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1 旅游心理学的分析框架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 )源于希腊文。

Psyche (灵魂)和logos (学问)构成。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

1.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性、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2. 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指情绪和情感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最有特色的心理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3. 意志过程

人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自觉地提出目标,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心理) 1、个性倾向性

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

三、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

个性倾向性: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1.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

一、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 研究旅游者心理

具体研究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者人格,旅游者态度,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等。

2. 研究旅游服务心理

具体研究导游服务心理,饭店服务心理等。

3. 研究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具体研究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的劳动心理,旅游企业的领导心理等等。

二、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测量法

4.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三、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旅游行为

2.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3.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4.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5.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1.3 行为模式

心理

刺激——————反应

二、行为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曾提出一个行为公式:

B = f ( P·E) 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

二、行为的决策过程

1、旅游决策种类

一般性决策

重大决策

瞬时性决策

2、决策过程

提出问题或需要

寻找信息

决策

消费旅游产品

决策购买后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

三、影响行为的因素

个人内在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

生理因素

指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及生理机能的健全程度等。

心理因素 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旅游者

生理需要

生理特征 健康状况

健全程度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地理区域 气候条

理化环境

人口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群

政治环境 科技环境 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

包括地理区域、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和理化环境等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环境、社会群体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第二章旅游需要与动机

§2.1 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个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

2.紧张感和驱动性

3.起伏性和周期性

4.广泛性、差异性

5.社会性和发展性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自我实现的需

尊重的需

社交的需

安全的需

生理的需

生理的需要

这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是人类保存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的基本需要。

安全的需要

这是指希望受到保护和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和支持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主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

自尊是指个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强、自信和自主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它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逐渐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2.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的满足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 (3)五个需要层次可以概括为两种水平。 需要层次的演进

需要层次水平

低级需要:生理、安全

高级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四、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1、旅游者求补偿的心理 2、旅游者的求解脱心理 3、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

①单一性和复杂性之间的平衡。 ②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之间的平衡。

③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要保持必要的平衡。 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1、旅游者求补偿的心理

指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来寻求补偿,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那些满足感——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得到补偿。 2、旅游者求解脱的心理

指旅游者要借助于旅游,从日常生活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

的相

强度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2.2 旅游目标

一、旅游目标的概念

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二、旅游诱因

诱因,泛指导致某种事情发生的原因。 包括正诱因和负诱因。

三、诱因对动机的作用强度的决定因素

1、旅游目标的价值

2、旅游目标的魅力

3、旅游目标的清晰度

4、旅游目标的适宜性

§2.3 旅游动机

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需要与动机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但需要并不等于动机。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

恐慌

复杂性

单一性 心理紧张程度

厌倦

最理想的紧张程度

需要、动机、行为的活动周期

动机功能

动机的动态性

需要从不会被完全满足

旧的需要被满足,新的需要出现 使成功和失败影响目标

需要的多样性以及目标的变化

一、旅游动机的产生 (一)旅游动机的含义 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个旅游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心理动力。 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为

目的

紧张

解除

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

激活功能 引导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1.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

旅游需要

2.外在社会条件

(1)经济条件(2)时间条件(3)社会条件

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一)国外部分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1.日本学者的分类

2.美国学者的分类

3.澳大利亚学者的分类

田中喜一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今井省吾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美国学者托马斯

(1)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动机

(2)疗养和娱乐方面的动机

(3)种族上的动机

(4)其他动机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

(1)生理因素引发的动机

(2)文化因素引发的动机

(3)地位和声望因素引发的动机

(4)人际因素引发的动机

美国学者利奥德

(1)健康(2)好奇心(3)运动(4)娱乐(5)宗教(6)公、商务(7)探亲访友及寻根(8)自我显耀

澳大利亚学者波乃克(P·Berneker)

(1)休养动机:休闲、娱乐、游览及异地疗养等

(2)文化动机:修学旅行、参观、参加宗教仪式等

(3)体育动机:参加体育活动、观摩比赛等

(4)社会动机:蜜月旅行、亲友旅行等

(5)政治动机:政治性庆典活动观礼等

(6)经济动机:订货会、展销会等

(二)本书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1.健康

2.好奇心

3.受教育

4.获取乐趣

5.社会交往

6.寻求精神价值

7.闲暇和消遣

8.探亲访友与追宗归祖

9.地位和自我实现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力

1.旅游资源应富有特色

2.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设施必须具有供应能力

1.旅游设施应有相当的数量和齐全的种类

2.旅游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要

(三)旅游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织接待能力

1.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游企业

2.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3.旅游接待机构形成系统并与相关部门组成网络

(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促销手段

第三章旅游消费知觉

§3.1 知觉的相关原理

一、感觉

(一)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于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三)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痛觉

(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二、知觉

(一)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错觉

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

语言的指导作用*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解释性

实践活动的任务

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4.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组织原则

1.接近原则

2.相似原则

3.闭合原则

4.连续性原则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因素

(1)一定的强度和突出的属性

(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变化

2.知觉者本人的因素

(1)需要和动机(2)知识和经验(3)兴趣和爱好(4)情绪和情感(5)阶层意识

§3.2 旅游者知觉的心理定势

一、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与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

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对方的外部特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有关对方的间接信息的间接影响。

二、晕轮效应

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三、经验效应

经验效应是指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四、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对以后该类客体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3.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一、对个人的知觉

1.对表情的认知

2.对性格的认知

3.对角色的认知

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1.空间因素

2.交往频率

3.类似性因素

三、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知觉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生理的自我阶段

社会的自我阶段

心理的自我阶段

§3.4 旅游活动中对旅游条件知觉

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1.旅途要快

2.游览要慢

3.一切活动要准时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1.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

2.对旅游行为的激励作用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对航空公司的知觉

2.对大型游览车的知觉

3.对游船的知觉

4.对旅游列车的知觉

5.对出租汽车的知觉

四、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是指人们在前往某一旅游目的地之前对该目的地的知觉,也包括对亲眼所见并身临其境的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第四章 旅游消费学习

§4.1 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

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练习或训练获得个体经验,从而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过程

定向环节 行动环节 反馈环节

定向环节 行动环节 反馈环节

靠感觉器官接触

外界各种信息 大脑联合作用 动机记忆 以反应器官产生各种反应 S O R

二、消费者学习的要素

1.动机

2.提示

3.反应

4.强化

三、消费者行为学习的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2.工具性(或操作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 operant conditioning)

3.示范学习与观察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第一个描绘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并提出了学习如何发生的一般模型。

根据其理论,当和另一个导致已知反应的刺激配对的刺激单独使用时,如果产生同样的反应,条件学习就会发生。

经典条件反射的策略应用

重复

重复可以增强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并减缓记忆的衰退。

是不是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类化

对有细微差异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称为刺激类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产品线、产品形式和种类延伸

家族品牌

同一产品使用不同品牌会导致恶性竞争吗?

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是刺激类化的一个相反方面,指根据感觉到的差异,从相似刺激中选择一种特殊刺激的能力。

工具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经过一个试错的过程,并且具有一些有特定行为产生的积极经验(强化)所导致的习惯。

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

行为的强化

斯金纳把影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强化(或者回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强化类型是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由能加强某种特定行为的可能性事件组成。

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则是一种为了印发某种特定行为的令人不愉快的消极的结果。

消失和遗忘

当一个已被学习的反应不再被强化时,它就会逐渐减少直至到达消失的点上,也就是说,在这个点上刺激和期望的奖励的联结完全不存在了。

工具性条件反射的策略应用

顾客满意

关系营销

修整

在期望的消费者行为发生之前实施强化称为“修整”(shaping)。

集中式学习和分布式学习

示范学习与观察学习

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发生在没有直接强化的情况下,这部分学习是通过一个心理学家称之为示范(modeling)或者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也称替代性学习)的过程进行的。

四、旅游消费学习的内容

1.旅游动机的学习

2.旅游态度的学习

3.旅游消费的学习

4.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旅游态度的学习途径

(1)通过社会角色学习

(2)受教育是态度习得的重要途径

(3)通过提高知觉能力学习

(4)通过了解社会文化发展学习

(5)通过社会实践学习

(1)旅游决策风险的表现

①功能风险

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劣的问题

②心理风险

指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不能给他带来预期的心理满足感

③经济风险

指旅游者花费较多的金钱却不能买到较好的产品、享受较好的服务

(2)旅游决策风险产生的原因

①购买目标不明确

②对付出与得到是否平衡产生疑虑

③购买经验的缺乏

④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

⑤群体伙伴的不认同

⑥旅游产品推销员的业务水平及态度差

(3)减轻旅游决策风险的心理对策

①降低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

②掌握足够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③购买名牌产品或享受优质服务

(1)旅游者购买后产生疑虑的原因

①可供选择的信息太多

②发现更理想的购买对象

③意外情况的发生

(2)减除旅游者决策后风险疑虑的心理对策

①有选择地接受新信息

②故意遗忘弃选对象的优点而突出被选对象的优势

③为自己的选择辩护

(3)旅游企业减轻旅游决策者心理压力的对策

①实事求是地为旅游者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②加强售后服务,重视与旅游者沟通

§4.2 如何学习旅游消费

一、经验是学习旅游消费行为的源泉

二、信息是学习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来源

1、旅游商业环境

2、个人社交环境

第五章旅游者的态度

§5.1 旅游消费态度及特性

一、旅游者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和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基础情感成分核心

意向成分外在表现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对象性

2.态度的习得性

3.态度的情感性与评价性

4.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5.态度的内隐性

§5.2 态度与行为

§5.3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一、旅游者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途径

2.态度形成的阶段

二、态度与旅游偏爱

旅游偏爱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

1.态度的强度和态度对象的属性

2.支撑态度的信息种类和信息量

3.态度对象的吸引力

(1)个体经验 (2)极端深刻的事例

(3)群体的态度 (1)服从阶段 * (2)同化阶段 * (3)内化阶段 *

吸引力=

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个体感觉到对象提供获得利益的能力

三、旅游者态度的转变

1.旅游者态度转变的形式

(1)方向的转变,即将积极的态度变为消极的态度,或者由消极的态度变为积极的态度。

(2)强度的转变。即仍保持了原来的方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播者的影响力

①专业程度②可靠性③受欢迎程度

(2)传播信息的特性

①差距②信息引起的恐惧感

(3)说服对象的特点

①人格因素②承诺③被说服者的免疫力

(4)情境影响

①预先警告②分散注意

3.态度的转变方法

方向的转变强度的转变

-+

(1)说服宣传

①要实事求是

②要晓以利害

③要有针对性

④要逐步提要求

(2)积极参加活动

(3)团体规定

4.转变旅游者态度的方法

(1)提高旅游产品形象

(2)改变知觉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态度的形成

服从的含义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

同化阶段的特点是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内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六章旅游者的人格

§6.1 人格的内容与特征

一、人格的含义和理论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或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人格的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是指表现在一个人的行动中具有一贯倾向的心理特征。

2.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把个人特质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中央特质和次要特质。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格的整体结构由五个层次的特质构成。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

当代特质理论——大五人格理论

(1)外倾性(extroversion)

(2)宜人性(agreeableness)

(3)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4)神经质(neuroticism)

(5)开放性(openness)

二、人格的成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童年时代经验。

(5)自然物理因素。

四种血型的性格特点

A型:倔强、理智、谨慎、责任心强、成功机会多,但情绪易变。

B型:乐观、热情、脾气随和、待人亲切、坦率、爽快、开朗、能容忍,

但缺乏意志力。

O型:较自信、坚定、冷静、实干、勤恳、

上进心强,但固执、不虚心。

AB 型:是A 、B 型的复合型,

为偏A 者或偏B 者。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的心理有三个系统:意识系统、下意识系统或前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

人格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

三、人格的特点

1.差异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4.倾向性

5.可塑性

四、人格的内容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能体现个体的独特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和独特的行为表现,是个性结构中的差异系统。

§6.2 个性特征对旅游倾向性的影响

一、气质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是个体与生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是情绪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 气质划分为典型的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胆汁质的特征是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他们多数是热情而性急的人。

气质

能力 性格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员工心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旅游心理学的主体。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者心理(包括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者的人格,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旅游审美心理);2旅游服务心理(包括导游与景区服务心理,酒店服务心理,旅游交通服务心理,旅游商品服务心理);3旅游企业员工心理(包括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旅游企业领导心理)。 气质类型:多血质(主要特征: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但不持久,注意力易转移);胆汁质(主要特征:易兴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粘液质(主要特征:安静、稳重,动作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克制忍耐,情绪不外露,做事慎重但不灵活,缺乏生气);抑郁质(主要特征:敏感、多疑、孤僻,情感体验深刻但不外露,行动缓慢,外表温柔、怯懦)。 第二章:旅游知觉是指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环境以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我们头脑里产生了整体形象,他们已经具有了明确的意义而不是仅仅以物理形态存在了。旅游知觉的特性主要有四方面:1旅游知觉的选择性;2旅游知觉的理解性;3旅游知觉的整体性;4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旅游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4错觉; 社会知觉的.“误区”有:1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3心理定式4刻板印象5期望效应6习惯定向7假定相似性偏见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9错觉思维10效果性偏见。 晕轮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典型特征推及对象的其他特征现象。这种心理容易产生忽视客观证据而定格对象的现象。就像月晕一样,有余光环的虚幻印象,使人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目。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阻止作用:旅游时需要付出代价的消费行为,距离越远,要付出的金钱、时间、身体等代价就越大,这些代价往往使旅游者望而生畏。从意义上说,距离会对人们的旅游产生阻止作用。2激励作用:人们出去旅游的动机之一,是寻求新奇和刺激。而远距离的目的地,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能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距离对人们的旅游又会产生激励作用。 第三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 旅游动机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到来。但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出现而消失,只有高层次需要产生后,低层次需要对行为影响变小而已。各层次的需要呈相互依赖与重叠的关系。 单一性需要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可预见性和没有冲突。任何非单一性都会产生心理紧张。因此,人们为减轻心理紧张,便会寻求可预见性和单一性。 复杂性需要是指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等。人们之所以追求复杂性需要,是因为这些复杂性东西的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满足。 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人们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的单一性、可预见性以及不变性,必须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新奇性和变化性加以平衡。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一个百分之百可以预见的世界中精神正常地生活。在某些时候,一个人对在家里和工作中所见到的有条不的常规和单一性变得厌倦起来。一旦厌倦到一定程度,他就需要新奇和变化来抵消由厌倦造成的心理紧张。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对有的人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单一性来平衡。心理学研究认为,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1.旅游心理学概念:1)狭义: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的主体的心理。 2)广义:不仅研究旅游者作各种旅游决策的心理要素,而且研究为旅 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和服务心理。 2.旅游产品概念:指旅游企业经营着为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物质,精神综 合需要的全部服务总和。 3.举例说明服务的基本特征; 1)不可感知性:是服务的最主要特征。含义:首先服务同实物形式的产品相比较,它的特 质及组成元素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到或凭肉眼看见 其存在。同时,服务不仅是无形无质的,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 察觉,而是要在第一段时间后,想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 比如:饭店餐厅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 工过程。 2)不可分离性:指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也正是消费者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3)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很难统一界定。比如:对于同一家饭店的两个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部门的服务水 平显著优于另一个部门的情形。 4)不可贮存性:是基于服务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不可能像 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如医院或饭店 的空房间,飞机的空座位。 5)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所有权的转移。如:乘飞机之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 握有机票和登机牌之外不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 的所有权转让给顾客。 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1.旅游者的决策类型:1)常规决策;2)扩展性决策;3)有限决策 2.常规决策概念: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 3.扩展性决策概念: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是常有的。解决此类问题需 要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维,一般 是未知的。 4.当旅游者作扩展性决策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信息,这是信息量的大小和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作扩展性决策要求花大量时间,收集信息,也可改变决策方式。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1.旅游心理学:从人的心理活动,旅游心理和心理学开始。 2.认识过程:感觉,记忆,想象,思维都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的过程。 3.旅游心理学是对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分析对象。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 6.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机体感觉,运动感觉。 7.感觉的特殊表现形态: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相对感受性);感觉限: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8.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的反映。 9.知觉的性质:恒常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10.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形状: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远动变化的对象,新奇独特的对象;对象的对比;对象的组合:相似率,接近率,闭锁率,连续率;对象的附加条件;个体的生理条件。 11.旅游人际知觉:个人在人际活动中与他人交往时,从对方的外显行为中推测他人的内心状态,了解被知觉对象意义的过程。 12.旅游人际知觉的特征: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整体性。 13.影响旅游人际知觉的因素:原有经验、认知者的性格,认知者的需要,认知偏见(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亦称初印象;刻板印象与光环效应,又要晕轮效应;增减效应;假定类似。)1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15.需要的含义: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16.需要的种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7.动机:是刺激和促使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迈进的心理倾向。 18.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 19.旅游动机: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动力,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 20.旅游动机的产生:内在条件是旅游需要,外在条件是旅游诱因。 21.旅游动机的基本特征:旅游动机的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交叉性,周期性。 22.综合的旅游动机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探奇求知的动机;社会交往的动机;求实的经济动机;纪念象征的动机;宗教朝觐的特征。 23.激发旅游动机的条件: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特征:独特的自认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地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性。 24.态度:是个体对待人,事,物和思想观念的一种内在心理反应,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5.影响态度的因素:欲望,知识,所处团体与组织,个人经验。 26.态度心理构成:认知因素(基础),情感因素(核心),意向因素(言语行动)。 27.态度的特性: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稳定性,潜在性。 28.态度的改变包括:态度的方向,态度的强度(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内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从业人员 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研究在 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对开 展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一、对旅游者的心理分析 旅游者心理活动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刺激物的反映活动,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复杂的活动方式。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从始至终 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成为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对旅游者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需要、旅 游者的态度、旅游者个性等方面,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的 影响。 (一)旅游者的知觉 近半个世纪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 者在旅游决策阶段对酒店的印象、需求、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过程以及旅 游行为的效果评价等,都与旅游者知觉过程中接收的信息及其知觉者的心 理特点密切相关。知觉是理解旅游者心理和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设施设计时,大堂副理若能全面综合考 虑不同材料的特性,巧妙地运用材质的特征,会丰富旅游者的知觉。大堂副 理还应注意旅游设施、环境等给旅游者所造成的味觉、触觉、嗅觉诸方面 的心理感受的研究。旅游设施在设计、建设等各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者的 各种感知,使旅游者有一个好的知觉效果。 (二)旅游者的需要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现代化酒店、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拔地 而起。但是仅仅凭先进的硬件设施,是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只有 在了解旅游者的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作为一名酒店的大堂副理,要善于学会分析旅游者的需要,从而让旅 游者获 得精神上的满足。在旅游心理学中,需要分为单一性和复杂性,对于 单一性的游客,大堂副理要加倍小心地避免可能出现的不一性或非单一性,而对于那些复杂性的游客,大堂副理可以针对性的为她们提供一些新奇的 服务,从而提高旅游者对酒店的满意程度。 (三)游客的态度 在旅游心理学中,态度具有社会性、内隐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价值性。研究表明,旅游者在酒店住宿方面的态度主要在稳定性和可变性上。 因此对于酒店忠诚的客户,如常住客以及VIP客人,大堂副理在为她们提 供服务的时候,要更加的细致,体贴,进一步巩固她们对酒店的信赖和忠诚。 (四)游客的个性 加拿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人的个性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儿童自我”状态、“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若要细分一 下入住酒店的游客,这三种状态的人群都有。在旅游者和服务人员发生争 议的时候,大堂副理应该有“成人自我”状态意识,在处理的过程中扮演 着仲裁者和调节者的角色,发挥着关键性的调和作用。

《旅游心理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引言概述: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探索了旅游者的动机、期望、满意度和旅游决策等方面,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组织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旅游心理学》全套课件(完整版)(二)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期望、旅游满意度、旅游决策和旅游心理健康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 一、旅游动机 1. 探索型动机:人们对于新事物和新领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参与旅游活动。 2. 娱乐型动机: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来获得娱乐和放松。 3. 学习型动机: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来获取知识和文化体验。 4. 逃避型动机:人们通过旅游来逃离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烦恼。 5. 社交型动机: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来与他人建立和加强社交关系。 二、旅游期望 1. 物质期望:即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期待,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

2. 心理期望:旅游者对于旅行体验的期待,例如美丽的风景、愉悦的氛围等。 3. 文化期望:旅游者对于文化体验的期待,例如参观历史遗迹、体验当地风俗等。 4. 情感期望:旅游者对于情感体验的期待,例如享受快乐、放松和幸福的感觉。 5. 社交期望:旅游者对于社交体验的期待,例如与他人交流、建立友谊等。 三、旅游满意度 1. 旅游目的地满意度:旅游者对于所选择的目的地的满意程度。 2. 旅游产品满意度: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3. 旅游体验满意度:旅游者对于整个旅行过程中的体验的满意程度。 4. 旅游组织满意度:旅游者对于旅游组织的满意程度,例如旅行社或导游的服务。 5. 旅游后效果满意度:旅游者对于旅游后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的满意程度,例如对身心健康的提升或对知识的增长。 四、旅游决策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它探索了旅游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个体在旅游中产生的情绪、态度、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研究不同个体在旅游中的心理差异,包括性格特征、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比如,有些人喜欢冒险刺激的旅游活动,而有些人更喜欢安静舒适的度假方式。这些心理特征对个体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2. 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影响:研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心理的影响。不同的目的地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旅游者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比如,一些历史名胜古迹可以唤起人们的敬畏和故事情结,而自然风光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和探索欲望。 3. 旅游体验与满意度: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旅游体验是指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感觉和认知等方面的体验。通过研究旅游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可以了解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 旅游者的行为和决策: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

旅游者的行为包括选择旅游目的地、预订交通和住宿、参加旅游活动等方面,而决策则涉及到旅游者在面对不同选择时所做出的决策过程。研究这些行为和决策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5. 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旅游心理的各种因素。旅游心理受到个体的内在因素(如性格、态度和动机)和外在因素(如目的地环境、社会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共同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设计和推广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心理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影响、旅游体验与满意度、旅游者的行为和决策,以及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旅游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1.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体验和心理需求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心理学的案例,探讨旅游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2.个体心理分析 在旅游过程中,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需求。本节将以两个个体案例进行分析。 2.1 案例一:旅途中的孤独感 案例描述:小王独自一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但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2.1.1 原因分析 - 孤独感:小王独自一人,缺乏亲友陪伴。 - 陌生环境:小王对目的地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找到旅游景点和合适的餐馆。 2.1.2 解决方法

- 社交参与:建议小王通过社交媒体或旅游群组寻找同行者,增加社交互动。 - 寻求帮助:小王可以向当地的旅游信息中心或酒店咨询,获取相关的旅游建议和引导。 2.2 案例二:旅途中的紧张情绪 案例描述:小李一直计划着去一个陌生的国家旅游,但在即将出发之前感到异常紧张和焦虑。 2.2.1 原因分析 - 对未知的恐惧:小李对目的地的文化和语言并不了解,担心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 不确定性:小李担心旅途中会出现意外事件,如丢失护照或遇到麻烦人员等。 2.2.2 解决方法 - 改变态度:建议小李放松心态,对旅游过程中的未知因素保持积极的态度。 - 提前计划:小李可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做好旅游路线和时间安排。 3.群体心理分析

旅游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反应,还研究了不同群体在旅游中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影响。本节将以两个群体案例进行分析。 3.1 案例三:家庭旅游的心理需求 案例描述:一个家庭计划一起去旅游,但各个成员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和期望。 3.1.1 需求分析 - 家庭亲密感:家庭成员希望通过旅游加强亲情关系和增加家庭凝聚力。 - 个体需求:不同成员可能有不同的旅游兴趣和偏好,如儿童希望游乐场,父母希望自然风光。 3.1.2 解决方法 - 沟通和协商: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沟通和协商,找到一个旅游方案,兼顾各个成员的需求和期望。 - 家庭互动: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一起参加有趣的户外活动或游戏,增加亲密感和共同回忆。 3.2 案例四:团队旅游的心理困境 案例描述:一支团队参加了一次旅游活动,但在旅途中遇到了团队成员不和谐和冲突的问题。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 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 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 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与生活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通过心理学与生活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

旅游心理学培训

旅游心理学培训 旅游心理学培训 导语: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旅行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学科。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心理学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旅游心理学培训旨在帮助旅游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和理解旅客的心理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本文将围绕旅游心理学培训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旅游心理学培训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长,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背景下,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才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而理解和满足旅客的心理需求,则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因此,旅游心理学培训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旅游心理学培训可以帮助旅游从业人员深入了解旅客的心理需求。每个人的旅行动机和心理状态都不尽相同,只有准确把握旅客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才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了解旅客的心理需求,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对于开展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其次,旅游心理学培训可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培训可以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旅游心理学

的驾驭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旅游服务中,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最后,旅游心理学培训可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旅行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旅客的旅游体验。旅行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情绪波动、适应不良等,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应对能力。通过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可以获得相关技巧和知识,更好地应对旅客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旅游心理学培训的培训目标 旅游心理学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旅客的心理需求和动机:通过培训,使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准确了解旅客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旅行动机,从而提供更加符合旅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培训中应注重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旅客的情绪波动、适应问题和紧急情况等。 3.培养沟通与应变能力:通过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沟通与应变能力,使其能够与旅客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并提供及时的服务。 4.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使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的限选课或选修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32学时的《旅游心理学》教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本课程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其次是第二编里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能使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策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及心理素养的培养。旅游活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型的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功能,还对社会、文化、环境等具有很大的正负影响,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 2、当前,世界旅游业与酒店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活动的多变和突发性,因此,教学新案例的数量不断增多,教学中课时分配弹性较大,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满足案例教学的情况下,教学中应重视和确保普通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传授,以为第二篇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丰富案例教学。针对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旅游服务过程中和旅游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案例,借此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旅游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品3篇)

旅游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品3篇) 旅游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1 旅游心理学:探索旅游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 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我对旅游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深入理解游客需求和行为的理论框架。*,我将分享我在学习旅游心理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它如何影响我对旅游行业的理解。 首先,旅游心理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游客需求。通过学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我了解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如归属感、自我实现和探索。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理解游客的行为,而且为我提供了一种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比如,我在设计旅游线路时,会更加注重满足游客的归属感需求,通过组织一些互动性强的团队活动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旅游心理学让我更加关注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是旅游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了解到优秀的服务质量可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在旅游服务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尽力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旅游心理学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游客投诉。游客投诉是旅游行业常见的现象,如何有效地处理游客投诉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学习旅游心理学,我了解到游客投诉背后的心理需求,如寻求公正、归属感和自我实现。因此,在处理游客投诉时,我们应该尊重游客的需求,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他们的投诉,以改善游客的体验。

总的来说,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旅游行业和游客的需求。在未来的旅游工作中,我将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旅游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2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心理学和旅游业的学科,旨在研究旅游行业中游客的需求和行为。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旅游行业和心理学的理解都得到了深化,并且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了解到旅游不仅仅是地理和景观的探索,更是人类心理和情感的探索。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是旅游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比如,游客可能在旅游中追求放松和压力的释放,或者追求社交和归属感的满足。因此,旅游业从业者需要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设施,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旅游心理学也让我认识到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服务质量、旅游设施、旅游路线、旅游目的地等等。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因此旅游业从业者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理解,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认为旅游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旅游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旅游业从业者更好地管理旅游业,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学习旅游心理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旅游业和游客的需求,也让我更加热爱旅游和热爱旅游业。 旅游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3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主要内容 旅游作为一种既能够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又能够增加社交体验和促进 身体健康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追捧。但是,随着游客对 旅游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心理学和旅游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 密切。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 地把握心理状态,更好地享受旅游过程。本文将对旅游心理学的主要 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一、旅游前心理准备 旅游前心理准备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旅游整个过程的开展和结束。一个好的准备工作可以为旅游之旅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旅游前,必须 首先明确自己的期望和目标,进行行程规划,安排旅行伴侣的互动和 安排时间。另外,也需要对目的地的游览特点,交通和住宿情况、气 候和文化背景等做充分的调研和准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困扰和挫折感。 二、旅游中心理状态的变化 旅游过程中,游客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变化。在旅行过程中, 随着旅行的深度和时间的推移,旅游者的心理状态从期待抵达、好奇 探索、兴奋感受、情感融合逐渐过渡到适应现状、疲劳厌恶等负面情绪。其中,情感融合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体现了游客对旅 游目的地的情感认同和连接,进而增强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忠诚度 和客户转化率。 三、旅游后的心理反应 旅游后的心理反应对于游客的整体游览体验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些 游客会出现心理上的落差或反弹,这往往是由于旅游后的感受无法符 合自己的预期而产生的。因此,在旅游之后,游客需要进行适当的心 理调节和处理,掌握更多的心理辅导技能是很有必要的,可通过阅读

心理学教材或专业的学术杂志来不断学习心理调节技巧以达到心理平 衡的状态。 四、旅游心理学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心理学不仅对个人游客有影响,还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正确地应用旅游心理学,能够更好地帮助旅游从业人员和旅 游企业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准确的把握,进而提高旅游业的质量、效率 和盈利能力。同时,旅游心理学还能指导政府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和 竞争力的旅游政策,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总之,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旅游心理 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客户行为和需求, 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经营策略,助力旅游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对于广大游客,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 握和把握旅游过程,享受更完美的旅游体验。

旅游心理学

1.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心理、旅游从业人员、游客交往和对游客效劳方面 的心理,研究旅游业内部管理和领导者的心理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旅游行为的根本要素:旅游心理〔或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环境。 3.旅游心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类。 4.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说明人与人之间在具体的心理面貌上的差 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表达着人的心理鲜明差异性。 例如,有的旅游者对旅游景点记得牢,有的却忘得快;有的旅游者擅长于摄影,对旅游景点都能立此存照;有的能绘画,尤其长于风景画,这些却是能力的差异; 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安静沉着对景点细细欣赏,有的却性情急躁,对经典欣赏粗枝大叶,这是气质方面的差异; 有的旅游者大方诚挚,有个别的却自私虚伪,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说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 5.决策的定义: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 能性等考虑的根底上做出抉择的过程。〔上述定义包括三方面含义:①决策必须是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考虑②决策必须在行动方案实施后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③决策还必须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6.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的根本要领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开端,是认识的起点。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其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与知觉紧密相连,感觉和知觉也是一切复杂、高级的心理活动的根底。没有感觉和知觉就不能形成表象,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没有丰富的感觉材料,也就不能产生理论知识。 7.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环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 反映,也就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信息的心理过程。 8.旅游知觉的特性:选择性〔选择性注意〕、理解性〔选择性理解〕、恒常性〔选择性保持〕、 整体性〔组织性〕。 9.完形心理学派提出以统一整体方式来分析知觉:即当事人观察某一对象时,实为观察一 个结构形式——“完形〞。知觉的组织形象:相似原那么、接近原那么、对称律、连续原理、背景律。 10.当人们感到所参加旅行社的旅游活动,可能既不能满足功能目标,又不能满足心理目标 时,因此可能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这称为觉察性风险,又称知觉性风险。 11.个体旅游者对旅游消费性情境之所以能觉察到风险,其原因是: 1)对去哪里旅游犹豫不决;

对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8篇

对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8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1.引言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对于旅游业者制定有效的旅游策划和服务至 关重要。本文将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以便为旅游业者提供相关 建议。 2.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分类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心理安全需求 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和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安全。心 理安全需求包括对于目的地安全的担忧程度、对于交通方式的安全 需求等。 2.2 新奇刺激需求 旅游者往往会选择去探索新的地方、体验新奇的活动,以满足 他们对于刺激和冒险的需求。例如,参观景点、尝试当地美食等。 2.3 社交需求

旅游者通常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包括与朋友、家人一起旅行,或者在旅游目的地认识新的朋友。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满足社交交 流的需求。 2.4 放松休闲需求 旅游也是为了放松休闲,远离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旅游者 对于寻找安静、舒适的环境,参加放松的活动等有着较高的需求。 2.5 文化体验需求 旅游者也希望通过旅行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他们渴 望体验异域风情、参观文化遗产,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3.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3.1 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个体的性格特征、年龄、文化背 景等都会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产生影响。 3.2 旅游目的地特性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吸引力,旅游者选择旅游 目的地的决策也会受到目的地特性的影响。

3.3 旅游服务品质 旅游服务品质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好的旅游服务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体贴的服务等,从而满足旅游 者的心理需求。 4.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管理策略 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业者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管理 策略: 4.1 提供安全保障 旅游业者应当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提供安全的交通方式和 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的心理安全需求。 4.2 创造新奇刺激的体验 旅游业者可以设计创新的旅游活动和体验,提供新颖的景点和 活动,以满足旅游者对于新奇刺激的需求。 4.3 促进社交互动 旅游业者可以组织社交性的旅游活动,提供机会让旅游者与其 他旅游者交流和互动,以满足社交需求。 4.4 提供放松休闲的环境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

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旅游者在旅途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研究学科。在这门学科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旅行者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和体会。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不同心理状态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旅游效果。 首先,我发现旅游者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旅行体验的认知和感受。比如,当一个旅游者心情愉快、充满期待时,他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旅途中的美好事物,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相反,当一个旅游者心情低落、消极时,他可能会忽略旅途中的美好,只看到不如意的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旅行体验。 其次,我了解到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来改善。在旅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交通延误、天气恶劣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和乐观,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旅行的质量。 此外,我还学到了旅行者的个人特点和价值观对旅行体验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对旅行的期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喜欢冒险和刺激,他们可能更喜欢进行探险性的旅行活动;而有些人更喜欢安静和放松,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度假村或温泉等休闲旅行方式。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和需求,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从而提高旅行的满意度。

最后,我认识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旅游行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期望,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旅游者也可以通过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旅行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总结起来,通过学习和实践旅游心理学,我认识到旅行者的心理状态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旅游效果。这些知识和体会不仅在旅行中有所帮助,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学科,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 旅游动机:指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目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探险性动机、放松休闲动机、文化学习动机、人际交往动机等。 2. 旅游满意度:指个体对旅游体验的主观评价。旅游满意度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考量,客观满意度包括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的评价,主观满意度则是个体对旅游活动整体体验的评价。 3. 旅游幸福感: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幸福感受。旅游幸福感可以来源于旅游目的地的美景、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等,也可以来源于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 4. 旅游心流:指个体在旅游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沉浸在活动中而忘记时间和周围环境的状态。旅游心流一般在旅游活动具有挑战性、品质较高且与个体技能匹配的情境下出现。 5. 旅游焦虑:指个体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旅游焦虑可能来源于旅游目的地的陌生环境、不熟悉的文化、语言障碍等,也可能是出于对旅游安全、行程安排等方面的担忧。 6. 旅游应激:指个体在旅游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压力而出现的身心反应。旅游应激可能表现为紧张、疲劳、兴奋等

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 7. 旅游恢复:指个体通过旅游活动来恢复身心健康和精力的过程。旅游恢复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放松心情、体验新鲜事物等方式来实现,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8. 旅游依恋:指个体对于某个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依赖和执着。旅游依恋可能出现在个体对于某个目的地的文化、自然景观、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强烈的感情纽带。 9. 旅游成瘾:指个体对旅游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赖,无法自控地频繁参与旅游活动。旅游成瘾可能对个体的经济、社交关系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0. 旅游动静平衡:指在旅游活动中保持动态和静态的平衡。旅游动静平衡需要个体在旅游过程中同时注重活动和休息,既能体验新鲜刺激又能恢复身体和心理的能量。

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书籍

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书籍 简介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的学科。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心理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这里,我们为你推荐几本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知名著作,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旅游 行为的心理背后。 1.《旅游心理学导论》 作者:彼得·皮凯拉斯 简介 《旅游心理学导论》是一本经典的旅游心理学入门读物。本书全面介 绍了旅行者行为、旅行动机、旅行态度以及不同旅游阶段的心理变化等内容。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旅行中的 心理感受和行为变化。 2.《旅游者行为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亨利·波斯顿和埃斯特·波斯顿 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旅客行为研究的经典著作。它深入探讨了旅行者的决 策过程、旅行动机、旅行态度以及旅游满意度等方面内容。通过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本书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旅行者的行为特点,为旅游从业者提供 科学的决策依据。 3.《旅游心理学与商务旅行》 作者:吉姆·霍普金斯 简介 本书探讨了旅游者心理学与商务旅行之间的关系。它深入研究了商务 旅行者的特点、需求和心理变化,并分析了商务旅行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

通过实践案例和理论探讨,本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务旅行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4.《旅游心理学与文化交流》 作者:大卫·林奇 简介 本书结合旅游心理学和文化交流的理论,研究了旅游对文化交流的影 响和作用。它探讨了旅游对个体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旅游对文 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书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旅游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文化多样性提供理论 支持。 5.《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 作者:理查德·伯朗和雪莉·埃尔迈姆 简介 本书选取了一系列真实的旅游心理学案例,通过详细分析旅行者的心 理需求、心理变化以及情感体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实践 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本书引导读者从实际旅游案例中学习,培养 旅游心理学的应用能力。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