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

常用思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二、证明题

题型1.关于1,

,m αα线性相关性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设110m m λαλα++=,然后根据题设条件,通过解方程

组或其他手段:如果能证明1,,m λλ必全为零,则1,,m αα线性

无关;如果能得到不全为零的1,

,m λλ使得等式成立,则1,,m αα线性相关。

(2)1,,m αα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之一可用其他向量线性表

示。 (3)如果1,

,n m F αα∈,则可通过矩阵的秩等方面的结论证明。

(4)如果我们有两个线性无关组,

11,,,m W αα∈12,,,t W ββ∈且12,W W 是同一个线性空间的两

个子空间,要证11,

,,,,m t ααββ线性无关。这种情况下,有些时候我们设

111111110,,m m t t m m t t

λαλαμβμβαλαλαβμβμβ+

++++==++=++。 根据题设条件往往能得到0αβ==,进而由

11,,,m W αα∈12,,t W ββ∈的线性无关得到系数全为零。 题型2. 关于欧氏空间常用结论

(1)内积的定义

(2)单位正交基的定义

(3)设1{,,}n B αα=是单位正交基,

11(,,),(,,)B n B n u x x v y y ==。则

11(,)n n u v x y x y =++ 5 题型3. 关于矩阵的秩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2)乘可逆矩阵不改变矩阵的秩 (3)阶梯形的秩

(4)几个公式(最好知道如何证明):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

()min{(),()};

()()();

max{(),()}(,)()();()();()()()()();0()()T T T T m n r A B r A r B r AB r A r B r A r A r A A A r A r B r A B r r A r B B A r r A r B B A r A r B r r A r B r C C B A B r A r B n

?+≤+≤==??≤=≤+ ???

??=+ ???

??+≤≤++ ???

=?+≤ (5)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化不改变矩阵的秩(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例:证明:()()()m n r A r B n r AB ?+≤+。

证:

()()()0n n n E E n r AB r r AB A

AB E B r r A r B A ????+== ? ?????-??=≤+ ???

上面第二个等号是用A 左乘第一个分块矩阵的第一行,然后加到第二行所得;第三个等号是用B -又乘第二个分块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加到第二列所得。

(6)利用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dim ()()m n N A n r A ?=-),此方法也可以用来证明关于向量组的秩方面的的问题。

(7)利用向量组的秩与维数

主要是两个结论:(i )矩阵的秩=列秩=行秩

(ii )dimker dimIm dimker ()r σ

σσσσ+=+=的定义域 的维数

(8)利用行列式秩

(9)利用相抵标准形

题型4. 关于可逆矩阵常用结论

(1)结论:A 可逆AX b ?=有唯一解||0A ?≠。

(2)结论:,()n A B M F ∈可逆AB ?可逆。

(3)结论:A 可逆当且仅当可以写为初等矩阵的乘积。

(4)结论:A 可逆当且仅当0不是它的特征值。

(1)结论: A 相似于1..

B C s t A C BC -??=。 (2)结论:任一个复数域上的方阵都相似于一个若当形矩阵。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4)结论:λ是A 的特征值||0E A λ?-=。

(5)结论: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

(6)结论:特征多项式的常数项就是它的行列式,它的第n-1次项的系数就是对角线上元素之和。

(7)结论:()[],()()AX X h x F x h A X h X λλ=??∈=。

(8)结论:课本P242定理。

(9)结论:课本P242推论。

(10)结论:课本P243定理。

(11)结论:实对称矩阵一定可以通过正交矩阵对角化。

(1)定义:二次型的矩阵。

(2)定义:相合关系。

(3)实对称矩阵的相似标准形、相合标准形与相合规范形的区别。

(4)定义:课本P263定义与P269定义

(5)实对称矩阵的正、负惯性指数与特征值的关系。

(6)结论:课本P264定理、、

(7)结论:课本P269定义下面的内容

重要建议:最好把课本第七章内容全部记住!

线性代数的一些证明题

线性代数一些证明题 1 题目 设n 阶可逆矩阵A 满足A 2=A ,求A 的特征值。 知识点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矩阵的行列式 解题过程 解:因为A 2=A 所以A 2-A =0 所以det(A 2-A )=det[A (A -E )]=det(A )det(A -E )=0 A 为可逆矩阵,所以det(A )≠0 所以det(A -E )=0 所以A 的特征值为1. 常见错误 设存在λ,使Ax =λx 成立 则 det(Ax )=det(A )det(x ) =det(λx ) =n λdet(x ) (错误在于向量取行列式) 所以 有)det(A n =λ成立. 又因为A 2=A det(A )2=det(A), 即det(A )=0或det(A )=1.

由于A 为可逆矩阵,det(A)≠0. 所以 det(A )=1 1=n λ 当n 为奇数时,λ=1. 当n 为偶数时,λ=±1. 相关例题 设A 为n 阶矩阵,若A 2=E ,试证A 的特征值是1或-1. 2题目 设A 是奇数阶正交矩阵,且det(A )=1,证明det(E -A )=0. 知识点 ①正交矩阵的定义:A T A=E ②单位矩阵的性质:EA=AE=A E T =E ③矩阵运算规律 ④转置矩阵的性质:(A+B )T =A T +B T ⑤det(A )=det(A T ) ⑥det(AB )=det(A )det(B ) ⑦det(-A )=(-1)n det(A ) 解题过程 ∵A 是正交矩阵 ∴E -A= A T A -A= A T A -EA=( A T -E )A ∵det(A )=1

线性代数基本定理-新版.pdf

线性代数基本定理一、矩阵的运算 1.不可逆矩阵的运算不满足消去律AB=O,A 也可以不等于 O 11-1-1?è???÷1-1-11?è???÷=0000?è?? ? ÷ 2.矩阵不可交换 (A+B)2=A 2+AB+BA+B 2 (AB)k =ABABABAB ...A B 3.常被忽略的矩阵运算规则 (A+B)T =A T +B T (l A)T =l A T

4.反称矩阵对角线元素全为0 4.矩阵逆运算的简便运算 (diag(a 1,a 2 ,...,a n ))-1=diag( 1 a 1 , 1 a 2 ,..., 1 a n ) (kA)-1=1 k A-1 方法 1.特殊矩阵的乘法 A.对角矩阵乘以对角矩阵,结果仍为对角矩阵。且: B.上三角矩阵乘以上三角矩阵,结果为上三角矩阵2.矩阵等价的判断 A@B?R(A)=R(B) 任何矩阵等价于其标准型

3.左乘初等矩阵为行变换,右乘初等矩阵为列变换如:m*n 的矩阵,左乘 m 阶为行变换,右乘 n 阶为列变换 4. 给矩阵多项式求矩阵的逆或证明某个矩阵可逆如:A 2 -A-2I =O ,证明(A+2I)可逆。把2I 项挪到等式右边,左边凑出含有 A+2I 的一个多项式, 在确保A 平方项与 A 项的系数分别为原式的系数情况下,看I 项多加或少加了几个。5.矩阵的分块进行计算加法:分块方法完全相同 矩阵乘法(以A*B 为例):A 的列的分法要与B 行的分法一 致,如: 如红线所示:左边矩阵列分块在第 2列与第3列之间,那么,右边矩阵分 块在第二行与第三行之间 1-1003-1000100002-1 é? êêêêù?úúúú1000-1000013-1021 4 é? ê êêêù? úúúú

政治材料题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政治材料题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一、具体解题方法: 第一步: 首先认真审查材料和设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明确考查什么知识点。 其次认真审查设问: 一是知道设问的类别。如: 是什么(含义、概念、内容、表现、本质等) 为什么(理由、原因、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影响) 怎么做(解决途径、应该怎么做、提出建议、倡议等) 二是知道设问的限制性条件,从主体限制(国家、社会、公民、青少年、家庭、学校)还是从内容方面限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 二、评析题 ①审材料和设问:设问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评析)、设问的限制性条件(从权利义务的关系角度) ②联系教材知识、材料和生活实际。回归教材、联系材料,知道考查的要求和内容、答题的角度和范围 ③第三步:明确答题思路,科学组织答案。答案做到四化:序号化、 段落化、术语化、层次化(先教材,后材料,由里到外,由小到大,由现象到本质) 答题步骤 (1)判断行为 (2)教材知识点 (3)运用教材知识点评析材料中的行为 (4)结合材料表明应该怎么做 三、是什么(what) 1.常见设问:是什么、说明什么,体现什么,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解题思路: ①提取: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即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等。 ②定点:筛选材料或设问中的关键词,进而确定考点。 ③作答:作答时要做到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因此,准确描述知识点是关键。 四、为什么(why) 1.常见设问:为什么、意义、作用、必要性、重要性、关系等。 2.作答格式: ①现状:目前……(答所提问题的国情或现实,材料反映有的可以抄材料) ②作用、地位:(课本中考点的地位,或用此句代替:是……的需要。) ③意义(重要性)“……(抄题目)”有利于(促进、推动)……。 在解答中,一般由小到大(个人、社会、国家)。个人角度围绕(德、智、行等);国家角度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作答,并充分挖掘材料。 五、怎样做( how) 1.how常见设问:“如何”或“怎样”“建言献策”等字眼来设问。 2.how作答公式=主语+措施+目的 3.how解题方法:“三看”,一看角度,(没有角度则多角度)二看材料(针对材料中的存在问题写措施),三看分数(1分一点或2分一点)。 六、怎么办(how) 1.政府做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1)经济:资金投入、奖励、扶持...... (2)政治:(立法)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打击、监管、监督、制裁…… (3)文化:教育、宣传、倡导、鼓励、开展活动。(抓动词、针对材料一一解决材料中的存在问题) (4)国策、战略、方针 2.中学生做法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思想上:树立…..理想、意识、观念等; (2)学习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先进人物事迹、文明礼仪等; (3)行动上:宣传、参加活动,与......作斗争。当强调某一方面(在学校、家庭、学习生活中)落实行动时,应该答具体做法,要有针对性。 1

线性代数证明题

线性代数证明题 1.设1234,,,αααα是非零的四维列向量,1234(,,,),*A A αααα=为A 的伴随矩阵,已知 0Ax =的基础解系为(1,0,2,0)T ,证明234,,ααα是方程组*0A x =的基础解系. 2.设A 是n 阶矩阵,且0n A =,则A E n -必是可逆矩阵。 3.,,A B C 均是n 阶矩阵,E 为n 阶单位矩阵,若ABC E =,证明:BCA E = 4.设3级方阵,A B 满足124A B B E -=-,证明:2A E -可逆,并求其逆. 5.设A 是一个n 级方阵,且()R A r =,证明:存在一个n 级可逆矩阵P 使1 PAP -的后n r -行全为零. 6.设矩阵,m n n m A B ??,且,m n AB E <=,证明:A 的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7.如果,2 A A =称A 为幂等矩阵.设 B A ,为n 阶幂等矩阵,证明:B A +是幂等矩阵的充要条件是.0==BA AB 8.如果对称矩阵A 为非奇异,试证:1-A 也是对称矩阵 9.设A ,B ,C 都是n 阶方阵,且C 可逆,T --+=A E B C C )(11 , 证明:A 可逆且T -+=)(C B A 1 。 10.设0=k A ,其中k 为正整数,证明:121)(--++++=-k A A A E A E 11.设方阵A 满足A 2 -A-2E=O ,证明A 及A+2E 都可逆,并求1 1 2--+)及(E A A 12.试证:对任意方阵A ,均有 T A A +为对称矩阵, T A A -为反对称矩阵。 13.证明 1)(=A R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非零列向量α和非零行向量T β,使T A αβ= 14.设A 为列满秩矩阵,C A B =,证明方程0=BX 与0=CX 同解 15.设A 为n m ?矩阵,证明方程m E AX =有解m A R =?)( 16.向量组A 能 用向量组B 表示,则R(A)<=R(B) 17.设B A ,分别为m n n m ??,矩阵,则齐次方程组O =ABx 当n m >时必有非零解。 18、设,,,,144433322211ααβααβααβααβ+=+=+=+=证明向量组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题思路】 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干(细心读题,包括背景材料、文字、图表或漫画等);②审设问(问什么);③审题肢(仔细思考每个备选答案);④选择正确答案(选什么)。根据设问,从备选答案中(题肢)选择一个与题干有关的最佳答案。 当你不能肯定答案时,可采取这样的对策:先划去肯定错的选支,再将余下的选项互相比较,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个。 【解题方法】 1、识记法:这种方法针对于时政题,一般都是填空的形式。这种题型只有用记忆的方法来解决。 2、排谬法:当“设问”要求正向选择时,排除错误的选项。 3、排异法: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有些单选题的备选答案没有错误的观点,但部分选项与题干无关)。 4、排正法:当“设问”要求是反向时,正向的不选。 5、最佳选项法:当几个题肢都符合题干时,选与题干最密切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 【解题思路】 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阅读材料、阅读问题、提炼信息、揣摩意图、把握观点、了解要求;②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建构思路;③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④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看分答题。 审读题干的目的在于准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一步,题意未审读,匆匆答题,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必须仔细阅读题干,并了解关键词。构思、理解关键词后,在纸上记下最初的各种想法,然后再看看问题中的关键词,从众多设想中挑出与题意最贴近的设想加以组织,列出明晰的提纲。好的提纲可保证不会离题。组织答案要注意开门见山触及主旨,抓住要点阐述,要使用题干中的词句概括要点,使思路连贯。 【解题方法】 做材料题还要注意使用术语,而不能使用口语或文学化的语言。端正清楚的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 常用思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二、证明题 题型1.关于1, ,m αα线性相关性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设110m m λαλα++=,然后根据题设条件,通过解方程 组或其他手段:如果能证明1,,m λλ必全为零,则1,,m αα线性 无关;如果能得到不全为零的1, ,m λλ使得等式成立,则1,,m αα线性相关。 (2)1,,m αα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之一可用其他向量线性表 示。 (3)如果1, ,n m F αα∈,则可通过矩阵的秩等方面的结论证明。 (4)如果我们有两个线性无关组, 11,,,m W αα∈12,,,t W ββ∈且12,W W 是同一个线性空间的两 个子空间,要证11, ,,,,m t ααββ线性无关。这种情况下,有些时候我们设 111111110,,m m t t m m t t λαλαμβμβαλαλαβμβμβ+ ++++==++=++。 根据题设条件往往能得到0αβ==,进而由 11,,,m W αα∈12,,t W ββ∈的线性无关得到系数全为零。 题型2. 关于欧氏空间常用结论

(1)内积的定义 (2)单位正交基的定义 (3)设1{,,}n B αα=是单位正交基, 11(,,),(,,)B n B n u x x v y y ==。则 11(,)n n u v x y x y =++ 5 题型3. 关于矩阵的秩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2)乘可逆矩阵不改变矩阵的秩 (3)阶梯形的秩 (4)几个公式(最好知道如何证明):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 ()min{(),()}; ()()(); max{(),()}(,)()();()();()()()()();0()()T T T T m n r A B r A r B r AB r A r B r A r A r A A A r A r B r A B r r A r B B A r r A r B B A r A r B r r A r B r C C B A B r A r B n ?+≤+≤==??≤=≤+ ??? ??=+ ??? ??+≤≤++ ??? =?+≤ (5)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化不改变矩阵的秩(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例:证明:()()()m n r A r B n r AB ?+≤+。 证:

平行四边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平行四边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基本知识储备 1、直角三角型:直角三角型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另外两锐角和等于90°;勾股定理 2、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它的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 4、全等三角形证明:SSS SAS ASA AAS HL 5、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方法: // // == ×∠∠ 二、常见题型分析 (一)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AD,BC=CD C.AB//CD,AB=CD D.∠A=∠C,∠B=∠D 2、已知,从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种. (二)已知某两条短线段相等。(相等线段加减同一条线段所得线段仍然相等,一般结合三角型全等解题) 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 2、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在对角线BD上,BE=DF.求证:四边形AECF (三)已知线段中点,求证中点连线所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或者求解四边形边长。(中位线定理,一般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O点作OE//AB交CB于E,若BE=3cm,则AD= . A B C D E O

2、求证:四边形中点连线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ABC 中∠ACB =90o ,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DF =∠A 。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四)已知角平分线,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或求解线段长度。(一般结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等腰三角形,) 1、□ABCD 中,若AB=2,BC=3,∠B 、∠C 的平分线分别交AD 于E 、F ,则EF= . 2、如图,□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平分∠BCD 交A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 交AC 于点E ,F 是AB 上一点,且BF=AE .求证:BE 、DF 互相平分. A B C D E F A B D C F E A B C D E F

思品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思品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一、答题角度规律性整合 如“未成年人为主题”要从自身、家庭、社会、学校都角度整合知识 “社会、国家为主题”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多角度答题“提建议的角度”则是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的角度 二、政治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应用两方法 1、排误排异法。(1)题肢本身错(2)与事实不符(3)与题干无关(4)张冠李戴(5)因果倒置(6)二次推理 2、反套材料法。材料中能找到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则选。 (二)、材料题总的要求: 一、解题技巧: 1、细审题:(1)审“材料”--明确题意;(2)审“问题”--弄清设问中的关键词。 2、学会转换,回归教材:明确材料要考什么?与课本哪些知识有关? 3、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序号答题。 4、查缺:有没有条理,是否需要多角度?是否符合答题格式?有没漏答? (二)、材料题具体题型解题思路: 1、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设问方式: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 本质+基本思路:现象 解答对策: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怎样做)+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 要求抓住材料(文字、表格、漫画等)的主旨,联想这个材料的主旨与所学的什么知识观点等的关系 2、启示类: 设问方式:①“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启发”;②“谈谈你的看法、体会、认识”;③“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④“如何认识……、如何看待……”;⑤“如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解答对策是:道理+做法

政治各类题型解题方法

一、“两步”巧解一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组成。解答选择题应做到: 首先,审好题,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要审清试题的要求,即看清楚题目要求,是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还是错误答案; 二要审题干,通过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考查意 和要求; 三要审问题,即审清题干的问法是什么?通常选择题的问法有: “结果”、“说明”、“表明”、“标志”、“原因”------等,要仔细分析后才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其次,分析备选答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一是要逐个分析备选答案的内涵,把握其内在的意义; ? ? ? ? 二是要分析备选答案和题干之间的关系,对其关系要结合具体的 ? ? ? 材料、情景作进一步分析,在答题时,有意识地将题干和备选答案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同时,还要掌握排除法、筛选法等不同将解题技巧。 二、“两要”巧解一一多项选择题 要提高多项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必须先提高阅读和审题的能力。 阅读、审查选择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把握题干的规定性鉴别正确题肢和如何识别错误题肢。

一要认真把握题干的规定性。题干的规定性是指回答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定。题干的规定性不同,要求所选的题肢也不同,凡是正确的题肢都必须符合题干的规定性「二要注意题干与题肢间的几种关系,识别错误题肢。 1、因果关系。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因果关 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复杂行和多样性,表现在因果关系选择题中,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确定因果关系这类选择题的正确题肢,关键是要判断该题肢和题干能否构成题干要求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凡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就要选,反之,就是错误题肢,就不选。 2、包含关系。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间是包含关系。凡是包含题干(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事例)就是应选的题肢。 3、从属关系。确定从属关系选择题正确题肢的原则是,凡是题 肢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概念”所指对象的,就是正确题肢;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整体”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整体” 的“部分”,也是应选的正确题肢。 三、“三步”巧解一一辨析题 辨析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辨——析——结 1、“辨”,即准确判断。 如果观点是正确的,首先应肯定观点的正确性;如果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首先应指出观点是错误或片面的,然后写出正确的观点。 2、“析”,即陈述理由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证明题 题型1关于1,K , m 线性相关性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设1 1 L m m 0,然后根据题设条件,通过解方程组 或其他手段:如果能证明 1,K , m 必全为零,则1,K , m 线性无 关;如果能得到不全为零的1 ,K , m 使得等式成立,贝S 1,K , m 线 性相关。 2) 1,K , m 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之一可用其他向量线性表示。 时候我们设 0, 根据题设条件 1,K , m W 1, 1,K , t W 2的线性无关得到系数全为零。 题型2.关于欧氏空间常用结论 (1) 内积的定义 (2) 单位正交基的定义 (3)设B { 1,K , n }是单位正交基, (3)如果 1,K , m F “,则可通过矩阵的秩等方面的结论证明。 4 ) 一如果 有两个线性无关组, 1,K , m W 1, 1,K , t W 2,且W 1,她是同一个线性空间的两 个子空间,要证 1,K , 1,K , t 线性无关。这种情况下,有些 0 ,进而由

U B (X i,K,X n),V B (y i,K,y n)。则(u,v) x$ L x“y n5 题型3.关于矩阵的秩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2)乘可逆矩阵不改变矩阵的秩 (3)阶梯形的秩 (4)几个公式(最好知道如何证明):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r(A B) r(A) r(B); r(AB) min{ r(A),r(B)}; r(A) r(A T) r(A T A); A T 计")'")} "A? r B T r(A) r(B); A r(A)r(B); r B A r(A) r(B) r(C); B r(A)r(B)r C B0r(A)r(B) n A m n (5)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化不改变矩阵的秩(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例:证明:r(A m n) r(B) n r(AB)。 证:

考研线性代数习题集(带答案)

第一部分 专项同步练习 第一章 行列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排列是5阶偶排列的是 ( ). (A) 24315 (B) 14325 (C) 41523 (D)24351 2.如果n 阶排列n j j j 21的逆序数是k , 则排列12j j j n 的逆序数是( ). (A)k (B)k n - (C) k n -2 ! (D)k n n --2)1( 3. n 阶行列式的展开式中含1211a a 的项共有( )项. (A) 0 (B)2-n (C) )!2(-n (D) )!1(-n 4. =0 00100100 1001 000( ). (A) 0 (B)1- (C) 1 (D) 2 5. =0 00110000 0100 100( ). (A) 0 (B)1- (C) 1 (D) 2 6.在函数10 3 23211112)(x x x x x f ----=中3x 项的系数是( ). (A) 0 (B)1- (C) 1 (D) 2

7. 若2 1 33 32 31 232221 131211==a a a a a a a a a D ,则=---=32 3133 31 2221232112 111311122222 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D ( ). (A) 4 (B) 4- (C) 2 (D) 2- 8.若 a a a a a =22 2112 11,则 =21 11 2212ka a ka a ( ). (A)ka (B)ka - (C)a k 2 (D)a k 2- 9. 已知4阶行列式中第1行元依次是3,1,0,4-, 第3行元的余子式依次为 x ,1,5,2-, 则=x ( ). (A) 0 (B)3- (C) 3 (D) 2 10. 若5 734111113263478 ----=D ,则D 中第一行元的代数余子式的和为( ). (A)1- (B)2- (C)3- (D)0 11. 若2 23 5 001 01 11 10 40 3 --= D ,则D 中第四行元的余子式的和为( ). (A)1- (B)2- (C)3- (D)0 12. k 等于下列选项中哪个值时,齐次线性方程组??? ??=++=++=++0 00321 321321x x kx x kx x kx x x 有非零解. ( ) (A)1- (B)2- (C)3- (D)0 二、填空题

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3年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近三年来保山市中考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高频率考点 1、依法治国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4、消费者权益及维权途径 二、数量:2个小题(22分) 三、题型: 第31题往往是涉及法律知识,多数是以“案例式”出现。第32题一般都是考查有关“国情”这一部分的内容。 四、分析说明题特点 分析说明题是考试中能力要求最高,最能体现开放性、综合性的题型。它既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又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探究能力。这类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材料多样、设问灵活,在云南中考题中占的比例较大。 五、解题方法 第一步:认真审题。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首先要读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漫画等。通过读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重要观点。其次要审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回答什么。 第二步:联系教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及问题要求,联系教材知识,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但要注意,应从不同角度联系教材知识才能使问题回答得更完整。 第三步:组织答案。在找到知识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答题的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正确运用思想品德术语等,还包括如何使答案更全面,更深刻。 1、案例型 [例题] 忏悔过去渴望新生 亲爱的同学们:多么羡慕你们现在的生活!我也曾经是家中的好孩子,学校

的好学生。然而,父母离异后对我不闻不问,从此,我无心学习,并迷恋上网络游戏;为满足需要,强行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经常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对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我置若罔闻。在“朋友”诱导下,我开始吃“摇头丸”,最后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为此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时我非常后悔,铁窗生活将是我一生的耻辱,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我充满迷茫、困惑……曾经的同学小刚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刚行为演变的原因?(4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刚此时是什么心理?假如你是小刚的同学,你将怎样帮助他? [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判断(观点对、错或不全面) 第二步,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 第三步,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解答好案例分析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择恰当的法律依据。 第二、进行公正评析。 第三、指出当事人行为的后果、意义或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指明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 ] (1)小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因为:①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②网吧、歌舞厅的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 ③小刚自己经不住不良诱惑,沾染上不良习气;④不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 良行为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2)小刚此时的心理是自卑、缺乏自信心等。 如果小刚是我的同学,我会①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分析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真正原因。②帮助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③鼓励他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用坚强的意志勇于面对挫折。④在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思品习题解题技巧

思品习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 ?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简答题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三:辨析题:通常考学生辨证的或阶级分析的知识。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质有现象。 (1)运用课文原理 (2 )用全面观点分析,抓关键词,力求找到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方。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说明为什么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也是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其比分约占全卷的20%左右,它 通常称为中考的“爬坡题”。这种题型从宏观上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书中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思想觉悟。 解答此类题要点有五: 一、是认真审题,阅读分析材料。材料一般都是选自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或领导人的讲话,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报道。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是准确熟练地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原理并与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整体把 握作答(即要求准确使用政治术语)。答题时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逻辑清楚;同时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言简意赅。

三、是答后要反复检查,以免错漏。四、是开放性试题(一般为最后一题)要注意在言之有理的基础上,要特别强调观点正确。五、是不断积累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五、理解说明题 这类题对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中难度题。它通常与重 要观点、重大时事和伟人名人语录紧密结合的形式出现。答此题要点有四: 一、是仔细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原文特别是重点词语的 意思,并弄清楚要求理解的内容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及重点应答些什么。二、是弄清答的常规步骤。些类题一般要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有时题目只要求答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这要因情况而异。 三、是答题要紧扣教材和材料实际,不能将书本知识和材料内容割裂开来, 切忌答题内容(原理)与材料搞成“两张皮”。 四、是答案要层次化、要点化、语言要概括、准确和明了。 六、漫画题 漫画题是一种新颖题型,解答时应注意事项: 第一,全面观察漫画,它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2)观察画面形成的特定背景。(3 )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 理解。(4)观察画中的标题。只要全面观察漫画才能准确领会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 第二,重视对漫画标题的分析。有的漫画仅从画面是难以确定它要揭示的问题。[这时就要重视标题的分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思想。 第三,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 者的意图。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注意联系教材知识,而且思维的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依据。 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漫画试题主要是读懂漫画的起直观意义

spss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与注意事项

Spss期中考试 ?考试的数据文件为:aasc ?题目1:检查数据文件中变量e1—e12是否有异常数据。(15分) 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Frequencies ?题目2:分组描述不同性别、年级的被试在A型性格量表上的得分(15分)Analyze----Compare Means---Means PS;结合其他变量。分组描述要分层,其他不分 ?题目3:计算,在控制个我取向之后,自信与A型行为的相关。(20分) Analyze----Correlate---Partial ?题目4:多因素方差分析,自变量为性别与年级,因变量为总体自信。(25分)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Univariate pspost和option选两个 Ps单因素方差分析 ?Analyze----Compare Means---One-way ANOV A(>=3时,选事后检验) 很轻中等偏重很重 自愿77.50±18.55 67.57±11.51 69.59±9.17 57.56±15.76 非自愿65.38±12.14 66.89±13.68 63.95±9.49 58.29±10.11 F 自愿与否 4.19* 生产任务 4.10** 自愿*生产任务 1.84 (单因素的f值在右侧即可,多因素的要另起行) 事后检验没受过教育的在 ?题目5:分析A型性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类表与总量表)、结构效度。(25分)信度看Crronbach Alpha 效度看KMO 信度:Analyze----Scale---Reliability analysis---Statistics--- Descriptive for ---scale if item deleted 效度:Analyze----Date Reduction ---Factor Analysis---Rotation:Method---Varimax Option---coefficient display format :suppress absolute less than 0.5 6、重编码:将平均气温在28℃以上的月份视为高温月。统计90年代(90~94年)武汉、北京、昆明三地每年高温月的个数。做三线表。(15分) (1)Transform---recode different---莫忘label (2) Analyze----Compare Means---Means 注:independent里用year即可 7、分组描述。将1~6月重编码为上半年,7~12月重编码为下半年。描述80年代(85~89年)上海市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温度。做三线表。(20分) (1)Transform---recode different---莫忘label (2)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Univariate莫忘因变量还有年 8、t检验。检验成都、昆明、武汉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温度是否有差别。做三线表。(20分)(1)Transform---recode different---莫忘label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线性代数》常见证明题型及常用思路 二、证明题 题型1.关于1,,m ααK 线性相关性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设110m m λαλα++=L ,然后根据题设条件,通过解方程组或其她手段:如果能证明1,,m λλK 必全为零,则1,,m ααK 线性无关;如果能得到不全为零的1,,m λλK 使得等式成立,则1,,m ααK 线性相关。 (2)1,,m ααK 线性相关当且仅当其中之一可用其她向量线性表示。 (3)如果1,,n m F αα∈K ,则可通过矩阵的秩等方面的结论证明。 (4)如果我们有两个线性无关组,11,,,m W αα∈K 12,,,t W ββ∈K 且12,W W 就是同一个线性空间的两个子空间,要证11,,,,,m t ααββK K 线性无关。这种情况下,有些时候我们设 111111110, ,m m t t m m t t λαλαμβμβαλαλαβμβμβ+++++==++=++L L L L 。 根据题设条件往往能得到0αβ==,进而由11,,,m W αα∈K 12,,t W ββ∈K 的线性无关得到系数全为零。 题型2、 关于欧氏空间常用结论 (1)内积的定义 (2)单位正交基的定义 (3)设1{,,}n B αα=K 就是单位正交基, 11(,,),(,,)B n B n u x x v y y ==K K 。则11(,)n n u v x y x y =++L 5 题型3、 关于矩阵的秩的证明中常用的结论 (1)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2)乘可逆矩阵不改变矩阵的秩 (3)阶梯形的秩 (4)几个公式(最好知道如何证明):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 ()min{(),()}; ()()(); max{(),()}(,)()();()();()()()()();0()()T T T T m n r A B r A r B r AB r A r B r A r A r A A A r A r B r A B r r A r B B A r r A r B B A r A r B r r A r B r C C B A B r A r B n ?+≤+≤==??≤=≤+ ??? ??=+ ??? ??+≤≤++ ??? =?+≤ (5)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化不改变矩阵的秩(常用来证明关于秩的不等式) 例:证明:()()()m n r A r B n r AB ?+≤+。 证: ()()()0n n n E E n r AB r r AB A AB E B r r A r B A ????+== ? ?????-??=≤+ ??? 上面第二个等号就是用A 左乘第一个分块矩阵的第一行,然后加到第二行所得;第三个等号就是用B -又乘第二个分块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加到第二列所得。

2018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策略之思想品德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思想品德答题技巧 考试中考试最容易犯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1、平时不认真,考试临阵磨枪。这种同学往往出于侥幸心理,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时仅凭自己的印象一题一题地找答案,或照搬照抄,这样拿不到高分。对策:有关的知识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开学后,老师会总结一些专题,在课本上划一些重点,这就要求同学们紧紧跟着老师的复习步调走。对于一些小的知识点就要背下来,甚至要默写下来;对比较多的知识点,要多看几遍,知道在书的哪一页,这样考试时能够节省时间。对于选择题,考试时不应靠翻书找答案。" 2、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这主要是一些主观性试题。考试时,有些同学审题不仔细,还没看清题目问什么就盲目作答,结果抄了半天书,也没有答到点上,答题也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不得要领。. 对策:答主观题,要善于总结老师讲过的题型和方法,把老师讲过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审题是关键,如果题目问得比较模糊,多阅读几遍题目,你就会发现题目中有提示你要答哪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然后再理顺思路作答。 3、理论和实际脱钩。现在中考政治试题有许多是开放性的,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来回答。这些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有些平时对时事关心较少的同学在答这部分题时容易丢分。 对策:对于这类题,要求同学们平时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老师给总结的一些热点问题。在作答的时候,要适当地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答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性强、条分缕析。 各题型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 1、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和要求。应先审清题干的意思,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语; 2、阅读选择题的选项,理解选项的意思。 3、先选出错误答案。最后保留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有的答案也对只是范围大。或者有的题是最佳选择。判断型选择要先采用“一票否决法”即凡是含有错误的选项的题肢均给予否决,降低难度,最后再验证一下。 4、选择完成后,把题目和答案连起来读一读或想一想,看看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

小学常见阅读题型解题思路

小学阅读题常见题型及解法 使用说明:此处仅列举部分常见考题的解答方向,后续还会补充其它常见题型,老师们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其它习题,大家也可自己上网寻找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解释词语 1、拆字组词解释法。 如“信赖”的意思是(信任和依赖)。在《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中指的是(老鼠相信迪斯尼不会伤害它,因而敢于接近他;迪斯尼则是享受与它亲近的情意,在情感上依赖于它。)2、近义词解释法。 如“诞生”的意思是(产生)或(问世)。 3、“不”加反义词解释法。 如“怀疑”的意思是(不相信。) 4、逐字理解解释法,也叫“望文生义法”。 如“望尘莫及”可以逐字理解成“看着尘土不能赶上”,这“尘土”是人家跑在前面扬起来的,显然这个词的意思为“根本赶不上”。在《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中指(许多明星受人欢迎的程度远远赶不上米老鼠人受欢迎的程度。) 5、字形推测解释法。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从字形找到突破口,因为汉字的字形大多有表示意思的功能。 如“青睐”中的“睐”,我们从偏旁上可以推测它的字意跟“看”有关。联系上下文再一理解,不难推测出“青睐”大概的意思是(看好、看中。)如果有的同学基础好,就可以直接运用“近义词解释法”得出答案(垂青)。 6、词内关联解释法。 如“惴惴不安”这一类AABC型的叠词,1、2两字和3、4两字往往意思相近,再加之叠词有加深词义程度的作用,因此,我们可由“惴”字的偏旁推测出该词义为“心里很不安定”。 7、语境解释法,即联系上下文解释法。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解词方法。 如在《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中解释“潦倒不堪”。对于“不堪”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见过“疲惫不堪、“狼狈不堪”等词语,它表示程度很深。那么“潦倒”呢?我们联系上文一读,不难知道此时的迪斯尼已是“穷得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他已经到了“很穷很困难,生活无法维持下去”的地步。所以,“很穷很困难,生活无法维持下去”就可以作为“潦倒不堪”的解释。 二、简要概括事情的主要内容。 1、概括一篇文章的事情——抓住(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这六个要素,特别是后四个要素来简要概括记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一文,因为此文没有涉及到特别的时间和地点,所以,此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按“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的公式来归纳:本文主要写一位年轻画家沃特·迪斯尼(主要人物)为了理想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事情的起因)。在一间废弃的车库艰苦地工作时,他与一只小老鼠逐渐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由它迸发灵感创造出米老鼠的卡通形象(事情的经过),从而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事情的结果)。由于此文所列举的事例较多,事情的经过就比较难以概括,但我们只要懂得紧紧抓住“老鼠”这个关键事物来叙述就变得容易多了。而这个叙事的重点,我们从文题“上

线性代数考试题型及范围【超完整版】

线性代数考试题型及范围: 一、填空 1、已知矩阵A或B,求A与B之间的运算,如AB,A逆B逆,kA 2、已知方阵A,求A的行列式,A的伴随矩阵,A的伴随矩阵的行列式 3、求向量组的秩 4、求矩阵A的相似矩阵B的行列式 5、其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 二、选择 1、同阶方阵A、B的运算性质 2、两个相似矩阵A B的性质 3、关于向量线性相关性的选择题 4、非齐次方程组的特解与其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之间的关系 5、二次型正定性的判定 三、计算题 1、行列式的计算 2、求A的逆矩阵 四、解答题 1、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2、用基础解析求方程组的通解 五、给定实对称矩阵A,求可逆阵P,使P-1AP为对角阵 六、证明题:(关于矩阵,具体内容未知) 记住这些话: 第一句话: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则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 第二句话: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则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第三句话: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则先分解出因子aA+bE 再说。 第四句话:若要证明一组向量α1,α2,…,α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第五句话:若已知AB=0,则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第六句话: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第七句话: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p,则先用定义Ap=λp处理一下再说。 第八句话: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则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线性代数》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计算方面) 四阶行列式的计算; N阶特殊行列式的计算(如有行和、列和相等); 矩阵的运算(包括加、减、数乘、乘法、转置、逆等的混合运算); 求矩阵的秩、逆(两种方法);解矩阵方程; 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的讨论; 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包括唯一、无穷多解); 讨论一个向量能否用和向量组线性表示; 讨论或证明向量组的相关性; 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并将多余向量用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 将无关组正交化、单位化; 求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讨论方阵能否对角化,如能,要能写出相似变换的矩阵及对角阵; 通过正交相似变换(正交矩阵)将对称矩阵对角化; 写出二次型的矩阵,并将二次型标准化,写出变换矩阵; 判定二次型或对称矩阵的正定性。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