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2020.10)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2020.10)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2020.10)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 黄振萍 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言官尽职尽责,对皇帝也不放过。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

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相

江苏省无锡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初一语文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2014.10.10)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默写(10分) (1)潮平两岸阔,。(2),铜雀春深锁二乔。(3)乡书何处达,。(4),自将磨洗认前朝。(5),江春入旧年。(6)心中的风雨来了,。(7),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8)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9)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10)?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1)xiá疵 (2)呜咽. (3)腼腆. (4)xié取 (5)yā雀无声 (6)xī来攘往 (7)不屈不挠. (8)眼花liáo乱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 ..称快。 ①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④怡然 ..称快() 4.下列选项中与“昂首观之”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2分) A.反归取之.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其子趋而往视之. D欢笑而谓之.曰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人的一项是( )。(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晨露都挂满在所有的荆棘上 B.所有的荆棘上都挂满了晨露 C.所有的晨露都挂满在荆棘上 D.荆棘上都挂满了所有的晨露 6.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2分) A.同学之间交往,不应在一些小事上锱铢必较 ....。 B.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教室里谈笑风生 ....。 C.班长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危言耸听 ....。

2019年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文科数学第四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考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2019.5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教材中定义函数:“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对于函数:||,{1,1}y x x =∈-,有A B 为( ) A .{1} B .{-1} C .{-1,1} D .{1}或{-1,1} 2.设0x >,若2 ()x i -是纯虚数(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2 ()x i -的共轭复数为( ) A .2i - B .2i C .2 D .-2 3.由圆2 2 2x y +=与平面区域0 y x y x -≥??+≤?所围成的图形(包括边界)的面积 为( ) A . 2π B .3π C .4 π D .π 4.图1是计算函数2,1 0,12,2x x y x x x ?-≤-? =-<≤??>? 的值的程序框图,则在○ 1、○ 2、○3处应分别填入的是( ) A .2 ,,0y x y x y =-== B .2 ,0,y x y y x =-== C .2 0,,y y x y x ===- D .2 0,,y y x y x ==-= 5.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二)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模拟(二) 语文测试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组是 () A.赝.品哽咽.笑靥.如花恹.恹欲睡 B.巷.道伉.俪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C.恐吓.喝.彩褐.衣蔬菜曲高和.寡 D.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窍晤淡功亏一溃立身处世 B.惊蛰涵养胸无城府光风雾月 C.挤兑揶揄靡靡之音峨冠博带 D.珐琅撕杀崭露头角惠质兰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西安某一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胎体轻薄如纸、釉质莹润如玉的明朝成化时期烧制的鸡缸杯,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优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湖南高校等教育倡导现代技术应用性理念,地方特色鲜明,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升。 D.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电信诈骗的活动空间,某城市公安局公布六条注意事项,提醒群众增强保密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4.依次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香港、澳门归属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捐弃前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声愈来愈高,而张学良将军不会是永无归期。 “”,将军回归,中华一统,山欢水笑庆团聚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思想及此,李商隐殷切盼望与亲友重逢的诗句,清淅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 A.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D.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1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附解析)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g)联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撰写 D.镌(jùn)刻锒锒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内涵吟咏 B.题签内涵涵泳 C.题写蕴涵涵泳 D.题签蕴涵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 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

2021届海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九次月考化学试卷

【最新】海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九次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 B.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B.CCl4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3.设N A代表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4N A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 C.室温时,1L pH=2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10-12N A D.一定条件下6.4g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 N A 4.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醛加入新制氢氧化铜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B.将乙醇滴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C.将二氧化硫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D.新制氯水敞口久置,颜色褪去 5.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晶体 6.将0.05mol某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克,碱石灰增重13.2克,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一个亚甲基,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

2019-2020年湖南师大附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年湖南师大附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C[A.贮蓄(zhù)朗润B.徘徊(huái) 翻来覆去D.荫蔽(yīn) 取决] 2. 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3. B(A.句式杂糅,去掉“因为”; C.成分残缺,“愉悦”后加“的心情”: D.双重否定不当,去掉“不”。) 4. D(①③是一个句群,②④⑤是-一个句群,由标点符号也可判断两个句群的先后。④⑤有顺承关系,位置不宜颠倒。) 5. B(“敝”,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敝帚自珍”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6.综合运用(共7分) (1)“朋",表示志趣相投的同类。(答到彼此联结、相互支持即可得全分) (2)①③④(每选对1个则得I分,多选或错选不能得满分。) (3)参考:朋友是一盏茶,氤氲生活的诗意(比喻修辞1分,前后语意吻合1分) 7. 默写(7分) (1)山岛竦峙(2)随君直到夜郎西(3)择其善者而从之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名著阅读(共6分) (1)D (2)示例: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满足了幼时“我”的心愿,滕野先生给“我"改讲义,给了“我”平等的尊重;“朝花”表明过往的这些人和事是带来过美好的,如今“夕拾”,对比现实的严酷,更现怀念之情,寄托理想之意。(书中内容2分,书名寓意2分,意思相近皆可。) 二、阅读(共40分) (一)古诗阅读(共9分) 9. CD(C. “东风”句运用的是拟人修辞: D. “万叶千花”并非眼前所见实景,而是想象。)(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10.示例①:“一”字重读,表明春天的红花绿叶都是春风的精心裁剪,充满了对春风造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数学第七次月考试题理科附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数学第七次月考试题(理科附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DCDDCBBCAAB 【解析】 1.=,是自然数集,所以=,故选C. 2.由反函数定义可知恒过点,故选D. 3.,,故选C. 4.由正弦定理可得外接圆半径,故选D. 5.,故选D. 6.的常数项为,故选C. 7.且,,故选B. 8.直线:与双曲线左右支各有一个交点,则,总基本事件数为16,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为6,概率为,故选B.9.由题可知若是假命题,则至少可选择BC,与单选题 矛盾,故是真命题;若是真命题,则至少可选择AB,与 单选题矛盾,故是假命题,故选C.

10.由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关系可得满足条件的数可表示为, 故,故选A. 11.可证,,由三角形相似可得①,③正确,故选A.12.令,由的图象可得,的两根分别为,,故由线性规划可得,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题号13141516 答案 【解析】 13.,故红嘴鸥总数为125000. 14.. 15.,令, ,,,解得 ,,. 16.可证,外接圆半径为,外接球半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已知, 由于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整理得,∴,……………………………………(4分)∴.…………………………………………………………………(6分) (Ⅱ), 数列的前项和为………………………………………(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 981244 3212127 6−13−917 残差图如图1. 图1 ………………………………………………………………………………………(6分) (横坐标取为评分或因变量都给分) (Ⅱ), 猫眼评分解释了36%的上座率. (若答模型拟合效果好坏也可以给分)…………………………………………………(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 (Ⅰ)证明:如图2,取中点,连接,,

试题精选_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 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洛阳市伊滨一高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4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hu?) 惆怅.(chànɡ)挥斥方遒.(qiú) 百舸.争流(ɡě) B.寂寥.(liáo) 彳.亍(chí) 哀怨彷.徨(pánɡ)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ìnɡ) 火钵.(bō) 冰屑.悉索(xia) 凝重隽.永(jùn) D.瓦菲.(fēi) 糯.米(nu?) 浪遏.飞舟(a) 矫.健有力(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闱意趣盎然峥嵘中流击缉 D.邂逅苦闷诅丧长篙风度翩翩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呼啸的寒风中,父亲对儿子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 ...,怒气冲冲地咆哮了一阵子,然后拉着儿子向密林深处寻找猎物去了。 B.《南极的企鹅》一书配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向小 读者们介绍了许多奇异的异域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C.多家媒体在《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引用了姜文“我 既要站着,又要把钱挣了”这句话,含沙射影 ....地表达了对影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的赞誉。 D.《志摩的诗》有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

得生涩和矫揉造作 ....,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B.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C.惠特曼主张为了描述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创造力和丰富性,必须避免传统的诗艺常规,即押韵、格律等。 D.不管是参军还是求学,这些不平凡的经历,都磨炼了毛泽东,逐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这对于毛泽东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5.(2011·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阙.秦(quē) 瑕.疵(xiá) 逸.乐(yì) 秦军氾.南(fán) B.鄙.远(bǐ) 与.会(yǔ) 肆.虐(shì) 夜缒.而出(zhuì) C.杞.子(qǐ) 逢.孙(f?nɡ)秦伯说.(yua) 济.济一堂(jǐ) D.戍.守(shù) 薄.荷(b?) 佚.之狐(shī) 共.其乏困

湖南师大附中第六次月考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第六次月考试题 英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时量120 分钟。2.所有答案均须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 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30 分) 做听力部分时,请先在试卷上做答。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第 1 至17 小题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将第18至20题的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题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man to fix the woman 's watch? A. More than two days. B. More than a week. C. Not more than a week. 2. How much did the woman pay for the cap? A. 10 dollars. B. 40 dollars. C. 50 dollars.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It's the clerk who should make the copies. B. The man should make the copies himself. C. She will help the man make the copies. 4. Where is the man? A. At a hotel. B. In the street. C. At a station.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seat is empty. B. That man took the seat. C. The seat was empty a few minutes ago. 第二节(共12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18分) 听下面 4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项,并标在试题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 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天星教育网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 6 和第8 小题。 6. Who is the woman talking to? A. A clerk at the Lost and Found. B. A workman at the airport. C. A porter at the railway station. 7. Which city is the woman in at present? A. New York B. Paris. C. Birmingham. 8. When can the woman get her cases? A. A little more than 45 minutes later. B. Early tomorrow morning. C. Later this eveni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小题。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accident? A. A truck hit a car. B. A truck hit a bus. C. A car hit a tree.

2014级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骑龙镇2011-2012七年级(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做)。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列语句(4分) A 猝不及防( cù)言简意赅(gāi)戏谑 (xuè) B 趾高气扬(zhǐ)乳臭未干(xiù)冗长(rǒng) C苦心孤诣(yì)不辍劳作(chu?)妯娌(zh?ulǐ) D含辛茹苦(rú)乐以教和(yuè)无垠(yí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 A 平水相逢怨天由人销声匿迹节衣缩食 B 恍然大悟苦有所失望仰兴叹暂露头角 C 风花雪月人情世故津津有味风尘仆仆 D 心血来潮俗不可奈为富不任汗马功劳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到的境地。 B煞费苦心:费尽心机煞:极,很。 C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兴趣。 D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作者:刘义庆南宋文学家 B《木兰诗》是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C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 D 《风筝》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比如说看了__________的《西游记》就会丢下_________的《封神榜》,看了__________的《水浒传》就不会看____________的《荡寇志》等等。 A精彩,烦琐,人物如生,索然无味 B烦琐,精彩,索然无味,人物如生 C人物如生,索然无味,精彩,烦琐 D精彩,人物如生,烦琐,索然无味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B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建议,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C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D为了防止不感冒,我们应注意多锻炼身体 8默写(4 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B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 C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寒梅着花末。 9仿照例句写一句话(2分) 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小巷深处》选段,完成文后第10——14题(15分)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 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10、画“ __________ ”的句子很值得关注,从全文看,那刻,“我”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词语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4个字)。(2分) 1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看:选段描写母亲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 ___________,描写“我”时主要运用了______ 、______ 、_______和_______.(6分)

2020届 云南师大附中 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俗的集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产生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出现,民族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由此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这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至今。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它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它完全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仪礼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 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的一员,只是他隐姓埋名变为无名氏。退一步讲,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和社会的习俗相结合,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融于社会的民俗之中。 集体性也是民俗在流传上的显著特征。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民俗在流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比如汉民族的春节习俗,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原始农业对自然气候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当时人们还只是通过物候观察划分年月。草青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所以《说文》释年曰:“谷熟也。”那时“年”只是计时单位。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懂得了通过观察天象确定方位和时间,并依此指导农业生产。直至西周时期,才产生了较明确的历法,准确地确定一年的岁首,并有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不过这时的年节,只标志新旧交替,并没有固定日期。中国后世的年节,大约形成于汉代。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年节习俗才一直延续至今。当年节确定后,民间信仰习俗渐渐浸染到年节习俗中,庆祝丰收与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相结合,驱邪逐疫等亚术活动也成了年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具有喜庆气氛的娱乐活动也加入进来,使春节变成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化节日。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的形成是集体智慧的创造,是在春节习俗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没有后世的补充创新,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完备与丰富的春节节日习俗。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不应有的挫折。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啊。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已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还是鲁迅的几句话比较精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①……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河南省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含解析)

机密☆2016年1月9日16:30前 河南省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星宿.黝.黑乳臭.未干良莠.不齐 B.狭隘.暧.味爱.屋及乌方兴未艾. C.癸.丑魁.梧跬.步千里众目睽睽 .. D.迁.徙歼.击阡.陌纵横纤.尘不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迟钝嗑碰摩挲缉拿 B.褴褛惺忪虐待贿赂 C.契据嘈杂焦酌怜悯 D.秸秆赘述游说咳漱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方言的存废问题上一直存在着_______争议。但_____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________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规范、保护方言_______很重要,二者不可存此废彼。 A.热烈争论达到也 B.激烈争端达成更 C.激烈争论达成也 D.热烈争端达到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郑欧班列途径阿拉山口、二连浩特两个过境口岸直达欧洲,使中国陆上铁路货送大 通道在新疆、内蒙古的不经之谈 ....成为过去。 B.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白天登龙亭逛翰院,夜晚徜徉于美食飘香的鼓楼广场,他们被 古都开封的宋风宋韵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 C.随着春运火车票预售模式的开启,抢票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使得在外打工拼一年、 温望回家却很难买到票的人们有些焦虑不安 ....。 D.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风起云涌 ....,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郑州航空港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先行区,有效解决了河南作为内陆省份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B.作为中国大陆的唯一参加第五属届“澳门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活动的民间艺术团体,鹿邑县表演团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古老与厚重。 C.事实证明,发生核泄漏、火灾、爆炸等実发事件时,用机器人替代人到现场作业,就能有效避免不发生対救援人员的二次伤害。 D.在“抗霾保卫战”中,网友们常通过环保应用程序“蔚蓝地图”查看污染源,在社交平台上将超标排放的大型企业曝光整改。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福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