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抗浮计算

抗拔桩抗浮计算
抗拔桩抗浮计算

抗拔桩抗浮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相对标高为100.55m,依据地质勘查报告,抗浮设计水位为98.00m,即±0.00以下2.55m。

本工程主楼为地上16层,地下两层,抗浮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浮计算;

本工程副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对于纯地下两层地下室,由于上部无建筑物,无覆土,现进行抗浮计算如下:

二、浮力计算

基础底板顶标高为:-(4.5+5.4+0.4)=-10.30m

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为:-(4.5+5.4+0.4+0.6+0.15)=-11.05m

浮力为F浮=rh=10x(11.05-2.55)=85KN/m2

1.主楼地上16层,能满足抗浮要求,不做计算;

2.副楼抗浮计算:(副楼立面示意如下图)

副楼地上3层部分,面积为401m2

故上部三层q

1

=(486+550+550)x9.8/401=38.76KN/ m2

地下一层面荷载为:q

2

=16 KN/ m2

地下二层面荷载为:q

3

=14 KN/ m2

基础回填土垫层:q

4

=15x0.4=6 KN/ m2

基础底板:q

5

=25x0.6=15 KN/ m2

则F抗= q=38.76+16+14+6+15=89.76KN/ m2

F抗/F浮=89.76/85=1.056>1.05

故副楼有地上3层部分不需要设置抗拔桩

副楼立面示意

3.对地上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下图阴影所示):

F抗=16+14+6+15=51 KN/ m2

F1=F浮-F抗=85-51=34 KN/ m2

既不满足抗浮要求,需要设计抗拔桩进行抗浮

三、抗拔桩计算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5条

N k≤2

T uk+G

p

抗拔桩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经采用d=600mm

桩顶标高为筏板底标高:89.50m,桩长L=15m。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质报告,抗拔系数λ=0.5 1)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1 -

- 2 -

T

uk

=∑λi q sik

u i l i

=0.5x70x1.884x15 =989.1 KN

G p =AL γ=(25-10)x 4

1x ∏x 6.02

x15=63.6 KN

则2T uk +G p =21.989+63.6=558.15 KN 综上考虑,

N

k

=500KN

则抗拔桩数n=

N

F k

1xA

A1区域需要桩数n 1=

50034

1353x =92.01 取≥93根 A2区域需要桩数n 1=50034

112x =7.616 取≥8根

A3区域需要桩数n 1=500

34

343x =23.32 取≥24根

平面桩布置示意图如下

平面桩布置示意图

四、 桩对筏板冲切计算

框架柱对于基础筏板h=600mm 时,冲切不满足的情况下,加设刚性上柱墩,经复核,满足冲切要求,详见基础计算书

对于桩冲切筏板,计算如下:

抗拔桩承载力特征值R a =500KN 即F L =500KN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5.1条

F

L

≤0.7βh ηf t u m h 0

β

h

=1.0

f

t

=1.71N/mm 2

u

m

=4x1200=4800mm

h 0

=600-50=550mm

η1=0.4+

β

s

2

.1=0.4+

2

2

.1=1.0

- 3 -

η

2

=0.5+u

h m

s 40α=0.5+4800

4550

20x x =0.5+0.573=1.073 η

= min [η1 η2]=1.0

则0.7βh ηf t

u m h 0=0.7x1.0x1.71x1.0x4800x550

=3160KN >F L 即桩冲切筏板满足要求 五、 桩间筏板局部抗浮计算

对于桩间支座处筏板,按纯浮力进行配筋复核

按无梁楼盖进行计算,桩为支座,l x =3.6m ,l y =3.6m

采用经验系数法:X 、Y 向M 0=8

1q l x l y 2=85x3.6x3.6 2/8=495.72KN ·m 最大支座截面弯矩M=0.5M 0=248 KN ·m (柱上板带)

A s =M/(0.9

f

y h 0)=248x 106

/(0.9x360x550)=1392mm 2(3.6m 宽范围内)

每延米:387 mm 2<基础筏板构造配筋=0.15xh=900 mm 2 即筏板配筋满足要求

六、 桩身配筋

1) 按正截面配筋率0.65%xA =1838mm 2 2) 按轴心受拉,抗拔桩所需配筋百分比

A s

=

f

y

N

=500x1000/360=1389mm 2

综合取A s =8?18=2036 mm 2 满足要求

抗拔桩抗浮计算

抗拔桩抗浮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相对标高为100.55m,依据地质勘查报告,抗浮设计水位为98.00m,即±0.00以下2.55m。 本工程主楼为地上16层,地下两层,抗浮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浮计算; 本工程副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对于纯地下两层地下室,由于上部无建筑物,无覆土,现进行抗浮计算如下: 二、浮力计算 基础底板顶标高为:-(4.5+5.4+0.4)=-10.30m 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为:-(4.5+5.4+0.4+0.6+0.15)=-11.05m 浮力为F浮=rh=10x(11.05-2.55)=85KN/m2 1.主楼地上16层,能满足抗浮要求,不做计算; 2.副楼抗浮计算:(副楼立面示意如下图) 副楼地上3层部分,面积为401m2 故上部三层q 1 =(486+550+550)x9.8/401=38.76KN/ m2 地下一层面荷载为:q 2 =16 KN/ m2 地下二层面荷载为:q 3 =14 KN/ m2 基础回填土垫层:q 4 =15x0.4=6 KN/ m2 基础底板:q 5 =25x0.6=15 KN/ m2 则F抗= q=38.76+16+14+6+15=89.76KN/ m2 F抗/F浮=89.76/85=1.056>1.05 故副楼有地上3层部分不需要设置抗拔桩 副楼立面示意 3.对地上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下图阴影所示): F抗=16+14+6+15=51 KN/ m2 F1=F浮-F抗=85-51=34 KN/ m2 既不满足抗浮要求,需要设计抗拔桩进行抗浮 三、抗拔桩计算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5条 N k≤2 T uk+G p 抗拔桩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经采用d=600mm 桩顶标高为筏板底标高:89.50m,桩长L=15m。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质报告,抗拔系数λ=0.5 1)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1 -

扩底抗拔桩承载力计算

扩底抗拔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丁浩珉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地下结构的建设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抗拔桩是当前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抗浮基础类型。然而抗拔桩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本文对扩底抗拔桩进行概述,并分析其破坏形态及作用机理。最后总结一些扩底抗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关键词:扩底抗拔桩承载力计算破坏机理 Calculation of the Up-lift Resistance Bearing Capacity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with Enlarged Bottom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lot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re built.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resisting the uplift load.Tension piles are widely used to resist the uplift load,but theories about tension piles are far behind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give an overview of tension piles with enlarge bottom,and analyze the failure modes and resisting mechanism.Finally,the paper will summarize some of the calculation of the up-lift resistance bearing capacity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with enlarged bottom. Keywords: tension piles with enlarge bottom calcul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failture mode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带有地下车库的高程建筑,以及地下管廊,下沉式广场的兴建,使地下结构抗浮问题变得非常突出。目前,扩底抗拔桩因其单桩抗拔承载力大,质量易于保证,施工速度快,无噪音,无振动,在保证一定抗拔力的情况下,可缩短桩长,减少桩数,避免穿过某些复杂的地层,改善施工条件,省工省料省时,节约投资等特点,在工程中经常用来解决抗浮问题。但扩底桩的设计,试验资料甚少,扩底抗拔桩的理论尚未完善。一般在设计抗拔桩时,通常是参照规范规定的抗压桩的侧摩阻力,再乘以单一的经验折减系数,以此作为抗拔桩的侧摩阻力,再乘以单一的经验折减系数,以此作为抗拔桩的侧摩阻力来计算其抗拔力。扩底抗拔桩由于在桩底形成扩大头,增大桩端承载面积,从而提高单桩抗拔承载力,如何合理考虑桩底抗拔力成为设计计算的难点。本文对于各种扩底抗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同同时对比等截面抗拔桩分析扩底抗拔桩的受力特点和扩底抗拔桩的受力机理,从而对扩底抗拔桩有个深入的认识。 2 扩底桩概述 扩底桩作为抗拔桩,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增加不多的材料来获取增加桩基抗拔承载力的效果。随着扩孔技术的不断发展,扩底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设计理论也随之发展。 通常,桩基承载力中的桩侧摩阻力部分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开始也逐渐增大,但是一般在桩—土界面上相对位移达到4—10mm时,相应的侧壁摩阻力就会达到其峰值,其后将逐渐下降。但扩底桩与等截面桩不同。在基础上拔的过程中,扩大头上移挤压土体,土对它的反作用力(即上拔阻力)一般也是随着上拔位移的增加而增大的。并且,即使当桩侧摩阻

抗拔桩设计原理及运用

抗拔桩设计原理及运用 摘要:桩已广泛地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工程中,对于地下建筑物、自重比较轻而水平荷载又比较大的高耸构筑物、高宽比较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室承受巨大的水浮力作用而自重或压重不够时,桩就需要承受一个上拔荷载作用,桩的设计就涉及到一个“抗拔”问题。 关键词:桩;设计;承载力 Abstract: the pile is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s, structure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for the underground building, dead weight is light and horizontal load of the big and tall buildings, high wide of the big high-rise building basement bear huge water buoyancy effect and self-respect or pressure heavy enough, the pile would need to bear a pull on the load, the design of pile is involved a “resistance to pull out” problem. Keywords: pil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与普通抗压桩相比,抗拔桩在设计要求(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表达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施工工艺(静压、振动、锤击、钻孔、人工挖孔、夯扩)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受力特点、破坏机理、桩体设计和构造、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和测试、基础承台的设计和构造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工程实践,对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拔桩的基础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1 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 对于一般工程桩来说抗拔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当竖向拉力施加于桩顶时,上部桩身首先受到拉伸产生相对于土体的向上位移趋势,于是桩周土在桩侧界面上产生一个向下的摩阻力;荷载沿桩身向下传递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这种摩阻力并通过它向土中扩散的过程,上部的位移总是大于下部,因此上部的摩阻总是先于下部发挥出来。当桩侧总摩阻力达到极限时,桩便发生急剧的、不停滞的上拔而破坏。当承台下桩数较少、桩距较大时,抗拔桩的破坏形式常呈现非整体性-单桩拔出破坏;但当承台下桩数较多桩距较小时,桩和土常作为一个整体上拔而破坏-群桩整体破坏。 2 选型与设计 桩型选择:原则上讲能够承受轴向拉力的桩,都可以作为抗拔桩。但预制桩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桩顶与承台之间连接、桩段之间连接的抗拉力得不到有效保证,致使不少工程事故发生,因此工程中抗拔桩多选用灌注桩,同时只要条件允许,桩端一般嵌入坚硬而埋深较浅的基岩中,如果基岩上覆土较厚,常在桩端设置扩大头或采用挤扩支盘桩等形式以提高抗拔力。

工程桩与抗拔桩的区别

精品文档 工程桩与抗拔桩的区别 工程桩是指能被工程利用的有效桩,抗拔桩是工程桩的一种。 砼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是抗拉性能差, 所以抗拔桩比承压桩在钢筋配置上要求要高点。 抗拔桩也叫做抗浮桩,是指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 作用用途:抗拔桩的主要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受力。以抵抗轴向拉力为主的桩,如锚桩、抗浮桩等。承受竖向抗拔力的桩称为抗拔桩。 应用: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副地下室抗浮、高耸建(构)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当上部结构荷重不能平衡地下水浮力的时候,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就会受到向上力的作用。如地下水池、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池等必须设置抗拔桩。 1、一般抗拔桩采用灌注桩,较少采用预制桩。 2.抗拔桩的配筋长度是全长。这点和普通抗压桩不一样。须通过验算各段抗拔承载力来配筋。 3.老规范中,抗压桩主筋入承台30d,抗拔桩则是40d。新规范好像似乎统一取35d。 抗拔桩和工程桩在施工上面有什么区别?答:抗拔桩和工程桩不同之处,抗拔桩钢筋笼纵向主筋全部通长伸到到桩底,非抗拔桩经计算50%钢筋笼纵向钢筋可以采用非通长钢筋。抗拔桩主要就是抗拔,阻止地下水浮力,防止大型地下室上浮。对于抗拔桩来讲,另外一方面,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它的抗拔出的能力,一般都是针对高层风荷载和地震荷载来考虑的。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抗拔桩设计

抗拔桩设计

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毕雅明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分院,上海200092) 提要对目前在水池抗浮设计中常用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各种抗浮措施在其适用条件及经济性、可行性上进行比较。有利于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更为经济、合理的抗浮方案。 关键词水池抗浮,抗浮设计,抗浮措施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bout Anti-floating on concrete water pool design Abstract In-depth analysis about various anti-floating design projects of commonly used on concrete water pool design, and measures against various anti-floating in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economy, feasibility. Be benefit to chose a mor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anti-floating program in design works. Keywords anti-floating of water pool, anti-floating design, Anti-floating measures 1 概述 在市政、环境、水利和工业项目建设中,有大量的埋地式水池构筑物。对于建设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埋地式水池,其抗浮措施是设计中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在抗浮设计中常用的方

地下室抗拔桩计算

地下室停车场桩相关计算 室内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 室外标高 : 地下室顶板面:(上有1.200m 覆土) 地下室顶板厚: 地下室层高 :5.300m 地下室底板面: (建筑标高) 基础梁顶标高: 基础梁底标高: 桩顶标高 : 底板厚 : 底板面标高 :(上覆土) 高水位标高 :(室外下去0.500m ) 低水位标高 :(室外下去1.500m ) 柱网尺寸 :× ,坡道处×7600 桩型 :PHC-AB400-80-25 抗压承载力 :d R =1180 KN 抗拔承载力 :` d R =480 KN 单桩有效预压应力:420KN 管桩桩身轴向拉力设计值:575KN 顶板面恒载 :2 45.282003.02525.0182.1m KN =?+?+? 顶板面活载 :2 35m KN (消防车荷载) 底板面恒载 :2 6.232005.018 7.02540.0m KN =?+?+? 底板面活载 :2 4m KN 高水位水浮力:()2 8.852.1101.125.8m KN =??- 低水位水浮力:()2 5.61101.225.8m KN =?- 承压计算: 恒+活: ()()2 49.1084357.04.135.16.2345.28m KN =+??+?+

2 2 2 99.465.6149.108m KN m KN m KN =- KN 35.22898.54.899.46=?? (每根柱脚荷载导算) 94.11180 3 .2289=(根) 取整数 2根 结论:每根柱脚需打桩2根。 抗拔计算: 恒 : 2 526.2345.28m KN =+ 2 2 2 8.33528.85m KN m KN m KN =- KN 7.16468.54.88.33=?? (每根柱脚水浮力) 92.3420 7 .1646=(根) 取整数4 根 结论:每根柱脚需打桩4根。 坡道处抗拔计算: 坡道底板厚度取200mm 坡道底板恒载 : 2 50.82005.02530.0m KN =?+? 该处总的恒载:2 2 2 10.3260.2350.8m KN m KN m KN =+ ()()()241.4060 .745.560.710.3245.552m KN =+?+?+跨度跨度底板地下室顶板 ()KN 8.24872 60.745.54.841.408.85=+??- (每根柱脚水浮力) 92.5420 8 .2487=(根) 取整数6 根,420为单桩有效预压应力 通过计算得知,坡道处每根柱下打桩6根,其余每根柱下应打桩4根。

抗拔桩设计计算

抗拔桩设计计算 1、设计依据 中华人名共与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2、计算条件 图纸给出筏板面积:2180、86m2,每平米浮力:10t/m2。 则筏板所受总浮力为:21808、6t。 2、计算给定地层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2、18-1)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u=πd; q 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得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本次计算根据勘察报告取值为45KPa; λi――抗拔系数,按照表5、2、18-2取值。本次计算λi=0、75。 l i――第i土层厚度,本次计算仅涉及粘质粉土⑥层,厚度10m。 2、1 桩径d=0、6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 k=0、75×45×0、6π×10 = 636、17(KN)=63、6t 2、2桩径d=0、4m情况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0、75×45×0、4π×10 = 424、12(KN)=42、4t 3、根据群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所需要抗拔桩总数 (5、2、17-2) 其中: 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按照表3、3、3确定安全等级,本次计算按照一级(重要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取值为1、1; N――基桩上拔力设计值21808、6t; Gp――基桩自重设计值. γs――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按照表5、2、2取值1、67。

3、1 对d=0、6m桩总桩数 1、1×21808、6≦63、6/1、67×n+ 0、25×π×0、62×10 (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3、2 对d=0、4m桩总桩数 1、1×21808、6≦42、4/1、67× n + 0、25×π×0、42×10(根) 计算置换率为 桩间距(m) 4、对上述抗拔设计进行抗压验算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2、2—3) 其中: Q sk、Q pk――分别为单桩总极限侧阻力与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得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可表示为 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内(≦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Ac――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 ηs、ηp、ηc――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1取用; (5、2、3) A ic、A e c――承台内区(外围桩边包络区)、外区得净面积,A c= A i c+Ae c ηi c、ηe c――承台内、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表5、2、3取用;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其试验目的主要有:为设计提供依据、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验证试验等,静载试验方法主要是慢速维持荷载法。 仪器设备 (1)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千斤顶、油泵、油管、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压力表(压力传感器)、钢平台、基准梁、表座、垫板、自动数据采集仪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2)仪器设备要求 试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的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m;量程宜采用0-30mm或0-50mm。2)压力测量仪表: ①压力表:压力表准确度等级应优于或等于0.4级(即压力表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4%)。压力表的量程主要有25Mpa、40 Mpa、60 Mpa、100 Mpa,应根据千斤顶的配置和最大试验荷载要求,合理选择油压表,并满足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油压不宜小于压力表量程的1/4,且不宜大于压力表量程的2/3。 3)千斤顶

千斤顶的测量误差不宜大于0.5%FS,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千斤顶出力宜为千斤顶量程的30~80%。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且应并联同步工作。测量范围:按千斤顶型号不同分为5000kN、3200kN、2000kN、1000kN、600kN、450kN。活塞行程分为:20cm、22cm。 4)试验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当试验油压较高时,油泵应能满足试验求。 5)自动数据采集仪,其性能指标应满足不改变原测试系统的误差要求。 (3)仪器设备操作要领 1)百分表(机械式、电感式、容栅式) ①使用前检查百分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机械式百分表使用前应压缩测头指针至少转动1/6圈,检查指针转动是否灵活、能否回零。 ②百分表的安装:将百分表底座牢固地安装在基准梁上,再将百分表牢固地安装在百分表底座上,百分表的指针须与桩顶面垂直,百分表指针的底部须垫置小玻璃片,并预留足够的行程,一般不小于量程的90%。 2)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使用前检查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前检查连接丝扣是否完好,压力表指针能否回零。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将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垂直的安装在油泵接口上,与油泵连接时不要用力过大,拧紧即可。

抗浮桩计算

抗浮桩计算 +有实列----难得啊! 一般抗浮计算: (局部抗浮) 1."05F浮力- 0."9G自重<0即可 (整体抗浮) 1."2F浮力- 0."9G自重<0即可 如果抗浮计算不满足的话,地下室底板外挑比较经济 同意以上朋友的观点,一般增大底版自重及底板外挑比抗拔桩要经济很多 【】抗浮锚杆设计总结 抗浮锚杆设计总结 1适用的规范 抗浮锚杆的设计并无相应的规范条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岩石锚杆基础”部分以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有关锚杆的部分可以参考使用,不过最好只用于估算,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有一些锚杆构造做法可以参考。对于锚杆估算,推荐使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对于岩土的分类较细,能查到一些必要的参数。 2锚杆需要验算的内容 1)锚杆钢筋截面面积;

2)锚杆锚固体与土层的锚固长度; 3)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 4)土体或者岩体的强度验算; 3锚杆的布置方式与优缺点 1)集中点状布置,一般布置在柱下;优点: 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由于锚杆布置集中,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较方便;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有较多的锚杆分担,有很强的抵抗力。缺点: 要求锚固于坚硬岩体中,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破坏往往是锚固岩体的破坏;由于局部锚杆较密,锚杆施工不方便;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较大。 2)集中线状布置,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优点: 由于锚杆布置相对集中,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较方便;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有较多的锚杆分担,有较强的抵抗力。缺点: 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个人认为考虑的话偏于不安全,对于跨高比小于6的底板梁,可以适当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要求锚固于较硬岩体中,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地下室底板板配筋较大。 3)面状均匀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下均匀布置;优点: 适用于所有土体和岩体;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较小。缺点: 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个人认为考虑的话偏于不安全);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能分担的锚杆较少,此情况抵抗力差;由于锚杆布置相对分散,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比较麻烦。

抗拔管桩的结构构造

4. 抗拔管桩的结构构造 主要应注意下列3个问题:桩身结构;接头;桩顶(头)与承台的连接问题。 管桩与承台连接时,桩顶嵌入承台深度宜取100mm;另一条是:对于抗拔桩,应将桩的纵向钢筋全部直接锚入承台内。锚固长度不得小于50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 预应力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表5是计算结果: 表中d为预应力钢筋直径。常用的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则C30混凝土中的预应力锚固长度为113d,当钢筋直径为9.0mm时,则锚固长度为102cm;当钢筋直径为10.7mm时,则锚固长度为120cm。 4.1 桩身结构问题 4.1.1 桩身的配筋。 4.1.2 端板的质量。目前端板质量存在二大问题:端板的材质和端板的厚度。(1)端板的材质大部分不符合规定;(2)端板的厚度普遍较薄。新广东规程不是按管桩直径来规定端板厚度,而是根据预应力钢筋的粗细来规定端板的最小厚度参见表6: 端板的材质、板厚、坡口尺寸等要严格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设置 可由地勘资料推算。侧摩阻由土质不同取0.6~0.8的系数,求出的极限承载力的一半来和浮力标准值比较。 如果采用机械连接接桩,桩全长皆可参与抵抗浮力;如没采用机械连接,浮力计算只能考虑最上面的一截桩 能,但不能接桩,否则接头处无法保证抗拉 前一段时间我也做了一地下车库,预应力管桩做抗拔桩,有效桩长24米,承担抗拔力为170~200KN 接桩处我也做了防腐处理,但现场都没做,现在担心接头处的质量 不知楼主在桩和承台交接出怎么处理的? 是可以做,只是接头不太好处理,接头抗拉强度无法处理 。 1.预应力管桩中的PTC桩不宜用作抗拔桩,PC桩可用作抗拔桩,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由 桩周土摩擦力和桩身承载力两者中的较小值确定,其中桩身承载力又由预压应力及焊缝强度等两者之小值确定。 2.抗拔桩桩顶的填芯混凝土的灌注深度不应小于 3.0m,且应在填芯混凝土中掺入微膨 胀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承台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30,注意震捣密实。 3.抗拔桩与承台连接的钢筋应沿桩周围均匀布置,其数量由计算确定,钢筋伸入桩内的 长度应同填芯混凝土深度,锚入承台长度不小于40d。 4.抗拔桩计算时若考虑两节以上管桩的桩周摩擦力时,应在图上注明“抗拔桩制作时应 采用端部锚固筋”(详管桩图集)。 5.抗拔桩计算时若考虑两节以上管桩的桩周摩擦力时,管桩接桩处金属表面须刷沥青 两遍防腐;抗拔桩焊缝高度不应小于12mm。 预应力管桩不适宜用做抗拨桩。其原因如下: 1、管桩与承台的连接受拉并不可靠。如是抗拨桩,容易造成二者脱离。 2、管桩可能不是单节。如果是多节,则存在着焊接节点。对于这种焊接节点,由于是现场施工,质量并不过关,再者这些焊缝多为淬冷。因此节点焊缝并不可靠。基于此原因,对于

抗拔桩设计

某工程抗拔桩设计 杨意德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350001) 〔提要〕本文介绍某工程抗拔桩设计,并对抗拔桩设计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抗拔桩,抗拔承载能力 The Design of Uplift Piles for a Basemen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uplift piles is introduced and several issues about design of uplift pile are commented Key words : uplift pile ,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1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福州湖东路东段,北临五四河、南朝湖东路,建筑面积65000m2,室内±0.00相当于罗零标高7.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主楼分南、北两楼,南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九层,北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南、北两楼地下室与四周大面积二层纯地下车库连成一体。主楼基础采用Φ800冲孔灌注桩加桩底压桨。北楼裙房地下室和室外二层地下车库部分由于没有足够的荷载重量,抗浮稳定不满足要求,需要设置抗拔桩。经分析采用Φ600和Φ700两种桩径冲孔灌注桩作为抗拔桩,能解决地下室抗浮问题。 2地质概况和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确定 根据钻探,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详表1。 表1 场地土层分布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上层滞水主要埋藏于杂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并与五四河有水力联系。勘探期间场地平均标高约6.0m(罗零,下同),钻孔混合水稳定水位为4.25-5.18m,近几年地下水最高水位 5.7m。下部承压水埋藏于⑹、⑻、⑾等层。承压水虽和上层滞水有水力联系,但由于含水层埋藏深度超过20m,不直接影响地下室的上浮稳定。 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应是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产生的最高地下水位。由于福州地区缺少长期地下水观测资料,要准确确定抗浮设防水位还比较困难,目前只能根据近期地下水调查资料和周围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本场地近年地下水高水位为 5.7m,由于现行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低于抗浮设防标准,暴雨时虽因室外地面(标高7.35m)高于湖东路面和五四河岸约 1.4m,地面雨水可经湖东路和五四河排泄,地面不会积水,但周围的湖东路面和五四河岸(标高 5.95m),可能短时间积水、抬高地下水位,影响地下室上浮稳定。经分析选择6.30m作为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 3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 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一般按经验公式⑴计算并应满足⑵式要求(2)。 ∑ = i i ski k l u q Uλ------------------------ (1) p s k G U N+ ≤γ/-------------------------⑵ 式中符号物理意义详规范(2) q sik 为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由于经验数值的局限性,为了比较可靠地确定它的数值,在3根不同直径

抗浮桩方案

龙河公园月季博物馆与文化交流中心工程 月季博物馆抗拔桩 设计与施工方案 总经理: 总工程师: 审核人: 编写人: 北京中兵岩土工程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目录 1 序言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岩土工程条件 (1) 1.2.1 地层条件 (1) 1.2.2 地下水 (1) 1.3 編制依据 (2) 2 设计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3) 2.1.1抗浮桩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抗浮桩设计方案 (3) 3 抗浮桩施工方案 (3) 3.1工艺流程 (3) 3.2 施工方法 (4) 3.3 施工技术要求 (5) 3.4 钢筋笼加工制作 (5) 4.质量检验标准 (6) 4.1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6) 4.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6) 4.3.质量保证措施 (7) 5. 加固效果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静载荷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低应变动力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质量保证措施 (8) 6.1质量目标 (8) 6.2 质量标准 (8) 6.3 质量保证措施 (8) 7.特殊过程控制 (8)

1 序言 1.1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南中轴路东侧,魏北路北侧,龙河公园内。拟建博物馆高17米,地上2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周边无建筑。 1.2 岩土工程条件 场地地貌位置属永定河冲积平原。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29.72~33.11m之间。 场地内分布有电缆、上下水管道等地下设施,其具体位置、走向及埋深须做专门调查。 1.2.1 拟建场区地质条件 整个场地主要由人工填土、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及一般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层构成。 综合野外钻探描述、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对各土层分述如下: 2.2.1 人工填土层 a.粘质粉土填土①层:层厚0.60~4.20m,层底标高27.22~30.62m。 2.2.2 新近沉积土层 a.粉砂、细砂②层:层厚1.30~6.30m,层底标高22.61~27.22m b.粘土、重粉质粘土③层:层厚2.10~3.50m,层底标高28.46~29.30m。 夹砂质粉土③1层:层厚0.40~1.80m。 2.2.3 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 a.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层:层厚1.30~7.50m,层底标高16.22~22.72m。 夹重粉质粘土④1层:层厚0.90~2.10m。 夹粉砂、细砂④2层:层厚0.40~3.00m。 b.细砂⑤层:层厚0.40~5.50m,层底标高12.56~17.12m。 c. 细砂、中砂⑥层:层厚2.50~4.00m,层底标高9.24~10.70m。 d.中砂⑦层:层厚3.50~7.00m,层底标高5.53~5.74m。 以上各地基土层描述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详见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 本工程人工填土较薄,但结构较松散,应考虑其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除此之外无

抗拔桩承载力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设计资料 1. 单桩设计参数 桩类型编号1 桩型及成桩工艺: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身直径d = 0.500m 桩身长度I = 13.00m 桩顶标高81.00m 2?土层性能 3.勘探孔 天然地面标高96.00m 地下水位标高92.00m 注:标高均指绝对标高。 4.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二、竖向抗压承载力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u」q sik|i + q pk A p =1.57 x(60 X2.50 + 38 X4.00 + 65 X6.50) + 0 X0.20

=1138kN 三、竖向抗拔承载力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 uk = :Fq sik U i l i =0.75 X60 X1.57 X2.50 + 0.72 X38 X1.57 X4.00 + 0.55 X65 X1.57 X6.50 =714kN 四、基桩抗拔力特征值 R tu=T uk/2+G p=714/2+0.5x0.5x3.14x13x25x1.35=612Kn

桩身强度计算书 、设计资料 1. 基本设计参数 桩身受力形式:轴心抗拔桩 轴向拉力设计值:N' = 750.00 KN 轴向力准永久值:N q = 560.00 KN 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 主筋:HRB400 f y = 360 N/mm 2E s = 2.0 X105 N/mm 2 箍筋:HRB400 钢筋类别:带肋钢筋 桩身截面直径:D = 500.00 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35.00 mm 混凝土: C30 f tk = 2.01 N/mm 2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iim = 0.3000 mm 2. 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计算结果 1. 计算主筋截面面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 6.2.22 ) N' W f y A s + f py A py 因为不考虑预应力,所以式中f py及A py均为0 N' 750.000 X103 A s = ' = = 2083.33 mm 2 f y 360 2. 主筋配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 4.1.1条第1款 取最小配筋率-min = 0.597%

抗拔桩设计

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提要对目前在水池抗浮设计中常用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各种抗浮措施在其适用条件及经济性、可行性上进行比较。有利于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更为经济、合理的抗浮方案。 关键词水池抗浮,抗浮设计,抗浮措施 Keywords 1 概述 在市政、环境、水利和工业项目建设中,有大量的埋地式水池构筑物。对于建设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埋地式水池,其抗浮措施是设计中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在抗浮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有自重抗浮、压重抗浮、基底配重抗浮、打抗拔桩抗浮或打锚杆抗浮等多种。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针对不同的建设场地和不同结构体型的池子,选用不同的抗浮措施,会对结构受力和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2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水池的抗浮计算公式为: G/F≥1.05 式中:G为不含池内盛水的水池自重等永久作用荷载,当构筑物为沉井等侧壁与土体紧密接触的结构,可计入侧壁上的磨擦力;F 为地下水浮力。 下图为水池考虑整体抗浮时的抗浮力示意图: 其中:G1为池体自重; G2为池内压重;

G3为池顶压重; G4为池壁外挑墙址上压重; G5为池底板下部配重; N1为池底抗浮桩或锚杆的抗拔力。 在水池内设置支承结构时,水池还需验算局部抗浮,其抗浮力示意图如下: 此时各抗浮力均为每一支承单元内的值。 2.1自重抗浮 自重抗浮即通过提高池体结构自重G1来达到抗浮的目的。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水池自重与地下水浮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增加自重一般通过增加水池池壁或加厚底板来实现,这样会增加混凝土用量,但由于结构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池内配筋,降低配筋率,所以适当的增加结构厚度,其造价的增加幅度并不很大。同时,此方法加大了结构件的截面,提高了结构刚度,对池体结构本身进行了加强。 采用自重抗浮对于原设计水池截面配筋率相对较大的水池最为经济适用,若原水池截面配筋率不大,增大截面后有可能使结构构件为满足最小配筋率而增加钢筋用量,这样池体造价会大幅上升,宜考虑采用其它抗浮措施。 根据工程实践,在自重与地下水浮力相差在10%以内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结构自重抗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若自重与地下水浮力相差达15%,考虑到1.05的抗浮系数及由于结构尺寸加大新增的浮力,结构自重需增加的量一般可表达为:

抗拔桩承载力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单桩设计参数 桩类型编号1 桩型及成桩工艺: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身直径d = 0.500m 桩身长度l = 13.00m 桩顶标高81.00m 2.土层性能 层号岩土名称 抗拔系数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 sik(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pk(kPa) 6粉质粘土60 7淤泥质土38 8粗砂65 9粉质粘土68 3.勘探孔 天然地面标高96.00m 地下水位标高92.00m 层号岩土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层底埋深(m) 6粉质粘土 7淤泥质土 8粗砂 9粉质粘土 注:标高均指绝对标高。 4.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二、竖向抗压承载力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u q sik l i + q pk A p = × (60 × + 38 × + 65 × + 0 × = 1138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 Q uk / 2 = 569kN 三、竖向抗拔承载力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 uk = i q sik u i l i = × 60 × × + × 38 × × + × 65 × × = 714kN 四、基桩抗拔力特征值 R tu=T uk/2+G p=714/2+

桩身强度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基本设计参数 桩身受力形式:轴心抗拔桩 轴向拉力设计值:N' = KN 轴向力准永久值:N q = KN 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 主筋:HRB400 f y = 360 N/mm 2 E s = ×105 N/mm 2 箍筋:HRB400 钢筋类别:带肋钢筋 桩身截面直径:D = 500.00 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35.00 mm 混凝土:C30 f tk = N/mm 2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lim = 0.3000 mm 2.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二、计算结果 1.计算主筋截面面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6.2.22) N' ≤ f y A s + f py A py 因为不考虑预应力,所以式中f py 及A py 均为0 A s = 错误! 2.主筋配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4.1.1条第1款 取最小配筋率 min = % 验算配筋率时,取 = 错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3.1条第1款 取最大配筋率 max = % 因为 min ≤ ≤ max 所以,主筋配筋率满足要求 实配主筋:1220,A s = 3769.91 mm 2 3.箍筋配置 按构造配置箍筋 实配箍筋:8@300, A sv s = mm 2 /mm 4.计算te A ts = A s = 3769.91 mm 2 A te = pD 24 = p×4 =196349.54 mm 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7.1.2-4)

抗浮桩计算

抗浮桩计算+有实列----难得啊! 一般抗浮计算:(局部抗浮)1.05F浮力-0.9G自重<0 即可 (整体抗浮)1.2F浮力-0.9G自重<0 即可 如果抗浮计算不满足的话,地下室底板外挑比较经济 同意以上朋友的观点,一般增大底版自重及底板外挑比抗拔桩要经济很多 【原创】抗浮锚杆设计总结 抗浮锚杆设计总结 1 适用的规范 抗浮锚杆的设计并无相应的规范条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岩石锚杆基础”部分以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有关锚杆的部分可以参考使用,不过最好只用于估算,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有一些锚杆构造做法可以参考。对于锚杆估算,推荐使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对于岩土的分类较细,能查到一些必要的参数。 2 锚杆需要验算的内容 1)锚杆钢筋截面面积; 2)锚杆锚固体与土层的锚固长度; 3)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 4)土体或者岩体的强度验算; 3 锚杆的布置方式与优缺点 1) 集中点状布置,一般布置在柱下;优点: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由于锚杆布置集中,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较方便;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有较多的锚杆分担,有很强的抵抗力。缺点:要求锚固于坚硬岩体中,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破坏往往是锚固岩体的破坏;由于局部锚杆较密,锚杆施工不方便;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较大。 2) 集中线状布置,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优点:由于锚杆布置相对集中,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较方便;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有较多的锚杆分担,有较强的抵抗力。缺点: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个人认为考虑的话偏于不安全,对于跨高比小于6的底板梁,可以适当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要求锚固于较硬岩体中,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地下室底板板配筋较大。 3) 面状均匀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下均匀布置;优点:适用于所有土体和岩体;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较小。缺点: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个人认为考虑的话偏于不安全);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能分担的锚杆较少,此情况抵抗力差;由于锚杆布置相对分散,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比较麻烦。 4) 集中点状布置推荐用于坚硬岩;集中线状布置推荐用于坚硬岩与较硬岩;面状均匀布置推荐用于所有情况; 4 注意事项 1) 集中点状布置,抗浮锚杆与岩石锚杆基础结合为优,需注意柱底弯矩对锚杆拉力的影响,特别是柱底弯矩较大的时候; 2) 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应选用永久性锚杆部分内容; 3) 岩石情况(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应准确区分,可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表7.2.3-1注4; 4) 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可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

抗浮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抗浮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1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 2施工准备 ①测量放线 首先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准确的测放出钻孔桩的位置,并编号。 ②场地布置 施工现场应做到“三通一平”,弄清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的种类和位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场地规划布置搭建材料堆场及各种施工、生活、安全、保卫和消防设施。 ③护筒埋设 为避免孔口坍塌,施工前应定出桩位并埋设好成孔用护筒。护筒的选用及埋设应符 合以下规定: 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卷制,应有足够刚度。护筒内径宜比桩身设计直径大10cm 。 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cm ,并应保证护筒垂直。 护筒埋设深度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且护筒底口埋进原土深度不应小于20cm 。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3成孔施工 3.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 埋设护筒 钻 孔 测量放线定桩位 商品混凝土 制作试块 钢筋笼制作 吊放钢筋笼 灌注水下混凝 测沉淤 第二次清孔 吊放导管 泥浆处理外运 泥浆沉淀池 制备浆液 第一次清孔 测孔深和沉淤

钻机安装定位要准确、水平、稳固(用水平尺、线锤检查其水平和垂直度)。钻机回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安装作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与钻头在同一铅垂线上。钻机定位后,应用钢丝绳将护筒上口挂带在钻架底面上。 3.2护壁浆液制备 在距孔口一定距离内挖设4×6×2m的泥浆池及排水沟。注入孔口的泥浆要求:比重为1.04~1.15g/cm3,漏斗粘度18~22s,含砂率小于4%,胶体率大于95%。 3.3成孔 本工程采用GPS-10型钻机,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钻头采用螺旋三翼梳齿式钻头,钻头直径800mm,钻头焊有保径硬质合金块,以防钻头磨损。成孔时,要经常检查钻头尺寸。 成孔钻进控制参数见下表: ①开挖钻进时,先轻带压,慢转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 ②正常钻进时,应合理控制钻进参数。操作时应掌握好起重滑轮组钢丝绳和水龙带的松紧度,并注意减少晃动。 ③在粘性土层中,回转阻力大,容易造成糊钻,要采取小钻压、高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近。 ④每个回转钻进前,或加接钻杆时,要把钻具提离孔底,冲洗循环3分钟后,慢转小压力扫至孔底,逐渐转入正常钻进参数。严禁将钻具猛然撞入孔底,不扫孔直接施给大压力高速钻进。钻进中,司钻不得脱离机台。成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钻头在吊紧状态下钻进。 ⑤钻进中,应时刻保持液面的稳定,不得随意提动钻具。孔壁不稳定时,升降作业要采取回灌措施,放慢升降速度,防止液体“激动”冲坏孔壁。 ⑥在刚灌注完的邻桩旁施工,桩间安全距离要大于4倍桩径(即3.2m)或最小时间间隔不少于36小时。 按规定频率抽查孔径、孔斜。施工前,选2孔做12小时孔壁稳定性观测,以检查钻头直径和成孔工艺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