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摘要成就动机一向是被教育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试以自我价值理论的观点探讨成就动机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自我价值理论作为成就动机的一支新秀用新的视点审视和探讨了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对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大。

关键词成就动机成就需要理论归因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行为是在自我系统的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又受到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影响。自我系统产生行为,主要中介于自我评价的结果产生的认知目标和情感能量作用于动机变量而实现的(Barbar等,1989)。学习行为也是如此。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这一环节进行阐述,从而产生了如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以及效能理论等众多的动机理论。其中,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学习动机的类型划分、学习行为的解释等方面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理论模型。韦纳的归因理论,旨在从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主观归因解释,进而辅导学生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能力、努力与心身状况等),改进教学状况。大体来说,这些理论大多从学习动机的正面入手,着重探讨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对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如随着孩子年级增高学习动机越来越低;有些学生确立自己无法完成的过高目标或者极易完成的过低目标;在完成任务时故意拖延等等。可见,以往的动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需要弥补的地方。

自我价值理论依托于成就动机理论,是成就动机理论的延伸和发展,针对教育现实,对归因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提出挑战,从学生的消极归因方面入手探讨问题。同时,归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自我价值理论提供认知方面的解释。在介绍自我价值理论之前,先对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作一概括性的介绍,以自我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形式呈现。

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

杜威曾提到:"能够培养的态度中,继续学习的渴望是最重要的。"在这里,"继续学习的渴望"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学习动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很多种被广泛接受的成就动机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下面介绍的即其中三种影响较为广泛的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将成就动机看作学习的驱力的看法开始于1950年,其代表人物为John Atkinson和David McClelland。该理论认为:所有人的学习动机都可以用两种驱力来描述:追求成功的驱力和逃避失败的驱力。这两种相反的动机形式被看作是个体人格中的稳定特征。同时,这两种动机都被描述为情绪体验。追求成功的动机是"在成就中体验骄傲的能力";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为"失败时感到的耻辱感"。理论假设所有动机实质上都是对情绪的预期。追求成功动机较高的个体以自己已取得的成功自豪,并对下一次的成功充满信心;而一些动机较低的个体由于先前的失败经验引发的羞耻感,而对下一次行动做出会再次感到羞愧的预期,从而选择逃避。David McClelland 给成就需要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将成就动机放在竞争环境下讨论。

该理论的特征是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表示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用需要、诱因、个体期望等等变量综合起来预测成就动机。以此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主要表现于与任务难度相关的问题上,如考察不同成就动机倾向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可自由选择的任务有难有易,但是除非有外在的诱因(比如钱或惩罚),逃避失败者是不会选择任何任务的,甚至是最简单的。

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Bernard Weiner。该理论认为,成就动机的本质是认知过程而不是情绪预期。具体来讲,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了他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热情程度如何等等。也就是说,归因是成就

动机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人将他之前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超群,则更可能在将来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并预期会再一次成功;而那些将自己成功归因为运气好的人则不会这么自信。

这种对动机的认知性质的再解释是理论上的根本性质的转变。用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经历代替情绪体验。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果真像此理论所说,认知可以控制动机,教育者将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的、建设性的分析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而形成更有效的成就动机。

归因理论的一个特色也在于,他非常重视努力在成就中的积极作用。这建议教师应该基于学生是否努力进行奖励和惩罚,而不是根据学生成功与否。

上述两种理论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对动机做出解释,而且用实验证实了其理论假设,可以说这是传统动机理论的一种突破性的进展(陈琦,刘儒德,1997)。但同时有其缺点和不足。如成就动机理论和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数学模型的建设、验证和解释上,而对理论本身的建设和完善稍显逊色,由此出现了一些不足,如关于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成就动机的影响这一方面的探讨还不够但对外在动机的来源以及影响的细节都缺乏深入地探讨;又如对成就和行为内部因素的关系的认识也是不充分的。而归因理论也有一些现象是此理论解释不了的,比如:为什么一些学生会隐藏自己的努力,拒绝表现出自己的辛苦?这些问题都成为自我价值理论发展的起点。

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学生的自尊感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在自我价值理论中,感到自己具有过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优势,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成绩好。所以,会有些学生采取根本不努力的手段,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借口而不至于表现无能。从自我价值理论角度分析,课堂中学习动机的激发远远复杂于鼓励孩子刻苦努力,因为努力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根据之前已有的理论,自我价值理论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和扩展

对成就动机、成功的不同定义:

以上所介绍的理论认为动机是认知的产物,羞愧或者骄傲等情绪来源于个体对其成功或失败的归因。这种提法来源于"朴素的科学家"的概念,是说每个人都在随时随地的分析身边的信息,以掌握自己以及身边的环境。归因也属于自我觉知的一部分。自我觉知对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确的自我觉知使得个体公正的评价自己的优势以及缺点,抓住适合自己的成功机会,避免超越自己技能的任务。而自我价值理论对成就动机,以及对成功和失败都有不同的定义。此理论也来源于一种比喻,即"直觉的政治家"概念。这个概念是说:生活就像从政,需要处理很多相互冲突的要求,这个过程中需要让步和妥协。这些潜在的冲突多是客观的自我觉知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冲突。人有得到赞同、爱、尊重的需要,同时会拒绝或否认自己的失败。这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自我形象的倾向就是自我价值动机(self-worth motive)。在这种前提指导下,自我价值感便成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是与其成就相等同的,用在学校,学生的价值通常来自于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自我价值理论认为,学校中的成功应该被理解为:保持积极的、有关能力的自我形象,尤其是在遭遇竞争失败时。

有证据表明学生将能力看得很重要,有的时候重过一切。大学生中将有才华、有思想看作是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远远重要于考试成绩(Covington&Omelich,1984)。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年龄较大的学生中,能力就意味着价值,甚至独立于具体的成功。其他的一些研究证明了这个结论:同样对失败做解释,学生们更多的认为是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够(Brown&Weiner,1984)。相对应的,对于成功学生们更倾向于解释为自己具有超群能力。但是,付出较少努力的成功被看得更有价值。这又一次表明有能力、有才华(经过很少努力就

能成功)是保持积极自我形象最重要的因素。

对动机类型的分类及其原因分析:

约翰?阿特金森的理论中提到,所有人的学习动机都可以用两种驱力来描述:追求成功的驱力和逃避失败的驱力。在此理论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为一个变量的两个相反维度。但事实上,学生存有的动机形式多种多样,只用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来定义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Atkinson提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是独立的两个维度,也就是说,个体追求成功的动机较高,并不影响其在避免失败维度上所处位置的高低。

这个体系较为完整的揭示了学生的动机情况,尤其是很好的揭示了两个维度冲突的趋势即追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都高都低的情况。然而在这个领域中所进行的大多数研究往往摈弃了这种四象限模型,而以简单的趋避两极模型来解释,即趋向成功和避免失败位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不同的人为于这个连续体的不同位置,但是问题在于,连续体中间位置的含义很难解释。而自我价值理论澄清了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描述,将动机类型划分为这四种,也就随之将学生划分为四种:

(1)高驱低避型。这类人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发展自我。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学生在课后的几乎所有时间里都在学习。他们通常表现得自信、机智。这个类型被称作"成功定向者"。这些学生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对他们而言,学习本身具有价值,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如某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学习,这种学习行为根本不用依赖于外界的刺激。在学校中这些学生很少见,他们超脱于教学环境,可适应任何一种教学条件。

(2)低驱高避型。对于这类学生,逃避失败要重要于对成功的期望。他们对学校和生活感到持续的厌烦和无聊,大部分时间里表现的无精打采,懒洋洋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他们的成绩可以是很好的,但是对课程的兴趣却不高。他们可能会用短时间里的"猛攻"来换取更多时间里的悠闲。他们看来没有学习的动机,但其实他们有其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面对没有把握成功的任务时,他们的这种恐惧可能十分强烈,而必须采用逃避的手段。但是他们可能不会真地采取放弃参加任务或者辍学,更多的是在心理上采用防御措施,比如尽量缩小该任务的重要性等等。有时候,这类学生会觉得自己的好成绩并不代表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有一天定会失败。这类型的学生被称为"逃避失败者"。

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被指责为没有能力的人,感受着高度的焦虑和紧张,这在多项研究和调查中都有发现。这种高焦虑和自我指责反应与成就行为中,如与能力有关的焦虑一直困扰着避免失败的学生,首先是分散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这些学生花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寻求焦虑的解脱,如幻想(我希望考试取消)、减少将来失败的重要性(这个课程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要)、积极地寻求里有开脱自己的责任(如果我有一个好老师,我会学得更好。)。结果这些学生尽管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业上,但仍然是无准备的。对能力的怀疑有影响了考试时的临场发挥,干扰了对先前学习内容的会议。由此避免失败的学生即遭受了技能缺陷(skill-deficit)的痛苦)Culler和Holahas,1980),又遭受了提取缺陷(retrieval-deficit)的痛苦(Deffenbacher,1977,1986)。

(3)高驱高避型。具有这种动机形式的人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他们对一项任务含有即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他们兼具了成功定向者和避免失败者的特点。对他们而言,焦虑引起并加强了对学习的注意。他们采取的方式是:用取得成功来逃避失败。这种人行事的原因追根到底是自我击败的,因为他们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防御。这类学生通常是教师非常喜欢的孩子,他们学习努力、聪明能干,而且似乎比同龄人成熟一些。对于大部分没有挑战性的作业和功课,他们会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以赢得老师额外的奖励。表面来看,他们很好,但事实上他们严重的受着紧张、冲突的精神困扰。这个类型的人被称作"过度努斗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对考试的准备却毫无成效。恐惧使这些学生产生

了一种僵硬的、肤浅的过度学习,在这种条件下信息只被孤立的得以加工,因而极易被忘记,尤其在提取焦虑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过度努力者在考试是难以回忆材料,但一旦考试的压力消失,他们会极好的回忆原来学习的细节(Covington和Omelch,1987),他们经历的主要是一种提取失败,而不是一种学习的失败。

(4)低驱低避型。他们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羞耻感的恐惧。他们内心很少有冲突,同时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也非常有限。他们放弃了通过能力的获得来保持其身份地位的努力。这些学生在面临学业挑战时表现出退缩,至少是被动的反应。他们对成就表现的漠不关心。这种漠不关心可以有多种解释:有些是真正的不关心,因为觉得课程内容对自己根本无用;也有的漠不关心隐藏着反抗。用自我价值理论解释,这种不关心意味着放弃,这样也就防止了对自己无能的评价。这种类型的人被称作"失败接受者"。

Weiner的归因理论也认为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的人有其特定的、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方式,正是他们归因方式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动机的本质的不同。一般来讲,追求成功的人通常将其失败归因为内部原因,主要为努力的缺乏,将其成功归因为自己超群能力和努力的共同作用。相反的,逃避失败的人认为失败是缺乏能力的表现,而不认为是自己努力的不够。另外,即使他们有成功,他们也将其归因为外部因素,比如运气好或是受到他人的帮助。显然,追求成功的人的归因方式是正面的、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因为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当失败出现时也会认为是自己的忽视或解决方法错误导致的,这样,失败在他们眼里不再是有损自我价值的结果,也就不会那么恐惧失败了。

与理论上的分类方式相对应,也出现了一些操作性的问卷旨在对学生行为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描述,和进一步相关的研究。如Covington 和Omelich(1988)趋避成就问卷(AAAQ)。其第一个量表反映了趋向动机的倾向,包括五个因素:现实的目标设置、自信的程度、内在的卷入水平、任务持久性和冒险的倾向。第二个量表是避免失败的量表,包括四个因素:失败恐惧、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成功后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奖励以及不现实的成就标准(转引自Covington等,1994)。这个问卷的使用揭示了四象限分类方法的正确。Covington 和Omelich(1991)的研究表明不但存在着传统的成功定向和避免失败的形式,也存在过度努力和接受失败的类型。追求成功的趋势对能力的自信水平的提高相联系,也与优秀的学习技能相关;而避免失败的趋向则与焦虑的增加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与考试的准备时间相关。焦虑使许多害怕失败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但由于缺乏好的学习策略,无论进行多大的努力,结果大多数是无效的。而且避免失败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远远比成功定向的学生低,他们往往肯定自己的无能,结果避免失败的人在学习和考试时都经历着极大的焦虑。

对教育现象的独特解释力:

1. 对努力的态度:

归因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中对成功的解释不同,归因理论认为成功的学生就是遵从规范和努力学习的孩子;而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聪明的、有才华的、有能力的学生才更可能成功,才更具有价值。归因理论非常强调努力归因在自我效能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自我价值理论中努力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刻苦努力会得到老师的嘉奖,但另一方面,刻苦努力的评价是被学生本身所忌讳的,因为那隐藏的潜台词可能是:"他无能,所以用努力来弥补。"。

2.学习动机随年龄而降低:

就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而言,一般的现象是自小学一年级起,学习动机的强度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教育心理学家对此现象一直难以做出好的解释。自我价值理论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看待努力的态度不同"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对努里持有的态度不同,他们付出的努力也就不同。低年级的小学生相信:努力的乖孩子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奖励和同学的羡慕。所以,在学校生涯的最初,老师和学生是达成共识的:刻苦努力就是

学生成功的标志或途径。但是,这种共识持续不久。渐渐的,在学生心目中,努力从成功的标志变成了无能的标志。研究者发现,在高年级学生中,称赞学生"刻苦努力"被看作是老师鼓励低能力学生的一种方法(Graham,1984b)。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降低。

对努力的态度的转变,其本质是学生对能力本质的看法的转变。在小学初期和中期,学生认为努力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越努力取得的成绩就越好。这时的孩子相信通过努力学习,能力增长。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后,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力和努力都是影响成功的因素,同时二者又是相互独立的。10到12岁的孩子已经理解了努力可以弥补能力不足,能力高的人便可以免去部分努力。这时的学生已经开始将能力看作一个独立、稳定的因素了。他们更加认同能力而不是努力,这样,外部行为表现就是:随年级升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

3.对任务的选择:

现实的学校中,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自我价值理论对其作了很好的解释。

人类有一个共性:对于很确定的事物极容易产生厌烦。追求成功的人尤其如此。这类人一般选择偏难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做成一件事情后拥有了成就感、获得一种满足感才算是成功。但是他们所选的任务难度都是在其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不会太高。而逃避失败者在先前失败经验的影响下,他们对任务的考虑完全是负面的,即该任务如果失败会带来多大的损失。所以,从理论上讲,逃避失败者通常会选择简单的任务,因为简单任务失败的可能性最小。同样的理由,逃避失败者也会选择特别难的任务,因为没有人会因为在这种任务上失利而觉得遭到嘲笑。

这种解释也经过了实验的验证。McClelland (1958)的实验中发现,学前班的儿童同三年级的孩子一样,具有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他们偶尔也会选择极端任务。而成就动机较低的孩子更多的选择极端难度的任务,或者是保证自己能做到的,或者选择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极难任务。

4.对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说,研究者认为目标具有时间层次和任务层次。时间层次是指:人们通常将他们的需要和欲求转化成为具体的、和时间相关的目标。一些目标为了满足短期内的希望;另一些包括一段时间的努力,比如一个孩子为了下一个夏天能吃到冰淇淋从这个冬天就开始存钱;还有一些目标,比如想成为一位物理学家的愿望,就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除了这种时间层次,目标还有其任务层次。一般来说,一个目标可以分为几个子目标或步骤来一一实现。这样一个未来的目标或者说计划就可以从其长度(时间的延续)和其密度(子目标的个数)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了。

从Lens的观点来看,追求成功者就会比逃避失败者更倾向于追求复杂的、长期的目标。同时,追求成功者也善于将目标分成一个个步骤来实现,在计划良好的未来目标的驱动下,即使遇到失败他们也不会灰心。他们也会随时根据客观情况修改目标计划。

这种对Atkinson理论的发展形式在教育实践中有良好的应用。一方面,理论中提出计划的能力也是动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生更有计划性的同时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另一方面,帮学生建立一种对未来的控制感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孩子们感到自己可以控制成功的取得,他们会表现得更好。

5.对考试的抱怨:

在考试过后,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考题太偏、评分标准不公平等等。除了反映真实情况之外,很可能学生是在为自己的失利找借口,将自己可能的失败合理化。这是学生们抵御挫败感的一种方法:防御。他们会说:"这次考的东西并不是我复习的东西。"等等,这样,

他们感到的羞耻和压力会变得小一些。

自我价值理论的教育应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判断的误差

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判断有误,所以,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往往收效甚微。我们要意识到:成绩好的学生未必有强烈的、建设性的学习动机;看似无所谓的孩子也不一定是没有学习动机。很多孩子在学校里被评价为缺乏学习动机,他们看似默默无闻并且已经接受了老师的忽视。但事实上,他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缺少动机,他们有动机,甚至有时候动机非常强烈,只是他们动机的形式往往是错误的。表面看来是学习动机的降低,实质上却是自我价值保护这一学习的内在动机的加强。学生经常认为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基本因素,而缺乏能力则是导致失败的因素,因而他们的动机就变为避免失败。

所以,对学生的动机认识一定要深入,方方面面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情绪状况,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后续的干预策略。

"努力"这把双刃剑

Carol Omelich 和Covington曾经对在校大学生做过访谈,让大学生们想象并谈谈如果在一次全班几乎都通过的考试中失败了会怎么样。这些学生报告说:如果他们是付出很大努力后失败了,会感到自己非常无能甚至愚蠢,同时体验强大的羞耻感。相反的,同样的学生想象自己并没有付出什么努力后失败了,他们中的很少会报告感到自己愚蠢,因为这是的失败可以被归因为努力不够而不是自己无能,这些学生也体验到更少的羞耻感(Covington& Omelich,1979)。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生活中普遍适用的"努力了就有获得"在学校中却不再受欢迎,有时候,努力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原因很清楚,学生们对于勤奋努力带来的成功不感兴趣,而是更在意避免他们心目中的失败-无能、愚蠢。

研究者还发现,在学校中,老师通常把学生的学业失败归因为不努力的结果;老师对那些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失败的学生给予最少惩罚,但这类学生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却不高(Covington&Omelich,1979)。相反的,老师极不鼓励的"不怎么努力"却提供给学生最好的自我保护。从这个观点来看,刻苦努力可能给学生带来危机感,因为经过艰苦努力后的失败被看作是低能力的确实证据(Kun,1977;Kun&Weiner,1973)。

所以,在避免失败的学生中出现了一种减少羞愧感的"策略":努力,至少看起来他在努力,但是不那么积极主动、更不是刻苦和勤奋。这样,一方面,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另一方面随时为自己可能的失败提供借口。在过度努力的学生(即高驱高避的学生)中则出现了"隐讳努力"的现象,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的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努力。这样,在成功时,他们的成绩更有价值- 更说明他们的能力过人;而在失败时,也可以为自己的失利找到很好的理由。

这些研究也表明,为什么简单的施压让学生刻苦努力并不有效,尤其对于学业失败的孩子。老师们经常认为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奖励、对冷淡的孩子给予惩罚会促进学生的成绩,但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刻苦努力对于具有避免失败动机的学生而言是应该避免和隐讳的东西,那会使得他们的成功贬值、使得失败直接导致自己无能的评价。学生并不以因为刻苦得到老师的奖励为荣,而是想办法在失败的时候不被评价为"非常用功"。

所以,要考虑到学生保护自我价值的需要,优化课堂任务。研究表明依照以下三个动机原则而设置的任务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三个重要的动机原则为自我发展的机会、处理冲突的挑战与小组参与的机会(Covington等,1994)。具体而言,自我发展的机会是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惩罚就可提高成就感,在实践中克服先前的错误和缺点而做得更好;处理冲突的挑战是指合理设计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与目前能力的差距,鼓励学生去利用相关信息去揭示矛盾和不确定性;小组参与的机会是指要学生讲学习是为集体的共同活动,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借以帮助学生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处理好各种人际

关系和活动协作任务。由此教师应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采取一些急于努力程度的评价,基于学生自我卷入的评价,促进学生内在动机的产生,达到成功的定向。

学校评价系统对学生学习动机的错误引导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高驱低避的成功定向动机以外,其余的三类动机形式都是具有缺陷的。而不幸的是,在学校中的"成功定向者"几乎很少。从某个角度来说,造就了这种学生动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过分强调竞争的评价系统。

学校为成绩好的学生提供奖励,但是给大部分学生的却是失败的结果。所提供的奖励很少,迫使学生不得不参与竞争或宁愿自动放弃;过多的使用外在奖励,使之对学习事件产生了过度理由效应,由此扼杀了内在动机的存在,也阻碍了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随着学生对努力、能力、成功的概念变化,许多课堂中的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能力竞赛(Ability game)。动机的增强不一定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胜过他人以提升自己的声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由于对他人可能做得更好而心存恐惧,因而成就动机会不断提高(Ames,1984;Ames&Archer,1987)。对于学习而言,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动机,它让学生远离真正的成就,降低他们尝试的意愿,引发学习者间的嫉妒性的比较。过多的将评价和能力差异联系起来使得个体为保护以能力为基础的自我价值感免受损害而采用一些歪曲的策略欺骗自己,制造一些借口来推卸失败的个人责任。更糟的是,这种防御策略的作用并不长久,最终,借口会失去作用,这时学生对自己能力产生更加肯定的怀疑。防御措施的崩溃使得学生感到绝望和被暴露,为自己的愚蠢而愤怒、焦虑等等不良情绪会不断袭来,结果更糟。

从这一观点来看,评价和奖励的不适当使用会制造一个倾向于失败的环境,这个赛场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的这些操作对相信能力反映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学生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改变教育系统的目的也是将失败倾向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成功定向的学习动机。

我们说能力先入为主的观点将削弱学生学习的愿望,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忽视能力的重要性或者是试图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而言,危险的并不是学生能力的不同,也不是他们常常相互比较按照非绝对的标准评价他们的优缺点,问题在于学生对能力的本质的非建设性看法。当能力被看作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并且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相信没有办法改变时他们会感到绝望。所以,教师应该给教给学生一种积极、乐观的看待能力的态度。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能力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可以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而增加;其次,让学生知道能力是拥有多个纬度、多种形式的,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不同方面的专长。同时,我们建议对多种能力形式进行奖励,鼓励尽可能多的运用已有的、发展最好的能力,是加强学生学习愿望的一个途径。另外还可以提供一种发现学生潜在天赋的方法,当学生发现了自我满足感的来源,就像获得独特的成功一样,对学习而言是一种持续的激励。

参考资料

【1】张春兴(1998)。《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1997)。《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Martin V. Covington&Karen Manheim Teel著;伍新春等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Atkinson, J.W.(1981).Studying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an advanced motivational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36,117-128.

【5】Barbara L. Mccombs and Jo Sue Whisler (1989). The Role of Affective Variables in Autonomous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4(3),https://www.360docs.net/doc/355999693.html,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6】B. Weiner(1992).Human Motivation: Metaphors, Theories and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 Inc.

【7】Martin V. Covington and Brent W. Roberts(1994). Self-worth and College Achievement. P.R. Pintrich, D. R. Brown& C. E. Weinstein. Student Motivation, cognition and learn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8】Martin V. Covington (1998).The Will To Learn: A Guide for Motivating Young people .

【9】M. Key Alderman(1999). Motivation For Achievement: Possibilit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作者:伍新春

来源:沙坪教育伍新春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我要发表评论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 整理者:电子商务专业张帆学号:2011050693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 提出时间:1943年 论文名称:《人类激励理论》 内容: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在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评价: ●积极因素: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 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因素: 1.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 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制约作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 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X理论和Y理论 提出人物: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提出时间:1957年 论文名称:《企业的人性方面》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

经典成就动机理论

1经典成就动机理论1953年,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合著的《成就动机》一书成为成就动机研究的真正开端...。阿特金森1954年提出成就动机有"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维度...。20世纪60 年代以后,心理学家由过去对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的研究转向对人的中介认知因素的研究,认知研究成为动机研究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初, Dweck等人¨1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理论中,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也推动了动机理论的成熟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Eccles等人【3 o将阿特金森传统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发展成为现代的期望一价值理论,着重论述了期望和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并非互补的关系∞J。与此同时: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也在不同角度发展了成就动机理论。 1.2多面取向成就动机理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成就动机的多维度特征,即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动机组成的(Kakla&Scher,1986)"J。Slavin(1991)将一般动机分为两类:情境动机和性格动机。前者指的是在特殊情境中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需要的满足,是暂时性的。后者是指个体的追求不限于特定目标,凡是他所爱好的,不因情境改变而有所变异∞J。另有学者根据学习目的不同将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为求知或为个人成长而学习,另一类则是为求得较高的分数或是为博得父母的欢心或教师的赞许而学习。Dweck(1983)将前者看成是学习目标,后者看成是成绩目标。具有性格动机而且在求学时又以学习目的为其学习动机的人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p1 Elliot和Andrew对成就动机的定义进行???新的诠释,认为成就动机是以竞争为基础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激活化和方向化怕J。随后,Elliot(1997)等提出了趋避成就动机层次理论,将成就动机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纳入这个理论D J。这些研究说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具有越来越多的多面取向。Elizur 等∞-采用了多面取向的成就动机的方法,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种独立的动机组成的。他们将成就需要和其他的需要(如金钱、地位、权力等)结合起来,认为职业道德、支配性、竞争性、对地位的渴望和获得金钱与财富都是成就动机可能的成分。如Elizur 等提出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的结构,即有两个面:A面, 收稿日期:2008-10-06 修回日期:2009一0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08166)"中小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倦??的关系研究"资助。作者简介:蒋名平(1977一),男,四川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和职业教育。万方数据114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6卷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B面,时间。A面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包含对困难任务的偏好、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个人独自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计算风险,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为追求完美的结果而努力。B面指的是与任务相关的时间,是在任务之前,期间还是之后。怕J Sagie,Abraham等根据成就动机多面取向理论设计了一种情境成就动机量表来测查成就动机,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体。[7】随着成就动机理论的整合趋势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核心因素,如坚持性、对成功的信心;也包括外围的因素,如支配性、集中性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成就动机的"洋葱模型"(Schuler&Prochaska,2001)Do。2成就动机测量的研究成果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焦点在于如何对它进行客观测量。目前最主要的测验有投射测验和自陈式量表的测验。随着成就动机的研究进展,又开发出了Grid技术、成就动机问卷(AMI)等新的测量工具。2.1投射测验1938年Murray运用墨渍投射测验,对内隐动机进行了测量,对动机的测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旧1投射测验主要有两种方

动机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四、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30年代默里(H.A.Murray)的有关研究,他把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40~50年代,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等接受默里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例如,大学生想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想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等,都是其成就动机作用的表现。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麦克莱兰的研究发现,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职业;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勇于做出决策。 阿特金森将麦克莱兰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期望—价值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一般而言,任务难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

少),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就越强,所以P与I存在着互补关系,即I=1-P。 然而,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力求成功的动机(Ts);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Tf)。因此,上述成就动机公式根据其方向的正负,可分别表现为:Ts=Ms×Ps×Is,Tf=Mf×Pf×If。其中,Pf=1-Ps,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则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T=Ts+Tf=(Ms×Ps×Is)+(Mf×Pf× If)=[Ms×Ps×(1-Ps)]+[Mf×Pf×(1-Pf)]=[Ms×Ps×(1-Ps)]+[Mf×(1-Ps)×(-Ps)]=[Ms×Ps×(1-Ps)]-[Mf×(1-Ps)×Ps]=(Ms-Mf)×[Ps×(1-Ps)]。 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如果Ms>Mf,则T为正值,而且当Ps=0.5时,动机强度最大;如果Ms< 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虽然成就动机对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但也不能片面地只讲个人的成就和个人的自我提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把追求个人成就和追求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并使个人成就服从于整个社会进步的需要。

传统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教育学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强度(用T来表示)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成就需要,即个体稳定的追求成就的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用M来表示);二是对成功的期待,即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三是成功的诱因值,即成功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用I来表示)。 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 T=M×P×I。 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成功可能性越小,这时成功带来的满意感越强,即I=1-P。 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的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下式表示,即:Ts=Ms×Ps×Is; 避免失败的动机公式为:Tf=Mf×Pf×If。 其中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相加为1,因此,Pf=1-Ps。 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T=Ts-Tf =(Ms×Ps×Is)-(Mf×Pf×If) 因为Is=1-Ps, Pf=1-Ps,If=Ps,那么,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T=Ms×Ps×(1-Ps)-Mf×(1-Ps)×Ps =(Ms-Mf)〔Ps×(1-Ps)〕 合成成就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依赖于Ms和Mf的强度以及个体对成功可能性的估价(Ps)。当Ms>Mf时,T是正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高,表现为趋向成就活动,而且当Ps=0.5时,成就动机最高。当Mf>Ms时,T是负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低,表现为逃避或抑制参与成就活动。当Ps=1或Ps=0时,成就动机最低。 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两种动机通常是同时在起作用。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感受到心理冲突的痛苦。因此,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所决定。

麦克里兰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领导一个小组致力于对成就动机的系统研究,创立了社会成就动机理论。他发现,人们成就动机的差异,是由儿童时期的不同经历造成的。高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表现给予很高的期望,当儿童表现良好时便给予赞许;而低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通常都给儿童明确的行为指示,代替儿童作决定,并且在儿童表现不良时便表现愤怒。因此,专制型的父母大多不会有高成就动机的子女。而且,孩子在生活中独立的时间越早,他们的成就需要就越强;相反,父母期望孩子独立的时间越晚,儿童的成就需要越淡薄。因此,麦克里兰认为,如果鼓励父母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就会导致高成就需要的孩子产生。其结果便会导致社会有更多的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的人的增多,又导致经济的增长。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麦克里兰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他采用档案法对成就动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不同国家儿童书籍所包含的成就意向的数量作为成就动机指数,以总贸易量、电力消耗总量、煤的进口量等经济发展指数作为度量社会成就水平的客观指标,发现儿童的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景或地理环境,而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麦克里兰的研究,激起了心理学家对成就动机研究的兴趣,确立了成就动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他力图将成就动机与广泛的社会进程联系起来,试图寻找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心理原因,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他所提出的儿童成就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就动机与个人操作、学业成就之间的

成就动机理论

酒店企业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应用 成就动力理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 A. Murry)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动机(motivation)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需要(need)是一种资源的匮乏状态,资源匮乏引发需要,外界资源作为一种诱因,好比燃料,激发人的动机,内在动机的发生出现行为表现,人采取行动。资源分为物品、金钱、情感、服务、地位和名誉六大类。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新发展,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是: 1、工作是人获得资源的一种重要活动,通常人们为了获得资源会积极参与到工作活动中; 2、成年人的基本动机模式业已形成,在同一时间内各种动机和需要均存在,但是存在着优势需要,我们只有通过充分应用资源激发其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 3、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存在着部分替代满足功能,当我们不能满足其A需要时,可以通过满足B需要进行替代,但是这种满足只有部分效果,而且要付出的资源远远超过满足A需要,这种超出往往会是几何倍数; 4、人们本意上力图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最大程度地获取各种资源,但是对“付出与回报”的衡量缺乏客观参照系统,他们往往采用主观参照系统; 5、由于动机的驱使,人们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能力和行为风格,因此对不同人的管理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行为。 职业风格:思考型—以思维、策略为行动先导,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表现得思考多于行动。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多变,不拘小节的特点,喜欢随遇而安,对规则和约束反感。 行动型—以积极行动方式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在获得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时,就不在寻求新的信息而直接付诸行动。具体善于组织计划,有目的性,决断性等特点。 内敛型—以收敛的态度对待外界获得安全感。通常比较关注内心体验,做事时易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满足于独立工作。具有缄默、自持、含蓄等特点。 表达型—一开放的态度表现自我,获得安全感。通常倾向于关注外在的任何事,喜欢热闹,易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活泼开朗、坦率等特点。 感性型—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自我价值标准,权衡问题的相对价值和利益进行判断和决策,具有主观敏感、渴望和谐等特点。 理性型—以社会的标准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理智作用进行活动和决策,分析事物的价值和问题的解决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理性等特点。 亲和型—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尊重。通常在群体工作和生活中,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和谐关系。具有热心、友善、合作等特点。 支配型—通过建立权威地位获得尊重。通常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用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具有权威、鉴定、少妥协等特点。 防守型—以谨慎的态度,避免资源损失,以保有成就。通常面临任务情境时存在着回避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倾向。具有保守、稳重、思虑周详等特点。 进取型)—一乐观的态度,积极争取有所成就。通常面对任务情境时,主动设置高目标,并为之进行努力以获得优秀成绩。具有主动、拼搏、满怀激情等特点。 理想型—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获得知名。通常倾向于感知外界环境的全

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2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杨涛,博士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李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杨 涛 李 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二语动机策略是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该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区分动机教学策略和动机学习策略,相关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动机过程观是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基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能为动机策略的机制给出更有力的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未来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有必要在自我系统理论框架下深入研究动机教学策略,关注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重视二语动机过程观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学习动机;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二语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0)05-0062-06 1.引言 自G ardner &L a m bert (1959;197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1 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对G ardner 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116)。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二语课堂学习情境对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动机相关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逐渐成为研究对象。本世纪初至今,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为二语动机策略研究(L 2M o ti va ti ona l S trate -g ies)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G u illo teaux &D êrnye i(2008:56)认为目前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和了解已经能够为二语教学提供方法支持。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因此有可能成为二语动机研究者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概况,然后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进而提出未来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策略研究2.1二语学习动机与策略 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主要来自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学习动机这两个研究领域。二语学习策略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学习策略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O x-ford ,1990;O p M a lley &C ha m o ,t 1993)指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吴本虎(2002),文秋芳、王立非(2003)提出的与情感相关的策略也同动机有直接关系。M acaro (2003:109)认为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也可以帮助克服动机削弱的问题。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虽然/更关注动机的内部结构0(秦晓晴文秋芳,2002:51),但是还有些研究者(O x-ford &Sheari n ,1994;D êrnye,i 2001a ,2005)同样也注意到了学习策略及其培训在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 êrny ei (1994)将二语学习动机分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其中学习者层面正是学习策略对动机产生作用的主 要范畴。 近年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D êrny e,i 1994,2001a ;D êrnye i &C size r ,1998;G uillo teaux &D êrny e,i 2008)还针对可能影响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概念。D êrny e i (1994)依照二语学习动机的三个层面列出了相应的动机教学策略。G a rdner &T re m b l ay (1994)认为有必要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对这些策略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D êrnye i(1996)进一步将动机教学策略提炼为10项宏观策略:1)以身作则;2)创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3)布置合适的任务;4)发展与学习者的良好关系;5)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自信;6)使语言课堂生动有趣;7)加强自主学习;8)使学习过程个性化;9)提高学习者的目的倾向;10)使学习者熟悉目标语文化。通过对匈牙利英语教师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D êrny e i &C s-i zer(1998)验证了上述10项宏观策略的存在。随着对动机过程的深入了解,D êrnye i(2001a ;2001b ;2005)又根据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宏观策略,并将他们归为四组:创建基础动机条件;生成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鼓励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 综合上述二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领域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研究者对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策略,即二语动机策略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二语动机策略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直接激发、保护和维持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0(D êrnye ,i 2001b :116-117),策略的执行者为二语教师。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则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的一切策略影响因素0(D êrnye ,i 2001a :28),策略的执行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本人。D êrnye i 等人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如D êrny e,i 1994;D êrny ei &C size r ,1998;G uill o-t eaux &D êrnye,i 2008)多以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符合对二语动机策略的狭义定义。对于这些策略,使用/二语动机教学策略0命名更为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和应用中的误读。而上述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各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及二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êrnye ,i 2001a :22)中提出的

成就动机理论

约翰·威廉·阿特金森 成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 ③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Ps×Is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1-Ps,即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 ②失败的可能性N;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Taf=Maf×Pf×If 同前面一样,If=1-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Ta=(Ms×Ps×Is)-(Maf×Pf×If)。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2.怎样学习这门课对自身以及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3.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时主要采取哪些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第三章人际关系 1. 什么是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A.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B.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C.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2. 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定向阶,情感探索,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3. 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哪些?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 4. 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哪些途径?保留意见,认识自己,绝不夸张,适应环境,取长补短,把朋友当教师,言简意赅,绝不自高自大,绝不抱怨,不要说谎失信,避免说大话,说到做到。 5. 辨析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们、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有益、自愿、不求回报、牺牲)。 6. 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性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在场对利他行为的抑制作用。 7. 什么是利他行为?试提出提高助人行为的有效建议。A.个人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另外还有旁观者的人数、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以及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等。B.社会因素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正义难以伸张、人际之间充满不信任时,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而当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者的廉洁程度比较有信心,人际之间信任度比较高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易出现。自然情景,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助人者,自助者,旁观者效应,年龄,仪表,性别相似性,受助者承担的责任。 第四章:社会认知 1. 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

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2009-10-04 10:41:06| 分类:管理大师|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管理学家》3月刊封面文章: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师:麦克利兰 进入管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相当多,麦克利兰就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对人类动机和激励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需要并存的学说。在这一基础上,他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归纳出成就需要引发的动机因素,形成了测定“杰出”和“平庸”差别的量化标准。在领导问题上,他对权力需要的个人化和社会化两种表现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胜任素质研究上,他的贡献最大,形成了标准化的通用素质测评体系,影响遍及全世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效应。他的许多观点,至今还在管理现实中振聋发聩。作为成就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克利兰与马斯洛、斯金纳等人并列,在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成就动机理论的奠基人

在管理学领域,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17-1998)与马斯洛等心理学家齐名。他在心理学领域耕耘达57年之久,其研究涉及到需要和动机、权力和领导、激励和成就等多个方面。 麦克利兰于1917年5月2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弗农山庄(Mt. Vernon)。他的父亲是一位卫理公会教派的牧师,曾在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的女子学校麦克默瑞学院(McMurray College)担任校长。麦克利兰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在父亲的影响下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麦克利兰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且成绩优异。1933年,麦克利兰中学毕业。1935年,他进入韦斯利昂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7月,麦克利兰与夏普莱丝(Mary Sharpless)结婚,次年获得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后,麦克利兰又用两年的时间在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继续深造,并且在24岁时就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年龄也许大学才刚刚毕业,而麦克利兰不仅连续跳级,而且在以严谨著称的耶鲁拿到博士学位也不过用了两年时间,足见他的聪慧和勤奋。 1941年开始,也就是博士毕业的那一年,麦克利兰进入大学任教,曾先后任教于康涅狄格女子大学、韦斯利昂大学和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在29岁时,麦克利兰就担任了韦斯利昂大学心理学 系的系主任。

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论自我价值理论与成就动机 摘要成就动机一向是被教育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试以自我价值理论的观点探讨成就动机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自我价值理论作为成就动机的一支新秀用新的视点审视和探讨了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对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大。 关键词成就动机成就需要理论归因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行为是在自我系统的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又受到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影响。自我系统产生行为,主要中介于自我评价的结果产生的认知目标和情感能量作用于动机变量而实现的(Barbar等,1989)。学习行为也是如此。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这一环节进行阐述,从而产生了如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以及效能理论等众多的动机理论。其中,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学习动机的类型划分、学习行为的解释等方面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理论模型。韦纳的归因理论,旨在从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主观归因解释,进而辅导学生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能力、努力与心身状况等),改进教学状况。大体来说,这些理论大多从学习动机的正面入手,着重探讨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对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如随着孩子年级增高学习动机越来越低;有些学生确立自己无法完成的过高目标或者极易完成的过低目标;在完成任务时故意拖延等等。可见,以往的动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需要弥补的地方。 自我价值理论依托于成就动机理论,是成就动机理论的延伸和发展,针对教育现实,对归因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提出挑战,从学生的消极归因方面入手探讨问题。同时,归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自我价值理论提供认知方面的解释。在介绍自我价值理论之前,先对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作一概括性的介绍,以自我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形式呈现。 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 杜威曾提到:"能够培养的态度中,继续学习的渴望是最重要的。"在这里,"继续学习的渴望"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学习动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很多种被广泛接受的成就动机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下面介绍的即其中三种影响较为广泛的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将成就动机看作学习的驱力的看法开始于1950年,其代表人物为John Atkinson和David McClelland。该理论认为:所有人的学习动机都可以用两种驱力来描述:追求成功的驱力和逃避失败的驱力。这两种相反的动机形式被看作是个体人格中的稳定特征。同时,这两种动机都被描述为情绪体验。追求成功的动机是"在成就中体验骄傲的能力";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为"失败时感到的耻辱感"。理论假设所有动机实质上都是对情绪的预期。追求成功动机较高的个体以自己已取得的成功自豪,并对下一次的成功充满信心;而一些动机较低的个体由于先前的失败经验引发的羞耻感,而对下一次行动做出会再次感到羞愧的预期,从而选择逃避。David McClelland 给成就需要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将成就动机放在竞争环境下讨论。 该理论的特征是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表示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用需要、诱因、个体期望等等变量综合起来预测成就动机。以此理论为指导的研究主要表现于与任务难度相关的问题上,如考察不同成就动机倾向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可自由选择的任务有难有易,但是除非有外在的诱因(比如钱或惩罚),逃避失败者是不会选择任何任务的,甚至是最简单的。 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Bernard Weiner。该理论认为,成就动机的本质是认知过程而不是情绪预期。具体来讲,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了他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热情程度如何等等。也就是说,归因是成就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他们不满足于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而总是想有所作为。他们总是精心选择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们很少自动地接受别人——包括上司——为其选定目标。除了请教能提供所需技术的专家外,他们不喜欢寻求别人的帮助或忠告。他们要是赢了,会要求应得的荣誉;要是输了,也勇于承担责任。例如:有两件事件让你选掷骰子(获胜机会是1/3)和研究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1/3),你会选择那一样?高成就需求者会选择研究问题,尽管获胜的概率相同,而掷骰子则容易得多。高成就需求者喜欢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依靠机会或他人取得成果。 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 ③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这就是高成就需求者往往选择专业性职业,或从事销售,或者参于经营活动的原因之一。 麦克利兰指出,金钱刺激对高成就需求者的影响很复杂。一方面,高成就需求者往往对自己的贡献评价甚高,自抬身价。他们有自信心,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所以在选择特定工作时有信心。如果他们在组织工作出色而薪酬很低,他们是不会在这个组织呆很长时间的。另一方面,金钱刺激究竟能够对提高他们绩效起多大作用很难说清,他们一般总以自己的最高效率工作,所以金钱固然是成就和能力的鲜明标志,但是由于他们觉得这配不上他们的贡献,所以可能引起不满。 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显示的态度对待冒险,绝不会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待未来,而是要通过认真的分析和估计;他们愿意承担所做的工作的个人责任,并希望得到所从事工作的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全身心的工作,并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即使真正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一般来说,他们喜欢表现自己。麦克利兰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求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就需求的特征和表现也就不尽相同,对此,麦克利兰未作充分表述。 2. 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