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一、引言

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本次班会主题选取为《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本次班会,希望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

二、背景知识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睦相处的状态。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才能够共同维护社会和谐。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保护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团结有助于保护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2.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名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习民族历史:通过学习民族历史,了解各个民族的发展轨迹和贡献,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参加民族活动:积极参与各种民族活动,亲身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增强对其他民族的理解和尊重。

•学习多元文化:通过学习多元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民族。

三、班会内容安排

1. 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价值(200字左右)

在这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深入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才能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2. 民族团结的实践案例分享(300字左右)

通过几个具体案例的分享,讲述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团结合作取得的美好成果。这些实践案例将激发学生的团结意识,让他们明白民族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3. 学习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300字左右)

通过学习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这部分内容可以选择少数民族的代表性节日进行介绍,如春节、端午节等。

4. 学习民族语言和歌曲(300字左右)

通过学习民族语言和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可以邀请一些擅长民族乐器或民族歌曲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全班一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独特性。

5. 思考与展望(200字左右)

通过对本次班会内容的思考与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和细节,让学生在班级、校园中实际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希望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学习和了解多元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相信通过这次班会的举办,我们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民族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_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宝坻六中 七年级一班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朝鲜族、苗族、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 会活动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从总体上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维护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五年级

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五年级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五年级6篇 第1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五年级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 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中心小学六(3)班 张雨杜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们常唱的一句歌词,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我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份子,应该和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成为一家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强大。我们国家第一任主席——毛泽东说过:“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是啊!只有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无论遇到什么的敌人,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克服的。 我们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2个少数民族。像我们六(3)班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民族,可是却有着团结一致的心——今天是我们的“六一”儿童节,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到了中午,我们在拉拔河的时候团结一心,终于赢到了第一名了。而其中也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心的意义。事情的经过非常激烈,第一局,我们先和四班比。老师把比较矮的同学安排到了前面,把身高比较高、身体比较壮的男生安排到了后面,中间的基本上就是不高不矮的同学。老师教我们先使劲的往后拉,然后再放松一点,再又使劲的往后拉。我们这局就打了一个0:1,同学们可高兴

了。第二局:我们因为有一点儿骄傲,所以让四班把分数扳了回去了。笫三局的时侯,因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后赢了。和一班的决赛的比拼开始了,这时我们已经是累得大汗淋漓了,手掌发红作痛,第一局因为体力不支我们输给了一班。第二局开始前,老师鼓励我们要团结一心、团结就是力量。后两局我们班的同学怀着必胜的心信通过了自己的努力为班级赢得了第一名。 这就是我们班不同民族的团结一心,有许许多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民族团结能够一直永永远远地传承下去,五十六个民族永远是一家人。 第2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五年级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 振太镇中心小学五(1)班 熊凤仪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熟悉的声音出现在我耳旁,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 我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份子,我们要尊重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民族服装和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人人平等,互相帮助,所以每个人在这个大家庭中幸福的生活。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开运动会,进行接力赛,那个时候,我们三(1)班的同学相互给对方打气加油。开始跑了,我们班的第一个男生飞快地冲了出去,把接力棒交到另一个人手中,三(2)班也不甘落后,猛追了上来,可当他们接力棒交到另一个人手中时,接力棒掉到了地上,我们班又领先了一步。可是,因为我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策划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策划 只要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天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有关团结的主题班会策划,来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策划 活动目标: 1、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2、体会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为增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活动重点: 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活动难点: 体会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活动时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人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唇齿相依、亲如手足的兄弟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藏55个民族,自古以来,56个民族一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人民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兄弟般的民族关系。 二、讲故事 1、学生读两个感人的故事。 2、读了这两个故事,你觉得最感人的在哪里? 三、看图讨论 1、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一些学校为了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开设了新疆班,西藏班,很多的汉族

代表奔赴少数民族地区,亲自参与这些地区的建设。 2、看书中图片。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民族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援的事例,寻找那些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看图 1、各民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 2、少数民族运动会,身着节日盛装的运动员光彩夺目,欢聚一堂。 3、主席和各族青年在一起。 4、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情景,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二、活动 1、对于民族知识,你知道多少,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2、交流的内容可分为服饰、人物、住房、艺术。 3、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发挥。 三、读民族知识 1、齐读书中的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2、在我们这里,有没有少数民族? 3、他们是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4、小结。 活动总结: 民族团结一家亲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的班会方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的班会方案 一、活动背景 感恩教育是当代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代大学生中学生的感恩意识却相 当薄弱,不知道要感恩,以自我为中心,自知索取不知牺牲生命;同 时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自治区和省第十次党的代会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倡导道德 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懿文化,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 道德和感恩教育,丰富大学校园艺术生活,为此我校也开展了本班会班 莱班县活动,以表达深入学感恩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懿文化的坚 强决心。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小组讨论让我们对幼苗、培养、教导、指引、 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过自己的人心欣慰存感激,切实培养大学生了解、关心、奉献社会的民生情怀,依托大学生的活力和个人风格感染力, 进一步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淳朴民风。同时用自己十倍、百倍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充满感恩情怀学会宽容,学会孝敬,学会付出,懂得回报。用感恩的心,对待每一天,对 待他人,对待人生,对待朋友,对待困难。通过本次全校师生学会感恩,以孝为先,自觉践行孝文化,广泛传播孝文化,为社会多做贡献,奉献爱心和力量,努力搭建社会道德风尚的一个新平台;承担起社会 责任,拉近道德成员的感情距离,改变一个冷漠的社会,共同建设一 个温情的家园 三、活动意义 忠贞是忠勇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恩情 之中,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祖国对我们 有呵护之恩。中华孝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孝老爱亲勒莫纳斯蒂耶县传

统美德恒久。作为感恩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性的孝文化,更是值得我们 永久传承的文化精髓。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以孝为先,知恩图报,决不忘恩负义,拥有谦虚之德,怀抱敬畏之心,让生命中爱多于恨, 不再沉溺于财富和自主权。学会感恩,以孝为先,用自己的寂寞去孝 敬父母、关心亲朋、关心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关心祖国、养成悲悯 情怀,树立精忠报国的鸿鹄之志。 四、活动主题 百行孝为先,感恩促和谐 五、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3月22日—4月20日 活动对象:大一大二各班级(可以单个低年级为单位,也可 或进行班级联谊参加,但每个班级必须参加) 2、活动流程 活动前期准备 1、3月9日,召开部门会议,商议各项事议; 2、3月15日,将部门负责人策划书交与主席团审批,并对策划进行更动; 3、3月17日,通知外宣制作关于以“感恩孝为先”主题班会的海报,并于3月20日挂于系橱窗中。 活动开展 1、3月22日,二三召开大一大二各班班长会议,传达本次主题班会的表达各项事议,并听取各班班长大的建议与意见; 2、3月22日—4月11日,各班级组织机构准备本次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正文】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愈加重视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班会活动促进学生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识。本文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为题,探讨如何通过班会活动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 一、开场白 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班会活动,今天我们将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加深大家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知,让每个人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栋梁之才。 二、背景介绍 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彼此之间的团结和谐,才能使整个国家更加强大。然而,民族团结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维护。教育是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关键环节,因此班会活动成为了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手段。 三、文化分享

本次班会我们邀请了不同民族的同学代表,为大家分享各自民族 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增进友谊,加深民 族之间的联系。 四、情景剧表演 通过情景剧表演,我们可以形象地展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同 学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民族团结带来的温暖和力量。演员们扮演 着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角色,通过友爱互助的情节,传达出民族团结 一家亲的理念。 五、互动游戏 游戏是培养团队合作和友谊的良好方式,因此我们安排了一系列 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互动游戏。同学们可以分组参与,通过游戏中的合 作与沟通,加深与他人的了解,增强团结意识。 六、互帮互助 我们将安排一些互帮互助的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互助,相互关心。比如,巧手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同学们可以互相帮助、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七、结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到了民族团结的重 要性。每个人都是祖国民族团结的一分子,只有牢记民族团结的价值,才能将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 的繁荣进步而奋斗。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 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手拉手,一起来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主题班会。首先我们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来观看我们五年级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民族团结的内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首先让我们走近各民族的服饰,了解一下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吧。 主持人:美丽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让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大家庭而感到自豪吧!同学们,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主持人:,通过欣赏民族服饰,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其他的民族,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56个民族是一家,同学们想不想歌唱一下我们的家乡呢?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主持人: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来说说你们唱完这首歌后的想法吧。 主持人:今天的班会课使我们都获益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又有多深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新疆人能歌善舞,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舞蹈呢

主持人:看啊,优美的舞蹈表现了新疆各民族的蓬勃朝气,我们想不想来跳一曲呢? 主持人: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我为拥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自豪!我坚信我们班也是一个非常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大家说,是么? 主持人:那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对新疆的了解有多深,我们来进行一次知识竞赛好不好? 1、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2、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答:民族团结教育月自1982年5月开始。 3、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A)。 A、职责和义务 B、应尽的职责 C、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篇1) [课标内容]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另的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对解放前后的民族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2)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影视资料等,感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2)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开发西部,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的雄心斗志。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难点: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是本课的重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党和国家制订了哪些政策?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导入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4、西部大开发 [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加强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民族团结。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学设计理念: 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篇一」 (背景:几天前,班里两个同学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同学固执地要求对方同学向自己赔礼道歉。其实,矛盾是由他引起的。我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及时召开了一个特别班会。于是,班会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班会目的: 一、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①通过班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实现两个同学的矛盾的和解。 ②告诫全体同学,凡事要学会冷静,“三思而后行。” 二、提高全体同学的认识水平: ①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避免和化解矛盾的方法。 ②认识和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③认识如何与同学相处,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 主持人: 宋强(班长)黄艳敏(生活委员)

班会形式: 以发言、讨论为主 班会准备: ①由老师分别找两位发生矛盾的同学谈话,对他们进行启发和教育。 ③由班干部找两位同学谈话,动员他们在班会上谈己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以及现在的一些真实想法,以此来告诫同学。 ③由班干部动员一部分同学准备发言,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④由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班会会场的布置(在黑板上写好班会标题)。 班会过程: (说明:因时间关系,此次班会安排在中午召开。)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首先由班长说明此次特别班会的目的。 (说明:班长宋强在此前已经准备了发言。她的发言稿我已经习过,大致意思是,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召开一个特别的班会。其中的原因有的同学可能知道,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是一件看上去跟我们45个人(我班共45人)都没什么关系的事。可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件事毕竟发生在我们这个集体当中,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因为可能在明天,也可能在后天,我们之间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所以今天我们要请两位同学谈谈,也请其他同学谈谈各自的想法。) 3、主持人黄艳敏布请刘武鑫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促进民族团结? 3.请你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时间:2016年11月11日 地点:四(1)班教室 参与人员:四(1)班全体师生 目标: 1.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理解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惯。 活动过程: 1.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 播放民族歌曲联唱:“新疆好”(维吾尔族)。 出示各民族照片,强调不同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2.领悟道理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了解民族团结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 出示投影,小组讨论XXX将军和XXX结拜为兄弟的原因,强调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引导学生思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3.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学生分享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强调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的英雄模范。 强调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4.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引导学生回顾主题班会,总结自己的收获和认识。 提出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从总体上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维护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

班主任综合实践课:《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学科:综合实践 授课内容:《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授课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班会目标。 1.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民族知识,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通过听、看民族团结的正反事例,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三个离不开”,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 3.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 班会重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民族团结的三个“离不开”,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听家乡歌曲《家园》。 活动一:说说家乡的民族 1.课前听的歌曲好听吗?这首歌中唱的是哪里?(肃南)对!这首歌唱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肃南。我们的家乡肃南,景美。歌美,还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呢!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民族。 3.猜猜老师的民族。 4.说说肃南的全称。从中你知道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5.你知道我们的家乡肃南还有哪些民族吗? 6.你觉得肃南只有裕固族一个民族好还是多民族一起生活好?能简要说下原因吗? 7.小结:肃南这片美丽的土地因为有着不同的民族,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经济更加繁荣发达,民族团结一家亲使我们家乡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快乐! 8.揭示班会主题:民族团结一家亲。 活动二:说说全国的民族 1.小小的肃南因为有着不同的民族,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那放眼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中国,民族更多,生活更精彩。 2.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多少个少数民族? 3.说说你还听过哪些民族? 4.理解56个民族名称。 活动三:听歌识民族 播放音乐,听辨民族。 活动四:民族文化欣赏 1.介绍自己理解的民族文化、服饰、习俗等。 2.民族知识考查:趣味练习题。 3.思考:你们觉得民族孤立地生活好还是民族团结、大融合生活好? 活动五:听民族团结故事 播放视频故事:《文成公主和番》。 活动六:7.5事件回放 活动七:民族团结的意义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手拉手,一起来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主题班会.首先我们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来观看我们五年级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我们伟大(de)祖国,960万平方公里(de)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民族团结(de)内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首先让我们走近各民族(de)服饰,了解一下不同民族(de)服饰特色吧. 主持人:美丽(de)服饰让人眼花缭乱,新疆是一个多民族(de)大家庭,让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大家庭而感到自豪吧同学们,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de)吗 主持人:,通过欣赏民族服饰,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其他(de)民族,也更加热爱自己(de)家乡了,56个民族是一家,同学们想不想歌唱一下我们(de)家乡呢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主持人: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来说说你们唱完这首歌后(de)想法吧. 主持人:今天(de)班会课使我们都获益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国(de)少数民族(de)了解又有多深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de)地方,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生活在祖国(de)大家庭里,新疆人能歌善舞,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舞蹈呢 主持人:看啊,优美(de)舞蹈表现了新疆各民族(de)蓬勃朝气,我们想不想来跳一曲呢

主持人:同学们真(de)是太棒了,我为拥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自豪我坚信我们班也是一个非常团结上进(de)班集体,大家说,是么 主持人:那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对新疆(de)了解有多深,我们来进行一次知识竞赛好不好 1、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de)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de)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2、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从哪一年开始(de) 答:民族团结教育月自1982年5月开始. 3、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de)(A). A、职责和义务 B、应尽(de)职责 C、应尽(de)义务 D、神圣(de)职责 4、五个认同”(de)内容是 答:对伟大祖国(de)认同、对中华民族(de)认同、对中华文化(de)认同、对中国共产党(de)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e)认同. 5、民族团结(de)“五个互相”指(de)是什么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理解.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啊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即将接近尾声了.现在请班主任老师对本次主题班会做小结.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从总体上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维护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活动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从总体上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维护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班级:三(5)班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民族照片。 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主持人: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主持人: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主持人: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主持人: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深认识 1.主持人: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