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作用.

电阻器作用.
电阻器作用.

一. 用途

1. 起重机电阻器适用于交流50赫兹,低电压至660伏的电路中和控制器(屏)配合,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及制动。

2. 型号意义:

例:起重机电阻器配凸轮控制器为KT10-25J/1,通电持续率为40%;电动机座号为11,6级. 电阻器由ZB2电阻元件组成,其产品型号为:RT11-6/1B。

3. 使用条件:

a. 周围空气气温不超过+40°C ,24小时周期内的平均温度温度不超过+35°C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25°C (温度地区)和-40°C (寒带地区)。

b. 海拔不超过2000m 。

c. 周围空气清洁,在+40°C 的最高温度下相对湿度不超过50%,较低温度下相对湿度可以提高(例如在+20°C 时提高90%,由于温度变化,可能偶然产生轻度凝露)。

d. 安装数别III 类,污染等级为3级。

e. 垂直安装,斜度不超过5°。

二. 结构

1. 起重机电阻器根据标准要求制成敞开式,防护等级为IP00,亦可制成封闭式,防护等级为IP1

2.

2. 起重机电阻器品种

a.RT 型电阻器-KT 型凸轮控制器。

b.RK 型电阻器-KT 型凸轮控制器,一相开路。

c RS型电阻器-PQS 型起升控制屏控制

d.RY 型电阻器-PQY 型平移控制器控制

e.RZ 型电阻器-PQZ 型抓斗控制屏控制

f.RP 型电阻器-PQHY 型带频率继电器的平移控制屏控制

g.RQ 型电阻器-PQ□6402PQ10控制屏控制

3. 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

4. 四箱及四箱以下的电阻器可以直接叠装;五箱及五箱以上

叠装时,要求装在钢架上,叠装时各箱之间的间隔不

小于80mm, 中间可添加隔热板,间隔过小时应降容量使用

或采用其他相应措施。

三. 使用与维护

1. 起重机电阻器制成敞开式,故应安装在室内,并加以遮拦,以防工作人员不慎触及电阻器带电部分,为安全起见应有接地线。

2. 电阻器在使用期间,决不可中途长期停留,否侧就会烧坏电阻元件。

3. 定期检修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在检修时应注意下列各项:

a. 清除电阻元件的灰尘,紧固松动的螺钉。

b. 检查电阻元件,不得有短接现象。

山东阳光电阻器有限公司是以研发、生产“晨光”牌电阻器、变阻器、电抗器、变压器、控制器、联动台、线圈、弹簧、集电环、热电偶、制动器、推动器、电阻柜、托辊、限制器、行车电子秤、刷握、防护罩、吊钩秤、酚醛制品、绞车配件、牵引机车配件、起重机配件、矿山配件、电力器材产品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创建于

1974年,座落于庆云县城中心,占地6800㎡,建筑面积4600㎡。企业总资产1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00万元,流动资产3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区80余家矿业、钢铁集团和近百余家厂矿企业。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而在24小时周围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周围温度的下限是-5℃。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安装地点空气清洁,最湿月的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同时该月的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允许由于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污染等级为3级。安装类别为III 类。联动台所用触头组共有直流10安、交流10安、25安、60安等四种规格。

电阻器的基础知识

电阻器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电阻器的作用: Resistor

小功率电阻器通常为封装在塑料外壳中的碳膜构成,而大功率的电阻器通常为绕线电阻器,通过将大电阻率的金属丝绕在瓷心上而制成。

如果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接近零欧姆(例如,两个点之间的大截面导线),则该电阻器对电流没有阻碍作用,串接这种电阻器的回路被短路,电流无限大。如果一个电阻器具有无限大的或很大的电阻,则串接该电阻器的回路可看作开路,电流为零。工业中常用的电阻器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它具有一定的电阻,可通过一定的电流,但电流不像短路时那样大。电阻器的限流作用类似于接在两根大直径管子之间的小直径管子限制水流量的作用。

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 ,通常缩写为R ,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说,I=V/R,那么R=V/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师傅对徒

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

电阻器的选配和工作原理:

首先需要提供电机的功率,电机的型号(YZR 电机,YR 电机,JZR 电机,JZR2电机,JR 电机等)转子的电压和转子的电流,根据这个可以配出合格的电阻器产品,电阻器适用于交流50Hz ,电压至500V 及直流440V 的电路中,主要作为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及调速之用。电阻器型号分为好多种,有不锈钢电阻器,制动不锈钢电阻器,制动电阻器,波形不锈钢电阻器,ZX1系列电阻器,ZX2系列电阻器,ZX9系列电阻器,ZX10系列电阻器,ZX12系列电阻器,ZX15系列电阻器,ZX16不锈钢电阻器,ZX18不锈钢电阻器,ZX22不锈钢电阻器,ZX26不锈钢电阻器,ZX37不锈钢电阻器,管型系列电阻器,QZX 系列过渡电阻器,康铜丝电阻器,铁铬铝电阻器,铸铁片电阻器。

2020年高考物理电学难点精讲专题01 定值电阻的运用

一、定值电阻在电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巧用 设计性物理实验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新亮点,也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设计性实验主要以电路设计为主.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鉴于此,下面将对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特别是定值电阻在其中的巧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相应问题归类分析。 一. 基本原则 1. 安全性:保证不损坏实验器材。 2. 精确性:电表指针偏转要明显,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并测得多组数据。 3. 方便性:在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选用的电路和器材应便于操作,所得的实验数据便于处理。(又称可“操作性”) 以上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另外有一个附加要求,即在同时满足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器材,节约能源。(在平时练习中,若题目无特别说明,一般不予以考虑。) 二. 基本思想 1. 分压、限流电路的选择 根据分压、限流电路的特点和制约电路的几种因素,有以下选择: (1)若负载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因滑动变阻器限流作用弱,如果采用限流电路,电表指针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后偏转不明显,无法测得多组数据,故应采用分压电路。 (2)如果负载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差不大,分压、限流电路都可。 (3)若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须用分压电路。 (4)两种电路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须用限流电路。(证明从略) 2. 其它设计思想 (5)若知道电压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压表兼有电流表的功能。 (6)若知道电流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流表兼有电压表的功能。 (7)根据电压表的构造可知,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串联作电压表使用 涉及知识: 1.伏安法测电阻 2. 半偏法测电阻 3.电流表电阻的测量 4.电压表电阻的测量 5.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6.电表的改装

单片机-驱动能力(拉电流,灌电流) 上拉电阻的利弊 .d

单片机-驱动能力(拉电流,灌电流) 上拉电阻的利弊 分类:单片机硬件2011-02-13 02:14 540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看来很多网友都搞不清灌电流和拉电流的概念,下面就此解释一下,希望看过本文后不再就此困扰。 一个重要的前提:灌电流和拉电流是针对端口而言的。 名词解释——灌:注入、填充,由外向内、由虚而实。渴了,来一大杯鲜榨橙汁,一饮而尽,饱了,这叫“灌”。 灌电流(sink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内部流动的则是“灌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接至VCC,当该IO输出为逻辑0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手册中sink current参数。 名词解释——拉:流出、排空,由内向外,由实而虚。一大杯鲜橙汁喝了,过会儿,憋的慌,赶紧找卫生间,一阵“大雨”,舒坦了,这叫“拉”。 拉电流(sourcing current),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外部流动的则是“拉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至GND,当该IO输出为逻辑1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器件手册中sourcing current参数。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 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sink current)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source current) 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早期的51 系列单片机的带负载能力,是很小的,仅仅用“能带动多少个TTL 输入端”来说明的。 P1、P2 和P3口,每个引脚可以都带动3 个TTL 输入端,只有P0 口的能力强,它可以带动8 个!分析一下TTL 的输入特性,就可以发现,51 单片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驱动能力。 它的引脚,甚至不能带动当时的LED 进行正常发光。 记得是在AT89C51 单片机流行起来之后,做而论道才发现:单片机引脚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以直接带动LED 发光了。 看看下图,图中的D1、D2 就可以不经其它驱动器件,直接由单片机的引脚控制发光显示。 虽然引脚已经可以直接驱动LED 发光,但是且慢,先别太高兴,还是看看AT89C51 单片机引脚的输出能力吧。 从AT89C51 单片机的PDF 手册文件中可以看到,稳态输出时,“灌电流”的上限为: Maximum IOL per port pin: 10 mA; Maximum IOL per 8-bit port:Port 0: 26 mA,Ports 1, 2, 3: 15 mA; Maximum total I for all output pins: 71 mA. 这里是说: 每个单个的引脚,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允许外部电路,向引脚灌入的最大电流为10 mA; 每个8 位的接口(P1、P2 以及P3),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总电流最大为15 mA,而P0 的能力强一些,允许向引脚灌入的最大总电流为26 mA; 全部的四个接口所允许的灌电流之和,最大为71 mA。

NTC热敏电阻,抑制浪涌电流

为了避免电子电路中在开机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在电源电路中串接一个功率型NTC热敏电阻,能有效的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并在完成浪涌电流抑制作用后,由于通过其电流的持续作用,功率型热敏电阻的阻值将下降的一个非常小的程度,它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正常的工作电流造成影响,所以在电源回路中使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是抑制开机浪涌电流保护电子设备免遭破坏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的选用原则 1.电阻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实际电源回路的工作电流 2.功率型电阻器的标称电阻值 R≥1.414*E/Im 式中 E为线路电压 Im为浪涌电流 对于转换电源,逆变电源,开关电源,UPS电源, Im=100倍工作电流 对于灯丝,加热器等回路 Im=30倍工作电流 3.B值越大,残余电阻越小,工作时温升越小 4.一般说,时间常数与耗散系数的乘积越大,则表示电阻器的热容量越大,电阻器抑制浪涌电流的能力也越强。 华巨电子生产的功率型防浪涌热敏电阻工3种类型如下: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主要应用于开关电源,UPS,大功率电子产品的开机防浪涌 SC MF72功率型NTC热敏电阻SCD大功率型NTC热敏电阻MF74超大功率型NTC热敏电阻 0.1A~11A 2A~32A 10A~36A 其中SC系列为常规热敏电阻常见的有D5,D7,D9,D11,D13,D15,D20,D25系列,如 5D5,5D7,5D9,10D11,10D15,5D20,5D25等 具体规格型号和参数等信息参见:https://www.360docs.net/doc/303698106.html,/ntcremin/sc.htm SCD系列是SCD系列大功率NTC热敏电阻是华巨电子工程师花费数年时间研制出来的专利产品,产品选用纳米材料等高科技产品作为原材料联合南京东南大学和理工大学等几所学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抑制浪涌的功率型NTC热敏电阻,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新一代防浪涌NTC热敏电阻,SCD系列热敏电阻具有抑制浪涌能力强,最大稳态电流大,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功率电源,充电器,工业设备,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领域,对于拟制浪涌冲,防止因电流浪涌损坏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SCD系列具有大稳态电流最大可以达到35A,大阻值,大电流,耐高温的特点。相

上拉电阻的作用及阻值的选择原则

TTL电平标准: 输出 L: <0.8V ; H:>2.4V。 输入 L: <1.2V ; H:>2.0V。 CMOS电平标准: 输出 L: <0.1*Vcc ; H:>0.9*Vcc。 输入 L: <0.3*Vcc ; H:>0.7*Vcc。 一、上拉电阻的作用: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VCC=5V时),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二、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拉电流(sink)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灌电流source)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 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电阻不能太大,要喂饱下级】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电阻不能太小,不能喂撑前级】

上下拉电阻的原理与作用

一.应用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 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 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二.原理: 上拉电阻实际上是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不管是在开关应用和模拟放大,此电阻的选则都不是拍脑袋的。工作在线性范围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是讨论的是晶体管的开关应用,所以只谈开关方式。找个TTL器件的资料单独看末级就可以了,内部都有负载电阻根据不同驱动能力和速度要求这个电阻值不同,低功耗的电阻值大,速度快的电阻值小。但芯片制造商很难满足应用的需要不可能同种功能芯片做许多种,因此干脆不做这个负载电阻,改由使用者自己自由选择外接,所以就出现OC、OD输出的芯片。由于数字应用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与截止区,对负载电阻要求不高,电阻值小到只要不小到损坏末级晶体管就可以,大到输出上升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就可,随便选一个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个电路设计是否优秀这些细节也是要考虑的。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路不管是开还是关对地始终是通的,晶体管导通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导通的晶体管到地,截止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负载的输入电阻到地,如果负载电阻选择小点功耗就会大,这在电池供电和要求功耗小的系统设计中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电阻选择大又会带来信号上升沿的延时,因为负载的输入电容在上升沿是通过无源的上拉电阻充电,电阻越大上升时间越长,下降沿是通过有源晶体管放电,时间取决于器件本身。因此设计者在选择上拉电阻值时,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在功耗和速度上兼顾。 三.从IC(MOS工艺)的角度,分别就输入/输出引脚做一解释: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设计实验中定值电阻的作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设计实验中定值电阻的作用 1.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流表A1内阻的精确值,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1〔量程300 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V〔量程15 V,内阻约为3 kΩ〕; 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为2 A〕; 滑动变阻器R2〔0~50Ω,额定电流为0.01A〕; 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较小〕; 定值电阻R0 〔5Ω〕;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待测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2.要测量某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约为5 k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3.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Ω,现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A.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为10Ω〕 B.电流表A2〔量程20mA,内阻r2=30Ω〕 C.定值电阻R0=100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E.电源E,电动势E=4V〔内阻不计〕 F.电键S及导线若干 根据上述器材完成此实验,测量时要求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x的一种实验原理图〔图中元件使用题干中相应英文字母符号标注〕. 4.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40Ω〕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总结很全很好通俗易懂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 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 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PTC热敏电阻

型号:PTC 应用:PTC温度传感器是使用在机器和装备上的测量温度的器件。由于创意的设计,传感器热反应时间短,安装极其方便,可以轻易的嵌入装置内。 功能简介:PTC 热敏电阻采用DIN 44081 标准( 三头串联型是DIN 44082 标准) 是用于防止电器过热的最佳设备。DIN 标准确保了互换性。温度范围在60 到190 度。 不同反应温度的PTC 热敏电阻可以串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对电器在不同温度阶段起到最经济和优良的保护。 PTC特性曲线: PTC 热敏电阻功能简介: PTC 热敏电阻采用DIN 44081 标准( 三头串联型是DIN 44082 标准) 是用于防止电器过热的最佳设备。DIN 标准确保了互换性。温度范围在60 到190 度。不同反应温度的PTC 热敏电阻可以串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对电器在不同温度阶段起到最经济和优良的保护。 PTC热敏电阻技术数据(传感器类) 单头型三头串联型 最大工作电压30 30 V 额定响应温度参考订货数据表℃ 额定响应温度的公差±5 ±5 K 额定响应温度的复验性±0.5 ±0.5 K 在25℃下的电阻值≤100 ≤300 Ω 额定响应温度-5K时的电阻值≤550 ≤1650 Ω 额定响应温度+5K时的电阻值≥1330 ≥3990 Ω 额定响应温度+15K时的电阻值≥4 ≥12 kΩ 热响应时间ta ≤5 ≤5 S 绝缘强度Uis AC2.5 AC2.5 kV 最大控制温度200 200 ℃ 最高允许存放温度160 160 ℃ 最低允许存放温度-25 -25 ℃ 重量2 3.5 g PTC鉴别和订货号 各种颜色温度的PTC由不同种颜色的连接线进行分别,DIN 44081/082标准明确规范下列颜色准则(通用的热敏电阻最高有效值为180℃): 额定响应温度℃颜色准则外侧/外侧 (多头串联型)内侧引 线均为黄/黄单头型采用 DIN 44081 订货号. 三头串联型采用 DIN 44082 订货号. 60 白/灰01 D 116 01 D 456 70 白/棕01 D 117 01 D 457 80 白/白01 D 118 01 D 458 90 绿/绿01 D 119 01 D 459 100 红/红01 D 200 01 D 460 110 棕/棕01 D 210 01 D 461

ntc热敏电阻作用 7个常见例子

ntc热敏电阻作用7个常见例子 负温度NTC热敏电阻利用其特性,在N多种场合、N多种产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温度的增大、阻值变小;温度下降,阻值变大~ NTC热敏电阻在体温探头的作用 体温探头其温度精度达到±0.1℃。这对NTC热敏电阻的要求是:体积小,高精度,高可靠,良好的耐热循环能力. 档监护仪采用双道体温测量电路,用于重症病人监护方面.它要求一个体温探头能同时提供双道测量温度,以配合监护仪的双道测量电路. 传统的做法,是将两粒NTC热敏电阻并联起来,制作成一个体温探头。但因受其尺寸限制,这种做法不能适应其小型化要求。 一是测量精度更准确,因其两粒芯片所测温度可以作对比,可以更能准确的测量出实际温度。二是可靠性更强,在工作中,即使其中一粒芯片突然失效,另一粒芯片仍可继续工作。 NTC热敏电阻医用植入式传感器 植入式传感器应当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和身体兼容,同时还要求其功率非常小。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由于这类传感器属于第Ⅲ类医疗器械,因此需要有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才能使用。一般来讲,这类传感器价格非常昂贵,而且需要专家做外科手术进行移植。 NTC热敏电阻和体液相接触的外用传感器 有几类一次性传感器是附在体外使用的,但是它们却是和体液相接触的。比如一次性血压传感器(DSP),(见图5)。这类传感器用于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以便持续地监控病人的血压情况。这是在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IV)的同时测量

其血压的最理想方式。这类传感器需要每24个小时更换一次,以保证传感器的清洁卫生。这类传感器被连到一个监控器上,以便记录下所有的信息。还有其它几类与药物或是体液相接触的传感器。 NTC热敏电阻 "临时性"插入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要求能够通过切口插入体内(典型的方式是通过导管插入)。和植入式传感器相比,这种传感器的危险性不高。这种传感器的应用也很敏感,同样需要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才能使用。根据外科手术的不同,这些传感器可能会发挥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的功效。在理想情况下,这些传感器不需要外部动力进行驱动,但是如果必要的话,也可以通过外部途径进行驱动。 NTC热敏电阻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传感器 传感器就是一种能够感受水温水位,并且将感受到的水温水位转变成变化的电信号的仪器。在太阳热水器的发展史上,水温水位传感器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热水器的智能化、人性化都与水温水位传感器密不可分,水温水位测控仪更是离不开水温水位传感器,水温水位传感器工作稳定是对整个热水器智能控制的保障。 NTC热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 NTC电阻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主要是起"电流保险"作用. 压敏电阻并联在交流侧 电路中主要是起"限制电压超高"作用. 采用NTC抑制开机浪涌的电源设备,不能够频繁的开关机.需要等NTC冷却,恢复至其冷态阻值后,才能再次开机.要不,安装NTC的意义就没有了 NTC热敏电阻在医疗电子体温计中的应用 现在,很多大型医院都采用电子式体温计,这种温度传感器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读数方便,并且还具有记忆功能,在临床上使用方面,性能突出。它通常由感温探头、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屏、电源四部分构成。感温探头是敏感部件,一般选用一个或几个高精度快速反应的热敏电阻,它直接关系到输出温度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信号处理单元内部有加热和预测两种算法。

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

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 电学实验一向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 这部分知识学生最怕的是电路设计, 尤其是定值 电阻的应用教材中很少涉及,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 但考查学生的电路设计实 验中又往往出现定值电阻, 学生倍感困惑,不知道怎么用它;我在高三的电学实验教学中屡 屡被学生问及相关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研究“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专题,总结出 以下一些规律: 一、 定值电阻用于电表的改装,扩大电表的量程 常见的有三类:①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利用了串联电阻分压性质; ②扩大电流表的 量程,禾U 用了并联电阻分流的性质③扩大电压表的量程,禾U 用了串联电阻分压性质。 例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 ,内电阻小于1.0") ② 电流表G (满偏电流1.5mA ,内阻R G ) ③ 电流表A (0?0.6A,内阻0.1门) ④滑动变阻器 R (0?20门,10A ) ⑤滑动变阻器 R , (0?100" , 1A ) ⑥定值电阻R s = 9901.1 请画出你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 分析:题设电流表 A 可测外电路的电流;将电流表 G 与定值电阻 R s =990, |串联正好改装为 0?1.5V 的电压表,测外电压;多测出几组I 、 U 的数据,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求出 E 、r 的值。 思考1 :现要测量一电动势约为 4.5V ,内阻约为5.0"的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电压表( 0?6V )、电流表(0?200 mA 、内阻 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10。)、定值电阻(R °=20)—个、导线若干。请画出你利用本题所提供 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提示:若直接把电流表串联进电路中,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4 5 ------ 1- A =0 225A 200mA ,即电流表的量程偏小,应将定值电阻与电流表并联,这样 5 5 10 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为 700mA 即可。 二、定值电阻用于保护电路 例2.现有一特殊的 电池,其电动势 E 约为9V ,内阻r 在 35?55 Q 范围,最大 允许电流为50mA 。 为测定这个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某同 学利用如图甲的电 路进行实验。图中电 压表的内电阻很大, 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 ⑴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 「A =5 0 )、滑动 A . 10 Q, 2.5W 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 R g 有以下几种规格: B . 50 Q, 1.0W | 0?9999Q ; 是定值电阻。 150 Q, 1.0W D . 1500 Q, 5.0W ⑦开关,导线若干

热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

本文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NTC PTC热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 问题1: NTC电阻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主要是起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工作!请大侠指点!谢谢! 问题2: 压敏电阻并联在交流侧电路中主要是起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工作!如果 没有以上两个元器件!会造成什么影响!谢谢!! NTC电阻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主要是起“电流保险”作用. 压敏电阻并联在交流侧电路中主要是起“限制电压超高”作用. 为了避免电子电路中在开机的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在电源电路中串接一个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能有效地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并且在完成抑制浪涌电流作用以后,由于通过其电流的持续作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将下降到非常小的程度,它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正常的工作电流造成影响,所以,在电源回路中使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是抑制开机时的浪涌,以保证电子设备免遭破坏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比如一个“标称300V”的压敏电阻在220V的工作中,突然220V上升到310V!这时压敏电阻被击穿,通过很大的电流,熔断了保险丝后,就保护了后面的电路,然后压敏电阻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我的故事讲完了. 老人家:按照你说的意思是压敏电阻设计时最好是放在保险管后面咯,那样压敏电阻导通时不会对电网有什么危害吗而保险管一般都是慢断的! 是NTC没错. 没通电时,NTC的阻值高,一通电霎那,阻值仍高,限制了涌流,随着NTC有电流流过,温度增加,阻值下降到很低,可以忽略. 明白了,但是这样的话,正常工作时,电流小,阻值就小,那么突然来一个浪涌电流,或者电路那段路使得电流增大,那就起不了保护作用了吧,也就是说只能拿来防通电时的浪涌了吗 正常工作后基本就没有浪涌电流了吧只有浪涌电压.如果真有浪涌电流,例如电源短路了,由于NTC已经导通了,对它也无能为力,只有靠保险丝起作用.记住NTC 只是起开机保护的就可以了. 试想若电路已经正常上电,NTC已低阻,这时遭遇高压NTC是无能为力的 说的不错,在电源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频繁开关机,会对电源造成伤害的,因为这时由于NTC的温度上升,阻值下降,对浪涌的抑制能力已经及其有限了 说的对,采用NTC抑制开机浪涌的电源设备,不能够频繁的开关机.需要等NTC冷却,恢复至其冷态阻值后,才能再次开机.要不,安装NTC的意义就没有了.

单片机使用上拉电阻及作用

上拉电阻总结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选10K可用。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电学实验是所有高中生头疼的问题,它的复杂性正在于对实验中方方面面的考虑必须周到,包括电表的偏转、量程大小以及滑动变阻器的限流与分压接法的选择等等,然而,定值电阻却成了许多学生忽略的细节,殊不知,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关键性的,在你疑惑不解的时候或许就是让问题“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法宝,下面就简单地对定值电阻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充当电路中的保护电阻,限制电流,防止电流过大烧毁仪器。 这是大多数人都烂熟于心的,就不具体论述了。 二、限制电流,使电流不超过电表的量程,便于测量 下面就这个问题举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例: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 x的阻值有下列器材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约0~50mA,内阻约12Ω) 电流表A2(量程约0~3A,内阻约0.12Ω) 电压表V1(量程约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约0~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定值电阻R(3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开关、导线若干: 请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画出电路图,写出电阻计算表达式 经过简单的分析,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选择出正确的器材E 、A 1、V 1、R 1及开关导线,而后又自然而然的画出了分压,外接式的测量电路。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流表不能超过其量程50mA ,当电流表到达满偏时,R X 两端的电压大约为1V ,此时达不到电压表量程的3 1,且从实际情况考虑,也并不能让电压表达到满偏,因此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此时定值电阻便派上了大用场,我们将定值电阻R 与未知电阻R X 串联后,接入电路 我们会发现,上述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R 的存在即使电压表的示数有了较大偏转,又避免了电流过大而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计算R X ,只需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以及电流表的示数I ,R X =U/I-R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R X R

单片机P0口接上拉电阻的作用

单片机、P0口、上拉电阻 P0口作为I/O口输出的时候时输出低电平为0 输出高电平为高组态(并非5V,相当于悬空状态)。也就是说P0 口不能真正的输出高电平,给所接的负载提供电流,因此必须接上拉电阻(一电阻连接到VCC),由电源通过这个上拉电阻给负载提供电流。 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是开漏的,不管它的驱动能力多大,相当于它是没有电源的,需要外部的电路提供,绝大多数情况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电阻的。 1.一般51单片机的P0口在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时不接上拉电阻。 2.作为一般的I/O口时用时,由于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故要接上上拉电阻!! 3.当p0口用来驱动PNP管子的时候,就不需要上拉电阻,因为此时的低电平有效; 4.当P0口用来驱动NPN管子的时候,就需要上拉电阻的,因为此时只有当P0为1时候,才能够使后级端导通。 简单一点说就是它要驱动LCD显示屏显示就必须要有电源驱动,否则亮不了,而恰好P0口没有电源,所以就要外接电源,接上电阻是起到限流的作用;如果接P1、P2、P3端口就不用外接电源和电阻了。 P0口是开漏的,不管它的驱动能力多大,相当于它是没有电源的,需要外部的电路提供,绝大多数情况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电阻的 51单片机的P0口用作数据和地址总线时不必加上拉电阻。 多数网友认为: 1、P0口作为普通I/O输入口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2、若外电路可提供高电平,则P0口是否外接上拉电阻没什么影响 我在想,若外电路可提供高电平,则对输入的高电平应该是没影响。 但——是, 要知道,有些IC的驱动能力并不强,如果P0口作为输入而加了不必要的上拉,有可能驱动IC无法将其拉回到低电平,从而使输入失败! 如果是驱动led,那么用1K左右的就行了。如果希望亮度大一些,电阻可减小,最小不要小 于200欧姆,否则电流太大;如果希望亮度小一些,电阻可增大,增加到多少呢,主要看亮度情 况,以亮度合适为准,一般来说超过3K以上时,亮度就很弱了,但是对于超高亮度的LED,有时候 电阻为10K时觉得亮度还能够用。通常就用1k的。 对于驱动光耦合器,如果是高电位有效,即耦合器输入端接端口和地之间,那么和LED的情 况是一样的;如果是低电位有效,即耦合器输入端接端口和VCC之间,那么除了要串接一个1—— 4.7k之间的电阻以外,同时上拉电阻的阻值就可以用的特别大,用100k——500K之间的都行,当 然用10K的也可以,但是考虑到省电问题,没有必要用那么小的。 对于驱动晶体管,又分为PNP和NPN管两种情况:对于NPN,毫无疑问NPN管是高电平有效的,因此上拉电阻的阻值用2K——20K之间的,具体的大小还要看晶体管的集电极接的是什么负载,对 于LED类负载,由于发管电流很小,因此上拉电阻的阻值可以用20k的,但是对于管子的集电极为 继电器负载时,由于集电极电流大,因此上拉电阻的阻值最好不要大于4.7K,有时候甚至用2K 的。对于PNP管,毫无疑问PNP管是低电平有效的,因此上拉电阻的阻值用100K以上的就行了,且 管子的基极必须串接一个1——10K的电阻,阻值的大小要看管子集电极的负载是什么,对于LED类 负载,由于发光电流很小,因此基极串接的电阻的阻值可以用20k的,但是对于管子的集电极为继 电器负载时,由于集电极电流大,因此基极电阻的阻值最好不要大于4.7K。

51单片机总结上拉电阻

51单片机总结——上拉电阻 单片机2009-07-28 14:56:05 阅读961 评论1字号:大中小 上拉电阻的作用: (1)用于为OC和OD门电路,提供驱动能力。 以OC(集电极开路)电路为例: 例如,达林顿管(其实就是复合三级管)集成块ULN2003. 内部一路的电路如图,就是一个集电极开路电路。 如果不加上拉电阻是无法高电平驱动其他器件的。因为当三极管截至市没有电流流通的路径,更谈不上驱动了。这个跟单片机P0口加上拉电阻的原理一样。 (2)提高高电平电位: 单片机P1口外接4×4矩阵键盘。另外复用P1.0~P1.3外接ULN2003控制驱动步进电机。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当接入ULN2003时键盘无法工作,去掉ULN2003后键盘工作正常。ULN2003工作正常。(注,两个部分不同时工作) 问题分析:由于键盘的结构,无非就是两个金属片的接通或断开。但是接入ULN2003 后无法正常工作,说明是接入ULN2003影响到了P1口电平的变化。用万用表测的电压,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P1.0~P1.3电压1V左右,P1.4~P1.7电压4.3V左右,于是测A T89s52高低电平的判决电位,在1.3V左右。这样P1.0~P1.3始终是低电平,键盘根本无法实现扫描功能。 解决方法,只要抬高P1口高电平时的电位,就可以正常工作, 1.在P1口到ULN2003上串接电阻,起到分压的作用,就可以抬高电平。 2.给P1口接上拉电阻,跟P1口内部电阻并联,减小上拉电阻阻值,减小分得的电压,从而抬高P0口高电平电位。 采用第二种方案可以抬高电平到2.5V左右。键盘工作正常。 另外:我在做液晶显示实验的时候,数据线用的P0口,无法正常工作,不显示字符。但是乱动一下数据线就可以完成显示,但是显示现象并不正常,字符不是一次写入,而是乱动几次才能写完全部内容,正常应该一次全部显示。原因是由于,我的P0口中有六个端口都外接并联三个发光二极管。,因为从资料上查到,P0口每一个端口最大可以吸收10MA 电流,总电流不能超过26MA电流。这样算我的总电流已经到了40MA,呵呵。见笑了。所以怀疑是驱动的问题。于是去掉了几个二极管。显示一切正常。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但总觉得还是有点问题,于是又经过几次试验,发现只有当P0.7端口的并联二极管去掉一个,再在其他端口接上一个发光二极管。此时也可以正常显示。但是这样P0口吸收电流在38MA,也超过了26MA不少。所以不是吸收电流太大的问题。仔细分析当端口并联外接三个二极管的时候等效于加了一个700欧左右的电阻,于是把二极管去掉换成一个1k电阻,液晶也无法显示。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妙用 (已发表文稿)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刘有 641200 电学实验的延展性强,与工、农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演变出的题难度分布广,效度高,历来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在电学实验的众多演变方向中,定值电阻的运用是一个重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总结了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电路不满足直接测量的要求时,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使用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必要的估算,确定好保护电阻在电路中的位置。 1、 保护电阻连在测量电路中; 2、 保护电阻连在控制电路中,一般来讲,保护电阻连在控制电路中起到的保护作用更强一些。 例1、从以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1A 的内阻1r ,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电流表(1A ):量程10mA ,内阻1r ,待测(约40Ω);电流表(2A ):量程500μA ,内阻2750r =Ω; 电压表(V ):量程10V ,内阻310r K =Ω; 电阻(1R ):阻值约为100Ω,作为保护电阻用; 滑动变阻器(2R ):总电阻约50Ω; 电池(E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电键(K ),导线若干。 (1)、在空白处画出电路图,标出所用器材的符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1r ,则所用的表达式为1r =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计算可知:max 0.4A V =1 U , max 0.375A V =2 U ,所以用电流表(2A )来测量电流表1A 两 端的电压,2A 与1A 并联的总电阻 40750 3840750 ?≈Ω+。如果滑 变连接成限流式,则流过并联电路总电流的最小值为 1.5 17.053850 mA =+,2A 与1A 都可能被烧毁,即使把定值 电阻1R 串联进电路,流过2A 的最小电流为 1.540 430100385075040A μ?=+++,要确保2A 不被烧毁, 滑变接入电路的电阻至少38.63Ω,占滑变总电阻的38.63100%77.25%50 ?=,允许滑变移动的长度只占到总长度的23%左右,操作不方便。滑变必须连接成分压式,测量电阻和控制电路中都不串联定值电阻,电路 如图所示。令滑变中参与并联的部分为R 并,max 0.375A V =2U 占电源电动势的1/4,令R 并比滑变总电阻的 1

上下拉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上下拉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关键字:上下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平时没有留意过,搞设计的时候都是照本宣科,没有真正弄懂意思. 很多单片机开发的入门者,以及一些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往往在开发单片机的时候遇到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概念却又无法通过字面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什么叫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呢?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嵌位在低电平。上拉电阻是说的是器件的输入电流,而下拉说的则是输出电流。 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上、下拉电阻呢? 对上下拉电阻做了以下总结: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 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