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形象期待: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

审美动机: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即是读者希望通过接受文学作品而获得情感愉悦并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人永远有着向往自由、积极进取、追求完美的天性,有着力图超越自身而趋向崇高的欲望。

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做接受心境。

文学创造过程

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由内心积累得相当多的感性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因此,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与一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相联系的,是由作家强烈的内在需要促成的。

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思维:即借助于再现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所从事的思维。确切地讲,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指在艺术构思中,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综合运用联想、感情、理智、回忆等多种心理机制,以创造具有丰富审美意义的形象或意念为目的的思维方式,由于形象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造中,因此它又叫艺术思维。在文学创造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而总体上,形象思维包含抽象思维。

艺术直觉:艺术直觉是文艺家在创作活动中直接、敏锐、迅速地感受、捕捉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的一种特殊心理能力。艺术直觉是凭感官直觉得到的客观对象物最初的主观映像,所以它既不完全是感性认识,也不是无意识。其表现形态是感性的、不自觉的、非逻辑的和非功利的,而本质内涵又常是和理性、逻辑、功利目的有内在联系的。它看似先天的本能,实为后天的再造,是以审美主体长期的实践积累、经验积淀、思想修养为内在依据的。艺术直觉在审美判断、艺术创造中有不可忽视的独特功能。

灵感:灵感是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和形象)的一种顿悟,其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亢奋性和创造性。

1. 艺术发现的四个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在此一发现之前,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蓦然领悟的发生,

只不过是内心经验酝酿后从阈限下破土而出。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对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不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也不仅是某种技巧、方法,甚至也不仅是天才,而是和他的内在蕴藉有关的深层心理内容的外射。他之所以能在此事物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彼时彼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无意导向。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从物理世界看,手指活动只是有机体机械力的运动,当茨威格由此而发现赌徒正在挣扎着的灵魂的时候,便融进了自己的内在体验。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这个创造物灌注着作家的内心经验,近似原物实际却是世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例如周敦颐所礼赞的莲花,其外表并没有超出它在自然界的植物性状,但蕴涵着士君子高雅情操的莲花却是独特的“这一个”。

2. 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几种常见的构思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联想与想象、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和无意识。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在艺术构思中,回忆常常是由外在刺激或内部需要在特殊情况下激活了某一意念而发生的。人在记忆时往往自发地将信息压缩为一簇簇的集合体,一个集合体就是一组内部联系紧凑的信息项,它能够像一个单词一样被记住。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内心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沉思往往是从对于某个形象或意念的追忆开始,慢慢地越走越远,以致偏离原形象或意念,甚至不经意间已经跨入其他领域时,所得到的意外收获。回忆开始时,作家可能被某物所触而有意地沉潜于与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有关的思索中,但由于思考像野马一样狂奔乱跑,因而有时思索的主线会脱离原来形象的启示及轨道,而无意中将重心转移到了其他方向。对此,作家一般是茫然无知的,然而,也许就在此时,一种新的发现或一种创造性的闪光出现了。

想象,就其本义来说,想象就是“想出一个象来”,并对它进行反复思考、加工。换言之,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与想象强调将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先前形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结构不同,联想更强调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在习惯上和功能上的联系,强调“由此及彼”的过程。

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

直觉,英文是Intuition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正在领会或知道的方式”。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理智是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思维)。

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有机体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情绪与情感二者相互纠缠,亦相互影响,主体的态度、评价可能导致某种特殊的情绪,而先在的情绪体验也可能带来不同的情感态度、评价。

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无意识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是在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的情况下,暗中对意念的整合、形象的构思、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开掘.意境的渲染、情调的烘托等,一句话,对各种心理材料的排列、组合中发生作用的。无意识作为艺术构思的一个辽阔而又深沉、活跃而又内隐的心理领域,对整体的文学创作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 艺术构思的基本方式

常见的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1)综合

综合的含义:它是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综合的特征:首先,综合具有定向性。在艺术构思中,作家的想象虽可以天马行空般四处遨游,但他总有中心意念,这意念就是由一个个想象串连起来的线索。作家的思绪飞翔得再远,也可以循此返回现实。其次,综合具有选择性。艺术构思时,大脑的材料可能像一窝受惊的蜜蜂,黑压压的一团倏忽卷过来,又倏忽卷过去,飘忽无定。但经综合之后,这些凌乱的材料已被作家的中心意念作了筛选,留下来的大多是用得着的。最后,综合具有刷新性。作家构思时从记忆中所调出的材料可能是个别的、陈旧的,但经综合之后,它们却被刷新,成为一个新形象。可见,综合绝对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围绕中心意念,创造新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构思方式。

(2)突出和简化

突出的含义:它是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后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神的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生动的效果。

突出的实现途径:一、浓涂重抹;作家为了达到某种意图,故意抓住某个形象身上某一最显著的特征,通过添加与此特征有关的肖像、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把这一特征连同这个形象强调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步,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淡化背景;在某一场景中通过巧妙地移动某事物来牵动读者视线,能使该事物成为前台现象,这时候,该场景中本来地位上基本平等的其他事物被降到了背景地位。为了引起悬念或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作家也喜欢用此方法让主要人物款款走上前台,以达致“突出”效果。

简化的含义:它是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简化与突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简化的目的是突出;突出以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来吸引读者,简化则是将形象或意念身上所有的避遮物全部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简化后的形象比浓墨重彩的“突出”更能抓住读者。

(3)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的含义:它是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通过变形,作家常常能获得独创性的形象。

变形的方法:①扩大和缩小:即把形象变大或缩小,使之成为畸形,这个形象虽然还有常人的思维和欲望,但可以做常人做不到的事。②黏(粘)合;把某一形象用半人半怪的方式予以黏合,使之既有人的属性,又有怪的特点。③漫画:有意改变形象的思维方式,使其在振振有词或荒唐可笑的诡辩中,道出世事的昏暗或常人不敢言说的真理。④夸张:赋予形象一种相当突出的相貌或精神特征,这特征不仅影响其性格,而且支配其处世方式,

既真又幻,既幻又真。⑤幻事: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客观性,而将这个形象所生活

于其中的“世事”予以变形,使常人在奇世旅行,可给人以奇异感受和深刻启发。

陌生化: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的手段,重新塑造对对象的感觉,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变形与陌生化的关系:

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区别: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以消解“套板反应”。

4. 文学创造物化阶段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的最后阶段。物化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进言之,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由此可知,文学作品表面上是以文字符号和纸张相结合的物质形式在社会上流通,实则是作家内心某种精神现象的传播。

物化阶段从“心”(形之于心)到“纸”(形之于手)中存在的问题。物化阶段有一个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移到“纸”(形之于手)的转化过程。

①复杂性。这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作家头脑中所构思的那个形象,已成为一个“创造物”,而非生活中某个外在物象;物化活动开始后,构思活动还在进行;作家遣词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弱,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

②常见的问题。在此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是:

第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创作意图是作家心中指向性很强的某种目标预期,但它有时并不符合逐渐成熟起来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当人物成熟起来时,他必然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而无法迁就作家原来的意图。此时,作家要么掐灭他,要么顺从他,似乎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在文学史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成熟作家大多采用顺从人物自由发展的方法,而不是相反。即便是通过脑中倏忽闪现的思绪来勾勒人物形象的意识流大师乔伊斯,也不得不遵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以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其实,遵从人物性格逻辑的自由发展而改变原来的设想,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因为,这

样能使人物有活泼的内在生命力,其性格所支配而产生的各种悲欢离合行为,能产生极强烈的真实感。这种情形的发生,常常是创作进入某种境界的标志。

第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开始构思时,作家大体上都有一种动机,可是在物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在刺激的作用,或从材料中发现了新东西,作家会产生一种新动机。有时,后起的动机甚至还可能取代原先的动机而支配物化过程。由于动机暗换是内在的.有时还是无意识的,因而作家的理智并没有觉察到这种改变,反而误认为是作品的物化过程逸出了原来的设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动机暗换打破了原来的构思,悄悄地赋予了作品以作家未曾明确的意识,无意中反倒增加了作品的内涵。所以,当作家为此懊悔不已时,在读者或评论家那里仍将该作品奉为佳作。显然,动机暗换所造成的冲突,既使作品内容一波三折,也使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更为丰富、复杂。由上可见,在物化阶段出现的意图与人物性格的冲突、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等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似乎不是阻力和影响质量的因素,反而可能是作品质量得到提高的一个契机。

第七章 文学接1

第七章文学接受 1、文学接受 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2.文学接受的构成读者和作品。 ==读者的作用①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②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对作品意义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3、文学接受的过程 ==分为阅读前素养的储备、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三个阶段。 ==阅读前的素养储备①读者的接受素养。(语言接受能力、生活体验、文学艺术修养)②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包括审美动机,娱乐、消遣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借鉴动机、批评动机。 ==审美感受,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形象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领悟和欣赏。审美感受具有独特性。 ==审美评价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等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评价。 4、二度创造 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 二度创造的内容主要有一、重构文学形象二、开掘深层的意蕴世界, 读者二度创造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个体的感悟、人际交流、生活追求及学习借鉴。 5、文学接受的差异性与共通性 ==差异性: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不同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对同一作品的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 ==共通性: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接受往往存在着稳定的,超越时代、地域和民族差异的一致性。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文学语言的把握文2学形象的把握3文学意蕴的诠释4具体的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 ==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死亡。 6、文学经典 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的独特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他是文学创作借鉴的对象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参照标准,更是文学接受的宝贵资源。 7.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 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只是从经典形成的角度来观照文学接受活动及其结果。文学的创造性部分地来自于时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带来的冲击。 “伪经典化”现象,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非文学原因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和地位的活动。 8.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 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和完善。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9.为什么读经典

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形象期待: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 审美动机: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即是读者希望通过接受文学作品而获得情感愉悦并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人永远有着向往自由、积极进取、追求完美的天性,有着力图超越自身而趋向崇高的欲望。 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做接受心境。 文学创造过程 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由内心积累得相当多的感性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因此,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一、发生阶段——关键词:材料、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二、构思阶段——关键词:艺术构思、心理机制 三、物化阶段——关键词:即兴、推敲 一、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文学材料(素材-题材) P124 (名词解释)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材料的来源:“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的获取途径: P125 1)无意获取(自发接受):是指作家从小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接收到的大量刺激。对于这些刺激,他虽然没有有意地记忆或着意地思索,但它们却作为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悄悄地进入大脑,有些甚至会再长期记忆中扎根。 2)有意获取(自觉积累):是指作家出于某种理想冲动,或为了完成某一个创作任务,而围绕一个中心,并采用有意记忆(或笔记、摄影等)的方式,去有意接受刺激或积累信息的途径。例如,罗曼罗兰、纪德到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采访,巴金到朝鲜战场考察,都属此类。 相关的主体能力:感知、观察、记忆 (名词解释)艺术发现P127 :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相关主体能力:审美感知力、洞察力 (名词解释)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外在刺激所引发的。 动机的类型:1)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2)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注意: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P145 二、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从观念上解决,“写什么?”“怎么写?” (名词解释)艺术构思P130: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文学的创作要经历三个过程即发生阶段

文学的创作要经历三个过程即发生阶段、构思过程与物化阶段。 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包括材料储备、艺术发现与选择创作动机;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则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这是一个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既是我们说的创作表现阶段,即文艺创作的完成和定型。 我们一直在追看、讨论的《美人心计》,我们十分期待的《泡沫之夏》、《蓝色佳期》(原著名为《佳期如梦》)、《来不及说我爱你》(原著名为《碧甃沉》),有惊喜,但更多的是因为与原著不同而带来的缺憾和思考。 珠玉在前,我不能接受电视剧在剧情上的变动,不能接受演员与心中角色的巨大差距。但因为有对原著深刻的感情和想对电视剧版本和原著对比的想法,即使失望,我还是一直在看,一路期待。也会觉得自己十分矛盾,但交流之后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也大多有这样的感觉。这让我萌发了对这一现象进行归纳、深入探究的愿望,于是顺其自然的有了写作的欲望。 首先我和几个关注这个类型电视剧的朋友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听取了大家或褒或贬的意见,我有了更多感悟,但还是坚持最初自己的想法:这归根结底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种“拿来主义”,即使原有读者群的追捧带来了高收视率,仍不值得推崇。 然后,我上网查阅了这几部小说及改编后的电视剧的资料,重点是网友对剧情改编及演员选择的看法。其中,争议最大的是《泡沫之夏》与《蓝色佳期》。 《泡沫之夏》主演被质疑集体装嫩,《蓝色佳期》则被疑“台味”太浓。仔细翻看剧照,再联系自己当年看小说时幻想的主角形象,我十分唏嘘和感慨,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得不说我是失望的,还有一点无奈。 妆容再精致,服装再华美,也会是我读原著时心中的那个形象。相信众多忠实读者和我也有一样的想法。

文学接受的发展

文学接受的发展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一)填空、对话 它们都是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是对文学接受的再创造作用的一种肯定。填空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对于本文空白点的主动填补现象,对话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前人和传统之间的沟通与融合现象。 英加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 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 伽达默尔: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 伽达默尔: 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把艺术当做是真理得以显现的方式。 真前见、时间距离。 文本的解释活动是不同视域的融合,由于相异而向对方开放,进行平等对话。 (二)兴味 兴味是中国古典诗学术语,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主动去激活

或唤醒作者赋予的感兴与意味的现象。 (三)还原与异变 还原和异变是文学接受发展阶段特有的两种不同现象。还原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在本文的导引下去力求复现作者原意的现象。异变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在理解作者原意时必然出现的偏离、改变或调整现象。 异变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作品形象的异变,二是情感的异变,三是思想的异变。 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政治观念;预定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学欣赏能力。 王国维从自己的视野,把古人的三句词理解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理解与误解 (一)正解与误解 理解与误解都是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特有的现象。理解是文学接受的发展阶段中读者对作品意义和作者原意的把握与领悟过程。误解是文学接受发展阶段的一种普遍而正常现象,有两种情形:一是正误,二是反误。正误是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原意不尽一致但又看上去契合作品意蕴实际的情形。反误则是读者的理解不仅与作者原意不尽一致

15文学接受的过程

15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一阶段:创作阶段。在文学接受过程中,首要的是作家的创作。作 家通过思考和感受,借助于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独 创性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还需要将自己的创意和观点转化为文字,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他们的作品。 第三阶段:传播阶段。一旦作品发布,就会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传播给 更多的读者。这些媒介渠道包括书店、图书馆、网络等。媒介的选择和方 式对于人们了解作品和获取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阶段:阅读阶段。当作品传播到读者手中时,接受的过程进入到 了关键阶段。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与作品进行对话和沟通,通过解读和 理解作品中的细节、情节、主题等,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读者的 阅读体验和阅读方式,受到个人背景、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首先,接受文学的过 程是主观和个体化的。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这种差异 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和观点。其次,文学接受的过程是动态的和演化的。随 着时间的推移,作品的理解和接受会发生变化。有些作品可能在第一次阅 读时并未引起特别的注意,但在后来的阅读中,可能会产生更深的共鸣。 最后,文学接受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反馈可以影响 其他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因此,读者的接受和作品的传播是相互依存的。 总的来说,文学的接受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它涉及到作家、作品、读者等多个参与者和因素。这五个主要阶段是文学接受过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因时间、地理、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理

解和研究文学接受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

文学创造的发生与构思阶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与构思阶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1、材料的储备(素材的积累)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文学材料的源泉:社会生活 文学材料的主体性特征:文学(创作)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文学材料的形成: 作家的记忆机制: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因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获取材料的途径:无意获取:童年经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含义: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表现: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作家独特眼光和非

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艺术发现的地位和作用: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体进入创造过程;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 黑格尔《小逻辑》论艺术发现: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三、创作动机 含义: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作用: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动态轨迹:内在需要鼓动—作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与外部刺激相迎合—形成极强的行动力量—支配整个创作过程。 分类: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何谓艺术构思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 一、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姚斯: 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自身具有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它包括伽达默尔所谓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两方面内涵:一方面,“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也积累了阅读经验,这两方面的融合就形成一代代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 文体期待 形象期待 意蕴期待 (二)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 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 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 (三)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类型 个人性期待视野;集体性期待视野。 二、接受动机 是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特有的另一种读者心理状况,是驱使读者去接受文学作品的内在需要或心理动力。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一是欣悦心境,二是抑郁心境,三是虚静心境。 (一)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个人境遇;主体身体状况;自然环境因素。 (二)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虚静 庄子:“心斋坐忘”。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杜甫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的层次 (1)、文体期待 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形象期待 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我们看到不同的事物会联想到不同的意境,这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的。而当我们看到其他一些有特色的名字如朱老忠、座山雕、蝴蝶迷等时,也会产生一些对其性格或兴味特征的猜想,这就是形象期待。 (3)、意蕴期待 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实践证明,读者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总会期待作品表现出一种合乎自己人生理想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一种与自己相通的思想倾向。 以《红楼梦》为例,我们阅读红楼梦之前,看到这个题目,会先猜测这是什么文体,然后,在阅读中对于各种人物又会有不同的期待。最后,又会期待这部作品会表达出一种与自己人生态度相仿的思想倾向。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 1、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情趣、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都会影响读者期待视野的形成。(个人经历)。比如说一个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的读者,会更期待豪迈乐观的文学作品。 2、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发展史、文学发展状况、文学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文学素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喜欢阅读文艺性作品,而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则更倾向于阅读市井文学。 3、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机制。从读者的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对对文本的期待是不同的。(生理机制)大体来说,女性比较期待细致入微的情绪接受,而男性更喜欢粗犷不羁的情感宣泄。从年龄看,儿童喜欢天真幻想,老年喜欢冷静沉思等。 (三)、期待视野的类型 期待视野按接受主体的状况划分可分为个人和集体。个人性期待视野往往是简略狭窄的,集体性期待视野是宏阔深广的;个人行期待视野中不无个人性格的偏爱和兴趣,而集体性期待视野则有某种广泛的社会共通性。 二、接受动机 (一)、审美动机:就是人们所说的怡情怡性的娱乐动机。即读者希望通过接受文学作品而获得情感愉悦并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优秀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无限想象空间,真挚的情感境界,美妙的人生理想,正可以满足读者的这种期待。 (二)、求知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文学作品发现历史规律、社会本质,熟悉人类某种生活状态,了解各类知识的动机。各式各样的工作者,总是通过阅读很多作品研习与其有关的科学知识。 (三)、受教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在人生道路中起到导航、求索的积极作用。 (四)、批评动机:主要表现在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的专业工作者那儿。这

浅议文学接受的过程

浅议文学接受的过程 作者:刘镭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阅读的具体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接受活动对于作品价值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生产和审美接受的过程,它不仅是作家和作品不断产生的历史,也是读者的阅读史,是文学本文的效应史。 关键词:接受;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04-01 1.期待视野的定义 正如前文所说,期待视野就是阅读期待,作为接受美学中的核心观念,期待视野有着自己的定义。 在文学阅读之先或者阅读过程中,读者过去阅读中的艺术经验、读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受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理想等综合性心理定势,它是读者据以理解文学本文意文的心理图式,又可以称为阅读经验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命经验视野""文体期待视野"和"主题期待视野",它由诸多个体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形成,并非纯粹主观心理的产物。尧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它"通过预告、公开和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收。它唤起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人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中,随之开始唤起对'中间与终结'的期待"。比如,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郭沫若的话剧《屈原》的理解,既与早期对屈原以及其他爱国作家的阅读经验相关,也与当时的时代氛围相关,观众(读者)会对屈原的行为、命运产生期待,并在期待的实现与修改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愉悦。 2.期待视野的层次 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2.1 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比如在进行小说的阅读时,读者自然会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故事情节的丰满度有所期待;阅读一首诗歌,读者

文学原理之文学接受基础知识

文学接受 一、定义 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和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具体化过程,是由读者、作品、作者等主要因素构成复杂的结构关系。 二、文学接受的构成和作用 (一)文学接受的构成 1.读者与作品的互动 ①读者与作品的互动关系体现为作品对阅读的规范和召唤 1)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深度与性质限制读者的接受,形式与媒介又规定读者的阅读条件 2)文学作品的创造和形成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对理想读者的呼吁,优秀的作品对读者具有引导和召唤 作用。 ②没有被接受的文学作品只是潜在的存在,它需要通过读者阅读获得现实性,从客观的物的存 在转变为审美的具体存在。 1)以意逆志,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其思想情感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微妙性,需要靠读者积极 的领悟、玩味才能得以实现。 2)接受活动是读者对作品得具体化,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视野的融合,即视觉融合 ③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含蓄性,留有空白,等待读者去解释与填补。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的是描写性的语言,包括大量的气氛渲染、情感的表现,节奏的变化等描写,这就留下了必要的空白。 2.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①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他们都需要文学语言的中介,需要对词语、句子、语篇的理解。 ②文学接受事实上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甚至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状态。 3.读者与作者相互区别 1)面对的对象不同

①作者直接面对历史或现实的生活世界与情感状态 ②读者面对作者创作的需要文字作品,是抽象的符号对象 2)审美方式不同 ①作者通过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完成艺术形象的构思,并把它通过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形成文学作品,即情动辞发。 ②作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唤起审美体验并进行形象重构,使潜在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世界,即披文入情。 (二)文学接受的作用 1.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彰显了文学作品的现实价值,同时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创造与发 现。 2.读者的阅读欣赏是对作品价值的检测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与生产。 3.文学接受是读者进行文学欣赏、理解,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过程,对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人格 塑造、人生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阅读准备 1.读者素养 ①读者接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来自于生活体验的积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素质养成。 ②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增强对文学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是进行更高层次文学鉴赏的基础,这种素养可以通过亲身实践、知识学习、鉴赏技艺的系统培训来提升。 2.接受动机 推动读者阅读并接受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分类 ①审美动机:文学阅读的根本动机,是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感悟的需要。 ②娱乐动机:文学阅读的初始动机,接受主体在得到娱乐、消遣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阅读享受 ③求知动机:通过阅读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宗教、文化、科学等知识 ④受教动机:出于获得某种人生启迪、精神鼓励或者道德教育等目的而进行文学活动 ⑤借鉴动机:为学习作家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而进行阅读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消费和一般物质消费的区别。 .在消费需求和目的上,一般物质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娱乐性和审美性为目的。 .在消费方式和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损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常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文学消费即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两者同步进行,构成了消费实现。 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和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传播三阶段。 .口头传播。 .书写印刷。 .电子媒介。

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 主体的接受心境的三个条件。 .接受者的兴趣。 .接受者的审美心态。 .接受者的对话愿望。 客体的接受心境的三个方面。 .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收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的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期待视野的三个方面。 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学性、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 生活的期待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

文学概论,讲义,第八章 文学接受

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看,它又与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消费密切相关。如果说在文学创作阶段作家是能动的主体,那么在文学接受阶段主体无疑是具有主动性的读者。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心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学接受的过程与效果。同时,文学接受也应提升到文学批评的高度。 第一节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传播、消费、接受。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一项活动。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才实现了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有方向,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才得以顺利运转。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文学消费”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二)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 1.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2.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3.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文学消费则既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两者同步进行,构成了消费实现。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一)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在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文学传播与文学消费是紧紧相扣的两个环节。传播是信息从点到面的过程,是信息的沟通、传递与共享。正因为有了传播,文学产品才得以面对消费者。此外,文学传播又联结着生产与消费,充当着文学价值实现的社会中介。 (二)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文学从诞生的那天起,它的传播就离不开一定的手段与方式。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文学传播方式发生着历史的变化并趋向多样化,由此也引起文学消费的日益大众化和世界化。 文学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口头传播 2.书写印刷传播

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

文学接受的过程讲稿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一节、第三节的讲稿) 老师还有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文学活动既包括文学创造,也包括文学消费。在第十四章中有讲到文学消 费与文学接受的内容,但对于文学接受提到的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关于文学接受的过程。 所以今天就由我们小组来为大家讲讲文学接受的过程的具体内容。 我们小组所讲的内容是第一节的文学接受的发生与第三节的文学接受的高潮这两部分 内容。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节内容,这一节讲的是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 一、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的发生,虽然集中体现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 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的层次:文体期待: 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 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 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 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 氛围的展示与渲染。 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和思想倾向等 方面的期待。期待视野的形成 1)由生活实践,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2)一定的文学素养; (3)特定的生理机制(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期待视野的类型 按其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 第八章文学接受 名词解释 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第五讲--文学接受论

第五讲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不能停留于作家写完作品这个阶段,文学作品的价值必须经过传播、消费——文学接受,才能实现.在传播、消费过程中,一般性阅读是最基本的接受形式,而在阅读基础上形成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则是文学接受的高级形式. 一、文学阅读 读者是文学阅读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客体〕,因此关于文学阅读的探讨可以从读者开始. 〔一〕关于读者的角色 1、被动者角色 认为文学阅读是读者寻求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此观点在中西方文论传统中占据支配地位,直到20世纪初期仍然流行.此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后来者的影响较大. →康德"审美无功利〞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理论支持.《判断力批判》提出"审美无功利〞,因此读者要以无功利的心志去阅读作品,从而领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因此,读者受制于作家和作品,作家成为了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此后欧洲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论大体支持这种观点.显而易见,他们忽视了读者的价值〔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合理性. →象征主义文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肯定.法国象征主义领袖马拉美〔1842-1898〕,认为诗人要把诗的意蕴一点点地暗示出来,而读者应该一点点去猜测诗的意蕴或象征意味.再如,法国象征主义代表瓦雷里〔1871-1945〕,认为对于象征主义作品,读者需要具有"克难〞的能力,因而读者的阅读犹如"带着镣铐跳舞〞. 2、主动者角色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以与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相继兴起,从不同角度突显了读者的作用,使读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甚至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1〕现象学美学对读者地位的重视 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略讲〕,是由德 E.胡塞尔奠定的.现象学的口号是"意向性〞和"回到事物本身去〞.意思是要人们通过直接的认识去把握事物的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本章概述: 本章把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首先介绍作者创作的准备条件,创作缘起,其次描述和描述创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常见的构思方式,最后分析并阐释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即它如何成为有一定形态的可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知识点1: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知识点2: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因此,作品的独特风貌及其内部灵性,一般都是以艺术发现中那不同寻常的“发现”为基础进行独特开掘的。 知识点3: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又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

文学原理

文学原理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文学本质不是单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关系中,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首先,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在社会结构中,文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文学是人们审美的产物,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具有审美的特性。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其次,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运用语言表现生活,塑造形象,从这个角度,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再次,文学是人类与世界双向活动的产物,人类运用文学来反映、认识、把握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最重要的一种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是文学最基本的本质。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探讨文学的本质,应该考虑到文学的这两种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学本质,对文学有正确的认识。换句话说,文学的本质,必然要包括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两个方面,更具体地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具有如下的两种基本的规定性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也必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既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规定性。首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的审美特征 1、形象性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四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肯定自己。”人与现实结成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学不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以抽象的、理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而是以诗意的、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的、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 2、情感性 首先,从创造过程来看,情感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运动。 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各类艺术或各种艺术作品的侧重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情感。 再次,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 3、虚拟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即使是现实生活的照搬,用语言表现出来,就带上了虚构的色彩。因为首先,语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现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