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本实验采用国标(GB5773-04)提出的对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第二制冷剂量热法,对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名义功率不小于0.75kW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试验。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是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间接测定制冷量,是利用安置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内部的电加热管发出的热量来消耗蒸发器盘管所产生的制冷量。

本试验装置有二种制冷剂,其中第一制冷剂为R22,第二制冷剂为R11。第二制冷剂

量热器是一个密闭的受压的隔热容器,安置在该量热器内的蒸发器盘管悬挂在容器的上部,电加热管安装在容器的底部并被容器内的第二制冷剂浸没。第一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蒸发器盘管中蒸发制冷;输入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量主要是电加热管供给(量热器的漏热量应不超过5%),量热器内的第二制冷剂被加热汽化,形成的第

二制冷剂蒸汽在顶部蒸发器盘管外表面冷凝,重新回到液面。这样,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被输入的热量通过第二制冷剂这中间介质间接消耗,当试验系统的热力状态趋于稳定,表明量热器内趋于动态热平衡。

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其热平衡方程式为:

Q0=N h+?Q l

(W)

式中:Q0──发器盘管制冷量,W;

N h──加热功率,W;

△Q l──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损失(外界传入为正),W。

图1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系统图

a、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盘管

e、第二制冷剂量热器

f、电加热管

g、静压水箱

h、第二制冷剂压力表

i、电功率表

j、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表

k、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表l、冷凝压力水量调节阀

? 1 ?

1n

lg P

图 2 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制冷系统循环图

当实际试验工况与规定的试验工况相一致,以及实际供电频率和规定电网频率一致时, 蒸发器盘管制冷量即为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若实际的试验工况和规定工况有些差异,根 据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定义,用以下的公式来求得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在规定试验工况下 的制冷量。

Q p = (N h + ?Q l ) ?

h 1n - h 5n h 1 - h 5 v

1n

f

1

v f (W )

式中:Q p ──制冷压缩机规定试验工况下的制冷量,W ;

h 1n ──规定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吸入蒸汽的比焓,kJ/kg ; h 5n ──规定试验工况下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比焓,kJ/kg ; h 1 ──实际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吸入蒸汽的比焓,kJ/kg ; h 5 ──实际试验工况下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比焓,kJ/kg ; v 1n ──规定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吸入蒸汽的比容,m 3/kg ; v 1 ──实际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吸入蒸汽的比容,m 3/kg ; f 1n ──规定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供电频率,Hz ;

f 1 ──实际试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供电频率,Hz 。

2.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热损失的标定

将量热器与制冷系统的阀门全部关闭,接通电加热管电源,供给电能使第二制冷剂蒸 发并升压,调节供电量,使第二制冷剂压力稳定于某值,该值所对应的第二制冷剂的饱和 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小于 15℃,此时维持供电量,其值波动应在±1%之内,并使第二制 冷剂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的波动不大于±0.5℃,读得电加热量 Q d 。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热损失系数由下式确定:

K F=Q d

t b-t a

(W/℃)

式中:K F──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热损失系数,W/℃;

t b──第二制冷剂稳定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Q l = K F ? (t b - t a )

'

?Q l = K F ? (t k - t a )

t a ──环境温度,℃。

从而可利用 K F 值,求得试验条件下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损失:

' '

W )

式中:t b’ ──实际试验条件下第二制冷剂稳定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t a’ ──实际试验条件下环境温度,℃;

测定的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绝热效果应使散热量不超过被测压缩机制冷量的 5%。 3. 辅助测量方法──冷凝器热平衡法

冷凝器热平衡法作为辅助测量手段,其结果的求得不依赖于主要的测量手段,它是用 以判别主要测量手段所得结果的可信程度。国标 GB5773-04 规定“第二制冷剂量热法”以 “冷凝器热平衡法”为辅助测量手段,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偏差在±4%以内,以主要测试装 置测得的制冷量为准。

通过测量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出口状态参数、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流量, 利用冷凝器的热平衡关系,可求得在实际试验工况下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

G 1 =

M s ? C P ? (t o - t i ) +

h 3 - h 4

?Q l 1000 (k

g/s )

式中:G 1──系统中第一制冷剂的流量,kg/s ;

M s ──冷却水质量流量,kg/s ;

C p ──水的定压比热,C p =4.19,kJ/kg.℃; t o ──冷却水出口水温,℃;

t i ──冷却水进口水温,℃;

h 3 ──进冷凝器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 h 4 ──出冷凝器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 △Q l’ ──冷凝器的热损失(以向外界散热为正)

,W 。 '

'

(W )

式中:K F ’──冷凝器热损失系数,W/℃;

t k ──冷凝温度,℃; t a ──环境温度,℃。

冷凝器的热损失可按量热器热损失系数测定方法相同原理进行,并规定该热损失不 得大于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 5%。

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法,可根据节流阀前的状态参数及离开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第

一制冷剂的状态参数,求得在该实际试验工况下系统内的实际制冷剂流量:

G1=N h+??Q l

h1-h5

(k g/s)

三、试验的稳定条件

=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本实验采用国标(GB5773-04)提出的对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第二制冷剂量热法,对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名义功率不小于0.75kW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试验。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是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间接测定制冷量,是利用安置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内部的电加热管发出的热量来消耗蒸发器盘管所产生的制冷量。 本试验装置有二种制冷剂,其中第一制冷剂为R22,第二制冷剂为R11。第二制冷剂 量热器是一个密闭的受压的隔热容器,安置在该量热器内的蒸发器盘管悬挂在容器的上部,电加热管安装在容器的底部并被容器内的第二制冷剂浸没。第一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蒸发器盘管中蒸发制冷;输入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量主要是电加热管供给(量热器的漏热量应不超过5%),量热器内的第二制冷剂被加热汽化,形成的第 二制冷剂蒸汽在顶部蒸发器盘管外表面冷凝,重新回到液面。这样,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被输入的热量通过第二制冷剂这中间介质间接消耗,当试验系统的热力状态趋于稳定,表明量热器内趋于动态热平衡。 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其热平衡方程式为: Q0=N h+?Q l (W) 式中:Q0──发器盘管制冷量,W; N h──加热功率,W; △Q l──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损失(外界传入为正),W。 图1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系统图 a、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盘管 e、第二制冷剂量热器 f、电加热管 g、静压水箱 h、第二制冷剂压力表 i、电功率表 j、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表 k、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表l、冷凝压力水量调节阀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

压缩机检测方法和参数—压缩机性能测试 一、前言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制冷系统的动力装置和主机,相当于制冷机的心脏。它使制冷剂在系统的管路中循环,把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再排入冷凝器。 压缩机的作用可总结为: 1)从蒸发器中吸出蒸汽,以保证蒸发汽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压缩)以创造在较高温度下冷凝的条件。 3) 输送制冷剂,使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制冷效果。而且,压缩机与制冷系统的匹配是否合理,不但涉及到整个装置的成本,而且对使用寿命和能耗均有影响,所以对压缩机的性能及有关参数的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 压缩机性能的测试主要是测定压缩机运行时相关温度、压力、液位、转速、功率、振动、噪声、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其中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及规定工况下的制冷 量是测试的重点。压缩机测试完后,需要对测试数据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判断分析,以找出压缩机结构设计中问题,或者判断该压缩机是否运行良好。 本文将先对压缩机的测试原理、方法和相关规定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对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测试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此对压缩机检测与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压缩机测试的相关规定 为保证测试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国家规定了压缩机测试的相关标准,而该标准也即国际标准ISO 917-1974 中的《制冷压缩机的试验标准》。 2.1 一般规定 2.1.1 排除试验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漏. 2.1.2 系统内应有足够的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制冷剂.压缩机内保持正常运转用润滑油量. 2.1.3 循环的制冷剂液体内含油量应不超过2%(以质量计). 2.1.4 压缩机吸、排气口的压力一温度在同一部位测量,该测点应在吸、排气截止阀外(不带阀的封闭 压缩机为距机壳体)0.3m的直管段处。 2.1.5 排气管道上应设置有效的油分离器. 2.1.6试验系统装置的周围不应有异常的空气流动。 2.1.7 试验装置环境温度为30±5℃。 2.1.8 提供测量含油量而抽取制冷剂??—油混合物样品的设备。 2.2 试验规定 2.2.1 压缩机性能试验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二者应同时进行测量。 2.2.2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4% 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 据。 2.2.3 压 缩机试验时,系统应建立热平衡状态,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1.5h。测量数据的记录应在试验 工况稳定半小时后,每隔20min测量一次,直至连续四次的测量 数据符合规定为止。第一次测量到第四次测量记录的时间称为试验周期,在该周期内允许对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作微小的调节。 2.2.4 主要试验方法 a.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b. 满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 c. 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 d. 制冷剂气体流量计法 2.2.5 校核试验方法 a. 水冷冷凝器量热器法 b. 制冷剂液体流量计法 c. 压缩机排气管道量热器法 2.3 测量仪表和精度的规定 2.3.1 一般规定 2.3.1.1 试验用仪表的类型,可采用一种或数种进行测量。 2.3.1.2 试验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应有近期经国家计量部门或有关部门校正的合格证明。 2.3.2 温度测量仪表和精度 2.3.2.1 仪表:玻璃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和温差计。 2.3.2.2 精度: a. 量热器的加热或冷却介质和制冷剂的进、出口温度:准确度±0.1℃; b. 冷凝器用于校核试验时的冷却水温度:准确度±0.1℃; c. 压缩机吸气温度、流量节流装置前温度:准确度±0.1℃; d. 其它温度:准确度±0.2℃; 2.3.2.3 温度测量的规定: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本实验采用国标(GB 5773-04)提出的对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第二制冷剂量热法,对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名义功率不小于0.75kW 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试验。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是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间接测定制冷量,是利用安置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内部的电加热管发出的热量来消耗蒸发器盘管所产生的制冷量。 本试验装置有二种制冷剂,其中第一制冷剂为R22,第二制冷剂为R11。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是一个密闭的受压的隔热容器,安置在该量热器内的蒸发器盘管悬挂在容器的上部,电加热管安装在容器的底部并被容器内的第二制冷剂浸没。第一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蒸发器盘管中蒸发制冷;输入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量主要是电加热管供给(量热器的漏热量应不超过5%),量热器内的第二制冷剂被加热汽化,形成的第二制冷剂蒸汽在顶部蒸发器盘管外表面冷凝,重新回到液面。这样,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被输入的热量通过第二制冷剂这中间介质间接消耗,当试验系统的热力状态趋于稳定,表明量热器内趋于动态热平衡。 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其热平衡方程式为: ( W ) 式中:Q 0── 发器盘管制冷量,W ; N h ── 加热功率,W ; △Q l ──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的热损失(外界传入为正),W 。 图1 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装置系统图 a 、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b 、冷凝器 c 、节流阀 d 、蒸发器盘管 e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 f 、电加热管 g 、静压水箱 h 、第二制冷剂压力表 i 、电功率表 j 、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表 k 、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表 l 、冷凝压力水量调节阀 l h Q N Q ?+=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带答案-排版)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 第一章 1 制冷与空调装置由几部分组成?试举例说明。 答:P1制冷与空调装置是将制冷设备和耗冷设备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它除了制冷主机、辅机及由连接管道组成的制冷系统外,还包括与建筑、结构相适应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照明及自动控制等系统。举例说明:空调制冷装置由制冷、冷风或冷水系统等组成。 2 制冷与空调装置中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答:P2可以采用的新能源: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举例说明: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所谓太阳能制冷,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两部分构成;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吸收式制冷是利用两种物质所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来进行的,这两种物质在同一压强下有不同的沸点,其中高沸点的组分称为吸收剂,低沸点的组分称为制冷剂。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降温后凝结;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浓溴化锂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由溶液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 3 何谓冷藏链?组成食品冷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答:P2冷藏链是指食品从产地进行冷加工后冷藏运输至冷藏库贮存,然后通过冷藏销售柜由市场进入家用冰箱。 组成环节:采集、加工、冷冻、运输、贮藏、零售到消费者等环节。 第四章 1简述食品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答:P39食品低温贮藏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微生物正常活动的温度范围为0-80℃,高温或低温都可以抑制或终止微生物的繁殖,甚至灭菌上述温度效果同样适用于酶。因此,用人工制冷的方法降低食品的温度或使食品冻结,就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保证食品长期存放而不变质。 P42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在冷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贮藏温度的相对湿度,并人为地造成某种特定的气体成分,在维持水果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呼吸、蒸发、激素、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延缓其生理代谢,推迟后熟衰老进程和防止变质腐败,使水果更长久的保持新鲜和优质的食用状态,这就是气调贮藏原理。 2 气调贮藏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通常需要控制哪几项气调指标? 答:P43气调贮藏的方式:快速气调、自然气调、减压气调等等。控制指标: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贮藏期。 3 冷库制冷系统中,氨系统和氟系统各有何特点? 答:P55~P57氨、氟系统各自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氨系统:大中型(1000~10000t)系统;采用水冷效率较高;周边没有大片居民区(一旦泄漏有毒害危险);配合土建库较多;建设周期较长;系统有人值守(较少设计成自控系统);操作维修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调配相对灵活…… 氟系统:中小型系统、组合快装式;(尤以小型冷库更为普遍采用);在没有条件采用水冷的地方,风冷可以满足要求;无毒害;小型机组多有成套产品,安装快捷;多为自动控制;维修率低; 总体运行费用大中型氨系统稍好一些,但缘于大型、水冷等多方面因素,不可简单对比。 4 何谓间接制冷系统和直接制冷系统?有何特点? 答:P55 直接冷却即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来直接冷却被冷却物体,冷冻加工和冷藏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而间接冷却是指通过中间介质,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送给制冷剂,盐水制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直接冷却系统是制冷剂直接在冷却设备内蒸发吸热,它不需要其他媒介传递热量,具有传热效果好,设备和管理简单,适应各种冷库使用。 间接冷却好处:可以减少制冷系统的容积而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由于载冷剂的热容量较大,被冷却对象的温度易于保持恒定。系统万一泄露,食品不会被制冷剂污染。 间接冷却缺点:系统因增加中间介质的冷却和输送装置而变的更为复杂,投资和能耗相应增大。 5 与普通冷库相比,气调库制冷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P66气调库的制冷系统与高温冷藏库基本相同。由于气调贮藏的特殊性,故其制冷系统的设置要注意以下问题:(1)制冷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其冷负荷与冷藏库的不同。 (2)气调库入库阶段的负荷与贮藏阶段的负荷相差很大,采用配有双速风机的冷风机尤为重要,既可以使入库的果蔬很快冷却下来,又能减少果蔬在贮藏中的干耗。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1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 目的:通过对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的了解;正确使用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 第一节制冷剂 1,什么是制冷剂以及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剂:就是在制冷系统中能够循环变化的物质,也叫工质。 制冷过程就是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相变时(蒸 发或冷凝)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达到热量从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部分。 2,制冷剂的安全、环境特性 毒性危害分类:分A、B两类。A类,无毒性或低毒性;B类,高毒性。 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分1、2、3类。分别为:不可燃、有燃烧性、有爆炸性。 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表示制冷剂消耗大气臭氧分子潜能的程度。 选用R11的值作为标准值1.0。 温室效应潜能值(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衡量制 冷剂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值。选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潜能值为标准值1.0。 例:毒性危害和燃烧性危害程度分类 ODP GWP R11 A1 1.0 4600 R12 A1 0.82 10600 R744(CO2) A1 0 1 R717(氨) B2 0 1 R22 A1 0.034 1900 R134a A1 0 1600 3,常用制冷剂 1)氨(NH3 R717) 标准沸点-33.4℃,凝固温度-77.7℃。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 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流动阻力小,比重小,传热性能好; 价格便宜、易获得。 毒性大,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食品易产 生污染; 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 留半小时就会引起中毒; 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可以燃烧; 容积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以引起爆炸; 氨在高温(260℃)时会分解出氢气(H2),遇空气 及明火会产生强烈的爆炸; 氨系统必须安装空气分离器,及时排放系统中的空 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氨极易溶于水,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 氨系统中不会产生冰塞,可以不加干燥过滤器;但有水存在,极易腐蚀金属,并提高蒸发温度;纯氨不腐蚀钢、铁,但含水时会腐蚀锌、铜及铜合金(除磷青铜),因此在氨制冷机及系统中不允许使用铜及铜合金部件(包括压力表,氨压力表必须标有“氨”字样),只有个别起耐磨、密封的部件才可以使用高锡磷青铜,如活塞机的小头衬套和轴封。

03第2章制冷剂-1

第二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 第一节 制冷剂 制冷剂是制冷装置中进行循环制冷的工作物质,又称为“工质”。 一、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 (一)热力学性质 (二)物理化学性质 (三)环境友好性能 反映一种制冷剂环境友好性能的参数有消耗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DP )、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大气寿命(排放到大气层的制冷剂被分解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Atmospheric Life )等。 变暖影响总当量TEWI (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 )综合考虑了制冷剂对全球变暖的直接效应DE 和制冷机消耗能源而排放的CO 2对全球变暖的间接效应IE [3]。 IE DE TEWI += (2-1) 其中,)(α?+??=M N L GWP DE b E N IE ??= 综合考虑制冷剂的ODP 、GWP 和大气寿命,当其排放到大气层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际认可条件时,则认为是环境友好制冷剂。评价制冷机使用制冷剂的环境友好性能时,国际认可的条件如下[8][9]: [3] 日本冷凍空調学会 編. 上級標準テキスト·冷凍空調技術(冷凍編)[M],社団法人日本冷凍空調学会,2000年7月. [8] GB/T 7778-2008,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S]. [9] LEED. 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Version 2.2, EA Credit 4: Enhanced Refrigerant Management [M]. October, 2005.(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LEED-NC 标准2.2版,第四评分项《加强制冷剂管理》,2005年10月) 沸点(℃) 单位容积制冷能力(k J /m 3) 图2-1 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能力与沸点的关系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测试压缩机性能

关于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钱大馨 一. 概述 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要测试的参数是:在一定工况下的压缩机质量流量和压缩机的功耗,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能效比EER(制冷)或性能系数COP(制热)。但通常不用压缩机的质量流量来表示压缩机的性能,而是用压缩机的制冷量来表示。制冷量的定义为:“由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焓与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之值。”即: ()11f g h h G Q ??= 式中:Q :制冷量 G :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 h g1: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焓 h fl :规定工况下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 上述的比焓差是根据理论工况来计算的,因此计算得到的制冷量是与“由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制冷流量”成正比的,但使用制冷量来表达,就与压缩机的使用条件联系起来了,比较直观。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 1.“排气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制冷剂液体的温度没有规定,而是留给具体的压缩机标准或压缩机生产厂家去规定。房间空调压缩机将标准工况下的这个温度规定为46.1℃。 2.“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制冷流量”,如果试验工况偏离了

理论上规定的工况,但偏差不大,则可以也需要作相应的修正。修正公式如下: f f V V Q Q g 0110??= 式中:Q 0:规定工况下的制冷量 V 1: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气体实际比容 V g1:规定工况下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比容 f :试验频率 f 0:规定的工作频率 二.制冷压缩机的试验工况 以下工况唯一地确定了压缩机的性能,即确定了在该工况下的压缩机质量流量,除此以外,试验装置上其它参数对压缩机的性能均不产生影响,因而也无助于对压缩机性能的研究。 1.排气压力Pd ,为冷凝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0.5%。房间空调压缩机标准工况的冷凝温度为54.4℃。 2.吸气压力Ps ,为蒸发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0.5%。房间空调压缩机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为7.2℃。 3.吸气温度Ts 。吸气温度的规定应当是过热的。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3℃,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房间空调压缩机标准工况的吸气温度为35℃。 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确定了压缩机的吸气状态,而排气压力确定了压缩机的效率点。 4.环境温度Ta 。规定为35℃±1℃。 5.周围空气流速,应在0.75±0.25m/s 的范围内,周围500mm 的距离内不应有影响试验的冷热源。 6.电源电压。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