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问题详解分析报告】

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问题详解分析报告】
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问题详解分析报告】

一、判断题(共16道小题,共80.0分)

1. 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A. 正确

B. 错误

2.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佶。

A. 正确

B. 错误

3. 载的《登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A. 正确

B. 错误

4. 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

质为软水。

A. 正确

B. 错误

5. 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A. 正确

B. 错误

6. (错误)乌龙茶,又称为青茶,是半发酵茶类的总称。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

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A. 正确

B. 错误

7. (错误)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

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和中原地区。其中的一株,

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A. 正确

B. 错误

9.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

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

A. 正确

B. 错误

10. (错误)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

A. 正确

B. 错误

11.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轼在《次韵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A. 正确

B. 错误

12. 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韵、雅韵、冷韵、幽韵之分。

A. 正确

B. 错误

13.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A. 正确

B. 错误

14. 很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楠

(泥丸),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描述得很妙。

A. 正确

B. 错误

15. 自从唐代茶圣陆羽首开中国茶道之先河,茶道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容。

A. 正确

B. 错误

16. 十六世纪末,最澄继承、汲取日本历代的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和敬清寂”的

茶道精神,并一直传承至今,被视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A. 正确

B. 错误

17.

二、多项选择题(共7道小题,共35.0分)

1. 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哪些文化之精髓?

A. 伊斯兰教文化

B. 儒家文化

C. 道家文化

D. 佛家文化

2. 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

A. 黄茶

B. 灰茶

C. 白茶

D. 花茶

3. 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

A. 茶叶

B. 鸦片

C. 丝绸

D. 大米

4. 下列哪个朝代涉及到了茶税?

A. 唐代

B. 朝

C. 元朝

D. 明朝

5. (错误)明代突出的茶艺思想有哪些?

A. 主茶禅一味

B. 主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C. 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D. 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而是一种高雅的情怀

6. (错误)下列与美人茶有关的是?

A. 小绿叶蝉

B. 祁门红茶

C.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D. 膨风茶

茶文化选修课练习题含答案分析

一、判断题(共16道小题,共80.0分) 1. 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A. 正确 B. 错误 2.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 A. 正确 B. 错误 3. 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A. 正确 B. 错误 4. 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 质为软水。 A. 正确 B. 错误

5. 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A. 正确 B. 错误 6. (错误)乌龙茶,又称为青茶,是半发酵茶类的总称。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 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A. 正确 B. 错误 7. (错误)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 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 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A. 正确 B. 错误

9.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 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 A. 正确 B. 错误 10. (错误)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 圣。 A. 正确 B. 错误 11.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A. 正确 B. 错误 12. 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陈韵、雅韵、冷韵、幽韵之分。 A. 正确 B. 错误

茶文化赏析.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欣赏 学 院 会计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班 级 2014级财务一班 学生姓名 杜予墨 指导教师 胡宝娣 职 称 教授 2016 年 11 月 16 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会计学院班级: 2014级财务一班学生姓名:杜予墨学号: 2014052109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 (1) 1、茶生中国 (1) 2、茶入西方 (1) 二、中西方饮茶方式的发展 (2) 1、中国饮茶 (2) (1)古代时期 (2) (2)近现代时期 (2) 2、西方饮茶 (3) (1)法国 (3) (2)俄国 (3) (3)英国 (3) 三、中外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3) 1、中国茶道 (3) (1)和 (4) (2)静 (4) (3)怡 (4) (4)真 (4) 2、西方茶礼 (4) 四、结束语 (5)

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欣赏 摘要: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标志,几千年来茶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生活方式,反映着国人的审美和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显现。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将其传播至西方各国。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主流文化的不同,西方的茶文化发展也逐渐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本文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对比,以此促进世界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饮茶习俗;茶道 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泊静雅;在西方,茶代表着优雅的姿态,展现着西方的绅士风度。如今,茶已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国家的标志。茶起源于中国,流传到西方,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带有独特风格的茶文化。这两种文化必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中外茶文化的对比欣赏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 1、茶生中国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 2、茶入西方

选修课茶与茶文化的内容

选修课茶与茶文化的内容 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联 我国各地茶馆、茶楼、茶园、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往往有这样的对联、匾额。茶中店的对联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雀舌、龙团都是名茶。茶馆的对联如:"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称颂所用茶、水之俱佳。茶联美化了环境,增强了文化气息,可以促进品茗情趣。 茶具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画 茶艺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 易等。茶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茶内在具 备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 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愿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①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 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 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 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 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北航茶文化选修课考试题

《古今茶文化课》知识抢答题 1、我国是茶的故乡,我国先民约从何时利用茶的?西晋 2、我国古代对茶的称谓有哪些?茶字何时统一启用?唐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其名,一 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3、我国食饮茶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茶的饮用历史可大致分为药用、食用、饮用三个阶段。 在千年的茶叶利用史上,三者之间既有先后的顺序关系,同时又难以截然分开,药、食、饮相互渗透,相互兼容。 4、唐代、宋代、明清的饮茶方式是什么?煮水投茶、煮水点茶、泡茶法 5、为何佛门把饮茶称为“和尚家风”?佛教认为茶是一种养身正心之物,于是,饮茶便成 了"和尚家风"。 6、何谓三前摘绿?有三个节气前可以采茶 7、儒家的中庸思想对茶道的影响有哪些?儒家把“仁礼”与“和”的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儒学独创茶道以“清”为美意识 升华了中国茶道的美学意境;中国茶道讲究儒学思想的“中庸”与“适度”;茶诗中也蕴含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8、饮茶和道教的关系?茶有性俭、自然、中正、平和等特质,茶艺中表现出的超然空灵,默 会于心,“静待”品赏过程,这些都与崇尚虚静自然的道教有着内在的沟通和契合。与万物为友、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追求,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正是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道教思想与茶道精神相通的重要基础。 9、我国第一部茶著?茶圣?茶道的始基?唐朝陆羽的《茶经》、陆羽、 10、我国哪位皇帝是著茶书第一人?书名?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 11、日本的“抹茶道”和“煎茶道”分别源于我国哪个朝代?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汤”,使用的是末茶。其饮法是由宋代点茶道演化而来;唐宋时期——煎茶道煎茶道 12、中国茶道“和、静、怡、真”的含义?“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天性,达到“全性保真”。 13、我国有哪些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14、六大茶类分别指什么?红茶、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 15、从制作工艺上绿茶分几类?炒青、烘青、晒青、蒸青 16、“喝茶一定喝新茶”对否?错 17、什么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普洱 18、“绿叶红镶边”是何种茶的特征?铁观音 19、红茶鼻祖的名称?正山小种红茶 20、茶马古道是如何形成的?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赠茶肆》 【元】李德载 茶烟一缕轻轻飏, 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 碧玉瓯中白雪飞, 扫醒破闷和脾胃。

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龙团香满三江水, 石鼎诗成七步才, 襄王无梦到阳台。 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一瓯佳味侵诗梦, 七碗清香胜碧简, 竹炉汤沸火初红。 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木瓜香带千林杏, 金橘寒生万壑冰, 一瓯甘露更驰名。 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 留得余香在齿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龙须喷雪浮瓯面,

凤髓和云泛盏弦, 劝君休惜杖头钱。 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满劝羊羔酒, 不似灵芽泛玉瓯, 声名喧满岳阳楼。 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金芽嫩采枝头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公选课茶文化答案

1.《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 已。”这是关于茶类形成的哪个过程的?( B ) A.生吃鲜叶 B. 生煮羹饮 C. 蒸青造型 D. 茶饮料出现 2.在( A)代,蒸茶作饼的制法已逐渐完善。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3.“晴窗细乳戏分茶”中讲的是哪个朝代的茶事?( B)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4.君山银针属于哪种茶类?( C) A. 绿茶 B.红茶 C. 黄茶 D. 白茶 5.信阳毛尖是哪个省的历史名茶?( A ) A. 河南省 B. 安徽省 C. 山东省 D. 云南省 6.以下不是安徽省出产的名茶有?( B ) A. 黄山毛峰 B. 信阳毛尖 C.六安瓜片 D. 太平猴魁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的名茶是( A )。 A. 西湖龙井 B. 洞庭碧螺春 C. 蒙顶甘露 D. 庐山云雾茶 8. “翠玉片,糙米色”是( A )茶的最显著特色。 A. 狮峰龙井 B. 西湖龙井 C. 钱塘龙井 D. 越州龙井 9. 以下属于再加工茶类的是( D ) A. 祁门红茶 B. 白牡丹 C. 霍山黄芽 D. 茉莉花茶 10.下面属于黑茶的是( C ) A. 六安瓜片 B. 信阳毛尖 C. 六堡茶 D. 东方美人茶 11.经过“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制成的茶类是( C ) A. 黑茶 B. 绿茶 C. 黄茶 D. 白茶 12.乌龙茶制作过程的关键步骤是( C ) A. 揉捻 B. 杀青 C. 做青 D. 萎凋 13.别名“吓煞人香”的名茶是( B ) A. 西湖龙井 B. 洞庭碧螺春 C. 蒙顶甘露 D. 庐山云雾茶 14.下面各茶类中没有经过发酵的是( D ) A. 红茶 B. 黑茶 C. 乌龙茶 D. 绿茶 15.武夷岩茶是出产于( A ) A. 武夷山 B. 大别山 C. 海南岛 D. 四川盆地 16.下面属于台湾乌龙茶的是( C ) A. 铁观音 B. 凤凰单枞 C. 文山包种 D. 大红袍 17.被简称为“祁红”的名茶是(C ) A. 滇红功夫 B. 英德红茶 C. 祁门红茶 D. 小种红茶 18.“今日有水厄”说的是发生在哪个人身上的茶事?( A ) A. 王濛 B. 诸葛亮 C. 陆羽 D. 卢仝 19.《封氏闻见记》中关于灵岩禅寺的记载是发生在( A )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20.法门寺出土的金银茶具是( A )宫廷茶具。 A.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1.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历代饮茶方式都有所不同,宋代的饮茶方式是( C ) A.生煮羹饮 B.煎茶法 C.点茶法 D. 小撮泡饮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 交卷时间:2018-02-09 21:34:01 一、单选题 1. (5分) 红茶在()传入英国。 ? A. 14世纪 ? B. 16世纪 ? C. 15世纪 ? D. 17世纪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2. (5分) 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 A. 藏族人 ? B. 客家人 ? C. 傣族人 ? D. 锡伯族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3. (5分) 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 A. 唐朝 ? B. 元朝 ? C. 宋朝 ? D. 明清时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4. (5分)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隋朝 ? C. 汉朝 ? D. 明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5. (5分)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A. 皎然 ? B. 陆羽 ? C. 赵佶 ? D. 卢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6. (5分)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 ? A. 李商隐 ? B. 李白 ? C. 皎然 ? D. 卢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7. (5分)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 A. 三道茶 ? B. 竹筒茶 ? C. 盐茶 ? D. 奶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8. (5分)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A. 朱棣 ? B. 赵佶 ? C. 乾隆 ? D. 朱元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9. (5分)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 A. 纯黑色 ? B. 深褐绿色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21 11:36:14 一、单选题 1. (5 分) ? A. 陈文华 ? B. 吴振铎 ? C. 林治 ? D. 周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茶 ? B. 水 ? C. 牛奶 ? D. 酒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 )提出的主要观点。 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 )。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赵飞燕 ? B. 文成公主 ? C. 太平公主 ? D. 王昭君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 ? A. 汤色清亮 ? B. 高香持久 ? C. 绿叶红镶边 ? D. 黄汤黄叶 纠错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分) ? A. 秦朝 ? B. 明朝 ? C. 唐朝 ? D. 南北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野菊花 ? B. 金银花 ? C. 茶芽 ? D. 灵芝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 )。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 )。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 ? A. 幽韵 ? B. 雅韵 ? C. 冷韵 ? D. 岩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 酥油茶 ? B. 三道茶 ? C. 盐茶 ? D. 奶茶 纠错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 )。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

选修课机考题库(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茶文化)

《中国文化地理》 1.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呢?四五千年 2.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清朝末年 3.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黄河流域 4 全世界语言的种类大概有多少种?三千到五千 5.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黄河流域 6.中国的水稻一年产几次? 2次 7.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秦朝 8.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小米 9.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都城 10.周朝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是?青铜器 11.五帝是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 12.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霸 13.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都在东半球 14.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人皇 15. 发现甲骨文的朝代是在哪个朝代?清朝 16.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春秋战国时期 17.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农业的起源 18.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闽语 19.以下不属于文明四大标志的是?粮食 20.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什么学说呢?递层演进说 21.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唐朝 22.世界语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语言是?阿拉伯语 23.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中部地区 24.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中国 25.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公元前1600年 26.中国的早期畜牧业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种动物?羊 27.汉语属于哪个语系?汉藏语系 28.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小米生产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

29. 《世界文化地理》 1.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在于?生产工具的改进 2.墨西哥、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所依赖的农作物是?小米 3.蒙古利亚人种又称为?黄色人种 4.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是?古埃及 5.古埃及的农作物文明是哪一种?小麦文明 6.在大约多少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一万年前 7.人类最早的城市的出现与以下哪个选项最为密切?三次社会大分工 8.由于玛雅文明的所在地平原多为石灰岩地区,很容易被水侵蚀,所以玛雅人很重视哪一方面的建设?水利建设 9.下列属于“市”在“城”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并在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草物资北运水陆码头的是?天津 10.下列哪个城市是西方城市发展的始祖?雅典 11.一般认为,人类是由那一之进化而来的呢?南方古猿 12.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以及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城市 13.希腊的城市是与哪种制度相联系的?这样每个城市都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国家组织。联邦制度 14.“人口过渡理论”是哪位著名人口学家提出的呢?诺特斯特 15.现代西方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运动运动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其大方向是试图通过采用什么样的建筑设计形式达到建筑物低造价、低成本的目的,从而为整个社会服务?简单 16.在哪一时期,农业与畜牧业进行了分离?新石器时代中期 17.古埃及的哪一学科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药学 18.中国的新时期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稻谷与下列哪一选项的出现是其标志?陶器 19.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革命是?它使人类开始由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农业的出现 20.中国大体处在“人口过渡理论”中的哪个阶段?第三阶段:增长下降阶段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A_B_C_D_E_F 全100分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A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大观茶论》 《茶经》 《茶述》 《茶录》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述》 知识点: 1 茶之序 2. 荼 槚 茗 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荼 知识点: 2 茶之源 3. 100度沸水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著作?( )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 )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

80度左右 75度左右 85~90度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00度沸水 知识点: 3 茶之饮 4. 运送丝绸 运送大米 茶马互易 运送金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马互易 知识点: 4 茶之事 5. 陆羽 神农氏 皎然 李白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皎然 知识点: 5 茶之艺 6.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是( )。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 )。

气味 味道 形状 茶叶的特质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叶的特质 知识点: 6 茶之韵 7. 皎然 陆羽 卢仝 荣西禅师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皎然 知识点: 7 茶之道 8. 公元三至四世纪 公元四至五世纪 公元五至六世纪 公元六至七世纪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公元四至五世纪 知识点: 8 茶之绎 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 )而分的。 茶道一词是由( )首先提出来的。 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 )。

茶文化中茶叶的鉴赏有什么

茶文化中茶叶的鉴赏有什么 1、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决定茶叶基础品质,所以请出示 产地证明书。 2、优良的茶树品种。品种决定茶叶品位,所以请出示品种鉴定书。 3、独特的制作工艺。工艺决定个性,所以要出示非专利制茶技 术说明书,好比药方。 4、国家质量检验认证。质量检验决定安全性,所以请出示检验 报告书。 5、老百姓公认。公认决定市场,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请出示销 售业绩调查报告书。 有助于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 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 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 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 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 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 粥样硬化。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 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中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茶与养生 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满分卷)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满分卷)一、单选题 ( 每题5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50分 ) ? 1.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A. 唐朝)(5分) ? A. 唐朝 ? B. 隋朝 ? C. 汉朝 ? D. 明朝 ? 2.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D. 青茶)(5分) ? A. 花茶 ? B. 黄茶 ? C. 绿茶 ? D. 青茶 3.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 D. 荣西禅师)。(5分)? A. 最澄 ? B. 玄奘 ? C. 皎然 ? D. 荣西禅师

4.“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 A. 《茶经》)(5分)? A. 《茶经》 ? B. 《茶录》 ? C. 《大观茶论》 ? D. 《茶述》 ? 5.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B. 绿茶)(5分) ? A. 红茶 ? B. 绿茶 ? C. 白茶 ? D. 黑茶 ? 6.现在( C. 日本)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5分) ? A. 美国 ? B. 印度 ? C. 日本 ? D. 中国 ?7.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 C. 冷韵)。(5分) ? A. 幽韵

? C. 冷韵 ? D. 岩韵 8.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C. 《山窗清供》)。(5分) ? A. 《事茗图》 ? B. 《萧翼赚兰亭图》 ? C. 《山窗清供》 ? D. 《调琴啜茗图卷》 ?9.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 D. 荼(5分) ? A. 茗 ? B. 茶 ? C. 槚 ? D. 荼 ?10.《大观茶论》的作者是(C. 赵佶)。(5分) ? A. 李白 ? B. 陆羽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1解析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21 11:12:00 一、单选题 1. (5分) ? A. 《行香子》 ? B. 《试院煎茶》 ? C. 《水调歌头》 ? D.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茶养生记》 ? B. 《问茶》 ? C. 《茶录》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 )。 荣西禅师写的一本茶学著作是( )。

? D. 《茶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唐宋时 期 ? B. 魏晋时期 ? C. 秦朝 ? D. 明清时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 ? A. 陆羽 ? B. 皎然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

? C. 赵佶 ? D. 裴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 A. 80度左 右 ? B. 85~90度 ? C. 沸水 ? D. 75度左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 ? A. 饮用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

? B. 食用 ? C. 药食同源 ? D. 药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5分) ? A. 《神农本草》 ? B. 《大观茶论》 ? C. 《天工开物》 ? D. 《茶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 )。

茶文化整理分析资料课教案

《茶文化》整理分析资料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 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资料整理表格、图片整理表格、剪刀、胶水、彩笔、白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围绕《茶文化》搜集了许多资料,还开展了许多活动。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都开展了什么活动吗?(上网搜集,问卷调查,实践采访,拍照)看来每个小组都搜集了许多资料,但是这么多资料摆在一起看起来很杂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整理这些资料吧! 二、整理资料。 1.师引导:同学们,请你们先看看你们的资料如果按形式分的话,该分几类?(文字、 图片、照片、实物)那么,先请同学们把资料按形式分好。 2.学生分五个小组按形式分好自己组的资料,并汇报。 3. 先学习整理图片、照片和实物资料。 (1) 把搜集到的图片在小组内说一说; (2) 小组汇报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资料; (3). 个别展示图片 师:我们通过以上途径收集到了照片,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搜集到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组汇报) (4).指导学生评价 师:他们小组搜集到这么多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筛选后的图片怎么样?(小组重新出示图片) 师:我们在筛选图片时还要选颜色亮丽画面清晰的图片,各小组围绕这点来筛选一下图片。(小组活动) 师:我们整理好了图片资料怎样能做到有条理介绍给大家,这就需要我们把手里的资料合理的分类。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资料按照你们喜欢的方式分类,但是要有一定的原则。(小组活动)

茶文化及其鉴赏有什么

茶文化及其鉴赏有什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 用的,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 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 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 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5、交际说:《载敬堂集》载:“茶,或归于瑶草,或归于嘉木,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槚蔎茗荈。《尔雅·释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 又为茶之通称。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 胜酒。”(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说从理论上把茶引 入待人接物的轨畴,突显了交际场合的一种雅好,开饮茶成因之 “交际说”之端。 “荼”、“茶”二字之转变 《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 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 荼苦”是也。东汉以下,音宅加切, 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

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 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 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 茗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 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 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 耳其。 茶的广泛普及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现以后, 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新茶与陈茶的辨别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龙茶, 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 特点。不过,在众多的茶类花色品种中,对较多的茶叶品类而言,

【必看】浙江工商大学任意选修课整理

浙江工商大学任意选修课整理 (注:征集将近50名同学意见集合而成,不排除个人观点,,有部分转载自他人日志,仅供参考,最终以大家兴趣为准。当然,欢迎补充!) 本内容分为三个档次:好、一般、不选三个等次

浙江工商大学千万不能选的选修课(转自他人日志) 1 何剑的,个性心理学,千万别选,当然如果你是受虐待狂的除外 不过分数不错,听说有人只去了两次还考了86分。。。 PS:个性心理学可以选吴守良的, 2、元安府的《市场营销学》 考试闭卷,或开卷,未知。题目很多的,上到选择题,判断题,下到简答题,论述题。 中间他还不定时点名。有小练习,写篇像论文一样的文章。 但是,这个课还是不错的。。真正想学点东西的人能在他课上学到很多!这个老师很牛的 点名也没关系的。。。。只是考试几分就几分,没有平时成绩的 3、余琛!千万别选她的课,作业巨麻烦 4、怕点名的就不要去营养保健与药效食品吧。。。那老师每周点两次名。。。说话还特罗嗦 5、千万不要选中外公共政策。。。 只给你问题。。没有答案。。 上课非常无趣。。。 还要读写议。。 还有可能一个下午点好几次名。。 6、公共关系学也千万不要选阿,沈青的!上课就知道点人回答问题,搞得整个班人都被迫老早跑去教室,抢后排座位,因为坐前面必点无疑!!最后考试虽然开卷,但是书上都没有,得自己瞎写一通!!!也有人说,公共关系学选过成绩也有近90分啊 7、专利和知识产权也别选 很无趣。专利和知识产权有两个老师,一个老师很好不点名没作业考试资料给的很全,另外一个老师很恶心 8、领导科学! 上课照本宣科,而且点名制度很严 另外还要提问发言,课后没有准备过的几乎不能答上来 你不发言即使没有一次缺席平时成绩也只能达到70! 9、当代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还要排座位的,大学了居然还碰到这种事,郁闷的说 10、西方法律思想史,无聊的要死,还必须得有书。 11、多媒体的老师一看就是刚出社会,连班级带姓名的点名,谁受得了。而且每章讲完都有作业 12、食品卫生与保健不要。。点N次。。作业2。。我都有。才60分 13、实用图像处理技术,吴功兴的。。。课程教的东西很实用,可是老师很不实用,会痛苦死人的!!!!!~~~~~~不过想睡觉的可以去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100分)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100分) 交卷时间:2016-06-08 10:57:51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皎然 ? B. 薛怀 ? C. 朱星诸 ? D. 陆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 ? A. 金杯 ? B. 玻璃杯 ? C. 铁碗 ? D. 塑料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

3. (5分) ? A. 红茶 ? B. 黄茶 ? C. 绿茶 ? D. 黑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卢仝 ? D. 元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5分) ? A. 《齐民要术》 ? B. 《梦溪笔谈》? C. 《茶经》 ? D. 《大观茶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 A.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B.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C.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 D.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 ? A. 很多条 ? B. 2条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 2016-03-12 12:44:49 一、单选题 1. (5 分) ? A. 吴振铎 ? B. 陈文华 ? C. 林治 ? D. 周渝 得分:5 知识点: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茶 ? B. 牛奶 ? C. 水 ? D. 酒 得分:5 知识点:8 茶之绎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 )提出的主要观点。 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 )。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文成公主 ? B. 赵飞燕 ? C. 太平公主 ? D. 王昭君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 ? A. 绿叶红镶边 ? B. 高香持久 ? C. 汤色清亮 ? D. 黄汤黄叶 得分:5 知识点: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

(5分) ? A. 南北朝 ? B. 唐朝 ? C. 明朝 ? D. 秦朝 得分:5 知识点: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 A. 茶芽 ? B. 灵芝 ? C. 金银花 ? D. 野菊花 得分:5 知识点: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 )。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 )。

? A. 幽韵 ? B. 岩韵 ? C. 雅韵 ? D. 冷韵 得分:5 知识点: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 三道茶 ? B. 奶茶 ? C. 盐茶 ? D. 酥油茶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9. (5分) ? A. 宋徽宗 ? B. 陆羽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 )。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 《茶经》的作者是( )。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6-02 21:31:55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明朝 ? B. 汉朝 ? C. 隋朝 ? D. 唐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 A. 绿茶 ? B. 花茶 ? C. 黄茶 ? D. 青茶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 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 A. 皎然 ? B. 最澄 ? C. 荣西禅师 ? D. 玄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 A. 《大观茶论》 ? B. 《茶述》 ? C. 《茶经》 ? D. 《茶录》 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 )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 A. 红茶 ? B. 白茶 ? C. 绿茶 ? D. 黑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日本 ? B. 美国 ? C. 印度 ? D. 中国 纠错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 现在( )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岩韵 ? B. 雅韵 ? C. 幽韵 ? D. 冷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 A. 《调琴啜茗图卷》 ? B. 《山窗清供》 ? C. 《萧翼赚兰亭图》 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 )。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