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生产工艺

光学玻璃生产工艺

光学玻璃是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玻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器件以及光学通信等领域。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成型、退火处理和光学加工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光学玻璃生产的第一步。原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石灰石、硼酸、碱金属氧化物等。这些原料通过粉碎、混合、筛分等工艺进行准备,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其次,熔融成型是光学玻璃生产的核心工艺。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电炉中进行高温熔融,熔融温度一般在1400℃到1600℃

之间。熔融后的玻璃液通过铺平器均匀地铺在玻璃模具上,然后经过冷却和收缩过程,形成玻璃坯料。

接下来,对玻璃坯料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是为了消除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缺陷,提高光学玻璃的透明度和机械性能。退火温度和时间根据玻璃配方和要求来确定,通常在550℃到650℃之间,持续时间较长。

最后,进行光学加工。光学加工是为了使光学玻璃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能和形状。光学加工主要包括研磨、抛光、切割、镀膜等工艺。其中,研磨和抛光是重要的加工步骤,可以对玻璃表面进行精细加工,提高光学玻璃的光学品质。

总结起来,光学玻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成型、退火处理和光学加工等环节。通过这些工艺的完善,可以获得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光学玻璃产品。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光学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用玻璃生产工艺方法

光学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用玻璃熟料项目 电熔熔解炉项目工艺设计说明 上海海玻窑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师:朱伯煊. 一、概况 光学用玻璃微珠,作为玻璃工业的一种新产品。它具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和园整、均匀、流动性好的特点。其最独特性能是具备玻璃原有的透明度,有着定向反光的回归性能(即:折射率好)。这种神奇的发光材料正不断地在各工业发达国家迅速扩大应用领域。其中,特别是用不同于常规玻璃原料制成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应用范围比普通型微珠宽广得多,除了用作高速公路和飞机埸的划线漆和各种公路标志板外,还可制成反光服装、反光雨具、交通警夜间值勤用的反光袖等。可大大减少夜间或雨雾天的交通事故。早在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制定的“联邦公路条例”规定,公路车道线、交通标志、路标、路牌等。在车灯照射下必需到达规范的发光指标,提高交通标志的能见距离,适应高速公路需要。认为这是减小交通事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海上国际救生组织”也早有规定,所有船只用救生圈套、救生艇、救生衣等一切救生器材和相应的航标标志都必需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制成的反光材料标志符号。以便在夜间及雨雾天营救时空中直升飞机和海上救生艇只可用灯光及时发现目标。此致以外,采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制成其他的反光材料也大量应用于其他工业,例:石油开采的大型井架、电视塔、电影银幕、公共场所的大型广告牌等。对此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是直接影响到我国今后城市建设的水准向国际一流水平发展方向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的发展,其城市建设的水准不断提高,对各种基础材料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光学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硅酸盐基材,工业发达国家根据各种不同埸合的需要,按其真径的大小,折射率的要求开发和生产了几十种的系列产品。根据我们目前对市场的调查和生产反光材料的生产厂家提供的玻璃微珠的产品标准。均由普通钠钙玻璃(废旧玻璃粉制作)生产的玻璃微珠,用其微珠生产的反光材料是达不到先进国家所规范的反光指标。如果应用于交通安全标志上,雨雾天其折射率将极大的降低,完全失去了其使用的价值。随着城市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进入国际规范化的要求,工业用的普通钠钙玻璃微珠将会很快地退出反光材料的生产领域中去。必将由光学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所取而代之。 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我国有关一些厂家利用废碎玻璃生产普通的钠钙玻璃微珠,其年生产量总共大约为4000吨左右。由于市场仍然紧缺,价格不断上涨。使一些厂家争相扩大其生产规模。满足于市场的供应。而且其产品绝大多数应用于高速公路、标志牌、反光材料用的基料,因且,我们高速发展光学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的生产,满足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目前最好的时机。 按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情况,由于该产品我国发展较晚,对其产品结构、性能均未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市场的规范管理,并且产品供应也比较单一,使大量的工业用普通玻璃微珠来替代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生产各式各样的反光材料推广到市场上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各种反光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

k9料玻璃生产工艺

k9料玻璃生产工艺 K9料玻璃是一种高透明度、高抗压强度的光学玻璃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镜头、摄影镜片等领域。它的制造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1. 原料准备:K9料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碳酸钙等。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确保后续步骤中的化学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 熔化过程: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化。熔炉通常采用电炉或气炉,通过高温将原料熔化成液体状态。在熔炉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原料完全熔化且达到所需的化学成分。 3. 凝固成型:熔化的玻璃液通过喷射、浇铸或拉伸等方式进行成型。喷射成型是将熔化的玻璃液喷射到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凝固成型。浇铸成型是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凝固成型。拉伸成型是将熔化的玻璃液放在拉伸机上,通过拉伸使其成型。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产品需求。 4. 高温处理:成型后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高温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提高强度。高温处理通常在约600℃的温度下进行,时间根据产品需求而定。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玻璃制品会发生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提高了其抗压强度和耐热性能。

5. 抛光和涂层:经过高温处理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抛光和涂层处理,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和光学性能。抛光是利用机械设备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度达到要求。涂层是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薄膜,以改善其透光性和防反射性能。 6. 检验和包装:经过抛光和涂层处理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透光性测试等。合格的产品经过检验后,可以进行包装和存储,以备后续销售和使用。 总结起来,K9料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化过程、凝固成型、高温处理、抛光和涂层、检验和包装等步骤。通过这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具有高透明度和高抗压强度的K9料玻璃制品,满足各种光学应用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K9料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超精密光学玻璃元件模压成型制造关键工艺及装备

超精密光学玻璃元件模压成型制造关键工艺 及装备 在现代光学装备和仪器制造中,光学玻璃元件(如透镜、棱镜、窗口等)作为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超精密光学玻璃元件的制造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因为需要高度精确的形状、表面质量和尺寸和构型精度。 模压成型(compression moldin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超精密光学玻璃元件制造中的关键工艺。它通过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将光学玻璃材料压制成预定形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保持良好的表面质量和较高的精度,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模压成型工艺包括模具设计和制造、原材料选择和加工、热压过程控制等多个环节。 首先,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模压成型的关键一步。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光学元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模具表面的光滑度和尺寸误差控制。由于超精密光学玻璃元件的尺寸和形

状非常精确,所以模具的制造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数控加工技术或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以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其次,原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是至关重要的。光学玻璃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以满足光学元件的使用要求。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成型效果,并保证元件的性能和寿命。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避免材料的变形和应力积累。 热压过程控制是模压成型工艺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热压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以保证光学玻璃材料在模具中得到均匀的变形和冷却。温度的控制需要考虑到光学玻璃的熔化温度和软化温度。压力的控制需要根据光学玻璃的特性和形状来确定,以避免过量或不足的压力导致的问题。时间的控制需要根据光学玻璃的稳定性和冷却速率来确定,以保证成型品的结构和性能。 在模压成型过程中,各种装备也是至关重要的。高质量的模具、精确的温控设备、稳定的压力控制系统,都对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模压成型装备还需要具备可靠的自动化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抛光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抛光Lt D

目录 光学冷加工工序 ----------------------------------------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 ----------------------------------------------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根本程序〔比照〕--------------------------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 -----------------------------------------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

光学冷加工工序 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外表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 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再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其外表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外表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 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 用抛光机和抛光粉或抛光液一起下进行抛光要设定抛光时间,压力等参数. 抛光后要立即进行清洗可浸泡,否那么抛光粉会固化在玻璃上,会留有痕迹的. 1.抛光粉的材料 抛光粉通常由氧化铈、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锆、氧化铬等组份组成,不同的材料的硬度不同,在水中的化学性质也不同,因此使用场合各不相同。氧化铝和氧化铬的莫氏硬度为9,氧化铈和氧化锆为7,氧化铁更低。氧化铈与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活性较高,硬度也相当,因此广泛用于玻璃的抛光。 为了增加氧化铈的抛光速度,通常在氧化铈抛光粉参加氟以增加磨削率。铈含量较低的混合稀土抛光粉通常掺有3-8的氟;纯氧化铈抛光粉通常不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指在光学仪器制造过程中,对镜片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系列工艺和流程。镜片是光学仪器中重要的光学元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下面将介绍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一、材料选择 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常见的材料有光学玻璃、石英玻璃、塑料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材料的选择要考虑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热稳定性等因素。 二、制备镜片坯料 镜片坯料是制造光学镜片的基础,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熔化、坯料制备和坯料成型。原料熔化是将选定的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成坯料。坯料制备是对坯料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坯料成型是利用模具将坯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三、精加工 精加工是对镜片进行最终加工和修饰的过程,包括研磨、抛光和镀膜等环节。研磨是利用研磨材料对镜片表面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抛光是在研磨的基础上,利用抛光剂对镜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使其表面光滑度更高。镀膜是将一层或多

层薄膜沉积在镜片表面,以改变其光学性能,如增强透光性或减少反射。 四、质检和测试 在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质检是对镜片的外观、尺寸、光学性能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测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镜片的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等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光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清洁和包装 清洁是镜片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任何污染物都会影响镜片的光学性能。清洁过程包括去除尘埃、油污和指纹等,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气体吹扫、超声波清洗和纯水冲洗等。清洁后,镜片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不受损坏和污染。 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以确保镜片的质量和性能。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光学镜片的需求。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涉及材料选择、坯料制备、精加工、质检和测试等多个环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光学镜片,为光学仪器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光学元件。

光学玻璃的磨削加工方法

光学玻璃的磨削加工方法 摘要:在现代光学透镜表面加工中,加工过程分为粗磨、精加工和抛光,在平 面磨床、镜片铣床、精加工、抛光等特殊设备上分别进行。由于这些光学加工机 床的行程、工作台等结构参数的限制,可以加工的零件的尺寸是有限的。研究了 光学玻璃的研磨方法。 关键词:光学玻璃;磨削加工;方法 前言:在高速精密磨削中,工件由磨床组成,即工件的几何精度由磨床的几 何精度保证。零件的几何精度可能会随着磨料磨损的不同而变化。在研磨过程中,金刚石颗粒和粘结剂具有较高的强度,金刚石颗粒不易脱落。在精细研磨过程中,研磨表面的粘结剂要么是由于金刚石本身的自旋性质而机械地自锐,要么是由于 一种优良的制冷剂而化学地自锐。特别是,用于机械和化学切割的精密铜基破碎 机在低粗糙度表面很难精炼。钝化磨料的使用无疑降低了精整机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消除磨机的被动精加工方式,提高磨机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务之急。 1 传统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由于光学玻璃的硬度和脆性,传统的加工工艺常用于高精度光学玻璃零件。 但该工艺适用于大型普通表面的磨削和抛光,难以满足基体钻孔、掘进和精加工 的高精度要求。体积为(83±0.05)mm×(52±0.02)mm×(10±0.02)mm;的玻 璃基板;8个公差为±0.05 mm的圆孔;前缘1.3 mm宽的4个凹槽公差为±0.01 mm,窄槽横向粗糙度低,对称性好。如果使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会出现以下问题。 1.1 钻孔的精美问题 在光学元件的制造中,钻孔是常用的。在打孔过程中,存在圆锥度、中心偏转、边缘破碎、破片等问题。这种钻孔方法可以满足精度不高的孔的加工要求, 但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精度高、轴向定位误差大的孔的加工要求。与此同时,钻孔 的质量也取决于操作者的能力,因为传统的钻孔方法是由工人操作的。 1.2 切槽问题 由于玻璃的硬脆特性,崩边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玻璃基板的切边现象直接 影响到工件后续涂层的平整度,从而影响成品的测量精度。因此,有必要将边缘 塌陷控制在最小值。如果不注意工艺,边缘塌陷现象会导致玻璃基板报废。 1.3 切割精度 由于对精确测量的要求,一对玻璃基板对涂层表面的重合性有很高的要求, 误差不超过丝米水平。传统的抛光工艺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涂层 表面处理的准确性。 2 光学玻璃精密加工技术 光学玻璃超精密加工的技术难点在于,光学玻璃是一种典型的坚硬脆性材料,其特点是脆性高,断裂强度低。传统的处理方法很难达到高表面质量。光学玻璃 的高精度加工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2.1 在线电化学在线SS敷料(ELID) 光学零件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表面无变质层。在这样的加工要求下,硬脆 材料的延性磨削就发生了。当每个磨粒去除的材料体积小到塑性流动而不发生脆 性断裂即裂纹时,实现了韧性模式的“无损伤”磨削。自1987年以来,日本学者开始研究铸铁纤维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等具有高强度金属结合剂的超硬磨料,并发展 了电熔tic磨削法(ELID)。利用ELID在线修整金刚石砂轮磨削硅片、陶瓷等硬

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

镜片加工的一般流程 1.光学镜片简史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那时 候的玻璃极不均匀,多泡沫。除了冕牌玻璃外还有另一种含铅量较多的燧石玻璃。 2.材料成分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合格的玻璃块经过加热锻压,成光学透镜毛胚。 3.光学球面镜的一般外形1.双击2.一击一凹3.一击一平 4.双凹 5. 一凹一平 4.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 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 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 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第5道就是磨边, 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 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 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 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5.镜片加工十条守则5.1移动镜片时,要近者先拿、远这先放;5.2 接触镜片时,眼晴要注视镜片;5.3镜片放置须有间隔;5.4搬动装有镜 片的盘子或篮子时,须从底部托起,高度不可过肩,搬动时须看清前面的 状态;5.5不在镜片面前谈话;5.6装有成品镜片的盘子要加盖;5.7从 旧品先加工,先进先出;5.8拿镜片时要戴手指套;5.9装有镜片的木盘 或篮子不可突出通道、作业桌、放置架;5.10作业时经常维持桌面的干净。 6.球面镜加工的一般流程受入检(K某65)→荒折(CG)→砂掛(SC)→研 磨(PO)→洗净(WC)→芯取(DC)→镀膜(CO)→粘合(CA)→涂墨(PB)→QA出 荷检(K某65)→包装出荷 7.荒折(CG)1.定义:是一种粗加工,主要是将镜片硝材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工程。2.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范成法加工,用固著磨料的金刚石研磨玻璃 3.加工治工具及检具:荒折夹具、KCG夹具、夹具套环、荒折砥石、量圈、归零镜片、偏肉检具、 千分表等。4加工顺序:双击镜片:先加工D面一击一凹镜片:先加工 击面一击一平镜片:先加工击面双凹镜片:先加工S面一凹一平镜片:先加 工平面2.3.1.5加工余量:单面0.3~0.5mm。2.3.1.6常用机台:湘南、勇溢、齐田等。 8.砂掛(SC)2.3.2.1定义:是一种半精加工,主要是将镜片加工成达 到下一道工程(研磨)前所需要的面形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工程。 2.3.2.2加工原理及加工工艺:面接触成型法加工。用金刚石成形表面与 待加工面相互磨削达到研磨前所需之工艺要求。2.3.2.3加工治工具及检具:上治具、上上治具、砂掛皿、合皿、研磨皿、研磨皿修皿、LAP皿、 上治具修皿、中继治具、原器、干涉仪、千分表、归零镜片等。2.3.2.4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生产工艺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对于镜片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常见的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 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对于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和塑料。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适用于高精度光学镜片的制造。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二、加工工艺 1.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坯料。切割工艺的精确度和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实施。 2.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将切割好的坯料进行修整和精加工。磨削工艺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光学镜片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抛光:在磨削工艺后,使用抛光工艺进一步提高镜片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抛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4. 镀膜:针对特定的光学要求,通过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能。 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1. 球面镜片制造方法:球面镜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镜片,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切割成圆形坯料,然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艺,最后进行镀膜。 2.非球面镜片制造方法:非球面镜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镜片,其表面形状不再是球面,而是根据特定的光学要求设计的。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方法相对复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的加工,根据设计的非球面曲线进行切削和抛光。 (2) 压制法: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模具进行压制,使其形成非球面镜片的形状。 (3) 电解抛光:利用电解抛光的原理,在电解液中加工镜片,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实现非球面镜片的精密加工。 四、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 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 1. 光学检测:利用光学仪器对镜片的表面质量、光学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几何检测:利用几何仪器对镜片的尺寸、形状进行检测和评估。 3. 镀膜检测:对镀膜层的厚度、均匀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总结: 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涉及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制造方法等多个

玻璃的生产工艺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镜头加工工艺

玻璃镜头加工工艺 玻璃镜头加工工艺简介 在光学领域中,玻璃镜头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元件。它能够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折射,广泛应用于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而玻璃镜头的加工则是制造高质量镜头的关键工艺之一。本文将详细探讨玻璃镜头加工的具体工艺和方法。 玻璃镜头加工的常用工艺 玻璃镜头的加工工艺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材料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以下是玻璃镜头加工中常用的几种工艺: 1. 切割 切割是玻璃镜头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艺之一。通过使用钻石刀具对玻璃坯料进行切割,得到需求尺寸的玻璃片。 2. 磨削和抛光 磨削和抛光是玻璃镜头加工的关键步骤,它们主要用于对玻璃表面的加工和精细处理。在磨削过程中,使用研磨液和磨料对玻璃表面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而抛光则是利用抛光液和抛光材料进一步提高玻璃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性。 3. 热处理 热处理是玻璃镜头加工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控制玻璃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玻璃的性能和特性。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和钢化。退火用于消除玻璃内部的应力和改善其光学性能,而钢化则可以提高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 4. 边缘修整 边缘修整是指对玻璃镜头边缘进行加工和修整,以达到更好的外观和尺寸要求。常见的边缘修整方法包括切割、磨边和倒角等。

5. 镀膜 镀膜是玻璃镜头加工的最后一步,它可以提高镜头的透光率和反射率。常见的镀膜方法包括单层膜镀和多层膜镀,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实现光学性能的优化。 玻璃镜头加工的工艺流程 玻璃镜头加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玻璃坯料和其他加工所需材料和工具,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2. 切割和成型 使用钻石刀具对玻璃坯料进行切割,得到所需尺寸的玻璃片。然后利用磨床、砂轮等设备对玻璃片进行成型和打磨,使其形成初步的镜头形状。 3. 磨削和抛光 将成型的玻璃片进行精细处理,使用研磨液和磨料对玻璃表面进行磨削和抛光,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提高表面光滑度。 4. 清洗和检验 经过磨削和抛光的玻璃镜头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可能残留的研磨液和粉尘。然后对镜头进行光学检验,确保其光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5. 热处理和边缘修整 完成光学检验后,将镜头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改善光学性能。然后对镜头边缘进行修整,以满足尺寸和外观要求。 6. 镀膜 最后一步是对镜头进行镀膜处理,提高其光学性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镀膜方法,并通过膜厚测量和光学检验确认镜头的镀膜质量。

干切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光学玻璃)

干切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干切是把原材料按生产工艺要求加工成一定外形尺寸和重量的一种新型工艺过程。干切 材料利用的高低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干切质量的好坏对后面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说搞好干切的工作是我们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准备工作阶段 1.检查切割片是否紧固。 2.检查刀片转动是否顺畅,摆幅是否正常(前后或左右摆动控制在0.5mm为理想)。 3.开机用沙轮片打磨切割片刀口,对刀口摆幅进行微调,同时使之钝到适中,便于切割。 4.据所切料的重量选用称量范围和精度与之相应的天平,并对天平的零位和灵敏性进行调 试。操作过程中天平尽量不要被风吹到,天平所在台面尽量平整且振动较小。 5.认真阅看生产卡片后领料,并准备一切所需工具。 6.电炸台面应平整,电炸炉丝应直而平,且匝数稀密均匀。 三、炸料 1.根据原材料的外形尺寸和所要切割成型的重量及形状计算炸料尺寸。 举例:K9原料尺寸:360*160*22 切料重量:40g炸6条 原料尺寸:360*160*20 切料重量:3g炸8条 计算过程中应考虑两个问题: A.如无特殊要求,应尽量保证切割成型的料块形状比较方正。 B.便于切割。 2.电炸温度: A.电炸过程中的电炸温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玻璃牌号。原料的厚度。应力等,操作 过程中应灵活控制温度使电炸成型的条料比较规则,以便切割和开条(电炸中的加热器一般为2000W的电炉丝和5KVA的调压器配合使用)。 B.电炸参考温度:F玻璃400±50℃;K玻璃500±50℃ C.电炉过程中温度的调节: (1)料厚度偏大时,为了达到安全理想的电炸效果,最好先采用低温试炸。 (2)应力较好时可升温,较左时应降温。 (3)电炸成型的条料一端带弯头不直时应降温或提前点水。 (4)电炸成型的条料如断面中部有一条雾状的粗糙直线时应降温(主要原因应力不够 所至。) D.电炸时机的掌握及方法: (1)用任何带尖头(尖头处约∮1mm)的绝缘物均可点水,点水时保证尖头有水而不带水 珠,用带水尖头和玻璃端面成基本垂直的角度于玻璃和电炉丝接触处点水炸料。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

目录 光学冷加工工序----------------------------------------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基本程序(对比)--------------------------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

光学冷加工工序 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 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 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 用抛光机和抛光粉或抛光液一起下进行抛光要设定抛光时间,压力等参数. 抛光后要立即进行清洗可浸泡,否则抛光粉会固化在玻璃上,会留有痕迹的. 1.抛光粉的材料 抛光粉通常由氧化铈、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锆、氧化铬等组份组成,不同的材料的硬度不同,在水中的化学性质也不同,因此使用场合各不相同。氧化铝和氧化铬的莫氏硬度为9,氧化铈和氧化锆为7,氧化铁更低。氧化铈与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活性较高,硬度也相当,因此广泛用于玻璃的抛光。 为了增加氧化铈的抛光速度,通常在氧化铈抛光粉加入氟以增加磨削率。铈含量较低的混合稀土抛光粉通常掺有3-8的氟;纯氧化铈抛光粉通常不掺氟。 对ZF或F系列的玻璃来说,因为本身硬度较小,而且材料本身的氟含量较高,因此因选用不含氟的抛光粉为好。 2.氧化铈的颗粒度 粒度越大的氧化铈,磨削力越大,越适合于较硬的材料,ZF玻璃应该用偏细的抛光粉。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氧化铈的颗粒度都有一个分布问题,平均粒径或中位径D50的大小只决定了抛光速度的快慢,而最大粒径Dmax决定了抛光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