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B版教学设计-第一册第二章第9课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1

数学B版教学设计-第一册第二章第9课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1
数学B版教学设计-第一册第二章第9课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1

2.2.4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第1课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推导均值不等式;

2、帮助学生理解均值不等式;

3、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4、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推导、理解及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相关概念:

1.给定两个正数a,b,数a+b

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数√ab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2

2.多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定义。

【设计意图】

学好本节内容的预备知识。

(二)学生活动1:

完成教材P72“尝试与发现”,解决下列问题:

1.算术平均数的几何意义?几何平均值的几何意义?

2.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呢?

【设计意图】

从具体事例理解和掌握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几何意义以及大小关系。(三)均值不等式:

1.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2.数学表达: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a+b

2

证明:教材P73页。

(四)深度分析:

【均值不等式】——又称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中的a,b还可以是零,其实质是: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2.均值不等式有什么几何意义呢?

研究:将均值不等式两边平方得,(a+b

2)

2

≥ab,可以得出:均值不等式的一个几何意义:

所有周长一定的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3.【拓展】:请回答教材P73页的“想一想”。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多角度来理解和掌握均值不等式。

(五)学生活动2:

师生一起研究教材P73 —“探索与研究”中的问题,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给出相应的结论。

【设计意图】

让学生看到均值不等式的“美”,感受到数学的几何之美。

二、典型例题:

例1 已知x>0,求y=x+1

x

的最小值,并说明x为何值时y取得最小值。

解:因为x>0,所以根据均值不等式有x+1

x ≥2√x?1

x

=2,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x=1

x

即x2=1,解得x=1或x=?1(舍)。

因此x=1时,y取得最小值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以及解题的规范性培养。

例2 已知ab>0,求证:b

a +a

b

≥2,并推导等号成立的条件.

证明:因为ab>0,所以b

a >0,a

b

>0.根据均值不等式,得

b a +a

b

≥2√b

a

?a

b

=2,即b

a

+a

b

≥2。

当且仅当b

a =a

b

,即a2=b2时,等号成立.因为ab>0,所以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

【设计意图】让学生习得均值不等式在证明题中的应用。

三、归纳总结:

1.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

2.均值不等式(又称基本不等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3.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格式要求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76上“探索与研究”,每位同学将总结出来的规律整理好,下节课交流。

2.教材P76,练习A 1、2;练习B 2、3。

新版人教初二不等式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学目标] 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重点难点]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是重点;不等式解集的 理解与表示是难点 一、课前预习: (1)如图,小明与小聪玩跷跷板,大家都不用力时,跷跷板左低右高。小明的身体质量 为 p(kg),小聪的身体质量为q(kg),书包的质量为2kg ,怎样表示p 、q 之间的关系? (2)如图,天平左盘放三个乒乓球,右盘放5g 砝码,天平倾斜。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为 x (g ),则根据图形可列出怎样的关系式? (3)公路上常有这样的标志:限速100km/h ,速度记作a ,则可以写出不等式是 (4)(x+1)0=1,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二、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 “>”、“<”、 “ ≠”叫做不等号,不等号也可以写成“≤”、“≥” 的 形式。 总之,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 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 一次不等式。 注意:分母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点与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三、典型例题 1、用不等式表示: (1)x 的一半小于-1 ; (2)y 与4的和大于0.5; (3)a 是负数; (4)b 是非负数; 模仿练习:用不等式表示 (1)a 是正数; (2)a 是非负数; (3)a 与6的和小于5; (4)x 与2的差大于-1; (5)x 的4倍不大于7; (6)y 的一半不小于3. (7)x 2与1的和是非负数 (8)3与x 的差的一半是非正数 2、一辆48座的旅游车载有游客x 人,到一个站上又上来2个人,车上仍有空位,有数学 式子表示上述数量关系 3、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 是6℃,该市这一天某一时刻的气温t ℃。

初一下数学不等式应用题汇总[1]

初一下数学不等式应用题汇总 例1、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 首先考虑一下: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元后 (1)现在有4个人,准备分别消费40元、80元、140元、160元,那么去哪家商店更合算?为什么?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3)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累计购物恰好是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 (4)根据甲乙商店的销售方案,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你能为消费者设计一套方案吗? 解:设累计购物X元(X>100),如果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则 50+0.95(X-50)>100+0.9(X-100) 得 X>150 答: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店购物花费小 例2、某班同学外出春游,需拍照合影留念;若一张底片需0.57元,冲印一张需0.35元,每人预定得到一张而且出钱不超过0.45元,问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几人? 答案(不是唯一的,仅作参考)及评分标准: 解:设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X人,根据题意,得:………1分 0.57 + 0.35 X ≧ 0.45X……… 2分 解这个不等式,得:X≧5.7 因为参加的人数只能是整数,所以参加的人数至少是6人。……… 1分 答: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6人。……… 1分 例3、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要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 米,可获利润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用A种布 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润50元,请你设 计最佳方案。 分析: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问题来求解。 (参考解: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 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的总利润为y元,根 据题意 0.6(80-x)+1.1x≤70, 0.9(80-x)+0.4x≤52 ∴40≤x≤44; ∵x的取值范围是40、41、42、43、44,又 y=50x+45(80-x),即y=5x+3600。 由观察知:当x=44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5x44+3600=3820,即当N型号的时装为44套时,所获利 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820元 例4、某学校需刻录一批教学用的VCD光盘,若电脑公 司刻录,每张需9元(包括空白VCD光盘费);若学校自 刻,除租用刻录机需120元外,每张还需成本4元(包括 空白VCD光盘费)。问刻录这批VCD光盘,到电脑公司刻 录费用省,还是自刻费用省?请说明理由。 教师:同学们仍然分组讨论交流。 设需刻录x张VCD光盘,则到电脑公司刻录需9x元, 自刻需要(120+4x)元。 当9x>120+4x时,即x>24时,自刻费用省。 当9x=120+4x时,即x=24时,到电脑公司与自刻费 用一样。 当9x<120+4x时,即x<24时,到电脑公司刻录费用 省。 例5、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长为xm,宽为70m;如果它 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2 m,求x的取值范围, 并判断这个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o (注:用于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 间,宽在64m到75m之间) 参考解: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得 2(x+70)>350,① 70x < 7560 ② 解:①得x>105,解②得x<108. ∴105

(完整版)高二数学不等式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a,b 是任意实数,且a >b,则 ( ) (A )a 2>b 2 (B ) a b <1 (C )lg(a-b)>0 (D )(21)a <(2 1)b 2、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lgx+log x 10≥2(x >1) (B )a 1 +a ≥2 (a ≠0) (C ) a 1<b 1 (a >b) (D )a 21+t ≥a t (t >0,a >0,a ≠1) 3、已知a >0,b >0且a +b =1, 则()11 )(1122--b a 的最小值为 ( ) (A )6 (B ) 7 (C ) 8 (D ) 9 4、已给下列不等式(1)x 3+ 3 >2x (x ∈R ); (2) a 5+b 5> a 3b 2+a 2b 3(a ,b ∈R ); (3) a 2+b 2≥2(a -b -1),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5、f (n ) = 12+n -n , ?(n )= n 21 , g (n ) = n 12--n , n ∈N ,则 ( ) (A ) f (n )

《基本不等式》教案

《基本不等式》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基本不等式及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体会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解题策略的构建过程;体会习题的改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解题后的反思,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反思的习惯;通过变式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不等式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利用基本不等式失效(等号取不到)的情况下采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最值.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基本不等式是求最值问题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应用条件一方面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某些问题看似不符合前面的三个条件,但经过适当的变形又可以转化成运用基本不等式的类型学生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本节高三复习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制了教学案,力求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基础梳理 基本不等式:如果a,b 是正数,那么2a b +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 代数背景:如果22a b + 2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用代换思 想得到基本不等式) 几何背景:半径不小于半弦。 常见变形: (1)ab 22 2a b + (2)222a b + 2 2a b +?? ??? (3)b a a b + 2(a ,b 同号且不为0) 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如果a 、b 是正数,我们称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称 的a 、b 几何平均数. 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建构策略) 问题: (1)把4写成两个正数的积,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 (2)把4写成两个正数的和,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积最大? 请根据问题归纳出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的两种模式: 已知x ,y 都大于0则 (1)“积定和最小”: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 时,和x +y 有最小值 ; (2)“和定积最大”: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 时,积xy 有最大值 . 二、课前热身 1、已知,(0,1)a b a b ∈≠且,下列各式最大的是( ) A. 22a b + B. C. 2ab D. a b + 2、已知,,a b c 是实数,求证222a b c ab bc ac ++≥++ 3、.1,0)1(的最小值求若x x x +> .)1(,10)2(的最大值求若x x x -<< 4、大家来挑错 (1)2121=?≥+ x x x x 21的最小值是x x +∴ (2)2121,2=?≥+ ≥x x x x x 则 21,2的最小值是时x x x +≥∴ 5、的最小值求若31,3-+ >a a a 三、课堂探究 1、答疑解惑 方法:小组提交预习中存在的疑问,由其他组学生或教师有针对性地答疑。 2、典例分析 例1、设02,x <<求函数y =. 例2、41,3lg lg x y x x >=++ 设求函数的最值. 变式1:将条件改为01x << 变式2:去掉条件1x > 变式3:将条件改为1000≥x 例3、若正数,3,a b ab a b ab =++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求a b +的取值范围.

最新初一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及答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 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一.分配问题: 1.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 2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问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3.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4.将不足40只鸡放入若干个笼中,若每个笼里放4只,则有一只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且最后一笼不足3只。问有笼多少个?有鸡多少只?

5. 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6.一群女生住若干家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下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

(1)如果有x间宿舍,那么可以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 (2)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你得到几个解?它符合题意吗? 二速度、时间问题 1爆破施工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人跑开的速度是5m/s,为了使点火的战士在施工时能跑到100m以外的安全地区,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 2.王凯家到学校2.1千米,现在需要在18分钟内走完这段路。已知王凯步行速度为90米/ 分,跑步速度为210米/分,问王凯至少需要跑几分钟?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系统的复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通过赵爽弦图回顾基本不等式,在代数证明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给出在解决函数最值和实际问题中应用,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的应用价值上看,基本不等式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抽象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法证明等)在各种不等式的研究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内容的人文价值上看,基本不等式的探究、推导和应用需要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和概括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本节是复习课,不仅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还要掌握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体会基本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2.学情分析 在认知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数、式的大小比较,也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 如何让学生再认识“基本”二字,是本节学习的前提. 事实上,该不等式反映了实数的两种基本运算(即加法和乘法)所引出的大小变化,这一本质不仅反映在其代数结构上,而且也有几何意义,由此而生发出的问题在训练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上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因此,必须从基本不等式的代数结构和几何意义两方面入手,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它的本质. 另外,在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时,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基本不等式使用的前提条件和等号成立的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辨误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领会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回顾和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用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回顾在几何背景下抽象出基本不等式的过程;基本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利用“赵爽弦图”回顾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再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回顾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通过基本不等式的回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

初一数学-不等式易错题、难题集合--不等式性质应用

学生姓名陈 年级初一 授课时间2012.6 .2 教师姓名刘 课时 2 不等式易错题、难题集合 (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 ! ! !不等式的性质切记! !!!!!!!) -,选择题 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5a >4a B.X +2 v X +3 C. — a >— 2a D.- a 2. 右一a >a ,贝U a 必为() A.正整数B .负整数C .正数D .负数 3. 若a >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b a A . <1 B. >1 C.-a>-b D.a-b>0 a b 4. 若a — b v 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0 D . b A. a >b B . ab>0 C —a >— b 5.如果b A.- a 那么 1 1 b 6. 若果 x-y>x,x+y>y A.00,y<0 D.x<0,y>0 a b 2 2ab 的值是( B .负数 C .等于零 D.不能确定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 10.不等式ax v b 的解集是 11.若不等式组 A. n 8 B. 12.不等式组 A. m 4 13.已知关于 x v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 0 D 、 n 有解,那么 8 C. 2 x n 8 6 的解集是 n 的取值范围是( D. 4,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X 的不等式组 2X a 2b 的解集为3 x 5,则 1 -的值为。 a 1 -C 2 14. 已知函数y=mx+2x — 2,要使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A. m>— 2 B . m>— 2 C . m<— 2 D . m<— 2 15. 要使函数y =(2 m- 3)x +(3n +1)的图象经过x 、y 轴的正半轴,则 A. -2 B .-4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m 与n 的取值应为 ()

人教版数学高二不等式知识点大整合

第三章 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⑦ ;⑧ ; 注意: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 二、均值不等式: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若0,>b a ,则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基本变形:①≥+b a ;≥+2)2 (b a ;②2_____________222b a b a ab +≤≤≤+ ③若R b a ∈,,则ab b a 222≥+,222)2(2b a b a +≥+;④_________)2 (_______2≤+≤b a 基本应用:①放缩,变形; ②求函数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取等;②积定和小,和定积大。 当p ab =(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当S b a =+(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 如:①函数)21(4294>-- =x x x y 的最小值 。 ②已知5 10<c b a ,则 33 abc c b a ≥++(当且仅当c b a ==时取等号) 基本变形:≥++c b a ;≥++3)3(c b a ; ②若0,,,21>n a a a ,则n n n a a a n a a a 2121≥+++(当且n a a a === 21时取

等号) 三、绝对值不等式: ≤ ≤ ≤ 注意:?+<+||||||b a b a ; ?+=+||||||b a b a ; ?+<-||||||b a b a ;?+=-||||||b a b a ; ?+<-||||||b a b a ;?+=-||||||b a b a ; ?-<-||||||b a b a ;?-=-||||||b a b a ; 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设R b a ∈,,则0)(,022≥-≥b 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2)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3)若0,0>>b a ,则2233ab b a b a +≥+; (4)若R c b a ∈,,,则ca bc ab c b a ++≥++222 (5)若R c b a ∈,,,则)(3)()(32222c b a c b a ca bc ab ++≤++≤++ (6)柯西不等式:设R b b a a ∈2121,,,,则))(()(2 221222122211b b a a b a b a ++≤+ 注意:可从向量的角度理解:设),(),,(2121b b b a a a ==,则222)(b a b a ≤? (7)b a ab b a 110,>;?R m b a ,0,,若1a b ,则m a m b a b ++>; 五、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 (1)比较法:①作差比较:B A B A ≤?≤-0;②作商比较: B A B B A ≥?>≥)0(1 作差比较的步骤: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2)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3)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2)综合法:由因导果。

不等式教学设计

9.1 不等式 教材分析:本课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类比方程的解,明确不等式解和解集的概念,以及不等式解集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不等式概念,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教学重难点:不等式及解集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数量关系,包括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用等式(包括方程),我们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而研究不等关系需要用本章的不等式,如引言中选择购物商场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1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 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你能用式子表示出车速应满足的条件吗? 1、汽车在12:00之前驶过A地的意思是什么? 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50 km所用的时间不到。 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的路程要超过50 km。 2、如何用式子表示以上不等关系? 设:车速为x km/h. 从时间上看:

从路程上看: (1)对于不等式而言,车速可以是80 km/h吗?78 km/h呢? 75 km/h呢?72 km/h呢? (2)类比方程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不等式还有其他解吗?如果有,这些解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除了用不等式表示取值范围,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吗? 数轴 三、运用新知。 例1 请用不等式表示: (1)是负数; (2)与5的和小于-7; (3)的一半大于3. 例2 直接说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 示出来. 四、归纳总结 (1)什么叫不等式? (2)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和方程的解的区别?(3)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区别?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应用题专项练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专项练习 1.某校两名教师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后,甲公司优惠条件是1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折收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8折收费.试问: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人时,甲旅游公司比乙旅游 公司更优惠 2.有人问一位老师:“您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名学生”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 的学生在学外语,还剩不足6位学生在玩足球.”求这个班有多少位学生 3.某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的月工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的人 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问甲、乙两种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可使得每月所付工资最少 4.某商店以每辆300元的进价购入200辆自行车,并以每辆400元的价格销售.两个月后自行车的销售款已超过这批 自行车的进货款,问这时至少已售出多少辆自行车 5.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准备送给他们,如果每人送3本,则还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请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 (2)求出该校的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的本数. 6.某果品公司要请汽车运输公司或火车货运站将60t水果从A地运到B地.已知汽车和火车从A地到B地的运输路程都是Skm,两家运输单位除都要收取运输途中每吨每小时5元的冷藏费用外,其他收取的费用和有关运输资料由表列出: 运输工具行驶速度(km/h)运输单价(元/t.km)装卸费用 汽车5023000 火车804620 (1)分别写出这两家运输单位运送这批水果所要收取的总费用y1元和y2元(用含S的式子表示); (2)为减少费用,当s=100km时,你认为果品公司应该选择哪一家运输单位更为合算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课题: 9.2.1一元一次不等式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徐宝永审核人: 段海涛二次审核人:七年级数学组

补偿应用补偿提高 ②不大于 3 1 2- x 的值; 小结:⑴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①________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②________(根据等式的运算法则);③_________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④_____________(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⑤ _________(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注意点:①移 项要变号(同方程解法) ②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 变. 三补偿应用 1. 下列选项中,是不等式的是_____,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____ (1) 3>2 (2) 3 2 50 < x (3)3x2+2x(4)x<3x+1 (5)x=2x+5 (6)a+b≠c (7)x-2<2x-1 (8)a-1 ≤3 (9)x2+4x<3x+1 2.在解不等式 221 35 x x +- >的下列过程中,错误的一步是() A.去分母得5(2+x)>3(2x-1) B.去括号得10+5x>6x-3 C.移项得5x-6x>-3-10 D.系数化为1得x>13 3.(2011.重庆)解不等式2x-3< 3 1 +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2012?嘉兴)解不等式2(x-1)-3<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四补偿提高 1、解下列不等式,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5 2 5 2 3 3+ > -x x()()3 2 2 14- < - - -x x; 2 2 5 3 1 - - > + x x 2.解不等式 532 1 23 x x ++ -<,小兵的解答过程是这样的. 解:去分母,得x+5-1<3x+2 ① 移项得x-3x<2-5+1 ② 合并同类项,得-2x<-2 ③ 在教学中, 仍要让学 生注意每 一步骤变 形的依据, 从而灵活 运用。

生活中不等式-教学设计

11.1生活中的不等式 主备人:杨仔艳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会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 题中数量间的不等关系。 3、经历由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初步体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会列不等式 难点:列不等式 二、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式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情境一: 小明和他的妈妈、爸爸的体重分别为30kg 、55kg 和75kg. 周末,他们准备去公园游乐场玩跷跷板,若小明和妈妈玩时,谁会向上跷?若小明和妈妈坐一头,爸爸坐在另一头时,谁会向上跷?你能知道游戏的结果吗?为什么? 设计此情境的目的:自然引出课题 情境二: 1.用数学式子描述下列数量间的关系 (1)一个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桌子的面积大于1平方米 (2)m (m ≠0)的倒数不大于5. (3)某种袋装牛奶中,每100克牛奶所含的蛋白质(x 克)不少于2.9克,脂肪(有y 克) 不少于3.1克。 (4)48座的客车载有游客x 人,到一个站又上2个人,车内仍有空位 (5)一辆轿车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akm/h,已知公路对轿车的限速是100km/h,那么 a 与100的关系如何? 2.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 探究一: 1.观察刚才所列举的式子有什么特征? 教师:提示从连接式子的符号观察并引导学生概括问题的答案 学生:都是用“>”“<”“≥”或“≤”号连接 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这个答案表示赞同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不等号同时给出不等式的一个 描述性的定义。(注意补充常用不等号还有“≠”) 51≤m a ≤100, x ≥2.9, y ≥3.1, x +2<48, a 2>1 , 51≤m

三角形不等式的应用举例(含练习题)

三角形不等式的应用举例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导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们把这个关系叫做三角形不等式.这一定理在证明一些结构特别的不等式中有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定理的应用. 类型一:证明形如a b c +>型的不等式 例1、已知x y z 、、 > 证明:作角∠120AOB = ,∠120BOC = ,则∠120AOC = , 设x y z OA OB OC ===、、,由余弦定理: == 又OA OB OC,+>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例2、已知x y z 、、 > 证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取A(,0,0)B 0,0)C 00)x y z 、(,、(,,, 则BC C A == 又AB BC C,A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类型二:证明形如a b c d ++>型的不等式 例3、已知x y z 、、 y z).>++ 证明:以x y z ++为边作正方形, ).BC CD AB x y z =++≥++ D A x y z x y z

类型三:证明形如a b c d e +++>型的不等式 例4、设01,01x y <<<<求证: ≥ 证明:左边即表示动点(,)P x y 到四个定点(0,0),(1,0),(1,1),(0,1)O A B C 的距离之和. 另由题设知,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的内部. 由()()OP BP CP AP OB AC +++≥+=知原不等式成立. 应当注意,有些不等式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三角形不等式来证明,似乎只能用代数方法证明,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也可能用上三角形不等式,一般说来,用三角形不等式证明要比代数方法简单的多,但是其构造的难度也很大,需要一些很技巧的变形,例如配方变形法,凑两点间距离公式等. 例5、已知正数x y 、满足1x y +=, 2.≥ 分析:用代数法可以使用分析法,并随时利用1x y += 这个条件进行化简. 证明:2, 只要证22224,x y y ++++≥x 即证22224,x y y ++++≥x 即证22224,x y y ++++x 即证22[()2]x y xy x y +-+++ 注意到1x y +=,即证2[12]14,xy -++ 即证14,xy ≥+ 即证224(4()52)1816(),xy xy xy xy -+≥++ 即证287,xy -≥-1,4 xy ≤ 而21(),24x y xy +≤=故14 xy ≤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如果用几何法,开始要用消元法,中间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配凑,最后也用到了三角形不等式: 证明:左边==

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及标准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3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 【典型例题】 1. 有一个两位数,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这个两位数在30~50之间,求这个两位数。 解: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依题得: ∵x 为正整数或0,符合条件的为x=1,2,相对应的十位数字为3,4。 所以这个两位数可为31,42。 2. (实际问题)某市出租车的起价为 7元,达到5km 时,每增加1km 加价 1.20元。(不足1km 部分按1km 计算),现在某人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 17.8元的车费,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为多少? 分析:根据已知甲到乙地的路程一定大于5km ,因为17.8元>7元, 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xkm ,则有 解: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xkm ,依题得 3、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设学生有x 人,则书有(3x+8)本,所以0〈3x+8-5(x-1)〈3,5〈x 〈6。5。又x 为正整数,所以x=6,所以3x+8=26。 4. 每期《初中生》发下来后,小刚都认真阅读,他如果每天读5页,9 天读不完,第10 天剩不足 5页,如果他每天读23页,那么2天读不完,第3天剩不足23页,试问《初中生》每期有多少页?(页数为偶数) 分析:“读不完”指的是有一部分未读,“不足”指的是“少于”的意思。 解:设《初中生》每期有x 页,依题意得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刘敏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关系与处理等量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学情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逻辑能力不强,很难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提炼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这节课应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学生了解一些不等式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学习基本不等式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不等式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动员学生实际参与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2. 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进一步领悟不等式 2b a a b + ≤成立的条件,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大(小)值问题。 3.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的角度探 索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5分钟) 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ab 2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在正方形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为,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b a b a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ab 2,正方形的面积为22b a +。由于正方形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ab b a 222>+。当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b a =,正方形中空白处缩为一个点。这是有ab b a 222=+。 一般的,对于任意实数b a ,,我们有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为问题背景出发,利用相关面积贱存在的数量关系,抽象出不等式ab b a 222≥+,为引出2 b a ab +≤做铺垫。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不等式的应用(1)[001]

不等式的应用(1) 李柳娇 一、教材分析 跟前面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样,本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安排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实际问题贯穿全章,对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应用的讨论,都是在建立和运用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进行的。 不等式式刻画不等关系的重要模型,本节安排了两个例题,重点说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使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不难通过类比学习,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不等式的学习中,总结归纳出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几个步骤: (1)弄清题意; (2)设立未知数,并用未知数表示相应的量; (3)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不等关系的给出一般以“少于”、“至多”、“至少”、“不大于”、“不少于”、“不超过”等等词语作为标志),列出不等式; (4)解不等式; (5)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符合题意的解并作答。

虽然列方程与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大致相同,但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用不等式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出现的认知困难主要是: 第一设立未知数时,一般不含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 例如:教材第124页例2问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去年至少要增加多少?设元时,设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去年增加了x,并不出现“至少”这一词。假如设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去年至少要增加x,则列不等式就不合理了。 第二需按题意作答。 例如:例1中,列出不等时,求解得5.36 x,回答时需考虑到大 于36.5的整数,明年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去年至少要增加37。 第三找出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并会正确使用不等号列出不等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体会数学模型的思想。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③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情怀。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A 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五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2 a b +≤,认识其运算结构; (2)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及代数意义; (3)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由几何图形抽象出基本不等式的过程; (2)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悟数学的发展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 (2)体会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学习能力,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2 a b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2 a b +≤等号成立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工具】 课件辅助教学、实物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这是根据赵爽弦图而设计的。用课前折好的赵爽弦图示范,比较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你会得到怎样的相 等和不等关系? 赵爽弦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那么正方形 的边长为。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 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 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当 所以,,即 4.基本不等式 1)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 ,可得,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用分析法证明: 要证 (1) 只要证≥ +b a ab 2 (2)要证(2),只要证 a+b-ab 20 (3)要证(3),只要证(a-b)0 ≥(4)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3)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如图所示: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引导学生发现:表示圆的半经,表示半弦长CD,得到不等关系:≤() 易证Rt△ACD∽Rt△DCB,那么CD2=CA·CB 即CD=. 这个圆的半径为,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即,其中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 几何意义:半弦长不大于半径长。 我们称ab为正数b a,的几何平均数,称 2b a+ 为正数b a,的算术平均数。 代数意义:几何平均数小于等于算术平均数 5.随堂练习 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a+b)(b+c)(c+a)≥8abc

初一数学: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与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类似,即: 第一步: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全部意义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 第二步: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一般是直接设未知数,也可根据题目实际间接设未知数; 第三步:列根据找出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第四步:解解出所列的不等式; 第五步:答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并写出答案。 在以上步骤中,审题是基础,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关键,而根据题意找出不等关系是解题难点。 解析:分别表示出两次买鱼的钱和卖鱼的钱,根据“赔了钱”,列不等式,推导出a 与b的关系。 答案:解:两次买鱼的钱为:3a+2b,卖鱼的钱为:55 2 a b + 。 根据题意,得:3a+2b>55 2 a b + 解得,a > b。 所以选A。 点拨:“赔了钱”表明买鱼的钱大于卖鱼的钱,这是本题的不等关系。 例题2为支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某市民政局组织募捐了240吨救灾物资,现准备租

如果计划租用6辆货车,且租车的总费用不超过2300元,求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解析:根据设租用甲种货车x 辆,则租用乙种6-x 辆,利用某市民政局组织募捐了240吨救灾物资,以及每辆货车的载重量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进而根据每辆车的运费求出最省钱方案。 答案:解:设租用甲种货车x 辆,则租用乙种6-x 辆, 根据题意得出: 45x +30(6-x )≥240, 解得:x ≥4, 则租车方案为:甲4辆,乙2辆;甲5辆,乙1辆;甲6辆,乙0辆; 租车的总费用分别为:4×400+2×300=2200(元),5×400+1×300=2300(元), 6×400=2400(元)>2300(不合题意舍去), 答: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用甲货车4辆,乙货车2辆。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已知找出不等关系,列不等式求出所有方案是解题关键。 例题3 甲、乙两商场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 元,其中x >100。 ( (2)当x 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解析:(1)根据已知得出100+(290-100)×90%以及50+(290-50)×95%,进而得出答案,同理即可得出累计购物x 元的实际花费; (2)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5095%(50)x +-,10090%(100)x +-相等,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3)根据5095%(50)x +-与10090%(100)x +-相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解:(1)在甲商场:100+90%×(290-100)=271, 10090%(100)x +-; 在乙商场:50+95%×(290-50)=278, 5095%(50)x +-; (2)根据题意得出: 10090%(100)x +-=5095%(50)x +-, 解得:x =150, ∴当x =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由10090%(100)x +-<5095%(50)x +-, 解得:x >150, 10090%(100)x +->5095%(50)x +-, 解得:x <150, ∴当小红累计购物大于150元时,选择甲商场实际花费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