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什么是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我国已公布的职业病有九大类九十九种,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其中,化学因素主要指有毒物质(如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和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指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生物因素指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什么是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包括气体、液体、气溶胶(粉尘、烟、雾)等。皮肤也是途径之一,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肤而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病损时,不能经完整皮肤吸收的毒物也能大量吸收。消化道不是主要途径,但发生意外或不注意个人卫生时,毒物经污染的手、衣物、食品而食入体内。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汁把毒物传给婴儿引起中毒。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职业病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职业病中毒必须采取措施,着重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放松辅助性措施。防毒措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消除毒物;控制毒物逸散;保护个体;提高机体抵抗力。革新技术改造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通风排毒用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或防护服,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检查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下班时要注意更衣和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同时勤洗澡沐浴。其次,要增强体质,开展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职业中毒的风险。

另外,安全卫生管理也非常重要。生产设备需要定期维修和管理,通风排毒设施也需要定期检修,防止跑、冒、滴、漏,

以预防职业中毒。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也是必要的。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允许浓度以下。实施就业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障员工身体健康。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职业中毒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与控制培训内容

1.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有,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伤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3.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4.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普通职业人群耿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害的特殊生理或者病态状态 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 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 115 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发病人数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逐年下降, 1997 年降至

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3.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 71 %,中毒占 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 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4.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 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6.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7.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 1999 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 1.防治检测不到位。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每年保持在 70 万个点次,但检测企业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了近40%,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率则增加到 75 %。检测企业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如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防止或减少职业病发生。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而且有些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3、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按照国卫疾控2013年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19种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职业病、11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60种职业中毒、7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9种职业性皮肤病、3种职业性眼病、4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1种职业性肿瘤、3种其他职业病。 4、什么是职业禁忌症?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5、如何确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是否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即为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确定工作场所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对接触的程度不了解时,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评价。 6、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1)粉尘: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电焊烟尘、铸造尘等。 (2)化学因素:铅、汞、苯、锰、氨、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及其化合物。 (3)物理因素:高温、噪声、局部振动等。 (4)放射性因素:X射线等。 (5)生物因素:艾滋病病毒、布鲁氏菌、伯氏疏螺旋体等。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3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篇: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职工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卫生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与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卫生的意义在于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在重视职业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职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在进行职业卫生工作时,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发现和解决职业危害问题,从而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体系,从职业危害识别到职业危害控制,再到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都需要有相应的程序和措施进行实施。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需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人体生理学、毒理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学等,采用科学计量的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价,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第二篇:职业病的防治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生产条件下,由各种工作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特定的发病率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肺癌等多种类型。 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异常职业卫生监测: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和

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工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职业病发生率在控制范围之内。 4.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提供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等综合技术服务,保护职工的健康。 第三篇:职业卫生标准与法规 职业卫生标准是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和评价标准等 进行规范的文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职业卫生水平。 职业卫生法规是指国家对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职业卫生法规的实施,可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遵守职业卫生标准和法规,需要从以下方面 进行措施: 1.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2.加强职业卫生标准和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和 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意识。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定期检查职业卫生工作的 实施情况。

职业病防护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护培训内容 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及工作方式等引起的各种 疾病。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职业病防护培训成为了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本文将对职业病防护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1. 职业病知识普及 职业病防护培训的首要内容是对职业病的基本概念、种类、主要症状和发生原 因进行普及。通过讲解实例和案例分析,使员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提高其对职业病防护的意识,培养积极主动的健康保护意识。 2. 工作环境评估 在职业病防护培训中,必须进行工作环境评估。通过对岗位环境的基本情况进 行调研和分析,评估其中潜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和健康风险。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职业病类型和其对应的工作环境因素,以准确识别潜在危险的情况,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3. 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建设 在职业病防护培训中,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该体系包含职业病 防治的各个环节,从岗位体检、职业病诊断到康复和后续观察等环节,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和长期的监控。培训中应当详细介绍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方法、程序和责任,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敏感度和预警能力。 4. 职业病防护措施 在职业病防护培训中,必须讲解和演示各种职业病防护措施。这包括个体防护 和集体防护两个方面。个体防护主要包括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化学品等个人保护措施的培训。集体防护则包括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有效通风、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熟悉和掌握各项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5. 紧急事件应急处置 职业病防护培训中需着重强调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员工应当学习急救知识和自救技能,了解相关逃生通道和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应开展灭火器的使用培训,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火灾等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职业病防护培训内容涵盖了职业病知识普及、工作环境评估、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建设、职业病防护措施以及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员工能够全面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该将职业病防护培训作为常态化管理的一部分,不断完善和创新培训内容,促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健康意识,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与工作安全。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职业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慢性病变。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本次培训旨在增强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二、培训内容 1.职业病基础知识 (1)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2)职业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 (3)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范》 3.职业病防治措施 (1)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2)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措施

4.职业病防治实践案例 (1)职业病防治的成功案例 (2)职业病防治的失败案例 (3)职业病防治的经验总结 三、培训方式 1.理论授课 采用讲授、讨论、问答等方式,介绍职业病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3.互动交流 通过互动交流,让职工了解职业病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增强职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职业病防治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 1.考试评估 通过考试评估,测试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实践评估 通过实践评估,测试职工在职业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能力和实践水平。

五、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 上午:理论授课 下午:案例分析 第二天 上午:互动交流 下午:考试评估和实践评估 六、培训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职工们进一步了解了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了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建议公司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1、何谓职业病?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有哪些?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国已公布的职业病有九大类九十九种。九大类职业病名单分别是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2、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其中,化学因素主要指有毒物质(如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和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指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生物因素指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3、何为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功课进程中

诱发可能招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小我非凡心理或者病理状况。 4、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呼吸道:这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气体、液体、气溶胶(粉尘、烟、雾)均能经由进程呼吸道吸收,如苯及其同系物、各种粉尘等。(2)、皮肤: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肤而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病损 时,不能经完整皮肤吸收的毒物也能大量吸收。 (3)、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不易经消化道进入人体。 发生意外或不注意小我卫生时,毒物经污染的手、衣物、食品而食入体 内。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汁把毒物传给婴儿引起中毒。 5、职业病是可以防备的,防备职业病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职业病中毒必须采取措施,着重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放松辅 助性措施。防毒措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消除毒物;掌握毒物逸散; 保护个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从事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因素导 致的疾病。职业病的发生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社会 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保障员 工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份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一、职业病的定义及分类 职业病是指因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因素引起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 以多系统或多器官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包括尘肺病、铅中毒、噪音性聋等多种类型。 二、职业病的危害与职业因素 职业病不仅对患病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工作生产效率 的下降。常见的职业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 因素。 1. 化学因素: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重金属等。 2.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3.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寄生虫、有害动植物等。 4. 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心理创伤等。 三、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体检、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等。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预防职业病的关键。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a) 排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毒性。 b) 引进职业病危害物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c) 加强职业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2. 职业病体检: a)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b) 加强职业病监测,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3. 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 a) 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完好有效,包括通风设备、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b) 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提高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 4. 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 a) 向员工普及职业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b) 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治能力。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一、概述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接触有害物质或从事特定工 作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导致工作者患上的一类疾病。职业病的防治至 关重要,既关乎工作者的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本资料将 介绍职业病的定义、常见职业病种类、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帮助 大家更好地了解职业病的防治。 二、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的种类众多,常见的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声性聋、职业中毒等。以下将对其中几种职业病进行详细介绍。 2.1 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导致肺部炎症 和纤维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石棉肺和煤工 尘肺等。预防尘肺病的关键是控制粉尘的来源,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排尘等。 2.2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皮肤发生炎症、过敏或其他病变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 皮炎、职业性湿疹和职业性皮肤癌等。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关键是采

用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 2.3 噪声性聋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导致听觉系统受损的一种职业病。预防噪声性聋的关键是采取合适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音设备的安装,同时工作者需要佩戴适当的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2.4 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职业中毒包括铅中毒、砷中毒和苯中毒等。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如排除有毒物质的泄漏和加强通风换气,同时工作者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三、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职业病的防治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3.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职业病防治的核心原则。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控制有害因素的释放和监测工作者的健康状况等方式,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2 综合治理

职业病防治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治培训内容 1. 引言 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从事特定工作或接触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职业病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防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培训将全面介绍职业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参训人员提高对职业病的认识,掌握相关预防和治疗技能。 2. 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 2.1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受到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有害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患上的疾病。 2.2 职业病的分类 根据职业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尘肺病类:如矽肺、煤工尘肺等; •中毒类: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职业性皮肤病类: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类:如噪声性聋、职业性鼻炎等; •职业性眼病类:如职业性结膜炎、职业性角膜病等; •职业性肿瘤类:如尘肺癌、职业性鼻咽癌等。 3. 职业病的危害与预防 3.1 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影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增加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严重时甚至导致劳动者的死亡。 3.2 职业病的预防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企业的责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健康监测与评价: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劳动者应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如口罩、防护服等; •职业病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职业病的治疗与康复 4.1 职业病的治疗 职业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根据职业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物理疗法、理疗等,帮助劳动者恢复身体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职业病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2 职业病的康复 职业病的康复是指劳动者在治疗结束后,通过一系列康复措施,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康复措施包括: •职业康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帮助其重新就业;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劳动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职业病的影响; •运动康复:通过适当的运动,帮助劳动者恢复身体功能,增强体质。 5. 职业病防治的案例分析 5.1 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案例 职业性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以下是一个职业性尘肺病防治的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某矿山工人长期暴露在矽尘环境中,未佩戴防护设施,导致患上了矽肺。 解决方案:矿山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其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同时,加强对工人的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此外,工人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设施,如口罩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6. 结论 通过本次职业病防治培训,参训人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治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参训人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由于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和条件下,长期接触某种物质、病 因体或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所导致的,严重影响工人健康的疾病称 为职业病。 二、职业病的种类 根据职业病的病因分类,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物理性职业病:如噪声性聋、眩晕、振动性疾病等。 •化学性职业病:如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 •生物性职业病:如炭疽病、结核病等。 •放射性职业病:如放射性肺癌等。 •心理性职业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三、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受损:职业病不仅会对工人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而 且还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2.工作能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工人失去受过的训练和技能, 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从而造成工作能力的下降。

3.经济负担:职业病不仅对患病的工人造成了负担,而且还 会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负担。 四、职业病的防治 职业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监测:对可能接触职业病病因体的工人进行健康监测,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2.工艺改进:改变原有的工艺流程,或者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以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3.个人防护:通过佩戴护具、防护服、口罩等措施,保护工 人的身体不受职业病影响。 4.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加强工人的 职业病防治意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预防技巧。 五、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是指通过对工人进行一系列的职业病防治知识 讲解和培训,增强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使工人能够有效预防职业 病的发生和防治。具体的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如视频培训、现场讲解等。 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病的种类和病因; 2.职业病的危害和影响;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6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强化我公司在职业卫生防治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人企合 一、和谐发展的局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从事直接接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工种的进入本公司的员工,以及在本公司从事相关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 三、职责和权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由公司安环办负责培训工作具体实施。 四、培训内容包括:公司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体包括: 1。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典型事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6。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五、培训形式获得有关职业技能和职业卫生方面的培训既是每一个员工的权利,又是应当履行的义务。公司有关部门应当保障职工的这一权利,安环办应当及时做好统计考核工作。 1。凡是进入本公司的新员工,在体检合格后,由安环办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安排具体工作。已经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进行每年一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 2.。按照培训的内容,分为专项培训和集体培训。专项培训针对的是从事专门作业的人员,就其作业过程当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进行的培训,集体培训针对的是所有从作业的人员,就作业场所当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职业卫生知识进行的培训。 六、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二) 4、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直接接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工种的本公司员工,以及在本公司从事相关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 3.教育培训内容

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

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劳动条件或工作方式等因素,长时间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本次培训旨在提供职业病预防知识,帮助员工认识和避免职业病的危险。 1. 什么是职业病 定义 职业病是指由于劳动条件或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长时间接触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职工健康问题,具有工作相关性和特定职业群体的特点。 常见职业病 - 尘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 放射性疾病: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 化学中毒:由于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 噪音性聋: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而引起的耳聋问题。 2. 职业病预防措施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 在工作环境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或辐射源。了 解这些有害因素对身体的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职业病的风险。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对于某些特殊工种,个人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于 需要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人,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口罩等 装备。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预防职业病非常重要。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避免积聚灰尘或其他有害物质。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职业病的迹象,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或调整工作环境。员工应当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那些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 3. 职业病的识别和报告 职业病的识别 职业病的识别需要依靠专业医生的确诊,并结合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员工应当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职业病的报告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培训内容3篇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培训内 容 第一篇: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概述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是针对职业场所工作者进行的安全、健康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健康卫生问题也愈加复杂和严峻。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从职业病防治、环境污染控制、事故防范等 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的相关内容。 一、职业病防治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指由于从事某项工作、接触某种物质或工作场所 环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职业病的特点是与劳动有密切关系,与劳动条件、环境和原材料等有关,发病率高、病因明确、预防可行、社会影响大。 2、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常见的职业病主要分为以下 几类: (1)尘肺病和中毒性肺病:如煤工尘肺病、矿工尘肺病、石棉肺、有机溶剂中毒等。 (2)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砷中毒、苯中毒、氨中毒等。 (3)职业性皮肤病:如职业性湿疹、铬皮病、粉尘性皮

肤病等。 (4)职业性眼病和听力损伤:如职业性钢铁眼、噪声性耳聋等。 二、环境污染控制 1、职业场所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职业场所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氛围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物质污染等。 2、如何控制环境污染? (1)音、光、温、湿度等方面要注意合理控制,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采取防护措施,如戴耳塞、戴防护眼镜、戴口罩等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物质。 (3)控制化学品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采取防护措施,使得有害物质在工作环境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事故防范 1、职业场所事故类型有哪些? 常见职业场所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坍塌、中毒、电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 2、如何防范职业场所事故? (1)安全生产意识要培养,坚持“三不原则”,即不违章操作、不盲目冒险、不擅自改装。 (2)设备和设施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快速的进行现场救援。 以上就是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的三大方面的相关内容,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职业健康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保证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知识培训 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 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1)尘肺。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 (2)粉尘沉着症。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锁、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3)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 (4)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钦、铭、碑等。 (5)局部作用。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经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浑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6)中毒作用。吸入的铅、碑、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吸收,引起中毒。 2、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 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 (1)“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 (2)“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 (3)“密”:密闭尘源。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4)“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6)“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7)“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8)“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 1、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生产性毒物可作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表现在: (1)神经系统。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 (2)呼吸系统。一次性大量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长期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 (3)血液系统。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4)消化系统。汞盐、砷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腔溃疡、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可使牙釉质破坏、脱落。四氯化碳、溴苯、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 (5)泌尿系统。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和肾小管综合症等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1、人力资源部会同安全环保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2、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要求、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教培训计划,提供相应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3、职业卫生宣传 (1)用人单位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4、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来厂实习人员,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安全环保部,并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公司级教育培训内容: ①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②单位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③综合安全知识,用人单位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④用人单位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⑤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2)车间级教育培训内容: ①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③本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3)班组级教育培训内容: ①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③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职业病防治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治知识 一.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接触粉尘,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化验监测中心的特点是接毒接尘,其职业病预防与防治有其自身特点。 在化验室的生产过程当中,职业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生产性毒物中毒,如刺激性气体对人体鼻、眼、嘴、呼吸道的伤害,金属中毒,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中毒等一系列在化验分析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即称为职业中毒。;②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破碎、筛分、细磨及球磨磨样等操作环节中所引起的粉尘、噪音对人体呼吸道、肺部及听觉上的伤害。 二.几类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1.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褶处。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经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中毒后的自救互救 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3.刺激性气体中毒处理 对眼和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或蒸气称为刺激性气体。其品种很多,有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硝酸及氮氧化物、盐酸、氟化氢、氯、光气、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氨、溴甲烷、氯化苦、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氯甲基甲醚、甲醛、丙烯醛、臭氧、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等。其中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等。预防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大多数刺激性气体中毒是由于意外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另一方面。设备跑、冒、滴、漏也是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

(完整版)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病概论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 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 就业前体检 : 发现职业禁忌症 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资料 、有关粉尘的三级防护措施原则1 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 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如金属矿与非金属矿的采掘和采能够产生粉尘的行业与工种很多,在我国, 石业,基础建设方面的筑路、开掘隧道和地质勘探作业,玻璃制造业,耐火及建 筑材料加工业。铸造业的破碎、磨粉、包装、运输等环节。 粉尘沉着粉尘侵入途径、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人体吸入的粉尘量、 以石棉尘和含游离二氧化在众多粉尘中,化学性质等因素。部位和粉尘的物理、 含游离且具有致癌性;石棉尘不仅引起石棉肺,硅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 以上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更70%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病,含游离二氧化硅 大。粉尘的粒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微米的粉尘对人体的10微米至2

危害最大。此外,荷电粉尘、溶解度小的粉尘、硬度大的粉尘、不规则形状的粉 尘,对人体危害较大。 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皮肤等,眼睛、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 会引发尘肺、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粉尘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表现如下:要途径。 肺粉尘沉着症、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剌激作用等病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 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角膜混浊、便可引起结膜炎、如果粉尘侵入眼睛, 引起毛囊炎、易受感染,造成皮肤干燥,汗腺,可堵塞皮脂腺、粉尘侵入皮肤后, 粉刺、皮炎等。 根据粉尘的种类、浓度、接尘时间,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 级》 ( 级0 规定,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 (GB5817-86) 中度危害( Ⅱ 级, )轻度危害 ( 级I ,)符合卫生条件, )高度危害( Ⅲ级,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将Ⅲ级、Ⅳ级粉尘危 )极度危害( Ⅳ级 Ⅳ级粉尘危害列为职业卫生监察各级卫生部门应将Ⅲ级、害列为粉尘治理重点, 工作的重点。经分级检测,粉尘危害达到Ⅳ级的企业,必须在一年内消除,否则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篇)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____《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____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二、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要求、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教培训计划,提供相应资源保证。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卫生宣传 1、用人单位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四、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____的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____进行用人单位、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单位级教育培训内容: (1)党和____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单位目标、管理____、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3)综合安全知识,用人单位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用人单位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5)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二)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____《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 ____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知识、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