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分析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分析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姓名: 王东浩学号:515102001540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环境工程

题目: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王正萍

2016年5月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苯胺类物质具有毒性和特殊的颜色、气味,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是我国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此类化合物在环境中排放与残留量日趋增多,对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对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苯酚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论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倾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监测研究进展

Abstract: Aniline material toxic and special color, smell, have apparent effect that cause cancer, is of priority control pollutants in our country. Such compounds emissions and residues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hazar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iline material is critic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 compounds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endenc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Aniline material determination research progress

1.苯胺类化合物的介绍

苯胺类化合物为芳香胺的代表,系指苯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功能团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随着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的不同可形成多种异构体。从理论上讲,按照其各种取代基的不同排列组合, 苯胺及其衍生物有上百种,工业上常用的苯胺类化合物也达数十种为多。这类化合物通常是高沸点的液体,或熔点不高的固体,常见的苯胺等因氧化而带色。它们具有特殊的气味,毒性很大,其中有些能通过皮肤迅速地被人体吸收,或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苯胺类化合物一般均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胺类化合物属于极性分子,由于其氮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 易与质子发生反应生成盐,因此具有碱性。其中伯胺和仲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氯代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杀虫剂、染料、农药、塑料和医药工业中广泛使用,它们又是氯代硝基芳烃化合物和除草剂(苯脲、苯胺甲酸脂、酰基苯胺)的常见中间代谢产物[1]。

苯胺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盐酸盐或硫酸盐,也可发生卤化、重氮化和氧化还原等反应。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印染、橡胶、制药、油漆和人造树脂等工业生产中。环境中所含的苯胺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制药工业和染料工业的废水、含有硝基苯的矿山酸性废水在有锌粉和铜盐存在下作用后的废水、有色金属选矿厂废水等。苯胺对人体具有毒性作用,仅少量就能引起中毒。它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不仅能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组织细胞缺氧而窒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而且苯胺类化合物还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2]。

2.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近年来,对水样中的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方法日臻成熟,由最初的光度法、色谱法,研究延伸至各种方法,如荧光法、电化学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也广泛用于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中。对于大气样品的苯胺类检测已有相关参照标准,主要方法是比色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其中研究和使用较广泛的是气相色谱法。而土壤样品的苯胺类测定方法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其主要难点在于土壤样品的前期处理技术研究[3]。

2.1 水样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2.1.1 分光光度计法及其改进

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总量的测定,最常用的光度法是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及4-氨基安替比林(4-AAP) 分光光度法。奈乙二胺法即重氮偶合光度法,是我国推荐使用的标准方法,然而该法测定苯胺过程中pH 调节比较困难,且对显色反应的温度有

严格要求,被测水样色度、共存离子、亚硝酸盐、重氮化合物以及2-萘胺-1-磺酸对测定结果都存在着干扰,因副反应发生而使其精度和选择性大大降低。

1)比色手段的改进

Hao Wu[4]利用电子受体7,7,8,8-四氰基对苯醌与苯胺及其衍生物在甲醇介质中发生荷移反应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实现了对苯胺的高选择性检测且快速灵敏。

2)检测器的改良

李会平等[5]利用苯胺、苯酚在不同酸度的水溶液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紫外吸收光谱。在无需事先分离的条件下,直接测定了含苯系物废水中的苯胺和苯酚,回收率分别大于94.6%和96.7%。

2.1.2 色谱法及其改进

色谱法在水中苯胺测定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它是各大标准纷纷推荐使用的方法。在国内,环境监测推荐使用气相色谱法,主要是以苯做萃取剂萃取、浓缩及净化,最后用电子捕获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低于1μg /L。

1)GC 和GC-MS 的技术应用

Zhang.Q等[6]分析了印染废水中的21 种苯胺类化合物,利用吸附剂从偶氮染料降解废水中吸附待测化合物,热解吸后用GC-MS 测定,仅需使用2 mL 水样和少量溶剂,21种苯胺类化合物检测限为0.1~3mg/L,大部分化合物回收率>70%,RSD<10%。储燕萍等[7]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19 种苯胺类化合物,选择DB-5MS 色谱柱,讨论了pH 值对回收率的影响。方法在

0.500 mg /L~5.00 mg /L 范围内线性良好,19 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16 μ

g /L~0.067 μg /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 为1.2% ~13.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59.3% ~85.3%。张芹等[8]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对吹扫温度和吹扫时间、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进行优化,分析吹扫捕集条件对吹扫捕集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吹扫捕集条件。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 4.4%~6.1%,检出限为0.05~0.13μg/L.陈烨等[9]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SPME/GC)同时测定水中13 种氯代苯胺的方法。优化了GC 测定条件,研究了纤维头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pH 值、离子强度和解吸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各目标组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 05~0. 34 μg /L。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加标回收率为76. 0%~121%,相对标准偏差为0. 3%~17. 2%。

2)LC 和LC-MS 联合应用

周琛等[10]验通过对DP和CE 的优化选择正负切换的多反应监测(MRM)。5 种苯胺类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85。方法的检出限为0.773~2.88μg/L(S/N =3),定量限为2.58~9.60μg/L(S/N=10),日内精度(RSD)为0.83%~1.90%,

日间精度(RSD)为3.32%~4.9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1%~114%。Chang lun Tong 等[11]用固相萃取-HPLC-UV 同步检测水中的5 种硝基苯胺的同分异构体,以甲醇水比例为30 /70( v /v) 做流动相,在TC-C18 柱内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分析。Margarita Aznar 等[12]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LC-MS 定量检测了水中22 种一级芳香胺类化合物,回收率在81%~109% 之间,在0.03~75μg /L 内呈线性,检出限达μg /L 级别。

2.1.3 荧光法

电化学法设备简单,速度快,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测定,易于推广。其中,微分脉冲吸附阳极溶出伏安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实验灵敏度并降低检测限,比分光光度法普遍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

武秀红等[13]基于亚硝酸根-苯胺类化合物-2-萘酚重氮化-耦合反应体系对2-萘酚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检测水中微量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方法的激发波长为353 nm,发射波长为418 nm。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40 L,0~720 L和0~740 L,检出限分别为0.017 9、0.020 5、0.026 5 mg/L。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的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3%。Rajendra Prasad[14]采取苯胺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能使某种新型染料的荧光猝灭,在5.32×10-7~2.66×10-6mol /L 之间建立了苯胺浓度与荧光猝灭值得线性关系,检出限低。

2.1.4 毛细管电泳及电化学法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法在检测分析技术方面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作为一个高速、高效、样品消耗小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分离。电化学法设备简单,速度快,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测定,易于推广。其中,微分脉冲吸附阳极溶出伏安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实验灵敏度并降低检测限,比分光光度法普遍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

卢玉超等[15]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场强放大样品堆积测定染发剂中7 种苯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3~1 000μg /L( R2>0. 996) ,检出限为0. 26~2. 75 μg /L,将已有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3 个数量级。在2 种市售黑色染发剂中均检测到间氨基苯酚,含量分别为7. 32 mg /g 和1. 34 mg /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108%。孙彦[16]以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一安培检测法(CZE-AD)对水样中的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方法。探讨了检测电位、运行缓冲溶液的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条件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将该方法直接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种芳香族胺类物质的分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2 大气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类: 光度法、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光度法是最早试行的方法,但该法存在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干扰

大,所用试剂种类多、不稳定且使用的盐酸萘乙二胺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致命弱点。色谱法是大气中苯胺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最活跃的领域。目前,推荐使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顾海东等[17]建立了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的方法,使用Tenax-TA 填料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经热脱附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测定结果表明5 种苯胺类在5~100 n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以采集5L 标准空气计算其方法检出限为0.26~0.96μg/m3。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107%。李刚等[18建立了环境空气中7 种苯胺类化合物经硅胶管吸附、甲醇解吸、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当采集10 L 气体时, 该方法检出限为0 .005 9~0.012 9 mg/m3进样量为1.0μl时。采集样品密闭、低温可保存3 d。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检出限、精密度, 回收率均满足环境监测要求。

2.3土壤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目前,土壤中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方法有待研究,特别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存在多样化,而土壤中苯胺类化合物检测的相关报道较少。陈艳梅等[19]土壤在碱性条件下完全蒸馏,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在波长545nm 处测定中土壤中苯胺类化合物,方法检出限为0.15μg/g,加标回收率满足80%-110%质控范围,此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苯胺类化合物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3.小结

环境水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比色法以及电化学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果较为粗放,不适宜痕量分析和特异性分析,但因设备投资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环境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要求,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不断改进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大为提高,是值得推广的有效分析方法之一。然而面对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的苯胺类化合物,多组分同时测定分析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色谱法以其对多组分苯胺类物质的分离分析著称,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在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普及基础上,自动化的在线富集技术可能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检测方法的发展,基于生物学方法的免疫测定技术在苯胺类的分析测定中也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大气和土壤样品中的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尤其是土壤样品中的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尚缺乏相应前处理标准,而且大气和土壤基体复杂,干扰物质多,不易准确检测,容易被忽视,易造成苯胺类物质的存在及其环境中的累积影响。因此,对大气和土壤环境样品中的苯胺类化合的测定研究应引起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 Wu H Z, Wei C H, Wang Y Q, et al. Degradation of o-chloronitrobenzene as the sol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by Pseudomonas putida OCNB-1[J].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9, 21(1): 89-95.

[2] 汤家红. 水和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测定关键问题的研究[J]. 泰州科技. 2009 (10).

[3] 陈昀,王方园等. 环境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学, 2012,

40(1):12-15.

[4] HAO Wu,LI Ming-du.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nilines based on charge transfer

reaction[J].Spectrochimica Acta,2008,67:976-979.

[5] 李会平,王立新.紫外差示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含苯系物废水中苯胺和苯酚[J].分析试验

室,2010,29( 12) : 90-93.

[6] ZHANG Q,W ANG C,BAI H,et al.Determination of aromatic amines from azo dyes reduction

by liquid -phase sorbent trapping and thermal desoption-gas chlomatography -mas spectrometry [J].J.Sep.Sci,2009,32: 2434-2441.

[7] 储燕萍,唐莺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苯胺类化合物[D]. 环境监测管理与

技术,2011,23(5):58-61.

[8] 张芹,陈科平等.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氯苯类化合物[J]. 西南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5, 37(7):161-165.

[8] 陈烨,王超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中氯代苯胺类残留[J].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33(9):1056-1061.

[10] 周琛,邹海民等.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5 种苯胺类化合

物[J].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会议摘要集, 2015.

[11] TONG Chang-Lun,GUO Y un,LIU Wei-ping.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nitroaniline

and dinitroaniline isomers in wastewaters by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J].Chemosphere,2010,81: 430-435.

[12] Margarita Aznar,Elena Canellas,Cristina Nerín.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22 primary

aromatic amines by cation-exchang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2009,1216: 5176-5181.

[13] 武秀红,董存智. 水中微量苯胺类化合物的重氮化耦合荧光猝灭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

2008, 27(1):73-75.

[14] Rajendra Prasada,Rajeev Kumarb,Surendra Prasad.A fluorescence quenching-based sensor

using new metallo tetraazaporphyrin dye as a recognition element for aniline assay in aqueous solutions[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9,646: 97-103.

[15] 卢玉超,王海燕. 毛细管电泳-场强放大样品堆积法检测染发剂中的7种苯胺类物质[J]. 色谱,

2011, 29(11):1122-1127.

[16] 张彦. 环境分析中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7] 顾海东,秦宏兵等.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3, 26(1):9-12

[18]李刚,许月英,陈静. 硅胶管采样—气相色谱测定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D]干旱环境监

测, 2008, 22(2):73-76.

[19]陈艳梅,程素敏,张岩,陆守平. 蒸馏法测定土壤中的苯胺类化合物[J]. 光谱实验室, 2014(6).

国内外苯胺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苯胺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崔小明 )10255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300摘要: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目前我 3000kt/a,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000年约2970kt/a多种,全球苯胺的生产能力在需求的扩大,对苯胺的需求MDI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90kt/a,随着国苯胺的生产厂家有20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针对目前我国苯胺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苯胺生产的发展建议。 消费市场关键词:苯胺生产 苯胺俗称阿尼林油,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 性气味,分子式C6H7N,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 1.0217(20/4℃),折光率1.5863,闪点70℃,暴露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易变成棕色。苯胺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以及苯混溶,也可溶于溶剂汽油。苯胺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盐酸盐或硫酸盐,也可发生卤化、乙酰化、重氮化和氧化还原等反应。苯胺有毒,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5×10-6(体积)。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 体有300多种,在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1苯胺的生产方法[1、2] 苯胺的工业生产始于1857年,最初采用的是硝基苯铁粉还原法,因存在设 备庞大,腐 蚀严重,铁粉耗用量大,三废污染严重等不足之处,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 被先进的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所取代,1962年成功开发出苯酚氨化法,并于197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苯胺的生产以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为主,其生产能力约占苯胺总生产能力的85%,苯酚氨化法约占10%,铁粉还原法约占5%。 1.1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 质和约100℃温度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但因存在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但由于该法可以同时联产氧化铁颜料,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型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姓名: 王东浩学号:515102001540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环境工程 题目: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王正萍 2016年5月

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苯胺类物质具有毒性和特殊的颜色、气味,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是我国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此类化合物在环境中排放与残留量日趋增多,对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对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苯酚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论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倾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苯胺类化合物监测研究进展 Abstract: Aniline material toxic and special color, smell, have apparent effect that cause cancer, is of priority control pollutants in our country. Such compounds emissions and residues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hazard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iline material is critic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 compounds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endenc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Aniline material determination research progress

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水系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1、方法依据 水系苯胺类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方法可测定环境水体和工业废水中的苯胺类化合物,最低检出限见下表。 3、测定原理 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K—D浓缩器浓缩,HPLC定量分析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4、干扰及消除 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有干扰,萃取时控制pH 在10~11之间可消除干扰,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可用佛罗里硅土消除。 5、试剂 5.1 甲醇:色谱纯 5.2 乙酸铵:分析纯 5.3 乙酸:分析纯

5.4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300℃烘4h备用。 5.5 氯化钠:分析纯,300℃烘4h备用。 5.6 二氯甲烷:分析纯。 5.7 标准贮备液:称取标准试剂各100m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贮备溶液中各化合物的浓度为1000mg/L。也可购买商品标准贮备液。 5.8 标准中间溶液:用10mL单标线吸管取贮备液各10.0mL,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稀释至刻度线,该溶液中各化合物的浓度为100mg/L。 5.9 标准校准溶液:根据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线性要求,用甲醇分别稀释中间溶液,配置成几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2~5℃避光贮存,现用现配。 6、仪器和设备 6.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6.2 K-D浓缩器:具1ml刻度的浓缩瓶。 6.3 分液漏斗:250ml,带聚四氟乙烯旋塞。 6.4 硅酸镁净化柱:柱长35cm,内径12mm。称取硅酸镁3g,滴加5%的异丙醇并在振荡器上震荡5min。装填层析柱,现将少量玻璃棉填入玻璃层析柱的下端,用2~3ml正己烷润湿柱内壁,在小烧杯中用环己烷将硅酸镁制成匀浆,以湿法装柱,柱顶铺少量硫酸钠,放出柱中过量的正己烷至填料的界面以上。

天然酚类化合物及其保健作用

天然酚类化合物及其保健作用 酚类化合物是一族结构中含有酚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食品中,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多酚类化合物可以延缓肿瘤的发作,抑制肿瘤的形成,提高认知功能,抑制低度脂蛋白LDL氧化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功能。这些功能都与其抗氧化性能有关。 人体内的自由基反应对人的病理、衰老机理的研究发现反应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物自由基ROO·和烷氧基自由基RO·等)在体内起着很不利的作用,与机体老化及许多疾病有关。ROS在体内主要氧化脂肪、蛋白、核酸等细胞组成成分,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 脂质氧化反应是一个自由基介导的链反应,由高反应活性自由基如·OH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相邻的亚甲基吸收-活泼氢而引发(反应式1)。 脂肪酸烷基自由基R·很快与O2反应形成过氧化自由基ROO·(反应式2),ROO·可从脂肪酸继续吸收活泼氢,使脂质氧化反应继续进行(反应式3)。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人体血浆中主要的携带胆固醇的蛋白质,除富含胆固醇外,还含大量的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极易被氧自由基氧化而形成过氧化物。被氧化的LDL不能结合到LDL受体上,而是与巨噬细胞清除受体结合,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相对于脂质而言,蛋白质和核酸较不易受自由基的攻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对ROS的敏感性有很大关系。 ROS对蛋白质的改性作用会影响其被细胞内蛋白水解酶的降解。RO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可能是许多炎症反应的原因。 由氧化反应引起的核酸的改性则明显改变细胞功能,有潜在致癌性。ROS攻击DNA会引起广泛的DNA损伤,包括碱基的修饰,产生无碱基位点、碱基删除、移码、DNA解链、DNA-蛋白质交联及染色体重排等。大量的研究认为ROS在癌症的引发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机体有多种抗氧化防御系统,抗氧化剂主要是通过终止自由基链反应而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的。α-育酚(TOH)是生物膜中维持稳定性不可缺少的抗氧化成分,以此为例说明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当TOH的酚基团遇到过氧自由基ROO·时,反应形成生育酚自由基TO·和氢过氧化物。 该反应速率常数k3为8×104mol/s。因为链传递反应速度常数k2约10~102mol/s,远低于k3,故TOH与ROO·自由基反应的速度比RH与ROO·反应速度快约104倍。因此仅需少量即可起到有效的终止自由基链反应作用。 酚类是极好的氢或电子供体,由于形成的酚类游离基中间体的共振非定域作用和没有适合分子氧进攻的位置,比较稳定,不会引发新的游离基或者由于链反应而被迅速氧化,所以是很好的抗氧化剂。 植物中存在的天然酚类化合物谷物种子大米是亚洲主要的谷物食品,水稻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很强,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一种抗氧化成分异牡荆黄基类黄酮,具有独特的C -糖基结构,抗氧化能力与生育酚相当。 黑米种子即使经过长时间储存仍维持发芽力,故推测其色素物质可能有抗氧化作用。经大规模分离纯化,分离出了抗氧化色素花青素-3-0-β-D-葡萄糖苷(C3G)及dele phinidin-3-0-β-D-葡萄糖苷及花葵素-3-0-β-D-葡萄糖苷,这三种花色素型抗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均呈强抗氧化活性,而C3G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也有抗氧化性。在其

苯胺的制备

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掌握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原理和实验室法。 2、2、巩固水蒸汽蒸馏和简单蒸馏的基本操作,熟悉萃取分离技能。 二、实验原理 苯胺的制取不可能用任何直接的方法将氨基(-NH2)导入苯环上。而是经过间接的方法来制取,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是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用金属进行化学还原。常用锡-盐酸来还原简单的硝基化合物,也可以用铁-盐酸锡-盐酸法。 NO2 NH2 Sn/HCl 还原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水蒸气蒸馏装置,油浴加热;硝基苯、还原铁粉、冰醋酸、乙醚、氢氧化钠、精盐等。 四、实验步骤 a、a、安装反应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注意安装装置的先后顺序】 b、b、按实验前预习时自己拟定的方案进行加料,反应,跟踪反应; c、c、结束反应,进行反应后处理(水蒸汽蒸馏); d、d、萃取分液溜出液,用蒸馏方法纯化目标产物。 五、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是一个放热反应,当每次滴加硝基苯时均有一阵猛烈的反应发生,故要慢慢加入与充分搅拌。 2、硝基苯为黄色油状物,如果回流液中,黄色油状物消失,而转变成乳白色油珠,表示反应已完全。

3、反应完后,圆底烧瓶上粘附的黑褐色物质,用1:1盐酸水溶液温热除去。 4、在20℃时每100gH2O中可溶解3.4g苯胺加粗盐为盐析。 5、本实验用粒状NaOH,干燥,原因是CaCl2与苯胺形成的分子化合物。 6、反应物内的硝基苯与盐酸互不相溶,而这两种液体与固体铁粉接触机会很少,因此充分振摇反应物,是使还原作用顺利进行的操作关键。 六、思考题 1、1、根据什么原理,选择水蒸汽蒸馏把苯胺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2、如果最后制得的苯胺中混有硝基苯该怎样提纯? 3、3、反应物变黑时,即表明反应基本完成,欲检验,可吸入反应液滴入盐酸中摇振, 若完全溶解表示反应已完成,为什么?

多酚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又称黄酮类,由40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具有抗氧化、强化血管壁、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脂肪、与增加身体抵抗力,并防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还能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生长,及帮助消化。 简介 多酚类是指一组植物中化学物质的统称,因具有多个酚基团而得名。多酚在一些植物中起到了呈现颜色的作用,如秋天的叶子。 功效 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越来越受 科学界的关注。葡萄酒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非酒精成分,包括白藜芦醇和多种类黄酮成分,这些强力抗氧化物都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对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而蔬果的抗氧化作用主要就来自其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 另一类富含多酚物质的饮料是茶,多喝茶也有预防肿瘤和冠

心病的作用。含有多酚物质的豆类食品则有防治乳癌和骨质疏松的作用。 共同特点 多酚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与维生素C 、E和胡萝卜素等其他抗氧化物在体内一起发挥抗氧化功效,清除有害人体健康的坏分子——自由基。 种类 多酚物质的种类很多,结构各异,其生物利用率、抗氧化性及对人体的影响也有差异。多酚类物质按结构大致可分为类黄酮、芪、酚酸和木酚素。目前科学界已经分离鉴定出八千多种多酚类物质。 常见多酚类化合物 儿茶素 儿茶素在茶叶、银杏、罗布麻、槟榔存在,表儿茶素在茶叶、银杏、越橘、贯叶连翘等中存在。它们具有止泻、保肝、降低胆固醇、抗炎等方面的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类成分和其他多酚类成分,如花青素、黄酮类成分、酚酸等成分的总称,占茶叶的10%~20%。在未经过发酵的绿茶中儿茶素类成分含量最高,可达25%,主要以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酚儿茶素(Gallocatechin)、表没食子酚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经过发酵的茶叶如红茶、乌龙茶等主要含有上述多酚的缩合物、茶黄素(Theaflavins)、花青素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化学专业09级年论文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高效、天然安全的抗氧化剂,目前它在油脂、食品、医药、日化、轻化、化妆品、保健等诸多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被专家誉为21世纪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化合物。茶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除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致癌物引起的突变外,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阻遏细胞周期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癌药物。本文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成分和作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茶多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特性以及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生物学活性;应用 茶叶在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种植,是仅次于水而被广泛消费的饮料。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喝茶有助于健康的理念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喝茶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也被流行病学所证明。 今天,它已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叶作为一种天然饮料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咖啡、可可并称三大饮料。过去人们认为喝茶有助于健康是因为茶中含有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但这一看法并不全面。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与其特定的化学成分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揭明茶叶中多酚类、咖啡碱、脂多糖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效应。其中茶多酚的研究最为关注,这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和极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目前,有关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开发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由于当前茶叶市场出现了中低档茶滞销的问题,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茶灰,茶末无法利用,茶多酚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缓解这一矛盾,还可以使之变废为宝,创造更高价值。 随着科学的发达,现已知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达500种左右。

国内外苯胺的供需市场分析

国内外苯胺的供需市场分析 吕咏梅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210038) 摘要:2003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约为3 840 kt/a,主要用于生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国内苯胺生产能力约460 kt/a,目前需求量约为340 kt/a。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苯胺消费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预测,随着未来MDI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调整加快。2006年我国苯胺生产能力将达到950 kt/a,而总需求量预计为730~740 kt,因此,建议我国苯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1)增加向周边国家出口苯胺及其下游产品;(2)适当扩大中小型苯胺装置的生产规模,并配套生产下游产品。 关键词:苯胺供需市场发展 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橡胶助剂、染颜料、农药、医药及特种纤维等工业领域。其中主要是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原料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 1 国外生产与市场[1-8] 2003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约3 840 kt/a,同比2002年增长了近25%,世界苯胺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地区。其中美国苯胺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6%,西欧占34.1%,日本占9.6%,中国占11.7%,东欧占9.7%,其他国家占9.3%。 近年来全球苯胺生产与发展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世界大型的苯胺装置主要由MDI 生产商控制,苯胺扩产均与MDI项目联系在一起;二是由于全球MDI需求增长迅速,新建和扩建苯胺装置明显加快,2003年生产能力比2000年增加了48%,年均增长率超过14%,呈现快速增长局面,仅2003年新增生产能力就达到770 kt/a;三是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中东地区生产能力增加迅猛,2003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亚洲产能最大国家,主要是伴随着大型MDI装置建设而配套建设的大型装置;四是相比其他有机原料,苯胺生产工艺技术进展不大,生产工艺逐渐趋于硝基苯气相催化加氢,新型的生产工艺经济性不够,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尚无法与硝基苯气相催化加氢竞争。表1为2003年世界苯胺主要生产企业与产能。 由于MDI全球市场持续看好,因此国外仍有一些公司计划新建或扩建规模化苯胺生产装置,未来几年计划建设的项目有,中东的Karoon石化公司2004年计划在伊朗建设一套300 kt/a的苯胺装置;东曹公司在日本南阳的150 kt/a的苯胺装置将于2005年3月建成,拟采用捷克Borsod Chem MCHZ公司技术;德国拜耳公司计划扩大其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生产装置,计划将现有154 kt/a增加至250 kt/a,预计2006年完成;捷克Borsod Chem MCHZ 公司计划将其现有的105 kt/a生产装置扩大到150 kt/a,预计2005年中期完成,新增产量主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N-(1-萘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染料、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试料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含苯胺0.03mg/L,测定上限浓度为1.6mg/L。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苯酚含量高于200mg/L时,对本方法有正干扰。 2 原理 苯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l.5—2.0)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测量波长为545nm。 3 试剂 分析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3.1 蒸馏水。 3.2 硫酸氢钾(4KHSO)。 3.3 无水碳酸钠(32CONa)。 3.4 亚硝酸钠(2NaNO),50g/L:称取5g亚硝酸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应配少量,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5 氨基磺酸铵(234NHSONH),25g/L:称取2.5g氨基硝酸铵,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6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20g/L:称取2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详见附录A)。 3.7 硫酸标准溶液,浓度c(1/242SOH)=0.05mol/L。 3.8 精密pH试纸0.5~5.0。 3.9 苯胺(C6H5NH2)标准贮备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0.05mol/L硫酸溶液(3.7)10ml,称量(称准至0.0001g),加入3~5滴苯胺试剂,再称量,用0.05mol/L硫酸溶液(3.7)稀释至标线,摇匀。计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所含苯胺的量,此为贮备液,置冰箱内保存(可用两个月)。 3.10 苯胺标准使用溶液:将标准贮备液(3.9)用0.05mol/L硫酸溶液(3.7)稀释成浓度为1.00ml 溶液含苯胺10.0μg的标准使用溶液(临用时配)。 注:如果苯胺试剂为无色透明液,可直接称量配制。若试剂颜色发黄,应重新蒸馏或标定苯胺含量后使用(详见GB 691《化学试剂苯胺》)。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能在波长545nm处操作,配有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 4.2 25ml具塞刻度试管。 5 采样与样品 5.1 采样 采集500ml水样于硬质玻璃瓶中(保存不得超过24h),若取样后不能及时进行测定,需置4℃下保存(不得超过两周)。 5.2 试料制备 将水样(5.1)用经水冲洗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用硫酸氢钾(3.2)或无水碳酸钠(3.3)调节pH值为6,作为试料。 注:若水样颜色深,可用聚已内酰胺粉末脱色(6.4.1)。颜色不深的水样可不脱色,而以样品溶液(不加显色剂)为参比溶液。 6 分析步骤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7个25ml具塞刻度试管(4.2),分别加入苯胺标准使用溶液(3.10)0.0,0.25,0.50,1.00,2.00,3.00,4.00ml,各加水(3.1)至10ml。然后按照测定的步骤(6.2)进行操作。

苯胺的物化性质

苯胺的物化性质 苯胺物化性质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为氨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6H5NH2。是最简单的一级芳香胺。无色油状液体。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1.02173(20/4℃),加热至370℃分解。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为棕色。可用水蒸气蒸馏,蒸馏时加入少量锌粉以防氧化。提纯后的苯胺可加入10-15ppm的NaBH4,以防氧化变质。 分子结构: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苯胺呈碱性,与酸易生成盐。其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烃基或酰基取代,生成二级或三级苯胺及酰基苯胺。当苯胺进行取代反应时,主要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由此盐可制成一系列苯的衍生物和偶氮化合物。 1. Product Identification 产品识别 Synonyms: Aniline oil; Aminobenzene; Phenylamine 别名:苯胺油;氨基苯;苯基胺 Chemical Formula: C6H5NH2 化学式:C6H5NH2 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组成/成分信息 Ingredient CAS No. Percent Hazardous 成分CAS编号百分含量危险性 Aniline 62-53-3 99 - 100% Y es 苯胺62-53-3 99 - 100% 有 3. 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识别 Overview: 概述: DANGER! MAY BE FA TAL IF SWALLOWED, INHALED, OR ABSORBED THROUGH SKIN. CAUSES IRRITA TION TO SKIN, EYES, AND RESPIRA TORY TRACT. COMBUSTIBLE LIQUID AND V APOUR. MAY CAUSE METHÆMOGLOBINEMIA. AFFECTS BLOOD, CARDIOV ASCULAR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IVER, AND KIDNEYS.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VERY TOXIC TO AQUA TIC ORGANISMS. VERY TOXIC TO TERRESTRIAL LIFE. 危险!如果吞食、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是有致命危险的。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液体和蒸气可燃。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败血症。对血液、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有影响。致癌迹象有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大。对陆生生物的毒性很大。Potential Health Effects:潜在的健康危害: Inhalation: Toxic. Affects ability of blood to carry oxygen. Symptoms of over-exposure may include bluish discolouration of lips and tongue, severe headache, nausea, confusion, dizziness, shock, respiratory paralysis, death. 吸入:有毒。影响血液的氧气输送功能。过量吸入后的症状可能包括嘴唇和舌头发青,严重的头疼、恶心、昏愦、头昏眼花、休克、呼吸麻痹和死亡。 Ingestion: Lethal dose may be as little as one gram. Symptoms of ingestion parallel those of inhalation exposure. 摄食:致命剂量可能小至一克。摄食后的症状与吸入后的症状类似。 Skin Contact: May be absorbed through skin. Symptoms of skin absorption parallel those from inhalation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Local contact may cause dermatitis.

甘蔗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doi :10.13570/https://www.360docs.net/doc/1d5238778.html,ki.scc.2015.03.023甘蔗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唐云仙,杨丽涛1,2*,杨柳2,廖芬2,李杨瑞1,2 (1.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5;2.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摘要:综述了甘蔗多酚类物质的成分、分布、代谢、降低酚害途径及遗传改良调节PPO 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甘蔗;多酚;褐变;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624(2015)03-0062-03 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果实、皮、根和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鞣质、单宁[1]。目前人们对茶多酚、苹果多酚、葡萄多酚等进行的研究比较多,因为植物多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而这些酚类物质的含量较其他酚类物质多。研究人员在农业、林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对植物多酚进行了基础应用研究,也获得一些成效,如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及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2]。多酚类物质又是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主要底物,为了减少褐变,研究者对多酚进行了很多研究,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褐变的发生,从而提高组织培养的成活率。甘蔗是一类多酚含量很高的植物,甘蔗组织培养中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本文就前人在甘蔗组织培养中的一些研究及甘蔗多酚的结构、代谢、降低酚害途径进行概述。 1甘蔗品种和组织的多酚含量 甘蔗同某些食用植物如大豆、茶叶等一样,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甘蔗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在酶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肉桂酸和黄酮类的前身衍生出来的,其分子结构包含了一个独特的共振电子体系,该结构具有一个重要特征是pH 敏感性[3]。Saska 等研究发现甘蔗中的多酚类物质多集中在生长点周围的蔗梢部分,其中分子量≥5000的高分子多酚类物质在蔗叶占33%,蔗梢占37%,去梢后的蔗茎仅占30%,可见蔗梢虽仅为蔗茎的小部分,但多酚类化合物比蔗茎含量还丰富,且相对集中;还测得甘蔗生长点、梢部汁、去梢蔗茎汁三部分的压榨汁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536mg/kg 、2668mg/kg 、553mg/kg [4]。多酚类是蔗糖颜色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甘蔗中的多酚类物质含有C 6-C 3-C 6的碳骨架,同时在苯环上都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属水溶性色素,最为常见的有3类:即花青素、花黄素、儿茶素[5]。孙晓雪通过HPLC-UV 初步分析,发现甘蔗梢在60%乙醇洗脱时得到的表儿茶素最多(约占56%),其组分中还含有儿茶素、儿茶酚、绿原酸、没食子酸[6]。 Duarte-Almeida 用大孔树脂提取蔗汁中的酚类物质,并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酚类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蔗汁中主要含有麦黄酮、毛地黄酮、芹菜苷元、咖啡酸、芥子酸和羟基肉桂酸6种酚类物质,之后他们进一步利用HPLC 分离和鉴定了不同品种的甘蔗混合汁、糖浆、糖膏和高级化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麦黄酮衍生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咖啡酸、绿原酸和香豆酸)的含量[7-8]。植物显红、蓝、紫色是花色素造成的,花色素易受酶、酸、碱或加热作用的影响。霍汉镇提到蔗汁中的鞣质是儿茶素的缩合物,因为鞣质受氧化酶作用并与铁反应而使得甘蔗压榨汁呈暗绿色,甘蔗中原有的色素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的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小麦黄素使之显黄色。在甘蔗中还发现花色素类中的天竺葵花色素、矢车菊花色素,它们分别含有4个-OH 、5个-OH 。酚酸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在甘蔗中发现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有苯甲酸的衍生物,如奎尼酸、莽草酸等;有肉桂酸(苯丙烯酸)的衍生物,如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还有含两个苯环的化合物,如绿原酸[9]。 2甘蔗多酚的代谢 甘蔗是一种体内含多酚类物质较高的作物,尤其是甘蔗幼嫩茎尖和嫩叶鞘部位含量更高[10]。在甘蔗茎尖组织培养时,细胞在茎尖组织和继代过程中受到破坏,细胞内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被氧化,对细胞有害的褐色醌类物质形成速度加快,在茎尖组织上聚集大量的醌类物质,使甘蔗组织变褐色,这种褐化物在培养基中收稿日期:2014-12-18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技术示范(桂科攻1222009-1B )。 作者简介:唐云仙(1990-),女(壮族),广西北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作物生理与代谢调控。 通信作者:杨丽涛,女,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态生理和分子生物技术,E-mail :liyr@https://www.360docs.net/doc/1d5238778.html, 中国糖料,2015,37(3):62-64综述62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aniline Compounds-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ith N-(1-naphthyl)ethylenediamine GB 11889—8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N-(1-萘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染料、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10mm的比色皿,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含苯胺0.03mg/L,测定上限浓度为1.6mg/L。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苯酚含量高于200mg/L时,对本方法有正干扰。 2 原理 苯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l.5—2.0)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测量波长为545nm。 3 试剂 分析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3.1 蒸馏水。 3.2 硫酸氢钾(KHSO4)。 3.3 无水碳酸钠(Na2CO3)。 3.4 亚硝酸钠(NaNO2),50g/L:称取5g亚硝酸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应配少量,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5 氨基磺酸铵(NH4SO3NH2),25g/L:称取2.5g氨基硝酸铵,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3.6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20g/L:称取2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详见附录A)。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王慧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 慧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现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0)09-0347-04 收稿日期:2010-05-31 作者简介: 王慧(1974-),女,山东临沭人,主管药师,从事质量控制工作 E-mail : wanghui0602@https://www.360docs.net/doc/1d5238778.html, Progress in Bioactivity of Flavonoids WANG Hui (Shandong Bausch & Lomb Freda Phar. Co., Ltd., Jinan 250101, China ) Abstract: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s widely found in nature and they have many potential medicinal valu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anti-tumor, anti-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ti-oxidation and anti-aging,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s,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flavonoids,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lavonoids. Key Words: flavonoids; bioactivity; review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植物成分,具有C6-C3-C6 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代谢物。主要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类、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双黄酮类,以及查尔酮、花色苷等[1]。黄酮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例如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又有抑制酶活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药理作用,且无毒无害。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茶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进展很快。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且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余者则无。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系非平面型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解度稍大[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2.1 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 [11] Denyer S P, Baird R M. Guide to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i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M].2n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6: 325-326. [12] Mao k, Masafumi U, Takeshi K, et al Evaluation of acute corneal barrier change induced by topically applied preservatives using corneal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 in vivo [J].Cornea , 2010, 29(1): 80-85. [13] Noecker R. Effects of common ophthalmic preservatives on ocular health[J]. Adv Ther , 2001, 18: 205-215. [14] Kostenbauder H B.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Block S S.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M]. 3rd ed. PhiladelpHia: Lea and Febiger, 1983: 811-828. [15] Berry H, Michaels I.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ethylene glycol and some of its monoalkyl ethers against Bacterium coli [J]. J Pharm Pharmacol , 1950, 2: 243-249.

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2011年第5期梁诚.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橡胶助剂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梁诚 (中石化南化公司,南京.)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轮胎工业快速发展,刺激和拉动我国橡胶助剂生产与需求.近年来国外生 产企业逐渐呈现衰退趋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橡胶助剂主要生产与消费国.目前我国橡胶助剂产能与 产量快速增加,扩产热潮持续,下游需求依然旺盛,技术研究进展加速,但是竞争也日趋激烈,价格持续 低位运行,国内橡胶助剂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展开. 关键词橡胶助剂生产市场技术 1前言 橡胶助剂是精细化工领域重要品种之一,主 要品种为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还有少量的品种 繁多的加工助剂和功能性助剂.随着我国汽车, 橡胶和轮胎工业的迅猛发展,刺激和拉动了我国 橡胶助剂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产量,轮 胎产量,耗胶数量和橡胶助剂产量等指标均居全 球首位,成为全球橡胶助剂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 2国外生产与市场 生产现状 2010年全球橡胶助剂总产量约为1200kt左 右,其中促进剂约为50kt左右,防老剂48kt,其余 为加工助剂,全球橡胶助剂生产与消费基本平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橡胶助剂行

业竞争不断加剧,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轮胎企业的进入.伴随着世界橡胶工业,尤其是轮胎制造业的东移,世界橡胶助剂业也随之东移.国外橡胶助剂企业的发展前景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盈利能力越来越小,正加紧重组,整合,甚至退出.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橡 胶助剂生产企业有美国富兰克斯公司,美国科聚亚公司(原康普顿公司),捷克的爱格富集团,德国朗盛公司等.除上述四家主要橡胶助剂生产公司外,国外还有一些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橡胶助剂生产公司,如德国洛维公司,英国ICI公司,日本大内新兴公司,日本住友化学,韩国锦湖 化工,法国伊立欧公司等. 富莱克斯,1995年美国孟山都公司与荷兰阿 克苏一诺贝尔公司成立富莱克斯公司;1997年孟山都公司下属化工公司更名为首诺公司,富莱克斯隶属于阿克苏一诺贝尔和首诺公司;2007年阿克苏一诺贝尔公司将股份全部转让给首诺公司, 富莱克斯成为首诺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不溶性硫磺和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由于竞争压力等问题, 自2003年以来,该公司陆续永久关闭防老剂RD, 防焦剂PVI和所有促进剂的装置.2010年该公司将所有促进剂技术资料整体打包卖给德国朗盛公司. 朗盛,2004年拜耳公司将其下属化学品业务 和三分之一聚合物业务整合成一家新公司——朗盛公司;2004年底朗盛与拜耳分离;2005年1月朗盛作为独立公司在法兰克福上市.主要产品有:促进剂,抗氧剂,抗臭氧剂,防焦剂,塑解剂,增

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张云丽)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及其运用 摘要:植物多酚( 植物单宁)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天然产物,叙述了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多酚在国内外食品工业、医药保健、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展望了多酚在国际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又名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植物多酚(polyphenol)是多羟基苯,如苯二酚、苯三酚等。植物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1】酚类化合物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主要有黄酮类、多 酚类、多糖类和维生素类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农业、食品工业副产品(如茶叶、花生壳、柑橘类果皮、果汁残渣等)的提取物中也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其中有些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很高。因此来自农业和食品工业副产品的植物多酚将成为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点开发研究对象【2-3】。 一、植物多酚研究利用的化学基础 人类最初对植物中所含多酚类化合物的利用, 是将其用于鞣制皮革, 并将这类化合物称为植物单宁( vegetable tannins)。按照White和Bate-Smith 的定义, 植物单宁是指分子量在500—3000 范围内的具有鞣性的多元酚。1981年,Haslam 提出了植物多酚这一术语,它包括单宁及相关化合物( 如单宁的前体化合物和单宁的聚合物)。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地概括这类天然产物的特点, 也符合各学科领域的实际研究情况,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植物多酚的化学研究始于18世纪末。其结构复杂, 化学性质活泼,并且常以大量性质相似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因此本世纪30 年代以前,多酚化学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植物多酚的科学分类方法直到1920 年才由Freudenberg 提出,即根据化学结构不同,植物多酚分为水解单宁( 酸酯类多酚) 和缩合单宁( 黄烷醇类多酚或原花色素)。前者主要是酸及其衍生物与多元醇以酯键或甙键形成,可细分为单宁和鞣花单宁两类。后者主要是羟基黄烷醇类单体的缩合物, 单体间以C—C 键相连如图1所示。[4]

二苯胺项目建议书

二苯胺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山东开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5000t/a二苯胺生产装置建设 2、项目建设单位:山东开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3、拟建地点:高青新区新规划场地 4、建设项目内容与规模 建设项目内容:二苯胺生产装置 建设项目规模:5000t/a 5、建设年限:一年半 6、概算投资:2800万(未含土地费用) 7、效益分析: 苯胺当前市场价:6700元/t 二苯胺当前市场价:16000元/t 生产成本:9000元/t 预计效益:7000元/tx5000t=3500万 若开工率60%,则预计效益2千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二苯胺简介:二苯胺又称 N-苯基苯胺,是一种精细化工原料,最初作为纤 维和含氮类炸药的稳定剂,随着二苯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二苯胺已成为 橡胶助剂、染料和医药的重要原料;以它为原料可以合成橡胶防老剂BLE 、AM 、

DFC 等品种,其衍生物对氨基二苯胺是对苯二胺类防老剂4010NA 、4020 的基本原料;另外还可以制造多种染料和医药。 二苯胺是吩噻嗪的主要生产原料。 2、二苯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投资少,效益好 5000t/a的生产装置,计划投资2800万元。 2014年二苯胺国内年生产量3.4万t/a,市场价1.6万-2.0万/t。全球年产量6.5万t/a。进口价格由于关税和增值税,高于国内价格,并且供量不足。苯胺连续法生产二苯胺,其生产成本,0.9万/t。拟建5000t/a的生产装置,满负荷生产,效益3000—4000万左右/a。 投资少,见效快。

(二)市场有需求 1、目前国内二苯胺生产厂家主要为江苏飞亚化学工业集团(2万t的装置, 产量3万t/年)和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5万t的装置,产量0.8万t/a),辽宁庆阳化工厂(产量0.15万t/年)。根据市场分析报告和富安化工厂反映, 目前二苯胺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基本是供小于求的情况,国外二苯胺 用量最大的科聚亚公司(Chemtura)自身产量不足,其台湾生产防老剂的生产厂,还需要从国内进口。 且没有信息表明近期有拟建装置。据市场分析报告的分析,预计未来5年, 全球产能基本保持稳定。 2、进出口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