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

作者:吴小勤岑怀芳黄安胜麻尔光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8期

摘要:“十一五”规划有明确规定的一本重要教材就是《健康评估》。它主要是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起到对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学科的衔接作用,在众多学校的教学中都得到应用。而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运用更多的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并采用理论实践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这将有利于贯彻我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生兴趣和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时间分配

健康评估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们讲解研究对象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是各种临床护理学科的敲门砖也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内容。这一课程对于护士及其护理的对象都有非常有意义,是护士能够完整全面、准确评估病人健康状态的基础。由于健康评估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术语和数据的记忆要求也较强,并且刚接触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临床知识和经验,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觉这门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晦涩难懂,时间一长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不能提起兴趣,进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那么,探究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教学效果就显出十分的必要性。当然,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笔者在此主要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广大学子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总学时必须严格保证

保证教学总学时充足是该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前提。课程的难度本来就比较大,而学生的只是经验又相对匮乏,所以充足的学习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也是学生消化、运用所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据相关规定,教育评估课程对于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时间为54学时,其中有细分为4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4学时的实践教学,整体把握上的比例大约是3:1。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常会遇到临时情况而使课程的课时受到影响。例如节假日调休和老师请假时的课时调整还有被考试占用的授课时间等等。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相应调整,尽量不要放之任之,甚至还要有计划的增加其学时,保证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顾及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领受知识的效率也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发现并照顾部分后进生,单独适当的增加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时间,以确保学生整体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效果良好。

二、非实用性内容的教学时间要相应减少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部分的内容总学时为6个学时。虽然这一部分的内容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与入院评估单中的相关心理和社会评估的内容并不是很多。鉴于中职护理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会用到太多与这一方面相关的复杂理论以及深层次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出合理调整来减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时。还有绪论中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部分内容的介绍也建议化繁为简,因为一次介绍这么多目标和要求并不如在讲解道相关内容的时候有目的的适当渗透的效果好,所以这些内容的教学时间可以一起压缩一下,建议设立在两个学时左右。这样,相应的基础知识和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学生的同时,又能节省教学时间,为后期的教学重点的课程教授留出余量。除此之外,预留出来的时间还可供老师讲授书本以外的相应实际案例,结合具体实例更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所学内容,并引导其更快的将学习投入到实践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根基。

三、增加重难点的教学时间

根据大纲中的具体要求,整个教学阶段的过程中,身体状况部分的教学内容初设在20学时,心电图评估的部分为8学时。鉴于身体状况评估的内容比较多,并且紧密关系到内外妇科等临床课程,同时综合学生工作后在临床护理上用到的内容颇多的实情。所以,适当增加学时合情合理,并且会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对于心电图评估部分的内容,普遍被学生认为是最难的章节,并切在识记上也有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课时再增加两个学时。当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是非常重要,重难点的内容固然要多一点的时间来领会,但应该注意的是同学们不能因为学时增加就掉以轻心,好的学习时间分配计划必须要结合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发挥出更突出的成效。在此,我还建议老师运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增加了的学时安排的教学效率,比如运用多媒体来使得讲解的内容更加生动、充足。这是让学时增加变得有意义的大前提。

四、增加实践课时比例

我国的教育实情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各个教学阶段上对于教学实践的欠缺。而对于中等职业培养学校来说,实践更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健康评估这门课恰好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令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更能说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他们所学的技能大都需要在实际的动手操作,反复练习中获得提升。并且,相对来说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理解力稍差,当时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也就是说他们的能力特点更适合于实际操练来提升能力的培养,并加深对其所学理论的理解。那么在整个教学安排上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将使他们的优势更加得以发挥。如身体状况评估中的对于头颈部评估、肺和胸膜评估、心脏血管评估等内容,在老师讲解理论之后在跟进示范演示,然后带领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在稍作指导。教学效果的改善就非常明显。

五、教学内容上的时间细分情况的总结建议

综合上述时间分配的考虑,提供的时间分配建议如下:对于绪论的教学建议理论教学学时设为1学时,不安排实践学时;健康史评估理论学时为2学时,并安排一个实践学时总共3学时;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的理论学时各为1学时,均不安排实践学时,即共2学时;身体状况评估为重点内容,故安排理论学时为12学时,实践学时为10学时,共计22学时;常用实验检查的理论学时为4学时,实践学时为2学时,共计6学时;心电图的评估的理论学时6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共10学时;影响评估检查和资料分析护理诊断内容的理论学时各为2个学时,其中影响检查评估的实践学时为2学时,资料分析护理诊断不安排,共6学时;护理病历书写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都安排为1学时,共计2学时;最后就是考试占用2个理论学时,然后还有4个机动学时供老师做相应的调整。为使时间分配更加清晰现将相应表格整理如下:

六、结语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在整个专业的学习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学好这门课程就非常有现实意义。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除了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还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相互结合,才能让学生更从学到的理论知识中学得实际的技能,为以后参加工作先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教学时间分配的主要侧重点就在于重难点内容和非实用性内容还有理论教学和时间教学的互补调整。与此同时还需要老师与学生的良好交互,教学相长,并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从整体上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实现学校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劲峰,杨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4,16:74-76.

[2]何雯.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体会[J].成功(教育),2013,06:78-79.

[3]吴瑞科.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14:69-70.

[4]胡晓迎.浅谈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J].卫生职业教育,2009,07:70.

[5]王勇.以护理岗位需求理念进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70-71.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专科)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护理学专科 4.开课学期:第3学期 5.课程学时:总学时:72学时,理论71学时,实验1学时。 6.先修课程:解剖、生理、生化等。 7.并修课程:护理理论、护理学基础、病理、药理等。 9.课程简介: 健康评估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 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课程的内容广泛,包括如何与患者交流,到学习问诊的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1选用教材:刘成玉《健康评估》第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二、课程教育目标: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症发生可能的能力。 1.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2.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并了解主诉和症状的临床意义。 3.能独立进行体格检查,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4.掌握心电图操作,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并能初步判断常见异常心电图。 5.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 《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 一、前言: 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 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 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 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 二、具体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 目的要求: 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 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 教学内容: 一、健康评估的内容 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三、健康资料的来源 四、健康资料的类型 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一)会谈 (二)身体评估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 六、健康史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

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 第一节发热 目的要求: 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 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 教学内容: 一、正常体温 二、发生机制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一)临床过程 (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 (三)热型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 第二节水肿 目的要求: 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 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 (二)局部性水肿 三、护理评估要点 三、相关护理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 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 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 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 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 教学内容: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指导性优秀教学计划安排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地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地技能型、服务型地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临床和各类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地基础医学理论和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 2.掌握护理学地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地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地综合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地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地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地应急处理配合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地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8.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地能力. 9.具有良好地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地体魄. 10. 具有良好地医院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地能力. 11.具有熟练地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地英语应用能力. 12.具有通过不同地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地能力. 临床护理方向: ●能对各系统疾病病人实施健康评估,并选择恰当地护理措施. ●能运用基本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对不同年龄阶段地病人进行护理.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8.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0.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2.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专业学制3年。 3.时间分配3年共计150周。第1~4学期各为26周,其中入学教育或教学见习1周,教学18周,复习考试1周,长假1周,寒暑假5周;第3学年46周,其中毕业实习40周(包括医院及社区实习32周、社会实践8周),长假2周,毕业复习、考试2周,就业教育2周。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包括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1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通过学习,要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 二、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见习30学时。 三、学时分配表 内容总学时理论实践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12 6 6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18 9 9 第四章身体评估15 6 9 第五章心理评估 3 3 第六章社会评估 3 3 第七章心电图检查 6 3 3 第八章实验室检查18 9 9 第九章护理病历书写 3 3 总学时80 44 36 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了解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1、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肺功能及内镜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 3、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授课学时】1学时。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2、熟悉健康史的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3、了解健康资料的来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健康资料的来源及健康资料的类型 第二节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1、会谈 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第三节健康史的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等 6、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 7、特殊情况的健康史 第四节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1、护理诊断的概念 2、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 3、护理诊断的构成 4、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5、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 【授课学时】3学时。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 2、熟悉症状分析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热 1、概念及发生机制 2、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无菌坏死物质吸收、超敏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临床表现发热的临床分度、发热过程、常见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4、健康史要点 5、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第二节疼痛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的护理专业学生。 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于第二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为《正常人体机构》、《正常人体功能》,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 四、设计思路:本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临床常用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身体评估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评估; 3)掌握正确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4)能运用交谈技巧,正确地收集护理对象健康史的有关资料; 5)会根据不同症状的特点,全面、准确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并能正确作出护理诊断; 6)能正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身体评估;

7)能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具体病人的特点分析、判断病情并解释其临床意义,并能根据不同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会操作心电图机; 2)使学生能对疾病做出初步评估。 3)学生能将交谈、身体评估及其他检查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按要求的内容及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病历以及对常见疾病作出健康评估; 4)学生会识别正常心电图图形并能按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培养层次:高职高专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8 总学分数:3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通过收集护理对象的主、客观资料,以确定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护理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临床学科,是在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课程之后,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学习先期开设并且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贯穿于专科护理的专业基础课程。 健康评估的内容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两个方面。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理,疾病对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患者的反应,基本方法包括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标本采集法及临床意义、器械检查的目的和技能,以建立护理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识别患者与健康问题有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反应所致的问题。 本课程是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估为基本课程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按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病房见习、个案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护理评估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64,理论学时20,校内实训学时28,临床见习学时16。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1能通过问诊的方法独立完成采集病史,并能对常见症状进行评估; 1.2掌握护理常用的身体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独立进行身体评估,评估结果准确,为做出护理诊断提供准确线索; 1.3能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心理和社会的评估; 1.4正确进行心电图描记,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能初步判断常见异常心电图; 1.5会采集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标本,能识别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并理解其临床意义;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湖州师范学院本科护理学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 学时:62 学分:5 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开课单位:求真学院先修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 病原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编写:邵华、陆玮新 一、课程的性质 《健康评估》是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护理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本科临床护理的必修课,是各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起点,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症发生可能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课程的内容广泛,从如何与患者交流,到 1

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基本要求:1.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2.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并了解主诉和症状的临床意义。3.能独立进行体格检查,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4.掌握心电图操作,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并能初步判断常见异常心电图。5.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6.能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 四、学时分配 章课程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问诊9 第三章体格检查22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10 第五章心电图检查10 第六章影像学检查 6 第七章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 2 第八章护理诊断与思维 1 第九章护理评估记录 1 2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第一篇(1968)字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9、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0、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

力。 12、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专业学制 3年。 3、时间分配第1学期入学教育和军训l周,教学16周,复习考试1周;第2-3学期教学19周,复习考试1周;第4学期教学15周,临床见习4周;第3学年43周,其中毕业实习39周,长假2周,毕业教育1周,技能考证训练1周。 4、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由5种课程模块构成: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项实践课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实习模块。 2、学分计算 (1)必修课程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毕业实习。必修课程(毕业实习另计)17-20学时计1学分。 (2)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每门选修课程计2学分,共计10学分。 (3)毕业实习(含见习)以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计学分,共计56学分。 五、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一)时间分配 第四学期安排4周教学见习。第五、六学期毕业实习共39周,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具体安排如下: 医院实习39周:包括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5 周(病房4周,分娩婴儿1周),儿科2周,传染科2周,五官科1周,急诊室2周,手术室2周,供应室1周。 医院实习原则上选择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二)目标要求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

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 健康评估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们讲解研究对象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是各种临床护理学科的敲门砖也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内容。这一课程对于护士及其护理的对象都有非常有意义,是护士能够完整全面、准确评估病人健康状态的基础。由于健康评估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术语和数据的记忆要求也较强,并且刚接触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临床知识和经验,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觉这门课程在内容上比较晦涩难懂,时间一长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不能提起兴趣,进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那么,探究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教学效果就显出十分的必要性。当然,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笔者在此主要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时间分配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广大学子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总学时必须严格保证 保证教学总学时充足是该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前提。课程的难度本来就比较大,而学生的只是经验又相对匮乏,所以充足的学习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弥补方式,也是学生消化、运用所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据相关规定,教育评估课程对于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时间为54学时,其中有细分为4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4学时的实践教学,整体把握上的比例大约是3:1。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常会遇到临时情况而使课程的课时受到影响。例如节假日调休和老师请假时的课时调整还有被考试占用的授课时间等等。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相应调整,尽量不要放之任之,甚至还要有计划的增加其学时,保证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顾及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领受知识的效率也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发现并照顾部分后进生,单独适当的增加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时间,以确保学生整体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效果良好。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学时∕学分:60/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适用专业:护理、助产及相关专业 开课学院或教研室: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护理学院 执笔: 主审: 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学科领域。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该课程的学习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能够解释健康评估、交谈、身体评估、黄疸等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健康史、症状、体征等基本理论;辨认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3)能够阐述心理、社会、行为评估的基本内容; 4)能够识别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特征; 5)能够举例说明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注意事项、参考值范围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6)能够概括说出影像检查的基本知识。 (2)技能教学目标

1)应用沟通交流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 2)学会症状评估、心理、社会、行为评估的基本方法; 3)熟练运用身体评估的基本技能; 4)初步学会心电图图谱识别的步骤和方法; 5)独立完成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整体健康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3)素质教学目标 1)认同学科的专业价值,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的职业习惯,形成科学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践行“南丁格尔”的职业理念,养成献身健康事业的高尚情操。 2)坚持以评估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同课程的实用价值,形成积极的护理专业情感和态度,树立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专业思想,以及关心、爱护及尊重服务对象的观念。 3)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养成爱岗敬业、服务患者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和爱心。 4)关注健康评估领域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形成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3.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1.考核性质:考试课 2.考试方式、分制与解释 (1)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50%。理论考核时间为90分钟。(2)平时成绩为全面反映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学习态度,从两方面对学员进行平时考核:课堂纪律、操作技能考核。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课堂出勤占总评成绩的20%;操作技能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操作技能考核时间为40分钟。 4.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健康评估》,张功劢主编,北京出版社 (2)参考资料 《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 96 其中实训学时28,见习学时4 总学分: 5.0 其中实验学分:2.0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实验项目数:10 必做项目数:10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4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体格检查方法的演示与学生分组验证练习;第二部分: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演示与练习;第三部分:综合模拟训练;用Laerdal SimMan综合模拟病人进行情景教学与强化训练健康评估的全过程并进行考核;第四部分:临床见习,直接采集患者的健康资料、验证阳性体征,进行健康评估实践,最后完成一份护理病历。通过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演示健康评估方法及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和自身职业角色的理解,了解健康评估的全过程,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健康史采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及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淋巴结、头颈部、胸腹部、神经系统的评估方法。 3.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方法。 4.熟悉护理病史的主要内容、书写记录格式及其要求。 二、主要实训设备及器材配置 手电筒、压舌板、听诊器、扣诊锤、体温计、皮尺、棉签、Laerdal SimMan 综合模拟病人、VitalSim生命体征模拟器、重症监护仪、血压计、心电图机、分规、录音机等。

四、考核方式 实训成绩总分20分。其中实训操作考核10分,实训报告5分,护理病历书写5分。 1.实训报告要求: 每位实训参与者都要独立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的编写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训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 (1)实训名称、专业、班级、实训学生姓名、同组者姓名和实训时间。 (2)实训目的、实训方法、实训内容。 (3)实训设备及所用器材。 (4)实训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5)每次实训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教师批阅。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涉及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先学习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在学习该课程后应继续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通过对服务对象因一种或多种健康问题或疾病产生的反应进行检查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在全面系统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实验课教学,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的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基本掌握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基本操作。同时注意基本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能够对具体案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18、高职护理《健康评估》实施性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实施性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用) 一、课程任务 健康评估是护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沟通护理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的桥梁。它是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发现病人对自身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精神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以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病人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监测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为学习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奠定必需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健康史采集的方法、内容。 2.掌握常见症状评估,身体、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和基本方法,评估结果的临床意义。 3.熟悉常用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熟悉正常心电图表现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5.熟悉影像检查前病人的准备,了解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6.学会系统采集健康史和进行全面正确的体格检查。 三、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绪论 1 0 1 护理诊断 2 0 2 健康史采集 2 1 3 常见症状评估10 4 14 身体评估20 10 30 心理与社会评估 2 0 2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 6 0 6 心电图检查 4 0 4 影像学检查 4 0 4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护理病历书写 1 1 2 机动0 0 0 合计52 16 68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大纲编制说明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指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熟练应用,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学生对

所学知识基本掌握;“了解”指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能记忆并理解。实践教学的要求分为熟练掌握、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所学的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学会”是指学生能基本完成操作过程,会应用所学技能。 (二)教学建议 (1)理论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采取病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应通过课堂提问、测验、作业、讨论、操作技能考核及理论考试等形式进行综合考评。 (三)教学对象与学时 本教学大纲为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教学使用。课程总学时6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9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训课32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它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该课程以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职业环境为宗旨,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具备对个体、家庭、社区和群体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护理评估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奠定坚定的专业基础。 四、课程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全面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要从护理角度出发,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树立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的理念。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教导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强化护理基本技能训练,科学安排教学活动,有效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 健康评估的内容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两个方面。本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将全书分为10章,知识体系涵盖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问诊、体格检查及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有助于学生收集主、客观资料,提高评估能力;第二部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高等护理;高等助产总学时数:72 学时学分:4 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健康评估》课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健康评估》课程的组成:绪论;健康评估方法;身体评估;特殊年龄人群的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常见疾病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常用实验检查;诊断思维;健康评估记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的特点;(2)健康评估的内容;(3)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2、重点、难点重点:健康评估的概念。难点: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2)了解健康评估的特点,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3)熟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认识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 (4)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1、教学内容(1)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难点: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功能性形态异常的变化。 (2)熟悉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3)熟悉会谈的注意事项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4)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5)掌握健康史的内容。(6)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7)掌握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4 课程性质:护理学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6学分 学时数:96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本科学员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护士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问诊、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

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正确的资料收集方法,对不同疾病做出护理诊断;能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能运用有效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三)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道德职业规范,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有慎独严谨的品行。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总学时:96 讲授学时:64 实训、见习学时:32 学分:5.0 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剖学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 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又阐述各种显示健康问题的基本身体评估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评估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的医学基础课及护理课程有关护理程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收集、综合分析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最终提出护理诊断,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身体评估,并能综合问诊、身体评估,做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病发生的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训实习、角色扮演、病例讨论、音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 重点:健康史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胸部、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 难点:胸部、腹部评估,完整的健康评估病历的书写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以吕探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健康评估》为主要教材。本课程于第4学期开始,总时数为96学时。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关系,健康评估的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 教学要求: 识记:(1)课程主要内容 (2)教学目标 (3)方法与要求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小四黑体)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课程,在学生已修完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健康史的采集、沟通技巧、身体评估技能、按照从头到脚顺序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相关的辅助检查和护理诊断思维方法,以期识别健康问题,提出护理诊断,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标:明确健康评估的目的;采集健康史,并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对各系统实施身体评估;描述身体评估中辅助检查学习的特点和目的。认识人体正常和生理改变,能识别异常症状和体征,并解释临床意义;能准确、简练的记录评估结果;能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结果。 课程学分:5.5 学时分配:理论56学时,实验48学时 授课时间:春季学期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2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音频-视频媒体 COURSE DESCRIPTION: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health assessment for individuals across the lifespan. Includes history taking, interview, phys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s, relevant screening tests, and procedures for each body system. OBJECTIVES fellowed:1.Identify the purposes of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2.Describe and implement systematic techniques used during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3.Describe the purpo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 equipment and screening tests used in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4.Recognize normal findings, normal variations, and selected abnormalities identified throughout a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5.Docu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 findings in a concise, descriptive manner.6.Integrate the data obtained in a health and physical assessment as a basis for client care. Credit:5.5 LEARNING HOURS ALLOCATION:lecture 72 hours , on-campus lab 48 hour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