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是人类熟悉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客观事物的熟悉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讨论。其中定量就需要进行测量。

测量:是通过试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详细就是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特地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量值)=测量数值.测量单位,如图1所示。即:

图1 测量示意图

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

1、被测量:被测量的量,可以是待测量的量,也可以是已测量的量;

2、影响量:不是被测量,但却影响被测量量值或计量器显示值的量;

3、真值:表征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完善地确定的量值;

4、商定真值:为商定目的而取的可以代替真值的量值;

5、示值:由测量器具指示的被测量量值称为测量器具的示值;

6、额定值:由制造者为设备或仪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指定的量值;

7、读数:是仪器刻度盘,或显示器上直接读到的数字;

8、实际值:实际测量中常把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测得的实际值作为真值使用。

9、测得值(测量值):由测量得出的量值。

其中真值、商定真值、实际值和额定值等基本概念在学习以后各章的

内容均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计量的基础知识 一计量的含义 以实现单位统一、量值正确可靠为目的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或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因此,计量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监督管理手段实现测量统一和准确的一项事业。 二计量学 计量学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准确和统一的科学。 计量学研究包括: 1)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制及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保存和使用; 2)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 3)测量误差和准确度的确定; 4)观测者的测量能力以及建立法制监督管理; 5)物理常数、计量物质和材料特性的准确测量。 计量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计量单位及其基准和标准的建立、复现、保存和使用; 2)研究测量和计量方法以及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3)研究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理论; 4)研究测量者进行测量的能力; 5)研究基本物理常数、标准物质以及材料特性的测量。 三测试 测试是具有试验研究性质的测量。其主要含义为:

1)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测试具有探索性,是试验研究的过程; 3)测试的本质是测量,最终要拿出数据; 4)测试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定量测定、定性分析,可以是单项测试或综 合测试。 四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其中: 1)量具:是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 2)仪器仪表:是将被测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计量 器具。 3)计量装置:是为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 4)国家计量基准: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 的最高准确度、经国家鉴定并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 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5)副基准: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比对来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 批准的计量器具。 6)工作基准:经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校准或比对,并经国家鉴定,实际用 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7)计量标准: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物 质。 五计量检定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技术概述 计量:是计量学的简称,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 计量的被测对象:主要是测量仪器和测量标准。 计量的主体行为对象是量:量是:一切现象、物体或物质的量可以定性区别与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既要分清量的性质、又要确定量的值,是计量的最终目的。 一切可以测量的计量测试都是计量的范围。 十大计量专业包括:1、几何量计量2、热学计量3、力学计量4、电磁学计量5、无线电电子学计量6、时间频率计量7、光学计量8、化学计量9、声学计量10、电离辐射计量 计量的目的和基本任务:保证测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一致。 计量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计量阶段: 2、经典计量阶段: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以宏观实物量具(米原器、千克原器)为计量基基准。 3、现代计量阶段:基本标志是由原子、分子理论专项量子理论、由宏观实物基准转向微观量子基准。长度、时间、电压、电阻等已被国际上确定,质量、电流等基准也在过度之中。 计量的基本特点 1、准确性:是计量的重要任务,目的。 2、一致性:量值和单位的统一。 3、溯源性:是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手段。 4、法制性:是遵守的准则。 量和单位的术语 1.量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 1)一般概念的量:长度、电阻、物质的量; 2)特定量:某量块的长度、某电阻的电阻; 3)参照对象:可以是测量单位、测量程序、标准物质或其组合; 4)量的符号:用斜体表示。 量值:数值乘以参照对象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如:某棒的长度为5.34m,5.34是数值。 注:同类量、特性相同的两只组合在一起。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同种量,特性相同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大小。 量制:彼此间由非矛盾方程联系起来的一组量。 基本量: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一组量是指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量。基本量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量) 导出量:量制中由基本量定义的量。国际单位制21个导出量 (如:质量密度为质量除以体积为导出量) 量纲(2011)给定量与量制中各基本量的一种依从关系,它用与基本量相应的幂的乘积去掉所有数字因子后的部分表示。 在给定量制中: a)同类量具有相同的量纲,如厚度、半径、波长等; b)不同量纲的量通常不是同类量,如长度、温度等; c)具有相同量纲的量不一定是同类量,如质量浓度和质量密度量纲相同,都是ML-3,功和力矩的量纲相同,都是L2MT-2,但它们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量。 测量)单位:(表示与其相比较的同种量大小的约定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测量)单位符号: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如:m是米的符号;A是安培的符号; 每个计量单位都有规定的代表符号,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统一使用,国际计量大会有统一的,并把它叫做国际符号。如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计量单位米的符号是m,力的计量单位顿的符号为N;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吨的符号为t、平面角单位度的符号为(°)等。计量单位的中文符号,通常由单位的中文名称的简称构成,如电压单位的中文名称是伏特,称为伏,则电压单位的中文符号就是伏。若单位的中文名称没有简称,则单位的中文符号用全称,如摄氏温度单位的中文符号为摄氏度。若单位由中文名称和词头构成,则单位的中文符号应包括词头,如压力单位的中文符号为千帕等。 量的真值: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注:由于定义本身细节不完善,不存在单一的真值,只存在与定义一致的一组真值,在原理上和实际

计量检定基础知识

[计量知识问答]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一) 1.什么是测量? 答: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操作的最终目的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增强对自然规律的确信性和科学性。 2.什么是计量,计量的特点是什么? 答: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它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计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个方面。 3.什么是计量器具? 答: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在我国计量器具也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其特点是:(1)可直接进行测量。(2)可以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 4.什么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答: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是用其他术语来定量表述这种接近于真值的能力的,如准确度等级、误差等。 5.什么是测量标准? 答:测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如,标准电流表、标准氢电极、有证的血浆中可的松浓度的参考溶液。 6.什么是实物量具? 答:实物量具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实物量具的特性是能复现或提供某个量的已知量值。 7.什么是测量系统? 答:测量系统是指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测量系统可以包含实物量具和化学试剂。固定安装着的测量系统称为测量装备。

8.什么是国家基准? 答:国家基准是指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在我国,国家计量基准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和批准承认。每一个国家计量基准均有一个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9.什么是有证标准物质? 答: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10.什么是型式批准? 答:型式批准是指承认计量器具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在我国,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由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型式批准包括三个阶段,即:申请、型式评价和批准。 11.什么是检定? 答: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原则上分为两类: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12.什么是首次检定? 答:首次检定是指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新生产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批准型式时规定的要求。 13.什么是后续检定? 答:后续检定是指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如强制性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求,或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效期内的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14.什么是周期检定? 答:周期检定是指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周期检定的程序、检定项目、检定方法等在规程中明确给出。 15.什么是OIML国际建议?

测量、计量

测量、计量 测量 第二节测量、计量计量 计量学 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点一:测量 (一)测量概述 按《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的定义,测量就是“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测量不适用于标称特性,它意味着量的比较并包括实体的技术。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以及根据规定测量程序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 在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把测量有时也称为计量,例如把测量单位称为计量单位,把测量标准称为计量标准等。 1.测量过程 (1)对测量过程的理解 测量活动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因此,我们说,测量过程是由根据输入的测量要求,经过测量活动,到得到并输出测量结果的全部活动。 (2)对量的理解 按测量的目的提出测量要求,包括对被测量的详细要求、对影响量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构成的要求等。确定了被测量和测量要求后,选择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确定测量人员,制定测量程序和开展测量活动。

【案例】考评员在考核长度室时,问室主任小尹:“你讲一讲什么是测量过程,如测量一个精密零件,测量过程主要涉及哪些环节?”回答:“测量过程就是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其主要环节是,首先明确测量要求,确定测量原理和方法,选择测量仪器和手段,制定测量程序,实施测量,最后提出测量报告。”问:“这一过程完整吗?”回答:“我看可以吧!” 【案例分析】针对以上问题,该室主任在实际应用时对测量过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按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第7.2条的要求,测量过程中还必须识别及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各种影响量,包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操作者能力,对测量人员的技能要求、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 2.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是指“用作测量的基础的现象”。它是指测量所依据的自然科学中的定律、定理和得到充分理论解释的自然效应等科学原理。例如,欧姆定律,杠杆原理,光干涉原理,都属于测量原理。正确地运用测量原理,是保证测量准确可靠的科学基础。测量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所应用的原理。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对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操作所给出的逻辑性安排的一般性描述”。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给定测量原理实施测量时,概括说明的一组合乎逻辑的操作顺序,测量方法就是测量原理的实际应用。例如:根据欧姆定律测量电阻时,可采用伏安法、电桥法及补偿法等测量方法,在采用电桥法时,又可分为替代法、微差法及零位法等。 例题:用人体秤测量人的体重使用的是()。 a.直接比较测量法 b. 直接测量法 c. 间接测量法d.动态测量法 答案:b (2)基本测量法和定义测量法

测量计量基本概念

测量计量基本概念 测得值函数与真值函数的简化 ——测量计量基本概念(4) 史锦顺 - 本文开头两段讲测得值函数与真值函数,用数学来描述工程问题,似乎很严谨,其实是虚张声势,读者不必太认真;后两段表明,物理学家有妙招,把这两个函数简化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函数的功能体现于起关键作用的误差范围。这说明:误差范围之功能甚大,简单,深刻,贯通、实用。误差理论,真是宝库。 - (一)研制中的测得值函数 测量仪器的研制,必须建立测量方程,得到测得值函数。测得值函数,是测得值对真值的关系。真值是自变量,测得值是因变量,称测得值函数。对测得值函数微分,得到误差元,各项误差元的最大可能值是分项误差范围,各分项误差范围合成为仪器的误差范围。再经凑整、加大、归类(按国家等级标准系列),给出误差范围标称值。误差范围标称值就是准确度。(当前,为避讳VIM关于“准确度是定性的”之规定,又称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 测量仪器的研制者,必须给出全量程的测得值函数,建立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的

对应关系。 测量仪器,不可能只测量一个值,而是测量全量程内的任何一个被测量量值。这就必须给出全量程上的测得值函数。 有了测量方程(见上文),可以方便地写出测得值函数。测得值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m = f(X1m/o,X2m/o,……,XNm/o)-f(X1,X2,……XN) + Y (1) 研制的赋值过程,就是由真值Y而确定测得值Ym。 - (二)测量中的真值函数 人们要知道被测量的值,就要用测量仪器去测量被测量。人们得到了测得值。但人们的目的是求得真值,为求真值,就要知道真值对测得值的函数关系。于是该用真值函数。由测量方程(见上文),可知真值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 = Ym –*f(X1m/o,X2m/o,……,XNm/o)-f(X1,X2,……XN) + (2) - (三)测量仪器是真值函数与测得值函数的体现 仔细想一想测量仪器的设计定标过程,不难理解,测量仪器正是测得值函数的体现,此时,由真值而决定测得值。这是物理机制的作用。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讲义 1、基本概念 1.1计量 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是有特定目的的活动,即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因此,与一般测量相比,它有更严格的如下要求: ●一般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必须使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取得的量值可以溯源到计量基准; ●操作者一般应受过培训。 计量必须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1.2测量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这个测量定义非常概括,包括二部分内容:首先,测量是一种操作,至于是什么操作,没有具体规定,它可以是极为复杂的一项物理实验,如激光频率的绝对测量,地球至月球的距离测量等等,也可能是极为简单的一个操作,如称体重、量体温等。有时,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其次,操作的目的在于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这里没有限定要求的量限和准确度。由此可见,这个测量定义适用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 1.3测试 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

对计量器具示值的检定或校准,一般有规范化的测量方法,可以通称为测量或计量。而除此以外的测量,尤其是对那些不属于计量器具的设备、零部件、元器件的参数或特征的确定,其方法具有试验性质,一般就称为测试。 1.4量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量是表征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如轻重、大小、长短等等。量所表述的对象是现象、物体或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量是计量学研究对象,一切自然现象、物体或物质,只有用相应的量来表述时,才能发现其运动规律。 定性区别是指量在特性上的差别,如几何量、电学量、热学量、力学量等,这一类量不同于某类其它量,它们之间不能够相互比较,特性相同的量组合在一起称为同类量,例如功、热,能用同一个单位焦耳表示,厚度、周长、波长可用长度单位米表示。 定量确定是指确定具体的量而言,又称为特定量。如确定某一根杆的长度,某根导线的电阻等,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如杆的长短,导线电阻的大小,故又称为同种量。 由此可知,计量学所研究的量即可定性区别又可定量确定,两者统一表征自然现象、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1.5量值 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的乘积所表示特定量的大小。 量值是量的表示形式。一般说来,任何可测的量都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两部分组成,如5.25m或525cm,15kg或15000g,

计量基础知识

一、常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1、计量 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称“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那么,这个活动包括了多重的含义,既包括了计量本身的准确性、一致性特点,也包括了溯源性和法制性特点。也有人说,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实际上,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计量与测量的主要区别:测量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而计量的概念范围更广(包含了许多法制和管理的内容,如建立计量基准标准、计量科研、选择使用计量单位、制定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和条例,开展计量管理等等)。在所有专业中,只有计量专业与法律法规联系如此紧密。(动词与动名词) 在国际上,一般是不使用计量这个术语的。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前言中,把下列术语称为同义语 计量测量计量器具测量仪器(设备) 计量标准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测量管理体系的前身,也曾称作计量检测体系,那么,为了与国际接轨,计量检测体系正式改称为测量管理体系,我们将来所取得的证书,既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将来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描述,

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文字,更要注重工作的实质。虽然定义上计量和测量有区别,但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术语当成一回事去对待。 2、计量标准:(用于检定其它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称为计量标准。例如:万能量具标准、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标准等等。 计量标准的类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一般为最高标准)。 计量标准考核执行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考核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①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设备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溯源性等3小项)、②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测量范围、不确定度、重复性、稳定性等5小项)、③环境条件及设施(环境要求、必要设施、环境影响的隔离等3小项)、④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检定员2人/每项共2小项)、⑤文件集(规程、规范、建标报告、记录、证书、管理制度等13小项)、⑥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现场操作、回答问题等4小项)。 计量标准从技术上分为计量标准——传递标准----计量基准(国家级)等等 从管理上分为最高标准——工作标准等等——核查标准〔核查标准是指用于收集测量过程控制的数据库,并被这个过程所测量的测量设备、产品或其他物体。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2、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3、[计量]单位: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4、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5、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 计量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计量单位、计量基准和标准的建立、复现、维护和保存; ■量值传递和溯源的方法; ■测量误差理论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计量器具的性能评定、校准、检定和使用; ■标准物质特性测定; ■计量法制和管理; ■计量人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方法等。 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计量包括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程计量。科学计量是研制和建立计量基标准装置,提供量值传递和溯源的依据;法制计量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商品计量行为依法进行监管,确保相关量值准确;工程计量是为全社会的其他测量活动进行量值溯源提供计量校准和检测服务。 二、计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它的国际通用符号为“SI”。 2、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1)SI基本单位(7个,见表1)

(2)SI导出单位:由一个或几个SI基本单位或SI辅助单位通过相乘或相除等代数式表示的单位。 a、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21个,见表2)。 b、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 (3)SI单位的倍数单位,由SI词头(20个,见表3)与SI单位构成。 3、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是1984年2月27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规定的。 4、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包括: (1)SI基本单位 (2)SI导出单位 (3)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6个,见表4) (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单位 (5)由SI词头与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 世界计量日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1OO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2l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2O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量的概念和计量

量的概念和计量 一、量的概念 我们在观察和研究周围的事物时,常常要比较或测定它们的长短、大小、轻重等。这些可以比较或测定的事物的性质都是量。 量可以分为不连续和连续量两种。例如,学校里有多少学生,教室里、有多少课桌,都是不连续量;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质量以及时间、温度等,都是连续量。 在数学、物理、以及力学中,又把量分为下面两种:一种是只有大小的量,叫做标量(也叫做数量);另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也叫做矢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面积、体积等,都是标量;力、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都是向量。 二、量的计量 人类在文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实际需要,除了对不连续量要进行计数,还要对各种连续量进行计量。例如,计量土地的面积、种子的重量等,这就产生了计量连续量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计量日益马为进行生产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所谓计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例如,要量在段距离,就要用有刻度的尺子来量,用尺子量距离的过程就是计量。 用来作计量的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由于不同的需要,计量一种量往往有几个大小不同的计量单位。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作为基本单位,其他的作为辅助单位。例如,计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辅助单位是千米、百米、十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可以看出,有些辅助单位大于基本单位,是基本单位的若干倍;有些辅助单位小于基本单位,是基本单位的若干分之一。 在同类的计量单位中,一个较大的计量单位是较小的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千米、百米、十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用一个计量单位来计量某一个量,结果得到这个量含有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量的量数。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计量,所得的量数不同。例如,一段电线如果用米来计量,所得的量数是15;如果用厘米来计量,所得的量数就是1500. 计量过程比计数复杂。选定一个计量单位来计量某一个量,结果往往不能得到整数量数,需要再选定一个较小的单位来计量剩下的部分。用这个较小的单位来计量,如果还不能得到整数量数,那么要想量得更精确,就需要再选定一个更小的单位来计量。常用的计量单位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把要计量的量直接同计量单位进行比较,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篇测量基础知识概要 测量技术是一门具有自身专业体系、涵盖多种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前沿科学。而熟知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则是掌握测量技能,独立完成对机械产品几何参数测量的基础。 1.1 测量的定义 一件制造完成后的产品是否满足设计的几何精度要求,通常有以下几种判断方式。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将被测对象与复现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以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及其准确度表达测量结果。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对象(轴的直径)用特定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与长度单位(毫米)相比较。若其比值为30.52,准确度为±0.03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 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理解为试验和测量的全过程。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程,一般来说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求测出具体值。因此检验也可理解为不要求知道具体值的测量。

计量:为实现测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2 测量基准 测量基准是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规定计量单位特性的计量器具。 在几何量计量领域内,测量基准可分为长度基准和角度基准两类。长度基准: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报告,批准了米的新定义:即“一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的行程图1-1 长度计量检定系统表(简化) 长度”。根据米的定义建立的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一般都不能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对零件进行测量。为了确保量值的合理和统一,必须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将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国家基准逐级进行传递,直至用于对产品进行测量的各种测量器具。图1-1为长度(端度)计量检定系统表(简化)。 角度基准:角度量与长度量不同。由于常用角度单位(度)是由圆周角定义的,即圆周角等于360°,而弧度与度、分、秒又有确定的换算关系,因此无需建立角度的自然基准。 1.3 量块 量块是一种平行平面端度量具,又称块规。它是保证长度量值统一的重要常用实物量具。除了作为工作基准之外,量块还可以用来调整仪器、机床或直接测量零件。

计量基本概念

一.计量基础术语 1.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释: ①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 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②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③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和权度学。 2.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释: ①操作可以是自动计量术语地进行的。 ②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3.基本量: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为基本量。 4.导出量: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速度是导出量,定义为长度除以时间。 5.被测量: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如,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 注释: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如时间、温度和压力)等作出说明。 6.影响量: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如:用来测量长度的千分尺的温度;交流电位差幅值测量中的频率;测量人体血液样品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的浓度。 7.测量原理:测量的科学基础。如:应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效应;应用于电位差测 量的约瑟夫森效应;应用于分子振动波数测量的喇曼效应。 8.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别叙述的逻辑操作次序。 注释:测量方法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替代法、维差法、零位法。 9.测量程序: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 注: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为测量方法)通常记录在文件中,并且足够详细,以使操作者在进行测量时不再需要补充资料。 10.测量信号:表示被测量量与该量有函数关系的量。如,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 电压频率变换器的频率;用以测量浓度差的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 注:进入测量系统的输入信号可称为激励,输出信号可称为响应。 11.测量结果: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

测量和计量的概念

测量和计量的概念 测量和计量是科学方法中的重要概念。测量是指通过使用某种量度工具或方法,对某个物理量进行定量的评估或判断的过程。计量则是指通过测量来获取数据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表示的过程。测量和计量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量是一种客观的定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通过测量,我们可以量化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温度、时间等,并将其表示为数值。这些数值可以用于对物体、现象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控制和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测量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来验证假设或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测量是设计、建造和测试过程中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进行测量,例如测量物体的体积、测量温度、测量距离等等。 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某种量度工具或方法。量度工具可以是简单的尺子、天平、温度计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仪器设备,如电压计、振动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在测量前对量度工具进行校准,以确保其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均、误差分析、数据拟合等,以获得更可靠的测量结果。 计量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表示的过程。计量可以包括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可视化和建立数学模型等。通过计量,我们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类、关联和预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系。计量在科学研究中是非常

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识别趋势和模式,从而提出科学解释和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计量可以用于优化设计、改进产品和过程性能。在社会科学领域,计量可以用来分析调查数据、量化社会现象和预测人类行为。 尽管测量和计量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在实践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人为误差、仪器仪表的限制、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在计量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异常或缺失、误差积累和模型假设的局限性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测量和计量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并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测量和计量是科学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定量的方式来了解和研究世界。通过测量,我们可以获取可靠的数据,并通过计量对其进行分析和表示,从而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测量和计量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运行规律。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知识:一、计量管理概论: 1、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 行大量的比较,这种用比较方法来确定事物“量”的大小的过程,就是早 期“测量”的概念。测量既然是一个“比较”过程,必然需要一个比较物 作为测量的“标准”。最初作为比较的标准也是任意的,它会因人、因事、因时而改变。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果有了剩余,开始出 现了物物交换,出现了商品和商品流通。商品的流通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经济利益又使人们在交换中“斤斤计较”,这就要求对同一物 体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人的测量结果必须一致,这就是早期的“计量”概念。 计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 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 的测量。起初的测量方法是原始的,单位是任意的。当商品交换、分配形 成社会活动的时候,就需要测量的统一,即在一定的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 在不同地点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 的单位制,复现出基准、标准,并以这种基准、标准来检定测量计量器具,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这就出现了“计量”。因此,计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 或者说“是以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

计量应包括计量学、计量经济、计量法制、计量组织和计量管理等内容。 2、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是计量的基础,它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我国目前大体上按专业分为 十大类,即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电子计量、 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标准物质计量。3、计量工作的特点: (1)统一性:统一性是计量工作的本质特征,它主要反映在横 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统一指统一的国家计量标准和计量制度, 并且要同国际上的计量制度和计量标准统一起来。纵向的统一是指把全国 各部门、各单位所使用的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测量器具所体现的量值统一到 国家基准上来。 (2)准确性:“准”是计量工作的核心。(3)广泛性和社会性 (4)法制性:由于计量工作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计 量工作必须具有法制性。如果没有法制性,那么统一性、准确性、广 泛性和社会性也就难于实现。 2 4、计量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计量管理就是有效合理地协调和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法令、方针、政策 和社会进步所赋予计量学、计量法制、计量组织、计量经济方面的职责以 及所从事的各项工作。

计量与测量

1、计量与测量的区别? ①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而进行的操作,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②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量值,依据正确的测量原理,确定一组操作,而确定量值。计量包括单位的统一,测量的方法研究,计量基准的研究,量值传递与溯源系数的研究,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还要有法律,法规制度的监督管理的保障实施。③计量源于测量又严于测量,它是量值准确统一的测量,是有根的测量,即可追溯到标准量的测量,除了获得量值外,还有一系列活动,而测量只是为了获得量值。④计量有四大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计量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作用。 2、计量检定: 定义:评定计量器具全部计量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活动。特点:具有法的效应要求:(1)标准器有证书,检定人员有有效证书,必须按检定规程进行,给出合格判定。3、谈谈我国实施计量认证重要性。 计量认证的意义:①有利于技术监督和其它技术法律、法规的准确贯彻实施,可以减少行政诉讼的败诉;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效益;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④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⑤有利于国内外贸易,提高国家的信誉。 4、⑴国家计量基准:在我国,规定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标准,称为“国家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⑵国家计量基准应具有复现、保存、传递单位量值三种功能.它应包括能完成上述三种功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主要配套设备。⑶国家计量基准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经国家鉴定合格;②具有正常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③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④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⑷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国家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⒌、不合格测量设备范围 不合格测量设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功能出现了可疑、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封缄的完整性已被损坏。 6、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 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可作如下处理措施: (1)按照标记管理要求,对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首先贴上《禁用》标记,提示任何人不能使用;(2)根据设备保管要求,对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隔离存放,防止与合格测量设备混用;(3)发现已知不合格测量设备所给出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确认其检测数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4)对不合格测量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修理、调整、保养、重新校准、限制使用、降级使用、报废等措施;(5)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置措施在程序文件中应作出规定,应由专人或授权人负责。 7、法制管理的优点有哪些? (1)宜于用来处理共性的一般的问题,便于集权和统一领导;(2)权利与义务分明,赏罚分明;(3)管理有一定自动调节的功能,不必经常进行大量的调整工作。 测试是比较笼统的 比如:这个工件的测量长度是50MM 测试则不必给出具体数值 比如:我们对这个工件的技能测试一下测试是用测试用例执行系统,以检查测试结果是否和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测量和度量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测量和度量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学科,而测量和度量则是数学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 量和度量技能,培养他们对事物尺寸、长短、重量、容量等概念的认 识和理解。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测量和度量,包括测量和度 量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以及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 测量和度量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测量和度量是指通过某种工具或方法,确定 或描述一个对象的物理特性。常见的物理特性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容量等。学生需要了解测量和度量的基本单位以及相应的工具,如米尺、尺子、天平、容器等。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测量和度量的 精确性、误差和准确性的概念。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测量和度量中的基本单位。以长度为例,学 生需要知道米、厘米和毫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 关系。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或1000毫米。类似地,学生还需要了 解其他物理特性的基本单位,如立方米、千克等。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测量和度量的工具。例如,学生需要学会使 用米尺或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重量,使用容器测量容量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合理选择工具,并了解不同工具的精确性和适 用范围。例如,对于小范围内的长度测量,可以使用尺子;对于大范 围内的长度测量,需要使用米尺。

最后,学生需要理解测量和度量的精确性、误差和准确性。测量 和度量都会存在误差,学生需要了解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减小误差。例如,在使用尺子测量长度时,学生需要控制好目视的位置、尺 子的垂直度和读数的准确性,以减小误差。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准 确性与精确性的区别。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精 确性则是指测量结果的求精程度。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 教学策略来教授测量和度量知识。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感知引入测量和度量的概念。例如,在 教授长度时,教师可以放置不同长度的物体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 感知长度的差异,进而引出测量长度的概念。通过直观感知,学生能 够更好地理解测量和度量的意义和用途。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实践来帮助学生掌握测量和度量的技能。例如,在教授长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测量活动,让学生用尺子 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和归纳。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 亲身体验测量和度量的过程,加深对测量和度量的理解。 第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教授面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块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找出 不同纸片的面积特点,并解释原因。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测量和度量的规律。

计量与测试技术

计量与测试技术 计量与测试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手段。计量和测试技术既可以用于生产过程控制,也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测。本文将介绍计量和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计量和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量是指对某个物理量进行测量,确定该物理量的数值大小。而测试则是对某个对象进行检验或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或性能。计量和测试技术是通过仪器和设备对物理量和参数进行测量和测试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它们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二、计量和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 计量和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制造业、医疗领域、环境监测、能源领域等。在工业生产中,计量和测试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在制造业中,计量和测试技术可以用于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在医疗领域,计量和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病理研究,以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在环境监测中,计量和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水质监测等方面。在能源领域,计量和测试技术可以用于能源消耗的测量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估。 三、计量和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量和测试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确度和精度的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量和测试技术的精确度和精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新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将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和测试各种物理量和参数。 2.自动化和智能化:计量和测试技术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测量和测试系统将能够高效地完成大量的测量和测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