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学问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而兼糅释、道两家。他的人生观比较复杂。有时从老庄的旷达出发,轻视功名;有时又站在儒家立场,批评老庄和佛家。在政治上他更多地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主张以“仁政”治国并且始终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投身政治斗争,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得到各阶层民众的爱戴。这些都与他坚持儒家思想有关。在生活上,苏轼却更多地采取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上看待人生、看待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的关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作为追求心灵解脱的基础。政治上他并不随人俯仰、随波逐流,生活上他则“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佛老思想使他遇事达观、超脱、开阔。无论何时,他都对万事万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社会人生始终采取执着的态度。他不管遭受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情,始终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 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 岁时贬至儋州,前后在贬六年。对于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

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对社会的看法和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苏轼前后的诗文创作以贬谪黄州为限,风格显然是不一致的。早期的多才多艺和时代的鼓舞,使得苏轼积极要求上进,建功立业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个时期的诗作大多数意气澎湃,豪气冲天。入仕后一些意想到和意想不到的政治上的打击、遭际,使其黯然思退,感伤颓废,甚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苏轼终究未曾正式挂冠归隐。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苏轼贬官谪往黄州。谪居生活引起了苏轼思想情感上最激烈最复杂的变化。对于当时掌权派统治集团所加给自己的打击,苏轼内心十分的愤懑,十分的不平。这种愤懑与不平,有时比较隐晦,有时比较明显,有时采取自嘲、自讽、自咒,有时采取托物赋情与比方。一般来说,苏轼是一个比较乐观,比较倔强的人,但对于“乌台诗案”与谪居这样的沉重打击,像他这样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思想感情以及观点上原来就有的软弱消极的一面,就不能完全抵抗得住,所以苏轼在愤懑与不平之余,时时流露出伤感与颓废,深深为自己的命运悲哀。苏轼思想感情上这种复杂的色彩,在他初到黄州时的一系列诗作中就反映的特别鲜明。如“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初到黄州》)“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寓居定惠院之东》)“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生死。” (《侄安节起来,夜坐》)在黄州,与苏轼来往最多的朋友是隐居山林的方仙子。苏轼经常向其请教老庄养生之术以及养气炼丹之术,并自创一方(即苏氏养生益智功),记载

与《苏沈良方》之中。苏轼还深有感触地说:“欲命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而且,苏轼这时许多奔放倾注、左右逢源的诗作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突发灵感而成的。

当现实的挫折与打击使苏轼难以抵抗时,苏轼及时调节自己的人生坐标,于是很自然的也就移情于山水了。他的写景咏物诗很能体现旷达乐观的性情,“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容斋随笔》载:“朱载上,为黄州教授,有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公见之,称赏再三,遂为知己。”这是因为苏东坡的思想是于儒、释、道、法,甚至纵横家无所不包。特别是在他政治上受到打击而贬到黄州之时,更以庄周思想以示解脱。苏轼贬谪黄州写出了借题发挥的千古绝唱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辉煌词作,为什么谪居黄州而能山水自适?就因为其有“不以物伤性”之心,禀此而超然于物外,长葆天性之真,独得天人之和,超逸于山水。山水显然被苏轼看成了涤垢疗伤,恢复心理平衡的灵丹妙药。那么,超脱世俗之后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唯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正是宋代神仙佛学创作,隐逸乐道者们的共同认识。在他仕途受挫时,也是在深受儒家思想主导的同时,能深谙佛道真谛,忘情世俗,超然物外,以旷达襟怀,阅历人生,化险恶政治风浪的冲击于物我两忘之境,才能历经忧患,把雄浑浩然之气融入诗词歌赋之间,蔚成一代词宗。此时苏轼思想中“外儒内道,外儒内

佛”的统一融合已经趋向成熟,成为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而且苏轼" 旷达、缥缈、超逸"的文风也达到了创作的颠峰。

由此观之,苏轼具有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他可以不因宦海沉

浮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他的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他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主要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他的这种范式更适合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

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同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苏轼的诗文创作也无疑体现了深切的

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儒释道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哲学 【前言】 “儒释道”一词是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滥觞于南梁,在元明清时期发扬,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儒教,世界三道宗教之一的佛教和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演变创立的道教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文化圈的初次融合。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处于一个儒释道三源慢慢走向融合的特殊时期。再加之苏轼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就了苏轼诗词中独特的三种思想的韵味。研究苏轼人生中的儒释道哲学,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这一家文豪的文风笔触有更深的理解,从大层面上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启示。 【关键词】儒家佛家道家苏轼文化融合 【正文】 一、作为治世之具的儒家 儒家作为统治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愿。所以儒家所代表的“用世”、“建功立业”或是“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苏轼也毫不例外。 苏轼出生于儒学浓厚的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对苏轼从小寄予厚望,亲授史书,论古今成败,所以苏轼从小就有着高远的抱负。并且仁宗时代人才辈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普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自强的儒家用世的精神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轼26岁便踏上仕途,一番豪言壮语“致君尧舜,此事何难2!”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人;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与忍人。”苏轼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儒家“入世”精神。 以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的前后赤壁赋来看,《前赤壁赋》中有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面上像是一首求取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曲,其实言下之意是指美人就是苏轼想要报效的朝廷,宛转地表达出自己身怀大志,却不受朝廷重用的郁结。再如《后赤壁赋》中有写入睡的苏子梦中得见化作孤鹤的道士,在“不答”、“揖予”中表露了作者虽有着入世思想却在政治上屡屡失意,结尾一句南柯一梦“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是将苏子的茫然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诗词中,带有这种思想的诗句并不少见,都深深浸透着儒家的“用世”思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虽有自慰、超脱之意,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伤感与无奈,壮志未酬引发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他迷茫,“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都是心中仍然有着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的表现。 二、作为修身之术的道家 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2《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4

试析苏轼人生分期的儒释道思想及其成因

试析苏轼人生分期的儒释道思想及其成因 分享到:更新日期:2012-05-07 | 点击:5次 | 一键收藏本论文摘要: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苏轼人生儒释道反思 一、苏轼早期的笃信儒学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东坡先生本传》)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送宋军用游辇下》)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1]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当他在回忆当年(公元1061年)与乃弟子由双双赴科举考试时,内心深处的思想意识完全是以儒学为指导的,“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充分展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潘苍崖在评东坡所写的《范增论》时说:“子瞻祖其家学,气焰赫奕,人多慕之。要之自六经出,则源深而流长,人见其正大温粹,不知其所养者本也。”他自己在《上梅圣俞书》中也说:“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苏轼早期博览经籍群书,思想上深受六经儒学的影响。 二、壮年受挫后的佛道思想与积极转变 (一)苏轼与佛道渊源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 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

赤壁赋 儒释道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赏析《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关键词:儒家道家释家儒道互补达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学问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而兼糅释、道两家。他的人生观比较复杂。有时从老庄的旷达出发,轻视功名;有时又站在儒家立场,批评老庄和佛家。在政治上他更多地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主张以“仁政”治国并且始终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投身政治斗争,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得到各阶层民众的爱戴。这些都与他坚持儒家思想有关。在生活上,苏轼却更多地采取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上看待人生、看待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的关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作为追求心灵解脱的基础。政治上他并不随人俯仰、随波逐流,生活上他则“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佛老思想使他遇事达观、超脱、开阔。无论何时,他都对万事万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社会人生始终采取执着的态度。他不管遭受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失去生活的热情,始终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 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 岁时贬至儋州,前后在贬六年。对于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

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对社会的看法和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苏轼前后的诗文创作以贬谪黄州为限,风格显然是不一致的。早期的多才多艺和时代的鼓舞,使得苏轼积极要求上进,建功立业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个时期的诗作大多数意气澎湃,豪气冲天。入仕后一些意想到和意想不到的政治上的打击、遭际,使其黯然思退,感伤颓废,甚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苏轼终究未曾正式挂冠归隐。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苏轼贬官谪往黄州。谪居生活引起了苏轼思想情感上最激烈最复杂的变化。对于当时掌权派统治集团所加给自己的打击,苏轼内心十分的愤懑,十分的不平。这种愤懑与不平,有时比较隐晦,有时比较明显,有时采取自嘲、自讽、自咒,有时采取托物赋情与比方。一般来说,苏轼是一个比较乐观,比较倔强的人,但对于“乌台诗案”与谪居这样的沉重打击,像他这样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思想感情以及观点上原来就有的软弱消极的一面,就不能完全抵抗得住,所以苏轼在愤懑与不平之余,时时流露出伤感与颓废,深深为自己的命运悲哀。苏轼思想感情上这种复杂的色彩,在他初到黄州时的一系列诗作中就反映的特别鲜明。如“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初到黄州》)“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寓居定惠院之东》)“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生死。” (《侄安节起来,夜坐》)在黄州,与苏轼来往最多的朋友是隐居山林的方仙子。苏轼经常向其请教老庄养生之术以及养气炼丹之术,并自创一方(即苏氏养生益智功),记载

儒释道对苏轼性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性格影响苏轼的性格很复杂,有儒家内核,又有道家精神,兼有佛家的境界。因而在政治上有其保守的一面,也有其开放的一面。表现在变法上的犹豫就可以看出。 2.1 苏轼的儒家内核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 苏轼最早接触的更多的是儒家典籍,因此儒家思想在其人生中占据着深层次的地位。正如他小的时候问母亲,如果自己是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愿意一样。还有他关心社会矛盾,体察百姓疾苦。如“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坐;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岁晚三首?馈岁》)[7]还有在黄州之时,“救治时疫,养育孤女”[10]等等善举,无一不体现他的天下为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文情怀,也就是儒家的真正精髓。他的政治生涯,本可以顺风顺水的,但是由于心中的执拗,却饱受排挤,处处受制,险些丧命,及时行将就木的人生最后几年,也是在酷热难耐的海南岛度过的,一生虽然总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虽说名满天下,粉丝无数,上至太皇太后,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吟唱着他的诗词。可是政治生涯确实艰辛。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国力衰弱的三大因素是:“无财”、“无兵”、“无吏”,进而提出“丰财”、“强兵”、“择吏”三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指出这是宋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问题:“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下之大事也。” 这种德治仁政理想体现在处事行为上就是忠君爱民。苏轼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直言敢谏,公心为国。他与王安石激进变革、司马光的保守不同,提出渐变改革。以致既不取悦于变法新党,也不见容于力废新法的旧党,最后,自求改派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辗转周折。然而即使被贬他也恋恋不忘君主朝事,认为“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那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渴望报效国家的雄心,让多少士大夫追慕不已;其中“亲射虎,看孙郎”的年轻英武的孙郎就是苏轼想要效法的对象,把自我形象融入“太守”、“孙郎”、“魏尚”的形象中,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使自己一展宏图,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形同囚犯,但他依然作诗,“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给友人陈慥》)。在到黄州的谢表中他写道:“贪恋圣世,不敢杀身,庶几余生未为异物,若获尽力鞭棰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指天誓心,有死无易!”(《与滕达道书》)其肝胆忠烈,不惧不悔,死而后已的壮烈情怀,足以感天动地! 如果说忠君是苏轼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爱民惠民则是苏轼坎坷一生的

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论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精神 吴永洪学号40151802018 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基于他的雄厚的文艺功底,他的散文在当时的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于前 人的创作手法,而从他自身对文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中又呈现出了儒释道精神魅力。 关键词:苏轼散文儒释道比较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争议和无可替代的,是一颗光芒永恒的明珠。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是这样概述苏轼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姿多彩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观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①在文学史上苏东坡的诗词独据一方,被人奉为经典。人们一提起苏东坡往往在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他的诗词,然而,另一方面,在当时散文并未得到大众广泛青睐的时候,苏东坡却经常尝试写作散文用以记录自己的心境,由此,用真心写真情的散文使得留给后世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辟的言语,优美的意境。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能毕究。故虽大地之造化,古今之兴替,风俗之消长,与夫山川草木禽兽麟介昆虫之属,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不(帝口)如长江大河,汪洋闳肆,变化万状。则凡波澜于一吟一咏之间者,讵可以一二之学而窥其涯涘矣。②” 一、苏轼散文创作的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峨眉人,苏轼一生传奇,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据《宋氏·苏轼传》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气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史》卷三三八),由于政治生涯的颠沛流离,使得丰富多彩的游历决定的他的文章内容的宽度和深度。 (一)大背景——散文创作的风气 北宋初期的散文应当时北宋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时代要求,多是以实用性的散文出现在文坛中。因为,北宋的中央集权制的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中的反应首先应景的就是诗词文章思想的高度统一。因而,在北宋初期就出现了古文运动。掌首的两大流派一时以柳开、穆修为代表的复兴儒道派,他们是借用古文运动的名义实则是为复兴儒道派提出合理的幌子;另一派则是王禹偁为代表的“道”“文”派,他们不仅重视“道”在散文中的体现,同时也对“文”给予一定的地位。随着欧阳修主持文坛,欧阳修他们开始大刀阔斧的批判改革,首先批判的就是风靡 ①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上编》(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3-474页 ②2、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上编》(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73-474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

苏东坡,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有人把他列为李太白之后第一豪放的诗人,评价是够高的了。但是,秦少游还不同意这种评价,他说:“苏氏之学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尤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答傅彬老简》)。事实上,苏东坡既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又称得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政治人物。以苏氏为中心,在中国哲学史上曾形成“蜀学”。侯外庐认为,“三教合一是蜀学的主要宗旨”(《中国思想通史》卷三)。这种思想,苏东坡是尤为突出和执着的。 苏轼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辩才文》《东坡集·后集》卷十六)儒释道三家学说,都声称其宗旨是救乱世,都使人“止至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确是殊途同归。苏轼认为它们各派学说,犹如江河,虽有南东之不同,但最终都汇于大海,归结为一。他的这种观点是博览群书和随着阅历的加深而逐渐铸成的。 若就学识而论,说苏轼学富五车是并不夸张的。苏轼的《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说:“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迦文”,可见他少时确是儒释道等百家之书,无不毕读。开蒙之后,他的老师是颇有名气的道士张易简。他自己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东坡志林·道士张易简》)他还颇得意的。

从名师,又独被张易简所赏识,足见他的聪颖和对道士传教所接受的情况是不错的。可谓是得意弟子。 大约在宋神宗以前,苏轼应举求仕期间,也是他广泛吸取诸家思想学说期间,他受传统统治阶级思想的支配,崇儒而排斥道释。很显然,封建时代的举子必须攻读儒家学说。苏轼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东坡集》卷二十九《答李端叔书》)正如他在《答刘巨济书》中说:“时以此取之,不得不尔耳。”前面所说的跟道士张易简学习,则杨朱、老庄之说必然学得可以;而专为应举而苦攻的家传儒学,自然得天独厚。苏轼早年的一些文章、奏议等,对孔孟推崇备至。他认为孔子之说“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子思论》);盛赞孟子“有所守”。对老庄有不专一的时候,非难老庄申韩。认为韩非正是由于发挥了老庄虚无的思想,于是才有“轻天下,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申韩之罪”皆“老聃、庄周使之然”(《东坡应诏集》卷九《韩非论》)。可以认为,他在中年以前,对待各家学说还不是从各自的实质要害出发,而是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期间他应诏、上奏议,当然要以儒家学说为本。其它各家学说他虽早有接触,但多持批判的态度。他说老庄那种“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超然无著而不可挹”的思想是不着边际的,“此其真能然哉!”即使有人能做到这样,对统治者亦是不利的。因此,“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矣!”(《东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 ——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 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苏轼认为“写文就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观察,体验、认识与艺术把握之后,将这种艺术把握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文字成功的表现出来,作为鲜明的艺术形象,也只有如此,文章才能达到“不可胜用矣”的至高境界。”① 二、虚境物化,顺兴而为 中国的古代哲学,向来儒释道互补浑融,有着强烈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倾向,然其意蕴则迥然相异。儒家的“天人合一”,人是道德性的主体,而天则为道德性的提升与神化,故“天人本无二”(程颢《语录》),同质同构,自然有亲

赤壁赋儒释道

? 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关键词:儒家道家释家儒道互补达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提起赤壁,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描写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然而,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却众说歧异,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本篇文章,暂且不去管它,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苏轼思想丰富博大,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请老师批评指正。一、儒——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仍然是与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前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文中“摄衣而上,履 巉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最后,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无论作者在最后的情绪、思想是如何转变,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一、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舍

生取义的人格精神。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他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不从昏君。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和司马光,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和天堂的缺陷,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二、 “乌台诗案”后苏轼对牢狱心有余悸,人生态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批评朝政,积极用世到不问政治,心向佛教。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此间他开始反思自己,转向佛教。在对佛老的参化中,苏轼逐渐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的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超然于物外,抛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上的完全自由。他转而向往山水林泉,渴望个体的真正人生自由,渴望那种无拘无碍的闲适生活。于是,我们开始看到一个“放浪形骸”的苏轼: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易议优劣也。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大悟之后的苏轼,词作的风格也开始了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 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

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的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 二、佛道的超然出世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 首先他是用佛道的思想消解痛苦,但苏轼还有进一步的追求,即通过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长春街小学徐惠 一 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

赤壁赋中儒释道思想

《前赤壁赋》中第四段苏轼思想的探讨方式 ——文中苏轼儒释道思想运用的探讨 吉林一中慧无待 1、先把最后两段(第四段、第五段)整体翻译和知识点落实完成。在翻译中不必分析内在思想。 ——过渡:苏轼一生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他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经历“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的坎坷后,他在《前赤壁赋》中是如何运用这些思想开解客人(自己),从而获得心灵的突围的呢? 2、向学生整体概括介绍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的核心。 3、给学生三至五分钟时间讨论:在第四段的内容中,苏轼运用了儒释道当中的那些方面的思想进行阐释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附】儒释道思想核心概括介绍—— (1)儒家:核心为“入世”,有入世思想的文人“达”则济天下,“穷”则闷不平。 ——入世为官济天下,得志则悦于以天下为己任,怀才不遇则苦闷不平或独善其身。 (2)释家(佛):中国禅宗的核心“万法皆空”,“空”即“变无恒、莫执着、要放忘”。 ——①(从外在讲)佛教认为,现象不是本体。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不是永恒的“物自体”,而是随境迁流、变化无常的、不恒长的。不论山河大地、太阳宇宙,还是生、老、病、死都是变化无常的,是暂有的、不实在的、假有的,故说是“空”。

②(从内在讲)佛教认为“空”不是“断灭”,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消极。而是要人放下成见、偏见,放下执著(钻牛角尖、固执),放下对别人的谴责,放下憎恨与不满,放下贪婪、嗔怒、痴迷等。从而让心灵获得自由、宁静、平和。也就是消除(空掉)种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减少(空掉)大脑的内噪音,使大脑处于放松宁静的良好功能状态。悦纳自己的一切遭遇,肯定自己的生活价值,使你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性灵的自由(即心性不被境困),有醒觉的智慧。“空”使你得到欢乐自在,得到圆满成功。 (3)道家:核心为“出世”,即顺其自然、无为不争、超然物外、看淡一切、平和处世(以上是从内在讲)、浪迹山林、潜隐人世(从外在讲)。 ——庄子《齐物论》相对主义思想核心为“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而且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并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任何事物的好坏贵贱是没有规定的,它的价值的大小都是外在人为的反映,事物的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利害,所有这些对具体事物存在状态和价值的认知、判断都是相对的,随着观察的的立场不同而不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从大的角度去看,万物皆大;从小的方面去看,万物皆小。因此,一切事物,无论美丑、是非、有无、异同、利害等等,都是没有区别的,荣藏于一体,到最后都归于大同。这启迪人们看待问题必须灵活,不要局限于平面,要换位思考,不要让表面的现象(一时的忧喜、苦乐、成败)蒙蔽了双眼而迷失了心智。因此,“达”时则要谦戒而不忘“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