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式传感器习题

磁电式传感器习题
磁电式传感器习题

1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5.1霍尔效应是什么?可进行哪些参数的测量?

由导电材料(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中电流与外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动势的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利用霍尔效应可测量大电流、微气隙磁场、微位移、转速、加速度、振动、压力、流量和液位等;用以制成磁读头、磁罗盘、无刷电机、接近开关和计算元件等等。

5.2磁敏电阻与磁敏二极管的特点?

磁敏电阻:外加磁场使导体(半导体)电阻随磁场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磁阻效应。载流导体置于磁场中除了产生霍尔效应外,导体中载流子因受洛仑兹力作用要发生偏转,载流子运动方向偏转使电流路径变化,起到了加大电阻的作用,磁场越强增大电阻的作用越强。磁敏电阻主要运用于测位移。

磁敏二极管:输出电压随着磁场大小的方向而变化,特别是在弱磁场作用下,可获得较大输出电压变化,r 区内外复合率差别越大,灵敏度越高。当磁敏二极管反向偏置时,只有很少电流通过,二极管两端电压也不会因受到磁场的作用而有任何改变。利用磁敏二极管可以检测弱磁场变化这一特性可以制成漏磁探伤仪。

5.3某动圈式速度传感器弹簧系统的刚度k =3200N/m ,测得其固有频率为20Hz ,今欲将其固有频率减小为10Hz ,问弹簧刚度应为多大?

解:传感器总刚度K ,质量m ,以及固有频率n ω 之间的关系为

n ω=2n k m ω=

可得不同固有角频率之下的总刚度比值为

2211122

222k m k m ωωωω== 由于角频率正比于频率,所以

222

1112222222103200800/20

f k k k N m f ωω===?=

2

5.4已知恒磁通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10Hz ,质量块重2.08N ,气隙磁感应强度为1T ,单匝线圈长度为4mm ,线圈总匝数1500匝,试求弹簧刚度k 值和电压灵敏度K u 值(mV/(m/s))。

解:由n ω

2n k m ω==(2πf )2 m=(2π×

10)2×2.08/9.8=8.38×102 (N/m ) K u =e/v =NB 0l 0v/v =NB 0l 0=1500×1×4×10-3 =6V/(m/s )=6000mV (m/s )

5.5某霍尔元件尺寸为L =10mm ,W =3.5mm ,d =1.0mm ,沿L 方向通以电流I =1.0mA ,在垂直于L 和W 的方向上加有均匀磁场B =0.3T ,灵敏度为22V/(A.T),试求输出霍尔电势及载流子浓度。

解:输出的霍尔电势为

3322 1.0100.3 6.610H H U K IB V --==???=?

设载流子浓度为n ,根据

1,H H H R R K en d

== 得载流子浓度为

4319311 4.7210/1.621022110

H n mol m eK d ---===?????

5.6 已知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如下:频率范围为20-1000Hz ;幅值范围为5mm (峰-峰值);加速度峰值范围为0.1-30g (g=9.8m/s 2);无阻尼固有频率为5Hz ;线圈电阻为600Ω;横向灵敏度最大为20%;灵敏度为4.88±0.2V/(m/s);质量为170g 。

(1)在有效载荷作用下测得最低频率时位移的振幅为5mm ,试计算这时的输出电压值。

(2)频率为100Hz 时测得输出电压幅值为0.5V ,确定这时的速度和相应的位移。 解:假设振动时简谐运动,角频率为ω,振动位移的幅值为A ,则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写成sin x A t ω=

振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写成

cos dx v A t dt ωω=

=

3

所以振动速度的赋值为v A A ω=。类似,振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写成

2sin dv a A t dt

ωω==- 振动加速度的赋值为2a A A ω=

(1)由于振动位移的幅值为5mm ,所以振动速度的幅值为

322205100.628/

v A A f A m s ωππ-===???= 输出电压的幅值为 U 0=KA v =4.88×0.628=3.06V

(2) 输出电压的幅值为0.5V 时,振动速度的幅值为

00.50.102/4.88

v U A m s K === 振动位移的幅值为

40.102 1.621022100

v

v A A A m f ωππ-====??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_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 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7-1 热电式传感器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可分为两大类:热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的特点:(1)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2)化学、物理性能稳定。(3)良好的输出特性。(4).良好的工艺性,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热电偶传感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2)制造方便(3)测温范围宽(4)热惯性小(5)准确度高(6)输出信号便于远传 7-2 常用的热电阻有哪几种?适用范围如何? 答:铂、铜为应用最广的热电阻材料。铂容易提纯,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制成的铂电阻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测量精度高。铜在-50~150℃范围内铜电阻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价格低廉。当温度高于100℃时易被氧化,因此适用于温度较低和没有侵蚀性的介质中工作。 7-3 热敏电阻与热电阻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用热敏电阻进行线性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7-4 利用热电偶测温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1)用两种不同材料作热电极(2)热电偶两端的温度不能相同 7-5 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和连接导体定律?它们在利用热电偶测温时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中间导体定律: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导体时,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第三导体对回路总热电势无影响。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将第三导体换成毫伏表,只要保证两个接点温度一致,就可以完成热电势的测量而不影响热电偶的输出。 连接导体定律:回路的总电势等于热电偶电势E AB(T,T0)与连接导线电势E A’B’(Tn,T0)的代数和。连接导体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进行温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7-6 什么是中间温度定律和参考电极定律?它们各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E AB(T,Tn,T0)=E AB(T,Tn)+E AB(Tn,T0) 这是中间温度定律表达式,即回路的总热电势等于E AB(T,Tn)与E AB(Tn,T0)的代数和。Tn为中间温度。中间温度定律为制定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7-7 镍络-镍硅热电偶测得介质温度800℃,若参考端温度为25℃,问介质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答:t=介质温度+k*参考温度(800+1*25=825) 7-8 热电式传感器除了用来测量温度外,是否还能用来测量其他量?举例说明之。 7-9 实验室备有铂铑-铂热电偶、铂电阻器和半导体热敏电阻器,今欲测量某设备外壳的温度。已知其温度约为300~400℃,要求精度达±2℃,问应选用哪一种?为什么?

第5章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第五章会计凭证练习题 页脚内容1 第5章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1、 热电偶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3、 热电阻温度计有哪些主要优点? 4、 已知铜热电阻一CulOO 的百度电阻比 W(100)=1.42,当用此热电阻测量 50C 温 度 时,其电阻值为多少?若测温时的电阻值为 92Q,则被测温度是多少? 解:由 W (100) =R IOO /R O =1.42,则其灵敏度为 R 100 R O 1 .42R O R O 0.42R 。 K 100 0 100 100 则温度为50 C 时,其电阻值为 R 50 = R O +K X 50=100+0.42 X 50=121( 当 R t =92 时,由 R t = R D +Kt ,得 t=( R t - R O )/K=(92 - 100)/0.42= - 19(C ) 5、 将一灵敏度为0.08mV/ C 的热电偶与电位计相连接测量其热电势,电位计接线端是 30C,若电位计上读数是 60mV ,热电偶的热端温度是多少 ? 丄 60mV “ t ------ 30 C 780 C 解: 0.08mV / C 6、 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 ?已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 A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为 13.967mV ,材料B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是 8.345mV ,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 A 与材料B 配对后的热电势。 解:由标准电极定律 E (T,T O )=E A 铂(T,T O )- E B 铂(T,T O ) =13.967- 8.345=5.622(mV) 7、 镍铬一镍硅热电偶灵敏度为 0.04mV/ C ,把它放在温度为1200C 处,若以指示仪表 作为冷端,此处温度为 50 C ,试求热电势大小。 解: E(1200,50)= (1200 50) X 0.04=46(mV) 8、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电路如习题图 7-20所示,已知铂铑 一铂热电偶在温度 0~100C 之间变化时,其平均热电势波动为 6卩V C ,桥路中供桥电压为 4V ,三个锰铜电阻(R I 、 R 2、R 3)的阻值均为1 R 铜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a =0.004/C ,已知当温度为 0 C 时电桥平 衡,为了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在 0~50 C 范围其热电势得到完全 补偿,试求可调电阻的阻值只 100 °42 0.42 /O C 100 R 5O 解:热电偶冷端补偿电势 E(t,O)=kt , 式中,k 为热电偶灵敏度(k=6 V/C ), 而补偿电桥输出电压(见习题图 Ui R U R t 0 4 冷端补偿时有 7-20) 4 4 6 0.004 根据电桥电路,其等效电路为 R 1、R cu 和R 2、R 3分别串联后再并联,然后与电源、 R 串联,桥臂电阻串并联后为 1Q 由此可得 1XU =1 E/(R+1) 1=4000/6 - 1=665.7(Q ) 02=50 C,而实际温度 01=100 C ,设电阻温度 kt t U i 4k 6000 V =6mV 所以 R=E/ U i - 9、在某一瞬间,电阻温度计上指示温度 计的动态关系为 d 2 dt 其中,k=0.2/s O 试确定温度计达到稳定读数 (0.995 9i)所需时间。 k( 1 2)

传感器习题

如图是一种应用热敏电阻组成的电机过热保护线路,用开关K来控制电机是否工作,图中热敏电阻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简述A、B、C、D各部件的作用,(2)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3)试说明该电路热电阻安装位置。(10分) 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在某时刻,从电位差计测得热电势为-1.19mv,此时电位差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为15℃,试求该时刻温箱的温度是多少度?(5分) 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 如下图所示,AD590的输出为1μA/K,分析电路,并指出U A应该为多大时,可使输出电压为BV/℃,B为多大?(10分)

现需测量一电动机的转速,请设计一电路来测量,说明设计电路的原理,并画出测量电路安装位置示意草图 现需测量一管道内气体的流速,请设计一电路来测量,说明设计电路的原理,并画出传感器安装在管道中的位置草图 分析下面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指出R6与VD的作用。 4、如下图所示电路,试求在温度为10℃度时,输出电压为多少?若测得输出电压为746.3mV时,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设计一个电热饮水机水开警示电路,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因此需要有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随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的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

传感器技术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B )。 A. 应变式传感器 B. 化学型传感器 C. 压电式传感器 D. 热电式传感器 2、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3、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C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 汽车制造技术 B. 建筑技术 C. 传感技术 D.监测技术 4、传感器按其敏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 A )三大类。 A. 生物型 B. 电子型 C. 材料型 D. 薄膜型 5、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 B. 传感器+微处理器 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 D. 传感器+计算机 6、近年来,仿生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热,其主要就是模仿人的(D )的传感器。 A. 视觉器官 B. 听觉器官 C. 嗅觉器官 D. 感觉器官 7、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 8、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 )。 A. 测量 B. 感知 C. 信号调节 D. 转换 9、传感技术与信息学科紧密相连,是(C )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 A. 自动调节 B. 自动测量 C. 自动检测 D. 信息获取 10、以下传感器中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命名的是( A ) A.应变式传感器B.速度传感器 C.化学型传感器D.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二、多项选择题 1、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其中包含(ABCD)。 A. 能量守恒定律 B. 电磁场感应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胡克定律 2、传感技术是一个集物理、化学、材料、器件、电子、生物工程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涉及(ABC )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 A. 传感检测原理 B. 传感器件设计 C. 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D. 传感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3、目前,传感器以及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领域采用了传感技术的有:(ABCD )。 A. 工业领域 B. 海洋开发领域 C. 航天技术领域 D. 医疗诊断技术领域 4、传感器有多种基本构成类型,包含以下哪几个(ABC ) A. 自源型 B. 带激励型 C. 外源型 D. 自组装型 5、下列属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的是:(ABCD ) A. 按输入量分 B. 按工作原理分 C. 按输出量分 D. 按能量变换关系分 6、下列属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的是:(ABCD ) A. 按输入量分 B. 按工作原理分 C. 按构成分 D. 按输出量分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1.5 ) 倍左右为宜。 3.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4. 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中各种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5.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细分)技术。 6.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7.传感器静态特性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性能指标来描述。 8.电容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型。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并联)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串联)起来 10.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相反,某些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11. 压力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型. 12.抑制干扰的基本原则有(消除干扰源,远离干扰源,防止干扰窜入). 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D.热电偶 2、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C.压电效应 3、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温度 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固有频率 5、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C.尽量高些 6、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C.干扰的耦合通道 7、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C、热电偶 8、莫尔条纹光栅传感器的输出是( ).A.数字脉冲式 9、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等优点.A.灵敏度高 10、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C.弹性元件 11、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迅速下降 12、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13、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ABD 随便选一个)不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14、(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1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16、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B.压电式 三、简答题(30分) 1.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框图?画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并指明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位置和

第5章 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第5章 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1、 热电偶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3、热电阻温度计有哪些主要优点? 4、 已知铜热电阻—Cul00的百度电阻比W(100)=1.42,当用此热电阻测量50℃温 度时,其电阻值为多少?若测温时的电阻值为92Ω,则被测温度是多少? 解:由 W (100)=R 100 /R 0 =1.42,则其灵敏度为 () C 42010042010010042010042101000000100o /..R .R R .R R K Ω=?==-=--= 则温度为50℃时,其电阻值为 R 50 = R 0 +K×50=100+0.42×50=121() 当R t =92时,由R t = R 0 +Kt ,得 t=( R t ﹣R 0)/K=(92﹣100)/0.42=﹣19(℃) 5、 将一灵敏度为0.08mV/℃的热电偶与电位计相连接测量其热电势,电位计接线端是30℃,若电位计上读数是60mV ,热电偶的热端温度是多少? 解: C C C mV mV t ?=?+?=78030/08.060 6、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已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A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为13.967mV ,材料B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是8.345mV ,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A 与材料B 配对后的热电势。 解:由标准电极定律 E (T,T 0 )=E A 铂(T,T 0 )﹣E B 铂 (T,T 0 ) =13.967﹣8.345=5.622(mV) 7、 镍铬—镍硅热电偶灵敏度为0.04mV/℃,把它放在温度为1200℃处,若以指示仪表作为冷端,此处温度为50℃,试求热电势大小。 解: E(1200,50)= (120050)×0.04=46(mV) 8、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电路如习题图7-20所示,已知铂铑—铂热电偶在温度0~100℃之间变化时,其平均热电势波动为6μV/℃,桥路中供桥电压为4V ,三个锰铜电阻(R l 、R 2、R 3)的阻值均为1Ω,铜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α=0.004/℃,已知当温度为0℃时电桥平衡,为了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在0~50℃范围其热电势得到完 全补偿,试求可调电阻的阻值只R 5。 解:热电偶冷端补偿电势 E(t,0)=kt , 式中,k 为热电偶灵敏度(k=6V/℃), 而补偿电桥输出电压(见习题图7-20) t U R t R U R R U U i i αα4440==??= 冷端补偿时有 V k U t U kt i i μαα6000004.06444=?==?==6mV 根据电桥电路,其等效电路为R 1、R cu 和R 2、R 3分别串联后再并联,然后与电源、R 串联,桥臂电阻串并联后为1Ω,由此可得 1×U i =1E/(R+1) 所以 R=E/ U i ﹣1=4000/6﹣1=665.7(Ω) 9、在某一瞬间,电阻温度计上指示温度θ2=50℃,而实际温度θ1=100℃,设电阻温度计的动态关系为 )(212θθθ-=k dt d 其中,k=0.2/s 。试确定温度计达到稳定读数(0.995θ1)所需时间。

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热电偶 热电偶可以测量()。 A 压力 B 电压 C 温度 D 热电势 C 下列关于热电偶传感器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均质材料构成 B.计算热电偶的热电势时,可以不考虑接触电势 C.在工业标准中,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规定为0℃ D.接入第三导体时,只要其两端温度相同,对总热电势没有影响 B 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 B. 保护管 C. 绝缘管 D. 接线盒 A 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 B. 电桥补偿法 C. 冷端恒温法 D. 差动放大法 D 热电偶测量温度时() A. 需加正向电压 B. 需加反向电压 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 D. 不需加电压 D 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

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 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 C 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 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 D 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A.两热电极材料相同 B.两热电板材料不同 C.两热电极的几何尺寸不同 D.两热电极的两端点温度相同 B 利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在()条件下才能进行。 A.分别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度恒定 B.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差恒定 C.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恒定 D.保持热电偶热端温度恒定 C 实用热电偶的热电极材料中,用的较多的是()。 A.纯金属 B.非金属 C.半导体 D.合金 D 在实际的热电偶测温应用中,引用测量仪表而不影响测量结果是利用了热电偶的哪个基本定律()。 A. 中间导体定律 B. 中间温度定律 C. 标准电极定律 D. 均质导体定律 A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变化的装置。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的体温为37?C,则此时的华氏温度约为______,热力学温度约为______。 A. 32F,100K B. 99F,236K C .99F,310K D. 37F,310K 2)_____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 热端直径 B. 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C. 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D. 热电极的电导率 3)测量钢水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_热电偶;测量钢退火炉的温度,最好选择_____热电偶;测量汽轮机高压蒸气(200?C左右)的温度,且希望灵敏度高一些,选择______热电偶为宜。 A. R B. B C. S D. K E .E 4)测量CPU散热片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锅炉烟道中的烟气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测量100m深的岩石钻孔中的温度,应选用______型的热电偶。 A. 普通 B.铠装 C. 薄膜 D. 热电堆 5)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 A. 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 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 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 提高灵敏度 二、分析与问答 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 AB(t , t0),其中A、B、t、t0各 代表什么意义?t0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 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三、计算题 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 的热电动势为29.186mV,求被测的温度大小? 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已知A、B分别为镍铬、镍硅材 料制成,A`、B`为延长导线。问: 1)满足哪些条件时,此热电偶才能正常工作? 2)A、B开路是否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原因? 3)采用A`、B`的好处? 4)若已知t01=t02=40℃,电压表示数为37.702mV,则钢水温度为多少? 5)此种测温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传感器期末试题

传感器期末试题整理 作者:黄小胜 1 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偶测温回路的热电动势由哪两部分组成? 由同一种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能产生热电势吗? 答:1)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有温差时,导体回路里有电流流动会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2)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热电势主要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 3)热电偶两个电极材料相同时,无论两端点温度如何变化无热电势产生。 2 为什么热电偶的参比端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对参比端温度处理 有哪些方法? 答:1)实际测量时利用这一性质,可对参考端温度不为零度时的热电势进行修正。 2)因为热电偶的分度表均是以参考端T =0℃为标准的,而实际应用的热电偶参考端往往T≠0℃,一般高于零度的某个数值,此时可利用中间温度定律对检测的热电势值进行修正,以获得被测的真实温度。 3 解释下列有关热电偶的名词: 热电效应、热电势、接触电势、温差电势、热电极、测量端、参比端、分度表。 答:(略) 4 某热电偶灵敏度为0.04mV/℃,把它放在温度为1200℃处的温度场,若指示表(冷端)处温度为50℃,试求热电势的大小?

解: 已知:热电偶灵敏度为0.04mV/℃,把它放在温度为1200℃处的温度场,若指示表(冷端)处温度为50℃,则 中间温度为:1200℃-50℃=1150℃; 热电势为:0.04mV/℃×1150℃=46mV 或:E AB(T,0)= E AB(T,1200)+ E AB(50,0)= 1200℃×0.04mV/℃-50℃×0.04mV/℃=46mV 5 某热电偶的热电势在E(600,0)时,输出E=5.257 mV,若冷端温度为 0℃时,测某炉温输出热电势E=5.267 mV。试求该加热炉实际温度是多少? 解: 已知:热电偶的热电势E(600.0,0)=5.257 mV,冷端温度为0℃时,输出热电势E=5.267 mV, 热电偶灵敏度为:K = 5.257 mV/600 = 0.008762 mV/℃ 该加热炉实际温度是:T= E/K = 5.267 mV/0.008762 mV/0℃ = 601.14℃ 7 什么是超声波?其频率范围是多少? 答:1)超声波是人耳无法听到的声波。人耳听见的声波称机械波,频率在16Hz~20kHz,一般说话的频率范围在100Hz~8kHz之间,低于20Hz频率的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频率的波称超声波,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波称为微波。 2)超声波频率范围在几十千赫兹到几十兆赫兹。 8 超声波在通过两种介质界面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传感器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指: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2、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和辅助电源三部分组成。 4、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来自自然界的物质信息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才能获取。 5、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别就称为误差。 6、对测量结果评价的三个概念(1)精密度、(2)准确度、(3)精确度 7、对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称为传感器的特性。 8、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到各种弹性敏感元件上,使物理量的变化变成应变片的应力、应变变化,从而变成电阻值变化。 9、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进行温度测量。 10、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电感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11、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电式传感器。它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的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的电测转换。 12、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一般由⑴接触电势和⑵温差电势组成。 13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的装置。 14、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磁场的大小。 15、电容式传感器有变面积式、变间隙式和变介质式三种。 16、当输入端加电流I,并在元件平面法线方向加磁感强度为B的磁场,那么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 二、选择题(每1分,共30分): 1、传感器的精确度是指( A ) A传感器的输出指示值与被测量约定真值的一致程度 B传感器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比 C传感器能够测量的下限值(y min)到上限值(y max)之间的范围 D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对应关系 2、不是基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来反映被测温度高低的是( D )。 A玻璃管液体温度计B双金属温度计C压力式温度计D热电阻温度计 3、炼油厂的气化炉耐压压力为,炉表面温度在400-450o C之间,应选用(B )温度传感器测量。 A、双金属片 B、铂电阻 C、铜电阻 D、热电偶 4、目前,工业用的铂电阻的R0值有(D)两种 A、10Ω和100Ω B、50Ω和100Ω C、100Ω和500 Ω D、100Ω和1000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热电偶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化的温度检测元件。 B、在由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均质导体C,如果导体C的两端温度相同,则第三种导体的接入不会改变热电偶的总电势EAB(T,T0)的大小。 C、如果a、b对标准电极c的热电势已知,则a、b构成热电偶时的热电势为它们分别对c

热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第一节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 一.基本原理 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两端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电路时,由于两个接触点温度T和T。不同,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并有电流通过,这种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现象称为热电效应。T端称为工作端,T。端称为冷端或参考端。 物理学表明,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接触电动势是由于两种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接触点形成电动势,由于两种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在一起时,各自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向对方扩散,密度大的失电子多而在接触面积累正电荷,密度小的得电子多而在接触面积累负电荷,因此在接触面处形成电位差E。 E(T,T.)=K/e(T-T.)㏑(Na/Nb) 温差电动势是在同一根导体中由于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动势。 二.热电偶基本定理 中间导体定理: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导体时,只要保持其两端温度相同则对总电动势无影响。 中间温度定理:热电偶在节点温度为(T,T.)时的电动势E等于该热电偶在节点温度为(T,Tn)及(Tn,T.)时的热电势E(T,Tn)与E(Tn,T.)之和 匀质定理:由一种匀质导体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截面积如何,及导体各处温度分布都不能产生电动势。 三.热电偶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普通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温度。 铠装热电偶适用于普通热电偶不能测量的空间温度 特点测量点热容量小,热惯性小,动态响应快,挠性好,强度好,抗震性好。 薄膜热电偶主要应用于测量固体表面小面积瞬时变化的温度 特点热容量小,时间常数小,反应速度快 并联热电偶用于测量平均温度缺点热电偶烧坏时不易察觉 串联热电偶 四.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方法恒温法 温度修正法 电桥补偿法 冷端补偿法 电位补偿法 补偿导线法

传感器习题热电式

一、填空题` 1、热敏电阻器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2、热敏电阻按其温度特性分为三类:, 和。 8、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电势和电势组成的。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和之间,接入,它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 1、()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D、热电极的电导率 2、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非线性误差 C、提高电磁兼容性 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3、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提高灵敏度 4、在实验室中测量金属的熔点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 A、冰浴法 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C、计算修正法 5、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 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 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 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 6、( )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50℃~150℃之间的温度测量。 A.金属辐射式 B.热电偶 C.半导体三极管 D.比色计 7、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 A.上升 B.迅速下降 C.保持不变 D.归零 三、简答题 1、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 2、热电偶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以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13.967mv, 材料B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8.345mv,求出在此特定条 件下材料A与B配对后的热电动势? 3、何为热电偶的热电效应?问如图所示的热电偶热电动势的组成,并写出回路总电势的表达式。 4、什么叫做热电动势、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说明势电偶测温原理及其工作定律的应用。分析热电偶测温的误差因素,并说明减小误差的方法 5、简述半导体P-N结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6、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在

第九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1、简述热电偶与热电阻的测量原理的异同。 答:(1). 相同点:都能测温度且只能直接测温度量 (2). 不同点:热电阻传感器原理为阻值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而热电偶传感器为热电动势大小变化对应温度变化 2、设一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热电动势可表示为E AB(t , t0),其中A、B、t、t0各代 表什么意义?t0在实际应用时常应为多少? 答:A、B——两热电极 T——热端温度,即被测温度 t0————冷端温度 t0常应为0℃ 3、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因工作现场常常缺乏使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保持在0℃的条件 4、热电偶在使用时为什么要连接补偿导线? 答:因为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必须将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保持恒定,但在现场使用时,热电偶参考端往往处于高温热源附近,必须将它远离热源,移动到温度较为稳定的场所,又因补偿导线在规定使用温度范围内具为与热电偶相同的温度—热电势关系,因而它可以起到延长热电偶的作用,所以热电偶在使用时要连接补偿导线 5、什么叫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答: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测温仪表准确度的数字部分,也就是仪表的准确度去掉百分号。 6、什么是热电偶? 答:热电偶是通过测量电势从而测量温度的一种感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焊接在一起构成的。当两端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有热电势产生,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显示仪表显示出来。 7、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检定? 答:各种计量器具由于在频繁的使用中会发生变化和磨损,失去原有的精度,从而影响量值的准确性。为使测量的数据准确,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

8、利用热电偶测温具有什么特点? 答: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可作远距离测量;测量范围广。 计算题 1、用一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此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6mV,求被测的温度大小? 1、E AB(t0,t)= E AB(t0,t n)+ E AB(t n,t) 即E AB(0,t)= E AB(0,40℃)+ E AB(40℃,t)查表,得: E AB(0,40℃)=1.612 所以:E AB(0,t)=1.612+29.186=30.798(mV) 查表,得t=740℃ 2、用一K型热电偶测钢水温度,形式如图示。已知A、B分别为镍铬、镍硅材料制成,A`、B`为延长导线。问: 1)满足哪些条件时,此热电偶才能正常工作? t01=t02,t n1=t n2 2)A、B开路是否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原因? 不影响。因钢水导电且温度处处相同。 3)采用A`、B`的好处?为了使冷端远离高温区,降低测量成本 4)若已知t01=t02=40℃,电压表示数为37.702mV,则钢水温度为多少? 由E AB(t,t0)= E AB(t,t n)+ E AB(t n,t0)得: E AB(t,t0)=1.612+37.702=39.314(mV) 查表得t=950℃ 5)此种测温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中间温度定律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 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7-1 热电式传感器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可分为两大类:热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的特点:(1)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2)化学、物理性能稳定。(3)良好的输出特性。(4).良好的工艺性,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热电偶传感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2)制造方便(3)测温范围宽(4)热惯性小(5)准确度高(6)输出信号便于远传 7-2 常用的热电阻有哪几种?适用范围如何?答:铂、铜为应用最广的热电阻材料。铂容易提纯,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化学、物理性能稳定,

制成的铂电阻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测量精度高。铜在-50~150℃范围内铜电阻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价格低廉。当温度高于100℃时易被氧化,因此适用于温度较低和没有侵蚀性的介质中工作。 7-3 热敏电阻与热电阻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用热敏电阻进行线性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7-4 利用热电偶测温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1)用两种不同材料作热电极(2)热电偶两端的温度不能相同 7-5 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和连接导体定律?它们在利用热电偶测温时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中间导体定律: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导体时,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第三导体对回路总热电势无影响。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将第三导体换成毫伏表,只要保证两个接点温度一致,就可以完成热电势的测量而不影响热电偶的输出。 连接导体定律:回路的总电势等于热电偶电势EAB(T,T0)与连接导线电势EA’B’(Tn,T0)的代数和。连接导体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进行

热电偶传感器习题

第5章热电偶传感器习题答案 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答:热电效应就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热电偶测温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进行的,将热电偶的热端插入被测物,冷端接进仪表,就能测量温度。 2.试分析金属导体产生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的原因。 答:当A和B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接触时,由于两者内部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目不同(即电子密度不同),因此,电子在两个方向上扩散的速率就不一样。现假设导体A的自由电子密度大于导体B的自由电子密度,则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电子数要比导体B扩散到导体A 的电子数大。所以导体A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导体B得到电子带负电荷,于是,在A、B两导体的接触界面上便形成一个由A到B的电场。该电场的方向与扩散进行的方向相反,它将引起反方向的电子转移,阻碍扩散作用的继续进行。当扩散作用与阻碍扩散作用相等时,即自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自由电子数与在电场作用下自导体B到导体A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时,便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A与B两导体的接触处就产生了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动势。对于导体A或B,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场t、t0中(t> t0)。在导体内部,热端的自由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向冷端移动,从而使热端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冷端得到电子带负电荷。这样,导体两端便产生了一个由热端指向冷端的静电场。该电场阻止电子从热端继续跑到冷端并使电子反方向移动,最后也达到了动态平衡状态。这样,导体两端便产生了电位差,我们将该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 3.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答:一是匀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为零。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二是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三是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只要测得各种金属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可直接计算出来。 四是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 n和t 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试述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几种主要方法和补偿原理。

传感器习题解答

思考与作业 绪论 .列出几项你身边传感测试技术的应用例子。 解:光电鼠标,电子台称,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探伤等。 第1章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1. 什么叫做传感器的定义?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化学量以及生物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 2.画出传感器系统的组成框图,说明各环节的作用。 答: 1).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2).转换元件:以敏感元件的输出为输入,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 3).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按被测量分类——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 按测量原理分类阻容力敏光电声波 按输出型式分类数字传感器模拟传感器 按电源型式分类无源传感器有源传感器 4.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

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输出关系。也即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关系就称为静态特性。 5.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什么? 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反映输出值真实再现变化着的输入量的能力。 6. 为什么要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传感器所测量的非电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即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缓慢,称为静态信号;另一种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所呈现出来的输入—输出特性也不同,因此存在所谓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 1. 如何用电阻应变计构成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信号转换成ΔR/R后,由于应变量及其应变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既难以直接精确测量,又不便直接处理。因此,必须采用转换电路或仪器,把应变计的ΔR/R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通常采用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根据电源的不同,电桥分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2. 金属电阻应变片测量外力的原理是什么?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3. 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 B 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 D 。 A.金属丝式 B.金属箔式 C.电阻应变仪 D.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4. 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C 测量转换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磁导或电势等的变化,通过适当的测量电路,就可由这些电参数的变化来表达所测温度的变化。 在各种热电式传感器中,以把温度转换为电势和电阻的方法最为普遍。其中将温度转换为电势大小的热电式传感器叫做热电偶,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大小的热电势传感器叫做热电阻。这两种热电式传感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利用半导体PN结与温度的关系所制成的结型温度传感器在窄温场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一、热电偶 1.热电效应; 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温度不等式,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势,这种物理现象成为热点效应,简称热点效应,该电势称为热电势。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有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构成。 2.热电偶的结构和种类 热点偶的类型、规格、结构品种繁多。根据热电极材料可分为难溶、贵金属、廉金属、非金属热电偶等;根据侧温范围可分为高温、中温、低温热电偶;根据工业标准可分为标准化、非标准化热点偶;按结构可分为普通型、铠装、薄膜热电偶等。 3.热电偶冷端补偿方式 从热电偶的测原理知道,热电势的大小取决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只有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时,其输出的热电是才是测量端(热锻)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如何处理热电偶的冷端温度是个重要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处理的方法。1.0℃恒温法2.计算修正法3.电桥补偿法4.冷端延长法 二、热电阻 物质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物理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根据热电阻效应制成的传感器叫热电阻传感器,简称热电阻。热电阻按电阻—温度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两大类。一般情况下,金属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而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负

第5章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11 第5章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1、热电偶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3、热电阻温度计有哪些主要优点 若电位计上读数是 60mV 热电偶的热端温度是多少 t 60mV 30 C 780 C 解: 0.08mV/ C 6、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已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 A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为,材料 B 与铂配对的热电势是,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 A 与材料 B 配对后的热电势。 解:由标准电极定律 E (T,T o )=E A 铂(T,T o ) - E B 铂(T,T O ) = -=(mV) 7、 镍铬一镍硅热电偶灵敏度为C,把它放在温度为 1200 C 处,若以指示仪表作为冷 端,此处温度为50 C ,试求热电势大小。 解: E(1200,50)= (1200 50) X =46(mV) 8、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电路如习题图 7-20所示,已知铂铑一铂热电偶在温度 0~100C 之间变化时,其平均热电势波动为 6卩V/C,桥路中供桥电压为 4V,三个锰铜电阻 (R I 、R 2、R 3)的阻值均为1Q,铜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a = C, 已知当温度为 0C 时电桥平衡,为了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在 0~50C 范围其热电势得到完全补偿, 试求可调电阻的阻值只 Rs 。 解:热电偶冷端补偿电势 2、 4、已知铜热电阻一CulOO 的百度电阻比W(100)=,当用此热电阻测量 50C 温 度时, 其电阻值为多少若测温时的电阻值为 92Q ,则被测温度是多少 解:由W( 100) =R OO /R O =,则其灵敏度为 R 100 R 1.42R 0 R 0 0.42R 0 K 100 0 100 则温度为50C 时,其电阻值为 100 100 °42 0.42 100 R 50 = R 0 +K X 50=100+X 50=121( 当 R=92 时,由 R = R 0 +Kt ,得 t=( R t - R)/K=(92 - 100)/= - 19( C ) 5、 将一灵敏度为C 的热电偶与电位计相连接测量其热电势,电位计接线端是 30C, 习眩图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