类任务?(A) A. 根据内容检索 B. 建模描述 C. 预测建模 D. 寻找模式和规则 4.数据归约的目的是() A、填补数据种的空缺值 B、集成多个数据源的数据 C、得到数据集的压缩表示 D、规范化数据 5.下面哪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平滑数据,消除数据噪声? A.数据清理 B.数据集成 C.数据变换 D.数据归约 6.假设12个销售价格记录组已经排序如下:5, 10, 11, 13, 15, 35, 50, 55, 72, 92, 204, 215 使用如下每种方法将它们划分成四个箱。等频(等深)划分时,15在第几个箱子内?(B) A 第一个 B 第二个 C 第三个 D 第四个 7.下面的数据操作中,()操作不是多维数据模型上的OLAP操作。 A、上卷(roll-up) B、选择(select) C、切片(slice) D、转轴(pivot) 8.关于OLAP和OLTP的区别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OLAP主要是关于如何理解聚集的大量不同的数据.它与OTAP应用程序不同. B. 与OLAP应用程序不同,OLTP应用程序包含大量相对简单的事务. C. OLAP的特点在于事务量大,但事务内容比较简单且重复率高. D. OLAP是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但其最终数据来源与OLTP一样均来自底层的数据库系统,两者面对的用户是相同的 9.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分类和聚类都是有指导的学习 B、分类和聚类都是无指导的学习

LDA主题模型发现

LDA主题模型发现 1.LDA概念: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由Blei于2003年提出,是在概率隐性语义索引(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pLSI)上扩展得到的三层贝叶斯概率模型,是文档生成概率模型。LDA模型包含词项、主题和文档三层结构,其基本思想是把文档看成其隐含主题的混合,而每个主题则表现为跟该主题相关的词项的概率分布,LDA可以用来识别大规模文档集或语料库中潜在的主题信息。LDA基于词袋(bag of words)模型,认为文档和单词都是可交换的,忽略单词在文档中的顺序和文档在语料库中的顺序,从而将文本信息转化为易于建模的数字信息。在主题模型中,主题表示一个概念、一个方面,表现为一系列相关的单词,是这些单词的条件概率。形象来说,主题就是一个桶,里面装了出现概率较高的单词,这些单词与这个主题有很强的相关性。 2.LDA生成过程: 首先,可以用生成模型来看文档和主题这两件事。所谓生成模型,就是说,我们认为一篇文章的每个词都是通过“以一定概率选择了某个主题,并从这个主题中以一定概率选择某个词语”这样一个过程得到的。那么,如果我们要生成一篇文档,它里面的每个词语出现的概率为: 这个概率公式可以用矩阵表示 其中”文档-词语”矩阵表示每个文档中每个单词的词频,即出现的概率;”主题-词语”矩阵表示每个主题中每个单词的出现概率;”文档-主题”矩阵表示每个文档中每个主题出现的概率。 LDA整体流程为: 先定义一些字母的含义: 文档集合D,topic集合T D中每个文档d看作一个单词序列,wi表示第i个单词,设d有n个单词。(LDA里面称之为word bag,实际上每个单词的出现位置对LDA算法无影响) D中涉及的所有不同单词组成一个大集合VOCABULARY(简称VOC) LDA以文档集合D作为输入(会有切词,去停用词,取词干等常见的预处理,

文本挖掘模型

文本挖掘模型:本特征提取 文本挖掘模型结构示意图 1. 分词 分词实例: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人、人民、民生、生活、活水、水平 分词基本方法: 最大匹配法、最大概率法分词、最短路径分词方法 1.1 最大匹配法 中文分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最最基础的,无论机器翻译亦或信息检索还是其他相关应用,如果涉及中文,都离不开中文分词,因此中文分词具有极高的地位。正向最大匹配法算法如下图:

实例:S1="计算语言学课程是三个课时",设定最大词长MaxLen= 5,S2= " " (1)S2=“”;S1不为空,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计算语言学"; (2)查词表,“计算语言学”在词表中,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课程是三个课时"; (3)S1不为空,于是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课程是三个"; (4)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是三"; (5)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是"; (6)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课程" (7)查词表,W在词表中,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是三个课时"; (8)S1不为空,于是从S1左边取出候选子串W="是三个课时"; (9)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个课"; (10)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个";

(11)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三" (12)查词表,W不在词表中,将W最右边一个字去掉,得到W=“是”,这时W是单字,将W加入到S2中,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是/ ”,并将W从S1中去掉,此时S1="三个课时"; 。。。。。。 。。。。。。 (21)S2=“计算语言学/ 课程/ 是/ 三/ 个/ 课时/ ”,此时S1=""。 (22)S1为空,输出S2作为分词结果,分词过程结束。 代码如下: [cpp]view plaincopy 1.#include 2.#include 3.#include 4.#include 5.#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ing namespace std;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ing namespace stdext; 8. 9.class CDictionary 10.{ 11.public: 12. CDictionary(); //将词典文件读入并构造为一个哈希词典 13. ~CDictionary(); 14.int FindWord(string w); //在哈希词典中查找词 15.private: 16. string strtmp; //读取词典的每一行 17. string word; //保存每个词 18. hash_map wordhash; // 用于读取词典后的哈希 19. hash_map::iterator worditer; // 20.typedef pair sipair; 21.}; 22. 23.//将词典文件读入并构造为一个哈希词典 24.CDictionary::CDictionary() 25.{ 26. ifstream infile("wordlexicon"); // 打开词典 27.if (!infile.is_open()) // 打开词典失败则退出程序 28. { 29. cerr << "Unable to open input file: " << "wordlexicon" 30. << " -- bailing out!" << endl; 31. exit(-1); 32. }

云平台建设思路

云平台 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基于Indri的检索模型

基于Indri 的检索模型研究 王莉军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基于Indri 是开源的检索工具,针对以往单纯的语言模型无法支持结构化查询的目的,我们采用推理网络模型和语言模型两种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推理网络模型支持比较复杂的结构化查询(结构化通常指查询语言中的用来表达检索文档中词与词之间联系的operators ),和语言模型及平滑技术对推理网络中的一些节点进行有效的预估的优势使查询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提出了一套Indri 检索模型。关键词:Indri ;检索;模型;查询中图分类号:N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2)24-0005-03 Indri -based retrieval model WANG Li -ju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China ) Abstract:Based on Indri is open source search tool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imple language models cannot support structured query purposes ,we use the inference network model and language model two kinds of model combi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inference network to support more complex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usually refers to the expression of words and word retrieval document links between operators ),and the language model and smoothing technology to inference network in some node evaluate advantages make the query to get better effect ,put forward a set of Indri retrieval model.Key words:Indri ;search ;model ;query 收稿日期:2012-08-18 稿件编号:201208081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08005) 作者简介:王莉军(1975—),女,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教学。 Indri 是开源的信息检索工程Lemur 的一个子项目。Indri 是一个完整的搜索引擎,支持各种不同格式文本的索引创建,提出了优秀的文档检索模型,支持结构化查询语言,在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都有比较高的价值。Indri 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提供了方便的API 供使用者调用,由于项目本身开源,对于开发者而言,也可以方便的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1Indri 检索模型 Indri 结合了推理网络模型(Inference net )和语言模型 (language modeling )的优点,提出了一套检索模型,其利用推理网络模型的优势来支持比较复杂的结构化查询(结构化通常指查询语言中的用来表达检索文档中词与词之间联系的 operators ),又利用语言模型及平滑技术对推理网络中的一些 节点进行有效的预估,从而使查询得到比较好的效果[1]。这之前,单纯的推理网络模型节点的预估采用的是规格化的tf.idf (这个值与词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称正比,与包含该词的文档数成反比)权重,而单纯的语言模型则无法支持结构化查询。所以Indri 检索模型采用了两种模型相结合的方式[2]。 推理网络模型网络图如图1所示,实际上是一个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贝叶斯网络是一个有向,无环图。网络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事件,有一个连续或者离散的结果集。每个非根节点存储了一个条件概率表,这个条件概率表完全描述了与给定父节点的情况下该节点出现相关联的结果集的概率。每个与根节点相关联的结果集被指派了一个先验概率。这样在已知网络图,先验概率,条件概率表和节点代表的事件之后,就可以通过网络计算出检索文档中出现查询的概率,并按照这个概率值的大小进行排序输出。 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类节点[3]: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20卷Vol.20第24期No.242012年12月Dec.2012 图1 推理网络模型网络图 Fig.1 Inference network network diagram

基于主题模型的文本情感和话题建模的研究

基于主题模型的文本情感和话题建模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崛起,用户生成的大量文 本等数据日积月累,其中,包含篇幅较长的新闻文本、篇幅不一的评论文本以及篇幅较短的社交媒体文本,例如,微博、推特文本。新闻文本之类的文本一般描述重大事件、科学发现等内容,虽然单一文档中包 含信息量大,但是文档涉及话题比较固定。评论文本中包含大量用户 对评价对象的主观评价,虽然文本长度不一,但是包含的信息相对丰富。不同于新闻之类的文本和评论数据,虽然单条微博文本长度较短 且信息量少,但是更新速度快,数据规模大,涉及领域广。这些海量的 文本数据中包含大量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但是如何挖掘这些文本中隐藏的语义结构信息是目前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检索领域的一大研究 难点。主题模型是一种比较热门且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词语之间 在文档中的高阶共现模式挖掘文本中的语义结构信息。主题模型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以新闻文本、评论文本、微博文本三种不同的文本为实际应用背景,对于话题建模 以及情感相关的话题建模展开了研究。因为新闻文本中一般包含客观的话题信息,而评论文本和微博文本中包含大量的情感信息,因此,本 文针对新闻文本只建模话题信息(不考虑文本的情感信息),而针对评 论数据和微博文本则建模话题和情感两种信息。本文的工作主要基于生成式主题模型,用改进的生成主题模型抽取文本的话题或者情感相 关的话题。其中,现有的针对新闻文本的主题模型和针对评论文本的 情感主题模型,并没有合理地考虑文本中词语或者实体之间包含的语

义知识。同时,现有的工作并没有针对短文本的情感和话题建模提出有效的模型。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话题建模或者情感相关的话题建模中的三个重要的问题:融合知识库中的语义知识建模新闻文本的话题,融合词语之间的语义知识建模评论数据中的情感和话题以及融合用户和时间信息建模微博短文本的情感和话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分析现有的话题建模方法在新闻文本中的不足,即单纯依靠语料中词语之间的高阶共现模式建模话题。当语料中的有些词语没有充分的共现模式,主题模型不能很好地挖掘它们的语义信息。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一种融合维基百科知识到新闻文本中的主题模型,也就是利用外界知识库中的概念和分类知识弥补文本中词语共现模式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维基百科知识主题模型(WCM-LDA)。WCM-LDA模型同时建模文本中的词语和实体,并且引入了实体在知识库中对应的概念和分类知识,因此WCM-LDA模型可以缓解建模话题时词语共现模式不足的问题。另外,WCM-LDA模型输出每个话题的词语、概念和分类,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每个话题。(2)在评论数据中词语之间的先验语义关系对于情感相关的话题建模同样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情感主题模型只能通过共现模式挖掘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些词语在小规模的数据集中没有充分的共现模式同样会导致情感和话题建模的质量不佳。不同于前面的新闻文本中包含了大量实体,可以引入实体对应的知识。评论数据中更多的是评论对象的属性词或者评价词,建模评论文本的情感和话题时,更需要引入的知识是属性词或者评论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本文研究一种引入外

文本信息检索模型

文本信息检索模型 齐向华 (山西大学信息管理系 太原 030006) 【摘要】 介绍了目前流行的三种文本信息检索模型(布尔检索模型、概率推理模型、空间向量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各自较重要的实用系统,最后对三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文本信息 检索模型 文本信息检索是一个文本与用户提问比较的过程。在各种媒体的信息检索中,文本信息检索是信息用户最主要的需求,也是各类信息检索的基础。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型来描述这一过程,即布尔检索模型、概率推理模型、空间向量模型。在具体论述这三种检索模型之前,我们先说明在文本信息检索中所主要处理的问题,既下文所说的检索模型三要素。1 文本信息检索模型三要素 1.1 文本集 所谓文本集是指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单元的集合。早期文本信息检索基本局限于对二次文献的检索。众所周知,二次文献的建立是由标引人员手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给出检索标识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今应用广泛的M A RC磁带。在这种处理过程中,标引的工作量很大,标引质量也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大量且不断变化的各类信息的出现以及相关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人们对全文检索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检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文检索系统是将全文信息作为检索对象,建立文本集,利用计算机抽取标识符,建立索引,再用全文检索技术实现检索。 1.2 用户提问 用户提交问题给检索系统,系统将其作为处理目标,搜寻文本集,得出相匹配的检索结果。用户的问题包括用户感兴感的关键词、自然语言、逻辑关系式等。 1.3 文本与用户提问相匹配 文本信息检索过程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根据文本集,生成每一对象内容的表示;其次,根据用户提问,生成用户意见提问表示;最后,比较这两种表示,从文本集中选择最大匹配用户提问的对象。 2 布尔检索模型 2.1 基本原理 布尔检索模型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检索模型,其理论已基本成熟,过去以及现在的许多检索系统,特别是在我国,很多都是采用这种检索模型为工作原理的。 在布尔检索模型中,将用户提问表示成布尔表达式,使用逻辑运算符将提问词连接起来,其中每个提问词表达了用户的一个兴趣。其文档组织形式分为两种:顺排文档和倒排文档。顺排文档是检索系统的主文档,它是将规范化的文献记录顺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一般是磁带)上,数据量非常大,对它进行检索处理的算法以菊池敏典算法为代表;倒排文档是将文献记录中所有的检索点抽出,经过排序、整理后形成类似索引的文件,对它进行检索处理的算法以逆波兰算法为代表。检索时,检索系统将提问式与文档进行逻辑匹配操作,得出命中文献集合为检索结果。检索结果一般不进行相关性排序。 在检索策略的使用方面,以布尔逻辑为基础的文本检索系统可能提供位置检索、截断检索以及自然语言检索等检索手段。 除了传统的书目型检索系统外,目前有很多成功的全文检索系统也是采用布尔逻辑模型为其基本的检索技术的。 2.2 WA IS系统 1989年,由A pple Co mputer等美国四家公司联合开发了广域信息服务器WA IS,它是因特网上广泛使用的最强有力的全文检索系统。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都采用W A IS建立了各自的全文数据库及检索系统。目前,采用WA IS系统在因特网上建立的全文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有500多个,涉及到生物、天文、地理等各类信息。 WA IS系统软件在程序结构上由建立索引、实现检索和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建立索引时,首先对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抽提、整理、归纳,并建成字典库。根据字典库中的所有字、词,建立一个大的倒排档。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格式对原始信息集合抽提一个文档以及相应的标题、文字等信息,建立标题文件、资源描述文件、目录文件等多级索引结构。检索时,根据资源描述文件向服务器提交连接请求。 2.3 中文文本信息检索系统 中文信息检索的出现大约只有10年的历史,就信息检索技术而论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上已

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开源海量数据挖掘平台

应用实践 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开源海量数据挖掘平台 赵华茗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100190) 摘要 通过分析亚马逊弹性M apR e duce(EMR )平台构架,针对信息情报机构内部数据处理的迫切需求,提出通过开源技术X en 和H adoop 平台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动态可伸缩的海量数据处理平台并给出实施方案、海量文本数据处理案例和开源EMR 平台的优势分析。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三部分:搭建动态虚拟的云计算环境、安装制作H adoop 虚拟服务器模板、配置运行C l oudera 和C l oudera D esktop 。通过开源EMR 架构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服务器蔓延问题,提高网络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分布式数据挖掘服务的快速布署能力及灵活性。 关键词 云计算 海量数据挖掘 虚拟技术 分布式计算 Xen Cloudera H adoop 分类号 TP393 Buil di ng t he Open SourceM ass DataM i ni ng Platform Based on C l oud Co mputi ng Zhao H ua m ing (N ational Sci ence L i brary ,Ch i nese A cade m y o 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 i na) Abstract A m i i ng to m eet the i nter nal data processi ng needs of inf or m ati on organizati ons ,t h is paper ,by analyzi ng the fra m e wor ks o f Am azon E last i c M ap/R e duce (EM R )pl atfor m,puts for w ard to buil d t he dyna m ic and e l astic open source m ass datam i n i ng platfor m based on cloud co mputi ng ,and provides a road m ap of successful m i ple m entati on ,an exa mple of m assive text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of open source EM R platf or m.This m i ple m entati on plan i ncl udes three parts :buildi ng dyna m ic virtual env ir on m ent of cloud co mputi ng ,creati ng the v irtual server te mplate of H a doop ,and depl oyi ng and r unni ng Cloudera and C loudera Desktop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open source E M R platfor m,the proble m of ser ver spra w l can be solve d effectively ,the utilization rati o of net work co mputi ng resource is m i pr oved ,and the r ap i d depl oy m ent capability a nd ag ility of distri buted data processi ng ser v ices are e nha nced . K ey words C l oud co mputi ng M ass data m i ni ng V irtualizat i on D istribute d co mputi ng X e n C l oudera H a doop 收稿日期:2010-09-26 收修改稿日期:2010-09-28 *本文系!第二十四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 1 引 言 互联网促进了信息流通,也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最新的I DC 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信息量将进入ZB 时代,并且每年以60%的速度在上升,这意味着每18个月全球信息数据量将被翻倍 [1] 。面对不断拓展的惊人 的数据规模,海量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实时处理、数据搜索、数据挖掘与智能应用等信息处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架构迫切需要以动态可伸缩为特点的支持海量数据处理的新的存储计算模式。

数据挖掘流程模型CRISP-DM

CRISP-DM 1.0 数据挖掘方法论指南 Pete Chapman (NCR), Julian Clinton (SPSS), Randy Kerber (NCR), Thomas Khabaza (SPSS), Thomas Reinartz (DaimlerChrysler), Colin Shearer (SPSS) and Rüdiger Wirth (DaimlerChrysler)

该手册描述了CRISP-DM(跨行业数据挖掘标准流程)过程模型,包括CRISP-DM的方法论、相关模型、用户指南、报告介绍,以及一个含有其他相关信息的附录。 本手册和此处的信息均为CRISP-DM协会以下成员的专利:NCR Systems Engineering Copenhagen (USA and Denmark), DaimlerChrysler AG (Germany), SPSS Inc. (USA) and OHRA Verzekeringen en Bank Groep B.V (The Netherlands)。 著作权? 1999, 2000 本手册中所有商标和服务标记均为它们各自所有者的标记,并且为CRISP-DM协会的成员所公认。

前言 1996年下半年,数据挖掘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CRISP-DM率先由三家资深公司共同提出。DaimlerChrysler (即后来的Daimler-Benz) 在其商业运营中运用数据挖掘的经验颇为丰富,远远领先于其他大多数商业组织。SPSS(即后来的ISL)自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基于数据挖掘的服务,并于1994年推出了第一个商业数据挖掘平台——Clementine。至于NCR,作为对其Teradata数据仓库客户增值目标的一部分,它已经建立了数据挖掘顾问和技术专家队伍以满足其客户的需要。 当时,数据挖掘所引起的市场关注开始表明其进入爆炸式增长和广泛应用的迹象。这既令人兴奋又使人害怕。随着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走下去,所有人都不断研究和发展数据挖掘方法。可是我们做的是否正确?是否每一个数据挖掘的新使用者都必须像我们当初一样经历反复试验和学习?此外,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我们怎样向潜在客户证明数据挖掘技术已足够成熟到可以作为它们商业流程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急需一个标准的流程模型——非私人所有并可以免费获取——向我们和所有的从业者很好的回答这些问题。 一年后我们组建了联盟,名字CRISP-DM取自CRoss-Industry Standard Process for Data Mining的缩写,由欧洲委员会提供资助,开始实施我们最初的想法。因为CRISP-DM的定位是面向行业、工具导向和面向应用的,所以我们明白必须“海纳百川,博采众家之长”,必须在一个尽可能宽的范围内吸引人们的兴趣(比如数据仓库制造商和管理咨询顾问)。于是我们决定成立CRISP-DM 专门兴趣小组(即大家所知道的“The SIG”)。我们邀请所有感兴趣的团体和个人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为期一天的工作会议,讨论并正式成立SIG组织:我们观念共享,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为发展CRISP-DM共商大计。 当天每个协会成员都心怀惴惴,会不会没有人对CRISP-DM有足够的兴趣?即使有,那他们是否认为实际上并未看到一种对标准化流程的迫切需求?或者我们的想法迄今为止与别人的步调不一致,任何标准化的念头只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事实上,讨论的结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期望。下面三点最为突出: 当天的与会人数是我们原先期望的两倍 行业需要而且现在就需要一个标准化流程——大家压倒性的一致同意 每个出席者从他们的项目经验出发陈述了自己关于数据挖掘的看法,这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尽管表述上有些区别——主要是在阶段的划分和术语方面,但在如何看待数据挖掘流程上大家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在工作组结束的时候,我们充满了自信,受SIG的启发和批评,我们能够建成一个标准化流程模型,为数据挖掘事业作出贡献。 接下来的两年半里,我们努力工作来完善和提炼CRISP-DM。我们不断地在Mercedes-Benz、保险部门的伙伴及OHRA的实际大型数据挖掘项目中进行尝试。同时也运用商业数据挖掘工具来整合CRISP-DM。SIG证明了是无价的,其成员增长到200多,并且在伦敦、纽约和布鲁塞尔都拥有工作组。 到该项目的欧洲委员会支持基金部分结束时——1999年年中,我们提出了自己觉得质量优良的流程模型草案。熟悉这一草案的人将会发现,一年以来,尽管现在的CRISP-DM1.0更完整更好,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在整个项目中,流程模型仍然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工作;CRISP-DM还只是在一系列有限的项目中得到证实。过去的一年里,DaimlerChrysler有机会把CRISP-DM运用于更为广阔的范围。SPSS和NCR的专业服务团体采纳了CRISP-DM,而且用之成功地完成了无数客户委托,包括许多工业和商业的问题。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协会外部的服务供应商也采用了CRISP-DM;分析家不断重复地提及CRISP-DM

信息检索的概率模型-

信息检索的概率模型 一、综述 一、信息检索技术 由于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工作方式,我们真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方面,因特网上面蕴含的海量信息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人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所谓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的现象。于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如何帮助人们有效地选择和利用所感兴趣的信息,尽量剔除不相关的信息。同时保证人们在信息选择方面的个人隐私权利?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十分关注的焦点。 随着在线文本的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闻、电子杂志、电子邮件、技术报告、文档以及网上图书馆。如此众多的信息,仅仅依靠大脑来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自动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成为信息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演化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信息分类、问题回答等方向。 由于目前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大多数为文本,而且文本也是广大用户所习惯接收的形式。因此我们在下面主要讨论中文文本检索和相关的评价方案。 1、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1945年,Vannevar Bush的论文《就像我们可能会想的……》第一次提出了设计自动的,在大规模的存储数据中进行查找的机器的构想。这被认为是现在信息检索技术的开山之作。进入5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为逐步的实现这些设想而努力。在50年代中期,在利用电脑对文本数据进行检索的研究上,研究者

数据挖掘过程说明文档

生产再生钢的过程如下:组合后的废钢通过炉门送入炉子,电流通过悬浮在炉内的电极输送到熔化的废钢中。提供给这些电极的高电流通过电弧传输到内部的金属废料,对其加热并产生超过3000°C的温度。 通过添加各种活性气体和惰性气体以及固体物质来维持和优化炉内条件。然后,钢水从熔炉中流出,进入移动坩埚,并浇铸到钢坯中。 你将得到一个数据集,代表从各种金属废料lypes生产回收钢坯的过程。Hie数据集包含大 ?这是一个基于团队的项目。你需要组成一个小组,由三名(或两名)组员来完成这项练习。?您可以使用Weka或任何其他可用的数据挖掘资源和软件包来帮助您制定问题、计算、评

估等。 ?您的团队绩效将完全根据团队的结果和您的报告进行评估。 ?作为一个团队,您需要决定给定问题的性质;什么类型的数据挖掘问题公式适合解决此类问题;您的团队可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数据挖掘过程;您的团队希望尝试什么类型的算法;以何种方式,您可以进一步利用或最大化您的性能,等等。 ?您的团队应致力于涵盖讲座、教程中包含的领域,考虑预处理、特征选择、各种算法、验证、测试和性能评估方法。 ?对于性能基准,建议您使用准确度和/或错误率作为评估指标。 ?表现最好的球队将被宣布为本次迷你KDD杯冠军,并将获得10%的加分,最高100%满分。 数据挖掘流程: 一、数据建模 1. 数据获取 2. 数据分析 3. 数据预处理 二、算法建模 1. 模型构建 2. 模型检验 三、评估 一、数据建模 1.数据获取及分析 数据集:EAF_process_dataqqq.csv 根据《assignment 2》中,数据集的说明,可知:

基于 Deep Belief+Nets+的中文名实体关系抽取

软件学报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 Journal of Software,2012,23(10):2572?2585 [doi: 10.3724/SP.J.1001.2012.04181]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 +86-10-6256256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 Tel/Fax: ? 基于Deep Belief Nets的中文名实体关系抽取 陈宇, 郑德权+, 赵铁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Chinese Relation Extraction Based on Deep Belief Nets CHEN Yu, ZHENG De-Quan+, ZHAO Tie-Ju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dqz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 Chen Y, Zheng DQ, Zhao TJ. Chinese relation extraction based on Deep Belief Nets. Journal of Software, 2012,23(10):2572?2585 (in Chinese).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448502.html,/1000-9825/4181.htm Abstract: Relation extraction is a fundamental task i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which is to identify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entities in the text. In this paper, deep belief nets (DBN), which is a classifier of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unsupervised learning networks, named RBM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and a supervised learning network named BP (back-propagation), is presented to detect and classif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name entities. The RBM layers maintain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when feature vectors are transferred to next layer. The BP layer is trained to classify the features generated by the last RBM layer. Th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Automatic Content Extraction 2004 dataset. This paper proves that a character-based feature is more suitable for Chinese relation extraction than a word-based feature.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performs a set of experiments to assess the Chinese relation extraction on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an entity categorization feature. These experiments showed the comparison among models with correct entity types and imperfect entity type classified by DBN and without entity 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BN is a successful approach in the high-dimensional-feature-spac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task. It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learning models such as SVM and back-propagation networks. Key words: DBN (deep belief nets); neural network; relation extraction; deep architecture network; character-based feature 摘要: 关系抽取是信息抽取的一项子任务,用以识别文本中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提出一种利用DBN(deep belief nets)模型进行基于特征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该模型是由多层无监督的RBM(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网 络和一层有监督的BP(back-propagation)网络组成的神经网络分类器. RBM网络以确保特征向量映射达到最优,最 后一层BP网络分类RBM网络的输出特征向量,从而训练实体关系分类器.在ACE04语料上进行的相关测试,一方 面证明了字特征比词特征更适用于中文关系抽取任务;另一方面设计了3组不同的实验,分别使用正确的实体类别 信息、通过实体类型分类器得到实体类型信息和不使用实体类型信息,用以比较实体类型信息对关系抽取效果的影 响.实验结果表明,DBN非常适用于基于高维空间特征的信息抽取任务,获得的效果比SVM和反向传播网络更好. 关键词: DBN(deep belief nets);神经网络;关系抽取;深层网络;字特征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313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1AA01A207) 收稿时间:2011-06-16; 修改时间: 2011-08-09; 定稿时间: 2012-01-16

基于Hadoop平台的并行数据挖掘算法工具箱与数据挖掘云

基于Hadoop平台的并行数据挖掘算法工具 箱与数据挖掘云 来源: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作者:高阳,杨育彬,商琳时间:2011-06-27 浏览次数:60 一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数据挖掘 2008年7 月,《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发表了关于云计算的专辑,云计算因其清晰的商业模式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工业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目前工业界推出的云计算平台有Amazon公司的EC2和S3,Google公司的Google Apps Engine, IBM公司的Blue Cloud,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Azure, Salesforce公司的Sales Force, VMware公司的vCloud,Apache软件开源组织的Hadoop等。在国内,IBM与无锡市共建了云计算中心,中石化集团成功应用IBM的云计算方案建立起一个企业云计算平台。阿里巴巴集团于2009年初在南京建立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严格的讲,云计算是一种新颖的商业计算模型,它可以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互连的计算机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其他服务资源。Google公司的云平台是最具代表性的云计算技术之一,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Google文件系统GFS、并行计算模型MapReduce、结构化数据表BigTable和分布式的锁管理Chubby。基于以上技术,云计算可以为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一种高效的计算平台。简单来说,将海量数据分解为相同大小、分布存储,然后采用MapReduce模型进行并行化编程,这种技术使Google公司在搜索引擎应用中得到了极大的成功。 然而MapReduce计算模型适合结构一致的海量数据,且要求计算简单。对于大量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如数据挖掘任务),往往涉及到数据降维、程序迭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