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包括:

1. 唐卡绘制技艺(藏族)

2. 宜兴紫砂陶瓷制作技艺(江苏)

3. 云南纳西木雕技艺(云南)

4. 嘉兴单弦龙舟技艺(浙江)

5. 苏州中国结制作技艺(江苏)

6. 石羊宫灯舞蹈传统技艺(四川)

7. 孔雀舞蹈传统技艺(云南)

8. 黑龙江腰鼓舞蹈(黑龙江)

9. 山西汾阳皮影戏(山西)

10. 贵州岔河苗族草帽织造技艺(贵州)

11. 河南宝丰熏鸡制作技艺(河南)

12. 台湾堀仓餐桌文化(台湾)

13. 内蒙古水陆大扁琴艺术(内蒙古)

14. 钓鱼舞(湖南)

15. 河南黄河木版年画制作技艺(河南)

16. 安徽博山剪纸技艺(安徽)

17. 赣南电梯秧歌(江西)

18. 龙焰火作坊(贵州)

19. 陕西灞桥地榆织造技艺(陕西)

20. 土家三年锣鼓队(湖南)

21. 湖北老河口大踏步(湖北)

22. 陕西韦曲剧(陕西)

23. 四川蜡染技艺(四川)

24. 哥哥妹妹石斛冷餐(湖南)

25. 漳州泥塑技艺(福建)

26. 蜡染技艺—布不根(云南)

27. 蓝田花边制作技艺(山西)

28. 河南天坛染织传统技艺(河南)

29. 胶东鲁画(山东)

30. 河南宋代铁鼎陶艺(河南)

王卜痛入选第六批非遗名录,百年传承,品牌值得信赖!

王卜痛入选第六批非遗名录,百年传承,品牌值得信赖! 提到非遗,很多人都知道它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很多的非遗曾经就在自己身边,只不过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遗忘在记忆的深处,成为只有在忽然见到的时候,才会浮现的温暖回忆。因为珍贵,所以更值得我们去追寻。 漫漫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祖辈一代代留下的宝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特殊性,它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所以人的传承特别重要。因为有了传承者,才会让珍贵的宝藏留存,且发扬光大。而王卜痛膏药,就是非遗长河中的一股清流,百年传承五代,只为世人康。 王卜痛医技精湛,深谙健康养生之道。 重庆“王卜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王氏中医传承百年,医技精湛,对内外科疼痛有奇效,其易经诊病更是一绝,现入选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卜痛“究竟从何而来?相传在百年前的老重庆老街,“腰痛腿痛就找王卜痛撒”成了乡亲之间的日常问候。但凡有什么拿不准的困惑和病痛都会来找“王卜痛”,因为这个医生很怪,看病很便宜,膏药从来都是成本价,嘴里总是劝人”行善积德,不要生气”,还会指出未来疾病的发展。就这样,能看病能预测,乡亲们亲切的称呼王医生为“王卜痛”。 现今,王言医生,作为王卜痛的第五代传承人,拥有硕士学历,并且是国家执业医师。为了将自家祖传非遗王氏膏药造福大众,为了让更多人远离病痛烦恼,王言医生于2018年成立了重庆市御腰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而旗下生产的王卜痛非遗膏药和养生酒是王氏中医疼痛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传承人介绍

非遗传承人介绍 龙从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龙从发,籍贯湖北,1938年出生。擅长木雕船工艺创作设计和制作研究。龙家祖祖辈辈设计制作木雕船工艺品,绝技代代相传。其父龙云华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民间老艺人”称号。龙从发12岁随父学艺,五十多年来,在学习继承传统风格和技艺的基础上,他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已将传统风格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现今的创作作品更气势辉煌,且品种多样。代表作品有《中华巨龙》、《龙凤舫》、《隋代大龙舟》、《黄鹤龙舟》、《郑和宝船》等,代表了湖北木雕船工艺新风貌。 石久梅 1951年7月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挑花之乡新开镇邹桥村一个挑花世家。十三岁时开始学艺至今,已从艺四十四年,可制作挑花品种二十余个,花色近百个。还收集和挖掘一批濒临失传的挑花花色和品种六、七种,制品多次参加县、省、国家和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展览。 2005年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曾积极配合“申报”工作,为黄梅挑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我被黄梅县文化主管部门授予黄梅挑花艺人称号。 敖朝宗 出身门徒师(本家亲授的称谓),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跟随父亲和外祖父学艺,继承了祖辈独到的“铅锡刻镂技艺”,谙熟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技能。但他不满足家族的言传身教,勇于创新,不断自学钻研古代青铜器知识及金属加工技艺,通过不懈努力与实践终而造诣良深。经他复制的古青铜器已达到惟妙惟肖、炉火纯青的境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他更致力于文物修复及仿复制,曾多次受邀湖北省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参加文物发掘与文物复制工程。 “铅锡刻镂技艺”成为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获得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等各项奖项,敖朝宗也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铅锡刻镂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精选+简介)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精选+简介) 1 杨似玉 男 52岁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传统手工技艺 2杨梅松 男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1948年2月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无简介) 今年53岁的杨似玉是三江侗族自治 县林溪乡人,他接触风雨桥已经整整40 个年头了,“我爷爷、父亲均为木工, 是当地建风雨桥的老把式。从小我就对 木工特别感兴趣,还经常到当地学校帮 修桌椅板凳……”最初以几间侗族杆栏 式木楼加以改建和补充,杨似玉逐渐开 始接触鼓楼和风雨桥。由于深得祖传技 艺,加之勤奋有悟性,他的技术日益精 湛。 “我只上过小学一年级。”就是这 位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农民把侗族木柱 文化的建筑精华尽收于大脑之中。鼓楼、 花桥、寨门楼、侗戏台、水车、杆栏式 木结构民居建筑,均系挑梁穿榫,不用 一钉一铆建造而成,其间没有任何图纸, 他完全靠脑子记。一旦做起工来就能依 地形、山势,迅速在心中构出“图纸”。 在很多村寨、景点、纪念场馆留下了风雨桥、鼓楼、民间木楼、戏台等建筑作品和大量风雨桥、鼓楼模型。 而最让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1983年翻修的程阳风雨桥了。一场大雨把当时的风雨桥摧毁大半,一支由桥梁专家组成的工程队很快来到这里准备重修。他们将廊桥的部件标记后逐个拆下,但想把这些梁柱组装上去时却遇到了麻烦,风雨桥大小部件有万余个,拆下的木头堆成了小山,专家个个挠头发愁,最后慕名找到杨似玉和他父亲杨善仁求援。 根本不画图纸,杨似玉和工匠们只用10天时间,就将建桥用料全部备齐。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算,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一丝不差。“等到风雨桥恢复原貌时,专家的重建图纸还没画好呢。”杨似玉因此而名声大震。 杨似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 (一)传统音乐 1、刘赤诚(古琴艺术) 刘赤诚,男,1938年12月生,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 第三代代表传人。 出身于艺术世家,五岁即承庭训,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习琴,8 岁已登台演奏。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尽得艺术精髓。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 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几十年来,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二)传统舞蹈 1、冯国佩(蚌埠花鼓灯) 冯国佩,男,1914年8月15日生,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

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的,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20 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小金莲” 。 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 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如今,冯国佩的家乡冯嘴子有专门的花鼓灯班子,花鼓灯在该村的传承率达到80%。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冯国佩是花鼓灯的梅兰芳,冯嘴子在整个花鼓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是花鼓灯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至今,仍有中央文艺院团的演员到蚌来向冯老学习技艺。 冯国佩既是花鼓灯表演者,又是向国际上介绍花鼓灯的先导者。 花鼓灯之所以能传遍全国影响世界,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我国现代民间舞蹈史,特别是汉民族民间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2 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家辞典》将他记入典籍、永存史册。 2、郑九如(蚌埠花鼓灯)

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烟台市已经公布的名录与传承人 第一批国家级名录(3项) 1、海阳大秧歌海阳市文化馆 2、蓝关戏莱州市文化馆 3、胶东大鼓烟台市群众艺术馆第二批国家级名录(9项) 1、八仙传说蓬莱市文化馆 2、长岛渔号长岛县文化馆 3、胶东全真道教音乐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4、八卦鼓舞栖霞市文化馆 5、螳螂拳莱阳市文化馆 6、莱州草辫莱州市文化馆 7、掖县滑石雕刻莱州市文化馆 8、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招远市文化馆 9、渔灯节开发区文化局 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 烟台剪纸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第一批山东省名录(16项) 1、海阳大秧歌海阳市文化馆 2、蓝关戏莱州市文化馆 3、胶东大鼓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4、八仙过海传说蓬莱市文化馆 5、长岛渔号长岛县文化馆 6、莱州草辫技艺莱州市文化馆 7、掖县滑石雕刻莱州市文化馆 8、栖霞八卦鼓舞栖霞市文化馆 9、渔灯节开发区文化局 10、胶东道教音乐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11、烟台剪纸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12、螳螂拳莱阳市文化馆 13、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招远市文化馆 14、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招远市文化馆 15、大杆号吹奏乐蓬莱市文化馆 16、鲁菜烹饪技艺福山区文化馆 第二批山东省名录(11项) 1、徐福传说龙口市徐福研究会 2、丘处机传说栖霞市文化馆 3、福山雷鼓福山区文化馆 4、吴氏太极拳莱州市文化馆 5、戚家拳蓬莱市文化馆

6、胶东花饽饽习俗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7、黄县窗染花龙口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办公室 8、棒槌花边技艺栖霞市文化馆 9、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长岛县文化馆 10、黄县民居雕刻技艺龙口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办公室 11、长岛显应宫妈祖祭典长岛县文化馆 第一批山东省名录扩展项目 胶东大鼓栖霞市文化馆 螳螂拳栖霞市文化馆 市级第一批名录(31项) 1、八仙过海传说蓬莱市文化馆 2、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招远市文化馆 3、芝罘岛秦始皇东巡、阳主庙 传说等民间故事芝罘区文化馆 4、姊妹易嫁故事莱州市文化馆 5、姑嫂塔的传说莱州市文化馆 6、长岛渔号长岛县文化馆 7、蓬莱烧纸调蓬莱市文化馆 8、蓬莱大杆号吹奏乐蓬莱市文化馆 9、胶东道教音乐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10、海阳大秧歌海阳市文化馆 11、福山雷鼓福山区文化馆 12、芝罘咯鞭芝罘区文化馆 13、八卦鼓舞栖霞市文化馆 14、只楚庙鼓芝罘区文化馆 15、蓝关戏莱州市文化馆 16、胶东蹦蹦戏莱州市、蓬莱市 17、胶东大鼓烟台市群众艺术馆 18、戚家拳蓬莱市文化馆 19、螳螂拳莱阳市、海阳市 20、吕村年画莱州市文化馆 21、莱州玉雕莱州市文化馆 22、烟台剪纸烟台市群众艺术馆、蓬莱市 23、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招远市文化馆 24、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招远市文化馆 25、烟台抽纱技艺烟台嘉亿刺绣有限责任公司 26、莱州毛笔制作工艺莱州市文化馆 27、莱州草辫技艺莱州市文化馆 28、鲁菜烹饪技艺福山区文化馆 29、东海神庙祭祀活动莱州市文化馆 30、渔灯节开发区文化局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 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 阳市南充市宜宾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 1、史诗 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 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4、谚语和谜语 谚语是羌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事理谚语、社交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农林谚语等。羌族谜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羌族人民长期观察、分析,对生活事务进行概括的结果。根据所反映的对象以及形式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字谜。 (二)、表演艺术 羌族的表演艺术主要有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羌族戏剧。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技巧独特,音乐优美,服饰华丽,道具丰富。京剧被誉为“东方戏剧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西汉时期。它使用剪纸和皮影偶作为表演手段,讲述历史故事、传说和民间故事等。皮影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历史悠久。它使用纸张和剪刀等工具,创造出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花卉等。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珠算:中国珠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方法,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使用算盘作为计算工具,具有简单易学、快速准确等特点。中国珠算不仅是一种计算方法,还具有文化、教育、科学等多重价值。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使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中医针灸在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使用毛笔和墨水等工具,创造出各种形式的书法作品,如楷书、行书、草书等。中国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粤剧:粤剧是中国广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技巧独特,音乐优美,服饰华丽,道具丰富。粤剧以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而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藏族唐卡绘画:藏族唐卡绘画是中国西藏地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卡是一种彩绘佛像画,通常用于佛教仪式和修行。藏族唐卡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中国苗族地区的传统民间故事和歌曲,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们通常以口传的形式流传,讲述了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苗族古歌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而著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地区的传统民间合唱歌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们通常由多个歌手组成的合唱团演唱,具有宏大的声音效果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音乐价值而著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些只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每一种文化遗产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

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名录

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名录 建盏,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传统工艺品,被誉为“中国茶具之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独特,历史悠远,传承人名录更是反映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延续与发展。 一、建盏的历史与特色 建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因产于建州(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而得名。在宋代,建盏被尊为宫廷御用茶具,成为皇室贵族的专属用品,享有极高的声誉。 建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釉色和器型。建盏的釉色丰富多样,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每一种釉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器型则以碗为主,形状简洁大气,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 二、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名录及其贡献 1. 李达:李达是现代建盏制作技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釉色变化丰富,深受收藏家喜爱。他将传统的建盏制作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盏作品,为建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孔小明:孔小明是建阳建盏的代表人物,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细的工艺著称,被誉为“当代建盏之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恢复了失传已久的曜变建盏制作技艺,对建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 江和甫:江和甫是建盏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赢得了广泛赞誉。他致力于推广建盏文化,积极参加各类展览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了建盏的魅力。 三、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 为了保护和发展建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一方面,政府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对建盏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水平,创新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建盏的保护工作中来,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盏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总的来说,建盏非遗传承人名录不仅反映了建盏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这些传承人在保护和发展建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 的卓越贡献。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支持他们的工作,让建盏这一古老的工

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背景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国或一个民族创造、传承并发展的各种非物质文化实践,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庆典、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与自然界和宇宙有关的知识和实践等。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批项目。本文将对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名录项目 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X个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2.1 传统音乐表演艺术 •项目名称:民间古筝艺术 •所属地区:中国 •项目描述:民间古筝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表达方式而闻名。该项目的传承者通过口述、示范等方 式将其技艺传承给后代,并积极参与演出和教学活动,以保护和传承这一独 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社会实践 •项目名称:农耕文化 •所属地区:印度 •项目描述:农耕文化是印度农村地区重要的社会实践之一,涵盖了农民在农田管理、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该项目通过口头传 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承,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并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发展。 2.3 节日庆典 •项目名称:古尔邦节 •所属地区:孟加拉国 •项目描述:古尔邦节是孟加拉国境内波德戈拉人民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 在这一节日中,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包括歌舞表演、游行、体 育竞技等。该项目通过举办庆典活动和传统仪式,保护和传承了波德戈拉人 民的独特文化,并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 •【公布日期】2022.05.18 •【文号】办非遗发〔2022〕85号 •【施行日期】2022.05.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 知 办非遗发〔202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现就推荐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 二、认定标准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将严格按认定标准开展推荐认定,关注代表性传承人技能艺能、传承实践相关情况等,重视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着力加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建设。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技艺精湛,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传承实践累计25年以上; 2.在该项目相关领域具有代表性,并在项目申报地区具有较大影响,获得广泛认可; 3.在该项目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志愿面向社会传承,身体健康; 4.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 5.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认定为该项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三、推荐申报范围 推荐申报相关工作要突出目标导向,稳慎认定、优中选优、循序渐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部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侧重考虑从目前没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