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障碍及防治原则

常见精神障碍及防治原则

提要:精神障碍是一类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

疾病,它包括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在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

理冲突或心理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健康。本章内容

主要是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及防治原则,通过学习使

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积极采取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及时

求助心理医生的帮助,使其正确得到“自助”和及时的“干预”。

神经症

一、神经衰弱

(一)临床表现

11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

这主要表现在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无章,是个体的主观

体验。但言语不多,易疲劳,休息后疲劳也不能解除,只有心情

好疲劳才会减轻。

21情绪症状突出

持久长期的烦恼;易生气,爱发怒,容易急躁;心情紧张,

无法松弛,工作效率低。

31心理生理障碍

失眠,入眠困难,易惊醒,多梦,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

头昏、头脑发胀),植物神经紊乱。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

心慌、心跳加快。呼吸系统表现为出气不舒畅、胸闷气短。消化

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还有的表现为

月经不调、遗精等。这些表现都是非器质性改变。

(二)病因

11遭遇某些负面生活事件

如亲人去世,与家人、同学、老师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学

业受挫等,由这些负面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忧虑、愤怒、怨恨、委

屈及悲伤等情绪体验可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失调。

21生活及学习安排不当

杂乱无章,因所计划或规定完成的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而产生

的慌乱和紧迫感,以及对学习、生活环境突变的不适应。

31身体患有某些急慢性疾病

长期失眠及其他可能降低机体功能的各种生理因素。

41学习和脑力劳动时间过长

缺乏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同时思想负担过重,对学习或工作

不满。

51个性及人格特征关系

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急躁、自制力差、胆怯、自卑、依赖

性强或主观任性的人易患神经衰弱。

(三)治疗原则

11寻找病因

采取有力措施消除病因,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休息,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

21心理治疗

领悟疗法:重点帮助患者从认识上改变对神经衰弱不正确的

看法,让其明白此病是大脑机能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是可以治愈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1药物疗法

对顽固性的失眠可采用一些镇静剂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

应用安定、利眠宁、养血安神片等药物,如果滥用药物则易造成药物成瘾、依赖。

41其他疗法

脑功能仪保健治疗、脑功能神经反馈治疗、音乐疗法、适当

的体育锻炼、文体活动。

二、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是指由于精神持续的高度紧张而产生的惊慌发作,伴

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不良刺激或预感到会出现的情境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袭击或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轻度焦虑在正常人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发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也是一种有益保护性反应。适度的焦虑对学习和工作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还会使人应付不良处境。而真正的焦虑症却不同,它是一个人在毫无缘由或在无关紧要的情况下呈现出的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并非由实际威胁而引起的,其紧张及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一)临床表现

11急性形式(或惊恐发作)

患者常出现大祸临头或死亡来临之感,内心体验是害怕,提

心吊胆,甚至惊慌和恐怖,有一种快要虚脱的感觉,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急等,发作时通常可持续数分钟。

21广泛性焦虑

这主要表现为精神不安、心情紧张和容易感到激怒、头痛、

背痛、全身颤抖等,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胸闷气短、脸色发白、恶心呕吐、全身无力。患者常因不明原因的惊恐而意志消沉、忧虑不安、夜间入睡困难。

(二)病因

11个体因素

一是焦虑症的产生与早期经验、个性特点有关,幼时遭受不

良刺激、不公平对待会导致个体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调整,儿童时期的创伤体验常会由于现实生活某些事件的唤起作用而诱发焦虑症。心理素质在焦虑症中有重要作用,自卑、谨小慎微、多疑、多愁善感、情绪不稳的人在遇到轻微的挫折或身体不适时就会引起焦虑和紧张,也就是具有焦虑特质的人,容易得焦虑症。

21精神压力因素

长期面临威胁,或处于不利环境,或遭遇重大的负面生活事

件时,或者因对一些事件、问题感到困惑、迷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治疗原则

11自我调节

常用的方法有:适度运动,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适当做一

些放松活动,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力量。

21心理治疗

放松疗法对改善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当个体全身松弛的时

候,生理警醒水平也全面降低,心率、呼吸、脉搏、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指标可出现与焦虑状态逆向的变化。临床上常用肌电、脑电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伽等方法来进行放松治疗。另外,对经历的生活事件可以用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认识理解,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31药物治疗

治疗时可以服用抗焦虑类药、镇静药及抗抑郁药,也可配合

使用养心安神中成药等。

41预防

学习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三、强迫症(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

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一)临床表现

11强迫怀疑

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明知这种怀疑没有必

要,但又不能摆脱。如出门后怀疑家门是否关好,灯是否熄灭,写信的地址是否错了,等等。

21强迫动作和行为

主要表现为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性洗涤和强迫性的仪

式动作等。

31强迫意向

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产生了

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患者明知这种欲望、冲动是违反自己意愿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却不能摆脱,因而十分痛苦。(二)病因

一般观点是强迫症由人格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而致病。

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因素及激烈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往往是此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许多患者发病前都具有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心、追求完美等人格特点。

(三)治疗原则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1矫正疗法

橡皮圈疗法较为常用。该疗法利用拉伸预先套在患者手腕上

的橡皮圈,当强迫观念出现时,拉伸橡皮圈,抑制强迫行为。21认识领悟疗法

通过心理分析,指出这种行为的幼稚性以及不符合正常人的

逻辑等,逐渐引导病人认识病情。

31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1其他治疗

脑功能治疗,脑神经反馈治疗。

四、恐怖症(恐怖性神经症)

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

并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焦虑不安。与正常人不同,患者明知恐怖症状过分、不合理、不必要,却无法控制,且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植物神经症状。因为有回避行为,所以常常影响正常的工作及学习。

(一)病因

11遗传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恐怖症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都是遗传性

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易产生恐怖感。

21性格特征

性格偏向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和内向,尤其是社交恐

怖症的患者,性格特征更加明显,他们往往比较孤僻和敏感。31自身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

例如,曾经遭遇过车祸的人,就可能对乘车产生恐惧。

41社会、家庭、文化因素

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

等有关,如因被狗咬过而怕狗。社交恐怖症的形成与社会、家庭、文化的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二)临床表现

11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对社交场合感到害羞、不安、怕

人耻笑,进一步影响其姿势和动作,因而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书写或吃饭等。常见有赤面恐怖和对视恐怖。社交恐怖的核心是怕人,各种变异都可以视为人的象征化,我国临床最常见。

21单纯恐怖症

表现为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或处境,如动物、高处、黑暗、幽闭、空旷处等感到恐惧。

31场所恐怖症

一种是患者害怕被人注视,因此他们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

而在没有人的僻静处心里便踏实;另一种是患者害怕自己会晕倒或死去而旁边没有亲人救他们,害怕到僻静空旷的地方。

41疾病恐怖

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脏病、结核病、麻疯病、中风

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艾滋病的心理恐怖,则称为“恐艾症”。

(三)治疗方法

11肌肉放松疗法

让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中,舒服地躺在沙发上,排除一切杂

念,医生借助口头语言指导其学习用意念和控制呼吸节律来放松全身的肌肉。

21系统脱敏

列出患者恐怖程度不同的事件,列出恐怖事件的层次,由干

扰程度最轻到干扰最大的事件,共分为10个等级。指示患者想象恐怖事情运用学会的肌肉放松技术去进行抵抗,这样循序渐进,刺激放松再刺激再放松,逐渐脱敏,直到最高一级的

主观干扰刺激不再引起焦虑为止。

3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五、疑病症

疑病症是患者担心或相信其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

持久和先占观念,因躯体症状而反复求医,虽经反复的医学检查为阴性和医生的无病解释也不能打消其顾虑,常伴有焦虑或

抑郁。

(一)病因

11疑病者有典型的人格

笼统地称之为神经质。信奉养生之道,过分注意来自内脏和

肢体的感觉。

21对医药知识特别感兴趣

易受医生及医书的影响。

31对各种生物性危险十分担心害怕等

(二)临床表现

11心理障碍

一方面患者对身体过分注意及过敏。例如若偶然发现一次早

搏,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要求各种检查;另一方面,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几乎完全消失,终日生活在担心害怕之中。

21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的表现繁多,可以有各样躯体不适的主诉,患者的

描述可以是部位非常清楚,也可以是各种模糊不清的症状。

31社会功能障碍

患者只关心自己的病,在单位或家庭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

四处求医,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而且埋怨别人对他的关心不够,喋喋不休地主诉常致他人反感,也使患者变得自怜,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患者对医生两价性依赖,一方面有求于医生,另一方面对医生产生不满,认为医生查不出病,或不开化验单、住院单、不给特殊治疗。

(三)治疗方法

各种积极心理治疗均有效,而药物治疗有害无益,只能加重

病人的疑病观念。

六、癔病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作用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或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病理基础。

(一)病因

起病与心理冲突,性格特征(如逻辑的情感,高暗示,自我

中心,富有幻想)以及一定遗传素质有关。

(二)临床表现

11分离型障碍

精神活动解体,不同的精神活动之间分离,如发作性意识改

变,假性痴呆、附体体验、神游和心因性遗忘。

21转换型障碍

强烈的情绪反应转化为躯体功能障碍,如各种感觉、运动障

碍、抽搐震颤等,而躯体症状一出现,情绪反应便消失,而且对情绪反应不能回忆。这些躯体功能障碍无法用解剖生理来解释,甚至相互矛盾,而且患者对这些症状漠不关心或泰然处之,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可以消除症状。

31躯体症状

这类症状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模糊不清,部位不定的躯体

不适。

41其他形式

()流行性癔病:常发生于一个群体内,开始是一个人发

病,周围的人目睹其症状,通过暗示和自我暗示出现相似症状,多短暂,女性常见,疲劳是诱发因素。

()赔偿性神经症:因为事故、工伤、纠纷要求赔偿经济损

失,症状夸大持续存在,但由于无意识机制作用,并非受本人意识支配。(开始可能是有意识的,但以后反复强化变成无意识了。)()职业神经症:这是一类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运动协调障

碍,例如书写痉挛症,因书写任务重,疲乏,出现手部肌肉震颤、痉挛,无法使用手指、前臂甚至整个上肢,若改用其他手工动作则手指运动恢复常态。

(三)治疗方法

治疗上可用暗示治疗(主要用于消除症状),催眠疗法(用

于分离型障碍),支持及认知心理疗法,也可用药物治疗。

补血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319234418.html,整理

常见精神障碍及防治原则

常见精神障碍及防治原则 提要:精神障碍是一类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 疾病,它包括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在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 理冲突或心理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健康。本章内容 主要是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及防治原则,通过学习使 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积极采取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及时 求助心理医生的帮助,使其正确得到“自助”和及时的“干预”。 神经症 一、神经衰弱 (一)临床表现 11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 这主要表现在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无章,是个体的主观 体验。但言语不多,易疲劳,休息后疲劳也不能解除,只有心情 好疲劳才会减轻。 21情绪症状突出 持久长期的烦恼;易生气,爱发怒,容易急躁;心情紧张, 无法松弛,工作效率低。 31心理生理障碍 失眠,入眠困难,易惊醒,多梦,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 头昏、头脑发胀),植物神经紊乱。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 心慌、心跳加快。呼吸系统表现为出气不舒畅、胸闷气短。消化 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还有的表现为 月经不调、遗精等。这些表现都是非器质性改变。 (二)病因 11遭遇某些负面生活事件 如亲人去世,与家人、同学、老师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学 业受挫等,由这些负面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忧虑、愤怒、怨恨、委 屈及悲伤等情绪体验可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失调。 21生活及学习安排不当 杂乱无章,因所计划或规定完成的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而产生 的慌乱和紧迫感,以及对学习、生活环境突变的不适应。 31身体患有某些急慢性疾病 长期失眠及其他可能降低机体功能的各种生理因素。 41学习和脑力劳动时间过长 缺乏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同时思想负担过重,对学习或工作 不满。 51个性及人格特征关系 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急躁、自制力差、胆怯、自卑、依赖 性强或主观任性的人易患神经衰弱。 (三)治疗原则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Ⅲ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2.1.2中国双相障碍流行情况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如中国内地12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 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在0.7%~1.6%之间,香港特区(1993)男性为 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倍。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六大类精神病的诊治(精)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精神分裂症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4、偏执性精神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大众版)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 (大众版)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组进展性,慢性迁延的重型精神障碍,主要以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的异常为主要表现;最终会导致职业和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异可以很大,地域、种族、文化、经济等因素是导致差异的不可变因素。总体上,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发年龄和病程特点上。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之间,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二、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多隐匿起病,急性起病者较少。 (一)前驱期症状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表现之前,可能表现为前驱症状。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②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和想法,学习、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等。 ③感知改变: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④行为改变:如社交退缩或丧失

兴趣,敏感多疑,职业功能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爱好〃,如痴迷某些抽象的概念、哲学和宗教迷信问题等。⑤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虚弱感、头痛、背痛、消化道症状等。⑥部分青少年患者会突然出现强迫症状为首发症状。由于上述这些变化缓慢,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且常常对这些症状有较为合理化的解释,往往被忽略,经常在回顾病史时才能发现。 (二)显症期症状 1.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言语和行为的紊乱(瓦解症状)。 (1)幻觉:幻觉属于感知觉障碍,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均可出现,但以幻听最常见,幻听通常被体验为不同于患者自己想法的声音,不管这个声音是否熟悉。幻听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如虫鸣鸟叫,机器的隆隆声或音乐声等;也可以是言语性的,如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或听到某人或某些人的交谈秽语或议论,或听到来自神灵或外星人的讲话,也有可能是评论性的,声音对患者评头论足,患者可能因为评论内容的好坏表现为沾沾自喜和大发雷霆。也可能是命令性幻听,声音让患者跳下去,患者可能会从几层楼的高度跳下来。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出来。 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样可出现幻视和其他类型的幻觉,如一个精神分裂症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被问及为什么如此,患者说:“有一只大红公鸡在院子里跑,我在抓公鸡(幻视)”。幻触一般较少见,有时患者感到自己身体上有刀割、电流灼伤、针刺、触摸或被强奸的感觉,或感到皮肤里有虫子跑。精神分裂症的幻觉既可以是形象生动的真性幻觉,也可能是形象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听、妄想、思 维紊乱和社交障碍等症状。在治疗和预防精神分裂症方面,制定一份 明确的防治指南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科学而有效的指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 会功能。 1. 诊断与评估 精神分裂症的准确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医生应该综合患 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检结果进行评估。同时,可以通过采用病程观察、心理评估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来辅助诊断。在评估过程中,应该注意 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抗精神病药物,如第一代 经典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被广泛用于防治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调整,遵循个体化治疗 原则。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定期复查患者 的生理指标。 3. 心理社会干预 心理社会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的 患者常常面临社交功能障碍、就业困难和家庭关系问题等。心理社会

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康复疗法等多种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康复与自助支持 康复与自助支持是精神分裂症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患者和家属应定期参加康复训练和支持小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康复活动可以包括社交游戏、职业训练、艺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和社区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5. 预防与早期干预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应该加强对于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早期干预中,可以采取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和康复支持等综合措施,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提供给公众的相关教育宣传也非常重要,以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促进整个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的关注。 结语 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指南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明确的诊断标准、适当的药物治疗、全面的心理社会干预、恰当的康复与自助支持以及有效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精神分裂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信在医疗专业人员、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为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 前言 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编写《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老年期痴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们是《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规定的重点疾病。 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无疑是目前我国精神科服务的重点,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专科服务的重点病种。抑郁障碍,则包括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上三类精神疾病,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造成主要劳动力年龄段(15~45岁)的十大主要致病病种。随着人lZl 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将为今后一段时期中,致残率增长最快的精神障碍。ADHD(旧称多动症),则为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张明园舒良2006年9月 1双相障碍的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l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一3为主。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一10及DSM-IV 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一3与ICD一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IV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5双相障碍的治疗 5.1.1综合治疗原则 尽管各类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精神药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双相障碍各种发作的急性期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应采取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1.2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间歇或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尤以快速循环病程者为甚。因此,双相障碍是慢性病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医生应在治疗开始前即向患者和家属明确交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实施办法,争取良好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可分为3个治疗期: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07版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 前言 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编写《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老年期痴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们是《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规定的重点疾病。 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无疑是目前我国精神科服务的重点,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专科服务的重点病种。抑郁障碍,则包括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上三类精神疾病,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造成主要劳动力年龄段(15~45岁)的十大主要致病病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将为今后一段时期中,致残率增长最快的精神障碍。ADHD(旧称多动症),则为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本《指南》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国际精神药物治疗规程委员会(IPAP)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专家也多次提出咨询建议。在格式方面则参照卫生部和高血压联盟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本《指南》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和ADHD 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防治必须采取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综合措施。.合适的精神药物治疗对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视也不能偏废心理社会干预。老年期痴呆虽以生物学因素为主,但在干预方面,社会心理干预仍占重要地位。 本《指南》的另一指导思想是上述各类精神障碍,都呈慢性或慢性发作性过程,因而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在《指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特征为患者情感波动幅度较大,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的水平。 一、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患者在生理、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交替表现为抑郁和躁狂的周期性情感状态。 二、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CCMD-5)的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 1. 抑郁期症状: - 持续的抑郁心境 - 对平日感兴趣或愉悦的事物明显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 失眠或过度睡眠 - 负罪感或自责感 -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困难

- 意欲降低或疲乏感 - 减少或增加食欲 2. 躁狂期症状: - 持续心境持高或愉悦 - 高度自信或自大 - 思维跳跃或话语过多 - 躁动不安或过度活跃 -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冲动 - 失眠或减少需要睡眠 - 不适当或过分增加的活动 三、治疗原则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 3. 早期干预:在症状出现早期尽早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病情和改善预后。

四、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抗 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具体选择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 以及患者个体化的因素而定。 五、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常用的心理治疗 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插入治疗(IPSRT)和家庭治疗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战胜心理困扰。 六、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远离不良嗜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 烈运动等。 七、康复管理 康复管理包括定期复诊、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社会康复等。患者 应参与康复管理计划,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 的康复服务。 结论: 通过本指南,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 和治疗指南,以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精神 障碍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和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一、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双相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的常见精神障碍。常与焦虑共症状,共病物质滥用,也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呈反复发作性病程,躁狂/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特征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病程多型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延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恢复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会出现发作频率加快、病情越发复杂等现象。 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典型临床表现可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几种形式。 (一)抑郁发作 典型的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 1.情绪低落抑郁发作最主要的、原发的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从轻度的闷闷不乐到严重的痛不欲生、悲观绝XX可以出现。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对任何事情都

提不起兴趣。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节律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感觉脑子像生锈的机器,临床上表现为主动言语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无法交流。 3.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减弱,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思维灵活性减退。 4.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而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动作行为缓慢,生活被动、懒散、日常生活需要督促。不想做事,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患者也可能出现一些精神运动性改变、生物学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 5.精神运动性改变 (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表现为莫名其妙地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可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 (2)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由于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思考一个问题,实际上,思维效率下降,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精神病防治方法

精神病防治方法 精神病的压力连源于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而有的人对于这种压力也不会对外释放,这样只进不出的压力,就会慢慢的让人的精神崩溃,以致慢慢的演变为精神病,极强的自尊心也会使人们压力过大,因为事事不顺心是正常的欧,下面一起来看看的精神病的防治。 一概念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二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界与精神病学界有普遍公认的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即: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 西药方:齐拉西酮、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托嗪、奥氮平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国精神病患者是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有精神病患者1亿人,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2心理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部分精神病,在北京等地,部分对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彻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及风险防范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及风险防范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预防规范及风险防范 精神科疾病多为反复发作、慢性迁延,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到来,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精神健康。因此,对精神科疾病及早的治疗,有效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已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常见的精神科的并发症有: 一、并发结核 精神科病人具有生活懒散、行为退缩,饮食不主动,孤僻、少动等症状,常常导致营养状况下降及机体抵抗力差,所以容易导致并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及肠结核等。 (一)预防规范: 根据本地区结核病流行情况、本机构的诊疗条件等,制定本机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并确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计划的实施。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本机构中结核病感染危险区域、危险场合的界定以及危险级别的确定。 2.采取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设备。

4.涉及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二)风险防范: - 1 - 1.展开本机构肺结核感染风险性评估。 2.制订本机构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 3.建立健全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4.展开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防护的技术培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5.开展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宣传教育。 二、合并肝脏疾病 肝脏是人体代谢异物的找器官,也是药物和毒物损害的主要靶器官。由药物引起肝脏组织和功能的改变称为药源性肝病,这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 (一)预防规范: 在精神科用药前需检查肝功能情况,用药时应尽量选择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造成肝功能进一步下降恶化,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一旦发现肝功受损,则应根据受损情况决定是否停药、减少药物剂量以及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 (二)风险防范:

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

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下是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的概述: 1.安全原则 在用药前,医生应常规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并定期复查。某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既往有严重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与其它药物合用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等。在特殊情况下,如病人对常用剂量的药物反应不佳、临床医生对鉴别药物副作用与精神症状有困难等,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2.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 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常选用不同的药物。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根据病情、症状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 3.个体化用药原则 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个体的最低有效剂量(最大疗效,最少的副作用)进行治疗,避免超大剂量用药而导致严重副反应的发生。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长期治疗原则 急性期以系统的药物治疗为主,疗程为2—3个月。慢性期采用药物维持治疗,维持的药物剂量应是较低的有效剂量,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患者的发病次数和症状调整。长期治疗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

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5.合并用药原则 当有抑郁症状时,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物;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时,应合并使用抗锥体外系副作用的药物。合并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6.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原则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尽可能用最小剂量、保持极佳效应,避免用超大剂量,可采用“药物假期”,即周末停药等方法预防其发生。此外,定期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和训练也是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重要措施。 总之,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长期治疗和定期评估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关键。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 一、治疗策略 (一)对首发患者、复发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策略 对于首发患者要①早发现、早治疗;②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③根据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疗效确切、症状作用谱较为广泛、不良反应轻、便于长期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④积极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属重视、配合对患者的全程治疗;⑤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 1、急性期治疗 1.1、目标 ①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②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③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④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意识障碍等。 1.2、策略 治疗开始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神经系统及精神检查,同时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EKG等,测量体重。作治疗前评估,与治疗中进行复查比较,以便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①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鲜明,以阳性症状、激越冲动、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宜采取积极的强化性药物治疗,争取缓解症状,预防病情的不稳定性;②争取扩大基本痊愈患者的比例; ③药物治疗建议可按治疗程序(见后)进行,疗程至少4~6周;④根据病情、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选择治疗场所,包括住院、门诊、社区和家庭病床治疗;当患者具有明显的危害社会安全和严重自杀、自伤行为时,通过监护人同意需紧急收住院积极治疗。⑤进行家庭教育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急性期为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向家属(或患者)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性质、症状表现及危害性、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及疗程、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治疗不良反应等,与家属协商治疗方案,得到家属(或患者)对治疗的知情同意。同时减少急性期对患者的刺激和应激,为保证患者及照料者的安全提出建议。争取家属和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增强药物疗效。在症状改善后,鼓励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以利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2、恢复期治疗(巩固期治疗) 2.1、目标 ①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②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③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 ④预防自杀。⑤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迟发性运动障碍、闭经、溢乳、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心肝肾功能损害等。 2.2、策略 ①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原有效药物、原有效剂量坚持继续巩固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 ②治疗场所可继续住院结合试出院以适应社区生活;或出院门诊定期随访治疗;或社区治疗。③同时配合家庭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治疗。 恢复期向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何识别及处理精神症状的反复,长期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治疗不良反应,减少对患者的应激和刺激,以促进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的依从性,鼓励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中发挥出尽可能的高的合理的水平,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3、维持期治疗 3.1、目标 ①预防再一次疾病的发作或预防原已比较稳定的病情恶化;进一步缓解症状。②提高药物维持治疗的依从性。③恢复社会功能,回归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北京回龙观医院尚兰 随着精神病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精神科的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以前我们认为精神障碍是一个功能性疾病,现在我们认为它是对生物、心理和社会都有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的致病因素不同,治疗的方案也不同。 一、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综合治疗原则 对精神患者应综合考虑与发病有关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制定整体性的治疗方案。 1.针对生物学因素的治疗 包括药物学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2.针对心理因素的心理治疗 如知识性的心理治疗、个别的心理治疗、小组的心理治疗以及行为治疗等。 3.针对社会学因素的治疗 采用家庭治疗,特别是对情感障碍,如焦虑障碍的患者。 (-)疾病不同时期治疗原则 1.急性期治疗 (1)快速控制精神症状,降低患者对他人或自己的危险行为,比如自伤、自杀的行为。 (2)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注重排查躯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在给予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检查患者有无躯体性疾病。 (3)关注患者有无危险性。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冲动或攻击的行为,要考虑使用镇静作用突出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咤醇肌注。抑郁症自杀企图明显的,可给予MECTo 2.巩固期治疗 这一期间病情不是特别稳定,可能会出现症状的波动,所以我们要仍然沿用急性期的药物剂量来进行巩固,时间一般是4〜6个月。 3.维持期治疗 这一期间药物剂量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比巩固期的剂量适当降低,并配合家庭教育、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交代患者和家属进行定期的随访,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波动,有利于患者的继续治疗。 (三)维持期治疗的原则 4.治疗的目的 (1)消除精神症状 精神疾病大多为慢性过程,容易复发,但目前我们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所有的药物治疗都只是对症治疗。

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第一节精神障碍的预防 一、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据WHO资料,全球精神疾病绝对数高达5亿多。WHO(1990)“精神发育迟滞初级预防指南”提示,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发展中国家4.6%、发达国家为0.5%--2.5%;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发展中国家为0.5%--1.6%、发达国家为0.3%--0.4%;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2.88%。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也成为重点关注的精华素疾病。美国65岁高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病人达4.5%;北京西城区痴呆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5172名60岁及以上老人中,痴呆患病率达7.54%,其中脑血管性痴呆5.03%、老年性痴呆1.93%、混合型痴呆0.39%;65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10.26%。 由于精神病学在整个医学中发展较晚,也由于本专业自身基础理论的复杂性,有相当多的常见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加之旧观念的影响,精神病的病因被长期地认为神秘莫测而忽视,妨碍了精神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实际上,精神病人一人患病往往累计家庭和集体,无可避免地影响到劳动生产。有些病人还会长期给社会增添负担,甚至造成危害。就一个国家而论,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安排与治疗护理,无疑会增加庞大的财政开支。以美国为例,仅1974年,直接、间接用于精神病的开支已达367.8亿美元。可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不单单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发展社会文化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工作,理所当然地应受到重视。 二、国外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现状 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来自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向前发展。迄今为止,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于现代自然科学基础、完善的预防措施还远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PINEL在1792年积极倡导无约束的管理和治疗精神病人,有组织的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4年,美国产生了行为精神病学,致力于研究少年儿童犯罪和一些精神疾病的边缘状态,并探索从儿童个体的发育成长及家庭环境入手,开展预防性的精神卫生工作。国际性精神工作会议,以分别在1930.1937和1948年召开了3届,至1992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WHO第9届精神卫生全球规划协调会议。至今,WHO以专设精神病流行病学和心理卫生管理机构,执行全球范围内心理卫生的学术交流,协调各地区心理工作的开展。在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卫生行政管理措施方面,今年来一些医学先进的国家已比较重视。以美国为例,1963年联邦立法会议通过了社区精神卫生中心法案。其目的是由联邦出资,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建立2000个精神卫生中心,使病人就近医疗,防治病人的过度集中和与世隔绝:法案还规定了一些精神疾病的预防方案。 三、我国的精神疾病预防工作 建国以来,我国精神病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院外防治工作,正在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常见精神病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我国,退休职工享受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等待遇,不少地区设有福利院,大部分高龄老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防病保障工作,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许多疾病防治工作,都做到了专业队伍与广大基层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并未基层医护人员、乡村医生举办培训班,扩大精神病学的教学面,在群众中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取得了范围广、收效大的预防效果。所有这些情况将为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示广阔前景。 精神障碍的预防日益受到各国医学家的密切关注,但尚未形成规律性的精神障碍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要从根本上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利于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的探

小学生精神障碍

小学生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也叫精神障碍,是指由不良因素引起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人格障碍、行为异常及各种精神疾病等。其本质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心理活动异常,以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贻害公众、家庭和自身。通常是遗传、营养、环境、精神紧张刺激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小学生精神分裂症 据有关报道,精神分裂症有2%起源于童年期,年龄越小发病率越低。患者表现为言语减少,无故紧张恐惧,孤僻退缩,动作奇特;注意涣散,学习成绩下降,不遵守纪律,无目的游荡;情感缺乏,与亲人疏远,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无原因的情感波动;言语单调、重复,联想散漫,常沉湎于幻想之中;幻听、幻视较多见,常带有恐怖幻想性,行为冲动,可出现模仿语言或刻板动作。不少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显著增高,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其同胞兄弟姐妹中,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数目较一般人口要高出几十倍。 二、小学生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活动病态的过分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病。该病反复发作,有自行缓解倾向;也可仅有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的发作,或二者兼有。躁狂状态的基本症状是

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但自制力弱,多言多动,睡眠少。抑郁状态时情感低落,苦闷绝望。严重时产生妄想,企图自杀。情感抑郁时晨起最重,到傍晚减轻。患者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失眠,早醒,食欲减退。躁狂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有关。该病病人家族中,同种疾病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出30倍以上,而且血缘关系越近其发病率越高。据研究,中枢神经介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代谢异常在发病上起重要作用。 三、小学生反应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又称心因性精神病,是由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本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症状反应精神创伤的内容,病因消除或改变处境后即可恢复,预后良好。女性患病多于男性。急性患者发病时意识模糊,身体木僵,呈兴奋状态,病程较短,多在一周之内恢复。慢性患者发病时,情绪低落、沮丧,感到内疚、自责,对不幸境遇久久不能忘怀;有时紧张多疑,可出现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妄想是对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曲解,内容不荒谬,病程较长。 小学生精神障碍的防治原则 小学生精神障碍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重视心理卫生是防治本病的首要措施。由于精神障碍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并不排除应用药物或到相关医院系统治疗。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精神分裂症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恶化会导致精神残疾,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疾病负担。目前认为该病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及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约为 0.6%,且致残率较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低、依从性差、复发率高、住院率高与致残率高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贫困和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此外,在疾病症状期有可能出现危害财产及人身安全的异常行为,给社会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如何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中之重。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和影响因素还不十分明确,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最具影响并已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来自家系和双生子的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约为 80%,亲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越大。单卵双生子患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在人类基因组中已发现有 100 多个基因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该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可能是由多个微效或中效基因共同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多种环境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包括母体妊娠期精神应激、感染、分娩时的产科并发症、冬季出生等。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从胎儿期一直到成年早期都可能对神经发育起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神经发育异常假说:神经发育障碍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内神经元及神经通路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生紊乱,大脑神经环路出现异常改变而导致发病。近年来的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病理学研究也有相关异常发现,与正常人群大脑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在结构性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研究中都显示存在很多异常改变。 神经生化异常假说: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发现,发展了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即“中脑多巴胺通路的过度激活与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有关,而前额叶多巴胺功能调节的低下,与疾病持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阴性症状相关。”近年来谷氨酸假说、γ-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 acid,GABA)假说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 e,5-HT)假说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