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呼玛县、塔河县

和漠河县等地。赫哲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赫哲族民歌: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他

们祖先们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珍贵财富。赫哲族民歌主要

表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歌曲中往往夹杂着丰富的奇闻异

事和传说故事。赫哲族民歌通常由一人或多人合唱,节奏独特,歌曲抒情、悠扬。常见的歌曲有《繁星》,《林海情思》,《秧歌之弦》等,它们是

赫哲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旋律。

2.赫哲族舞蹈:赫哲族舞蹈是赫哲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舞蹈

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赫哲族舞蹈通常是相关民俗活动的一

部分,如婚礼、农忙时节的集体劳动等,也是一种展示自然环境和部族生

活风采的表演艺术。赫哲族的舞蹈风格以活泼、舒展、大方为主,动作轻盈、优美,音乐和舞蹈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风景线。

3.赫哲族传统民居:赫哲族的传统民居是他们的文化遗产之一,反映

了赫哲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赫哲族传统民居多为木板结构,

以棕榈叶为屋顶覆盖面积大,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和防止雨水侵入的功效。赫哲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马蹄形或者“凉亭”式的建筑,内

部空间布局合理,适宜生活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4.赫哲族民间工艺:赫哲族民间工艺是赫哲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编织、刺绣、木雕、研磨等传统手工艺。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产

生源于赫哲族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因此,这些手工艺品往往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和民族特色。例如,赫哲族编织的羊毛围巾和手套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了广大游客朋友的欢迎。

以上就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简要介绍,它们是赫哲族人民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呼玛县、塔河县 和漠河县等地。赫哲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赫哲族民歌: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他 们祖先们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珍贵财富。赫哲族民歌主要 表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歌曲中往往夹杂着丰富的奇闻异 事和传说故事。赫哲族民歌通常由一人或多人合唱,节奏独特,歌曲抒情、悠扬。常见的歌曲有《繁星》,《林海情思》,《秧歌之弦》等,它们是 赫哲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旋律。 2.赫哲族舞蹈:赫哲族舞蹈是赫哲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舞蹈 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赫哲族舞蹈通常是相关民俗活动的一 部分,如婚礼、农忙时节的集体劳动等,也是一种展示自然环境和部族生 活风采的表演艺术。赫哲族的舞蹈风格以活泼、舒展、大方为主,动作轻盈、优美,音乐和舞蹈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风景线。 3.赫哲族传统民居:赫哲族的传统民居是他们的文化遗产之一,反映 了赫哲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赫哲族传统民居多为木板结构, 以棕榈叶为屋顶覆盖面积大,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和防止雨水侵入的功效。赫哲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马蹄形或者“凉亭”式的建筑,内 部空间布局合理,适宜生活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4.赫哲族民间工艺:赫哲族民间工艺是赫哲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编织、刺绣、木雕、研磨等传统手工艺。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产 生源于赫哲族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因此,这些手工艺品往往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和民族特色。例如,赫哲族编织的羊毛围巾和手套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了广大游客朋友的欢迎。 以上就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简要介绍,它们是赫哲族人民长期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的演变及传承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的演变及传承 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和锡 林郭勒草原地区。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 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赫哲族的鱼皮服饰经历了演变和传承的过程。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渔猎部落。赫哲族祖先生活在渔猎的环境中,把 捕鱼和打猎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捕到的鱼皮制作成各种服饰,用以保暖和装饰。 最早的赫哲族鱼皮服饰简单朴素,以便于在野外活动中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逐渐丰富和精美起来。在元代和明 清时期,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他们首先用硝石 制成的针头将鱼皮缝制成衣物,然后用尤加尔根巧妙地装饰鱼皮服饰,使其更加美观和华丽。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通过不断地打磨和改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样式。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在传承和发展中也面临了一些困境。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生活方式 的改变,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逐渐被其他材质的服饰所替代,人们对鱼皮服饰的需求和认同 度降低。鱼皮的获取和制作过程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使得传统的鱼皮服饰制作变得更加困 难和繁琐。 为了保护和传承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们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鱼皮服饰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相关部门也鼓励赫哲族人民积极参与到传统鱼皮服饰的制作中来,传授制作工艺和技 巧给年轻一代,以保持鱼皮服饰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在现代时代,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 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赫哲族的鱼皮服饰。这为赫哲族人民传承 和发展鱼皮服饰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赫哲族人民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和市场营销手段,以创新的方式推广和传承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 扬光大。

非遗之后:赫哲族伊玛堪再观察

非遗之后:赫哲族伊玛堪再观察 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区。作为中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赫哲族社会的重要 组成部分。 伊玛堪,是赫哲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意为“长者”。赫哲族伊玛堪是指由年长的族人 组成的议会,负责赫哲族社会的决策和管理事务。 赫哲族伊玛堪的成员通常由赫哲族熟练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长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 经验和智慧。伊玛堪成员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和考核,选出最有能力和声望的人担任伊玛堪 的代表。伊玛堪的代表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特权,他们不仅代表赫哲族的利益 和意见,也是赫哲族社会的道德权威。 赫哲族伊玛堪的职责非常广泛,包括决策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解决族内的争议和 纠纷、管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伊玛堪不仅承担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的责任, 也是赫哲族社会的行政管理机构。 赫哲族伊玛堪的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也非常独特。一般情况下,伊玛堪的决策是通过 集体讨论和一致达成的,而非通过多数票的方式。这种决策方式体现了赫哲族社会的和谐 和民主精神,也充分尊重了每个成员的意见和权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赫哲族伊玛堪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方面,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外部文化的影响对赫哲族伊玛堪的传统地位和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赫哲族年轻一代对伊玛堪的兴趣和参与度有所下降,导致伊玛堪成员的数量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赫哲族伊玛堪,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应该加强对赫哲族伊 玛堪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赫哲族文化和伊玛堪的认知和认同。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 一代参与到伊玛堪中来,培养他们对赫哲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兴趣和理解。政府和社会 各界应该给予赫哲族伊玛堪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和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和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研究和保护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 验赫哲族伊玛堪的传统和现代价值,为构建一个和谐多元的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由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引发对鱼皮服饰文化的探究与思考

由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引发对鱼皮服饰文化的探 究与思考 摘要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展现了以渔业经济为主的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的独特文化。其中,鱼皮服饰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标志。鱼皮服饰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富于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底蕴,已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加以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 初夏时节,我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被中华民族精美的服饰所吸引。其中。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的一套鱼皮服饰,精美绝伦、独树一帜,倍受关注。欣赏着这套鱼皮服饰,耳畔回荡起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描写赫哲人生活的东北民歌《乌苏里船

歌》,感觉与赫哲人的生活贴近了。赞叹之余。观看了博物馆放映的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该片以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老人―― 尤翠玉为主线,详细追述并记录了“鱼皮部”传人的渔业生活及鱼皮服饰的制作过程。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引发了我对鱼皮服饰文化的深入探究与思考。 一、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溯源 据史料记载,赫哲族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曾被称为。“肃慎”、“女真”、“黑斤”、“奇伦”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这里河汉纵横、鱼类资源丰

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早年赫哲人生活的写照。赫哲人的服装就地取材,不仅“食鱼肉”,而且“衣鱼皮”,成为世界上唯一以鱼皮为衣的民族,史称“鱼皮部”。鱼皮服饰暗示着赫哲族发展的历史轨迹,据《黑龙江志稿》载赫哲人“居无室,尤喜捕鱼,衣服冬著鹿皮,夏著染色之答抹哈鱼皮。”一百年前,他们还过着渔猎生活,保持着完整的渔猎文化。赫哲族独有的鱼皮服饰美观轻便、防水防腐、耐磨抗寒,充分表明北方渔猎民族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窖智与古朴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精品。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录中国共有4600多赫哲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鱼皮服饰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其鱼皮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伊玛堪传承为中心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伊玛堪传承为中心 刘敏 【摘要】2011年11月23日,“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黑龙江省的首项世界文化遗产,因一首“乌苏里船歌”而被国人关注的赫哲族再次走入人们视野,对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应如何改进?为此,我们特邀请以刘敏教授为首的佳木斯大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团队撰写此组文章,分别从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赫哲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保护、挖掘赫哲族民族文化资源等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此组笔谈能够引起同好及相关部门的注意及兴趣,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 【期刊名称】《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3页(P142-144)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 【作者】刘敏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0 作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伊玛堪,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传承之路。从1930年民族学家凌纯声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最早用文字记录伊玛堪开始,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就突破了口耳相传的原始、单一模式,开启了传承、保护的新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对于伊玛堪的保护与挖掘已在文本记录与整理、作品结集与出版、传承人队伍的建设、文化团体的设置与参演、学术研究的展开以及“申遗”等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然而,目前伊玛堪在其传承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问题,正确面对并解决好这些困难与问题,将有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科学有效地进行。 一、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不利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一)赫哲语濒于失传,使伊玛堪传承陷入语言基础缺位的尴尬局面 清末民初以降,赫哲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大荒”的开发,使赫哲族聚居 区汉族人口骤增,并成为赫哲族世居地中人口最多、文化影响力最大的民族。赫哲人在日常交往、学校教育、政府公务等方面渐渐地使用汉语,汉语成为该区域各民族交流的公共语言。母语的退化乃至濒于消失,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使伊玛堪失去了它原有特定的人文环境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夏到佳木斯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实地调研,据村主任葛宝华介绍:该村现有103户326人,在2008年之前,没人会说赫哲语,也没人会说唱伊玛堪。自2008年伊玛堪传习所成立后,吴明新老人每周来上课,取得了一定成

赫哲族文化保护的开发与研究

赫哲族文化保护的开发与研究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赫哲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托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教育基金创新相关衍生品的开发、打造赫哲族文化平台,从而 使非遗保护在传统与现实的融合中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保护赫 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赫哲族旅游业发展,进而更好的彰显文化自信、发扬 与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赫哲族;文创产品 一、研究背景 赫哲族,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06 年 6 月,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 渔猎文化久负盛名,但由于民族人口过少、历史的发展,渔猎文化逐渐衰微。发 掘历史文化属于史学的研究范畴,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难以唤起大众的兴趣。赫 哲族文化尚未广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 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此项目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进行研究,在通过互联网与元宇宙的相关设施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宣传,并站在现代社会的角 度挖掘赫哲文化中可以满足现代人民需求、可产业化内容作为娱乐产品,将其加 以修饰打造成文化产品与东北电力大学工作室“赫哲‘e’游”文化品牌,引导 广大消费者进行消费、从中实现项目盈利,进而实现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赫哲族旅游业发展,进而更好的彰显文化自信、发扬与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 利用当地产出的鱼骨、鱼皮等制品,推动赫哲族的民族文化体现赫哲族的民 族特色,使作品充满文化元素和文化底蕴,让更多人了解到赫哲族的文化,增强

赫哲鱼皮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意味与现代艺术演变

赫哲鱼皮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意味与现代艺术演变 作者:于佳佳 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2期 于佳佳 一、赫哲鱼皮剪纸概述 早期,鱼皮剪纸并不是供人们做独立作品欣赏的,而是服饰上刺绣的花样。它不同于一般 的剪纸艺术作品,是赫哲族妇女用剪刀或鱼刀,在鱼皮板上剪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花纹图案, 再经过上色、渲染等艺术加工手段粘贴或缉缝到衣服、器物或萨满神服、神器上的。作为真正 意义上独立存在的艺术作品,鱼皮剪纸最早的表现形式已无从查询。现存于史料记载者是吕品 在《赫哲美术探寻录》上介绍的,他于1982年夏在抚远搜集到的11幅古迹斑驳的赫哲族剪镂 作品,这些作品后经赫哲族民间艺术家韩德福得以命名[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又深切热爱剪纸艺术的赫哲族年轻人的参与下,在老一辈赫哲族艺术家们的指导下,鱼皮剪纸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自2006年赫哲族鱼皮剪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这种带有赫哲先民“逐江河而生”的赫哲文化基因的古老技艺,为赫哲族非物 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二、赫哲鱼神崇拜的民间风俗 以捕鱼为生的赫哲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感受和审美观念,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了以“渔猎文化”为核心的,具有独特渔、水风韵的富有民 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和手工技艺,鱼皮剪纸艺术便是其一。鱼皮以其“天留文锦”般的独特魅力,是其他剪纸材料完全无法替代的。其剪纸作品因具有质朴、粗犷、浑厚、洗练、洒脱的艺术魅力,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赫哲族古老文化传统和民俗风俗。这种特征的表现一方面是受到赫哲 先人自古以来吃苦耐劳、崇尚勇武、顽强不屈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 民俗文化中带有原始氏族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动物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文化遗存影响,体 现出人类最原始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实质,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和艺术情趣。 在一些民间风俗活动中,赫哲先人总是运用鱼的形象作为某些特定的信仰图形或崇拜符号。他们总是把鱼的形象雕刻或画在自己的住房或建筑物上,或绣在衣服、帽子和背囊上,或镶嵌 在家具上,甚至还有人把鱼雕刻成偶像加以膜拜,并在捕鱼季节祈求“鱼神”保佑他们喜获丰收。赫哲族人之所以把鱼神崇拜作为一种特殊仪节,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对鱼神的祭祀和祈祷,来获得生产的丰收、人丁的兴旺、社会的稳定及家庭的幸福。因此,“鱼”总是在许多庄重而 盛大的场合下参与其中。早期,“鱼”仅仅是作为赫哲先人最基本的一种生活资料而倍受厚爱 并加以崇拜的,但是到了后期,除了作为“图腾”的象征寓意之外,还注入了生殖崇拜的观念 与文化内涵。例如赫哲传统剪纸艺术传承人蒋丽萍所创作的《鱼生人的故事》,就是取材于赫 哲族创始神话《恩都力造人》的故事。画面中作者以鱼形象作为主要造型基础,采用正侧面的 表现方式,来强调鱼身体的外形,并通过夸张的形式语言表现出从鱼嘴中跳出来的形态各异的 小泥人的形象(图1)。其实《恩都力造人》的故事,与中原地区的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十分 相似。实际上,“从大鱼嘴中跑出来的活蹦乱跳的小泥人”这一情节,就是赫哲人将人性与动 物性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性崇拜,即生殖崇拜[3]。因为,在赫哲人眼中,鱼的非凡生存能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也想从它们身上获得某种神奇的能力,于是便有了《鱼生人的 故事》。

一物Vol.48|赫哲族鱼皮服饰

一物Vol.48|赫哲族鱼皮服饰 现代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历史上人们取材自然于衣着的巧思有许多,这之中蕴含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和技艺。赫哲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少数民族,加工鱼皮缝制而成的服装和配饰是其文化的重要标志,现已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生活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与满族同宗同源。先秦为“肃慎”,汉魏为“挹娄”,南北朝为“勿吉”,隋唐为“棘辐”,明清为“女真”。“赫哲”一词有“下游”的含义,首次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的记载中,直到近代才成为其正式族称。 相较于农耕民族,身为渔猎民族的赫哲族所在的环境气候恶劣,获取资源的方式很不稳定,因此凭水而居的他们以鱼为生,发展出了独特的鱼文化。赫哲族在生活中以鱼为食、以鱼为衣,在历史上有着“鱼皮部”等称呼,清代张缙彦就在著书《宁古塔山水纪》中这样描述族群的生活方式:“鱼皮部落食鱼为生,不种五谷,以鱼皮为衣,暖如牛皮。”

(清朝赫哲族记录画,图片来源网络) 经赫哲族处理后的鱼皮可以制成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衣物,如上衣、下裤、鞋、手套、帽子等,也可以作为贴画的材料。鱼皮衣在赫哲语读作“乌提库”,由于赫哲族属于满族,其服装形制也与满族旗装相近,通常身长过膝,腰身略窄,底摆与下身较为宽大,整体呈扇形。赫哲族人使用鱼皮制作服饰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记录。 鱼皮衣的制作首先从剥取鱼皮开始。赫哲族擅长使用所有渔得的皮,如鲢鱼、赶条、草根、鲤鱼、白鱼、大马哈鱼等进行加工缝制。在取皮之前,需将鱼略做干燥,去除头、尾与鳍等部位、切开鱼腹后,用木刀分离鱼的皮肉至脊骨完整取皮。鱼皮轻薄易破,因此在剥下后需要将潮湿的鱼皮晾干或烤干。

请列举十项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请列举十项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语称其为乌日汀道,意即长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其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2、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这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的总称。 3、藏戏 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4、贵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的民间合唱形式。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 5、甘肃花儿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 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 6、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7、《格萨尔》史诗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探讨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探讨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赫哲族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早,可以说其属于古代文明,追溯至距今六千多年的生活中,就发现了赫哲族人曾经用鱼叉、鱼镖、鱼钩等进行捕鱼,缝制鱼皮、兽皮的衣物、骨针这些都诉说了赫哲族独特历史文化。但是由于赫哲族本身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局限以及信仰崇拜等影响,赫哲族人一直以来都是以捕鱼和打猎为生。赫哲族的地理位置在黑龙江流域,气候寒冷,生产力相对较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而捕鱼成为赫哲族人们维护生计的最佳方式,成为赫哲族先人们为了解决衣不蔽体等问题而其而形成的独特习惯,其蕴含着赫哲族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力以及创造力,更体现了赫哲族人在赫哲族人的独特智慧。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了让赫哲族鱼皮服饰的传承效果越来越好,需要了解到现阶段赫哲族鱼皮服饰在传承中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找到相关的发展策略,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对该地进行改良,并且不断发扬民族个性,这是赫哲族鱼皮服饰传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传承保护中的重点内容。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作为原始技术工艺的活化石,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的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起来。 1赫哲族的发展历史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相对悠久,在赫哲族发展

的过程中,其拥有自己固定的服饰文化鱼皮服。这也成为了该民族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中鱼皮服饰可以将其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萨满服饰和生活服饰,而从鱼鳞、鱼皮的材质进行分析,也可以将其分为粗鳞、细鳞、无磷等三种不同的内容。其熟制工艺则体现了赫哲族人民的独特智慧、聪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在鱼皮服饰中也可以按照性别将其分为男、女两大类。其图腾纹饰既反映出了赫哲族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敬畏的心理,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服饰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传承赫哲族的鱼皮服饰需要不断拓宽陪传承人的培养范围。不仅仅要吸引本族人参与到鱼皮服饰文化的传承中,还需要吸引外族的有志者更好地去研究相关的工艺,通过录音、录像、搜集文物等措施进行保护,对所有的工艺制作进行挖掘性的抢救,其实最终的目的是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传承的保护力度,将保障和监管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确保赫哲族的服饰能够长久地流传。 2赫哲族的鱼皮服饰 2.1鱼皮服饰的材质。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在赫哲族与中将其称为“乌提库”,这是因为鱼皮服饰中,由于鱼自身的纹理和质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将这些鱼皮做熟后制成的衣服效果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当前可制作为鱼皮服饰的过程中,主要将其分为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粗鳞、细鳞和无鳞,粗零的鱼鳞片本身像本身鳞片较大,纹理清晰有序,并且会有自然的凸起。所传达的是赫哲族人们一直以来所崇尚的自然、豪迈、粗犷的质朴美感,而细鳞的鱼鳞片则相对较小,质地更为细腻,纹理更加清晰。细鳞的鳞片中主要是以大马哈鱼的鱼皮材质最好,但是由于大马哈鱼本身较为贵重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利用其他的鱼来进行代替。而无鳞的鱼由于本身没有鳞片,整体给人感觉是十分柔软、光滑的,

43项来自中国的世界非遗

43项来自中国的世界非遗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遗产深厚,其中有43项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1.古琴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2.昆曲(列入年份2008年)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发源于600多年前。昆曲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3.蒙古族长调民歌(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有 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 木卡姆》等。 5.羌年(列入年份2009年) 羌年是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 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3-5天。 6.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 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 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两地,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 一体,织锦图案丰富多彩,有160种以上,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为主。 8.中国篆刻(列入年份2009年)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

黑龙江省赫哲族

黑龙江省赫哲族 作者:孙亚强 来源:《人民音乐》2016年第01期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会议”暨“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展演”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各省“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各研究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24日下午笔者在专家工作会议上做了有关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工作现状的报告。25日晚,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项目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综合展演。四个“伊玛堪”片段分别为《萨满神歌》《英雄诞生》《赫哲美人鱼》《英雄成人》。来自同江、饶河、佳木斯市及佳木斯郊区的传承人及传承者演绎了原汁原味的“伊玛堪”经典唱段和传统大唱片段,在场的观众们对这一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濒危的“伊玛堪”说唱 在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涉及音乐方面的有近百分之三十,存续状况各有不同。其中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地域性极强,但又是严重濒危的项目之一。在“伊玛堪”传唱的兴盛时期,“伊玛堪”是赫哲族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传统“伊玛堪”说唱活动多在年节、劳动之余或红白喜事等,赫哲人称“伊玛堪”说唱艺人为“伊玛卡乞玛发”。到目前为止,明确著录和记载的伊玛堪民间文学有近五十余部。代表性作品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都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西热勾》等。20世纪30年代赫哲族人差不多都会讲唱,讲唱者兴致一来便可以唱上一段,有时一个“莫日根”故事可以说上10天到20天。已故“伊玛堪”艺人吴连贵回忆他青年时期的情景:“伊玛堪全凭一个人往炕上一坐,全仗说唱的本领吸引人。说着说着有的困了,这时伊玛堪歌手来个好的,听的人有精神了。有时候伊玛堪一唱就是一宿,直到鸡叫,全屋的人没有困的,逗得大家直乐……”这一情景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赫哲族人与“伊玛堪”的紧密关系。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是以无伴奏一人讲唱的形式呈现的,是基于传统渔猎生活环境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客观上还具有流传古老神话、教化民众的作用。因此“伊玛堪”说唱是集音乐、文学、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中的“音乐”部分即为演绎故事时所使用的音调。《中国曲艺志集成·黑龙江卷》将 “伊玛堪”唱调分为大唱和小唱两类。大唱音乐擅长叙事和吟诵,小唱音乐更具歌唱性和抒情性。在此基础上,杨士清又根据自己的研究将“伊玛堪”唱腔分为吟诵调与叙事歌调两类,吟诵调又细分为叙述性吟诵调和专用吟诵调两类。 二、前期田野普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