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泛论绘画形式因素及结合

李福岩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具象与抽象,是绘画领域的两个表现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文就二者不同的特质运用到绘画中进行多方位探讨,包括概念与应用,而象征又是结合二者因素的好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结合方式,以试打破当今绘画领域只运用单一手法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弊端,从而使绘画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关键词]具象、抽象、象征、形式因素、改变、转换、多元化。

正文

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或由此分支出其它的绘画手法与形式。

架上绘画走到今天,具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基本上还是以“写实”来体现客观世界为首要的表现形式,但已远不是历史上被狭义地理解为简单的再现“写实”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与定式。简言之,那种将“写实”奉为绘画艺术唯一正宗的老式教条主义也早已被多元的形式格局所打破,这已被一百年来无数中外艺术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所证明。而抽象的意义,顾名思义是具有独立性质和意义的抽象形式符号(如色彩、形、点、线、笔触)所组成的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及审美取向的绘画作品。其价值在当今艺术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方式是与写实相对应的,是在自然物象及写实中抽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

绘画是一门表现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从中外艺术史上看,一件绘画作品,一个画种,不论它是以何种方式体现,它总是要表现某种内容,表现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或一个生活场景,或一种创作理念。那么在作品中,一般是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二者没有截然分开。因为除了创作中心构成是研究创作的因素之外,表现手法也是决定艺术作品优劣

的主要体现,因为表现手法及手段是艺术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总体风格,如果表现手法不同,那么绘画作品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才产生了绘画上“具象”与“抽象”等表现手法及形式因素。

具象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其占主统地位的历史相当漫长,也是架上绘画的主要风貌。具象的绘画形式,其特点主要是保留了客观世界各个具体物象的直观状态,画面形式与人的直观所见近乎一致,人们根据自己已经习惯的视觉经验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具象风格作品所展示的画面物象是什么,然后就可根据具象图象的描绘,审析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审美等。所以,具象表现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正如韦启美先生所讲的那样:“体现了画家的真诚感情和表现了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有打动人的力量和审美价值”。①

具象艺术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也极其宽广,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表达一种形式,而且是在抽象艺术尚未兴起的时代是作为绘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经久不衰。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构成作品抽象形式的符号也很多,但主要是以具有独立性质与意义的结构线、形、色彩及笔触等最为重要,因为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类型及内在真实的认识与表现,是对一切可视形象感知,确定和发现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时,不能用看具象作品时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作品中图象与真实生活是否相近,它只能通过那些诸如线条,色彩等符号体系去品味其作品要传达的精神指向和内涵,因为抽象艺术是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精神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现实客观物象的直观形象,甚至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所有能够按正常视觉所能接受的物象体质,而且是包含了艺术家个性和主体情思的文化含量和精神理念。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图形和色彩,在人们的直观视觉经验里已找不到那种可以习惯的视觉语言。它要求欣赏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方式去解读具有抽象意味的艺术作品。

抽象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不可见的事物形象。绘画形式上的抽象,抽象

中沉潜的生命力中含蓄的诗意,诗意中形而上的变易哲学——这都是抽象形式的国际性语言,古往今来,抽象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我们有时甚至看不到可视的形象,一切都在主观意念中存在。画面上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天,没有地,但却呈现出山山水水的灵动,大地的浑厚,没有人,没有物,但却有生命的运动和节奏,一块客观世界的普通色彩,在抽象作品中被赋予了一种深远的意义。“它已经离开了物质表面的那种意义,由艺术家的内在需要赋予它精神的内容。”②抽象的含义隐匿在形体后面,是一种内在的沉静之阴性的现实,它追求的是表现人的内心,是画笔的动态与力量,颜色的质感和力度。其代表画家波洛克、德库宁、巴塞利兹等大师的力作,不论在抽象表现的精神方面,还是抽象表现的色彩方面都给欣赏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具象与抽象之间没有绝对的概念和界限,二者在作品中也经常呈现出相互依存的现象,具体作品也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在具象绘画中,形式手法本身已经体现出一种意味,给欣赏者留下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所谓一览无余的艺术索然无味的。中国画讲究笔墨艺术,而笔墨的运用既能体现自然之景,画中之景相交融,在具象中体现一种抽象意味。而抽象作品也不是单纯地将色彩,线条等因素无意义的组合,它也必须依赖一定的形象因素。对诸如色彩、点、线条等因素的组合中我们甚至道不出它们究竟是一个什么形状或图形。但我们总能感觉到它通过一块色彩,显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从一个线条中体现出命的律动,并体味出一种具象的物质意义,可以说这些色彩和线条被作者赋予了感情与生命,使人感悟到一种隐喻的抽象美。

具象与抽象是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表现形式,它们又都是从生活中得来。具象能够较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人与事,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作为艺术,它又不能复制生活,它只是高于生活的一种反映。具象不是简单的写实,它同样要经过作者的改造,选择与变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游离。而抽象艺术则通过自身的存在说明:“艺术总是在自己的真实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它表明艺术既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现实表象的再现,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表现,而是真正的现实和真正的生活的表现……它们在造型中难

以下定义,但却真实可感。”③抽象是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形象来间接反映生活形象,它主要是反映了艺术家主体对社会,对显示生活和对历史思考的方式及其深度。是与人类理性的发展相一致的。在抽象绘画领域,其素材同样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它要追求和要达到的目标同样是为了体现人文精神与理念,也是艺术本质的另一种体现方式,是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方式,它更具有独到的精神内涵。

那么在我们在创作中应该怎样将具象与抽象两个形式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具象走向抽象的道路中,中西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这主要取决于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各抒己见。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形成的与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审美观和主体的思维方式,艺术方法相联系,它不拘泥于物象的表面,而重于抒发内心的感受,重在:“写”字,力求“神似”,以心写神。主观意志改变客观物象。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客观真实的直觉效果,再现客观对象,画面具有认识性和叙事性,是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以主观意志更换客观具体。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以笔墨情趣和齐白石先生指出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适度把握来做为主要表现形态。而西方绘画中的主要表现形态是色彩的感情化和形式的理性化。这是两种不同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不论哪一种都是作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现实世界的特有方式。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艺术创作中吸收合理有利的成分,推进艺术事业的发展。过分地拒绝抽象而推崇写实,与极端地高扬抽象而贬低具象,在艺术活动中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愚蠢的。因为当我们刻意追随某种手段和潮流时,往往会适得其反,追求充分表现反而与艺术本质相去甚远。所以,各取所长,有机结合才是我们应该予以肯定的。

“象征”是具象与抽象结合的好思路。“对一切明确的思想,都存在着一种表达它们造型上的见解。但是我们接触到的思想常常是混乱的,模糊的。因此重要的是首先把它们清理出来,把它们清楚地置于内心的目光之下。一件作品从一种含糊的冲动中产生,它就像蛋中的小鸡一样包容在冲动之中,我反复考虑隐藏在这种冲动之中的思想,直接澄清在我的眼前,

显现出尽可能充分的清晰度、这时我才寻找能准确表达它的场景……这就是“象征”。④象征主义大师阿诺德·勃克林把象征主义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释义。象征主义创作手法在艺术创作上,既可以给人们一种可视的具体形象,又寄以可思的想象空间,它比单纯的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的语言更具有广泛的审美范围和魅力,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艺术不同的审美需求。它所表现出的更如抽象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出自心灵的内在需要的才是美的,内在的美才是美”⑤。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在这方面也有多种体现。尤其在绘画上,以梅、兰、竹、菊象征梅之傲骨,兰的清幽,竹的高风亮节,菊的耐寒,以物喻人。以池中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不与恶势力同流的高尚情怀及人文精神,这些在其它艺术形式上也有广泛的体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想旁通,伏采潜发”。说的就是形象。概念之外的隐涵之义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美学道理。

象征是“超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一幅画应该讲些什么,象一首诗那样给观众以思考并像一首歌那样给观众留下一个影响”⑥。所以象征主义是艺术上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满足人们描写现实的愿望,同时也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愿望,在它当中有具象,同时也存在着抽象,即带有明示,也带有隐喻。这种手法较适合于绘画的制作,在欧洲历代绘画大师中我们可以例举出许多借象征手法来体现主客观精神的力作。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吻》,保罗?高更的《死神在守夜》等等。它们大大扩展了画面中的内容与想象的空间。在具象的图式中,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已然超越了二度空间的狭窄范围,扩大了艺术的伸展力。

因此,象征手法具有更强,更多的表现力,它主要体现在:

首先,它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人物进行重新组合和布置,使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设想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在西班牙艺术大师达利的作品中有很多体现。以及中国画中没有时间,地点,空间形状等严格界线,我为自然,自然为我的哲学思维。例如梅兰竹菊,它们生长开花在不同季节,但中国画中却可以把它们结合在同一画面中,还有唐代韩璜的《五牛图》的构成关系也是令今人无法思议的好作品。

其次,艺术家可以通过用具象的手段来传达抽象的理念,使作品呈现出含义的不确定性,即作品的模糊性。这样就使作品中出现了多种含义和多种解释,从而使观念获取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三,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画面的具体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而不是靠画面所传达的生活情趣去说服人,打动人。这样就避免了琐碎,繁杂的动作和表情及场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干扰。从而使画面中的人物的典型形象给观者提供一个艺术想象的媒介物。我国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的《肖像》系列作品及西方诸多大师都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总之,当今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之中,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变化,已经给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宽松的创作环境,当今的绘画,已不是具象与抽象所能独占艺坛的时代,艺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要长期地体验人的生命状态,关注人类社会,善于思考,勤奋而有魄力的探究艺术,发挥人的个性创造力,而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人类进行艺术创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多元、多方位的艺术体系,使人类的艺术形态呈现出繁荣与更新。

参考文献

〈1〉《现实主义遐想》韦启美美术研究1997.3

〈2〉《表现色彩》王琪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出版

〈3〉《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美)罗伯特.赫伯特江苏美术美术出版社1993

〈4〉《象征主义艺术》(法)阿诺德.勃克林狄玉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象征主义艺术》(法)阿诺德.勃克林狄玉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意象,抽象,具象

意象、具象、抽象的特点、区别。一只大象所画作品属哪种象? 一、特点 1)意象: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作品中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的手法。不符合客观事物象的比例,强调物象某种色彩,改变客观物象色彩关系,打破了惯常时空概念的美术作品。 2)具象: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并对物象的描绘十分具体透彻,基本属于视觉真实世界,物象比例,空间表现都符合规律,作品一般描绘比较严格,美术家的感情一般来源于真实情景中意境。 3)抽象: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应对于客观物象,它的形成来自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强调美术作品形式要素的独立的审美,或者强调色彩,或强调观影等,表现作者对于各种单纯视觉元素甚至对于某种思想感情的审美感悟。 二、区别 1)从主客观讲,具象更加符合于客观规律,忠实于物象本身,而意象与抽象更加注重于主观因素,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作品中。也许象与客观物象不一样,甚至偏差很大,但作者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审美因素。 2)从手法色彩上讲,具象一般色彩多样,作者的描绘十分细腻,严格以客观事物为准,手法严谨,而意象相对来说色彩分布不均衡,作者以主观形式描绘,手法较为随意,其作品效果对于具象更随作者自己的意愿,通过其图像意境来表现图像所要传达的意义。而抽象则是将这种随意性扩大到一定极致,并不在乎象是否能够被观者看出是某种具体物体或某种意境,只是通过其强调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 三、我认为大象画的画属于抽象 原因:①具象是指作者通过观察其客观物象规律,严格细腻地描绘其作品,以一只大象对于外界的认知水平和感知程度是不可能准确地将其物象在客观规律中的形式表现出来。②意象是指作者注重内心的感情渗透,作品中往往采用了某种手法来夸大其客观物象,去打破其客观规律,其作品能够被某些高水平观者理解,大象在作画时也许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大象本身不能以客观世界表现其意境,也不能故意采用某种手法去表现,不能被他人理解③大象是以自己的主观世界去表现,是其独立主观意义,是一种抽象的美感。

建筑设计中的抽象与具象

浅谈建筑设计中的抽象与具象 摘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所有的实践活动过程的描述,比如科学实验。但这一说法在建筑设计中,也许尤为典型。在这里,我首先想把“具体”定义为一种“建造”,把“抽象”定义为“建造之前”,如此,表示我们想要关注过程——一个设计诞生的过程。 关键词:具体;抽象;筱原一男 abstract: “from concrete to abstract,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which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for all practical activities, such as scientific experiments. however, this ha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erhaps particularly typical. here, i first want to “concrete”definition of a “construction”, “abstract”is defined as “construction before”, so, we want to focus on process - a design process of the birth. keywords: concrete; abstract; shinohara male 中图分类号: 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所有的实践活动过程的描述,比如科学实验。但这一说法在建筑设计中,也许尤为典型。在这里,我首先想把“具体”定义为一种“建造”,把“抽象”定义为“建造之前”,如此,表示我们想要关注过程——一个设计诞生的过程。

意象与抽象

“意象”与“抽象” 摘要时代在进步,各种文明的良性基因差异互动、多样共存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苦恼于究竟该怎样去“画”的问题。西方绘画中的抽象造型法则,难以满足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以及材料技法等因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思维在油画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空白,目前依然没有得到填补。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和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入手,在“无序”中理清头绪,从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中寻求共通性,以期为美术创作开拓出一片包融了抽象意识的意象造型空间。 关键词:意象意象造型抽象趋共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在美术界,对于怎样去“画”、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好画”等问题,一直是画家们讨论的热点。当然评判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笔者认为一幅“好画”,应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无声地诉说着画家的审美情趣和客观物象的精神面貌,又具备着能够把观者拉入其中任意畅游的能力。这不仅是表现技法属于具象还是抽象的问题那么简单,而在于能否明晰“意象”与“抽象”的内在关系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意象”和“抽象”造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油画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意象造型法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力图能够为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开僻出一条新的途径。一“得意而忘象”之中国传统审美法则 “意象”在古代主要指实体一方的内心与表象,而现今所说的“意

象”则是一个内涵精深、外延宽泛的概念。意象是创作主体的情感感受和所描绘客体对象的统一,是游离于客观事物之上而又寄情于客观事物之中的一种可感的“意”。 1 儒、释、道思想的内在影响 “意象造型”理念的提出,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学说占有重要的统治地位,它们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儒家思想是一直贯穿中国文化艺术的一条重要血脉。孔子及儒家代表人物把理性引导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做抽象的玄思。这样势必“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在儒家思想中,艺术不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诉诸于感官愉悦与抒发伦理性社会情感并行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情感感受的哲学理念,使中国传统绘画远离忠实的模拟再现,强调意兴的表达。 相对于儒家而言,道家学说中玄之又玄、扑朔迷离的万物本源——“道”,又为文人逸士开辟出了一个返璞归真、浪漫不羁的创作意境。“道”是万物之始的混沌,又是万物变化的规律。绘画中的“道”可以在自然中求得,还要有以小见大、以简见繁的融会效果。特别是魏晋时代玄学兴起,绘画由“致广大,尽精微”(《中庸》)迈入了“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六朝·宗炳)的境界,对客体的描绘以“意化”为主,强调所谓“大道无形亦有形”的美学理念。

对具象图形到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

对具象图形到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 摘要:具象和抽象都是艺术绘画的重要手法,二者关系密切,相互映衬、相互依存,对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的转换,可以勾勒出不同的艺术绘画内容和解读出丰富的绘画艺术思想。具象之物象具体形式的表达,抽象对于物象的创新和扭曲夸张的表达。只有对于二者真实的把握和运用,才可以真正的让绘画作品焕发出艺术的魅力,才有助于更新艺术观念和培养绘画的创新精神。本文基于对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绘画主题表达和意境创造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比较,增强对于绘画艺术手法的了解,推动该绘画主题表达中对于具象和抽象的认识,进而增强自身对于这两种重要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驾驭。 关键词:具象;抽象;图形转换;艺术 Reflections on the figurative to the abstract graphic graphics conversion Abstract: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art paintings are an important way, the tw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gainst the background, interdependence, for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pictures of conversion, you can outline the different paintings and interpret the contents of a rich artistic painting ideas. Figurative images of specific forms of expression, abstract for innovation and distorted images of exaggerated expression. Only true for both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it can really make paintings full of artistic charm, it helps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art and creative spirit of painting. Based on Reflections on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pictures conver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importance of both expression and mood for painting theme created analysi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art of painting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theme for the painting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us enhancing their artistic important for both the use and manage. Keywords: concrete; abstract; Graphic Converter; Art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设计者:上海市兴陇中学凌峰教学设计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绘画概念,但不很成熟。他们能接受抽象绘画,但往往认为抽象绘画很简单,甚至无聊。在学生中很多同学知道毕加索是伟大的画家,但为什么伟大说不清楚。因此,了解抽象艺术的审美价值,了解抽象方法和抽象过程,在实践中体验抽象的艰辛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区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作品,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分别拥有互相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过程方法:欣赏具象、抽象的绘画作品和毕加索的“公牛”短片,尝试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形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陶冶审美情操,通过创作抽象美术作品体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教学难点: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马克笔、毛笔和水笔以及彩色铅笔和铅画纸。 五、教学过程 1、欣赏1幅具象艺术作品,思考具象作品美在哪里?

《父亲》 2、欣赏1幅抽象艺术作品,思考抽象作品美在哪里? 《梦》 3、再次引导学生从具象绘画6要素来比较分析作品:

师: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不注重空间感?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有思想感情? 注意:并不是所有抽象作品都如此,如达利的很多作品强化空间感。 蒙特利安的作品更强化形式美。 (介绍两位画家的作品) 4、问题引入: 抽象作品与具象作品主要区别在哪里? (夸张和简化) 简化是否等于简单? 5、欣赏毕加索《公牛》影片 6、观看影片后有什么感受?简化要注意什么? (抓住、突出最主要特征) 7、练习 以兔子或马为主题进行简化练习

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泛论绘画形式因素及结合 李福岩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具象与抽象,是绘画领域的两个表现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文就二者不同的特质运用到绘画中进行多方位探讨,包括概念与应用,而象征又是结合二者因素的好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结合方式,以试打破当今绘画领域只运用单一手法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弊端,从而使绘画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关键词]具象、抽象、象征、形式因素、改变、转换、多元化。 正文 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或由此分支出其它的绘画手法与形式。 架上绘画走到今天,具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基本上还是以“写实”来体现客观世界为首要的表现形式,但已远不是历史上被狭义地理解为简单的再现“写实”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与定式。简言之,那种将“写实”奉为绘画艺术唯一正宗的老式教条主义也早已被多元的形式格局所打破,这已被一百年来无数中外艺术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所证明。而抽象的意义,顾名思义是具有独立性质和意义的抽象形式符号(如色彩、形、点、线、笔触)所组成的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及审美取向的绘画作品。其价值在当今艺术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方式是与写实相对应的,是在自然物象及写实中抽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 绘画是一门表现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从中外艺术史上看,一件绘画作品,一个画种,不论它是以何种方式体现,它总是要表现某种内容,表现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或一个生活场景,或一种创作理念。那么在作品中,一般是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二者没有截然分开。因为除了创作中心构成是研究创作的因素之外,表现手法也是决定艺术作品优劣

的主要体现,因为表现手法及手段是艺术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总体风格,如果表现手法不同,那么绘画作品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才产生了绘画上“具象”与“抽象”等表现手法及形式因素。 具象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其占主统地位的历史相当漫长,也是架上绘画的主要风貌。具象的绘画形式,其特点主要是保留了客观世界各个具体物象的直观状态,画面形式与人的直观所见近乎一致,人们根据自己已经习惯的视觉经验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具象风格作品所展示的画面物象是什么,然后就可根据具象图象的描绘,审析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审美等。所以,具象表现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正如韦启美先生所讲的那样:“体现了画家的真诚感情和表现了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有打动人的力量和审美价值”。① 具象艺术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也极其宽广,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表达一种形式,而且是在抽象艺术尚未兴起的时代是作为绘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经久不衰。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构成作品抽象形式的符号也很多,但主要是以具有独立性质与意义的结构线、形、色彩及笔触等最为重要,因为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类型及内在真实的认识与表现,是对一切可视形象感知,确定和发现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时,不能用看具象作品时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作品中图象与真实生活是否相近,它只能通过那些诸如线条,色彩等符号体系去品味其作品要传达的精神指向和内涵,因为抽象艺术是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精神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现实客观物象的直观形象,甚至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所有能够按正常视觉所能接受的物象体质,而且是包含了艺术家个性和主体情思的文化含量和精神理念。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图形和色彩,在人们的直观视觉经验里已找不到那种可以习惯的视觉语言。它要求欣赏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方式去解读具有抽象意味的艺术作品。 抽象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不可见的事物形象。绘画形式上的抽象,抽象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融合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走出了文化革命的荆途,向西方重开门户,恢复了与世界的接触。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地通过各种书刊、展览以及官方或非官方的艺术交流渠道,使中国艺术作品再现于国际艺坛。 在众多备受瞩目的中国画家之中,吴冠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作品风貌成为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无论水墨还是油彩,吴冠中的作品都成为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的典范。 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使中国艺术产生了结构性震动,纵观他的画集与文集,可以看出他既不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追求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虚幻荒诞的“后现代艺术”,而是强调绘画的形式美与抽象美,让形式服从内心表达的自由,意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趣在写形与抒情之际。 吴冠中的绘画,基本经历了从具象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艺术风格,但又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这一阶段,而是在具象与抽象间来回轮转,这两种表现性质在吴冠中的画作中体现出了一种高层次的融合。比如说写实,他不只是简单的对景写生,如实地展示客观,往往为意境所役,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突破客观物象中各种形、色的局限,进行一番去芜存菁,重新组合的工作;比如说选材,他常以不同物料重绘旧有的画面,当他改变其风格时,新的风格亦不完全取代旧有的面貌,而是抽取旧有画面的元素,或迁景虚构、或夸张变形,强调心中有感的一部分,从而抓住观众心灵,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就这样两者风格的互相转换融合,为吴冠中的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特

别是作品的创新点足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研究吴冠中绘画作品中这种具象性与抽象性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吴冠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历史节点,将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派美术与80年代倡导艺术纯粹性、90年代以后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巧妙地通过绘画作品的具象性与抽象性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吴冠中对于中国20世纪艺术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论如何理解抽象图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5611342.html, 论如何理解抽象图形 作者:黄莹冯娟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抽象图形概念的辨析,区分开抽象图形与非具象图形的含义,并对与抽象图形一直紧密联系的具象图形、非具象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重新定位了抽象图形的认 识角度。 【关键词】抽象图形;具象图形;非具象图形;含义 在平面构成的课程学习中,就抽象图形概念的理解对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抽象图形含义的理解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认识:其中41位同学的认识是把抽象图形所唤起的观者的感情分散化,而另外10位同学的认识则是把抽象图形所唤起的观者的感情集中化,这两种认识的差别之大如同两极之分。 我们习惯于把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图形分成两类,理所当然地认为一类是写实性的具象图形,另一类就是抽象图形。伴随着照相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有写实图形与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变化的 图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观者日渐钟爱一种与写实图形相反的造型方式,这种造型方式呈现在画面中,往往是对线条和色彩的非实体性质的布局,人们认为那些图形就是抽象图形。 这样的认识是否正确?抽象图形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本文就此作以解析。 一、抽象图形概念的辨析 抽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由此可知,抽象是用于在思维过程中剥离各种次要因素,而获得事物本质的属性。抽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哲学中,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获得便是一种抽象思维的结果,是舍弃事物表象细节的过程,从而形成一种理性的概念系统。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就包含有对艺术抽象的要求。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所说的“以形似之外求其画”就是指对于形象特质的概括和提炼,通过这样的概括和提炼从而传达出艺术对象的精神内涵。 通过这样的表述不难发现,抽象艺术的主张与字典里对“抽象”其词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属性,字典里的释义与问卷调查中10位同学的认识重合,而抽象艺术的主张既不同于字典中的解释,甚至与问卷调查中其余41位同学的认识也有所出入,它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图形,而

国画中的抽象与具象

抽象与具象——中国国画观感 一直都很欣赏国画的作画风格,看似寥寥几笔就可以勾勒出一种意象,随性而充满哲趣。它不同于我们大学期间水彩或水粉写生的精心雕琢,也不必苛求那些“冷暖有别”、“颜色变化”、“色彩呼应”的条条框框。犹记得今年7月我们在西双版纳写生时,王诚浩老师刷刷几笔就描绘出了山水印象,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国画的魅力所在,并且想深入地了解它。 正值十一长假,和父母来到北京798艺术中心,近距离观瞻了吴冠中先生用点线泼墨而成的《点线迎春》,也欣赏了笔墨奔放洒脱,抒发着对美丽中国真情实感的《雪域飞泉》。联系课上所学,不禁有感而发。 国画创作是写意的,自由而感性的,它同大部分艺术作品一样,提神、养心而塑造品格。它可以天马行空地抒发、宣泄作者对某一事物的情感,也可以使某一事物通过艺术的加工跃然纸上。一直以来偏爱那些写实主义的唯美或精致,喜爱曹勇先生细腻而又动人肝肠的极致画风,却对抽象表现绘画颇感不解——为什么一幅用蓝色铺满,上面有两点白色的画作可以卖上几十万元?为什么那些由点、线、面组成的像是随意涂鸦的画可以成为传世珍宝? 看得多了就会在想,国画中的具象性与抽象性是对立的两方面吗?它们缘何而起又是怎样和谐共存的呢? 想起齐白石老先生的一句话,“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这似乎可以解释国画中具象与抽象的区别——就是像与不像。具象的作品往往看上去明确的像什么,而抽象的作品往往没有明确的形象,因此比较难理解或者可以有很多理解。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是抽象的,它们不受传统笔墨成规的局限,因而有一些杂乱、不受约束的味道。老先生最为人所熟知的观点有三:一是“形式美”,二是“风筝不断线”,三是“笔墨等于零”。他的作品中有“吴氏山水”招牌式的繁密曲线,也有用侧锋横笔的块面构成来表现山势的奇崛。康定斯基说过,“线是一个点在一种或多种力量下的通道,力量不同作用使之呈现为各种的形态”,“就外在的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就内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如此再去细细品味他的画作,会发现老先生的笔墨是自然而成的,是充满张力、富有感情的。他是用感情产生笔墨,而不是用技法支配感情——我想这也是国画作画的至高境界吧。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外壳。我不知道德语的外壳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否 原文就是这样理解的。不过这中介一种比喻,是一种帮助理解的近似说法。 语言的发明和演化的确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原因有二:一是简化 思考过程,强化了人脑的作用;二是便于沟通,强化了社会的作用。这第二点的沟通不 光是生者之间的,在书面语言发明后,还包括生者通过书面语言与死者之间的沟通。 但我认为其实人的思维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图象思维(直观思维或具象思考),第二是抽象思维(符号思维,特别是语言思维)。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两者的关系。先要谈的是抽象思维里最重要的部分,即语言思维里的语言。 语言学是一个很大的门类,甚至分出了不同的流派。这里只讨论概念和分类上层 面上的语言。在这个层面上,语言其实是一个概念和分类的系统。 分类和概念是相互联系,把分类后的每个类别进行命名,就够成一个概念。动词:对动作进行分类和命名;名词:对不同类别的事物进行命名;形容词:对不同的情状进行命名;这些是实义词。关系词,把上述实词的关系进行分类。 有了语言,你只需要用声音、符号、手势就可以表达意思了。比如:太阳出来了。这是名词+动词的形式。太阳是个专有名词,所以不是一个类别,而是一个特定的事物,当然可以看成类的极限,即一个事物作为一类,或者一个事物构成的集合。出来是一 个动作的描述,可以指很多东西从无到有呈现在你面前的动作过程。另比如:星星亮了。这是同样的结构,但星星是一个类别词,是很多类似性质的事物构成的集合。 听说最初教美国盲哑作家海伦语言时,要不停的在她的手上划一个事物的单词, 最后海伦终于知道,那个语言符号就指一个或一类具体的事物。这样在思考时我们就 可以考虑抽象(类别词)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同考虑特别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类别本身 之间的关系;在沟通时,我们不能画出具体的事物的图景来传达。其实大部分类别词不 易传达的,我们讲马时是指各类马的,但我们画马时只能是一个特定的马列,况且很 多关系类的词和情况类的词不易传达的。 以上的准备其实是一些常常读得到的知识。但是我想讲的一个问题是人类太重视 语言思维常常忽视了图形思维,而对于原创性思维,其实图形思维常常也是很重要的。图形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自己掌握的视觉形象来清理和重构我们已有的抽

从印象派看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

从印象派看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 本文通过对从印象派看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的论述,来达到认识印象派绘画与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关系,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印象派绘画的历史地位,指导我们在绘画实践中把握印象派绘画真谛的目的。运用分段描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讲事实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主要论证了从印象派看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主要通过具象绘画在印象派绘画中的体现,抽象绘画在印象派绘画中的体现,印象派绘画是具象绘画到抽象绘画的过渡这几个方面的论述,充分论证了印象派绘画与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关系,体现出印象派绘画在绘画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阐述了印象派绘画、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内容及其关系。初步论证了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在印象派绘画中的是如何体现的及其之间的关系。 第二、首先,具体阐述了印象派绘画的发展,通过印象派绘画的诞生与发展,印象派绘画从早期印象派绘画、新印象派绘画和后印象派绘画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的表述,来论证印象派绘画与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关系,论证为什么说印象派绘画是具象绘画到抽象绘画的过渡以及印象派绘画中具象与抽象是怎么体现的。其次,具体从具象绘画与摄影术的关系,具象绘画的特点,印象派绘画与古典具象绘画在风景画、人物画上的具体比较,印象派绘画与古典具象绘画在素描与色彩问题上的观点,印象派绘画与具象绘画(包括古典具象绘画)之间的具体关联,来论证印象派绘画与具象绘画之间的关系。 再次,具体从抽象的本质说起来了解抽象绘画的形成与发展,抽象绘画的内涵,抽象绘画的生命力与持久性,抽象绘画的特点,抽象绘画的审美几个方面来论述抽象绘画,最终是为论证印象派绘画与抽象绘画的具体关联奠定伏笔。第三、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高中《美术欣赏》3-5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3-5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具象 从字面上说,所谓“具象”就是有具体的形象,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在英语中,“具象艺术”被表述为figurative art,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 意象 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 抽象 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 art)。不过出于习惯,人们仍将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二)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厘米×7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筌(五代)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厘米×52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择端(宋) 《王时敏像》(中国画) 曾鲸(明) 《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650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货郎图》(绢本设色,25.5厘米×7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嵩(宋) 《石工》(油画,160厘米×259厘米,1849年,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已毁)库尔贝(法国) 《血衣》(素描,100厘米×150厘米,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王式廓 《蒙娜丽莎》(油画,77厘米×53厘米,1503—1505年,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意大利) 《田横五百士》(油画,198厘米×335厘米,1928—1930年)徐悲鸿 《拿破仑一世加冕》(油画,931厘米×610厘米,1805—1807年,巴黎卢浮宫藏)达维特(法国) 《占领总统府》(油画,165厘米×320厘米,1977年,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陈逸飞魏景山 《夯歌》(油画,1957—1962年,165厘米×320厘米,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藏)王文彬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所以本课的目的就是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就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在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圣维克多山》(油画,65厘米×81厘米,1904—1906年,美国,纽约,私人收藏)塞尚(法国)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41厘米×32厘米,1905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藏)马蒂斯(法国) 《呐喊》(油画,91厘米×74厘米,1893年,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蒙克(挪威) 《内战的预感》(油画,100厘米×99厘米,1936年,私人收藏)达利(西班牙) 《星月夜》(油画,72厘米×90.5厘米,188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凡高(荷兰) 《鹌鹑图》(纸本彩墨)朱耷(清)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油画,129.2厘米×121.9厘米,1954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培根(英国) 《说唱俑》(雕塑,汉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油画,1897年) 高更(法国) 《湖滨山居》(中国画,1947年)黄宾虹

现代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现代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次变革,如哥特式艺术向文艺复兴样式的变革,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对新古典的变革等等,我们也已经体会到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代艺术也发生着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有宣言、有纲领的艺术团体,但它却是二十世纪最流行的、最有特色的艺术倾向。 抽象有具象转变而来,具象的作品可以将事物描绘的细致逼真,或者至少可以分辨出描绘的对象,而抽象的作品却非常简化,甚至脱离实际形体,仅呈现出象征性或精神性的意味,仅能以标题的线索等得知画中的主题,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抽象性的作品,甚至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观点,比如认为抽想画是乱画的;是画不好写实画才去画抽象画;抽象画太简单,小孩子都会;抽象画是没有标准的,不知好坏…这些误解都导致人们无法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抽象画。 谈及抽像,不得不提到的是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样被公认为抽象主义的创始人。康定斯基有着很高的绘画、诗歌和音乐天赋,对色彩异常敏感。后来在三十多岁时到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当时慕尼黑新艺术运动相当活跃,因此他有机会与现代艺术流派的画家有了交流,大量接触了后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的作品,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并逐渐成为新艺术的领导人,成为变现主义的重要成员。在1910年他创作了第一幅抽象画,并画了

一批完全脱离自然主义的绘画,并撰写了《论艺术的精神》,进行了有关艺术的抽象理论研究,标志着抽象主义绘画的诞生。 康定斯基走向抽象艺术之路,有他的必然性,也有他的偶然性,有几个因素对他影响较大: 一、康定斯基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在他的脑海中常常呈 现出的是绚丽的、和谐的色彩,他希望把音乐和绘画结合起来,他认为人与世界的交流需要一种深层的、内在的声音,他要在 画布上捕捉一种“色彩大合唱”。 二、康定斯基曾在画展中看过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干草 堆》的油画,画中物体外形的不确定让他感到困惑,但画面却 深深吸引了他,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使他开始怀疑客 观物象描绘的必然性。 三、康定斯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自己一幅倒置的写 生画,画面形象不确定但却呈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意识 到抽象的独特意义,逐渐转向抽象因素的探索。 康定斯基强调艺术的抽象和表现的抽象形式,认为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抽象则是艺术离开自然物象的本质。 康定斯基的转变折射了现代艺术家从具象到抽像的演变。当现代艺术画家看到抽象艺术作品时,就如同康定斯基看到《干草堆》时的感受,都被深深的吸引了,现代画家逐渐认识到抽象性的表达把他们之前无法表达出的感情、感受表达了出来。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道:“灵魂和肉体密切相连,它通过各种感觉的媒介产

具象美术与抽象美术教案设计

具象美术与抽象美术教案设计 具象美术与抽象美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 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 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 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 《草垛》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 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抽象与具象-2019年文档

抽象与具象 作为时代产物的20 世纪西方美术, 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 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19 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 , “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 , “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 , “为艺术而艺术” 等观念,是20世纪西方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现代艺术中存在的距离: 艺术和自然形象的距离。20 世纪的主要现代艺术流派,其实都在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在这种探讨中, 西方兴起的主流美术思潮和流派否定描绘具体物象, 主张抽象。 一20 世纪西方美术的主流――抽象抽象绘画不是一个画派、 一种风格或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 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绘画观念, 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绘画革命。抽象艺术作为20 世纪西方美术中的主流,发轫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继而蓬勃开来, 征服了欧洲和整个西方世界。抽象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它是在现代突飞猛进的科技, 强烈改变着人们的认识;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个性和自由; 高度物质文明造成的高速度、强刺激、标准化支配压迫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加之具象绘画由于技艺过于成熟, 又没有新的时代精神引领它往前发展,出现僵化等大背景下, 绘画艺术摆 脱摹写自然的具象表现这一传统形式, 是合乎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抽象绘画是对传统具象绘画的叛离和反动。无论是初期的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纳比派, 还是后来纯粹的抽象艺术如抽象表现主义、至上主义、抽象风格派、行动绘画、极简主义等。尽管这些抽象绘画在不同方向上都各自追求极端, 或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 或完全舍弃自然对象, 以纯粹形式构成纯抽象,以致形成种种风格、流派, 但它们都摒弃了长期以来的具象造型语言, 完全放弃了对真实对象的描绘和再现, 排除了绘画中的情节、历史、文学性等具象内容, 均以不同的抽象方式表达对现实、具象世界的背离与拒绝。它们都使用最基本的形式因素线、形、色及其组合构成画面, 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视觉, 把形式、线条、色彩、色调、肌理这些原来的绘画元素, 上升到绘画的主题的高度。绘画的核心成为这些元素的自我表达和组合。抽象绘画是西方现代绘画史上20世纪最具意义的革命。严格地说, 抽象绘画在艺术界享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 成为超越国界、普及至全球的一种世界主义精神。 二20 世纪西方美术中具象与抽象共同存在 20 世纪的西方美术实质上是抽象与具象共同存在的。抽象绘画的丰富与发展, 并不意味着能取代具象绘画, 也不意味具象绘画的过时和将被抛弃, 它们只是不同形态的绘画语言而已。抽象和具象都有其存在价值。从某种意义上看, 抽象绘画对个人内在而无形态可视的思维、意念、情感等情绪感受的表达, 更胜于对人物由心理至表象的具体刻划。正因为抽象艺术运用的这种情绪化的非具象语言,就更能把握个性化的独立语言符号, 达到准确表述其心绪感情、人的生命

试论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

试论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论文关键词:抽象具象对立互补 论文摘要: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和具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抽象的内涵。西方现代作品中的抽象元素与具象元素大多难以简单地用概念划分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他们处于一种变化的统一的状态。 在西方现代美术的范围中去划分作品的风格,从概念上大多以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来比较。其中的抽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较大幅度的变化或完全偏离自然对象原有外观的艺术:其中的具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总体上类似或极为类似的艺术。抽象艺术发展自具象艺术,源于具象艺术,抽象的本义是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元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元素的提取。在美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共同构成一对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和具象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补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印象派中主观具象的发展 印象派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西方美术界对艺术的认识,同时对西方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派画家用科学理论

中新发现的新色彩理论,观察到物体本身并没有永远固定的色彩,颜色随着与时间而不断变化。作品表现的不单单是物体本身的色彩,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呈现出的变化,表现的是画家的主观视觉世界。是在具象的物体基础上发挥主观的视觉感受,作品描绘的是具象事物,但色彩上呈现的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多少夹杂着抽象的因素。 后印象派不满意印象派过于依赖感觉和自然,流于瞬间,他们认为光靠眼睛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后印象派的绘画是在大自然的面前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自然中短暂瞬间效果的快速记录。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再刻意表现光线,而是强调主观感受,主观感受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印象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原始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美术流派的观察方法和风格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抽象与具象 在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复杂和严重。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艺术和其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象征主义发起于法国,艺术家受高更的影响,反对写实主义,相信艺术是内心的召唤,情感和意念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出发点,随意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梦中所形成的象征符号。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