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佛教的雕塑艺术

简析佛教的雕塑艺术
简析佛教的雕塑艺术

宁静而神圣的佛教之光——

简析中国佛教的雕塑艺术

说起宗教我向来是怀着敬畏的感情的,虽然我并不是信徒,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不能用科学解释得清楚的现象,所以我不敢说这个世界没有神。我觉得宗教作为历史的必然产物它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它带给人们希望,让人们怀着信仰怀着希望将生活进行下去;其次,宗教信仰可以平衡本来不平等的社会,它给人们带来了安定,让社会历史得以有条不紊地延续下去;除去这些,宗教还给我们带来了绚烂多彩的宗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因为蒙上了神秘的宗教面纱,让欣赏者不知不觉沉醉于这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当中。而说起宗教艺术,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是佛教的雕塑艺术,下面我将对佛教的雕塑艺术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分析。

一.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的精神象征

说起佛教的雕塑艺术,我们就不得不说佛像了。佛像不仅仅是佛教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更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或多或少地对佛像都有所了解,也一般都见过佛像,只是对于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们首先对佛像的表情形态与姿势进行简单的阐释。佛陀的三十二相中,佛顶隆起的肉髻相,象征佛的智慧福德圆满;双眉间的圆点是白毫相,象徵会放微妙光明;眼睛半睁俯视,象征眼根清净,慈眼视众生;唇如莲瓣含微笑,象征口业清净,广说法语;双耳修长,象征耳根清净,常闻佛法;手指纤长优雅,象征以柔软之手利乐大众;身姿端严,象征威仪清净,端庄高雅;容仪具足,象征能令见者皆生敬爱法喜之心(我们可以依靠下图进行进一步了解。)

(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一般有坐佛、立佛、卧佛3种姿势。佛像具有神秘而安详的面部特征,手势一般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称为“手印”。常见的“手印”种类有:施无畏印:一般用于立姿佛像,举起右手,掌心向外,手指伸展,象征布施无畏、平安和抚慰,解除众生苦难。

与愿印:左手低垂,掌心向外,手指微曲,象征应许满足众生愿望。

触地印:用于坐姿佛像,右手向下舒展至右膝附近,掌心向内,指尖触地,左手闲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象征佛陀要求大地作证他修成佛道。也叫降魔印,经中曾载佛陀修行成道时,遭魔王扰乱,佛陀以右手指触地,终使魔王惧伏。

说法印:用于坐姿佛像,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捻成环状,象征完满的智慧和发愿度人。

禅定印:用于坐姿佛像,双手平放膝上,右手叠至于做掌上,表示禅思,

使内心得到洁净和宁静。

(立佛)

(坐佛)

(卧佛)

佛教是个很重视美学的宗教,以经文之美、佛像之美,来映照人格之美、佛法之美。而创作佛像本身是一种修行弘法的志业,也是积功德、结善缘的布施。其造像不仅具有典雅的艺术美感,更重视内心宗教精神的升华。由于佛像的制作目的,在于帮助信众思慕佛陀,忆念修学佛法。所以历代从事佛教的艺术家们,都以虔诚的宗教信念,思惟佛教中的法义,以卓越的艺术才华来创作庄严的法相,使信众在观赏礼拜佛像时,为其崇高优美的法相所摄心,进而感悟佛陀永恒慈祥、智慧、喜悦的光明。信仰不信仰都不重要,因为除去宗教的因素之外,它也是绵延数千年的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艺术。

二.独具魅力的中国佛教塑像艺术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汉代佛法陆续传入我国,并在洛阳建立中国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中国汉地有深厚的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根基,要达到能够广泛传播

佛教的目的,佛教雕塑必须要符合汉地人民的道德伦理风尚和审美标准。供养人们在发心塑造佛教雕塑时,怀着对佛法的虔诚崇敬之情,在遵循佛典规定的造像规则和尺度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力图创造出让广大群众与信众都能接受、并能生起恭敬心和欢喜心的外部形貌和内心世界都是最美好、最崇高、最圣洁的理想典型。绘画史中著名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深受人们喜爱的绘画艺术风格,对佛教雕塑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接受了从印度等地传过来的造像风格的影响,再加上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熏陶,于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雕塑形式。而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漫的历史传承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它总是会被打上各个不同时代的记号。从至今存留的许多历代佛教雕塑作品中可看出,佛菩萨的面貌、形态、服装、衣饰等都有明显的汉化特征,还可看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如魏晋时期的佛教雕塑,很符合当时人们最为推崇欣赏的“秀骨清相”的审美理想,具有一种非常高贵典雅、神气秀逸、娴雅自若、沉静而智慧的气质,深为当时民众们喜爱。此时佛的容貌略长而清秀,眉目慈祥,嘴角上扬微笑;身材修长,肩膀略削,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姿态略显清瘦飘逸,有如洞察人生哲理,智慧慈悲的文人雅士。我们可以将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的塑像作为例子进行分析,脸型长圆清秀,头部隆起成肉髻,额广平正,慈眉善目,嘴角微扬,和蔼微笑,神情俊秀而慈祥。佛身穿垂领褒衣式袈裟系带,衣褶自然旋转流畅,姿态优雅沈静端坐在须弥座上。此尊佛像雕塑技法纯熟优雅,神韵生动、温文儒雅,具有南朝文化、艺术、审美的思想,当我们净心观赏时,心中自然会感受到一份清静的智慧与慈祥的喜悦。

(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的塑像,大气而雄伟。)

随着佛像艺术的发展,至北齐时期,开始出现特殊的变化,这时的佛像以单体圆雕佛像为主,可能受到印度笈多时期佛像与南朝“曹衣出水”画风的多重影响,造像形态由“秀骨清像”转为面容丰圆适中,身躯圆润,比例匀称及薄衣贴体的新风格。整体雕工简洁流畅,神情静谧端祥。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北齐佛像,头顶低肉髻以螺发为布,面容方中带圆,弯眉细长,眼神垂视,似乎蕴藏着无限睿智与慈祥。挺直的鼻子,厚长的双耳,嘴角上扬,流露一丝会心的微笑。佛像身穿圆领下垂式袈裟,轻薄透体,肩臂圆润舒畅,身材厚实,比例匀称修长。简约洗

炼的阴刻衣纹,随着身体起伏变化,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北齐佛像,虽手脚已残缺,但其庄严之美不减分毫。)

隋代佛教兴盛,佛像先继承北朝的风格后,转而以写实的优美造形发展,以丰腴敦实,典雅端庄为主要特质。为唐代辉煌佛教艺术奠定承先启后的根基。隋朝的佛像风格承续山东北齐时期的佛像特徵,面容丰润端祥,肉髻微凸,螺发小而整齐,宽广平正的额上有贴金的白毫相,双眉细长弯曲,双眼微睁垂视,挺直的鼻子,大耳垂肩,嘴角微扬,流露出愉悦的微笑。原来的佛身着垂领式袈裟,衣质柔软贴体,褶纹疏落有致,自然流畅,双手相叠作禅定印,身形丰腴结跏趺端坐。佛的面容流露禅悦的神情,身姿舒坦安祥,彷佛是正在内观生命的真谛,而入轻安冥想的境界。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当时人们以丰满健康、富丽华贵为美,唐代是中国佛教最兴盛时代,艺术家充分掌握圆熟的写实性技法,佛像面容圆满端祥,身躯雄健饱满,神情庄严而慈祥,是中国雕塑史上的黄金时代。这里我们将以为龙门石窟的唐代卢舍那大佛为例来进行分析,佛像头顶上肉髻隆

起,有涡旋发纹,面型圆满端秀,方额大耳,长眉目秀,嘴角微扬,神情庄严崇

高又睿智慈祥。身穿通肩袈裟,衣纹如水波婉转流动,虽然手、脚风化残缺,但丝毫未减其风采。此尊大佛既有男性的庄严自信,又有女性的温和慈祥,因此具有圆满的神圣之美,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卢舍那大佛是由唐皇室出资,延请高僧善导、惠□大师等主持,及无数艺匠们诚心恭造之下完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反映出大唐佛教的兴盛及杰出艺术成就,令古今中外人士叹为观止。当时的佛教雕塑,佛菩萨常常塑造得圆润健美、雍容典雅、慈祥庄严、气度不凡,服饰也往往华冠美服,装饰典丽,具有浓厚的人间富贵气息和人情味,深受唐代

(唐代佛像既有男性的庄严自信,又有女性的温和慈祥,因此具有圆满的神圣之美,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人民的喜爱和崇敬。以此类推,随着朝代的演变以及随着朝代审美风向的改变,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从而成为了中国艺术绚烂的瑰宝。

三.以形写神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法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骡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石窟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盛唐的飞天、菩萨、供养人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画出来,人们更常常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绅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而西方雕塑多为裸体人像,没有用衣饰来充当表现人物情感的工具,一切都通过裸露于外的筋肉及面部表情、外在动态姿式来表现。这也构成中国雕塑的一大特色。

(飞天,彩带飘飞,轻盈跳跃。)

如上图中的飞天,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乐器,直冲云霄,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给人以灵动,轻盈与出于尘外之感。

(乐山大佛)我们再来看看乐山大佛,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

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体态匀称、雍容,神势肃穆,神情自若,雍容大度,气势雄伟。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观赏佛像艺术是件赏心悦目的雅事,能在信仰中增进美学,在美学中增进信仰,只要我们有真诚、喜悦的心,能正确的了解观赏佛像,不仅是对美学的欣赏及历史文化的肯定,也必能被其高雅、安祥、慈悲之美所薰陶净化,体会生命更深一层的感动与法喜自在。

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在漫漫历史中发展与演变,在富有智慧的劳动人民的手中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魅力的雕塑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中国人们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美术鉴赏1

美术鉴赏 1.在中国画的发展及其特征基础上谈谈中国传统人文意识在绘画中的表现及演变特点 在夏商周期间没有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的表达。自汉唐的人文母题为中心的写真型时期。形成了以宗教为主的格局,描绘历史人物,水墨画由此开始萌芽,此时间画家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开始在绘画作品中反映出来。宋元明清时期,人文精神无不渗透中国画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画家的内在修养与追求在文人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画最骨子里的精髓。中国艺术的境界就是中国人的人生境界,研究中国画艺术很显然离不开中国文化,更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注入,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蕴含着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魅力。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条主线,是它的生命和灵魂。 2.评价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长处和不足,人文地位以及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3.说说西方雕塑艺术对我国现代雕塑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国现代雕塑陶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滞后于西方的,但是,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分类庞杂的西方后现代艺术,更是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对我们的传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需要对许多方面的传统艺术进行研究,尤其在传统陶瓷,以及传统雕塑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路向.因而“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我相信中国现代雕塑陶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

藏族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影响

学号:编号: 天津体育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2018届) 藏族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religious culture on Tibetan Dance 所属系部:体育艺术学院 专业:舞蹈学舞蹈教育 专项: 年级: 作者: 指导教师: 2018年 3月18日

藏族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religious culture on Tibetan Dance 所属系部:体育艺术学院 专业:舞蹈学舞蹈教育 专项: 年级: 作者: 指导教师:

关于天津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对本论文所设计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西藏的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藏传佛教作为藏区最古老的宗教文化,对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西藏人不断积累和创新,培育出独特而鲜明的西藏舞蹈风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藏族的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这基础上,重点研究藏族宗教文化是如何对藏族舞蹈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藏族宗教;藏族舞蹈;影响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

浅谈九华山的佛教文化 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学号:1234001254185 姓名:刘志磊 【摘要】: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独具特色的三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九华山佛教文化地藏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菩萨寺庙 【正文快照】: 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形成与我国的地藏信仰有着一种互动的关系 地藏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他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解释说,地藏菩萨是古佛现身,他在因地曾发下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在他的眼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他誓愿宏深,故受佛嘱托,是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这中间漫长的无佛时代一切众生赖以救拔的大菩萨。 我国自唐代以来,崇尚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盛行。地藏菩萨那种“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在广大佛教徒中广为流传。这当然也与唐实叉难陀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和玄奘所译《地藏十轮经》等流行于世有关。但是,这与金乔觉之被看成是地藏菩萨的应世教化众生,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据唐代著名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等典籍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新罗国高僧金乔觉,世称“金地藏”。金乔觉颖悟天然, 24岁时削发为僧。唐开元末年,他携灵犬善听航海而来,遍访江南诸山,最后到达九华山。相传他来到此地后,常栖居岩洞,以白土 (观音土 )掺粮煮饭而食,进行苦修,感动了当地士绅及广大信徒。同时他又以地藏菩萨的愿行,募得家财甚富的闵让和之九华山地全部,修建了弘法的大道场。并使闵让和先是令其儿子出家,后来自己又舍俗离尘,两人一起跟随金乔觉学法修道。寺院建成后,又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带领徒众苦修,从而影响越来越大。贞元十年金乔觉圆寂,其肉身坐石函中,越三年仍完好如初,灵异昭著,信众们尊崇他为地藏菩萨化身,并建肉身塔供奉。从此,九华山被广大佛教信众尊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地藏菩萨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四方信众纷纷来朝山礼拜祈福。且不说九华山的香火日益旺盛,就是一般的寺庙,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都要举行地藏法会,以纪念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成道日。这一天在民间,江南一带几乎家家都烧地藏香,纪念地藏菩萨。因此,中国佛教中对于地藏菩萨的虔诚信仰,与金乔觉被说成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是分不开的,它是佛教地藏信仰作为社会存在对民众的影响与民众根据需要创造和发展佛教地藏信仰互动的结果。 二、九华山对我国地藏信仰的影响 地藏信仰的流行造就了九华山佛国,使得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反过来,九华山也深化和扩大了地藏信仰。九华山地

东汉佛教传播特点探析

东汉佛教传播特点探析 刘红梅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 230009) 摘 要:东汉佛教传播特点明显,如以君王贵族为核心受众、以黄淮中下游地区为传播中心、以斋戒祠祀为主要活动等。其特点形成,与国际商贸活动、中印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正确认识东汉佛教传播特点及其成因,亦是理解魏晋佛教的前提。关键词:东汉;佛教;传播特点中图分类号:B94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8)04-0070-05 佛教初传,是20世纪以来学术界异常关注的课 题。经几代学者努力探研,已勾勒出佛教滥觞的大致轮廓。关于佛教入华时间,学者间虽还有争议,但东汉初佛教开始传播,已成学界认同的基本史实。研究东汉佛教传播特点,对于深入理解早期佛教,特别是东汉与魏晋佛教承续关系,有着积极意义。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笔者对东汉佛教传播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进行相关分析。 1 东汉佛教传播特点 东汉是早期佛教发展关键时期,遗存史料虽非常少,但仍可见其明显特点。1.1 以享有食税经济特权之君王贵族为核心受众 道安言: 今遭凶年,不依国主,法事难立。 [1] 当然,他是指在社会动荡时局下,只有依附政权,才能实现佛教弘布。东汉佛教传播,虽处于和平时代,亦与政治人物发生密切联系。 史载汉地最早崇奉佛教者,是楚王英,乃东汉初著名诸侯王。 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母许氏无宠,故英国 最贫小。三十年,以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益楚国。自显宗为太子时,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及即位,数受赏赐。永平元年,特封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 [2] 由史料可知,光武时,楚王英在诸侯王中并不突出;相反,因母无宠而封国贫小。明帝为太子时,以常亲附而获宠。明帝即位,宠爱愈隆,渐成诸侯王中重量级人物。从光武末,先后数受赏赐,封国渐富广,且荫及姻亲。楚王英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与明帝亲宠直接相关。其崇信佛教,亦与之甚有瓜 葛。据!后汉书?载: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 [3] 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与相关史料记载也非常吻合。首先,范晔声明永平求法民间确有其说,但未见正史记载。其次,明帝虽遣使天竺(一说为月支),收获并不多,只图画了佛像(也说为佛教壁画),并写佛经四十二章(也说摩腾译佛经四十二章),藏于皇家图书馆,并无明确崇奉之意。% 最后,确认楚王英是最早崇奉者,因其影响,佛教在中原地区开始传播。 楚王后,百年间佛教传布状况若何,史料阙载。至东汉后期,史载桓帝刘志亦有崇奉: 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 屠、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 [3]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桓帝以君王之身崇佛,必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致百姓亦有仿效,则贵族官宦自不待言,佛教遂于社会中广泛传播。 桓帝之后,汉末最著名的崇佛者,乃丹阳笮融。 初,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往依于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遂断三郡委输,大起浮屠 寺。 [4] 笮融原是地方军阀,后依附徐州牧陶谦,受托督管广陵等三郡漕运,竟乘机截盗漕运财物,用之建佛像塔寺,浴佛施饭,规模宏大。因其影响,佛教于沿淮一带流传愈广。 不难看出,东汉佛教与政治人物,特别是与享有食税特权的君王贵族联系紧密。之所以如此,非因佛教初传阻力大,需政权扶持,实由佛教内涵浅化与 收稿日期:2008-01-26 修回日期:2008-03-2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安徽佛教文化 (2006j q w 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红梅(1971&),女,安徽肥西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 efe i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 2008年7月 第25卷第4期 Ju.l 2008V o.l 25N o .4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收藏|作者: 不详|来源: 佛缘资讯 浅谈如何欣赏佛教美术作品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迄今已历两干余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佛教种子可说已传递亚洲及至世界各国,不仅充实了这些国家的哲学背景和文化内涵,更丰富了他们在美术创作方面的题材与形式。举例言之,印度阿姜塔的石窟艺术、中国教煌的辉煌壁画、云冈和龙门的佛教石雕、日本奈良的古寺建筑、斯里兰卡波罗奈梵的卧佛亘像、印尼爪哇婆罗浮图的大佛塔……等佛教艺术杰作,相信都已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这次,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西夏文物中,以佛教绘画为主,这些出土的作品经过时间的长廊,仍能维持完好,诚属难得。然而,尽管前人留下这么丰富的遗产,我们究竟该以何种态度去欣赏它?尤其,面对这批年代久远的佛教美术作品,我们应如何掌握其精蕴,而与个人的学佛相结合呢?一般来说,赏析一件美术作品,大致不出两种方式:一是“主观的欣赏”:另一则是“客观的认识”。而佛教美术作品的观赏自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人手。以下,先就“主观的欣赏”部份加以论述。 一真、善、美”是艺术创作的三大要件,这是人尽皆知的,藉着作者精心的创作,不仅呈现外在事物的具体造形,更传达了内在精神的抽象意涵。就以佛教的造像来说吧,其中:佛、菩萨、天龙八部……等性格各异,致其美术的造形也随之不同。如众周知,佛像多法相庄严,肃穆端凝。而为了表现菩萨的慈悲,菩萨像大多相貌和蔼,平易亲切。至于天王力士,则因为是佛教的护法,故艺术家多以嗔目裂齿,血脉贲张等外形,来刻画他们的威武勇猛。凡此种种:“以形写神”的例证,充份道出艺术中“真”的特质。接着,以“真”作基础,进而达致“善”的境界。《历代名画记》说到:“夫画者,成软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所以,艺术还必须透过对“善”的诠释,达到教化人群的目的。 名雕塑家杨英风认为,“佛教艺术”乃是结合了艺术心灵与形上意象两者,并且相互辉映的华严境界!因此,透过此一灵性的浸润,使人在方外玄想中,获得无与伦比的禅悦之乐,并开启对于生命的智慧。杨先生也认为,由于佛教艺术和中国造型美学有其相通之处,所以才能顺利根植于这片土地上。因而可知,举凡艺术创作均透过造形理则和形上思惟的相互交感,引发人们的共鸣:进而藉着艺术

佛教与艺术审美

第24卷第3期2005年6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I ndustry Manage 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24No .32005.6 收稿日期:2005-01-31 作者简介:赵 劲(1967-),男,湖北襄樊人,讲师,主要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佛教与艺术审美 赵 劲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佛教与艺术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式,它们在内容、目的和手段上十分相 近,都包含有超越此界进入彼界的精神陶醉和满足。佛教借助艺术想象来达到理念世界的佛教境界,反过来,佛教给予艺术以独特影响,促进艺术里未完成性原则的巩固。 关键词:佛教;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5)03-0051-02 宗教产生于对超自然的崇拜而获得的解脱与陶醉,我们称这种解脱与陶醉为宗教情绪。带着原始本原冲动的宗教情绪,始终伴随着净化、飞升和心理抚慰的作用,包含着精神的憧憬、向往和理想,有强大的动力,它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而是强烈炽热以至狂热的宗教情感。佛教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最古老的方式,是超越现实,征服个体欲望,消弭“能所”与“性相”的对立进入“涅 ”,从而获得解脱的过程,其内容、目的和手段接近于艺术的审美方式。超越此界进入彼界从而获得精神陶醉与满足的佛教境界,恰恰与艺术审美的精神宣泄相一致,因此,也可以说佛教境界也是艺术审美境界。 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宗教,必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于是,佛陀就佛教的认识论做出了阐述。佛教把人的认识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亦称藏识、种子识,等等,潜藏着一些由深层欲望、情感与表象互渗后所建立起来的意象。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在他们的记忆中潜藏着人类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它来源于人类意识深层,凝聚了人类最深沉的欲望与忧患,特别是“生”与“死”,是人类共同的原始意象。 人类最大的忧患莫过于生存,人从一生下来,就要面对死亡,不管是谁,也不论他做何种努力,必将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而且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还要面对现实中的烦恼、饥饿、病痛、贫穷、欺诈、战乱,等等,它给人们的绝望多于希望,痛苦多于乐趣。而与之相对应的“西方净土”却是另一番景象,敦煌壁画中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那里有绿波浩淼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各色莲花盛开,佛及菩萨坐在莲花上,璎珞严身,庄严慈祥,宝池上端彩云缭绕,飞天起舞,天宫伎乐,千姿百态,仙鹤鹦鹉,应节歌舞。在那里没有贫穷与饥饿,神人可以点石成银,化铜为金,“思衣锦绣千重现,思食珍羞白味香。”生与死、人与物的绝对界限没有了, 一切众生,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自然化生。 敦煌壁画中描述的“西方净土”是美好的理想世界,也可以说是通过想象憧憬未来的精神世界,或者是一个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更高维度的空间。人类要从不尽痛苦的物质世界进入无限快乐的“西方净土”,是不可能和无法完成的。然而,作为佛教徒无法完成的终极目标和毕生追求,超越生死,往生净土却可以通过精神的憧憬而获得解脱。 佛教认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独立的“自我”是没有的,独立于“我”之外的世界是没有的,没有独立的实物,没有独立的“生命”。生和死是一体,死亡只是另一轮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前世、今世、来世至无数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的物质(现实)存在仅是一瞬间的,是不稳定的、捉摸不到的和不可解释的存在,是意识和心理过程的相关物,即所有因素合起来而形成意识流、连续流或一种活的东西,不可能被认识和解释,它只能被感受到。因此真正的佛教徒应当努力摆脱这些不稳定的状态和这种相对的存在,去获得稳定的和永恒的精神存在即佛教境界。这个状态与艺术表达中的宣泄过程十分接近,于是,佛教徒便借助艺术想象来达到这种状态。与此同时,佛教的审美相对主义又反过来给予艺术以独特的影响,在艺术里创造出生命运动、生命闪光的独特氛围,促进艺术里未完成性原则的巩固。 佛教在许多地方接受并且改变了在它之前的哲学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原理。如果说佛教哲学力图要从一种意向———“我即客体”的绝对化中引出涅 的概念即最终的解脱,这里的解脱状态是达不到的,但却是可以阐述的,它无时不在,却只能去意会它。 佛教不像基督教里那样认为人的精神与肉体是分开的,人作为某种精神物是惟一的,也就是佛教说的“我梵同 ? 15?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母亲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双林灭度、佛光普照、佛教圣迹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导游词

景区导游讲解 各位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五通桥。大家可以看见,我们这里一共有五座桥,每座桥都有不同的名字,分别为: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合在一起就叫做五通桥。 大家可以看到在桥的侧面都刻有各自的名字,下面还有很多在此地放生的鱼,在观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有同学可能会感觉好奇,这五通桥有什么含义呢?这五通在佛教里代表的是五种神通,天耳通就是指用耳朵听见佛界的声音,天眼通就是感知来世与现实世界中远处和细微处,他心通就是感知他人的意念,神足通就是彻底的摆脱束缚,来无影去无踪,宿命通就是感知前世今生。 这座五通桥仿自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汉白玉材质。护栏的两头都刻有一座谛听,这谛听,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 好了,各位同学们请跟我走,我们去广场牌坊。 大家请看,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广场牌坊了,这座牌坊五间三层十二柱结构,是古代皇家牌坊的规格,这种高规格建制的牌坊,也说明了地藏王菩萨的特殊身份和崇高地位。 大家抬头看牌坊上的匾额。上面镌刻有“芬陀普教”四个大字,这是清朝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至南京时御笔亲书赐给九华山化城寺的。这“芬陀”是佛教中指的是一种莲花,而且是莲花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俗称白莲花。所以芬陀普教四个大字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大意就是佛性的光辉广施教化。 这座牌坊是我们大愿文化园的第一座牌坊,除了眼前这一座,还有“大门牌坊”“甬道牌坊”,每一座牌坊都富有徽派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气息,但造型不同,其内蕴含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待会大家可以慢慢欣赏。 好了,同学们,我们来这边的广场,大家注意看着广场在中间的路面,全部由暗红色的大理石铺筑而成,中间饰以纵横交错的纹路,大家觉得这远远的看像什么?袈裟,对了。所以我们这个广场就叫做九子袈裟广场。 我们的袈裟广场直径有99米,形似一件随风而展开的袈裟,至于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的广场,设计灵感源于地藏王金乔觉“袈裟覆地”的故事,不知道各位同学们有没有听过?看来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么钱导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传说中这地藏王菩萨前身叫做金乔觉,是新罗国的王子,但是由于当时大唐文化鼎盛,佛教文化也是盛极一时,声名远播。金乔觉十分仰慕,便来到大唐求学佛法。最后他落脚在九华山,潜心修行。 金乔觉最初在九华山修行时,由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名气,也就没有自己修行的道场,便在九华街盆地搭茅棚修行。当时的九华山还不叫九华山,叫做九子山,山的主人叫做闵让和。闵公乐善好施,经常设斋供养僧人,而且一供养就是一百位。但是说来也巧,每次设斋都会少一位,于是请金乔觉来凑足一百位。有一次吃完斋饭之后,金乔觉向闵公乞求一袈裟之地以便修行,闵公慷慨应允,于是金乔觉脱下袈裟,向空中一展,岂止这袈裟随风越展越大,最后居然罩住了整个九子山九十九座山峰。闵公这才幡然大悟,明白金乔觉乃是菩萨真身,连忙伏地叩首,并心甘情愿的送上九子山作为其修行 根据这个典故,设计师设计出九子袈裟广场,不仅如此,不少朋友们也看到了这个广场上或立或卧着的几块巨石,那么这些石头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来数一下这些石头的数量,或许有所启发。对了,这里一共有九块石头,代表着九华山上具有代表性的九座山峰,并根据这些山峰的地理位置和大致形态,来布置这些石头,这中间的一条用鹅卵石铺就而成的浅浅水道,从南到北贯穿其间,这边象征着九华河。大家再注意看这些石头上的浮雕纹饰,镌

浅析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以石窟壁画为例 内容摘要:佛教被誉为东方世界的精神之花,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正由于它的存在,东方美学园地显得更加博大精深。佛教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参与功能。本文从分析石窟壁画的绘画形象,初步探究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佛教艺术 引言 佛教自东仅进入中土以后,便以迅猛之势广泛地传播开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消化,渐渐地与中国文化精神溶为一体,隋唐时,达盛之极.其时,佛教的观念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和精神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精神也和中国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再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一、儒、道思想对佛教思想传入的影响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呢?儒家和道家一起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 千百年来,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就在于他的儒家学说。儒学以礼乐为中心,把现实生活同伦理纲常结合起来,把怀疑论或天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结合起来,构成其基本骨架。孔子的儒学,把它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的世间伦理纲常和现实生活之中,在伦理的社会人生中抒发、满足、约束人们的感情。这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主要特征。正因为重视的是情感、感受,才使中国艺术的着眼点不是表现稳定、固体的对象和实体,而是功能、关系和韵律,它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协调,是内在生命意识的表达,是物我如一、情态与外境的相互融合。 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辅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人生观、文化心理、艺术精神、审美感知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作用。老庄哲学以顺应自然的不可知论和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为核心和基础,强调的是:“游戏污读之甲”的“自恢”,而“无为有国者所羁”。从表面上看,儒家和道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退避。这似乎是矛盾的、然而庄子尽管避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是对自然、对生命怀着无比珍惜热爱之情,这就使他的人生观和审美意识充满着感情的光辉,这也恰好是对儒家的补充和加深,也就从而与孔学保持了一致。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生活在与外域隔绝的广阔的大陆上。山脉、海域环绕四周,以种植农作物而维待自给自足的生活。其生活的环境和生存的条件使得中国人天生就与自然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依附于自然,广泛地接触自然,并顺应自然地利用自然,创造了与自然息息相关、谐调一致的中国文化。对于自然,中国人是把它作为一个事实来接受的,像浮士德、但丁那样去上下求索。因此,自然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传播功能

>学术论坛?设计学 艺术教育186ART EDUCATION 2012 · 09中国古代佛教雕塑经历了漫长的年代。早在新石器时代,黄 河流域、长江流域及东北地区就已出现了独立的雕塑作品。在这之 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雕塑的门类、品种不断扩大。 仅其材质就有泥土、陶、瓷、石头、木头、铜、金、铁、竹子、象 牙、玉等,十分丰富,小到果核上的舟船人物,大至几十米的坐 佛。在古代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塑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 和辛勤的劳作,创作了众多精美绝伦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一段辉煌 的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而中国佛教雕塑艺术正是这段历史中耀眼 的明珠。这些古代雕塑家,为我们留下了如天上星辰般璀璨的艺术 作品。 但在中国古代雕塑中,只有佛教雕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宣传体系”。同现代传媒相比较,中国古代佛教雕塑与其在功能 上、影响上是最接近的。 通过比较和研究,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家是 如何运用今天都在采取的一些视觉传达手段,进而达到作为传媒的 目的;又是怎样让雕塑作品“说话”,吸引民众,宣扬佛法。这些 方法,在今天对我们是否还有价值? 中国古代雕塑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功能不同。 中国早期雕塑是作为装饰用的。从三星堆早期出土的文物中, 我们可以看到制陶工匠用绳、席之类的具有规则纹理的织物装饰陶 器的表面,逐渐地,一些小型动物的形象开始出现在陶器的足、耳 处,以及勺类器具的柄末上,但它们体型非常小。到了三星堆晚 期,陶器上动物的形象变大,塑造得更具体、更详细,一些玉璧、 玉环开始用一种动物形象来雕刻。 从夏商周到秦代,中国雕塑又有了另一个使用价值——代替现 实的人、牲畜、财物成为墓主人的陪葬品。一些陶制的社会用具、 场景被制作为冥器,供死后的墓主人使用,其中最为壮观、写实 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图1)。今天,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坑如此壮 观,可以想象秦始皇在世时的威严和气度。 西汉开始,中国雕塑的作用又发生了变化,真正意义上的纪 念性雕塑开始出现。博物馆中现存的大量汉代陶俑以及兵马仪仗依然是作为陪葬品使用,如击鼓说唱俑、拂袖舞女佣、出行车马仪仗。这里要提到的是西汉时建造的霍去病墓。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下令为名将霍去病建造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冢,并在陵墓周围放置10余件石雕作品,以象征性手法表现英雄生前的精神风貌。汉武帝的这一决定,把过去埋在地底下的雕塑改为放置在地面上,从而使中国开始了具有纪念性质的雕塑,此时的霍去病墓雕塑就具有了宣传功能,但因其独立性和单一性还不能算是一个宣传体系。自东汉开始佛教传入中国,中国雕塑就开始逐步实现它作为传媒的功能。佛教在公元2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其基本教义是以断除烦恼,得以成佛为终极目的。并宣称人的精神不灭,生死轮回,并有天堂、地狱之说。中国在东汉末年发生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失败后,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封建割据战争,以及稍后的民族间的战争,社会长期纷乱不安,人民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除少数奋起斗争、举行起义外,多数人陷于贫困、离乱,痛苦无援的境地,容易产生祈求神助的思想。人民对天国净土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对放弃今世的欲求以换取来世的幸福深信不疑。统治者也深悟佛教能起到化民成俗的特殊作用,为了永久巩固其优越地位,便大力提倡。对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与佛教进行广泛的接触与交流。一方面,佛教通过与文人士大夫阶层在佛儒、佛道理论上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发展了中国佛教的教理、教义,还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了解佛教,研究佛教,进而信仰佛教。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在禅学方面发展了“教外别传”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强调内心的自证,与庄子的坐忘①、心斋②、朝彻③如出一辙。在中国古代,禅宗与老庄思想一起成为中国文人心里儒道互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从中国佛教雕塑中,可以大量见到的是具有南朝名士风度的“秀骨清像”,它们清癯瘦弱,身段秀丽,宽衣博带,仪态超然,这既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需要,也是吸引文人士大夫信教的一种手段。对于平民阶层,佛教使用了安抚和规诫两种手段。一方面,由于古代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平民阶层所遭受到的灾难和痛苦最为持久和深重。佛教宣扬的天国净土为他们提供了接受痛苦的理由,给了他们寄托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传播功能 ◆ 方若涛 张枞 图1图2

中国古代建筑的佛教建筑文化浅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佛教建筑文化浅论 更古而今为宙,东南西北为宇。 悠悠五千年,史文光辉载大国。中国历史久远,文化深邃博大,华夏礼仪精神渗透细微。天朝上邦之名万国臣服,五千年中传奇神话无数。生息繁衍之处无不神秘莫测。 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其本质上拥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和对世界的无尽探索。古人的智慧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这样的魅力可以在中国古代的每一处得以见证。而作为居住的房屋建筑也深深烙印了中华文明的血统。 中华古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或典雅古朴,或高贵出尘,或恢弘大气。从房屋的结构到装潢铺设都能诠释古代工匠技艺的登峰造极。古代建筑充分的结合了神话,宗教,古代美学等等文化因素,从门窗的赑屃、神鸟诸多神瑞雕刻到门前的镇宅石像无一不体现如此。空间艺术是诠释中国古代建筑的最佳词汇,其布局讲究,建筑结构,文化应用都将文明在一砖一瓦中灌注。古代建筑中的宗教文化体现广众,但其中以:道,佛两教文化为主。道教建筑为观,佛教建筑为寺。(道教建筑也称为宫) 佛教作为西汉末年随丝绸之路传来中原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立地扎根。其宗教文化下的建筑特色也随之传入中原,也是中国寺庙文化的起源。中国的佛教建筑和印度原始建筑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佛教文化与本土化结合的缘故,其文化内涵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传统特点。同样以木质结构为主隐于大山之中或现于街市之内。佛法讲究入世和清净,其寺庙的选址也突出了该寺立意的根本。 中国寺庙的布局优美独特,样式与宫殿相似。以门庭正中为山门,山门左右设有钟楼、鼓楼,从外进内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各殿中以大雄宝殿最为重要,也是寺庙中占地最大的建筑部分,其因为大雄之名意为佛祖释迦牟尼。在寺庙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佛塔,这是历代供奉佛僧舍利的地方,神圣庄严。也是中国楼塔文化的源流之一,佛塔由印度传入。梵文音译为窣堵坡,与中原重楼文化相结合有多种形式:阁楼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一般都建造在寺庙中部位置,因为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原因为了更好的保护佛骨舍利都另辟别院建造佛塔。在西游记中唐三藏为表达对佛的尊敬发过誓愿道“见佛拜佛,遇塔扫塔。”佛塔也有浮屠的意思,俗语中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说救人于为难,比之你建造一座佛塔来彰显虔诚与祈愿善良更加重要。寺庙的布局俯瞰之下一般为:平面四方形,从山门殿中顺次进入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寺庙供奉主菩萨殿、讲法殿、藏经楼为主,南北纵贯对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寺庙中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次序稳定的审美中心,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寺庙建筑特色融入祭祀、观天的功能建筑。<注:现代寺庙中讲法殿与藏经楼合为一处名为法堂,又名藏经阁,此处不抄。> 由于佛教中佛法入世修行的核心理念,佛教中有许多为追求佛陀真谛的僧人发下宏愿而简居的建筑,称为佛洞。与道教中闭关参悟的洞府有类同之处,其中最为著名的为九华山古佛洞,位于罗汉峰西北、太极洞北,新辟石板道通此。两洞相连,一大一小,一名古佛,一名圆通,总面积38平方米。历代有苦行僧居之。顶垒高台,怪石乱生,洞前有面墙、门楼,侧有甘泉、碧溪、菜畦、花木,天籁不绝。无底洞在太极洞西南。深60米,宽处4米,窄处仅1米,呈亚葫芦形。洞中有洞,洞洞连贯。入内峻岩倒挂,乱石交叠,壁隙裂缝,纵横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

印度佛教向东而非向西传播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案例

文 史 哲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2014年第6期(总第345期)No.6,2014(Serial No.345) 印度佛教向东而非向西传播的原因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案例 郑学檬 摘 要:佛教之所以向东而非向西传播,原因之一是兼通梵汉语文的罽宾、大夏、大月支的一些佛教徒、商人是佛教东传的首批传播者,罽宾、大夏、大月、安息、康居及我国西域的龟兹、温宿、疏勒等国,早被 佛教,这一地区成为印度佛教东渐的过渡地带,商路、婚姻和语言的沟通,为佛教东传提供了西传所没有的 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佛教与中国传统儒、佛思想有文化上的“类同”因素,能够和儒、道思想“通解”。 而西方的基督教,则与佛教有着更为本质和明显的文化差异,佛教西传至小亚细亚,遂受阻于基督教。 关键词:佛教;东传;儒学;老庄;基督教 印度佛教为什么向东而不是向西传播?也就是印度佛教为何能传入中国,而后“道源东注”,流被韩、日;或经斯里兰卡,东播东南亚诸国,就是不能传入欧洲呢?这是笔者多年来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也曾就此请问过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教授,施教授认为佛教一些教义和制度曾被基督教部分吸收,并说:“佛教向东而不是向西传播是一个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要联系早期佛教自身的发展历史。佛陀自己在他临终时曾预言说,他的学说要从印度传播到东方。这是十分著名的预训并被广泛传颂的。事实上,早期佛教也曾传到波斯,后来影响基督教。基督教的早期制度,或许受到佛教的影响,这是可能的,值得注意”。他还举出艾塞尼派为例。据说艾塞尼派是存在于公元前3至2世纪基督教派的早期雏形。它实行集体生活(有类出家),一切皆平等分享;没有富人或穷人;不吃肉饮酒,也主张人世轮回等,可视作接受佛教影响。在施氏所作解答基础之上,笔者认为佛教东传虽然是佛陀的遗训,但传播仍需有客观条件和文化上的因素。 公元545年,波斯王居鲁士曾俘虏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并将其带到印度①。波斯帝国鼎盛时,其统治区域东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起东进,征服了波斯帝国,也到达印度河西部,打通了地中海、小亚细亚和南亚的通道。据学者研究,自亚历山大王来过以后,“希腊文化的因子就此深深植入中亚和印度的土壤”②。印度自此便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文化有了直接和大规模的交流。按理说,佛教应该首先向西方传播。但是,就在佛教传播到波斯、埃及甚至希腊时③,在接触早期基督教之后,似乎被基督教这堵墙挡住了。笔者认为,随着基督教合法化和壮大,并成为罗马国教,佛教再传欧洲已无可能。此后顺丝绸之路经巴米扬东传,又顺张骞通西域的路径,悄然于东汉明帝时,白马驮经,到达洛阳。那么,促使佛教东渐及佛教未能西传,究竟还有哪些具体因素呢?   作者简介:郑学檬,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①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民国丛书》本,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第564、565页。 ② 邢义田:《赫拉克利斯(Heracles)在东方———其形象在古代中亚、印度与中国造型艺术中的流播与变形》,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③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