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塑。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人一样,都属于蒙古人种,对“佛”的理解即“当今陛下即佛”,这就是是背反的佛像造型和新疆克孜尔等地石窟的艺术形象有了一定区别。就莫高窟的雕塑来说,佛、菩萨的头部虽然鼻梁较高直,口唇较薄,但眼窝并不内陷,眼眉骨相对平整,特别是眼脸的内眼角低于外眼角,仍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就佛、菩萨的整体造型来说,半裸的身体,紧贴着骨肉的薄衣都可以看到印度佛教造像的某些痕迹,可以说,敦煌地区的十六国至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佛教艺术,还不是汉族的宗教艺术。

3、隋、唐佛教造像的逐渐“汉化”

佛教的东传过程,也是不断接触汉文化的过程,尽管北朝时候,少数民族政权纷立,但作为治国治民的思想,他们还是要纳入到儒家济世意识的框架之中,而汉族士人研习佛教,更是促进了佛教和汉文化的进一步兼容。

唐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强盛之国。如果说,汉代艺术如同一个巨人从莽莽林海中登上高山之巅,有着俯瞰大地般的气魄,那么,唐代艺术犹如花团锦簇的世家子弟,有的是“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的气度。在这个充满自信的社会中,佛教在初唐之际,虽然不被官方重视,李世民有意识地崇道抑佛,但佛教依然可以在社会上活动,相反,这一现实反而刺激它更主动地适应儒家思想统领下的社会需要。到盛唐之时,佛家由于经过武则天执政时的大力倡导,已经相当普及。文人相互之间探讨义理,或在寺院苦读经书以应科举,或在空余之日相邀浏览佛寺建筑,观赏壁画雕塑,几乎成为唐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雕塑艺术,如果说在北朝尚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的反映,那么,到了北朝后期,尤其是北周的时候,佛像的造型比例与汉人接近,装彩开始富丽明艳,同时与汉文化中强调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相协和,北周许多造像都有生动、鲜明的精神体现,如敦煌莫高窟四二七“阿难”的虔诚、二零六窟“菩萨”的自信,都有含蓄深沉的特点,预示了造像艺术“汉化”的总趋势已不可改变。

佛教造像在隋代的时候,除了以往一佛两菩萨的格局外,又流行阿难和迦叶两位大弟子的造像,而且在具体造像上,已不再注重过去瘦削严肃的特色,面庞和手足都开始趋于丰满,鼻梁略低而双耳下垂,神情亦以和善宽厚见长。只是由于隋代过于短促,造像艺术的进一步“汉化”,只有在唐代才得以长足的发展。而唐朝佛教雕塑在构图和造型上突破了北朝的诸式,使雕塑形象贴近世俗社会的生活情调,换言之,完全以汉文化的审美标准来创作佛教造像,“汉化”的佛教造像已经成熟了。

4、汉化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发展

宋元明清是佛教经过隋唐的汉化成熟之后与世俗文化紧密结合的时期。在佛像雕塑艺术上则表现出与世俗审美、民间文化的相结合。

(1)宋代佛教与雕塑

北宋立国后,采取“只看文章,不论门第”的科举方针,促使大批出身平民的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形成艺术审美层次上的文人士大夫群。他们和贵族的追求富丽堂皇的审美意识不同,更主张含蓄平和,天真自然的格调。同时,宋代市民阶层扩大,增加了佛教的新教徒。同样,作为市民的信徒也会把自己的生活审美趣味有意无意地影响到佛教艺术活动中来。我们看到,宋代以来的石窟造像在数量上说不如唐代那样众多,但是在石刻造像或彩塑佛像上的精神体现,却更注意于生活趣味的展示。

南宋经济一度发展,海外贸易亦较唐代发达,作为都市的经济活动相当昌兴,社会生活相对安定而富足,因此可以说,宋代佛教造像的进一步世俗化是有深厚的市民社会基础的。民间的世俗观念必然会进一步影响造像艺术。如飞来峰临溪有大弥勒佛造像,形体肥胖,坦胸露腹,圆头大耳,作开口嬉笑状,完全不同于唐代庄严肃穆的弥勒形象。自此之后流行的

弥勒佛像不再有法相庄严的肃穆意味,而是带有浓厚市民审美趣味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和“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通达人生观相谐和,成为各地寺院庙宇山门后首先出现的第一尊喜佛、笑佛。

宋代是佛教雕塑艺术还体现在宋代北方的石窟造像。北宋石窟在地区分布上不广,近代以来在陕西北部黄陵至延安一线发现一批宋代石窟,确实富有特色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之一。和唐代相比,这些石窟造像并没有出现多少心得题材,但在一些原有的传统题材表现上,却有不少从前所未曾有过的构思。例如,“涅槃变”是北朝至唐代盛行不衰的表现对象,艺术处理上一般都是众弟子面对主尊的圆寂而表现出的痛苦,着重在呼天抢地般的动态塑造上。相较而言,富县阁子头寺石窟的佛涅槃造像、黄陵千佛寺石窟的佛涅槃造像,围绕卧佛的众弟子没有举手投足,或持刀相残的动态。大部分弟子的神情是哀伤而不能自制,或以手扶额,或以手掩目,即如黄陵窟顶一缕祥云护持的摩耶夫人也只是扶手掩面饮泣而已。

另外,菩萨的造像在宋代已经普遍注重衣饰的装扮。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佛坛上一尊坐式菩萨,头发向上作高髻,四周长发披下覆肩,插满花钿。双肩长披巾交缠花结披下,璎珞从顶上垂至正胸落下,双裙覆盖双足。长披巾垂落莲座,散挂在莲花瓣上。衣饰之外,宋代菩萨造型还普遍出现半倚坐的形式,上身斜倚,右手撑立台座。右脚垂下,左腿屈膝放台座上。左手腕放膝上,手掌垂下,是一种相当轻松散漫的坐姿。这种装饰化的倾向恰恰也体现了市民阶层对于佛教造像艺术形象的审美倾向,这也正是佛教雕塑的世俗化的体现。

(2)元代“梵式”造像的插曲

元朝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对其他宗教如汉地佛教、儒教、道教、乃至外来的回教、基督教等,也不予排斥,而取宽容姿态。但由于因西藏密宗势力随元朝军事统治力量的推展,普遍渗入全国各地,据有宗教的特权,喇嘛们幻想政教合一的局面,全国各宗派的佛法,都受到极大的斫丧,从此各宗佛教,元气大丧,几至一蹶不振,只有禅宗在丛林制度的卵翼下,尚能存其微弱的传统命脉。净土宗因其平易近人,始终还能存在,而为民间普遍的信仰。

就雕塑而言,元代出现出现了所谓的“梵式”造像。这种梵式造像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由于藏传佛教的传入以及政权对于藏传佛教的扶持,藏传佛教的势力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佛教雕塑艺术作为一种附属,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就体现在元代“梵式”造像的出现。梵式造像实际上是藏蒙佛教造像样式,在仪规上比起已经“汉化”、“俗化”的佛教造像又有一套标准,总的来说就是:佛面丰满如月,菩萨、度母面修长如枣状,护法深面方影,呈四方形。梵式造像的另一特色是服饰、背光、莲座、须弥座等法相相当丰富,人体结构关系的表现却相当简单,神情表现亦显浅薄。然而元蒙政治势力一度推广的梵式造像终究抵不过世俗的力量,在大江南北消退了。因此,元代“梵式”造像只能作为佛教雕塑上的一个插曲,并没有长远的发展。

(3)明清彩塑造像与工艺造像

明清是中国佛教的衰微时期。在理学的制约下,佛学研究进一步衰微;佛教思想为满足一般信徒的现实利益和个人愿望,与儒、道乃至民间信仰、神话传说等更加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与净土信仰有关的各种佛教实践,如念佛法会、放生法会等十分盛行,人们对观音菩萨、地藏的信仰普遍加强。由于这时候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人民大众的世俗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佛教文化当中,如果说唐代是佛教汉化的成熟期,那么明清则是完成了佛教的最后的汉化与世俗化。

由于佛教与世俗的结合,佛教雕塑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倾向与世俗的审美。在造像题材上,由于明代志怪、传奇小说流行,佛教的尊神往往和民间流传的种种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想混杂,互为补充,使得佛教造像题材显得庞杂。在造像技艺上更是结合了民间的创造力,使得明清时代的佛教造像又开始了新的一页。

以明清时代的济公雕像为例,济公虽然是一个民间故事而非佛教传统的人物,但是济

公的雕像却时常出现在各种佛教的寺庙当中。另外,济公的形象完全来自于民间的一种世俗化的想象。如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藏有清代陶塑济公造像,高三十五公分,济公面带微笑,牧师远方,一手提僧鞋,一手我握破扇,头戴褐色船型僧帽,身穿蓝色长袍,襟扣不整,前胸袒露。颈挂黑色佛珠,衣服无拘无束又幽默放荡的情貌,形象相当生动。可以认为,着正是世俗精神在佛教造像艺术的集中体现。

而佛教雕塑艺术走到这一步,也就完成了它的“汉式”。(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天,并且深入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时间而不间断,是由于中国人所信仰的并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佛教的禅宗思想。)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选择、重构与融合。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漫长的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逐渐走上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国化、民族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种宗教的产生、发展,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时代的产物。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宗教。佛教之所以能在西汉时传人我国,也是由于那时我国对外联系增多,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使中西方文化得以交流。同样,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也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它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佛教的雕塑正体现了这个趋势,溶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与智慧,是我们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窗口。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00年历史了。然而在其诞生地——印度,古佛教早已失传,现在的印度佛教反而是从他国引进而来的。中国佛教能在中原大陆屹立如此长时间,其本身不论思想艺术或者文学文化的影响力都必定有着极大魅力的。雕塑作为其发展见证,所为后世提供的研究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单单莫高窟的雕塑艺术就足以令世人敬仰,中国佛教必能在世界文化舞台绽放其光彩。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摘要】: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曾占有主流地位。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语言精练、古代哲学精神、 中国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中国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陶塑为主,形象大多随意性很强,形象粗简、稚拙。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纹案,主要有动物纹、几何纹。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威严而神秘,崇高而怪异的美感。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这个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魏晋的雕塑健朗和潇洒。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期,雕塑呈现丰富、端丽的风格,其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雕塑上,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山西晋祠、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直保圣寺彩塑,都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世人情态,有很强的写实性。辽代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造像体态优美,神情含蓄,衣饰华美,大有唐塑遗风。此外小型泥塑,在写实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装饰性是中国古代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北齐时期 博文中展示的是北齐时期的“佛教雕塑造像”。北齐时期以双身像大量流行最具特点,除了前期出现的双佛坐像以外,双佛立像、双菩萨立像、双思惟菩萨半跏像都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品种。这时期单纯背屏式佛像几乎不见,以透雕缠龙菩提树作为背屏却非常流行。佛像一般头形较圆,肉髻低平,甚至有些肉髻下缘界限都不十分明显,与头浑然成为一体。肌体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般多注意体量和曲线,并不强调肌肉的力量感。前期单一的袈裟披裹样式被打破,主要有圆垂领式、袒右式等,这两种袈裟均雕刻双重边,表示佛像身穿两层衣。还有一种袈裟特地将上衣斜披,直接露出覆右肩顺胸垂下的中衣。单体菩萨立像仍保留背屏样式,大致以天保末期为界,前期与东魏后期造像极为相近,只是面庞较为丰满,衣纹更加贴体,线条流畅,动感性更强。帔帛两端搭在双臂折回的样式,也逐渐被直接绕双臂垂下的样式所取代。后期装束变得更加简洁,刻意突显菩萨身躯的线条,头戴宝冠叶瓣较散,宝缯呈波浪状绕冠叶上下内外穿梭,两侧冠叶雕圆环,宝缯从内穿出直接垂下,过去宝缯扎结扇形的样式逐渐减少不见。帔帛挎肩一端经过腹前,穿过对面肘部垂下;另一端下垂绕膝上搭在前者帔帛

下垂、再绕膝上折穿过对面肘部垂下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样式。另外早期曾一度消失的帔帛挎肩垂至膝部上折缠臂下垂的样式也重新流行起来。帔帛上面的褶纹逐渐简化甚至变得完全光素的一小窄条,部分造像用绘画的方法代替雕刻来处理菩萨身体上的纹饰,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 北齐佛石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释迦佛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力士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石佛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佛像石碑 (上海博物馆藏)(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626157.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6_20180119081910667" width="517" height="69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display: block;"> 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 (山西博物院藏) (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626157.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7_2018011908191110" width="517" height="690"

中国古代雕塑(一)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概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雕塑艺术之林中独具风格。中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 夏代晚期和商周,青铜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中原地区的各种礼器以及四川等地的青铜立体雕塑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秦汉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出现的第一高峰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它们共同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佛教造像渐渐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雕塑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唐代佛教造像将宗教的神秘庄严与世俗的审美标准完美地统一起来,菩萨像的塑造姿态优雅,富有人情味。宋代的雕塑的题材更接近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中国雕塑进一步衰落,但民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雕刻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节俑的制作工艺与艺术造型 俑是为了改变活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他们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秦兵马俑采用的是模制和手塑相结合分段制作的办法,先用模具作出身坯部分,用至少几十类模具作出大量与头形相近的头坯,然后分别对泥坯细部进行手塑处理,塑成互不雷同的头型,装贴订制的耳朵、头、发、帽子、嘴、胡子等。制作的材料为灰陶,质地坚硬细密,陶胎空实合宜,烧制成型后,再对其进行着色装饰。 秦俑艺术给人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它采取了高度写实的风格,力求逼真地表现对象形体,并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例如,将军俑是手持宝剑凝视远方,显得刚毅沉着;射手俑握弓搭箭,有跪有立,目光炯炯有神,显得机警灵活;驭手俑手握缰绳,精神抖擞。秦始皇兵马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面。 霍去病墓前现存的石刻有立马、卧马、卧虎等十四件。另有《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题铭刻石等作品。这批大型石刻,均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划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而不作过多的雕镂,从而加强了整体感和力度感,显得古朴浑厚、沉雄博大。 汉代随葬用的小型雕塑和俑的使用十分频繁。与秦俑相比,汉俑的题材更加广泛,生活中的仓、灶、井、屋、猪圈以及坞堡庄园等等均是汉俑中常见的内容;武士、庖厨、哺乳、献食、劳作、说唱、奏乐、舞蹈等等,均是俑中的大项。就风格而言,西汉俑总体上单纯、朴素,东汉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对喜悦神情的表现尤为出色。 第三节佛教造像的传入和历史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佛教神像的塑造大大促进了雕塑对人物

雕塑作品分析整理

中国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内容分别是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 著名的佛教造像雕塑家有东晋是的戴奎。 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被称作“塑圣”。 四大石窟及其特点。 佛教雕塑各时期特点: (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真实的反映了各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 早期佛教雕塑的手法明显受印度影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第20窟主佛,创造于北魏初年,佛像面部菱角分明,平直的鼻梁与额面成为一体,鼻子向侧面和下面的转折也概括平直,整个神像显示了庄严、肃穆、超人的美。而创作于北魏后期的陕西天水麦积山石窟23号窟中的佛像,造型手法明显趋于圆润,额部与浅浅的眼窝转折关系淡化,消除了眉梢的表现,鼻子圆鼓,嘴的造型更趋向于写实,明显接近了汉人形象的特点。 罗汉形象进入中国,就穿上了汉式僧衣。宋元之后,罗汉的形象越来越平民化,明清时期的罗汉雕像逐步失去了早期神像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象,吸引我们的已经不是神像的“神性”了,而是人像的“神情”了。 课本中涉及的石窟年代: 北魏初年的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后期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唐代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主要雕塑作品及其年代: 三星堆青铜面具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9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传播功能

>学术论坛?设计学 艺术教育186ART EDUCATION 2012 · 09中国古代佛教雕塑经历了漫长的年代。早在新石器时代,黄 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东北地区就已出现了独立的雕塑作品。在这之 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雕塑的门类、品种不断扩大。 仅其材质就有泥土、陶、瓷、石头、木头、铜、金、铁、竹子、象 牙、玉等,十分丰富,小到果核上的舟船人物,大至几十米的坐 佛。在古代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塑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 和辛勤的劳作,创作了众多精美绝伦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一段辉煌 的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而中国佛教雕塑艺术正是这段历史中耀眼 的明珠。这些古代雕塑家,为我们留下了如天上星辰般璀璨的艺术 作品。 但在中国古代雕塑中,只有佛教雕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宣传体系”。同现代传媒相比较,中国古代佛教雕塑与其在功能 上、影响上是最接近的。 通过比较和研究,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家是 如何运用今天都在采取的一些视觉传达手段,进而达到作为传媒的 目的;又是怎样让雕塑作品“说话”,吸引民众,宣扬佛法。这些 方法,在今天对我们是否还有价值? 中国古代雕塑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功能不同。 中国早期雕塑是作为装饰用的。从三星堆早期出土的文物中, 我们可以看到制陶工匠用绳、席之类的具有规则纹理的织物装饰陶 器的表面,逐渐地,一些小型动物的形象开始出现在陶器的足、耳 处,以及勺类器具的柄末上,但它们体型非常小。到了三星堆晚 期,陶器上动物的形象变大,塑造得更具体、更详细,一些玉璧、 玉环开始用一种动物形象来雕刻。 从夏商周到秦代,中国雕塑又有了另一个使用价值——代替现 实的人、牲畜、财物成为墓主人的陪葬品。一些陶制的社会用具、 场景被制作为冥器,供死后的墓主人使用,其中最为壮观、写实 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图1)。今天,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坑如此壮 观,可以想象秦始皇在世时的威严和气度。 西汉开始,中国雕塑的作用又发生了变化,真正意义上的纪 念性雕塑开始出现。博物馆中现存的大量汉代陶俑以及兵马仪仗依然是作为陪葬品使用,如击鼓说唱俑、拂袖舞女佣、出行车马仪仗。这里要提到的是西汉时建造的霍去病墓。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下令为名将霍去病建造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冢,并在陵墓周围放置10余件石雕作品,以象征性手法表现英雄生前的精神风貌。汉武帝的这一决定,把过去埋在地底下的雕塑改为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中国开始了具有纪念性质的雕塑,此时的霍去病墓雕塑就具有了宣传功能,但因其独立性和单一性还不能算是一个宣传体系。自东汉开始佛教传入中国,中国雕塑就开始逐步实现它作为传媒的功能。佛教在公元2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其基本教义是以断除烦恼,得以成佛为终极目的。并宣称人的精神不灭,生死轮回,并有天堂、地狱之说。中国在东汉末年发生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失败后,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封建割据战争,以及稍后的民族间的战争,社会长期纷乱不安,人民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除少数奋起斗争、举行起义外,多数人陷于贫困、离乱,痛苦无援的境地,容易产生祈求神助的思想。人民对天国净土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对放弃今世的欲求以换取来世的幸福深信不疑。统治者也深悟佛教能起到化民成俗的特殊作用,为了永久巩固其优越地位,便大力提倡。对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与佛教进行广泛的接触与交流。一方面,佛教通过与文人士大夫阶层在佛儒、佛道理论上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发展了中国佛教的教理、教义,还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了解佛教,研究佛教,进而信仰佛教。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在禅学方面发展了“教外别传”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强调内心的自证,与庄子的坐忘①、心斋②、朝彻③如出一辙。在中国古代,禅宗与老庄思想一起成为中国文人心里儒道互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从中国佛教雕塑中,可以大量见到的是具有南朝名士风度的“秀骨清像”,它们清癯瘦弱,身段秀丽,宽衣博带,仪态超然,这既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需要,也是吸引文人士大夫信教的一种手段。对于平民阶层,佛教使用了安抚和规诫两种手段。一方面,由于古代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平民阶层所遭受到的灾难和痛苦最为持久和深重。佛教宣扬的天国净土为他们提供了接受痛苦的理由,给了他们寄托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传播功能 ◆ 方若涛 张枞 图1图2

唐代佛像雕塑艺术赏析

中国唐朝佛像艺术鉴赏 视传802 张茂俊 一、佛像雕塑概况: 雕塑是三维空间造型的艺术,比之绘画更富立体感、真实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人把它喻为“立体的诗,动态的书,有形的音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就辉煌,举世闻名的敦煌、云冈、麦积山、炳灵寺、龙门、大足……石窟造像,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令人叹为观止。名山古刹中珍藏的石雕、木雕、金铜、干漆夹综泥塑等各种质地的佛像雕塑珍品,更是不胜枚举。在海外,中国佛像雕塑艺术品收藏于众多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雕塑艺术的风采。另有大量的精美作品藏于民间,徐政夫先生是收藏家中佼佼者,多年来满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炽热的爱心,苦心孤诣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的佛像雕塑尤为精彩。 中国佛教雕塑依种类,主要可分为:一、石窟造像,包括石雕与泥塑像;二、金铜造像;三、石窟之外,单独成件的各种石雕佛像,有单体像像、造像碑、造像塔、造像幢等。徐先生的收藏,以单体石造像为主,作为民间收藏,其质量,数量都已相当可观。一、时代跨度大,从北朝北周北齐到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各个时代作品都有;二、内容题材丰富,可见释迦佛、观音、文殊、普贤菩萨、罗汉各类题材作品;三、多有佳构,有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艺术欣赏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 这一尊尊精美佛像,庄严、慈祥、宁静、飘逸、睿智……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传达着久远的历史信息,令人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佛教艺术之美与世俗艺术之美是不同的,它首先与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劈山开凿的巨大石窟造像,还是制作精美的小佛,都寄托着施做者对佛国净土的美好祈盼。多少无名的艺术家,怀着虔诚的信仰,长年累月在昏暗的窟室中一笔笔描绘,一锤一斧的雕凿,没有宗教信仰的热情与力量,就不会有佛教艺术的产生。宗教是想象的产物,艺术创作更离不开想象,宗教的想象力是佛教艺术创作的推动力。比之世俗艺术更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孰煌的极乐世界图壁画,就是以《弥勒下生经》为脚本画成的:弥勒世办里种庄稼不费气力,一种七收,自然生长出香稻。树上生衣,绫罗绸缎任人选用。山上喷出来的是香气,地下涌出的是甘泉。晚上有罗刹扫地,龙王下雨,白天地平如镜,风不扬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都活到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才出嫁,多美好的世界,它寄托了人们摆脱现实苦难,渴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所以有多少人倾家荡产,甚至把卖儿贴妇钱都拿出来开窟、修庙、绘塑佛像。佛教艺术美中饱含着信仰的因素,它们是信仰、崇拜的对象,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佛像之美与佛教教义,与信仰情感紧密相联。

中国审美文化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答案 【篇一:中国审美文化答案】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 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 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 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 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 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 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 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 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 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 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 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 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 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 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 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 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 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 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 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 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 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 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 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 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论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姓名:周洁桦 学号:2011010130 专业:美术学 指导老师:唐珂佛教在印度,经过五百年的流传,才通过西北印度,由中国的新疆地区,传遍中国。而事实上自古佛教的传入是各说其是,莫衷一是的,它的兴起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在中国经过五百年的传播及发展,由于和中国儒家及道家文化的相互激扬,便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在这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慢慢走上中国化的道路的同时,中国化的佛教亦给中国文化艺术带来深入骨髓的影响。在我国的艺术史上,佛教给我们留下了枚不胜举的经典文化遗产,而佛教雕塑更是我国雕塑史的集中体现。南北朝至唐代中期,我国更热衷于建造石窟寺,这些石窟通常以巨大佛像为中心,由众多石窟摩崖雕像组成石窟群,营造出广阔的佛教环境,而环境又给佛教提供一个好的场所,使其更好发扬,这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佛教诞生在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 佛教与回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概念不同,无存在神明,佛陀亦是人,亦有生老病死,是在经历长期修行顿悟后达到涅槃状态。佛教不同于唯神论与唯物论,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宽容博大的宗教,它们相信死亡是解脱。在佛教中,菩萨是指那些本可成佛却不愿成佛的,它们心存悲悯之心,体恤世间还有如此多人正遭受苦难,一心普渡他人。如地藏王菩萨曾立于地狱门口说地狱一日不空,我便永不成佛。这便是大成佛学,而同儒家文化的相互渗透,使得中国是重要的也便是大成佛学。而现代我们在庙里常见的十八罗汉便是属于小乘佛学的,他们讲究用各自自身的方法修炼而达到顿悟。 在中国,佛教与儒道两家最大的矛盾在于佛教主张出世而入到主张入世,这抑制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直到北魏时期,佛教达到了奇盛时期,对我国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据记载由于北魏政权强大,依靠武力驰骋战场,每夺下一片土地遍将百姓屠杀殆尽,在战争的笼罩下,不论民众或是兵将都深深感受到了疾苦与世事无常,逐渐接受了佛教。在佛教教义中,因果循环,种多少因结多少果,北魏国王通过沙门的感化,生怕死亡后坠入地狱因而停止屠杀百姓并通过开洞窟建佛像,以减弱自己的罪孽。虽然石窟的开凿最初是为了佛法的宣传,但是我国的三大石窟却给中国雕塑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北魏初期此地名为平城,是北魏的首都,云冈此名亦是于明朝时期更改的,开凿初期这里只有皇帝开凿的昙耀五窟,编号分别为第16窟至第20窟,由此开始开洞窟习惯便延续了下来,此后许多百姓捐钱开洞,以祈求父母平安或其他愿望。对于中国雕塑史来说它是门艺术,而对于当时的百姓,它是一种许愿与还愿的过程,是一种宗教仪式。经过千百年洗礼,由于地震,第20洞曾经坍塌过,使得人们现在能够远远看得见它的主佛。早期的佛像几乎一律的单发髻、宽下巴、大耳、高鼻,偏袒右肩,双手盘坐。块面清晰,线条的雕刻简洁,眼睛是黑色石头镶进的,外裹麻布,以白粉打底,再进行彩绘,由于砂岩石容易风化的特性,外身的彩绘已经腐蚀,跟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一块变化,能够看见岩石的脉络。身体同山壁融为一体,我们称其为摩崖造像。身后的火焰背光中,无数小佛环绕,成为化佛,暗指一人成佛感化众人。洞窟之中含有千千万万的洞窟,是无数亿万成

探析佛教中的“圆”之美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探析佛教中的圆之美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前言 圆形在几何图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圆的再认识,不会再停留在它仅仅是一个视觉符号、一个设计元素,更多的时候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再是二维的,它与文化、社会、风俗、宗教、哲学、文学、科技相结合,向三维、四维转化,用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吸引更多设计师的目光,赋予它新的生命意义。 佛教的审美境界观圆之美 佛教中禅宗的审美观是一种顿悟,禅悟。佛教中也有自己的艺术和审美,艺术,例如建筑、雕塑、绘画、壁画等等;禅宗追求一种高雅而又富有趣味的生活、境界,自佛教传入中国,便融入了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改变甚至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社会习惯的融合。佛教思想带来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精神信仰、思想文化上,还深入到中国人对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例如,佛教中追求的境、境界的思想,是中国美学中境界理论的来源之一,体现在诗人、画家在诗作和绘画上追求的意境美。 在佛教圆的概念中,从美学观念上来分析,可以概括、归类为三个方面:在佛像崇拜上崇奉圆相,在教义或者教理上崇奉圆融,在禅宗的最高境界上崇奉圆寂。转换到美学的上理念,就是圆相之美、圆融之美、圆寂之美。 圆相之美。佛教最开始的主张是无相、非相,发展到后期,慢慢开始出现建造佛像,佛教变为像教,那时期佛陀的相貌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长相圆满。 但是,佛像中的所崇拜的圆相,不单单指的是圆形,更宏观的包括圆转的、圆满的等等,这使之呈现的既丰富饱满又整齐有序,既庄严敦厚又灵动多变的特色。更深层次上讲,佛教的圆相之美是从修持中得来,这不仅是对佛像的崇拜上,也是对精神境界的崇拜,例如,佛教喜欢用镜子和月亮来比喻人生的境界,无论是镜之美,还是月之美,都是圆之美。 圆融之美。佛教中讲究因缘和合,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素和合而成。简单理解,众生万事万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有因有果,都能够融合在一起。圆融是圆之美中没有显而易见的美,立意不在美,但它的宗旨都指向了美,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圆融无碍的境界。 此外,圆融之美还体现在其他层面上,在我国古代的美学文献中有许多用圆来比喻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的文字和言论。如周颐在《蕙风词话》中写道:笔圆下乘,意圆中乘,神圆上乘。能圆见学力,能方见天分。这里讲的圆是对艺术技巧的概括,技艺、艺术技巧需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只有做到形和意的统一才能达到圆融的境界,才能称得上美。这就是艺术形象中要求的形、神兼备,将各个方面的元素圆融为一体。 圆寂之美。圆寂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涅槃称为圆寂,圆满、圆明、圆通突出了它的美学。它的美学意义:涅槃之境是以静为本的以动趋静、静中寓动的境界。在佛教中涅槃是一种超脱宁静、非凡的境界,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不停地前进、修行,永无止境,虽然是永动的,而追求的最终境界是静的。以静为本、静中寓动的涅槃境界是很美的,动与静的结合特别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的奥秘就在于此,动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本质,而静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孕育。 佛教中的圆之美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古人留下了大量的诗作歌颂太阳、月亮;现代设计师多用圆来表现团圆、圆满等美好的寓意;概括来说,人们喜用圆和圆相这一意境来诠释团圆美满、成功,表现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和状态,这为设计师需找设计内涵和意境提供了灵感来源。 圆融之美中讲和合就是圆融,讲求注重内与外、虚与实、自然与生活、自然界与人类的联系,万事万物圆融统一。 形与神、形与意的圆融。

浅谈佛教艺术之美

美术鉴赏——浅谈佛教艺术 艺术教育——13501111王银 摘要:美术鉴赏类似的学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我在这里就浅显谈谈宗教艺术的一部分,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体---佛教艺术。佛教艺术大致包括三部分: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体。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艺术也起源于印度,以后由北路发展到中亚、中国、朝鲜及日本,由南路遍及东南亚等国家。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雕塑﹑佛画和建筑。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美术 也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和衍变着。 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代表,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 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 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 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 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 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 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 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 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 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 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 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 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 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 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

佛教构像艺术理解

佛教构像艺术理解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自东汉明帝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佛教雕塑在中国就应运而生。从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它是一个民族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有一定的时代性。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是汲取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如今,随着艺术时代的迁变,传统的佛教造像元素开始作为一种“符号”表现在当代雕塑创作中,他们通过视觉表达、形态特征、空间转化、意义叙事等角度赋予了传统佛教雕塑一些当代性。 一、对佛教雕塑发展的认识 佛教造像艺术是在古代封建统治时期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而不断得到良好发展的艺术文化。于是导致了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政治意味。佛教的雕刻绘画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也总与中央集权密不可分。石窟造像就是古代佛教造像艺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等。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不光体现不同时期佛教雕塑的发展状况,也体现在中央集权不断加深,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同背景下,佛教造像艺术还是一成不变的为统治阶级服务,古代匠人们在造像时,往往就倾向于将佛的形象神话和夸张化,意义就在于能够让人们顶礼膜拜。在当下艺术中,佛教造像已无明显的发展,与古代宗教艺术的兴盛不能相比,统治阶级的转化,实际使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相对应的是佛教造像艺术开始走千年来无人走过也无人敢走的道路———平民化。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统治阶级的口号都一样:就是民主。这样,当代的无神论群体渐渐庞大,有思想的雕塑匠人们成为了当代艺术家。佛教造像不再为任何人,任何阶级服务,它可以是一时兴起之作。佛、菩萨、天王

佛教文化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影响(改)

目录 摘要 (2) 1、佛教艺术起源及对中国艺术影响 (3) 1 .1 佛教艺术的起源 (3) 1.2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4) 2、佛教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4) 2.1 佛教雕塑的发展历史 (4) 2.2 佛教雕塑的特征 (5) 3、我国雕塑发展的历史轨迹 (6) 3.1 我国各朝代雕塑的特征 (6) 3.2 我国雕塑的缺陷 (8) 4、历史的借鉴与启迪 (8) 4.1 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9) 4.2 树立公共艺术的观念。 (10) 4.3 保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10)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本文主要概述了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介绍了中国各个朝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雕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从佛教展开的心理审美与宗教审美相融合,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经过对这些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雕塑作品回味和研究,形成了对现代雕塑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佛教文化影响雕塑艺术

佛教文化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影响 1、佛教艺术起源及对中国艺术影响 1 .1 佛教艺术的起源 佛教基于教义的构架精妙及深邃的含义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艺术起于公元前3世纪,是在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如今我们看到的孔雀王朝所遗留的雕塑艺术,距离现在已经超过了2400年,其精妙的技艺,丰富的内涵,绝美的形式,无一不让人为之惊叹,后人为之倾倒。目前世人可以欣赏的有关阿育王时代所立的现存较完整的石柱还有十几处,上面刻以不同的动物形象雕塑,其中刻以辨认的包括柱顶的狮子、大象、骏马以及牛等,朴实而不失精美、简单而不缺内容。不仅如此,在当时还建立了许多的石塔,大量精美的浮雕装饰了石塔的围栏,其中的推山奇大塔不仅保持最为完

中国古代雕塑赏析

中国古代雕塑赏析 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铜雕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

简析佛教的雕塑艺术

宁静而神圣的佛教之光—— 简析中国佛教的雕塑艺术 说起宗教我向来是怀着敬畏的感情的,虽然我并不是信徒,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不能用科学解释得清楚的现象,所以我不敢说这个世界没有神。我觉得宗教作为历史的必然产物它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它带给人们希望,让人们怀着信仰怀着希望将生活进行下去;其次,宗教信仰可以平衡本来不平等的社会,它给人们带来了安定,让社会历史得以有条不紊地延续下去;除去这些,宗教还给我们带来了绚烂多彩的宗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因为蒙上了神秘的宗教面纱,让欣赏者不知不觉沉醉于这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当中。而说起宗教艺术,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是佛教的雕塑艺术,下面我将对佛教的雕塑艺术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分析。 一.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的精神象征 说起佛教的雕塑艺术,我们就不得不说佛像了。佛像不仅仅是佛教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更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或多或少地对佛像都有所了解,也一般都见过佛像,只是对于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们首先对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进行简单的阐释。佛陀的三十二相中,佛顶隆起的肉髻相,象征佛的智慧福德圆满;双眉间的圆点是白毫相,象徵会放微妙光明;眼睛半睁俯视,象征眼根清净,慈眼视众生;唇如莲瓣含微笑,象征口业清净,广说法语;双耳修长,象征耳根清净,常闻佛法;手指纤长优雅,象征以柔软之手利乐大众;身姿端严,象征威仪清净,端庄高雅;容仪具足,象征能令见者皆生敬爱法喜之心(我们可以依靠下图进行进一步了解。)

(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一般有坐佛、立佛、卧佛3种姿势。佛像具有神秘而安详的面部特征,手势一般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称为“手印”。常见的“手印”种类有:施无畏印:一般用于立姿佛像,举起右手,掌心向外,手指伸展,象征布施无畏、平安和抚慰,解除众生苦难。 与愿印:左手低垂,掌心向外,手指微曲,象征应许满足众生愿望。 触地印:用于坐姿佛像,右手向下舒展至右膝附近,掌心向内,指尖触地,左手闲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象征佛陀要求大地作证他修成佛道。也叫降魔印,经中曾载佛陀修行成道时,遭魔王扰乱,佛陀以右手指触地,终使魔王惧伏。 说法印:用于坐姿佛像,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捻成环状,象征完满的智慧和发愿度人。 禅定印:用于坐姿佛像,双手平放膝上,右手叠至于做掌上,表示禅思, 使内心得到洁净和宁静。

论世界雕塑之美感

论中国古代雕塑之美感 雕塑,就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就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观点来简述我对中国古代雕塑美感的瞧法。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宗教性、绘画性、装饰性与意象性(注重“以形写神”)。 古时的中国重礼教,尊鬼神,艺术之美主要表现在工艺美术上,例如礼器、祭器,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纯粹的工艺品,如象形器皿与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如南朝王陵石刻辟邪与唐代顺陵石狮。宗教的各种雕塑也就是如此,它们就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如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的形象。 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呈现共同发展的状态,其绘画性表现为不就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与块面,而就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与韵律。这种做法与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与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不同。所以有些雕塑很难瞧出有什么立体感,而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 中国的佛像雕塑因为要给人一种神秘、游离的感觉,故不免有装饰性,但就是又不乏亲切感。例如咧嘴微笑的弥勒佛等等。另外,辟邪的雕塑与护卫所用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中国的雕塑与中国画一致,都具有意向性。多半就是由想象所得,再经过后期的主观加工美化而形成。此类雕塑多半就是用来传达某些意向所制。 据了解,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先秦的雕塑从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瞧,数量可观,有陶塑、玉石与骨牙雕刻等多种形式,其中有浮雕,也有圆雕。那个时候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与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普通美术教育欣赏课教学参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10-13 14:27:00 ] 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