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集配水布置方式

人工湿地集配水布置方式

目录

引言 (3)

1表面流湿地的集布水方式 (3)

1.1 布水方式 (3)

1.2 配水结构 (4)

1.3 集水结构 (6)

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8)

2.1 配水方式 (8)

2.2 集水方式 (9)

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10)

引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适应污水处理小型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工湿地布、集水多孔管孔径大小、布设的疏密程度以及配水方式等水力条件直接影响着污染物与基质、微生物接触的有效性、系统内的溶解氧分布和缺氧程度,也影响着湿地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活性,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的沉积、微生物转化、植物吸收及基质的吸附过程。另外布水不均匀也是导致湿地床堵塞发生的根本原因。当湿地床发生堵塞后,填料层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湿地进水会直接淤积在填料层表面,恶化运行环境,涌水还会阻隔氧气向填料层内扩散,降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人工湿地的布水方式对于人工湿地的高效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1 人工湿地布水/集水系统

1表面流湿地的集布水方式

1.1 布水方式

表流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污水在湿地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9 m之间。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沟流”,这会降低湿地的有效处理面积。通过控制底面平整性及植物密度可以防治布水不均,因此对原有的沟渠、道路围堰进行平整可以减少短流。同时,也

可以采用类似折板的围堰或横向的深水沟进行重新布水,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表面流湿地中的这些横沟可以使水流横向通畅流动,并保持恒定水头,增加停留时间,提高面积效率。下图为不同进出水方式下的布水效果:

a)最不利情况(短流)b)不利情况(存在死角)

c)布水较好d)布水好(布水横沟)

图1-2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进出水方式下的布水效果

1.2 配水结构

布水管渠是向人工湿地中输送污水的装置,布水时应尽量均匀,并可用于调控污水流量,人工湿地的一般进水方式可分为单点布水、多点布水和溢流进水等,若人工湿地进水区较狭窄或湿地呈狭长形(长宽比很大),可采用单点进水,如果进水区较宽,则宜采用多点进水。

图1-3 表面流湿地进水方式示意图

在多点布水方式中,一般可采用穿孔管、穿孔墙、溢流堰等几种结构进行均匀布水。

(1)穿孔管

1—砾石区;2—穿孔管;3—进水管

图1-4 表面人工湿地穿孔管配水方式

穿孔管布水系统根据需要的系统寿命和费用选择主管材料,其材质包括铝管、PVC水管以及铸铁管等。若主要管道暴露在极端温度和紫外线辐射下,PVC管的寿命可能会较短,铝管可能会出现凹痕和破裂,铸铁管的强度和硬度较高且使用寿命长,但容易腐蚀,且成本较高。穿孔管的末端应设置有定期清除积累固体的装置。

穿孔管可置于砾石之中,长度应略小于人工湿地宽度,穿孔管相邻孔距宜按人工湿地宽度的10%计算,不宜大于1 m,孔径宜为2-3 cm。

(2)穿孔墙

1—进水管;2—配水渠;3—穿孔墙

图1-5 表面流人工湿地穿孔墙配水方式

穿孔墙布水中,污水可通过水泵或重力流进入配水渠,布水口一般采取硬式结构,相比于穿孔管布水,其出水高度在建造时就已经确定,建造好后再改变其出水高度相对困难,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可调节堰板来调节水位,但可调节堰板的安装相对困难,堰板的高度调节的一致性也难以保证。

穿孔墙宜设置于配水渠与人工湿地之间,长度应与人工湿地宽度相同、高度宜为50 cm,开孔比例宜为30%。

(3)溢流堰

1—进水管;2—配水渠;3—溢流堰

图1-6 表面流人工湿地溢流堰配水方式

溢流堰布水方式与穿孔墙布水方式相似,其结构更为简单。

(4)进水结构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进水结构可基于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可靠性运行的需要进行选择,避免北方冬季结冰、树枝、树叶等杂物造成的堵塞;

➢主配水管采用地埋的方式或采用浸没式配水头的方式可以防止冰冻引发的阻塞问题;

➢若入水来自于氧化塘、河道等开放水域,水中通常会有树叶、枝条等杂物,某些湿地动物亦有可能造成配水设施阻塞,可考虑采用筛网等方式

进行保护;

➢进水口应设置溢流装置,以防布水系统在发生故障时污水仍然可以通过溢流装置进入湿地继续进行处理,而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1.3 集水结构

湿地出水结构对于保持布水均匀、控制水位、水质水量的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自动化的水质监测装置及水位控制装置已在人工湿地出水结构中得到应用,同时为了使基建、运行和维护费用最省,出水口设计应当尽可能简单。常见的几种的出水口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1-7 湿地出水方式示意图

图1-8 出水口设计对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水流分配的影响由图可见,单点出水口的设计由于存在死水区,会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多个设置多个出水口堰(多出水口)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但仍然会存在潜在的死水区;而若采用溢流出水或在湿地末端设置一个深水区则可以有效避免潜在死水区的存在。但在设置水深区时应当尽可能的小,以防止增加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藻类的过度生长。

图1-9 人工湿地出水口实物图

湿地的水量变化可能会很大,出水堰的设计应当在满足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考虑其他极端情况,如暴雨过程造成的水量增加,因此出水堰的设计必须可以顺利通过暴雨径流。出水口装置的重要功能之一提供湿地水位的控制功能,湿地水位要求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水力停留时间和单元维护等确定的。湿地中水位的控制可以通过堰来调节,堰的高度控制已经在很多湿地中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控制。

图1-10 出水口堰设计实例

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2.1 配水方式

水平潜流湿地的配水系统应该保证集配水的均匀性,这样才能减少短流现象和阻塞现象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湿地床的净化功能。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宜采用多点配水方式,可采用穿孔管或穿孔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穿孔管可设置于床面以下,长度宜略小于人工湿地宽度。穿孔管相邻孔距宜按人工湿地宽度的10%计,不宜大于1m,孔径宜为2cm~3cm。

1—进水区;2—处理区;3—进水管;4—穿孔管

图3-10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穿孔管配水方式

(2)穿孔墙

穿孔墙设于进水区之前,长度宜与人工湿地宽度相同。穿孔墙的开孔率可为30%,孔径为55mm~115mm。

1—进水区;2—处理区;3—进水管;4—配水渠;5—穿孔墙

图3-1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穿孔墙配水方式

2.2 集水方式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应集水均匀,集水方式宜采用穿孔管或穿孔墙,出水渠宜设置可旋转弯头或其他水位调节装置。

1—处理区;2—出水区;3—出水渠;4—出水管;5—阀门;6—可旋转弯头;7—穿孔管

图3-1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穿孔管集水方式

(2)穿孔墙

1—处理区;2—出水区;3—出水渠;4—出水管;5—阀门;6—可旋转弯头;7—穿孔墙

图3-1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穿孔墙集水方式

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和集水系统均宜采用穿孔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水支管长不宜大于6 m、间距不宜大于2 m,孔口间距宜按人工湿地宽度的10%计,不宜大于1 m。(2)集水支管和配水支管宜间隔、交错布置,集水支管进水孔径宜为2 cm~3 cm,且不应大于排水层材料的最大粒径。

图3-14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穿孔管集布水方式

.

图3-15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非”型集布水方式

11

湿地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人工湿地:采用潜流式,植物以芦苇、菖蒲、睡莲为主,在芦苇等栽植间隙中可以间栽风车草,提高对湿地表面积的利用,增加处理效果。 功能:通过湿地植物的新陈代谢彻底降解水中污染物,使污水达标排放。 ①人工湿地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A=10×Q in×(C0-C1)/q os A——人工湿地面积,m2; Q in——人工湿地污水入流量,m3/d;取Q in=500m3/d C0——人工湿地进水BOD5浓度,mg/L ;取C0=50 mg/L C1——人工湿地出水BOD5浓度,mg/L ;取C1=20mg/L q os——表面有机负荷,kg BOD5/(ha.d);取q os=80 kg BOD5/(ha.d) 经计算人工湿地面积A=1875m2。 ②人工湿地平面设计: 取湿地长为75米,宽比长1:3,取宽为25米,总面积m2。 ③结构设计 a.进出水系统的布置: 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采用多孔管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

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的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b.填料的使用: 潜流湿地床由三层组成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碎石);土层0.4m,砾石层铺设厚度0.3m。下层碎石层铺设厚度0.3m,总厚度1.0m,人工湿地填料主要组成、厚度及粒径分布见表3-8。 c.潜流式湿地床的水位控制: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应尽可能均匀。 表3-8 人工湿地填料分析表 ④停留时间设计 水力停留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t=v×ε/ Q in 其中t:水力停留时间(d) v:池子的容积(m3),容积为V=1875 m2×1.0m=1875 m3, ε:湿地孔隙度,湿地中填料的空隙所占池子容积的比值,需实验测定;本项目按30%计, Q in:平均流量(m3/d),假定流量为500 m3/d。

人工湿地集配水布置方式

人工湿地集配水布置方式

目录 引言 (3) 1表面流湿地的集布水方式 (3) 1.1 布水方式 (3) 1.2 配水结构 (4) 1.3 集水结构 (6) 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8) 2.1 配水方式 (8) 2.2 集水方式 (9) 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集配水 (10)

引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适应污水处理小型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工湿地布、集水多孔管孔径大小、布设的疏密程度以及配水方式等水力条件直接影响着污染物与基质、微生物接触的有效性、系统内的溶解氧分布和缺氧程度,也影响着湿地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活性,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的沉积、微生物转化、植物吸收及基质的吸附过程。另外布水不均匀也是导致湿地床堵塞发生的根本原因。当湿地床发生堵塞后,填料层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湿地进水会直接淤积在填料层表面,恶化运行环境,涌水还会阻隔氧气向填料层内扩散,降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人工湿地的布水方式对于人工湿地的高效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1 人工湿地布水/集水系统 1表面流湿地的集布水方式 1.1 布水方式 表流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污水在湿地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9 m之间。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沟流”,这会降低湿地的有效处理面积。通过控制底面平整性及植物密度可以防治布水不均,因此对原有的沟渠、道路围堰进行平整可以减少短流。同时,也

可以采用类似折板的围堰或横向的深水沟进行重新布水,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表面流湿地中的这些横沟可以使水流横向通畅流动,并保持恒定水头,增加停留时间,提高面积效率。下图为不同进出水方式下的布水效果: a)最不利情况(短流)b)不利情况(存在死角) c)布水较好d)布水好(布水横沟) 图1-2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进出水方式下的布水效果 1.2 配水结构 布水管渠是向人工湿地中输送污水的装置,布水时应尽量均匀,并可用于调控污水流量,人工湿地的一般进水方式可分为单点布水、多点布水和溢流进水等,若人工湿地进水区较狭窄或湿地呈狭长形(长宽比很大),可采用单点进水,如果进水区较宽,则宜采用多点进水。 图1-3 表面流湿地进水方式示意图 在多点布水方式中,一般可采用穿孔管、穿孔墙、溢流堰等几种结构进行均匀布水。 (1)穿孔管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污废水。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学校生活污水、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宾馆污水、机关事业单位污水、疗养院污水、景区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 1.0.4本规程适用的处理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2000m3/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3/日处理水量。 1.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1.2表面流人工湿地freewater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4垂直流人工湿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2.1.5孔隙率porosity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2.1.6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2.1.7表面污染物负荷organ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2.1.8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2.1.9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2.1.10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或防渗层中,单位时间内流动通过的距离。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 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标准

人工湿地设计规 1总则 1.0.1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污废水。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学校生活污水、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宾馆污水、机关事业单位污水、疗养院污水、景区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 1.0.4本规程适用的处理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2000m3/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3/日处理水量。 1.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1.2表面流人工湿地freewater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4垂直流人工湿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2.1.5孔隙率porosity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2.1.6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水在人工湿地的平均停留时间。 2.1.7表面污染物负荷organ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2.1.8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通过的水体积。 2.1.9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指水在人工湿地,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2.1.10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或防渗层中,单位时间流动通过的距离。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 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

人工湿地技术操作说明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使用操作说明

目录 一、人工湿地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工湿地的基本构造 (1) 三、人工湿地基质的作用 (2) 四、人工湿地的分类 (2) 六、人工湿地的植物选型与种植 (3) 6.1人工湿地植物种类选择 (3) 6.2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方法 (5) 七、人工湿地的运行影响因素及去除机理 (6) 7.1温度、溶解氧和P H值的影响 (6) 7.2悬浮物固体去除机理 (7) 7.3有机物的去除机理 (7) 八、进水水质要求 (7) 九、人工湿地的运行与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系统的启动 (8) 9.2人工湿地植物的维护 (8) 9.3人工湿地基质的维护 (9)

一、人工湿地原理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植物的作用。 二、人工湿地的基本构造 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 ①具有各种透水性的特殊基质,如砂、砾石等; ②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美人蕉、风车草、芦苇等; ③水体(在基质表面下或上流动的水); ④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 ⑤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菌种; 三、人工湿地的基质作用 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又称填料、滤料,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潜流人工湿地以SS、COD 和BOD为去除目标时,根据水力停留时间、占地面积和出水水质等限制因素,可以选用特殊填料为基质。 四、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于技术管理水平不很高,规模较小的城镇或乡村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 1.选址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律及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 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文献或经验而定。 4.选择植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有芦苇、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为常用的是芦苇,插植密度为1~3株/m2。 5.计算表面积 As=Q/a:As—表面积;Q—进水流量;a—水力负荷。 6.确定长宽比 (1)表面流湿地:长宽比10:1或更大,根据地形来考虑,底坡降0%~1%。 (2)潜流湿地:根据达西定律Q=Ks*A*S S—水力坡度;A—湿地床横截面积;Ks—潜流渗透系数。或厄刚公式As=5.2Q[LN(So-Se)],So—进水BOD浓度;Se—出水BOD浓度;As—湿地床表面积。 7.结构设计 (1)进出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的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污水厂尾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污水厂尾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摘要:为改善葫芦河流域生态环境,本次针对污水厂尾水,采用“表面流人 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复合工艺进行处理。重点介绍了垂直潜流和表面流湿 地的设计参数,同时根据工程环境提出本次设计的优化措施,最终实现湿地出水 满足水质要求。 关键词:人工湿地;复合工艺;尾水处理;植物组合;水环境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和工业污水日益增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同时给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国家政策对水污染治 理力度的加大,各地基本建立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达到一级A后进行 排放,有效缓解了水环境污染问题。但是污水厂尾水与各流域水环境水质要求还 有一定差距,尾水直接排放进入河湖水环境,对其仍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 要采取措施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针对污水厂尾 水进行人工湿地系统设计,旨在通过人工湿地提高污水厂尾水水质,改善河流流 域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形成适宜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实现生态宜 居城区的建设目标。 1.工程概况 葫芦河作为流经静宁县的一条较大河流,葫芦河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由于受大气环流及地形条件影响,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受径流影响,葫芦河地表水环境容量有限,水质较差问题己成为制约区域项目环 评审批、影响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突出问题。葫芦河静宁段水质达标压力大 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原因是静宁县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日益增加,给区 域水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为改善水环境,减轻区域水体达标压力,静宁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对城区的 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厂污水近期处理规模2.00万m3/d,目前已 建一期湿地设计处理规模为1.5万m3/d。为彻底解决污水厂尾水的污染问题,本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标准工艺标准流程

人工湿地污水解决技术 一、通过建造类似沼泽旳湿地,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上运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等旳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转化、清除。 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旳生态系统,运用系统中多种生物对其进行解决。 二、分类;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 清除范畴;N、P、SS、病原体、有机物,BOD5清除率85%-95%,COD清除率80%。(进水浓度较低时) 三、特点;解决效果好、工艺简朴、投资少、运营费用低、缓冲容量大并且非常适合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集中解决。 四、合用范畴;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解决系统 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 五、注意事项;1、必须做好防渗工作(可用土工布或三灰土夯实避免)2、湿地植物应耐水、根系发达、吸取氮磷量大等。2、植物最佳是春季种植。3、植物在初期为使其有较好旳生长条件应合适旳控制湿地水位。4、做好平常护理,及时清理。5、不耐寒植物在冬季前要做好防冻措施。 水解酸化与人工湿地组合解决技术

合用地区:农村地区小规模生活污水旳解决(较为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因天气因素可使用潜流型人工湿地)一、如下工艺流程参照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旳实地施工过程 污水格栅/泵水解酸化池人工湿地排放 简介;格栅可清除大颗粒物。水解酸化池(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用水解酸化池,浓度高时采用曝气池)。人工湿地填料与植物之间会生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吸取、同化、异化水中旳有机物。还可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厌氧状态,使水中氮磷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营中产生旳污泥必须要稳定化后才干运出。 工艺部分设备(可调) 水解酸化池可用曝气池替代 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系统之间可加缺氧好氧池,根据出水水质规定和地方经济条件而定。 工艺重要构筑物 ①格栅井:内置粗格栅②进水渠:内置细格栅③提高泵站:内置潜污泵④水解池:内置填料及潜水曝气池⑤二沉池⑥污泥储池⑦中间水池:内置潜污泵 重要设备:①格栅:自制简朴格栅②潜水曝气机③提高泵:耦合式潜污泵 重要参数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东升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对N、P: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一、污水水质 (一)、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东升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COD 250—350mg/l(项目取中间值300 mg/l,需监测核实);BOD 150--250 mg/l (取中间值200 mg/l);SS 200--300 mg/l(项目取中间值250 mg/l); NH3—N 30--40 mg/l(取中间值35 mg/l),P 8--10mg/l(取最大值10 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 (二)、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如东升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COD 60mg/l;BOD 30 mg/l;SS 30 mg/l; NH3—N 15mg/l,P 1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且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暂不深入分析此项。 二、出水要求 东升镇生活污水最终出水预计进入北部排灌渠,按照《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中府[1997]115号)的功能区划,该渠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体要求,因此人工湿地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为:COD 100mg/l;

人工湿地布水设计与思考

人工湿地“布水”设计与思考 朱伟1 华国芬1 赵联芳1 (1.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然而,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性能上仍需有待发展与完善,尤其需要对其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不断改进和系统优化。本文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布水”这一技术参数,概括了人工湿地布水的原则和一般设计,探讨了几种常见人工湿地类型的布水和其优缺点.同时通过有关工程实例展示了人工湿地布水设计。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布水;设计 Design and thinking of water distribution in constructed wetland Wei Zhu, GuoFen Hua &Lianfang Zhao Abstract: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mode of economical and high effective ec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bu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develop and perfect in its performance, and in particular ,to make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in its technical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and general design on water distribution were summarized ; the merits and defects of water distribution in some common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were discussed. In the meantime, the relevant engineering examples on water distribution were showed Key words: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water distribution ; design 1.引言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根据污水在湿地中的流动方式不同可将人工湿地系统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三种类型。在人工湿地中,均匀布水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布水是否均匀直接关系到湿地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只有均匀布水,才能够保证同一级处理系统的负荷一致,防止短路流和死区的发生,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这是湿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不同的水流方式和布水方式有着不同的处理效果,好的布水方式可以提高湿地的处理效率,不理想的布水方式使湿地的效率降低,容易发生短流和堵塞,因此对湿地进行有效布水可以改善湿地处理系统的性能,湿地布水系统的建设对增强湿地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 2.人工湿地布水的一般原则 人工湿地的附属装置必须保证废水的均匀分布,控制湿地床体水位并收集出水,因此大多数人工湿地附属装置的结构应该以“简单”为原则。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06710) 作者简介:朱伟(1962-),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E-mail:weizhu863@https://www.360docs.net/doc/4019210122.html, *通讯作者,E-mail:huaguofen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4019210122.html,

人工湿地课程设计

目录 1 概述 (2) 1.1 垂直流人工湿地简述 (2) 1.2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2) 2 前处理工艺设计 (2) 2.1 污水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 (2) 2.2出水要求 (3) 2.3 预处理设计及选型 (3) 2.3.1 化粪池 (3) 2.3.2格栅 (5) 2.3.3格栅池 (5) 2.3.4调节池 (5) 3 人工湿地参数设计计算 (6) 3.1 湿地表面积的计算 (6) 3.2水力停留时间及表面负荷 (7) 3.2.1 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 (7) 3.2.2表面水力负荷计算 (7) 3.2.3管道设计 (8) 4 结构设计及填料的选择 (8) 4.1 进出水系统的布置 (8) 4.2 填料的使用 (8) 4.3植被的选择原则 (9) 4.4造价粗估及运行管理 (10) 参考文献 (11)

1 概 述 1.1 垂直流人工湿地简述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 低能耗、 低处理成本和具有氮磷去除功能的废水生态处理技术, 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工湿地因水流方式差异可分为表面流湿地、 地下潜流湿地、 垂直流湿地和潮汐流湿地。 垂直流湿地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填料床中, 污水在填料下垂直流动, 氧气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湿地系统。水流流经床体后被铺设在出水端底部的集水管收集, 然后排出处理系统。 污水直接与填料接触, 通过基质过滤、 吸附、 沉淀、 离子交换、 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垂直流湿地兼有表面流和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特点, 脱氮除磷效果好[1]。 1.2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SS :通过颗粒间相互引力作用及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使可沉降及可絮凝固体被阻截而去除。 对N :①NH 3-N 被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同化吸收,转变为有机物的一部分,可通过定期对植物的收割使N 得到部分去除;②NH3-N 在较高的pH 值(pH>8)条件下向大气中挥发;③有机N 经氨化作用矿化为NH-N 在好氧区经亚硝化、硝化作用分别转 变为NO 2--N 和NO 3- -N 然后它们在缺氧和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经反硝化作用被还原 为N 2释放到大气中,达到最终脱氮的目的。 对P :湿地中P 的去除过程包括植物根系吸收、生物作用过程、吸附和沉淀等,其中植物吸收微生物代谢和物理、化学作用较吸附和沉积作用要低,其主要通过对不溶性磷的吸附和沉积作用来实现P 的去除。植物吸收的无机磷可通过定期对植物的收割去除,物理化学作用对无机磷的去除,主要是可溶性的无机磷很容易与基质中的Al 3+、Fe 3+、Ca 2+ 等发生吸附与沉淀反应。[10] 2 前处理工艺设计 2.1 污水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

生活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工湿地工程设计 方案 1.1 项目概况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 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 患 , 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 , 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 , 危害农民的 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 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 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 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 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 题。 XXXXXX是一个300 年历史的古村寨,是一处和谐相融的生态家园,是一方正在悄然变化的热土,是个清代民居 XXXXXX寨。2005 年,该 县委托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 对古村寨进行了旅游规划 , 力争将该古村寨 打造成乌江文化第一村。 2008 年, XXXXXX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 之一,在县帮扶组的建议下重点开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 XXXXXX浓厚的历史文化和依山就势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民族风情

乡村游。 XXXXXX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的建设,能改善景区生态环境, 改善水体水质,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XXXXXX风景区是促进旅游发展事业的亮点,因而,XXXXXX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1)XXXXXX 人工湿地工程是周边镇区发展的需要 XXXXXX湿地工程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 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入长江,XXXXXX的水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设XXXXXX湿地工程,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进而统筹和周边地 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的利用,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2)人工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是 XXXXXX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XXXXXX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及人工湿地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示范计划 ( 项目 ) 。实现板桥乡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板桥乡“第一代新农村”的需要,对建设新农村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 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可以改善景区生态及周边乡镇生态 环境,进而提升全乡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板桥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 贡献。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湖泊人工湿地和生态护岸设计

1 人工湿地设计 人工湿地介绍 1.1.1 人工湿地工作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有必然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合而成的填料床,并栽种通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方案化的湿地系统。水体在床体的填料裂缝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基质吸附、过滤,植物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进程的综合作用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能够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改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人工湿地系统的要紧优势体此刻,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保护方便、治理简单、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符合自然界水质净化和水资源循环的生态学规律等。人工湿地的成立不但能够起到对湖泊水体的净化成效,同时也可增强湖泊的景观效应。人工湿地系统结果图及成效图见图1-一、图1-2。

图1-1 人工湿地结构示用意 图1-2 人工湿地成效图 1.1.2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种人工湿地的工艺特性及优缺点见表5-5。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具有投资少、便于治理等优势。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中,水体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能够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硕的植物根系及填料和表层土的截留等作用,以提高其处置成效和处置能力。但当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形下,易造成床体堵塞,且造价较高,一样为表面流湿地的4-8倍。 表1-1 两种人工湿地对照 类型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 介质类型介质为原始土壤或填料介质为填料 水流方式污水以较慢速度从湿地 表面流过 水流在地表下流动,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 物膜和丰富的植物根系。

人工湿地方案设计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技术是70年代末开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与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比拟适合于技术管理水平不很高,规模较小的城镇或乡村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外表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如此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与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 1.选址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律与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 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文献或经验而定。 4.选择植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生长能力、根系的兴旺程度以与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有芦苇、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为常用的是芦苇,插植密度为1~3株/m2。 5.计算外表积 As=Q/a:As—外表积;Q—进水流量;a—水力负荷。 6.确定长宽比 〔1〕外表流湿地:长宽比10:1或更大,根据地形来考虑,底坡降0%~1%。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一、项目基本概况 1.1 河道现状 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运粮河 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东南方向途径东漳南、秫米店北、大胖西、老饭店西、朱仙镇东、大李庄西,在开封县大李庄乡,四合庄西汇入涡河,全长53.27km,总流域面积214km2。其中中牟县境内长15.6km,流域面积112.9km2,规划区内河道长度3.9km,是先导区,乃至中牟县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运粮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线有一定的蜿蜒,河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生杨林,枯水期基本无基流,河流水质较差。 2005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15.6km,出境处设计排水流量40.84m3/s。它是狼城岗干渠和丁村支渠区域的主要排水河道,主要支流有丁村沟(沟长14.61km)和运粮河支沟(沟长5km)。设计排水能力16.9 m3/s ~48.7 m3/s,目前排水能力为设计能力的70%。 b) 丁村沟 丁村沟属运粮河水系,位于丁村支渠与赵口总干渠1号沉砂池第Ⅰ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鸣湖

两乡镇,经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至朱固村南入运粮河,全长14.4km,流域面积24.9km2。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4.3km。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村庄的生活污水,以及雁鸣湖的侧渗水,现状水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生活垃圾。 1998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至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示范区内的一条主要排水沟道。设计排水能力3 m3/s ~15 m3/s,目前排水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水系受周边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受沿河村镇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降雨径流污染影响,部分河渠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水质均为劣V类,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严重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1.2 项目意义 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滩生态环境,提高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道水质,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设计规模 根据中牟先导区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推算及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方案确定该人工湿地的处理规模为300m3/d,采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组合工艺方式处理方案。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化粪池-滤池-人工湿地 设计方案

目录 引言 (4) 1 项目概况 (4) 1.1工程概况 (4) 1.2设计基础 (4) 1.3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6) 1.4设计及施工范围与处理规模 (7) 1.5工程地点 (8) 2 处理工艺选择 (8) 2.1处理水量与水质 (8) 2.2 治理工艺路线选择 (9) 3 各专业设计简介 (13) 3.1建(构)筑物设计 (13) 3.2.基础、防渗设计 (14) 3.3.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15) 3.4 高程及总图布置 (15) 4 各主要处理设施简介 (16) 4.1化粪池 (16) 4.2 生物滤池 (16) 4.3潜流人工湿地 (18) 4.4出水池 (19) 4.5氧化塘 (20)

5 劳动定员 (21) 5.1.技术管理措施 (21) 5.2.劳动定员 (22) 6 投资报价 (22) 6.1估算编制说明 (22) 6.2估算范围 (22) 7 工程工期、经济分析 (23) 7.1.工期 (23) 7.2.工程内容 (23) 7.3.经济分析 (23) 8 运行管理 (23) 8.1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管理及日常的维护 (23) 8.2定期清掏污泥 (24)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政污水处理领域逐渐饱和,农村污水领域成为新蓝海,众多环保公司将未来公司的重点放到农村污水处理领域,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很低,已成为区域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其主要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外,更重要的是现有分散污水处理工艺不符合中国国情,本文详解农村污水处理详细方案设计案例,包含化粪池、滤池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 1 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XXX位于造甲乡西北,总面积56.76公顷,处于江淮分水岭屋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降雨量857.毫米,平均无霜期228天,最大冰冻深度约为9厘米左右。全村共有住户1295户,敬老院1个,村委会1个,幼儿园(托儿所)3个,卫生所(计生站)3个,小学1所。人口5380人。 该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配套的收水、排水管网和农户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现状恶劣现象,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污水处理即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我县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设计基础 1.2.1设计目的及要求 (1)设计目的: XXX实施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一是实现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我县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

人工湿地方案设计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持点,比较适合于技术管理水平不很高,规模较小的城镇或乡村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的;釦七机理: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琅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f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重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重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墳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U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3.2表而流人工湿地surface flow consti ucted wetland 指河水在基质层表浙以I:,从池体进水端水丫诫向岀水端的人I】湿地、 3.3水平潜流人丁湿地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i ucted wetland 指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卜,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I:湿地。 3.4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指污水匝口通过池体中皐质层的人I •湿地。 3.5预处理pretreatment 指为满足I.程总体耍求、人I•湿地进水水质要求及减轻湿地污染负荷,在人I•湿地前设兰的处理丁艺,如格栅、沉砂、初沉、均质、水解耀化、稳疋塘、厌氧、好血等。 3.6后处理aftertreatment 指为满足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要求,在人工湿地麻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混 凝沉淀、过滤、消毎、稳定塘等。 3.7基质bed filler 指提供人I:湿地植物与微生物生长并对污染物起过滤、吸收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土壤、 砂、砾石、沸石、石灰石、页岩、业料、陶逢等。 3.8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指汚水在人丁湿地内的平均驻留时间。潜流人丁湿地的水力停留旧间按公式(1)计算: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 (1) 一、湿地概述 (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由下向流池和上向流池串联组成,两池中间设有隔墙,底部连通。 下行池和上行池中均填有不同粒径的碎石和其他填料,其中下行池表层的填料层比上行池厚10cm。基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下行流表层铺设布水管,上行流表层布设收集管,基质底层布设排空管。污水首先经过配水管向下流行,穿越基质层,在底部的连通层汇集后,穿过隔墙进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污水由下向上经收集管收集排出。污水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流动完全不需要动力。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系统独特的下行流—上行流水流方式能有效的解决其它类型湿地易出现的“短路”现象,而且形成了下行流池好氧、上行流池部分厌氧的复合水处理结构。 (2) 二、PE土工膜防渗工程 (3) 1、材料物理性能 (3) 2、运输及储存 (4) 3、施工工艺流程 (4) 三、无纺布铺设 (8) 1、材料要求 (8) 2、无纺布铺设 (9) 3、回填覆盖 (10) 4、质量检查和验收 (10) 四、混凝土结构施工 (10) 1、施工准备 (10) 2、挖槽 (11) 3、混凝土垫层基础 (11) 4、钢筋工程 (12) 5、模板工程 (14) 6、止水安装 (16) 7、聚乙烯低发泡闭孔泡沫塑料板 (17) 8、聚硫密封胶(膏) (18) 9、预留孔洞施工 (21) 五、管道施工 (22) 1、钢管安装、防腐及水压试验 (22) 2、PVC-U管道安装 (31) 六、滤料填筑 (34) 1、概述 (35) 2、材料要求 (35) 3、施工部署 (35) 4、运输和堆放 (36) 5、湿地填料铺设 (36) 七、运行调试 (37) 八、验收 (3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