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英语语言材料的阅读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是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人们已有的知识或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脑中已存在的知识或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单元构成的,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决定阅读能力主要有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即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构图式则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特点、逻辑结构等的了解程度。(李景艳、卢世伟2001年提出)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受先前经验的影响,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重建的过程。读者对一篇文章能否理解、如何理解、理解的程度如何等,与其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有关。

学生阅读图式现状1.语言图式:大部分学生的词汇积累不足,语法基础薄弱、习惯用语难于理解,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知识储备这方面做得不错。2.内容图式:学生在阅读当中往往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在阅读之中难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也难以对信息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联系。3.结构图式: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文章体裁特点,也不善于分析文章体裁特点;此外,学生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感到模糊,难以理解主题的发展。

二.阅读图式建构

针对学生在阅读图式上的不足,联系以前一些尝试以及另外一些设想,初步设计以下指向运用能力的阅读图式建构复习备考计划。1.语言图式的建构1) 词汇学习与积累:首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词汇学习。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忆词汇,而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让学生真正记住词汇,学生需要结合句子和阅读才能真正学会单词的运用。在阅读中,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新词的词义,一开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么进行词义猜测,尽量培养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形成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其次,并非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就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是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对句子和文章进行推论,逐步向下推进,最后达到理解全篇的目标。在这环节中,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词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段落乃至全文。另外,学生在课外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自我增加词汇量,而且还能接触到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课外读物的选材尽量适合学生的程度,不建议选择过长或过难的材料,以免削弱阅读热情。2) 语法和习惯用语首先,在语法学习中我们需要建构合适的语境进行教学,而不能让学生脱离了语境进行语法学习。其次,在阅读之中,对于学生因为语法知识欠缺或者不会运用语法知识而导致阅读困难,教师需要举例分析某个语法知识在句子和篇章中的运用,指导学生怎么进行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习惯用语,除了记住习惯用语的基本意思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分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多看英文报刊和英文影片,这样使得学生更加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表达习惯。2.内容图式的建构对于内容图式的建构,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1) 课堂在阅读之前,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根据图片、标题猜测文章主题。在阅读过程之中,还要根据文章需要适时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知识背景,让他们能在阅读之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消除阅读障碍。此外,复述课文也是锻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2) 课外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创建一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做法,通过第二课堂,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接触到更新的英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本校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电影欣赏、英美文学欣赏、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活动、报刊阅读等。这些活动也可以增加到

班级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利用21世纪报进行全班性的阅读活动、可以就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进行3分钟的英语演讲、可以让学生就课文或单元主题进行周记训练等。这些活动本校英语教师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或者尝试过,而本人也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坚持写周记、课前进行3分钟的演讲,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3.结构图式的建构1) 课堂文章学习课堂是建构结构图式最重要的一个形式。通过阅读文章,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体裁特点,分析英语写作特点,加强文章逻辑结构训练。2) 阅读训练习题这是实战训练,应该加强。通过各种阅读习题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章的体裁特点,查找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对句子和文章进行推论。教师在阅读中需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组织和加工。3) 课外读物单纯的课堂文章学习和阅读习题训练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熟悉各种文章的体裁特点和逻辑结构。21世纪报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资源,里面不仅出现大量的阅读体裁,而且选材也比较新颖,适合中学生阅读。

以上是本人对高中英语阅读图式构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指导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学习。虽然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太好,但是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工作,尽量做到认真、细致以及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语言知识训练,并最终得到提高。

认知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认知图式理论与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被逐渐发展成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教学。本文在简要介绍图式理论后,分析了图示理论在培养外语学习者在阅读、听力理解、词汇记忆等语言技能上的突出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图式理论外语教学应用 图式(Schema)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Kant)于1781年在其著作《纯粹理性的批判》中提出。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概念的时候,只有把它们同这个人脑海里的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概念。此后,不同学者对图式也有着不同理解和解释。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分析了认知框架或既存知识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指出,无论口头或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存在于人的脑海之中,它取决于人在理解过程中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认知框架,也就是图式的启动。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认知框架中的信息为理解、预测提供依据,赋予语言材料以意义。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将书本知识以及教师传授的知识纳入学习者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转变为有用的技能。他们在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整个认知过程中,认知图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图式理论对外语学习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外语教学要求学习者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将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学习实践,将会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一、图式理论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也是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学习。文化不仅包括风俗习惯,还包括在此文化熏陶下的个人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图式就是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人脑中预设的认知结构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理论,因此其理论的运用能为目的语言文化背景认知的要求提供积极的帮助。 图式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图式的共同性使得人与人的交际、相互理解成为可能;而它的差异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形成不同的图式。简单的说东方人的经验与西方人的经验就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差异。任

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总第92期) 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李 红 (青岛大学语言中心,山东青岛260003) 收稿时间:2002-09-01 作者简介:李红(1963-),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通过对句子、单词的分析来理解文章,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信 息的状态。这严重地制约了交际能力的发展。图式理论的应用和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有助于阅 读理解。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输入信息与读者头脑中的世界知识动态地交互作用的过程。本论文 以图式理论为基础,运用图式阅读理解模式中的“自上而下”认识法于阅读教学中,以提问题的方 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以便激活学生大脑中已存在的相关图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 构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处理信息的 认知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图式理论;背景知识;自上而下;激活;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3)0120076203 本世纪60年代以前,阅读理解被认为是一种基 于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被动接收过程。60年代 以后,图式概念的重新出现和现代图式的广泛应用 使学者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语言理解的传统看 法,他们广泛应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理解研究(Car 2 rell and E isterhold 1983)。这些研究均表明,图式理 论适用于阅读理解,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 ) 有助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 (input data )和读者头脑中的世界知识之间的动态交 互过程。 1.图式(schema ) Eysenck and K eane (1990)认为,图式是被组织起 来的一簇概念:图式涉及通用知识,人们可以用它来 表示或表征事件、事件系列、格言、情景、关系和物 体。图式的共同特征如下:首先,图式有具体的示例 (instantiations )。根据H oward (1987),当一个图式在 现实世界中找到具体样本(exem plars )时,它便被认 为是被示例化(即被激活)。一个图式就象一个有许 多空档的构架。当新信息和存在的背景知识融合在 一起并被放至合适的空档时,图式便被认为是被激 活(activated )。比如,你刚刚在服装店买了一件衣 服,那么这一事件就是图式“买”的一个示例,“你”便 被放至“买主”这一空档,“衣服”便被放至“商品”这 一空档,“服装店”便被放至“卖主”这一空档。总之, 一个图式的空档通常可以被很多具体的样本填充。其二,图式可以相互嵌入,即一个图式可以由几个图式(此时称为次图式)组成,也可以是另一个图式的一部分。其三,图式对“感知世界”(w orld perception )和“语言理解”有巨大影响,H oward 指出,图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感知世界”,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2.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图式理论的解释C oady 在有关的论述中指出:总的来说,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学习英语更容易。对中国的广大学生来说,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许多不便。当然,要掌握一门外语,语言知识是基础。然而,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能否将篇章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存在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Anders on 曾指出,图式在理解过程中起以下作用:1)图式为我们吸收篇章信息提供了心理框架(ideational scaffolding );2)图式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3)图式有助于推导性发挥(inferential elaboration );4)图式使我们能有条不紊地在记忆中搜寻信息;5)图式有助于编辑和总结;6)图式有助于推导性重构(inferential reconstructions )。3.图式阅读理解模式

图式理论的含义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摘要:图式理论对提高英语写作发表相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基本要义及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句型教学、段落教学和语篇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图式;英语;写作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因此,全社会对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写作能力无疑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英语写文章已成为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既然英语写作能力如此重要,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寻求一个适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近几十年,图式理论受到了很多英语专家及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并已被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 听力教学。图式理论同样也能为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发挥作用。 一、图式的基本要义 自从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 C. Barlett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图式概念以来,图式已被不同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冠以不同的定义和形式。例如,Schank和Abelson(1977)用图式来表示人们常遇到的情景的原型知识( Stereotypical Knowledge); Carrell和Eisterhold(1983) 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structure); Eysenck和Keane(1990)则认为,图式是被组织起来的一族概念,即图式涉及通用知识,人们可以用它来表示或表征事件、事件系列、格言、情景、关系和物体等。Cook(1992)将图式定义为话语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思想表达(a mental representation essential to discourse processing)[1]。而鲁梅哈特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石, 一切信息加工都要建立在图式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 的过程,以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新信息和存在的背景知识融合在一起并被放到合适的空档时,图式便形成了。图式可以大致分为四类:1、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2、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包括依赖篇章情境的图式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也就是语篇内容的背景知识。3、形式图式( formal or organizational schema):指的是不同语篇关于文章形式、组织结构的知识。4、策略图式(strategy schema):指的是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技巧等[2]。 二、图式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认为:人们在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在新事物和已知的概念、过去经历等有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背景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人们能否理解和接受新事物,取决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式结构),输入的信息必须与原有的图式结构相吻合:如果缺乏原有的图式结构,新旧知识之间就存在着鸿沟。因此,许多的英语专家和英语教学工作者纷纷把“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笔者认为,“图式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写作教学。因为写作与阅读和听力有着相似的信息处理过程。阅读和听力属于信息输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读者成功的激活自己已具备的图式,从而才能达到成功的理解材料。而阅读属于输出信息过程。这个过程也同样需要成功地激活和构建与写作相关的图式知识。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活和构建图式知识。

图式理论

什么是图式理论 "图式"是指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人都在自觉或不 自觉地利用"图式"认识客观世界、解释客观世界。图式论任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取决于听者或读者已有的知识,即人们在理解 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 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例如,当我们谈起医院,就会想到医生、病床、打针、吃药、动手术等等,这是头脑中有关医院的图式发生了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 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可见,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 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 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它们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中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内容图式的运用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一篇课文的熟悉程度,及狭义的背景知识(赵代玲,2001)。学生在理解新信息之前,都要将新信息与已知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 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许多语言 专家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对语 篇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因而在理 解句意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运用客观世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就会对阅读材料加以推测、判断,就容易理解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学生不能理解某篇阅读材料,并不是因为语言知识障碍,而是他们根本不具有作者所想象的背景知识。 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初,可针对阅读课文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材料 配套使用的图片、光盘、实物、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引入课文的话题,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汪发萌 摘要:图式理论是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从语言材料中所获取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图式(schema)相互作用,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理解。本文试分析该理论,并运用它来探索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语言教学界历来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语言教学界的Schema理论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为之接受。DR-AT方法受到许多语言教师的青睐; SCA,WPM等措施成了教师的得力助手。本文将简要介绍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探索改进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 )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 )的著作。英国心理学家巴利特(F Burlett 1932 )认为图式是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1】。即阅读理解产生于文字及文字含义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的有机结合。读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作者利用文字所表达的确切含义。所谓背景知识就是指对作者利用文字所表示的具体事例背景的了解,包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等。文字包含两个部分: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简称SS部分和DS部分。SS部分是指印刷在纸上的文字;DS部分是指印刷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化)的含意。读者的背景知识与SS和DS部分的结合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并产生联想的过程,由此产生阅读理解。比如读到“人”(person)就会在背景知识的影响下,根据文章进程的具体内容联想到性别、年龄、外貌、性格、种族、母语、宗教,……;所以,只有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才会产生较深、较细、较广泛的联想,从而产生迅速的理解。有关的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阅读材料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他们的水平成正相关[2]。(杨丽,1996)学习者的图式知识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烈。如; And he had said: “Oh yes, Alice, even if there are only the two of us, let’s have a Christmas of our own” Then she had said,“ Let’s not trim the tree until tomorrow, Robert, I’m tired.”【3】 如果我们了解有关背景知识,就会将此句理解为:罗伯特、爱丽丝夫妇只有他们俩自己过圣诞节,妻子累了,不想装饰圣诞树。如果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就存在几个问题:是否圣诞节需要合家团聚?是否一定要装饰圣诞树?为什么圣诞节只有俩人自己过? 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讲解有关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简要历史等。这些知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指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以下两种阅读过程:TDP(Top-down Processing)即“自上而下过程”BUP(Bottom-up processing),即“自

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日期:

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论文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肖志红(长沙医学院外语系)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图式理论和相互作用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运用这种理论在阅读教学三个不同阶段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备试过级考试时如何讲解阅读理解,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相互作用模式为依托,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讨论如何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图式及相互作用模式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有康德提出。Bartlett(1932)在著作《记忆》中描述为:“图式是对于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他认为,图式是一个不断发生作用的既存知识结构,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此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来解释新的经历。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包括符号辨认和理解两个阶段。因此图式理论就是运用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这一认知框架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图式理论的研究促使专家们修正单纯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相互作用阅读模式由此产生。相互作用模式是现代阅读理论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撇弃了之前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不足,汲取了两者的优势,从而确立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阅读新模式。

从图式理论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钱秀芸

第9卷第7期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Vol.9No.7 一、引言 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大量盛行,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由于网络流行语大多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它的盛行给语言学的发展开拓了另一片天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和探析,然而,运用图式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还甚为少见。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1]。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知识对语篇或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就是图式理论。而本文则试图从图式理论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探讨“神马都是浮云”及“被就业”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 二、图式理论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图式理论认为,认知图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体现为文本理解依赖于读者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图式;另一方面,文本对读者原有的认知图式具有保留、强化、修改、更新等反作用[2]。从网络语言的诞生到它被人们所接受或认可,进而成为网络流行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依赖于读者头脑中的图式结构,图式结构又反作用于网络流行语,影响着它的传播。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接收过程,理解过程以及再创过程。 (一)接收过程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结构具有灵活性,能不断吸收新知识并随之发生改变,有些图式被保留、扩充或强化,而有些被修正和更新,还有些被摈弃,由新图式取而代之。引起认知图式变化的新知识既来自于直接经验,比如实践,也来自于间接经验,比如阅读[2]。 当一个文本信息与读者的认知图式相匹配、达成一致时,储存在读者头脑中的认知图式结构便保持不变,并且随着同类的文本信息量的增加,还会对该图式结构起到相应的强化作用。而当一个文本信息与读者的认知图式有所出入或相悖时,若文本信息是能为读者所接受或认可的,则读者的认知图式结构便会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修正甚至更新;若文本信息与事实相悖、不相符时,则该文本信息便会被摈弃。 “神马都是浮云”是近期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被网民们不断模仿使用。“神马”一词本指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亦可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浮云”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而网友蓉荣却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神马都是浮云”的新词。在此流行语中,“神马”并非是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是网友们在用拼音输入法打“什么”时,用“sm ”代替,因为打字太快,常在打“什么”时出错,打出一个“神马”来。“浮云”则意为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指“不值得一提”。至此,“神马都是浮云”便作为一个新的图式结构出现了。在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神马”与“浮云”是并列存在、分开使用的;而该作者将两者有意的结合,不仅构成了新的词句,而且还赋予了新的含义。新词的结合违背了已有的图式结构,它或者是继续被复制传播,或者被摈弃。但是,“神马都是浮云”网络语兼具经济性与时尚性,符合广大网友的心理需求,因此它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图式结构被创建,并储存在人们的大脑中。 “被就业”同样是今年流行的网络语,它来源于一篇《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就业”原本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然而网友却赋予它不合语法常规的用法———被就业,将它用作及物动词,一个人“被就业”,却没有施动者。这种创新用法明显与语法结构不相符,违背了人们大脑中已储存的图式结构。在了解其含义后,即用“被xx ”表达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受强势的权利任意玩弄的被动状态,网友们对该结构表示了赞同之意,认为该词能恰当地表达出一种对事实的无奈与委屈。因此,网友们对已有的图式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被 xx ”作为新的图式结构储存在大脑中。 (二)理解过程 认知图式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作用主要体现在已有的认知图式能帮助人们理解网络流行语的含义以及具体的语境,帮助人们消除文本的歧义。 例如新华社评论《淡定!“神马”都是浮云》关于广州亚运会中游泳名将张琳14日在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仅列第四名说:“要淡定!因为‘神马’都是浮云。……荣耀和胜 从图式理论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钱秀芸1,徐梦娇2 (1.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 要: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也传播着人们的心理。网络语言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流行起来,成 为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众多网络流行语衍生出来,例如“给力”、“雷人”等,它们不仅成为青少年们的口头语,而且被广泛用于报纸、新闻媒体中。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作为网络流行语传播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本文试从图式理论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进行分析。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网络流行语 131··

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英语语言材料的阅读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是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人们已有的知识或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脑中已存在的知识或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单元构成的,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决定阅读能力主要有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即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构图式则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特点、逻辑结构等的了解程度。(李景艳、卢世伟2001年提出)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受先前经验的影响,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重建的过程。读者对一篇文章能否理解、如何理解、理解的程度如何等,与其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有关。 学生阅读图式现状1.语言图式:大部分学生的词汇积累不足,语法基础薄弱、习惯用语难于理解,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知识储备这方面做得不错。2.内容图式:学生在阅读当中往往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在阅读之中难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也难以对信息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联系。3.结构图式: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文章体裁特点,也不善于分析文章体裁特点;此外,学生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感到模糊,难以理解主题的发展。 二.阅读图式建构 针对学生在阅读图式上的不足,联系以前一些尝试以及另外一些设想,初步设计以下指向运用能力的阅读图式建构复习备考计划。1.语言图式的建构1) 词汇学习与积累:首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词汇学习。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忆词汇,而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让学生真正记住词汇,学生需要结合句子和阅读才能真正学会单词的运用。在阅读中,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新词的词义,一开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么进行词义猜测,尽量培养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形成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其次,并非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就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是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对句子和文章进行推论,逐步向下推进,最后达到理解全篇的目标。在这环节中,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词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段落乃至全文。另外,学生在课外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自我增加词汇量,而且还能接触到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课外读物的选材尽量适合学生的程度,不建议选择过长或过难的材料,以免削弱阅读热情。2) 语法和习惯用语首先,在语法学习中我们需要建构合适的语境进行教学,而不能让学生脱离了语境进行语法学习。其次,在阅读之中,对于学生因为语法知识欠缺或者不会运用语法知识而导致阅读困难,教师需要举例分析某个语法知识在句子和篇章中的运用,指导学生怎么进行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习惯用语,除了记住习惯用语的基本意思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分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多看英文报刊和英文影片,这样使得学生更加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表达习惯。2.内容图式的建构对于内容图式的建构,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1) 课堂在阅读之前,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根据图片、标题猜测文章主题。在阅读过程之中,还要根据文章需要适时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知识背景,让他们能在阅读之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消除阅读障碍。此外,复述课文也是锻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2) 课外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创建一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做法,通过第二课堂,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接触到更新的英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本校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电影欣赏、英美文学欣赏、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活动、报刊阅读等。这些活动也可以增加到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一)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一) “图式”是由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在《记忆》一书中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现代图式理论是70年代后期,当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到心理科学,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Rumelhart,1980)把图式称之为认知的建筑块料(或“组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①他认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头脑中都是被安排到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式。图式除了包含知识本身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之外,还包括这些知识如何得到应用的信息,即包含一般所谓反映着知识结构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一系列认知的框架。在教学过程中还包括教师的认知图式等。②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具有可变性、结构性与主动性的特征,他们所使用的图式概念,其含义已经远远超出巴特利特等先驱者所使用的图式含义。它对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分析,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研究,这是认知结构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教会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具有指导意

义。 一、语文阅读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修正、丰富学生语感图式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接受外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个体内部图式——认知结构的变化,达到平衡。③鲁墨哈特(1980年)也指出发展新知识(图式)的三种过程:增长、调谐和重构。前两种过程是同化,即“旧瓶装新酒”,后一种则是顺应。④具体到阅读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认知过程。读物作为一种客体,负载著作者显露或隐蔽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由于阅读的对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一些符号,某一字和词的含义不在于这些文字符号本身,而在于使用这些文字符号的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对这些符号的理解。所以说,阅读活动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和文字的语法修辞特征进行“释义”的过程。“释义”时,需要阅读主体过去经验背景中的认知结构的各种思维组块参与作用,不然的话,就无法理解。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阅读中会形成各种“思维组块”,汇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当他面临解决的问题时,就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并检索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思维组块,借以分析、对照、推理,达成知识的沟通与运用,导致问题的解决。⑤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旧图式)与阅读课文中新知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新图式),或者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补充、丰富和修正的过程。这是一个内部同化与顺应的功能性平衡的复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珠海市前山中学叶淑芳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图式;图式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 一、图式理论概述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图式是指高级的、复杂的、日积月累的结构,是“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Cook,1989)。Thomas Devine(1987)将图式定义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位(Schemata)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的单元即图式。Widdowson(1977)认为,图式是认知的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Rumelhart(1977)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 图式有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如果学生在阅读中能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将会对把握文章内涵、内容和整体脉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二、图式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产生了阅读。例如:我们提到“上山下乡”,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明白,而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不明白。因为前者有这方面的图式,后者则无。再如一篇描写人们搓麻将的文章,没有搓麻将的外国人读起来就会如坠五里云雾,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可见,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会失败。 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通过使课文结构化,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层次结合

试论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试论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顾 晔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阅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和运用。本文结合本人实验,拟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程序和教材编排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 什么是图式理论?美国人工智能专家芮默哈特(Rumelhart)把图式定义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人们长期记忆中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简言之,就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人们已有的知识并不是孤立零乱的,而是有组织的有序积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是一个大的级层系统,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下面又有更小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储存在人们的长期记忆中,触发一个概念可能会引起整个概念网络的反应。人们在接到新信息时,总是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对新信息的理解往往受到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的支配,而所激发的图式必须与输入的新信息相关联。图式不是静止的、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建设性的。在阅读过程中,每一个输入的信息都受读者图式的检验,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必须符合图式或者修正图式以符合新的信息,否则文章的信息就可能被误解(Carrell)。 (二)图式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 图式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是“自下而上”(bo ttom-up)与“自上而下”(top-do wn)交互作用,同时加工。 1.“自下而上”的方式:指读者在阅读时主要根据文章中符号所构成的意义进行理解。这是一种信息驱动的、受文章支配的阅读过程,使读者容易注意到新信息。 2.“自上而下”的方式:指读者以头脑中的高层次图式预测输入的信息,仅从文章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以证实或否定其预测,这是由作用于文章的读者思想所驱动的。 重要的是这两种处理方式应在学习、分析、理解过程的各个层次同时发生。 (三)图式理论的类型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 a):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阅读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2.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 a):包括依赖篇章情境的图式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前者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字词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图式;后者指贮存在读者记忆中的有关世界知识的图式。这是阅读的核心部分。 3.形式图式(for mal o r o rganizatio nal schema):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作者总是按照一定的语篇结构规律来安排思路的。 99

图式理论论文阅读策略论文:从图式理论视角看阅读策略培养

图式理论论文阅读策略论文:从图式理论视角看阅读策略培 养 摘要: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式理论将为阅读过程做以解释——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说图式理论对于阅读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图式理论进行研究,从而来揭示阅读策略的培养。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策略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比如,我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习性等很多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习性等有关知识是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所以说,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阅读作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做好阅读教学的培养。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培养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变的尤为重要。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借助视觉通过思考来理解文字、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针对图式对于人脑的反应,因此,图式对于阅读来说非常重要。

一、图式与图式理论 1.图式 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和其它知识。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在他的记忆理论中首先提出图式(schema)这个概念。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并且还认为图式可以对新获得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和改造。图式作为一种储存在大脑的抽象的包含空档(slot)的知识结构,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能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每个空挡被具体信息填充后,图式便有了具体样式。图式具有一般性、结构性、知识性、综合性等显著特点。然而,阅读是一种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阅读者用眼睛的移动、注视和回视获取直观的信息,从而对直观信息进行加工,这一过程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辩认、记忆、联想、回忆、综合、分析、推理、预测,甚至有时还会产生再创造等各种活动。 2.图式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鲁墨哈特(rumehart)出现了,他是现代图式理论的代表,并且,图式理论成为阅读心理学领域中研究阅读理解过程的主要理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依据该理论,人脑中所

关于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关于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论文摘要]图式理论为荚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现念.但很多人从图式理论得出错误的认识.认为英语阅读障碍要来自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文章分析和反驳了这种错误认识.并就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提出自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图式.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教学 目前.外语界从国外引进新的阅读教学理念t提倡采用整体教学模式来进行外语阅读教学.这种以图示理论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否定.图式阅读教学理论认为.意义来自于文章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图式的匹配.阅读时.映入读者眼睛的词、句会首先对读者产生刺激.激活他头脑中的图式网络系统.使他对文章下面的内容产生预期和猜测.在这种预期与猜测的引导下.他完成阅读的过程.不断对原来的猜测进行验证与修正.不仅如此.阅读的过程是对读者原有图式系统的进一步丰富.读者通过阅读不断扩大他的图式网络.反过来对他将来的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图示整体教学模式 图示整体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强调的语篇的整体输入.而不是词、句的片段输入.二是它强调图式在阅

读中的重要作用.关于语篇整体输入我们不需要说更多的.语言不是分离的词和句子.而是以语篇形式出现的一个整体.强调语篇整体输入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图式.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一个最常见的理解就是把图式的重要性理謦成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图式整体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图式实际上就是人头脑中对外部世界的形象化记忆.人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它们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一个个图式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图式网络.这实际上就可以被理解成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系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是对文本内容进行解析的过程。这一解析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心理、文化、逻辑、语言等诸多要素。图式这个概念就充分反映了非语言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有关文化背景知识作用的认识的偏差 但是在这里有的研究者和语言工作者开始发生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既然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是如此重要.阅读教学自然要把文化知识的灌输放在首位.于是阅读教学成了文化教学.成了背景知识的教学。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首先和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种常见的思维错误。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种概念.即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概念在我们的思维中是经常混淆在一起的.实际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模式 阅读教学尽管一直居于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尽管已经重视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但这种应用很多是无意识的,缺乏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阅读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主题思想,或标题,推理题目等感到无从下手,经常是以偏概全。另外教师也侧重于语言点,词汇的教学。这都说明教学中缺乏对文章总体结构的训练,使得学生不懂得段落间的关系,忽视了对文章意义的理解。 在理论上看,一方面,教师对于阅读过程的认识,更多的采纳自下而上的过程,把阅读看成是变动的过程,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过程;或者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到是阅读是主动,被动,还是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阅读的教学策略认识不足。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层次上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语篇的各个层次的信息互动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教师理论的更新和在实践上的进一步应用。 一、图式理论 1.图式概念 “图式”(Schema)的概念源于1912年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1932年,Bartlett 将“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1963年,心理学家Ausubel提出阅读前导(Advance Organizer)这一概念,建议在阅读前,以书面形式向读者提供背景知识。 1977年美国智能专家D. Rumelhart 发展了图式理论,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自那以后一系列意义相关但又不完全的术语被提出:script, plans, goals, frames, expectations and chains. Schank 和 Abelson (1977) 用“script”描述特定语境中的一系列事先决定好的,定型化的事件的结构( a structure that describes in a predetermined ,stereotypic fashion appropriate sequences of event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Minsky(1982) 用frame 来表示定型化情况的记忆结构(memory structure that represent

当代阅读认知理论

当代阅读认知理论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者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一、背景: 1、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 2、研究的两种方法: 方法:观察、数量统计、系统分析 1、眼跳、眼停与阅读的规律; 2、字词句的认读规律; 方法: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心理分析: 阅读注意、想象、多因素 思维、记忆、情感的认识 对象:动态 阅读表述、评价过程 3、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 一、有选择的获取加工环境的有机体 二、人对刺激的反应:信息加工系统 三、顺应或者同化机制,强化或者改变认知结构 4、研究对象 理解及其产生,如何更加有效地理解 表征:学习者在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 二、阅读认知思想 1.认知心理学家雷斯尼克的经典定义:“阅读是一种构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在这个定义中,雷斯尼克把阅读作为一个构造的过程,强调两个关键点,即推断能力和原有的知识。 2.原有的知识中重点是纲要,它是理解文章的框架。 雷斯尼克认为,“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重要题目是,读者原有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原有知识的研究重点是纲要概念,即理解文章的框架。” (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雷斯尼克认为,纲要是知识结构的原型。从理论上说,一个读者所具备的知识不可能就是知识结构的原型,只可能有程度不同的接近。 利用纲要知识,能够使读者对读物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产生疑问、印证、探究等阅读心理,“纲要的间隙被提问充塞,并形成读者完整的情境心理模式。”3.斯坦和特拉巴索认为,“对阅读理解尤其有重要意义的是,读者原来具有叙述形式的知识……事件发生的典型顺序和导致发生这种顺序的规则可以看成故事的语法。故事的语法则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纲要。纲要能够告诉他该发生什么事件,也告诉读者故事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 (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从知识结构的原型(纲要)到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