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学生互评互改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初中语文作文学生互评互改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叶晓霞

来源:《家长》2020年第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语文核心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文的批改在语文教师的全部作业批改任务中是最艰难且繁重的一项,而在教师费力劳心的批阅之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又未能主动进行思考与改进,教师负荷的巨大工作量并未换取学生作文的改进与写作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部分学校教师对作文评改等相关内容有所研究。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培训学习、作文的写作规范、批改规范、自身文章审美能力提升与评价制度与方法等没有系统的研究,且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对于以上情况,笔者对初中语文作文批改小组学习模式开展了实践与探究。小组互评互改的作文评改新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感知与审美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学生小组互评互改模式的实施

语文的“核心素养”旨在通过教学培育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素养。学生小组评改作文,不仅要立足于作文内容本身,更要动态地关注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评改工作要给予支持与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一)培训作文评改基础知识

1.学会评判文章真实性。不管何种文体的写作,都应以新课程“说真话,抒真情”为原则,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体现“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以笔者布置关于母爱的话题作文为例说明。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必定是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吃尽生活的苦难。很多文章里都有“皱纹过早地爬上母亲原本水嫩的脸庞,两鬓也已斑白,还有一双干裂的手”等类似描述,的确这样更能打动读者,但是现在学生的母亲,极少有上述这样的外貌或者类似经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喜欢套作,究其原因还是对生活的体悟不够。好文章流露的真情实感最能打动读者,此外,选材也不能落入俗套,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体现主题的细节。在学生评改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把握“说真话,抒真情”的原则,自然就能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

2.指导提升文章审美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指导学生欣赏文章美的能力的提高。优美的词汇、娴熟精炼的语句和语言中流露的情意,都是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良好载体。如何指导学生提高文章审美和再创作的能力呢?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看文章是否主次详略得当,段落层次是否按中心划分,是否讲究过渡和照应。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对材料的选取与分析,以笔者布置的习作《成长的足迹》为例,这篇命题作文的材料应该是极其丰富的,很多学生按时间顺序采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片段,内容过于繁多复杂,缺少主次详略的安排,缺少情节的曲折起伏。

指导学生关注语言运用的方法,对语言进行修改和锤炼,在批改的过程中注意修改病句,厘清文章思路,锤炼语言。锤炼语言方面主要从这几点入手:①是否精炼传神,最好能选用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语言,尤其要关注形容词和动词的锤炼。②是否有细腻生动的描写,细腻生动的描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更富有感染力。③是否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④是否引用一些诗词文摘,恰当的引用能做到言简意赅,使文章富有音乐美,并能增添文采。学生常用对环境描写的句子给文章增添文采,也喜欢引用诗文和名言,但有时导致产生堆砌辞藻的后果。在评改作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评鉴这些语句,看其描写与引用是否恰当、得体,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3.掌握作文评定规范语言。为更好地推进学生互批互改,应关注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用语是否规范。从简单的“字迹清楚”到“文章结构严谨”“句式运用规范”“写作手法娴熟”等都是作文批改过程中常用的规范性语言。

(二)规范学生作文评改要求

1.正确使用评改符号。作文评改必须有统一的符号与用法,否则会给学生互相评改甚至二次评改带来不便。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常用的修改符号:

◇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2.作文评改过程中加强联想与自我反思。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组评改一定要强化评改过程中的联想与自我反思。学生互评互改的过程也是一个评学交互的过程:学生加强对自己写作的反思,能促使学生在下次写作过程中加强联想。学生在作文批改之后,将自己的感触和反思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学生写作的再创造。

评改作文后的反思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环节在整个评改过程中更需注意。如一学生在写《爸爸的袜子里有个世界》这一习作中这样写着,他的爸爸是个典型的“上班族”,每天深夜才回家,而他每天睡得早,恰好房间又靠近门口,于是深夜常被父亲走路的嗒嗒声吵醒,为此曾向父亲抗議。但父亲总是笑着答应说一定注意,但每次都无法管住他自己的皮鞋。后来突然发现最近自己睡得特别安稳,再也听不见那烦人的皮鞋声了,上课再也不想睡觉了,以为爸爸改掉了这个坏习惯,但老听见妈妈在埋怨爸爸的袜子脏得像个小孩子,他还在笑爸爸的幼稚。一天由于作业太多很迟都没上床,突然听到门吱呀一声开,他就悄悄躲在一旁看着,突然发现爸爸先探进头左右张望,等到没动静后才蹑手蹑脚地进来,用一种近乎不发出任何声音的动作悄悄掩上门,然后轻轻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走路。突然热泪盈眶,此刻才明白爸爸的袜子里也有一个世界,那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在评改这篇作文时,有学生在写反思,他深刻地体会到作者以小见大的写法,他从写作手法上入手,写到“小作者通过一件很小的物品‘袜子’感受到父亲那浓浓的爱。在我的理解世界里,写父爱都会用上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的语句。其实父爱不需如何伟大,父爱也不需要如何艰辛。父爱很简单,父爱就是父亲只穿袜子踮着脚尖走路的样子,父爱就是秘密被发现后的那一抹红……这么一双简单的袜子却包含着整个世界,这种真挚感情的直接流露,唯有其真切而独特的体验,才能写出这样的震撼。故曰,世间万物皆有情,细腻的感情需要一颗细腻的心去感悟与体察。”

以上评改心得由学生通过鉴赏、思考形成,并通过语言的再建构,很好地表达了学生自己对美的体验与感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设计评改互助小组形式

学生对学生作文进行互评互改,在组织上根据学情的不同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

1.合作性评改互助。合作性评改互助指由水平相近的一些学生成组评改。在这种组织形式中,学生尤其要注重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助。在评改过程中,所有组员都需精心推敲,字句斟酌,互相讨论,共助共进。

2.差异性评改互助。差异性评改互助指由处于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共同成组参与评改,组内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为相对落后的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这种模式更多应用于对少数学困生的帮扶和提高。

(四)创新作文评改评价模式

我们在以教师为主体评阅作文的传统模式上,创设了学生小组互评互改的新模式。

1.作文评改四部曲。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可以將整个评改过程大致分四个步骤。

(1)学生自评自改。作者自己对文章进行自评与自改。对简单的错字错词、句式的合理运用、词句的表情达意等进行自我评价、思考与修改。

(2)小组互评互改。通过小组形式把小组内学生自己修改的文章统一汇总后,在小组内进行互评。组内成员相互进行轮流的评价与指导修改,相互协助,相互促进。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由小组内的所有组员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成员之间通过讨论总结出最满意的评价及修改意见,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修改。

(3)教师指导评价。教师在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应该注重倾听学生间的交流意见,及时予以指导。引导小组学生发散思考,对学生的文章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同时,教师亦可加入小组讨论,拓宽学生评改思路,激发学生写作、评改的热情。

(4)填写互评表格。根据评改过程的思考与总结,笔者设计了评改表格。要求学生认真地记录评改过程中评改思路和感想,按要求填写评改表。评改大致可从四点入手:写作目标完成程度、写作角度和主题、词句运用或赏析、感想与反思。

2.作文评价制度的改革。通常对作文的评价有:等级制、分值制、评语制。作文的评改不仅应从文章本身的优劣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情感及合作精神,还可根据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组内联评与互评。多形式、多角度地对作文开展综合性评价,努力发掘学生亮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尊重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生发的独特见解,对学生的评改语也要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此外,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笔者让学生通过微信制作成美篇并配乐朗读,发在微信朋友圈或建立的朗读群里,家长、学生、教师通过美文共赏,共同投票选出星级作文和本期

班级朗读好声音。后期可把这些音、视频材料制作成光碟,记录学生写作的成长轨迹,实现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写作和朗读的兴趣。

三、对小组作文互改互评模式的反思

(一)学生的分组评改对教师的要求

每学期初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情况为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6~8名学生为宜,各组推举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组长根据本次写作目标及评改要求,分配任务至小组其他成员,组织组员开展作文评改工作。每位学生积极做好评改工作并记录评改意见。

(二)小组合作评改方式的意义

1.依据新课标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增加了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往。

2.学生从学生本体的角度和视野评改作文,能树立“读者意识”,拓展思维,提升欣赏美文、写作美文的素养和能力。

3.学生在自评过程中敢于阐发自己的感受。学生阐述观点和评价的过程就是语言再建构的过程,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写作技巧和方法都能得到提升和改进。

4.教师根据学生在评改过程中表现的具体学情,分析研究并制定教学起点、方法和策略。以学定教,能适应分层教学的需要。

5.教师的鼓励评语对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提高起推动作用。大多学生渴望在教师的评阅意见中得到肯定,当学生的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其满足感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在保持现有状态的基础上设立更高层次的目标,这是一个阶梯式的上升。

6.运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级与评语相结合的作文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并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把作文的评改权让给学生。

四、结语

新模式在学生作文评改中的应用,直接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组织和建构、运用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敢于并善于抒发内心所想;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提升,恰当合理地组织语言、运用艺术手法,拓展写作思维,选材不落俗套;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鉴别能力,具备对美文品鉴的基本素养,具备美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字美的感受和体悟,加深对中国文学艺术的理解。

中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践研究.

《中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老师每次你花很大的功夫,甚至挑灯夜战辛苦批改,特别是写评语时可谓是绞尽脑汁、呕心沥血。而我们煞费苦心下的中肯评语,学生也只是看一下得分或等级,瞥一眼评语,全然是一副看客的姿态;你费了那么多力气准备了那么多内容去讲评,学生却不以为然,好像只是在看老师的表演,或在听一个故事,以后的写作仍然是我行我素。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语句不流畅,他下篇作文照旧句不通意不达。小学阶段按教材要求学生两周一篇作文,这种被动境况下的写作评改,致使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不前,缺乏评改能力,虚假作文、抄袭作文一度成为主流。更为糟糕的是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这种境况下消失殆尽,从而厌恶甚至害怕写作文。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评改能力,使老师们从繁重而收效甚微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我课题组提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指导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我们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尝试将学生这个作文批改的“局外人”,转变为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全过程的“当事人”,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对别人作文独到表见解的机会,让所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都有亮相的机会,还要真正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减轻老师负担。 (二)课题确立的背景 学生作文的“互评互改”,不是指教师方面的书面评语、范文赏析、情况分析,而是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互评互改、讨论交流、雅文共赏的民主、合作、探究的机制。互评互改,可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1、研究现状——互评互改作文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有关改评作文的教学论文也层出不穷,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减轻教师作文批阅负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几乎所有的论文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的零碎的方法的探索上,缺少学生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同时,也缺少整个互评互改作文教学体系的探索,造成学生方法指导的随意性和能力培养的缺失。 2、课改现状——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开放、探究的课堂,教师作为参与者、点拨者应该给孩子自主的权利、机会、时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而不是以个人感受替代成一言堂。互评互改作文将更多地释放这一种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 3、教师作文批改现状——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阅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劳心费神,但实际收效甚微。因为大多学生只关心教师打出的分数,却很少关注教师阅改的痕迹,更不可能有效地反思。于是,作文批阅成了语文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和最为无奈的一项工作。 4、学生自改作文现状——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仅停留于写作这一层面,而把修改权力完全交于老师。小部分学生也想改,但不知道如何改,于是改改也就放弃了。如果说小学生作文属于起始阶段的话,互评互改作文更是起始的起始,其教学有更为到位的指导。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课题组教师大胆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借鉴学习前人的有效经验的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高学生作文和修改的能力。 (三)文献综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段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互评自改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课题

互评自改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课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标推动作文教改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能力又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志,因此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束缚下,语文这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气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味同嚼蜡,尤其是写作训练更是被教得千篇一律,学生们往往是“不学也懂,学也不懂”,老师们虽然教得辛苦,同学们学也费力,但写作水平的提高近乎是“天方夜谭”,收效甚微。 在作文教学的改革中,我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值得庆幸的是新课标、新教材为师生教学活动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在作文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我们找到了学习的好方法,学生们溶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加强了训练,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们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此、营造出民主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必然的。学生有了自由天地,就可能自选学法、自择内容,创自由之境,成自由之法,可能尽情张扬,作文才有生动,有自己的个性。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主动合作的契机,充分民主的课堂气氛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契机,让他们共同研讨,共同切磋写作方面的问题,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这样也有利于广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促使学生探究的动力之源,在这种氛围中最能发挥学生的互评、自改作文的主体作用,最能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模式,也最能体现新课标带给我们的新的教学理念。 2、现状分析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批改作文可谓是呕心沥血,每位老师计划完成8篇大作文8篇小作文,外加周记、随笔和大量的考试作文,作业本中的片断练习。以及学校各种活动的征文等的批改任务,工作量极大,每次写作都在100本以上,若想及时反馈,你还得挑灯夜战,丝毫不得含糊,可这一切大都是背着学生完成的,无论你是多么的认真,可总有许多学生不明白老师所写的评语的意思,更何况语文老师不是书法家,偶有“草书”行为,更让学生费解,于是许多学生对待老师所给的评语往往是眼睛一瞟,分数记上,本子就塞进书包“万事大吉”了。 作文教学中采用何种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更新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的陈旧观念,改变单一的由老师批改为多渠道的让学生参与式的多渠道批改,让学生参与老师的作文教学中,自主、互动,探究式地学习作文,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我们初中的写作训练形成一种新式的优化了的流程,让学生们在自改互评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悟出写作规律,培养一批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的学生,提高他们在审阅作文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写作,而且有利于培养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学理

初中语文作文学生互评互改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初中语文作文学生互评互改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叶晓霞 来源:《家长》2020年第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语文核心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文的批改在语文教师的全部作业批改任务中是最艰难且繁重的一项,而在教师费力劳心的批阅之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又未能主动进行思考与改进,教师负荷的巨大工作量并未换取学生作文的改进与写作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部分学校教师对作文评改等相关内容有所研究。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培训学习、作文的写作规范、批改规范、自身文章审美能力提升与评价制度与方法等没有系统的研究,且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对于以上情况,笔者对初中语文作文批改小组学习模式开展了实践与探究。小组互评互改的作文评改新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感知与审美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学生小组互评互改模式的实施 语文的“核心素养”旨在通过教学培育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素养。学生小组评改作文,不仅要立足于作文内容本身,更要动态地关注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评改工作要给予支持与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一)培训作文评改基础知识 1.学会评判文章真实性。不管何种文体的写作,都应以新课程“说真话,抒真情”为原则,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体现“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以笔者布置关于母爱的话题作文为例说明。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必定是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吃尽生活的苦难。很多文章里都有“皱纹过早地爬上母亲原本水嫩的脸庞,两鬓也已斑白,还有一双干裂的手”等类似描述,的确这样更能打动读者,但是现在学生的母亲,极少有上述这样的外貌或者类似经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喜欢套作,究其原因还是对生活的体悟不够。好文章流露的真情实感最能打动读者,此外,选材也不能落入俗套,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体现主题的细节。在学生评改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把握“说真话,抒真情”的原则,自然就能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

语文:初中作文互改互评 “七步”法(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语文:初中作文互改互评“七步”法(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语文:初中作文互改互评“七步”法(教 学实录) 初中作文互改互评“七步”法—liujinping 方喜红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改,学生看”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并不能给学生点滴的进步。初中学生中流行的顺口溜“作文评语不用看,‘中心’‘结构’各一半;作文讲评不用听,‘审题’‘切题’到‘结尾’”,很能说明这一点。初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

“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针对初中学生写不好作文,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作文中教学中我尝试了互改互评“七步”法,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改评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让学生体验互改互评的新鲜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形式新、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这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唤起他们的兴趣。 二、让学生品尝到互改互评的甜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愿望。”每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初稿,进行张贴对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地进步。因此,一般都会给修改稿以相当高分,并附作文评估表,让学生充分感受

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探索

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实行“互评互改”同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相契合,本文主要从四点入手,就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加以探索,以期助推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循序强化写作综合素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 一、教师做好示范评改,给以学生评改借鉴 作文评改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即至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累积的形成性过程,在应用“互评互改”模式开展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注意凸显自身指导作用,进行细致入微的作文批改示范,以便于学生鉴戒学习。细化而言,在让学生自行“互评互改”之前,教师可以选取三篇水平分别为优、中、差的例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加以呈现,并进行现场评改。大到作文的题材立意、篇章结构小到修辞手法、语病错字皆要详细解析,一方面要着重圈出文中的亮点之处,加以肯定和赞赏,另一方面也要重点标明作文的缺陷之处,加以修改和订正。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做好修改,更要让他们了解这样修改的原因,如此学生在自己评改作文时方能准确找出不足并给出正确的修改,更有理有据、条理分明。此外,为进一步强化示范评改成效,教师在评改演示完之后,还可以精选相似的例文让学生自行进行评改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的评改结果给以针对性指导,助力学生有效提升作文评改水平。 二、基于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升评改难度 作文互评互改讲究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为此,教师必须按步阶段做好各项指导工作:第一阶段,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作文评改符号,掌握更多评改技巧,为后续的互评互改打好先决基础;第二阶段,由表及里慢慢提高评改要求,一开始可以只要求学生将作文中错字、语病等较为浅显的语言错误圈出来;第三阶段,循序过渡到评价作文的立意思想、篇章结构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写旁

“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改革,目前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从“快速作文”到“新概念作文”,从“趣味作文”到“新思维作文”……名目繁多,说法不一,体现着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活力与生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场改革显得更加多姿多彩,许多新理念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当中,许多新实验开始践行,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经验。教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结合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需要,也尝试着运用新的理念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现将前两年中进行的“小组合作,评改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些做法与思考,整理如下,以供同行们讨论与参考。 一、“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实践探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出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独创性的劳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提倡“自主”;作文的批改与评价,不仅涉及学生个体,也涉及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倡“合作与探究”。本着这种理念,笔者对作文评改这个环节作了以下步骤的改革与实践。 (一)起步 1、调查情况 目的:了解这项教学改革的效果,及时修正教学行为,对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意见。相当于前测。

方法:问卷调查。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一次作文起始情况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后进行分析,掌握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及需求。 内容:小学作文写作情况,自己对写作的情感态度,对中学作文老师的建议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共6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 2、初步规范 设计:教师总体设计作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撰写下发《掘港一中实验班作文写作与评改的要求和建议》。 内容: ①作文写作 A) 每篇作文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小作文25钟内)。 B) 大作文每篇不少于550字(下学期起不少于600),小作文不少于300。 C) 写作必须保持教室内绝对安静。不准随便说话,不动嘴唇,不转头,不相互借用文具。 D) 作中若遇到不会写的字,暂时跳过,以后补上。 E) 作文成篇检查后即上交作文本。在其他同学写作时,阅读预先准备的课外书籍,保持教室安静。 ②作文评改 A)方法: ⑴4人(或5人)为一小组(固定),设组长一人。 ⑵每小组每次批改2—4篇作文。 ⑶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批改初评任务。 ⑷在小组批阅的基础上,老师据需要作适当补充批阅。 ⑸月末评选、奖励优秀批阅小组。 B)批阅要求: ⑴各组成员在初阅作文时,用红笔找出错别字。 ⑵小组长成员在传阅后,讨论文中问题,适当旁批。 ⑶讨论确定作文等级,撰写作文总(由组长执笔)。 ⑷总评语要围绕讲评的重点来评价。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

————————————————————————————————作者:————————————————————————————————日期: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中学语文论文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 林玉富 一直以来,高中学生的作文评改,大都由教师包办。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而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评改态度冷漠、无动于衷。作文评改一直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却未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扭转作文评改的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一、做好思想工作 作文由学生互评互改,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有顾虑,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习惯性地认为,老师评改作文才是天经地义的,让作文互相评改,那是教师偷懒的招数。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互改活动,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是把教师包办评改与学生互评互改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互相评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教师包办评改,囿于时间、精力,即使责任心很强的教师也只能更多地止步于“评”——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评价其优点,而学生互评互改,由于多人评改一篇作文,且容易当面沟通切磋,还要最后推出佳作,“改”既是可以做到的,也成了最终的目的。其次,引导学生树立自主自能、互评互改作文的自信心。有些学生担心他们的能力水平难以胜任作文互评互改,这样放手让他们做这项工作会乱成一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的道理是,评论家未必就一定是作家,作文评改的能力首先重要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写作能力。学生由小学到初中的阅读习得积累了写作所需的多种知识,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这只不过是所积累知识的内化、迁移而已。即使有的学生认识水平、评改能力有所欠缺,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是可以逐步提高的。第三,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学生在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初探 金阳街道中学王文娟 作文教学一直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而作文评改更是令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束手无策。鉴于此我依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根据我校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结合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及中学生的特点,对小组合作互评互改作文模式进行了初探,以期从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方面打开一个突破口,来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作文批阅的现状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模式机械的重复着“教师改,学生看”,作文交上,学生也就完成了任务,文章只存在某学生和教师间的单项交流,而且是学生“交”上来,教师“流”回去,学生应付,教师忙碌,费时费力,劳而无功。另外教师的评改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学生文章的好坏,这样时间一长,势必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这种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作文互评互改模式实施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当中,使他们成为评改的主人。 1.小组编组方式。 我校采取“等次混合编组”和“固定中心组”相结合的小组合作方式。“等次混合编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布置学习任务时,一定要让学生都干活、干全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模式的实践研究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要求:“积极和同学们交换修改作文,达到语句通顺的要求。”使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评改,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就谈谈初中语文作文“互评互改”模式的详细流程。 一、预先准备阶段 1.进行充分动员。开始实施作文“互评互改”时,教师应先向全体学生阐述“开展学生互评作文所具有的意义”,使学生的理念得到转变,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此种教学模式,打消顾虑,促进学生参与互评作文的积极性,为后续将要展开的实践练习进行充分的准备。 2.划分学习小组。将全班学生划分为每组5~10人的几个学习小组,并在小组成员当中推选出1名组长,主要担任收发小组成员的作文本,安排小组成员批改作文,进行小组作文评议等多项事务。 3.进行知识储备。 (1)学习与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的评改标准,在评改实践当中应按照训练的相关标准来进行。 (2)学习与掌握评改作文的范围: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题材选取、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 (3)学习经常性使用的评改符号:增补号、删除号、连接号等符号。

(4)学习与掌握评改作文的方法:“增、换、删、调”。增:对于作文内容进行充实。换:将作文中应用不恰当的字、词、句或是错别字置换成正确的内容。删:精简词句、删除冗词冗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调:对于作文中部分段落以及语句进行调整,将文章修改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佳作。 二、教师进行示范性的评改 首先,由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再选取数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采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方法。 三、学生进行互评互改 1.个人进行评改。教师安排每一个学生批改一篇习作,并在作文本上按照相应的要求写出评语,给出评分。 2.在学习小组内评议。学习小组的组长让组员对于各自的习作进行交换阅读、讨论,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写出评语,由小组长对评议的效果给出总结,并填写相应的习作评改表,推荐佳作。各个学习小组可划分出各自评改的重点:可划分为写作题材的选取、写作中心、写作特点、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应掌握“四项相应高分”:一是对于部分日常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当其有佳作出现时应给予相应的高分。二是就一篇文章来看,倘若篇首、篇尾或者中间段落写得较好,也应给予相应的高分。三是在作文中合理应用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作文的互评互改的探索

作文的互评互改的探索 作文修改与评价是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提高,写作知识的迁移正是通过这一环节来实现。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在这一重要环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某些的失误:修改作文的活动由教师一方面进行。作为教学的主体一一学生倒成了旁观者,局外人,教师的一番心血未能收到预期效果。有位大师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在谈写作时,特别强调改调色这一点,可见修改作文在整个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教会学生怎样评价作文,如何修改作文,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让其在实践中司出写作的“真知”来, 而不应该替代学生,让学生成为局外人。 如何让学生参与作文的修改与评价呢?怎样具体实施呢?这是关键的问题,搞不好会留于形式,徒劳无功。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根据写作基础知识,结合不同文体,分别制订各类作文评价标准。学生在评价作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了,有了“评价标准”,修改作文时就能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如评价记叙文时,可将评价项目分为六大项:中心、选材、结构、训练要求、语言书写和标点.每项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并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提出评价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互评互改同学的作文,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评价修改作文具体要达到什么要求呢?学生心中无底,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及本次作文训练的侧重,提出相应的要求。 1、找出错别字并予以纠正; 2、找出病名并修改; 3、要有眉批和尾批,并提出批阅的具体要求:对开头、结尾、过渡予以评点;对句子、片断段落予以分析;对全文作综合评述,总结文章的得失、优劣。 4、署上评改者姓名和日期以便于与作者联系,交换意见,反馈信息,互助互学。这样,即能有效地保证评改质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统一规定评改作文时常用的符号。为使文便保持整洁美观,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根据评改的要求,规定统一的符号。如错字、别字、缺字、余字、病句、删句、更换词序句序、增删标点符号等,都用专用符号来表示。这样,作着好评,评改者好使,两相方便。

中学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

“互动式评改作文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作文教学难,这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作文是学生感悟生活的最佳平台之一,但是教师的“个人主义评改模式”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将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把教师应有的权利(抑或说是责任)也一并交给学生,让作文评改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这就值得我们的语文教师反思作文评改方式了。针对此种现状,我们确立了“互动式评改作文创新研究”这一课题,并经过课题组的认真研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修改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又能使学生在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 二、课题提出的缘由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教师伤透脑筋的难题。传统做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不再研究无人问津了。 “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文评改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积极性逐渐消失,创

造性自然泯灭。久而久之,教师越改越累,越改越烦,而学生却养成依赖、怠惰的习惯。既然语文教师不辞辛苦,学生又何必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作文修改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学生作文模式化、脸谱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投入到作文评改中来,这是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三、课题实施目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我提出了让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这就是作文自评方法,所谓作文自评互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借鉴优秀作品,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加以修正,再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的作文评改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找出作文中的问题,准确修改,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本方法重视“评”──“逐条评”、“综合评”、“说一说”等,在会评的前提下去改,使“改”的目的更明确,“改”的行动更自觉。因此评是改的前提,改是评的归宿。 四、课题研究方法

尝试教学小组互评互改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课中的运用

尝试教学小组互评互改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评 改课中的运用 作文讲评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作文评析课一直是令教师头疼、学生厌烦、效率不高的课。针对这种情况,自2019年始,我们带领全县初中语文教师认真分析传统作文评析课的弊端,结合尝试教学思想,打破“老师评——学生看”的作文讲评模式,大胆探索、积极建构作文评改课的新模式,并付诸实施。 一、传统作文评改课的弊端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作文课简单、机械地重复着“老师命题或选材——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学生看评”的固定模式。这种作文讲评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教师兼任命题者与评判者,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学生文章的好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任务,难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同时,由于班级容量较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这样,时间一长,势必扼杀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造力,禁锢学生的思维,阻碍作文教学的发展。如何让教师从一摞摞的作文批阅中抽出身来进行有效指导?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写作兴趣?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小组互评互改”模式的建构

2019年,“尝试教学法”的引进,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我们带领全县语文教师尝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牢记尝试教学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灵活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尤其是在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课方面,我们大胆摸索,积极构建作文评析课的基本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评改交给学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评改能力。 (一)互改:组内互改,做好旁批 互改是一种同学间交换批改的方式。为了“找刺寻宝”,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这个环节需要学生静下心来独立完成。 在互改前,教师要完成三件事:一是课前要抽查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本,只翻阅,不批改,大致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情与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评改标准(不同年级、不同的训练目标,制定不同的评改标准),每生一份,做好评前培训;三是成立评改小组,每组6-8名学生为宜(组数与组员人数因实际班容量而定),推举一名善于表达、组织能力强、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在互改时,各组交叉批阅,组长分发作文,每生一份,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与批阅标准,认真研读、评改,独立完成任务。每位学生针对自己所改的文章,最起码要做到:一是圈出错别字以及误用的标点、病句;二是画出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哲理等的佳句;三是针对局部(字、词、句、

《作文互改互评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作文互改互评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扰着。每次批改作文,老师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有的学生甚至连评语也懒得看,更不用说里边的精细批改和要求了。真的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为此,师生都很苦恼,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愿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想了很久,也做了很多。我们查阅大量同仁整理的关于写作教学的有价值的探索和实验的资料,获得很大的启示,同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了《作文互改互评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结合新课改,就写作新教学模式作一点尝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包办太多,学生参与太少,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培养自主修改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懂得评改标准,明白自己的文章有哪些地方可以删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哪些地方需要润色,哪些地方必须详写。只有明白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才能不断保持优点,扬长避短,在互改互评中就会取长补短,作文水平自然会得到快速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互批互改教学设计 阿合其中学李香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七-九年级必须“.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重视对作文的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从教师批改作文转向引导学生互相批阅,并惊喜地发现引导学生互相批阅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策略之一,它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作文教学效果的需要,还是教师节省大量批改学生作文的时间,用以研究语文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 二、教学设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凡为教育必期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而“互批互改”这种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相互批改作文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如果开展得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多种基本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完成作文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的文章的,即使看也不易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时,如果能采用“互批互改”的方法,就能使学生避开上述消极因素的影响,通过发现别人文章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从而达到对自己文章的修改认识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作文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而这种教学过程,存在着一些弊端:班级人数多,教师不可能对多数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批改,即使全批全改,也是低效费力的;作文批阅的困难,必然影响到作文写作的数量,每学期只能勉强达到大纲的最低规定篇数;而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观最大的弊端则是:没有把作文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改,从而使学生不易发现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久而久之,作文的修改就形同虚设,而这恰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学生“互批互改”则不然,它既能把教师从费时费力、收效低下的批改活动中解脱出来,增加作文写作数量,同时又能走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评改的重要性,掌握作文批改的规范符号。 2、模仿范文评改法进行作文互评互改的尝试,在评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3、体验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 4、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5、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 名言导入: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不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文章修改上用过功夫。”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互批作文的点滴经验

培养学生互批作文的点滴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而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瓶颈。批改作文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写作兴趣,真正发挥作文批改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我采用了多种批阅方法:详批详改,全批全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当面批改,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学生互批作文好。 以往批阅作文,看完后给学生作文本上又是勾又是画,又是详细批语,老师忙得够戗,等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要么看不懂,什么"文气不贯通"啊,什么"详略欠妥当"啊……,就是看懂了也不知道如何改动,如何提高。更有甚者,连老师的批语都不看。其结果,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收效甚微。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批改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呢?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一问题,也做了一点儿尝试,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在学生互批作文中的几点认识。 学生互批作文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相互间进行的作文评改。怎样批改作文? 一、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习惯,是学生互批作文的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对于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为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要求他们:1.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2.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一个最喜欢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由同学修改,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由他修改。为使他们的作文在自念自改、互念互改中取得好的效果,我为他们提供了六条修改作文的要领:1、改正错字。2、理顺句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顺当。3、改正标点。4.看作文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5、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6、是否有中心等。这样,不仅使他们知道了作文应该改什么、怎样改,还使他们知道了好作文是靠改出来的。 二、培养学生批改的兴趣,是学生互批作文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1、用名家修改作品的故事来激发自改作文兴趣。抓住学生对名家具有敬慕之情的心理特点,我在作文课上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写作包括创作和修改两个部分,完成写作后要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日臻完善,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推敲"的故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叶圣陶给我修改作文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品评,体会到字斟句酌的绝妙作用和名家呕心沥血的艰辛用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名家的作品也是通过其反复推敲,而不是一蹴而就。 2、用学生互改来引发学生自改作文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作文修改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文,互提意见,并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三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初中作文互评互改三环节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作文互评互改:强调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互相评改组内的作文,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科学的评改方法,发展评价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增进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联系。 2、三环节:根据作文过程中评改步骤,将评改细化成三环节,有利于教师在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时操作,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的评改工作。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能熟练地掌握评改的要领,提高评改的质量,达到预定效果。 三、课题的国内外、市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教师话的精力很多,学生的收获却很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改学生看”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并不能给学生点滴的进步。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也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这是终身受用的。” 当前,尝试作文互评互改的一线教师比较多,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关于作文互评互改的文章,但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尝试,如:评改内容和评改方式方面的尝试。都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形成一整套全面的系统的可操作互评互改模式。没有真正以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进行作文的互评互改,更没有把学生的互评互改与教师讲评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还没有人将作文的互评互改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四、研究目的、意义与实践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探索新课程中教师作文教学理念的变化,树立起以生为本的作文互评互改理念,引起学生作文评改方式的改革,从而树立起全新的作文教学观,为作文教学的评改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师生共同进入实践、创造、升腾的新天地,促使师生掌握作文互评互改的技巧和方法,让作文评改不再只是教师的事情而导致作文评改低效。而是让“学生习作”、“老师批改”这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静态的环节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和主题作用。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启发学生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同时又让学生在相互评改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4、创新程度本课题主要是针对作文教学中的评改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组实验教师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及时反思与调整,已取得看一些经验,课题的开展有着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其创新之 处在于能扎根于教学实践,有鲜活的课题研究素材。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而且通过课题组的积极探索会形成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形成与我县语文发 展性阅读想匹配的三环节作文互评互改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辐射作用,改变当前低效的作文评改方式。 五、研究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环节:互评互改,相互学习 1、准备工作 (1)全班学生每人准备一支红色的笔用于批注和写评语。

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第一篇: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学生难写,老师难批。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本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而且,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学生写,教师改,改好就完事”的作文教学与评改方式现在依然普遍盛行,不仅单调乏味,而且劳而无功。“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叶圣陶)因为,作文本一发下,学生最关心的根本不是老师怎么提示,怎么批改,而是得分的高低。久而久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兴趣与态度。因此,一定要切实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把语文教师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改革作文批改方法,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作文,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一、人人参与,超越自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是评价的主人。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作者的参与理所当然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评改去代替学生的批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还错误地认为满纸红批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还要长期坚持下去,事实上,这一错误的做法必须及时予以纠正。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如此看来,学生批改作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作文写好后,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提高写作与修改的能力。 1.互批互改。每次抽签决定合作伙伴,相互批改,主要改正错别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互评作文实效性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互评作文实效性的研究 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互评作文实效性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互评作文实效性的研究 内容摘要: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受累,学生最头疼,收效往往又最微弱的软肋。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新课改以来自己在作文教学中,尤其作文批改过程中的一思考和作法,即学生互评作文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作文“互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上进心,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怎样实施,先教育学生运用修改符号,教育学生从几个大的方面研读文章,要有激发他们批改热情的方法。最后要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互评”发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 关键词:互评作文培养能力 实施 方法实效 最令语文教师苦恼的莫过于作文批改讲评,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老师为主体,一度盛行的“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耗时又费神,造成老师身心疲惫;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老师费时费力批改出来的作文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文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非常缓慢。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传统的作文讲评方法是否应动点手术了,如何独辟蹊径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认真思考,大胆实践,采用学生“互评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这种方法能避免一些传统作文批改的弊端,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多种语文素养。也有不少教师探索过学生自改、互改的方法,但由于缺少合理而有效的指导,学生渐渐对批改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使互评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应付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