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检验

病毒学检验
病毒学检验

病毒的特点是:1、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无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3、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4、因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源,故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5、病毒以其基因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病毒颗粒6、为了在生物界保存其种属,病毒具备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能力,并具有对敏感宿主的侵染性和复制性7、在宿主体外,能以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能力8、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感染

细胞培养技术:是对由组织分散成的单个细胞或某一型细胞群进行的体外培养方法,即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条件,提供细胞适宜的营养条件和温度,在无菌操作的基础上,使离体组织细胞生长增殖并进行传代的技术

二、单层细胞培养:

用于培养病毒的细胞有原代细胞、传代细胞(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

三、鸡胚的接种途径:1、羊膜腔接种2、绒毛尿囊膜接种3、尿囊腔接种4、卵黄囊接种

四、

间接计数在病毒检验过程中较为常用,是判定病毒感染性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空斑形成单位法,50%终点法,血凝试验和干扰测定

空斑形成单位(PFUs)试验:是将不同稀释倍数的动物病毒与平铺于平板表面的宿主细胞混合,当病毒颗粒在一大片宿主细胞上引发感染时,会造成细胞被溶解而形成空斑,每个空斑系由一个病毒颗粒所造成,计算空斑数目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知原来的病毒感染单位的浓度

凡事能在细胞培养物中产生CPE的病毒都可用空斑技术来测定其滴度。

50%终点法:是将病毒悬浮液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至动物、鸡胚或培养成单层的细胞,将每个稀释度造成的动物、鸡胚致死量或细胞病变做曲线,找出造成50%动物、鸡胚死亡或病变的终点稀释度。

LD50:为造成50%动物或鸡胚死亡的病毒含量

ID50:即是指可造成50%动物或鸡胚感染的剂量

CCID50:造成50%细胞培养产生病变效应的剂量

五、病毒纯化的一般原则:1、释放病毒至细胞外2、去除细胞碎块3、病毒悬液浓缩

六、病毒的保存:1、用低温(-60~25℃)、超低温(-70以下)冰箱或液氮罐(-196~150)保存

2、冷冻干燥保存

七、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中和试验:是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孵育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使病毒与抗体相互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的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的病毒感染力的一种方法。

中和抗体:凡是能与病毒结合,并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

中和试验必须在敏感的动物体内(包括鸡胚)和细胞培养中进行

中和试验所用的病毒应是具有感染力的病毒。用于中和试验的病毒必须先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

中和试验中,通常以100TCID50/单位体积或100LD50/单位体积作为标准的病毒试验浓度

八、

血凝试验(HA):有些病毒和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能引起人或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就是所谓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血凝抑制试验(HAI):血清中血凝素抗体能够与病毒血凝素分子的抗原位点特异性结合,干扰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上受体的结合过程,从而抑制红细胞凝集。

HA和HAI应用:1、发现和鉴定病毒2、用于临床病原学诊断3、病毒型或亚型鉴定4、免疫机体后抗体效价的测定5、病毒抗原变异分析等

九、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是指从病人、带菌者、外环境中采集标本经过适当的处理,采用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将病毒从标本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有关特异性方法鉴定属何种病毒,这一类方法称为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十、标本的采集:1、从病原体入侵部位取材2、从病原体感染的靶器官取材3、根据病原体的排泄途径取材4、从环境中采集标本时,则应根据目的,参考病原体可能存在的环境,传播途径采集标本

十一、病毒的分离方法:细胞培养法、鸡胚接种法、动物接种法

十二、病毒的鉴定:

初步鉴定:1、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与标本来源

2、生物学特性:细胞病变效应、血吸附和血凝作用、干扰现象、理化特性、接种动物的观察最终鉴定:1、血清学与免疫学方法: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免疫学试验2、病毒基因的鉴定: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序列分析

3、电子显微镜技术: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负染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负染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

十三、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技术

1、对潜伏期较短的病毒,由于机体未能对感染的病毒产生相应地抗体,因此应选择检测病

毒颗粒或病毒抗原及病毒核酸。对于潜伏期10天以上的病毒感染,可检测特异性IgM 抗体作为早期感染的指标。

2、IgM抗体是原发感染的证据,也是早期感染的证据

IgM检测:ELISA法、免疫荧光法

3、病毒特异成分的检测(1)核酸成分的检测:核酸杂交、PCR(2)奸恶感染材料中病毒

抗原成分: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3)感染细胞中特征性包涵体的检测:核内包涵体、胞浆内包涵体、胞质内和胞核内包涵体

4、电镜或免疫电镜技术:负染标本电镜技术、免疫电镜技术

十四、痘病毒

痘病毒:是病毒界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DNA病毒

1、引起的疾病:天花、猴痘、牛痘、传染性软疣

2、天花的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人-人接触或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3、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感染的动物咬伤人类或人类接触了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血

液而感染、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或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和接触污染物业能干热该病

4、病毒的分离培养:鸡胚绒毛尿囊膜法、细胞培养法、实验动物法

十五、

1、疱疹病毒是一类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

2、引起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现有8个成员:HSV-1、HSV-2、VZV、HCMV、HHV-6、HHV-7、EBV、HHV-8

3、疱疹病毒感染特点可表现为:(1)显性感染,病毒增殖并破坏细胞,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2)病毒经原发感染后长期潜伏于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引起复发感染;(3)病毒基因常与细胞基因组整合,导致细胞转化,甚至癌变;(4)可发生宫内感染导致胎儿畸形。

4、致病:

HSV:疱疹性角膜炎、结膜炎、疱疹性脑炎(HSV-1)、生殖性疱疹(HSV-2)

途径:密切接触、空气飞沫、性交、接吻

VZV:原发感染形式是水痘、复发感染时带状疱疹

途径:直接接触、空气中飞沫气溶胶

HCMV:巨细胞包涵体病、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感染

途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医源性感染

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淋巴瘤、鼻咽癌

途径:主要经唾液(如接吻)传播、偶尔也经过输血传播、飞沫不是主要途径

5、哪些疱疹病毒有潜在致癌作用?

对人或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的疱疹病毒有:①HSV-2,与宫颈癌发生有关;②CMV可能与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Kaposi肉瘤等发生有关。③EBV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HSV有两种血清型,分别是HSV-1 、和HSV-2 ;前者常引起唇疱疹,后者常引起生殖器疱疹。

3.HSV-1发生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龈口炎,HSV-2发生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4.CMV可通过输血感染,发生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肝炎等病症。

5.EBV主要侵犯 B 细胞,也可感染上皮细胞。

6.VZV在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在成年人常引起带状疱疹。

7.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

8 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

十六、乳头瘤病毒及检验

1、DNA病毒、无包膜

2、人乳头瘤病毒(HPV)只能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皮肤黏膜异常增生,使

宿主组织发生疣状或乳头状瘤病变。通过性接触可导致生殖器肛门部位的感染,是尖锐湿疣或肛门生殖器疣的病原体。

3、HPV有严格的宿主和组织特异性、不产生病毒血症、不能再体外细胞中培养

4、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交感染,少数可经病人污染的内裤、浴盆、浴巾和便盆而间接传

播,新生儿可经受染产道感染。HPV通过表皮的微笑损伤进入组织,感染皮肤、粘膜的基底层细胞

5、尖锐湿疣与阴茎癌、肛门癌、女性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密切关系

十七、嗜肝DNA病毒及其检验

1、嗜肝DNA病毒科分为正嗜肝DNA病毒属和禽嗜肝病毒属

2、乙肝患者血清中可见到的HBV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颗粒: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

型颗粒

大秋形颗粒:存在于HBV感染者血液中的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HBV颗粒,直径42nm。

由Dane首先发现,故又称Dane颗粒。

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肝细胞后复制时产生的过剩病毒外衣壳装配而成,大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直径为22nm。有抗原性、无感染性,是由多余的HBsAg聚集而成。

传播途径:1、血液及血制品2、母婴传播3、密切接触(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

3、实验室诊断方法

HBV感染主要依据HBV生物学标志物做出判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病毒的抗原抗体及病毒的核酸

4、检测HBV的血清学标志物主要有:HBsAg、抗-HBs、HBcAg、抗-HBcIgM、抗-HBcIgG、HBeAg、及抗-HBe

各项意义:

HBsAg阳性:a、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急性期b、慢性乙型肝炎c\、无症状HBV携带者d、无症状HBsAg携带者e、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抗-HBs阳性:1、乙型肝炎恢复期2、隐性感染的健康人3、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碱蛋白(HBIG)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HBcAg意义:HBcAg的检出是HBV 感染的标志

抗-HBc阳性:乙肝恢复期,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HBeAg阳性:1、急性乙肝辅助诊断2、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3、是判断预后的指标4、虽然一些HBV感染者HBeAg阳性,但病情反复迁延,预后不良

抗-HBe一般存在于无症状HBV携带者及活动期慢性肝炎患者中

HBeAg、抗-HBe均阴性:可见于1、病毒已清除,但无抗-HBe应答2、病毒复制一时减少,

HBeAg消失后可重现3、HBV前C变异不能合成HBeAg

十八、逆转录病毒

1、是RNA病毒的一个大科

2、逆转录病毒分为三个亚科:RNA致瘤病毒亚科、慢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

3、HIV-1,HIV-2属于慢性病毒亚科,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

4、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引起细胞病变,随后细胞死亡

5、AIDS的传染源主要是AIDS患者和HIV病毒携带者。

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⑴性接触传播⑵血液和血制品途径传播⑶垂直传播

6、诊断HIV感染的实验室方法:①检测抗体:用ELISA、IFA或RIA检测患者体内的HIV 抗体以初筛;对初筛阳性者需作WB法(免疫印迹法)以确证。②检测病毒及其组分:

病毒分离鉴定。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p24;还可以用RT-PCR等方法检测HIV的RNA。

7、临床晚期:1、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2、发生各种致死性机会感染3、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免疫标志:HIV抗原或抗体

病毒标志:分离HIV的基因

相关标志:CD4T细胞

8、抗体确证阳性:CD4>200/ul,CD4/CD8<1

9、治疗原则: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

十九:呼肠弧病毒:轮状病毒(HRV),RNA病毒

1、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粪口途径传播

2、轮状病毒表面有3种抗原:组抗原、中和抗原、凝素抗原

轮状病毒与肠道病毒的区别:

分类:轮状病毒属呼肠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

核酸:轮状病毒为双链RNA,分节段,无感染性;肠道病毒为单正链RNA,轮状病毒有双层衣壳;肠道病毒为单层衣壳;

致病性:轮状病毒A组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组引起成人腹泻;肠道病毒通过病毒血症侵犯多种器官组织,引起多种临床疾病,但很少引起明显的肠道病变(ECHO病毒例外)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是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分A-G7个组,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因负染后在电镜下外形呈车轮状,故名

二十、小RNA病毒

1、无包膜、9个属:肠道病毒属、心病毒属、鼻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属、肝病毒属、脊髓灰化炎病毒

2、小RNA病毒科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普通感冒,无菌性脑膜炎和呼吸道疾病

3、肠道病毒属在肠道内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肠道病毒所致疾病:

(1)神经系统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肌肉麻痹等;

(2)呼吸道感染:如疱疹性咽峡炎

(3)心肌炎和心包炎

(4)皮肤黏膜损伤:如手足口病、皮疹、黏膜疹

(5)眼病: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

(1)(1)属于小RNA病毒科,病毒体直径约27nm,无包膜。核酸为单正链RNA,有感染性。

(2)(2)抵抗力强,耐酸、肢溶剂及一般化学消毒剂。在污染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在疾病的流行上有重要意义。对热、紫外线、氯和氧化剂敏感。

(3)(3)除柯萨奇A组某些型别的病毒必须在乳鼠中增殖外,其余肠道病毒均可以用细胞分离、培养,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4)(4)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对象主要是儿童,主要的感染类型为隐性感染。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①经消化道感染,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极少数幼儿体内病毒可经两次病毒血症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造成肢体弛缓性瘫痪;②组织损伤是由病毒对细胞的直接破坏(CPE)造成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生活用品等经消化道传播,少数通过空气飞沫

二十一、冠状病毒

1、单股正链RNA,有包膜

2、人类冠状病毒通常引起成人普通感冒,儿童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

3、SARS冠状病毒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近距离的空气飞沫、接触

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传播

二十二、披膜病毒

1、风疹病毒属,仅发现风疹病毒一种,即风疹病毒。风疹病毒只感染人类,人是唯一宿主。一般感染风疹病毒危害不大,主要是风疹,但妊娠妇女感染后,尤其是前三个月感染,常导致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导致胎儿发育障碍,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流产、死产等,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其次是通过正胎盘垂直传播和人-人密切接触传播

二十三、黄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三代喙库蚊是我国JEV的主要传播媒介,高度散发

二十四、正粘病毒

1、流感病毒又分为四个型,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thogoto 病毒

2、甲型流感病毒科可感染各种禽类、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乙型只感染人类,丙(人),thogoto (家禽)

3、大部分流感爆发是由甲型和乙型病毒引起

4、流感病毒基因组分节段的特点使病毒具有较高频率发生基因重配,容易导致基因变异

5、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6、按核蛋白的可溶性补体结合抗原的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HA有15中抗原(H1-H15),NA有9种抗原型(N1-N9)

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有两种:抗原漂移、抗原转变

抗原漂移:发生在HA或NA分子内的点突变,这种变异石属于“量变”的积累,一般不会引起暴发流行。

抗原转变:变异基因节段之间的重配,可引起病毒基因的“质变”,可引起世界的流感暴发流行

7、甲型流感可导致世界性流行,乙型流感可局部流行,而C型流感常呈散发流行。

甲型流感流行的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

全球流感大流行具有以下特点:1、流感的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超额死亡率高2、新的亚型出现后,旧的亚型不再在人群中流行

HA:血凝素;是流感病毒包膜上可以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糖蛋白刺突;HA可介导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很多其他病毒也具有HA活性和糖蛋白结构,如麻疹病毒的H蛋白。

NA:神经氨酸酶;流感病毒包膜的一种糖蛋白刺突,可水解宿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酶,使成熟病毒体从细胞膜上解离而释放;NA具有免疫原性,相应抗体能抑制酶的水解作用。很多其他病毒也具有类似活的,如腮腺炎病毒的HN蛋白

二十五、副粘病毒

副粘病毒包括两个亚科:副粘病毒亚科和肺病毒亚科

副粘病毒亚科包括:副粘病毒属、麻疹病毒属、腮腺炎病毒属

副粘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多核巨细胞的形成(HN蛋白和F蛋白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麻疹病毒—麻疹:症状是斑丘疹,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并发症常见,麻疹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亚急性硬化性脑炎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MuV(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

MV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进入机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二十六、布尼亚病毒

1、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亦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

源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现归入汉坦病毒属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螨媒传播

二十七、弹状病毒

狂犬病毒属: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病,以脑干和小脑为主

传播途径:主要是因人被患病动物咬伤而被感染的;其次损伤的皮肤、粘膜与病毒直接接触引起感染,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内基小体: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形成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恐水病:即狂犬病。由于病毒在脑组织细胞中大量复制造成脑损伤,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极度增高,致使病人恐水,听到水声就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甚至怕光、怕声、怕风,轻微刺激便可以引起患者咽喉肌痉挛,严重时可全身肌肉痉挛。由于主要是怕水,故名恐水病

二十八、丝状病毒

丝状病毒感染一般多为急性病毒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

二十九、朊病毒

1、阮病毒与典型病毒的比较

与典型病毒相同的性质:致病因子微小、可通过滤器、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无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及代谢系统

与典型病毒不相同的性质:在感染组织中无典型的病毒颗粒、在纯化的感染物种无典型的病毒颗粒、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未检测出核酸成分、与已发现的病毒相比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2、疾病有:克鲁病、克-雅氏病、羊瘙痒病

3、阮病毒引起的疾病特点: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潜伏期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

致死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海绵样脑组织病理性病变,神经元呈现空泡样病变,蛋白聚集区域呈淀粉样变

4、阮病毒一般只在物种内传播,人类之间的传染一般是由于直接射入患病的组织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HBV的外衣壳的主要蛋白质抗原,可存在于Dane 颗粒的外衣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肝细胞表面,是HBV感染诊断指标之一,也是制备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

病毒学检验

《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病毒学检验(Experimental Vir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必修课(专业课) 适用专业: 卫生检验学本科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学时: 63学时(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36) 课程学分:3.5 先修课程:医学寄生虫学及检验、细菌学检验、临床医学概要等 课程简介:病毒学检验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网络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选用教材:李洪源、王志玉主编:《病毒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7月。 参考书: 1. 张朝武主编:《现代卫生检验》,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李影林主编:《中华医学检验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 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 李凡、刘星晶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年1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悉病毒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知悉 常见重要致病病毒。要求学生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血清学实验及分子 生物学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掌握常见重要致病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检验方法和预防医学意义。为学生能独立开展各种病毒学检验打下良好基 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时:0.5 (二)要求 【掌握】病毒的特性;病毒学检验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病毒学检验的一般原则。 【熟悉】病毒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病毒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了解】病毒学和病毒学检验的发展史。 第一篇病毒学检验技术 第一章细胞培养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细胞培养的条件;组织培养的种类;细胞系和细胞株的概念;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中平衡盐、消化液和血清的作用;细胞检查方法;细胞的冻存。 【熟悉】用于病毒培养的细胞选择、细胞培养操作过程和细胞培养污染与监测。 【了解】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发展;细胞系的鉴定。 第二章鸡胚接种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鸡胚的结构;鸡胚的孵育与检查;接种途径与方法及其用途;病毒的检测;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 【熟悉】实验材料、器械与准备。 【了解】鸡胚的解剖与生理。 第三章动物实验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实验动物的分类;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及其特点;常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其品系;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前言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及寄生虫检验技术。主要讲述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行规律,掌握常用的寄生虫病检验技术,提高实验诊断水平,为正确治疗、预防寄生虫病提供可靠依据。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同时掌握一定数量专业外文词汇,适当介绍国内外有关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的文献。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42学时。实验课开出实验项目14项,实验开出率为100%。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1个。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第一篇总论 目的: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等概念;掌握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及其意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因素及特点、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范围、寄生虫的分类及寄生虫的营养代谢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 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第八章原虫概论 目的:掌握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形态结构、生理及生活史的基本特征;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英文专业名词;了解原虫的致病特点。 学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第九章叶足虫 目的: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病原诊断方法, 注意溶组织内阿米巴与其他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鉴别;了解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特征、阿米巴病的流行与防治。 学时:1.5学时 教学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单核、双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肠腔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 课程编号:181202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方向、检验检疫方向、实验动物方向) 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 后续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等 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 教学目的与要求:兽医免疫学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规律与调节、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自学等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免疫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免疫学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 序号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 1绪论211第十章免疫耐受1 2第一章免疫系统412第十一章抗感染免疫2 3第二章抗原313第十二章人工免疫2 4第三章抗体414第十三章血清学试验概述1 5第四章抗体的人工制备2315第十四章凝聚性试验34 6第五章免疫遗传216第十五章免疫标记技术25 7第六章补体系统217第十六章补体结合试验1 8第七章细胞因子118第十七章中和试验12 9第八章免疫应答419第十八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22 10第九章变态反应1 绪论(2学时) 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概述 一、基本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内容,免疫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势。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体系,具有识别异己、特异性、免疫记忆等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动物机体通过识别异己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等基本功能。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史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民间首创预防天花的人痘苗,为免疫预防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主要成就包括牛痘苗、弱毒苗、灭活苗以及抗毒素、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学说,并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细胞免疫、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 免疫遗传与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阐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明等。 第三节免疫学的应用 一、免疫学与医学 二、免疫学与生物学 三、免疫学与生物技术 本章重点:免疫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功能。 难点:免疫的特性和功能。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一章免疫系统(4学时) 第一节免疫系统及免疫器官 一、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应答或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细胞和分子。 二、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器官,包括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免疫细胞及其表面标志 一、基本概念: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 二、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它们的来源、分布、形态、主要表面标志、亚类和功能。 三、杀伤性细胞:主要包括K细胞和NK细胞,是早期、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辅佐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与B细胞共同组成专业抗原提呈细胞。 五、其他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颗粒白细胞、肥大细胞和参与黏膜免疫有关的细胞。 六、淋巴细胞再循环:基本概念、途径及意义。

检验大纲

序号 是否N/A 备 注 1 2 3 4井架 底座 底盘 绞车,刹车系统 提升系统部件 其他部件 井架 底座 底盘 绞车,刹车系统 提升系统部件 其他部件 底盘试验记录 部件试验记录(角箱、绞车、平衡试验) 专用性能实验记录 8文件编号: 检验日期: 检验员: 试验报告7NDE 报告56材料报告制造工艺,工艺编号焊接工艺评定(WPS )井架、底座等主要构件有限元计算 质量控制文件检验 描述记录:按技术协议验收其他文件的完整性 制造图样,记录图号

序号是否N/A 备 注各类设备,零部件,连接件装配完整,齐全; 安装方法正确,无漏装现象; 螺栓、螺母安装正确 2管缆布置布置整齐,走向合理,安装牢固。 整体平面度不大于10mm; 相邻两台面高度差不大于5mm;间隙均匀不大于 10mm; 围栏、扶梯能顺利装拆。 无表面缺陷,清除飞边、毛刺;暴露的加工面防腐处理5 6产品铭牌、警示牌、指示牌、编号牌、仪器仪 表刻度等 液、气、水管线标志 电气接口标志 井口安装基础标志 其他标志(链条节数等标记) 油漆颜色、质量和品种符合相关要求 表面质量9 其他8 记录:描述 4 加工表面标志7非加工表面焊接结构件 完整性 1工作平台 喷漆3产品外观检验

序号是否N/A 备 注主、捞砂滚筒刹车鼓、筒身参数 主、捞砂滚筒钢丝绳参数 捞砂滚筒容绳量 平衡性,平衡记录温升。温升小于45℃,最高温度小于80℃刹带间隙均匀,1mm—3mm;接合面大于80%刹把操作灵活,夹角在45—70之间4辅助刹车 5润滑系统 管路连接正常,无泄漏压力、温度指示7尺寸检验 链条等尺寸确认8防碰测试 9绕绳情况 排列整齐10其他记录: 绞 车 描述 空运转试验,发动机 2100rpm,15min 2设计要求1刹车系统 3 6冷却系统

病毒学检验重点

病毒得特点: 1、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无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就是核酸与蛋白质 3、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得核酸(RNA或DNA) 4、因缺乏完整得酶系统与能源,故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得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与核酸 5、病毒以其基因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得病毒颗粒 6、为了在生物界保存其种属,病毒具备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得能力,并具有对敏感宿主得侵染性与复制性 7、在宿主体外,能以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能力 8、有些病毒得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得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感染 体外细胞培养得基本条件: 1、条件要求高,培养液组分复杂,需要添加血清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2、避免微生物污染,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 3、体外细胞培养得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细胞接种(尽量选择对数期细胞接种)、 4、培养液营养成分、 5、酸碱度(能耐受得ph范围为 6、6- 7、8,依靠缓冲系统调节)、 6、气体条件(细胞生长需要CO2 ,大规模培养需要有足够得氧气)、 7、温度(最适温度为35-37。C)、 8、水得纯度(一般要求去离子水或三蒸水)、 9、无菌条件等 实验动物得微生物控制分类: 1、普通动物,一级动物,要求不携带动物烈性传染病与人兽共患病病原 2、清洁动物,二级动物,在一级动物要求上,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对实验干扰大得病原 体,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得有组织病理学病变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三级动物,除普通动物、清洁动物不得携带病原体外,还要求排除 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得感染 4、无菌动物,四级动物,要求在体内外不得检出其它生命体 实验动物得遗传学分类 1、近交系,指经过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培育得动物品系 2、封闭系,不从外界引入新得血缘,非近亲交配方式得实验动物群体 3、突变系,由于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而具有某些特殊形状得动物 4、杂交群动物,由不同品系杂交所产生得后代 5、转基因动物,插入外源基因后能正常繁殖得动物 大鼠、小鼠得采血方法 1、剪尾采血,动物麻醉后,将尾端剪去约5mm,待血液流出采集,小鼠可每次采血0、1ml, 大鼠约0、4ml 2、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拇指及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得皮肤固定,轻轻压迫颈部两侧,使眼 球充分外凸。采血管插入眼角与眼球之间,向眼底方向刺入,切开静脉丛,血流即流入取血管。 3、颈(股)动脉或颈(股)静脉采血,麻醉动物,剪去被毛,作颈静脉或劲动脉分离术后采血 4、摘眼球采血,采血时,用左手固定动物,压迫眼球,尽量使眼球凸出,右手用弯头镊子摘 除眼球,迅速采集血液 病毒得纯化方法:

环保VMAS检测验收大纲

环保VMAS检测验收大纲 一、单机设备验收 1、汽车底盘测功机: 根据JJF 1221-200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检验: (1)主滚筒直径与表面径向圆跳动、前后滚筒母线平行度 (2)主滚筒线速度误差 (3)扭力误差 (4)基本惯量误差 (5)恒载荷加载滑行时间与变载荷加载滑行时间 (6)内部损耗功率 (7)加载响应时间 2、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根据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国家标准,按JJG688-200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规定的00级测试仪器进行检定: (1)H C、CO、CO2、NO、O2的示值误差 (2)H C、CO、CO2、NO、O2的分辨力 (3)零位漂移、示值漂移与重复性 (4)HC、CO、CO2、NO、O2的响应时间 3、根据JJF 1385-2012《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检验:

(1)流量漂移及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 (2)稀释氧浓度示值误差及重复性 (3)稀释氧浓度响应时间 【说明】由于软件的测评目前没有实用可靠的手段和方法,所以通过下面三个方面从侧面验证整套系统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 二、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O 2的响应时间与流量分析仪稀释氧浓度响应时间一致性的检验 按JJG688-2007方法(改进)对O 2的响应时间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计算10次测量的标准偏差Q σ;按JJF 1385-2012方法(改进)对稀释氧 浓度的响应时间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计算10次测量的标准偏差L σ。 单次测量标准偏差Q σ与L σ均不得超过1s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10次重复性测量平均值与流量分析仪10次重复性测量平均值值之差不得超过1s 。 【理由】因为VMAS 检测方法原理是测量同一瞬间的排放浓度和流量,根据气体密度(固定物理量)三者相乘就得到了排放量。所以,O 2响应时间的一致性非常重要,不然就会造成不知何时的排放浓度(?)和不知何时的流量(?)相乘,得到的结果也不知是什么? 三、被检车辆轮胎、底盘测功机主滚筒与VMAS 检测系统(软件)一致性 按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规定的VMAS 检测程序(如下图)。 用测量靠轮同步测量、记录被检车辆轮胎、底盘测功机主滚筒的速度-时间曲线,并与VMAS 检测系统进行比对,是否一致?

免疫学检验课程大纲

《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主 干课程是从事医学实验室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随着免疫学和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验技术成为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免疫学检 验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应用范围 廷伸至医学检验专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床旁检验POCT产品的应用当中发展成为一 种微量化学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特异性 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抗原、免疫球蛋白、抗原和抗体反应、补体和免疫应答等免疫学 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免疫系统和免疫分子概念和知识。 2. 使学生能够熟悉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抗体制备技术、免疫比浊分析、酶免疫分析术和荧光免疫技术等基本检验方法。 3. 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常规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使学生熟悉免疫学实验室的一般 管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学的主要成就及与医学的关系,理解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免疫学基本概念,难点是免疫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概况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免疫学检验 第二节免疫系统 一、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2、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 2、免疫辅佐细胞 三、免疫分子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二章免疫化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原 一、抗原的性质 1、异物性 2、理化特性 3、其他因素 二、抗原的特异性 1、抗原决定簇 2、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检验、测试、调试及验收方案

检验、测试、调试与验收方案 【隐蔽工程检验、测试、验收方案】 1)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般分部(项)隐蔽工程由施工员组织验收,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参加;重要的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派员参加。 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检查记录由施工员或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3)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应复写一式五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一份,自存三份归档。 4)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A 管线、接线盒预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的接地电阻。 B 埋地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焊接、防锈、防腐及预埋件等。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A 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 B 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等。 C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面图(平、立、剖面图)。 【系统工程检验、测试、调试、验收方案】 1、检验、测试和调试前的准备 (1)仔细确认每一台设备是否安装、连接正确,认真向施工人员询问施工遗留的可能影响使用的有关问题。 (2)再次认真地阅读所有的设备说明书,仔细查阅设计图纸的标注和连接方式。 (3)一定要确认供电线路和供电电压没有任何问题。 (4)调试前应该保证现场没有无关人员。

(5)准备相应的仪器和工具,并保证工作状态优良。 2、检验、测试和调试的项目、方法、程序以及要求 音响系统的调试是工程调试的关键,音响系统涉及的设备最多,调试的部位也最多,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最多,所以应首先集中精力完成。调试的原则,必须认真阅读产品说明,逐步细致地进行微调,在不破坏基本的声场条件的前下,有选择地使用音频处理设备,以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准备的仪器和工具:相位仪,噪声发生器,频谱仪(含声级计),万用表。主要关键设备调试的步骤:(1)单独开机,从音源开始逐步检查信号的传输情况。因为,当信号在各个设备中传输良好,功放和音箱才会得到一个正常以经过正确处理的信号,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扩声音量。此时,周边处理设备置于旁路状态,音箱和功放与系统断开。检查时顺着信号的去向,逐步检查它的电平设置、增益、相位及畅通情况,保证各个设备都能得到前级设备提供的最佳信号,也能为下级提供最佳信号。在检查信号的同时,逐一观察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稳定,这项工作意义就在于,单台设备的在此时出现故障或不稳定,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也不会危及其他设备的安全,因此,这项检查不要带入下一步进行。 (2)上述无误后,就将音箱和功放逐一接入系统,在较小的音量下,利用相位仪首先逐一检查所有立场箱的相位是否一致,为下面的调试作好设备,将噪声发生器的均衡器接入系统,准备好频谱仪,以适中音量开始对均衡器接入系统,准备好频谱仪,以适中的音量开始对均衡器进行调试,频谱仪的测试点要按照有关标准选取,对均衡器的调试原则是:使频谱仪在于20HZ-20KHZ的音频范围内,显示的厅堂频响曲线在各测试点处基本平直。注意:对各个点进行测试时要使音量保持一致,然后记录好调试后的均衡各频点电位器的位置;同样以较小的音量和较大的音量保持一致,然后记录好调试后均衡器各频点电位器的位置;同样以较小的音量和较大的音量分别再进行一次调试,再将均衡器的调试结果记录下来,最后将几种调试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到一个各种音量下均衡量各频点的折中位置,然后再进行测试,并将厅堂频响曲线描绘下来,最终的均衡器各频点位置也要进行记录。在均衡器的调试中,调音台的频率补偿置于0处,其它的周边设备要处于旁路状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常的音响工程中,考虑到厅堂的装饰材料对高频信号的吸收较弱,所以,可以适当将10KHZ以上的信号略做

2020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 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μm B.nm C.pm D.fm E.am 答案: nm 第一章 1、PCR反应的引物需要2条。 A:对 B:错 答案: 对 2、甲型肝炎病毒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 A:对 B:错 答案: 错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A:对

B:错 答案: 对 4、乙肝大三阳时,以下哪些项应为阳性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c E:抗HBs 答案: HBsAg,HBeAg,抗HBc 第二章 1、可传播HIV的途径有 A:分娩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手术器械 E:皮肤接触 答案: 分娩,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手术器械 2、狂犬病防治措施有 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 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 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 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答案: 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第三章 1、DNA的Tm值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温度的升高 B:酸碱度的改变 C:DNA的均一性 D:化学试剂 E:缓冲液 答案:B 2、下列哪项决定了PCR特异性与产量( ) A:变性温度 B:退火温度 C:延伸温度 D:循环次数 E:二价阳离子 答案:B 3、基因分型的传统方法是( )

病毒学检验

病毒的特点是:1、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无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3、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4、因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源,故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5、病毒以其基因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病毒颗粒6、为了在生物界保存其种属,病毒具备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能力,并具有对敏感宿主的侵染性和复制性7、在宿主体外,能以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能力8、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感染 细胞培养技术:是对由组织分散成的单个细胞或某一型细胞群进行的体外培养方法,即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条件,提供细胞适宜的营养条件和温度,在无菌操作的基础上,使离体组织细胞生长增殖并进行传代的技术 二、单层细胞培养: 用于培养病毒的细胞有原代细胞、传代细胞(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 三、鸡胚的接种途径:1、羊膜腔接种2、绒毛尿囊膜接种3、尿囊腔接种4、卵黄囊接种 四、 间接计数在病毒检验过程中较为常用,是判定病毒感染性的定量方法,常用的有:空斑形成单位法,50%终点法,血凝试验和干扰测定 空斑形成单位(PFUs)试验:是将不同稀释倍数的动物病毒与平铺于平板表面的宿主细胞混合,当病毒颗粒在一大片宿主细胞上引发感染时,会造成细胞被溶解而形成空斑,每个空斑系由一个病毒颗粒所造成,计算空斑数目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知原来的病毒感染单位的浓度 凡事能在细胞培养物中产生CPE的病毒都可用空斑技术来测定其滴度。 50%终点法:是将病毒悬浮液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至动物、鸡胚或培养成单层的细胞,将每个稀释度造成的动物、鸡胚致死量或细胞病变做曲线,找出造成50%动物、鸡胚死亡或病变的终点稀释度。 LD50:为造成50%动物或鸡胚死亡的病毒含量 ID50:即是指可造成50%动物或鸡胚感染的剂量 CCID50:造成50%细胞培养产生病变效应的剂量 五、病毒纯化的一般原则:1、释放病毒至细胞外2、去除细胞碎块3、病毒悬液浓缩 六、病毒的保存:1、用低温(-60~25℃)、超低温(-70以下)冰箱或液氮罐(-196~150)保存 2、冷冻干燥保存 七、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中和试验:是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孵育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使病毒与抗体相互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的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的病毒感染力的一种方法。 中和抗体:凡是能与病毒结合,并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 中和试验必须在敏感的动物体内(包括鸡胚)和细胞培养中进行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二者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14学时;高等护理、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具体学时数分配如下: 理论课学时分配表

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 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3.了解医学免疫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3.掌握细菌形态检查法。 4.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 5.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3.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4.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的概念。

验收工作大纲

河南省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上游围堰防渗墙工程 验收工作大纲 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监理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

一、验收依据: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2007); 3、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 4、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及监理合同文件; 5、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二、验收组织 1、验收参加单位 建设单位:河南省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 设计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2、验收工作组成员 验收主持人: 王为然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验收组成员: 曹先升河南省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验收工作组组长 褚青来河南省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总工 严实河南省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质量安全科科长

李泽民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代处副主任 王为然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江永安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监理工程师 陆涛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 王建生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崔文光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项目总工 三、验收程序 1、验收准备 (1)承包人向监理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2)发包人(或监理单位)审批申请报告,明确验收时间、验收安排; (3)分部工程验收前,通知相关单位参加。 2、分部工程验收 (1)召开验收预备会,介绍验收成员、分工和验收工作安排; (2)听取承包人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评定情况汇报; (3)听取施工监理过程情况汇报; (4)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 (5)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6)召开验收会,对监理单位起草《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草稿进行讨论,并最终形成《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7)验收组成员在《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签名表》上签字。

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病毒学检验》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μm B.nm C.pm D.fm E.am 答案: nm 第一章 1、PCR反应的引物需要2条。 A:对 B:错 答案: 对 2、甲型肝炎病毒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 A:对 B:错 答案: 错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A:对 B:错 答案: 对

4、乙肝大三阳时,以下哪些项应为阳性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c E:抗HBs 答案: HBsAg,HBeAg,抗HBc 第二章 1、可传播HIV的途径有 A:分娩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手术器械 E:皮肤接触 答案: 分娩,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手术器械 2、狂犬病防治措施有 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 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 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 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答案: 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第三章 1、DNA的Tm值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温度的升高 B:酸碱度的改变 C:DNA的均一性 D:化学试剂 E:缓冲液 答案:B 2、下列哪项决定了PCR特异性与产量()A:变性温度 B:退火温度 C:延伸温度 D:循环次数 E:二价阳离子 答案:B 3、基因分型的传统方法是() A:反向杂交 B:质谱 C:基因芯片技术 D:焦磷酸测序技术 E:超深度焦磷酸测序 答案:A

临床血液学检验 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科学。血液学检验既属于血液学范畴,又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检验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近十年来,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更新而迅速发展,而实验性很强的血液学,也越来越多的引进各种新的检验项目或赋予基础检验以新的评价。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设置在检验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中,其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临床血液学相关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方法及血液学特点,能对常见血液病作出初步诊断结论。 [课程目标]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临床血液学检验的任务是利用血细胞的检验技术,超微结构技术、病理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生物遗传工程、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他多种技术,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异常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观察,从而促进血液学和临床血液学的发展和提高,推动了血液病学研究向更高层次迈进。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专门学习和培养,不仅要有熟练的实验医学技能,正确掌握各项有关血液病诊断和反映病情的实验;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建立有关新实验,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为血液病做出诊断。 该课程共分四篇:造血细胞及其检验、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和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它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常见的血液病为主线,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 [使用范围] 检验学专业,本科层次。

病毒学检验重点

病毒的特点: 1、形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无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3、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 4、因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源,故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5、病毒以其基因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病毒颗粒 6、为了在生物界保存其种属,病毒具备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能力,并具有对敏感宿主的侵染性和复制性 7、在宿主体外,能以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能力 8、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感染 体外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1、条件要求高,培养液组分复杂,需要添加血清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2、避免微生物污染,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 3、体外细胞培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细胞接种(尽量选择对数期细胞接种)、 4、培养液营养成分、 5、酸碱度(能耐受的ph范围为6.6-7.8,依靠缓冲系统调节)、 6、气体条件(细胞生长需要CO2 ,大规模培养需要有足够的氧气)、 7、温度(最适温度为35-37。C)、 8、水的纯度(一般要求去离子水或三蒸水)、 9、无菌条件等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分类: 1、普通动物,一级动物,要求不携带动物烈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 2、清洁动物,二级动物,在一级动物要求上,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对实验干扰大的 病原体,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得有组织病理学病变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三级动物,除普通动物、清洁动物不得携带病原体外,还要求 排除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4、无菌动物,四级动物,要求在体内外不得检出其它生命体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 1、近交系,指经过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培育的动物品系 2、封闭系,不从外界引入新的血缘,非近亲交配方式的实验动物群体 3、突变系,由于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而具有某些特殊形状的动物 4、杂交群动物,由不同品系杂交所产生的后代 5、转基因动物,插入外源基因后能正常繁殖的动物 大鼠、小鼠的采血方法 1、剪尾采血,动物麻醉后,将尾端剪去约5mm,待血液流出采集,小鼠可每次采血 0.1ml,大鼠约0.4ml 2、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拇指及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的皮肤固定,轻轻压迫颈部两侧, 使眼球充分外凸。采血管插入眼角与眼球之间,向眼底方向刺入,切开静脉丛,血流即流入取血管。

常规病毒学实验技术

常规病毒学实验技术 (一)病毒的培养 实验动物:家兔、小白鼠、大白鼠、豚鼠、仓鼠 主要用于: ①分离病毒,并借助感染范围试验鉴定病毒 ②培养病毒,制造抗原和疫苗 ③测定各毒株之间的抗原关系,(用实验动物作中和试验和交叉保护实验) ④制备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 ⑤作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包括病毒毒力测定、建立病毒病动物模型等 注意:选择对目的病毒敏感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以及适宜的接种途径和剂量。 鸡胚 (一)条件要求 SPF鸡、孵化温度38-39℃,湿度40-70%,通风。新鲜受精卵:产下后不超过10天并保存10℃左右。 (二)优点 组织分化程度低,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途径,病毒易于增殖,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有大量病毒,容易采集和处理,而且来源充足,设备和操作简便易行。 (三)接种途径 1.绒毛尿囊膜接种(10-12日龄鸡胚) 主要用于痘病毒和疱疹病毒的分离和增殖。 1)方法一(造人工气室) ①在胚胎附近近气室处,选择血管较少的部位,用电烙器在卵壳上烙一个直径约3-4mm的 烤焦圈。 ②用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小心用刀尖撬起卵壳,造成卵窗。 ③在气室端中央钻一个小孔。 ④用针尖挑破卵窗中心的壳膜,切勿损伤其下的绒毛尿囊膜。 ⑤滴加滴生理盐水于刺破处,用橡皮乳头紧贴于气室中央小孔上吸气,造成气室内负压, 使卵窗部位的绒毛尿囊膜下陷而形成人工气室,此时可见滴于壳膜上的生理盐水迅速渗入。 ⑥用1ml注射器滴入2-3滴接种物于绒毛尿囊膜上。 ⑦用透明胶纸封住卵窗,或用玻璃纸盖于卵窗中,周围涂上熔化的石蜡密封,气室中央的 小孔用石蜡密封。 ⑧鸡胚横卧于卵箱中,不许翻动,保持卵窗向上。 2)方法二 ①在气室端的卵壳上开约1.5×1.5cm的口。 ②用灭菌眼科镊子撕去一小片内壳膜。 ③滴入接种物。 ④用透明胶纸封闭开口。 2.尿囊腔接种(10-11日龄) 用于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NDV)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Ⅰ前言 免疫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些特定疾病过程中检验理论、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及实际应用的科学。临床免疫学以基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医学课程为基础,通过检验理论及实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44学时;理论与实验之比1.05:1。四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兰兰,3版,2003年。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介绍免疫学发展简史。了解临床免疫学发展历程。熟悉临床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基本概念:临床免疫学、免疫应答、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二)熟悉免疫学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现代免疫学检测的发展趋势,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参与免疫性病理损伤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检测中的作用。 (三)了解免疫学检测与方法在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地位。 三教学内容 (一)临床免疫学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范畴,免疫调节与信号传导。 (二)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免疫及基因治疗。 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 一教学目的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抗体高变区分子结构的互补性。学习免疫反应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特点,是进一步学习临床免疫学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测试和验收大纲(机械部分)

技术文件 文件名称:中钢滨海48MV A矿热炉测试和验收大纲 (电炉主体设备) 文件编号:ZBHJ-48.0M-01YY 编制部门: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编制时间:2010年1月 编制:丛佩森 审核: 批准:

中钢滨海48MV A矿热炉测试和验收大纲 (电炉主体部分) 1.测试和验收大纲文件的适用范围: 本测试和验收大纲文件适用于《中钢集团滨海镍铁项目(一期)工程设备采购-48MVA镍铁熔炼矿热炉》主体设备的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在招标文件第2.1定义中对矿热炉设备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做了规定。初步验收:是指货物经热负荷试运转后达到了设计要求,买方对设备质量的验收。最终验收:是指货物质保期满后,买方对设备质量的验收。 2. 编制测试和验收大纲文件的依据: 编制本矿热炉主体设备测试和验收大纲文件的设计依据如下:2.1 本设计依据《中钢集团滨海镍铁项目(一期)工程设备采购-48MVA镍铁熔炼矿热炉》招标书,招标编号:0840STCBH277。2008年3月21日的《澄清文件》和2008年3月30日的《答疑之二》之技术规格要求。 2.2 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投标文件,时间2008年4月8日,文件名称《48MVA镍铁熔炼矿热炉设计依据及原则》。 2.3 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本项目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必须是履行了签字手续的。由卖方(设计方)提出并经买方同意并签字的设计变更单。 2.4 现行有效的国家法律和法规。 3. 测试和验收所使用的标准:

以下列出本设备招标和投标文件中要求采用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就是本测试和验收大纲文件所执行的标准和技术规范:GB50056-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10067.7.2—88 《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炼钢电弧炉》 GB5083—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211-200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9-92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10066.1-88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通用部分》 GB5959.1-86 《电热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959.2-1998 《电热设备的安全第2部分对电弧炉设备的特殊要求》 GB/T 10066.1-88 《电热设备试验方法通用部分》 GB 10066.1-88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通用部分》 GB 10067.1-88 《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通用部分》 GB 5959 《电热设备安全其它部分》 GB50056-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1800~1804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等 GB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GB1801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GB/T1804 一般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324 焊缝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