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ICU经口气管插管术操作规程

1.备齐用物推至床旁

2.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一个功能垫(小枕,抬高约10cm )。操作者站床头用右手压患者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使口、咽、喉在一条直线上

3.检查口腔(口述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后坠等),戴手套

4.试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插入导管芯,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及喉镜末端

5.右手拇、食、中三指分开上、下唇,左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用镜片侧翼将舌体左推,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然后左臂用力上提暴露咽腔(不能以牙做支点上撬,以免损伤牙齿)

6.看到咽腔后镜片继续向前,可见如小舌样会厌,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插入气管内

7.在气管导管的气囊过声门后,将导管芯拔出,继续插至所需深度(成年女性插管深度距门齿约22皿,成年男性约24cm)

8.放入牙垫,退出喉镜,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导管(由助手协助挤压气囊),听诊双肺,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9.固定导管及牙垫,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气约5〜10ml,密闭气道

10.口述拔管要点(清除口腔、咽腔及导管内分泌物;放导管气

囊,边吸引,边拔管)

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

1.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2.下呼吸道阻塞,因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呼吸道烧伤等引起喉肌麻痹,咳嗽反射消失,以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或呕吐物易进入气管不能咳出,可做气管切开术,便于通过气管套管吸出分泌物,减少呼吸道死腔,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3.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可行气管切开。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须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二)禁忌症

基本同传统气管切开术,小儿禁用。

1.绝对禁忌证

(1 )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2 )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

性肿瘤。(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

(1)甲状腺增生肥大。(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

状腺切除术等)。(3)出凝血功能障碍。

(三)操作步骤

1.检查经皮气管切开包中的器械,确认:气管套管的套囊没有破漏并处于非充盈状态;气管套管的管芯可在气管套管内自由移动并易于取出;导丝可在扩张器及气管套管的管芯内自由移动;气管套管的管芯已固定在气管套管的两个侧翼上;气管套管的外管壁及管芯的头端涂有少量水溶性润滑剂以利于插管等。

2.使病人处于仰卧位,颈、肩部垫枕以使颈部处于过伸位。检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电图。操作前使病人吸入一段时间的100%纯氧。辨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环、胸骨上窝等解剖标志。推荐在第1~2或第2~3气管软骨环间置入气管套管。若病人带有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撤至声带以上。推荐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支气管镜以确认导丝及气管套管置入的位置。

3.局部消毒,铺巾,浸润麻醉。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有利于减少出血。

4.在选定的气管套管插入位置做水平或纵行切口,长1.5~2cm。再次确认选定的插入位置是否位于颈部正中线上。

5.在选定位置以带有软套管并已抽取适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穿刺,注意针头斜面朝下(足部),以保证导丝向下走行而不会上行至喉部。穿刺适当深度后回抽注射器,若有大量气体流畅地进入注射器,表明软套管和针头位于气管管腔内。

6.撤出注射器及针头而将软套管保留于原处。将注射器直接与软套管相接并回抽,再次确认软套管位于气管管腔内。

7.适当分离导丝引导器和导丝鞘,移动导丝,使其尖端的J” 形伸直。将导丝引导器置入软套管,以拇指推动导丝经引导器软套管进入气管管腔,长度不少于10cm,气管外导丝的长度约30cm。导丝进入气管后常会引起病人一定程度的咳嗽。注意勿使导丝扭曲或打结。经导丝置入其他配件时,注意固定其尾端,以防止其扭曲或受损,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此后的步骤中,可随时检查导丝是否受损、扭曲,及能否在气管内自由移动。

8.经导丝引导置入扩张器,使扩张器穿透皮下软组织及气管前壁。确认导丝可在气管内自由移动后,拔除扩张器,将导丝保留在原处。

9.合拢扩张钳,将导丝尾端从扩张钳顶端的小孔中置入,从扩张钳前端弯臂的侧孔中穿出。固定导丝尾端,将扩张钳经导丝置入皮下,角度同置入气管套管的角度一致。逐渐打开扩张钳,充分扩张皮下软组织,在打开状态下撤出扩张钳。

10.重复8、9步骤,直到扩张钳可经气管前壁进入气管管腔。

11.经导丝引导,将扩张钳在闭合状态下置入气管。注意使扩张钳手柄处于气管中线位置并抬高手柄使其与气管相垂直,以利于扩张钳头端进入气管并沿气管纵向前进。逐渐打开扩张钳,充分扩张气管壁,在打开状态下撤出扩张钳。

12.将导丝自气管套管管芯头端的小孔置入,将气管套管连同管芯经导丝引导置入气管。拔除管芯及导丝。

13.吸除气管套管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及血性液体,确保呼吸道畅通。以注射器注入少量气体使套囊充盈。若病人带有气管插管,此时予以拔除。以缚带将气管套管的两外缘牢固地缚于颈部,以防脱出。缚带松紧要适度。

(四)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2.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3.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

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4.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概述】

机械通气是从简单负压装置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具有以时间周期性和监测各种呼吸指标及多种通气膜式的定容型呼吸机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机械通气的推广和应用对急救医学来说是一个革命,也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一新的里程碑。现将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规范介绍如下:

【适应症】

1.急慢性呼吸衰竭,f >40次/分或<5次/分

2.最大吸气压力<25 cm H2O

3.严重通气不足PaO2 < 60 mm Hg(急性)或<40 mm Hg(慢性)PaCO2 > 60 m Hg (急性)或> 80 m Hg (慢性)VC < 15ml / kg, VT < 5ml / kg

4.严重换气功能障碍,PA - aO2 50mmHg

5.哮喘持续状态,

6.心胸外科手术

7.重症SARS

【禁忌症】

1.正压通气时使病情加重,肺大泡,气胸

2.急性心梗合并休克,心衰

3.失血,休克,血容量不足

4.活动性肺结核

【呼吸机连接】

1.接口:神清合作,短期使用,接口器处配合鼻夹防止漏气

2.面罩:神清合作,间歇使用,口鼻同时-Venture面罩

3.插管:神志不清,昏迷,紧急抢救,经口,经鼻,戴气囊导管72小时

4.切开:插管后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安全可靠,有损伤,易感染。

5.喉罩:神清合作,短期使用,避免胃肠胀气,不利于吸痰

【操作程序】

1.确定通气模确定通气模式

2.确定分钟通气量(MV)

3.机械通气MV=病人所需MV-实际自主MV

4.机械通气MV的调节(f, TV和IT)

5.确定FiO2 ( PaO2,仅0.3 开始到0.5 )

6.确定PEEP(FiO2>0.6, PaO2<60mmHg 从4-15cmH2O)

7.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压安全阀(5-10cmH2O)

8.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2~-4cmH2O)

【并发症】

1.导管堵塞:分泌物-活瓣形成,气囊滑脱-危险并发症,牙垫移动、咬扁、阻塞

2.粘膜溃疡出血:气囊充气过多,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形成缺血坏死,致命大出血物理摩擦,固定不牢,上下移动吸引操作不当负压过大,抽动过多,湿化不足

3.皮下气肿:切开初期,窦道未形成,套管滑出

4.呼吸道感染:防卫机制破坏,消毒隔离不严,交叉感染

5.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6.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

7.通气过度:潮气量增加,频率快,调节不当

8.低血压,休克,心搏出量减少,胸内压上升

9.自发性气胸:肺气肿,肺大泡破裂,气道压力上升,气压伤。

10.呼吸机肺和氧中毒:长期使用,VT,F固定,肺顺应性下降。肺重量上升,充血,水肿,早期渗出,晚期肺纤维化(硬化)

11.消化道出血,胃肠充气膨胀。

机械通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科室对各台呼吸机进行分类编号,进行专人负责保管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保持呼吸机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

2、建立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记录登记本,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3、新呼吸机在使用前应进行操作和管理培训,了解机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4、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呼吸机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熟练地使用。

5、使用呼吸机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不熟悉呼吸机性能和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使用完毕,应做好消毒隔离,定点放置。

6、呼吸机保持完整无缺,发现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请设备科协助,严禁带故障使用。呼吸机损坏需修理者,应挂“仪器故障”标识,送设备科修理。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7、呼吸机应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呈备用状态。

8、呼吸机等急救设备除全院调配外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

外借挪用。

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1、负责保管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

2、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定点放置,妥善固定。

3、保持仪器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并签名。

4、仪器设备保持完整,发现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请设备科协助。仪器损坏需修理,负责送设备科修理。

5、记录并检查呼吸机维修登记本,使用登记本。

6、设备科每月检修后做好登记工作。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 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改善或仍继续恶化。 2. 意识障碍,气道保护能力差。 3. 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4. 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 次/分或<6~8 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5. 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 动态下降。 (二)禁忌症 有创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但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未经处理行有创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1. 气胸及纵膈气肿未行引流。 2. 肺大泡和肺囊肿。 3.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 4. 严重 DIC 有出血倾向、大咯血、呼吸道积血等肺出血症状。 5. 气管-食管瘘。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率紊乱者等。 二、操作原则 1. 掌握有创呼吸机应用前的物品准备。 2. 所有物品包装完整,无过期,无污染、破损、漏气。 3. 安装全程注意手卫生,防止机械通气用品污染。 三、操作方法 1. 根据患者病情明确是否有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 2. 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 3.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 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PCV、VCV、PSV、SIMV、BIPAP)。 5. 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成人预设 VT一般为 5~15ml/kg,f 为

15~25 次/分钟。 6. 吸气时间或吸呼气时间比。I:E 时间比通常设置为 1:1.5~2.5,平均1:2。 7. 吸气流速。定容型通气模式需要设置吸气流速,成人吸气流速为 30~100L/分,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8. 设定 FiO2。初始设置为 1.0,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逐渐调整吸氧浓度。 9. 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常规初始 PEEP 设置为 3~5cmH2O,根据患者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如患者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根据下表选择: 10. 确定报警限。气道压力限制一般设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 5~10cmH2O,一般设在 40cmH2O。 11. 调节湿化器。根据湿化器型号,设施适宜的湿化温度,有温度显示的调至 34~36℃。 12. 设置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患者触发。对于需要触发呼吸的患者,一般将触发灵敏度设在 2~3cmH2O 或 2~3L/分。 13. 调好参数后,连接膜肺进行通气,观察设置呼吸机通气有无异常,如无报警,连接病人,开始机械通气。 14. 如果发生报警,首先检查病人及呼吸机功能然后再根据呼吸机提示对各参数进行调整。如呼吸故障短期内无法纠正,应断开呼吸机和病人连接,病人予以球囊面罩通气,查找呼吸机故障或更换呼吸机。 15. 患者可以撤离呼吸机时,按照撤机流程执行。 四、并发症 1. 气胸。张力性气胸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危及患者患者生命。 常见原因主要包括:①气压上的后果;②肺大泡破裂;③创伤或创伤性胸部操作。 2. 肺不张。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常见原因:①通气量严重不足;②气管插管过深,插入一侧主支气管;③气道分泌物潴留,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④肺部感染;⑤吸入纯氧时间过长;⑥发生气胸,导致患侧肺压缩性不张 3.人-机对抗。因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机械通气时患者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4. 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1、保持抢救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各项呼吸治疗及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注意患儿体位,将患儿头部稍后仰,肩、颈部用软布垫高1~2cm,每2小时翻身1次有利于体位引流,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同时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产生压疮,但应注意避免牵拉呼吸机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发生移位或脱落。 3、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皮肤颜色、自主呼吸、胸廓运动情况,注意呼吸是否对称等,每2小时记录1次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置远红外辐射床的患儿,同时监测体温。 4、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每2小时记录1次呼吸机参数,包括: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气道平均压、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吸气/呼气时间比值及气管插管深度等。根据血气分析监测值调整参数随时记录,保持呼吸机回路管道通畅,正确设定报警限并及时处理报警信号。 5、观察使用呼吸机的并发症:吸入压力过高会导致肺泡破裂或气胸;过度通气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抽搐、痉挛以及氧中毒、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应密切观察,经常进行肺部听诊,检查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痰液堵塞、插管过深、脱落、拆管、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有无对抗等,有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6、气道护理 (1)吸痰前先叩背,由下而上,由肺边缘向肺门方向轻轻叩击,一人准备好吸痰用物,戴无菌手套,另一人用球囊给予高浓度加压氧气吸入,

使氧分压增高。 (2)使患儿侧卧,分离呼吸机接头,向气管内注人生理盐水冲洗液0.5~1m1。 (3)再接上呼吸机通气5~6次,拍背后吸痰,戴无菌手套,快速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入深度比'管插管深0.5Cm,或遇阻力后退出吸痰管0.5~1cm后开始负压吸引(压力40~100mmHg),边吸引旋转退出吸痰管,动作要轻快,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不能做上下来回吸引。 (4)吸痰后继续加压给氧5-6次,便氧分压恢复到正常,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的改变。(5)注意吸痰顺序:先吸气管内的痰液,后吸口腔、鼻腔及咽部的痰液。 (6)接上呼吸机,摆好体位,固定好呼吸机管道,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吸痰的效果及插管有无滑脱,同时注意呼吸机参数是否正确。 7、呼吸机撤离后护理 (1)拔管前4~6 小时,根据医嘱使用氨茶碱、地塞米松防止喉头水肿。 (2)拔管前先吸净口鼻咽部分泌物,再按吸痰操作常规吸净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在负压吸引下拔出气管导管,再次吸净口鼻腔分泌物。(3)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给氧方式:鼻导管给氧、头罩、面罩等。(4)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等。 (5)根据患儿气道分泌物的量及性质,遵医嘱进行气管冲洗,保持气道通畅。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 一、引言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支持和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无创呼吸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设备准备 1. 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2. 检查无创呼吸机的气路是否畅通,清洁面罩或鼻咽罩,并确保其无损坏。 3. 准备好适用于患者的合适尺寸和类型的面罩或鼻咽罩。 三、患者评估 1.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指标。 2.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无创呼吸机模式和参数设置。 四、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 a. 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姿势,确保头颈部位于自然位置。 b. 清洁患者的口腔和鼻腔,以确保气道通畅。 c. 适当地固定面罩或鼻咽罩,确保其与患者的面部或鼻腔紧密贴合。 2. 设备连接 a. 将无创呼吸机的气管插头与面罩或鼻咽罩连接。 b. 将无创呼吸机的气管插头与气管导管连接。

3. 参数设置 a. 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患者的特殊需求,设置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包括压力支持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等。 b. 根据患者的呼吸模式和需要,调整呼吸机的触发敏感度和流量。 4. 启动无创呼吸机 a. 按下无创呼吸机的开关,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b. 观察无创呼吸机的显示屏,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并显示正确的参数。 5. 监测和调整 a.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等指标。 b.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指标变化,调整无创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设置。 6. 患者观察 a. 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舒适度,注意是否有面罩或鼻咽罩脱落或漏气等情况。 b. 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协作程度,及时与患者沟通和配合。 7. 随访和记录 a. 定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情况。 b. 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以及无创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设置。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无创呼吸机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呼吸机操作规程

呼吸机操作规程 一目的: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减少呼吸肌的做功。 (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等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二、操作步骤 1.妥善连接呼吸机各管道,湿化瓶内加适量蒸馏水。 2.插上电源,打开机器后面的电源总开关、湿化瓶的开关并调节至合适的刻度。(冬天旋至3—4,夏天旋至1—2,其余季节:2—3)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 4.调节呼吸机各参数①潮气量:成人6-7ml/kg,儿童5-6ml/kg ②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分,儿童:16-25次/分 ③吸气时间按吸呼比1:1.5-2调节。吸气时间根据频率及 吸呼比计算。若R为20次/分,呼吸比为1:2,则吸气 时间为1.0秒。 ④气道高压报警安静状态下气道峰值之上10cmH2O。 ⑤气道低压报警安静状态下比平均气道压低 5-10cmH2O。 ⑥触发灵敏度用于辅助通气和自主呼吸。在控制通气时 与触发灵敏度无关。 ⑦氧流量:氧浓度=21+4×氧流量。 5.接模拟肺试机运转正常使用。 三、注意事项: (1)气道压力监测管一头接于机器上(Patient Pressure)另一头接于近病人端的小孔上。 (2)呼出气量监测管一头接于机器上(Exhalation V alve),另一头接于近病人端的呼出阀上。 (3)螺纹管的安装应注意湿化瓶上的剑头标志。 (4)经常添加湿化瓶内蒸馏水,水位应不超过湿化瓶上最大的水位刻度,保持水温在32-36℃。 (5)若需要使用PEEP,可在呼出阀末端安装PEEP装置。 (6)触发灵敏度开关:向正方向旋,触发灵敏度高;向负方向旋,触发灵敏度低,一般不超过0点。 (7)通气模式旋至Pressure cycle时,呼吸机仍处于同步或辅助呼吸,不同处在于高压报警灯在压力限制高压报警(已选定)10cmH2O才出现报警声,同时送气停止。 (8)压力限制控制调节阀已调好,一般情况下请勿乱旋。(注:压力限制控制 调节阀调节方法:打开调节阀旋钮指针调零堵住呼吸机管口调节压力指针至预期值。) (9)及时倾倒管道内、积水杯内的积水。

有创通气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有创通气技术及操作规程 【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具有有创通气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 1)心、肺、脑复苏患者。 2)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3)困镇静药过量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引起的呼吸衰竭。 4)ARDS患者(PaC02>45mmHg>Pa02>60mmHg›pH值V7.3)。 5)重症哮喘(PaC()2升高、pH值下降、神志改变、呼吸抑制和呼吸肌疲劳)。 6)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pH值V7.2〜7.3、呼吸>30〜40次/min、 神志障碍、Pa02<35-45mmHg)o 7)各种大手术后需要辅助呼吸者。 (2)禁忌证 1)严重肺大泡。 2)高压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 3)大咯血或者严重误吸患者呼吸道未通畅前。 4)支气管胸膜瘦。 5)急性心肌梗死。 6)休克未纠正。 2.了解患者是否建立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是否合作。对于昏迷、躁动的患者,应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 3.对于清醒患者,说明机械通气目的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心理顾虑,争取患者最大限度的配合。 4.操作者自身评估熟练掌握各种呼吸机的性能及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5.环境评估环境必须具备机械通气的条件,洁净、宽敞、明亮,最好最在监护中进行操作。 6.用物评估用物准备完全,呼吸机及完整的供气设备,监护仪,吸引装

置及用物,抢救用物抢救药物、灭菌注射用水400mL等。 【实施步骤】 L将有创通气用物携带至患者床旁,安抚患者,准备上呼吸机。 2.建立人工呼吸道。 3.上呼吸机连接好管道和氧气,开呼吸机电源开关,开湿化器开关(保持蒸汽加温时吸入的气体温度在30°C~35°C),连接模拟肺,呼吸机自检后,根据患者需要调节好通气的模式和参数。在模拟肺上呼吸机运转一切正常后接患者人工呼吸道进行通气。 4,正确选择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开始时,最常用辅助控制通气(A/CV),让患者的呼吸肌休息。随着患者情况好转,为脱机作准备,可选用部分呼吸肌做功的通气模式,如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以及PSV+SIMVo 5.恰当设置与调节通气参数。 6.严密监测有创通气状况。 (1)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神志变化及尿量等。 (2)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的监测: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恰当,患者安静。如出现烦躁、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多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能气量。 (3)检查气囊是否有故障,检查导管有无漏气。 (4)血气监测:准确及时抽取动脉血气,采取动脉血气标本时应注意在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和调整呼吸机参数30分钟后采取。 (5)呼吸机的监测: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及工作状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呼吸机发生故障必须立即脱离呼吸机,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气囊或更换呼吸机,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6)湿化:加热湿化器的温度设备应根据环境温度、患者所需湿化量而室,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越低,所需的湿化量越大,湿化器温度应设置较高,一般应设置输入气体的温度达33°C±2°C,应提供至少30mg∕L的水蒸气,定期进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定期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湿化量每日约500∏1L为宜。 7.呼吸机的撤离肺功能正常、机械通气时间短的患者如麻醉恢复期,撤机过程可迅速完成;而急性肺损伤、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神经-肌肉疾

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一、引言 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为了确保机械通气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和执行机械通气操作规程是 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操作规程的流程和步骤,旨在提供 一个准确、完整、规范的操作指南。 二、术语定义 1. 机械通气:通过呼吸机提供支持性呼吸,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 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模式。 2. 呼吸机:通常指机械通气设备,用于支持和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三、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1. 患者评估和准备 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稳定性、气 道情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血流动力 学稳定,并且获得家属或患者的知情同意。 2. 呼吸机设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参数,进行合适的呼吸机设置。包括通气模 式的选择、吸呼比的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设定等。同时,根据 患者的气道压力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 气道管理 在进行机械通气时,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防止误吸和导致气道崩塌的情况发生。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定期清洁气道分泌物,可适时进行吸痰操作。 4. 压力支持和吸气过度 在使用压力支持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时,要根据患者的呼吸需求进行合适的设置。避免吸气过度和呼气末正压过高的情况发生,以免对患者的肺组织造成损伤。 5. 呼气末正压 合理调整呼气末正压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合和肺顺应性。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监测指标,逐渐调整呼气末正压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 6. 呼气阀和气道湿化 定期检查呼气阀和气道湿化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更换损坏或污染的呼气阀和湿化器,以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监测和记录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参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潮气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记录监测数据和呼吸机设置参数,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适应证】 1.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 3.减少呼吸功耗: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等。 4.心肺复苏。 【应用指征】 1.临床指征: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呼吸频率>35次/戚n。 2.血气分析指征:pH<7.20~7.25。PaCO2>9.33~10.7kPa(70~80mmHg)。PaO2在吸人FI O2 0.40、30分钟后仍<6.67kPa(50mmHg)。 【禁忌证】 1.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 2.中等量以上的咯血。 3.重度肺囊肿或肺大疱。 4.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 5.急性心肌梗死。 (以上均为相对禁忌证)

【准备工作】 1.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问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送气道或气道内活瓣是否灵敏。 2.检查电源和地线。 3.氧气钢瓶内或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氧气压力>10kg /cm2)。 4.湿化器是否清洁。 【操作方法】 1.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 (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2小时。 (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或昏迷的重症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插管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做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 2.呼吸机的调节: (1)通气量: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 (2)吸气/呼气时间: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或1: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应用呼吸机时一般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

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一种治疗方法,透过机器装置让病人的肺部得到充分的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由于机械通气是一种高度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制定《机械通气操作规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通气操作的目的 1、维持呼吸道通畅:在确保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减少呼 吸肌困难和呼吸急促的引起。 2、维持合适的气体交换:机械通气通过辅助人体肺部流 通氧气和二氧化碳达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并防止通气不足和缺氧等情况的发生。 3、支持病人呼吸:机械通气依照不同的病情和病人情况,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辅助呼吸效应。 二、机械通气操作的前提 1、安全、有效的通气条件:机械通气操作前,应先保证 呼吸道的开放和可通气性,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和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气道对通气的反应是适当的和安全的。 2、病人有需求:对于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医学 上已确诊生命危险;或出现了呼吸困难,并且同时存在着其他

潜在体征,且没有其他可替代的治疗方法时。此时机械通气操作才具有必要性。 三、机械通气的宗旨 1、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临床表现,按照临床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如:控制通气、辅助通气、自主通气或者施加病人-呼吸机协调的通气模式等。 2、主动调整机器参数:随着患者生理状况的变化,要及 时调整收集、分压、呼吸率和通气压力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目标设置和判断疗效:机械通气操作的成功,根据患 者生理血气值的变化,如pCO2、pO2、pH等,则通过调整呼 吸机参数,和其它治疗措施等,以确定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治效果,达到通气安全良好、血气不出现异常等的治疗目 的。 4、不断优化和调整处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与康复效果。对于呼吸机、呼吸道管等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持其正常运转。 四、机械通气操作的步骤 1、准备工作:准备适当的科研材料、替代呼吸药品等。 同时经过患者的评估、体格检查、病史记录等,确认患者的病情和特殊的生命体征等,确保机械通气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呼吸机操作规程

呼吸机操作规程 呼吸机是一种可以弥补呼吸系统缺陷或疾病发生后需要支持呼吸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呼吸机的操作规程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机的操作规程。 一、呼吸机的基本操作 1.1 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气道上,并确认连接的密封性良好。 1.2 设置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参数,确保符合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1.3 开始呼吸机,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1.4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以确定呼吸机参数的合理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呼吸机的保养和维护 2.1 呼吸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2.2 清洁呼吸机设备,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确保清洁工作的安全性。 2.3 保持呼吸机的稳定性,确保设备运转的平稳和正常。

2.4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路和滤网,以确保设备运转的安全和正常。 三、呼吸机的安全操作 3.1 在操作呼吸机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3.2 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确保呼吸机设备的安全操作。 3.3 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呼吸机的质量控制 4.1 呼吸机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操作人员应对呼吸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2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3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呼吸机设备,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五、呼吸机的应用范围 5.1 呼吸机设备适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缺陷或疾病发生后需要支持呼吸的患者,如ARDS、COPD、肺炎等。

呼吸机操作规范

呼吸机操作规范 目的:描述呼吸机的标准操作规程及一般维护。 范围:适用于呼吸机的操作。 规程: 一、适应症 (一)严重通气不良。 (二)严重换气障碍。 (三)神经肌肉麻痹。 (四)心脏手术后。 (五)颅内压增高。 (六)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七)窒息、心肺复苏。 (八)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征 没有绝对禁忌征。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一)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二)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三)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

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准备工作 (一)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间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送气道或呼气道内活瓣是否灵敏。(二)检查电源和地线。 (三)氧气钢瓶内或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氧气压力>10kg/cm2)。(四)湿化器是否清洁。 四、操作方法 (一)呼吸机与人体的连接: 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至2小时。 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昏迷的重症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插管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作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二)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四大参数:潮气量、压 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

1气管切开操作流程

气管切开 适应症: 1.上呼吸道阻塞各种原因造成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呼吸困难,如喉水肿、急性喉炎、上 呼吸道烧伤、喉部及气管内异物;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伴软组织肿胀或骨折、异物等。 2.下呼吸道阻塞严重的颅脑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昏迷及重大胸、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导 致咳嗽和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和呼吸困难。 3.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肺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者和呼吸肌麻痹等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 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 4.预防性气管切开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部、口腔、咽和喉部手术时,便于麻醉 管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引起窒息和术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 5.其他不能经口、鼻气管插管者;呼吸道内异物不能经喉取出者;气管插管留置时间超 过72小时,仍然需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者。 禁忌症: 有明显出血倾向和凝血机制异常者耀慎重;下呼吸道占位而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气管切开包(内有甲状腺拉钩、气管扩张钳、手术刀组织剪、止血钳、持针 钳、医用缝针、手术镊子、乳胶管和无菌孔巾等),气管切开套管(按年龄、性别备好气管套管.成年男性一般采用10mm管径,成年女性采用9mm管径套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简易呼吸器(含加压面罩)、吸引器、氧气装置、呼吸机、吸痰用物、麻醉用物(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10mL注射器、急救药品、消毒药品、无菌手套等 二.操作程序 1. 操作者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 2. 核对患者评估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常规颈部备皮,做普鲁卡因皮试。清醒患者予解 释,取得合作,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气管切开的意义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订气管切开术知情同意书。 ——例:您好!请问您是2病室3床××(的家属)吗?请让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我是您的管床护士××。因为您将要进行口腔手术,为了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及防止术后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和术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需要在术前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有出血、局部气肿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只要积极预防就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您能接受吗?可以是吧,请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感谢您的的配合,我先帮您做术前准备(备皮和普鲁卡因皮试),您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就来。 3.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下垫枕头,给氧。使颈部 伸展头后仰,并固定于正中位,下颌对准胸骨上切迹,使下颌、喉结和胸骨上切迹在一条直线上,便于暴露和寻找气管。(后仰不宜过度,以免加重呼吸困难,若呼吸困难严重无法仰卧,则可在半卧位或坐位进行手术,但暴露气管比平卧位时困难) ——例:2病室3床××,您准备好了吗?请让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马上要为您行气管切开术了,为了配合操作,我先帮您取一个合适体位,。帮您把枕头垫在肩下,请您头后仰,保持这个体位,不要动,好吗?为保证氧气供应,帮您给予氧气吸入。 4. 按外科方法消毒颈部皮肤,戴手套,铺洞巾。颈前中线上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皮 下及筋膜下做局部麻醉。(对于昏迷、无知觉或病情危急时可不予消毒麻醉而立即作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使用呼吸机的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可用于维持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提供适当的通气支持。正确操作呼吸机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准备工作 在开始操作呼吸机之前,确保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 确认呼吸机的电源已连接并正常工作。 2. 检查呼吸机的气管插管是否已正确放置,并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3. 准备好合适的通气管道和呼气阀。 4. 确保呼吸机的设置参数已经调整到适合患者的水平。 操作步骤 以下是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1. 打开呼吸机电源,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2. 按照医嘱设置呼吸机的参数,如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 间等。 3. 将通气管道与呼吸机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固,没有漏气情况。 4. 确认呼吸机的触发模式和呼吸模式设置正确。 5. 开始通气,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通气参数适当。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 6.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设置,确保报警功能正常工作。 7.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如呼 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8. 定期更换通气管道和呼气阀,以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9. 在停止使用呼吸机或更换患者时,按照正确的流程关闭设备 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注意事项 在操作呼吸机时,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呼吸机,不得私自调整参 数或操作方式。 2.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 通气参数和呼吸模式。

3. 定期检查设备的报警设置,确保报警功能正常,及时处理报 警情况。 4. 注意维护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通气管道和呼气阀。 5. 如遇到操作困难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的医 疗人员帮助。 结论 正确操作呼吸机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本文档提供了 详细的呼吸机操作流程,希望对使用呼吸机的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的 安全和健康。

呼吸机操作规程

呼吸机操作规程 一、引言 呼吸机是一种用于支持和维持患者呼吸功能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室等医疗场所。为了确保呼吸机的安全有效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机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 1. 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通电源并检查显示屏上的参数是否正常。 2. 准备好呼吸机所需的配套设备,如呼吸管、面罩、氧气气瓶等,并确保其清 洁和完好无损。 3. 检查氧气和压缩空气供应是否正常,并确保其压力符合要求。 三、患者接入 1. 在接入呼吸机之前,首先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呼吸机的使用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患者应处于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平卧位,并确保头部保持正中位置。 3. 使用无菌技术将呼吸管插入患者气道,确保插入深度适当,并固定好呼吸管。 四、呼吸参数设置 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设置合适的呼吸模式,如控制模式、辅助模式或同 步模式等。 2. 设置适当的呼吸频率,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生理状态来确定。 3. 设置合适的潮气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性别和病情来确定。

4. 根据患者的需求,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以及氧气浓度等参数。 5.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等,以便及时调整和评估治疗效果。 五、报警设置和处理 1. 根据呼吸机的报警系统,设置合适的报警参数,如低氧报警、高气道压力报 警等。 2. 当呼吸机发出报警信号时,及时检查和处理报警原因,如检查氧气供应、呼 吸管是否堵塞等,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六、呼吸机监测和维护 1.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如气道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氧气 传感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定期清洁和消毒呼吸机及其配套设备,如呼吸管、面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3. 根据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的滤网、管路等易损件,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七、应急处理 1. 在呼吸机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如呼吸机故障、气道堵塞等,应立 即切换到手动通气模式,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 在呼吸机操作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或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 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八、操作记录和评估 1. 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参数、报警情况和操作过程等重要 信息。

气管插管操作规程及评分准则(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正压式呼吸器操作规程

正压式呼吸器操作规程 正压式呼吸器是一种用于给呼吸困难或无法正常呼吸的病患提供辅助通气的设备。它适用于呼吸衰竭、心肺复苏、急性肺损伤等病情需要的患者。以下是正压式呼吸器的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检查呼吸器各部件,确保其完整且无损坏。 (2)连接电源线,确保电源供应充足,并接通。 2.准备呼吸器: (1)将呼吸器放置在平稳且易于操作的位置。 (2)连接气源管和氧气管,确保气源供应充足,并打开气源控制阀门。 (3)连接呼吸管,确保连接牢固。 3.开机操作: (1)打开呼吸器开关,并确保电源指示灯亮起。 (2)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医嘱,调整呼吸器的参数,如气流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 (3)按下呼吸器的“启动”按钮,使呼吸器进入工作状态。 4.患者连接: (1)将患者的鼻罩或面罩戴在其鼻子和嘴上,确保密封良好。

(2)确保呼吸管与患者的连接牢固。 5.观察患者呼吸和呼吸器状态: (1)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等状况,确保患者的呼吸状态正常。 (2)注意观察呼吸器的显示屏,确保其功能正常,如正常显示患者的呼吸参数,报警功能正常等。 6.调整呼吸器参数: (1)根据患者的临床需要,调整呼吸器的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等。 (2)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指标,适时调整呼吸器的参数,以达到最佳通气效果。 7.监测患者呼吸和呼吸机参数: (1)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吸气压力、呼气压力等,以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 (2)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气道阻塞等。 8.故障排除: (1)若呼吸机出现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厂商的操作手册进行故障排除。 (2)若无法解决故障或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呼吸机。 9.收尾工作: (1)关闭呼吸器开关,断开电源。 (2)关闭气源控制阀门,断开气源管和氧气管。

机械通气操作规程

机械通气操作流程(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 (二)、定通气各项参数 1、通气模式:如为控制通气设以下指标: VT: 8—10ml/kg, 如为定压通气,则定吸气压力值. RR 10—12次/min I : E=1 : 2 2、触发系统: 压力触发:敏感度-2cmHO 2 流量触发:敏感度2—5L/min 3、PEEP 4—5cmHO 2 4、吸气流量FLOW>30L/min 5、FiO 2:为避免危重病人可能发生低氧血症,开始可将FiO 2 定为90%,再根据血气结果迅速 将FiO 2 降至≤50%. 6、定各项监测内容的上下报警限 三、湿化器加蒸馏水、调温. 四、调好上述各项指标,检查呼吸机工作正常,将呼吸机同病人连接,开始进行机械通气. 五、30分钟后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作必要的指标调整:根据PaCO 2 结果调整VT、RR:根 据PaO 2调整FiO 2 、PEEP值. 撤离呼吸机流程 (一)撤机标准 1、循环稳定 2、神智清楚,合作 3、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已基本控制. 4、营养情况良好,呼吸肌有力. 5、血气分析ABG结果: FiO 2≤0.5,PaO 2 ≥60mmHg,PaO 2 / Fio 2 >150mmHg,PaCO 2 ≤45mmHg不存在COPD、PH >7.35不 存在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 6、RR<35次/min VT>5ml/kg体重肺活量VC>10-15ml/kg体重最大吸气压力MIF≤-25cmHO2保证拔管后病人排痰有力. 二撤机步骤 1.将FiO2逐渐降到≤0.5 2.将PEEP降至5cmH 2 O 3.将压力支持IPS值降至≤10cmH 2 O 4.将I:E恢复至1:2 5.选病人可自主呼吸的通气模式:SIMV、ASV、BEPAP,这些模式可同时加IPS或VS.逐步减少机械通气频率每次减少2-4次/分,让病人完全过度到自主呼吸模式:CPAP+IPS、CPAP+VS;病人达到停机各项指标后,停机、拔出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可保留气管切开内导管,仅脱机.拔管后给病人吸湿化的氧气,30分钟后测定ABG同时监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RR.整个撤机过程应在血流动力学及ABG的监测下进行.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有创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适应症】: 1、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仍继续恶化; 2、意识障碍,气道保护能力差; 3、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4、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RR>35次/分或〈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 弱或消失; 5、严重的通气和(或)氧合障碍,尤其是充分氧疗后PaO2<50mmHg;PaCO2进 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禁忌症】: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有创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但合并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1、气胸及纵膈气肿未行引流;2、肺大泡和肺囊肿;3、低血容量休克未补充血容量;4、严重DIC有出血倾向、大咯血、呼吸道积血等症状;5、气管—食管瘘;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律紊乱。 【操作规程】 1、判断是否有有创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 2、确定机械通气方式; 3、初始参数设置:a)预设潮气量(VT)一般为5—12ml/kg、成人通气频率(f) 为15-25次/分,吸呼比1:1.5—2。5;b)初始FiO2可以设置为100%,长时间通气是FiO2不超过60%;c)初始PEEP可以设置3-5cmH2O,当FiO2〉60%而PaO2〈60mmHg时,增加PEEP;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d)触发灵敏度一般为2—5L/min; 4、设定报警界限,气道压力限制一般为35-40cmH2O; 5、调节湿化; 6、设置以上参数后连接患者,开始机械通气; 7、根据病情、血气变化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 <关于撤机> 1、撤机的筛查指标:

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②氧合指标:PaO2 /FiO2>150-200;PEEP≤5—8 cmH2O;FiO2≤0。4 to 0。 5;pH≥7。25;(COPD患者:pH>7.30,PaO2>50mmHg,FiO2<0.35)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 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 巴酚丁胺<5—10ug/kg/min); 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2、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注意事项】 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情况并予记录,尤其是在机械通气的初期(2-4 小时内);血气分析每日至少1次; 2、对于需要镇静镇痛的患者,做到每日唤醒,以评估意识状态; 3、谨慎使用肌松剂; 4、抬高床头30—45度,加强气道及口鼻咽腔的管理,常规监测气囊压力,尽量 使用可进行声门下吸引的导管; 5、必须实施气道湿化; 6、做到每日评估,尽早拔管及最大限度的防止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8、对于准备撤机的患者做好评估筛查,并进行自主呼吸试验。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呼吸机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机已成为救治呼吸衰竭、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设备。然而,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相关培训的人来说,在操作呼吸机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呼吸机的组成部分 呼吸机是由呼吸机本体、氧瓶、氧管、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等组成的一套设备。其中呼吸机本体是呼吸机最核心的部件,包括计算机、机械部件、电子仪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等。 二、使用呼吸机前的准备 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首先需要对呼吸机进行检查,确认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完好。确认呼吸机正常之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包括将氧瓶与氧管连接,连接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等,最后将呼吸机与电源连接即可。 三、操作呼吸机

1.开机 将电源接通以后,将呼吸机启动。在呼吸机启动时,会有一系列的声音发出来,这是系统在自检,正常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完成检测并提醒。 2.设置呼吸方式 在呼吸机启动后,要设置呼吸方式,包括控制呼吸的频率、潮气量等参数。不同的病人需要设置不同的呼吸方式,因此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设置。 3.设置气道压力限制 在设置完呼吸方式之后,还需要设置气道压力限制。气道压力限制是呼吸机的一个保护机制,可以避免气管过度膨胀,在呼吸机开始使用后,需要注意气道压力限制的数值是否正常。 4.开始呼吸机治疗

在设置好呼吸方式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呼吸机治疗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任何异常,需要立刻停止治疗并及时联系医生。 四、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1.呼吸机只适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禁止非专业人员私自使用。 2.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禁止擅自更改呼吸机的任何参数。 3.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呼吸机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呼吸机的正常状态。 4.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需要立刻停止治疗并及时联系医生。 五、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