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一、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

(一)二度创造的意义

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

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

(二)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

文学活动的完成与待续

二度创造的历史继承和发展

就个体的读者而言,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阅读和再创造。

从理论上来说,对文学作品二度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样是无限的。

对某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实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人。

二、文学接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一)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共通性及其关系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文学语言的把握,文学形象的把握,

文学意蕴的诠释,具体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

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

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死亡。

(二)共通性与差异性原因之阐释

文学言语结构的稳定性,是共通性的客观基础,而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则又构成差异性的基础。

人类文化、社会的变动性和共通性。

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

三、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

(一)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

1、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只是从经典形成的角度来观照文学接受活动及其结果。

2、文学的创造性部分地来自于时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带来的冲击。“伪经典化”现象,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非文学原因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和地位的活动。

(二)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

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和完善。

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三)对当前大众文化中某些戏仿经典和颠覆红色经典的现象的评析

1、对于经典的关注(颠覆)传达出大众文化的一种焦虑。

2、在这种焦虑中,大众文化开始从经典谱系中寻找消费符号,以熟悉的人物讲述异类的故事,在故事中传达消解崇高、追求世俗幸福、反英雄、比“矮”的世俗精神。

3、对经典的颠覆(尤其是“红色经典”),从反面说明了经典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由于文学经典所具有经典意义,对之进行颠覆和改编才可能产生“惊世骇俗”的刺激性,成为公众话题。

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文体期待: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和魅力,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形象期待: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从初次接触到的形象和情景中,看到某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符合某种特定情绪的氛围的展示与渲染。 审美动机: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即是读者希望通过接受文学作品而获得情感愉悦并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人永远有着向往自由、积极进取、追求完美的天性,有着力图超越自身而趋向崇高的欲望。 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做接受心境。 文学创造过程 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由内心积累得相当多的感性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因此,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 一、基本概念 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就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 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与再创造活动,就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 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与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就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与社会功 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就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就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就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 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就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她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就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或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其审美经验,拓展了其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 4、(阅读前的)素养储备,语言接受能力、生活体验、文学艺术修养 5、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审美动机 ; 娱乐、消遣动机 ; 求知动机 ; 受教动机 ; 借鉴动机 ; 批评动机 6、审美感受,(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形象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领悟与欣赏。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文学的媒介——语言符号 ; 不及物性:不能直接诉诸可视形象,需要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符号之后进行想象。 ; 承载理性与历史性。

第五讲 文学接受论

第五讲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不能停留于作家写完作品这个阶段,文学作品的价值必须经过传播、消费——文学接受,才能实现。在传播、消费过程中,一般性阅读是最基本的接受形式,而在阅读基础上形成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则是文学接受的高级形式。 一、文学阅读 读者是文学阅读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客体),因此关于文学阅读的探讨可以从读者开始。 (一)关于读者的角色 1、被动者角色 认为文学阅读是读者寻求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此观点在中西方文论传统中占据支配地位,直到20世纪初期仍然流行。此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后来者的影响较大。 →康德“审美无功利”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理论支持。《判断力批判》提出“审美无功利”,因此读者要以无功利的心志去阅读作品,从而领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因此,读者受制于作家和作品,作家成为了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此后欧洲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论大体支持这种观点。显而易见,他们忽视了读者的价值(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合理性。 →象征主义文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肯定。法国象征主义领袖马拉美(1842-1898),认为诗人要把诗的意蕴一点点地暗示出来,而读者应该一点点去猜测诗的意蕴或象征意味。再如,法国象征主义代表瓦雷里(1871-1945),认为对于象征主义作品,读者需要具有“克难”的能力,因而读者的阅读犹如“带着镣铐跳舞”。 2、主动者角色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相继兴起,从不同角度突显了读者的作用,使读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甚至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1)现象学美学对读者地位的重视 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略讲),是由德E.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及《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一部分。)奠定的。现象学的口号是“意向性”和“回到事物本身去”。意思是要人们通过直接的认识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其方法是现象学的还原法:把事物的存在排除在考虑之外,剩下的只是纯粹意识,即意向性本身。在确定了意向性概念后,人们在把握事物本质时,事物是意向地内在于意识之中的或者说存在于意向体验中的对象。 现象学美学:用现象学的方法解释美学问题以及为美学建立现象学基础的一种美学思潮。现象学美学方法论的特征:(1)认为作品是特殊的审美客体——意向性客体,即人为了具体目的而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客体。这种客体不是纯粹的实物,也不是纯粹的意识。作品创造了一个独立世界——和现实世界有联系但又不是和它同一的世界。(2)重视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分析。波兰的英伽登(Roman Inganden)把作品分为语词一声音、意群、系统方向和意向性客体所体现的世界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前后依次相互制约,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的基础,每一个层次都在整体中起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3)重视作品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作品的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同,它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点”,留下许多“空白”。强调审美主体的再创造作用,参与艺术创造活动。在阅读作品时,要对“不确定点”和“空白”进行“具体化”和“重建”,以完成作品并实现其潜在要素。 (4)对审美对象的把握,不用传统美学的演绎法,也不用心理学美学的归纳法,而采用一种特殊的直觉——本质直觉。现象学美学方法对作品结构和要素的分析,探索审美客

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一、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 (一)二度创造的意义 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 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 (二)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 文学活动的完成与待续 二度创造的历史继承和发展 就个体的读者而言,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阅读和再创造。 从理论上来说,对文学作品二度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样是无限的。 对某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实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人。 二、文学接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一)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共通性及其关系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文学语言的把握,文学形象的把握, 文学意蕴的诠释,具体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 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

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死亡。 (二)共通性与差异性原因之阐释 文学言语结构的稳定性,是共通性的客观基础,而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则又构成差异性的基础。 人类文化、社会的变动性和共通性。 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 三、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 (一)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 1、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只是从经典形成的角度来观照文学接受活动及其结果。 2、文学的创造性部分地来自于时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带来的冲击。“伪经典化”现象,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非文学原因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和地位的活动。 (二)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 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和完善。 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三)对当前大众文化中某些戏仿经典和颠覆红色经典的现象的评析

文学概论,讲义,第八章 文学接受

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看,它又与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消费密切相关。如果说在文学创作阶段作家是能动的主体,那么在文学接受阶段主体无疑是具有主动性的读者。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心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学接受的过程与效果。同时,文学接受也应提升到文学批评的高度。 第一节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传播、消费、接受。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一项活动。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才实现了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有方向,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才得以顺利运转。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文学消费”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二)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的异同 1.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则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 2.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3.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产品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文学消费则既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两者同步进行,构成了消费实现。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一)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在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文学传播与文学消费是紧紧相扣的两个环节。传播是信息从点到面的过程,是信息的沟通、传递与共享。正因为有了传播,文学产品才得以面对消费者。此外,文学传播又联结着生产与消费,充当着文学价值实现的社会中介。 (二)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 文学从诞生的那天起,它的传播就离不开一定的手段与方式。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文学传播方式发生着历史的变化并趋向多样化,由此也引起文学消费的日益大众化和世界化。 文学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口头传播 2.书写印刷传播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 第八章文学接受 名词解释 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 一、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姚斯: 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自身具有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它包括伽达默尔所谓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两方面内涵:一方面,“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也积累了阅读经验,这两方面的融合就形成一代代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 文体期待 形象期待 意蕴期待 (二)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 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 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 (三)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类型 个人性期待视野;集体性期待视野。 二、接受动机 是文学接受的发生阶段特有的另一种读者心理状况,是驱使读者去接受文学作品的内在需要或心理动力。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三、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一是欣悦心境,二是抑郁心境,三是虚静心境。 (一)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个人境遇;主体身体状况;自然环境因素。 (二)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虚静 庄子:“心斋坐忘”。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杜甫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

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4、何谓典型试述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答:典型(略) 美学特征:(1)特征性 文学典型具有显示出特征的性格,共性与个性相统 一的主导性。 (2)丰富性 文学典型性格丰富多彩。 、 (3)感染性 表达和寄托了真情实感。 (4)蕴藉性 包含了丰富的思想。

文学原理之文学接受基础知识

文学接受 一、定义 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和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具体化过程,是由读者、作品、作者等主要因素构成复杂的结构关系。 二、文学接受的构成和作用 (一)文学接受的构成 1.读者与作品的互动 ①读者与作品的互动关系体现为作品对阅读的规范和召唤 1)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深度与性质限制读者的接受,形式与媒介又规定读者的阅读条件 2)文学作品的创造和形成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对理想读者的呼吁,优秀的作品对读者具有引导和召唤 作用。 ②没有被接受的文学作品只是潜在的存在,它需要通过读者阅读获得现实性,从客观的物的存 在转变为审美的具体存在。 1)以意逆志,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其思想情感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微妙性,需要靠读者积极 的领悟、玩味才能得以实现。 2)接受活动是读者对作品得具体化,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视野的融合,即视觉融合 ③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含蓄性,留有空白,等待读者去解释与填补。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的是描写性的语言,包括大量的气氛渲染、情感的表现,节奏的变化等描写,这就留下了必要的空白。 2.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①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他们都需要文学语言的中介,需要对词语、句子、语篇的理解。 ②文学接受事实上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甚至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状态。 3.读者与作者相互区别 1)面对的对象不同

①作者直接面对历史或现实的生活世界与情感状态 ②读者面对作者创作的需要文字作品,是抽象的符号对象 2)审美方式不同 ①作者通过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完成艺术形象的构思,并把它通过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形成文学作品,即情动辞发。 ②作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唤起审美体验并进行形象重构,使潜在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世界,即披文入情。 (二)文学接受的作用 1.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彰显了文学作品的现实价值,同时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创造与发 现。 2.读者的阅读欣赏是对作品价值的检测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与生产。 3.文学接受是读者进行文学欣赏、理解,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过程,对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人格 塑造、人生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阅读准备 1.读者素养 ①读者接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来自于生活体验的积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素质养成。 ②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增强对文学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是进行更高层次文学鉴赏的基础,这种素养可以通过亲身实践、知识学习、鉴赏技艺的系统培训来提升。 2.接受动机 推动读者阅读并接受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分类 ①审美动机:文学阅读的根本动机,是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感悟的需要。 ②娱乐动机:文学阅读的初始动机,接受主体在得到娱乐、消遣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阅读享受 ③求知动机:通过阅读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宗教、文化、科学等知识 ④受教动机:出于获得某种人生启迪、精神鼓励或者道德教育等目的而进行文学活动 ⑤借鉴动机:为学习作家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而进行阅读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消费和一般物质消费的区别。 .在消费需求和目的上,一般物质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为目的。文学消费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娱乐性和审美性为目的。 .在消费方式和评价上,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都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损引起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而文学消费则只损耗产品的物质方面的价值,其内蕴的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传播与接受而减损。 .在消费实现上,一般物质常以被使用和主体的享受为消费实现。文学消费即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又是富有创造意义的生产,两者同步进行,构成了消费实现。 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和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传播三阶段。 .口头传播。 .书写印刷。 .电子媒介。

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 主体的接受心境的三个条件。 .接受者的兴趣。 .接受者的审美心态。 .接受者的对话愿望。 客体的接受心境的三个方面。 .满足接受者的阅读需求。 .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收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的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期待视野的三个方面。 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学性、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 生活的期待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

文学接受史例子

文学接受史例子 文学接受史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学作品在某个时间和特定地区的接受、传播和影响。文学接受史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生命过程以及作品在历史、社会和文化上的重要性。本文将围绕着其中的例子展开,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接受史的研究。 一、《了凡四训》的接受史 《了凡四训》是明代佛教名僧了凡大师所写的一部佛教启蒙书。该书内容涵盖了佛教的教义、修行方法、人生哲学等多方面内容,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和帮助。自明代以来,《了凡四训》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都被广泛传播,成为佛教精神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明代初期,《了凡四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直到明代中后期,几位高僧对该书进行了注释和评价,才使得该书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佛教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了凡四训》也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佛教精神的表述和演示,以及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例证。 二、莎士比亚的接受史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瑰宝。莎士比亚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展现出了英国文学和文化最为出色的一面。

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太大的赞誉。直到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的浪潮再次兴起,大量翻译和演出促使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莎翁戏剧在学院上演,艺术爱好者们在舞台上表演,他的诗歌被分类,并广泛深入人心。今天,莎士比亚的戏剧仍然被广泛的教授和演出,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永恒经典。 三、卡夫卡的接受史 卡尔·维尔海姆·卡夫卡是捷克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 的作品综合了现代主义、象征主义、印象派等多种文学流派的特点,揭示出了人类心灵最复杂、最矛盾的一面,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和思想性。 卡夫卡的作品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和赞誉。直到二十世纪初,一些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才开始重视和翻译他的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夫卡的作品成为纳粹政权压迫下民众反抗的象征。直至今日,卡夫卡的作品仍然受到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和研究,并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四、《联合起来》的接受史 《联合起来》是毛泽东于1943年在延安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内容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呼吁中国革命者“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是中国革命文化中

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与接受

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与接受 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文字的媒介,在不同的地域和文 化背景中传承和传播。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与接受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过程,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智慧结晶。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与接受,并通过举例加以论述。 一、文化传播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类智慧,载有着文化的内涵,并在传播过程中 逐渐被接纳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书籍、电影、电视剧以及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通过戏剧表演、电影等形式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成为世界共同欣赏的艺术珍品。 此外,作家的创作生涯、人生经历也为文学作品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以及《阿Q正传》,通过对于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 个人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抑与荒谬。而这些作品通过鲁迅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播,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遗产。 二、文化接受 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被接受和理解,是一种文化间的互相影响和交流。文化接受的过程不仅是读者对于作品的感受,更是一种对作者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认同。例如,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广泛传播,不同国家的读者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体会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和生命观。 文学作品的文化接受还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例如,东方文 学与西方文学的碰撞与结合,为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中国作家鲁迅借鉴了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风格,将之融入自己的作品,并通过这种融合塑造出了属于中国的文学体裁和风格。

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具有丰富内涵和永久价值的经典作品。它们的特征在于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现实,传递着人类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荣光。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一、文学经典的特征 1. 风格上契合人性 文学经典在风格上契合人性。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真实性、达到了情感和精神上极致的艺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内心。文学经典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持续地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都源于它们的风格与人性间的卓越契合。 2. 丰富的内涵与主题 文学经典的内涵和主题丰富多彩。它们可能反映人类的各种情感状态,或是探讨人类的智慧、品德等,或者是深入挖掘人性的种种弱点。它们都能够让读者深入思考和感悟,拓宽对于人类社会、人性的了解和认识。 3. 古今互通的普适性

文学经典具有古今互通的普适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处于何种国家、语言环境,文学经典都可被广泛地接受,能够与不同的读者产生深刻的联系。 二、文学经典的意义 1.传承人类文化 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传承形式。它们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地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保存下来并得以流传至今。而且,文学经典不仅承载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还传递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想传统。 2. 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文学经典可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区隔逐渐消失,人们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文学经典自身就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先进的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能够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也会形成新的文学经典,为人们提供更加独特和丰富的阅读体验。 3. 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文学经典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回味前贤的经典之作时,读者们可以从中汲取到灵感和创意,通过重构、续写等,发挥属于自己的新颖思维,激发出创作的欲望和动力。

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 传承与创新的文学瑰宝

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与创新的文学瑰宝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方式,而经典文学作品则是文化传统 的瑰宝,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积淀,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几部必读的 经典文学作品,既展示了其传承经典的一面,又突显了其创新的精神。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它 以贾、史、王、薛等大家族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封建社会内部家族生活的缩影。传承方面,它吸取了 先秦至明代小说发展的精华,集叙事、描写、评论于一体,为后世小 说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创新方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精致的 文学构思,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独占鳌头。它以纤细的笔调和情节压抑,展现出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种种矛盾和悲剧,使读者对封建礼教 和命运的反思产生共鸣。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智慧的对话而闻名。这部小说传承了英国文学优雅细腻的风格,在描写社会风气、爱情观和性别关系方面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与此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小说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 特形象鲜活、个性鲜明,她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形象,有自己的思考和 独立的意志,展示了女性在爱情和社会中的主动性。这种打破传统观 念的形象创新为后世的女性文学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方向。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渔夫和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的生死对决,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

求。这部小说在文学形式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它以简洁而富有力度 的语言、抒情而富有哲理的叙述为特点,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框架,以一种纯粹的、象征性的方式抒发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意志力的崇尚。这种独特的叙事形式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全新的写作范式,对现代文学 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上所提及的几部作品只是众多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冰山一角,它们 不仅在文学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并通过丰富的社会人生描写传达了丰 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传承与创新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通过对 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思想和情感的 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无论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及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些作品都是文学瑰宝,是必读的 经典之作。它们不仅传承了文学的精华,也在各自的时代进行了大胆 的创新。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了解人类 情感和思想的辽阔世界。让我们拿起这些经典作品,沉浸其中,领略 文学的无穷魅力。

中外文学史作品的文学接受

中外文学史作品的文学接受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经快难以为继,因为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研究空间已经不大。但自20世纪80年代接受美学引进中国后,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迅速被打开,开始了读者接受研究文学,而几千年的中国文学作品和各个朝代读者的接受,为文学接受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将中国古代文学与接受美学结合起来也逐渐成为研究中国文学的新方法。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所关注的聚焦热点,因此从古典诗歌接受研究中可窥见古代文学接受研究之洞天。 我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的最高峰,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而又丰厚的文学遗产。后世的人们在对其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不断在产生着变化。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对文学的把握必须看其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读者对作品接受时就是一个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不仅赋予了我国古典诗歌新的活力与生命,还为其传播增添了新鲜的动力。以往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多着眼于作品、作家、世界层面。世界层面如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证; 作品层面如思想内容或艺术特点的研究。但往往忽略了读者层面的研究。我们应该了解,凡是能够经过时间的淘汰而流传至今的作品,早已不仅仅是作者最初的创作,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产物,因此,对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是很

有必要的。 我国古代文学的个案接受研究主要集中于古典诗歌,对于古典诗歌的接受研究,也是有些着眼于作品本身,有些着眼于作者,还有些把一个阶段具有共性的作品综合在一起。对于作品的接受研究,研究先唐时期古典诗歌比较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对《楚辞》的接受研究。《楚辞》的接受研究虽然没有系统的专著出版,但学者们对其的论述也并不少,多以论文形式出现。如刘梦初《论贾谊对屈原精神的接受》、孟修祥《论初唐四杰对楚辞的接受与变异》、蒋方《唐代屈骚接受史简论》、张宗福《论李贺对〈楚辞〉的接受》、叶志衡《宋人对屈原的接受》等,多为研究唐宋时人对《楚辞》的接受状况。研究先唐时期古典诗歌着眼于作者的主要是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研究,如李剑锋的著作《元前陶渊明接受史》,他力求从共时形态和历时形态两个层面上来进行陶渊明接受史的探讨。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按照唐诗的发展线索,既全面又有侧重地为读者展现了唐人对陶渊明思想与艺术接受的历史特点,阐述了陶诗与唐诗之间复杂而深层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历时悠久,唐诗宋词更是诗歌国度中千酿百锤的锦浆玉琼。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承认其为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并喜吟乐诵传扬至今,足可窥见大家对其广泛的喜爱、接受。因此,唐诗宋词的接受研究在学界可以说是最火热的。且这一阶段的接受研究主要以名人名家为单位,系统研究其作品。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有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李商隐、柳宗元、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台湾学者杨文雄《李白诗歌接受史》以古史辨入诗学,主要研究李白

文学欣赏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文学欣赏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能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也能开启我 们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对于每个人来说,培养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 情趣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带给我们愉悦的阅读体验,还能提升 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培养文学欣 赏与审美情趣。 一、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关键。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沉浸在作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 达中,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魅力。例如,读杜甫的《登高》可以领略到 他在云山之上的壮丽景色,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可以感受到他 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也能 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提升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元化阅读 除了经典文学作品,多元化的阅读也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文学涵盖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文学形 式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文 学作品,比如科幻小说、历史故事、现代诗歌等。这样做可以使我们 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欣赏文学,培养丰富的视角和感受能力。 三、参与文学活动

参与与文学相关的活动也是培养文学欣赏与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加入读书俱乐部或文学社团,与其他文学爱好者交流,分享阅读经验与感悟。还可以参加文学讲座、书展、文学赛事等,获得更多文学知识和触动灵感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拓展我们的文学视野,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文学情趣。 四、学会批评性阅读 批评性阅读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分析和评价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主题等方面。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作品,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和评价。通过批评性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意图,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加深对文学的理解与欣赏。 五、创造性阅读与创作 创造性阅读和创作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另一种方式。除了阅读他人的作品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可以写读后感、散文随笔、诗歌等来表达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通过创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文学作品,并培养审美情趣的独特见解。 总之,培养文学欣赏与审美情趣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多元化阅读、参与文学活动、学会批评性阅读以及进行创造性阅读与创作,我们可以逐渐提

以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为主题,结合所学,写一篇文章

以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为主题,结合所 学,写一篇文章 以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为主题,结合所学,写一篇文章「篇一」 文学是神奇的,也是无处不在的。 语文就是语言的文学,语言的艺术,而作文则是就文学写在书面上。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文字,经过合理的排列、组合,就会成为一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文学作品,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文学作品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心灵最深处的呼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仿佛来到了作品中的那个时代,周围站着那些人,身边发生着那些事,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交谈,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在我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当鲁滨逊在孤岛上生病时,他不停地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并且为自己祈祷。这时我仿佛进入了鲁滨逊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的心中所想,看到了他躺在床上无助的神情。这就是文学,文学可以将任何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文学并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文学作品,而我们将来如果成为作家,一样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现在,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与文学的距离是不是又拉近许多了呢?文学,文学就是文字中的学问,它其实并不难,只要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一个明确的富含深意的中心,这就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文学距离我们只有咫尺之遥,只要努力,谁说我们就不可能成为作家呢? 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叩开文学的大门,走近文学,进一步了解文学吧! 以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为主题,结合所学,写一篇文章「篇二」

什么是文学?我曾百思不得其解。是灵感告诉我:你应该去请教高人。于是我展开灵感给予我的双翼,穿越时空,来到文学的殿堂。 咦,那不是冰心奶奶吗?我向她打了声招呼,问她什么是文学?老人沉思了一会说:“文学是生活中的艺术。它如一丝夏夜的凉风,吹走心头的烦恼:如夜航的灯塔,引导你正确的方向:如干旱时的雨露,润泽干枯的心田”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过谢,继续往前走。远远地看见钱钟叔和杨绛夫二人。我连忙追上去问:“请问二位前辈,什么是文学?”钱钟叔先生推推眼镜;说:雀鸟的育皱、小羊的跪乳、浪子呼唤、慈母的针线、游子的吟唱、祖国的尊言、社会的安定都是文学的主题。”杨绛女士接着丈夫的话说:“会心的微笑、鼓励的语言、助人的动作、关切的眼神、守家的灯火、不断的絮叨也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会意,挥挥手含笑而笑。途中正好遇到了鲁迅先生,并恭恭敬敬的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神情严肃的说:“文学即社会的写照,我们不能只写光明,只有独具慧眼地去认识黑暗的一面,勇敢的挥击那黑暗的一面。才是条真汗子,才是真的文学。”而后,我又问了许多高人,他们都给了我不同的答案。 当我借着灵感的双翼飞回家时,我明白了。不能单在“什么是文学”上伤脑筋,一个人只要读懂了生活,学会了欣赏就知道文学的真谛。 以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为主题,结合所学,写一篇文章「篇三」 什么是文学?我以前也很困惑。是灵感告诉我,你应该请教高人。于是我在灵感的启发下展开翅膀,穿越时空,来到了文学的殿堂。 哎,那不是冰心奶奶吗?我跟她打招呼,问她什么是文学。老人沉思片刻,说道:“文学是生活的艺术。就像夏夜的凉风,吹走了我的烦恼;它就像夜晚的灯塔,指引你走向正确的方向;就像干旱时的雨露,滋润着我干燥的心”我好像明白了什么,谢谢,继续前进。远远地就看见了钱钟书和杨。我赶紧追上来问:“什么是文学,两位前辈?”钱钟书老师推眼镜;据说,鸟的繁殖,羔羊的下跪,浪子的呼唤,慈母的缝补,游子的歌唱,祖国的尊重,社会的稳定,都是文学的主题。”江洋女士按照丈夫的话来说:“会心的微笑、鼓励的语言、助人的行动、关切的眼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理论期末复习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理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文学意境(P169)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一)意境概念的形成 《庄子·齐物论》已有“无竟”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起,意境论全面形成。王昌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诗境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概念→中唐侍僧皎然把意境论推进一步,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和“取境”等命题→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境交融(意境的表现特征) ①景中含情式 ②情中见景式 ③情景并茂式 2、虚实相生(意境的结构特征) 宋人梅尧臣把意境分为两个方面 实境,是指意境中逼真存在的景、形、境,因此又称“真境”、“事境”、“物镜”。实境是艺术表现的重心,所谓“真境逼而神境生”。 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即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另一方面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等虚境的体味和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虚境又称为“神境”、“情境”和“灵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意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3、韵味无穷(意境的审美特征)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咀嚼不尽的艺术之美。 三、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第五节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P181) (一)诗歌 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诗经》和“楚辞”作为诗歌的两大源头确立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 1、诗歌的艺术特征 ①强烈的情感 ②跳跃性的言语结构 ③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 (二)小说 小说是一种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虚构作品。 (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现代小说已基本定型) 1、小说的基本特征 ①叙事性 ②故事性 ③虚构中的现实 ④文体的杂糅性 (三)剧本 剧本是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1、剧本的艺术特征 ①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②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 ③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 (四)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