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对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干预的个案研究——以服从与互动课为例

协作学习对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干预的个案研究——以服从与互动课为例

【摘要】持续性注意力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达到有效课堂学习所需的关键

能力之一。针对培智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续性注意力不足,思维直观等特点,笔者采用协作学习法,进行A-B-A-B个案研究设计,对两名培智学生实施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协作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

【关键词】协作学习;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

1.

研究背景

培智学生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且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学生。【1】

培智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常会表现出容易被周围刺激干扰,对活动耐心不足,

学习持续性较短,从而影响其课堂参与度。结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智学生普遍持续性注意力不足的特点和查阅文献得知相关研究在大陆匮乏等情况,探讨干预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的策略是特殊教育从业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作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众多学者研究表明该策略能关注

学生差异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普通教育中应用广泛,但有关培智学生

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笔者以协同学习为干预策略,通过采用A-B-A-B个案研

究设计,对本班两名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开展研究,祈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

供方向。

1.

研究过程

黄怀荣认为协作学习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形式参与有一定激励机制的活动,从中表现出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以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相关行为。

【2】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法了解协作学习活动四要素【3】和何文涛提出的协作学习活动概念模式【4】,得出以下研究过程:

1.

分析协作学习活动要素

1.

协作小组分析

根据班级学生能力情况、学习风格和协作活动设计,协作小组设计为2人一组。Y组成员是Y1(研究对象)和Y2,Z组是Z1(研究对象)和Z2。

1.

小组成员分析

(1)Y1是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喜欢模仿Y2同学的行为,性格较内向,持续性注意力不足,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成课堂学习活动。

(2)Y2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模仿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佳,性格活泼,喜欢和同学互动,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能按照规则坚持完成活动。

(3)Z1是中重度智力障碍,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乐于表现自己,但常表现出难以维持对话、眼神短暂对视的行为,且参与活动时易出现耐心不足,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等情况。

(4)Z2是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佳,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能按照规则坚持完成活动,乐于帮助同学。

1.

辅导教师分析

1.

主教老师为笔者,特殊教育专业出身,是本班班主任,熟悉本班学生情况,有近三年教育教学经验。

2.

助教老师和笔者已搭班近三年,在本班有近三年教育经验,熟悉学生情况,能适时给予提示和辅助,反馈学生表现。

1.

协作学习活动环境分析

学校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资源室有丰富的教学用具,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

设计协作学习活动

1.

学习内容

服从与互动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于《人性化课程》一书,内容源于日常生活,旨在通过教育,帮助培智学生习得融入社会的知识技能【4】。基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结合该书中的第34课《学生能够表达参与活动和游戏》,笔者设计《叠积木》《拼雪花片》《串珠》《插蘑菇钉》为活动主题,以培养培智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和运用社交技能的能力,丰富课余活动。

1.

协作学习活动:以叠积木为例

(1)学习目标:

能听指令找到“积木”,并熟悉叠积木的方法。

能表达玩游戏的想法,并遵守游戏规则。

能愿意参与游戏活动,合作完成叠积木的活动。

(2)活动主题:叠积木

任务一:找一找积木

1.任务呈现:

(1)相关材料:每组分别20个积木,5片雪花片,两个篮子。(根据学生能力适当调整数量)

(2)方法信息:学生听老师指令,和小组成员在放有积木和雪花片的篮子中找出所有积木,并把积木放到课桌上

2.协作过程:

(1)角色分工:Y组是Y1找积木,Y2检查Y1是否找齐积木。Z组是Z1和Z2一起找积木,Z2检查是否找齐积木。

(2)交往规则是合作完成。

3.成果呈现:两组成员均需共同找出积木,把所有积木放到篮子里。

4.过程支架:完成任务一,才可以有机会参加到下一个游戏中。

任务二:我们叠积木

1.任务呈现:

(1)相关资材料:任务一中的积木。

(2)方法信息:小组成员互相表达“我想和你叠积木”的想法后,一起叠好课桌上的积木

2.协作过程:

(1)角色分工:Y组是Y1表达玩游戏想法,Y2同意一起玩游戏,轮流叠积木。Z组是Z1表达玩游戏想法,Z2同意一起玩游戏,Z2提醒Z1一起叠积木。

(2)交往规则:合作完成,不抢积木。

3.成果呈现:能正确表达玩游戏的想法,遵守游戏规则,一起叠好所有积木。

4.过程支架:小组成员与小组积木作品合个影。

1.

目标行为的定义

根据以上活动设计,在任务一中,Y1的目标行为操作性定义为找出所有积木

的时长,Z1的是愿意和小组成员找积木的时长。在任务二里,Y1的目标行为操

作性定义是表达玩游戏想法,并合作完成“叠积木”活动的时长,Z1的则是愿意

合作完成“叠积木”活动的时长。

1.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1.

基线期(A1):在自然情景中观察记录活动中研究对象的持续性注意力时间。

2.

干预期(B1):以协作学习为干预策略,观察记录活动中研究对象的持续性

注意力时间。

3.

基线期(A2):撤除干预,观察记录活动中研究对象的持续性注意力时间。

4.

干预期(B2):再次进行干预,与B1相同。

由实验数据条形图可知,协作学习在服从与互动课上,对本班培智学生持续

性注意力干预有显著成效,且干预期B1和基线期B2之间的差异不算显著,能保

留一定的干预效果。

1.

结果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两名培智学生实施干预,从记录的数据可知,协作学习可以帮助改善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不足情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与同伴形成积极互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为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研究提供适当的研究参考价值。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过少,仅对两名个案进行前后干预对比,欠缺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地选取足够的研究对象。

四、参考文献

1.

刘春玲,特殊教育概论[M].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荣怀,刘黄玲子.协作学习的系统观[J].现代教育技术,2001,(01):30-34.

3.

张杰,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5):193-194.

4.

何文涛,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困境与出路[J].课程与教学,2021,(03):104.

5.

王志超,中度智障儿童教育人性化课程系列教材社会化综合课程[M].科学出版社.2018.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

协作学习对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干预的个案研究——以服从与互动课为例

协作学习对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干预的个案研究——以服从与互动课为例 【摘要】持续性注意力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达到有效课堂学习所需的关键 能力之一。针对培智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续性注意力不足,思维直观等特点,笔者采用协作学习法,进行A-B-A-B个案研究设计,对两名培智学生实施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协作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 【关键词】协作学习;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 1. 研究背景 培智学生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且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学生。【1】 培智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常会表现出容易被周围刺激干扰,对活动耐心不足, 学习持续性较短,从而影响其课堂参与度。结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智学生普遍持续性注意力不足的特点和查阅文献得知相关研究在大陆匮乏等情况,探讨干预培智学生持续性注意力的策略是特殊教育从业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作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众多学者研究表明该策略能关注 学生差异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普通教育中应用广泛,但有关培智学生 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笔者以协同学习为干预策略,通过采用A-B-A-B个案研 究设计,对本班两名培智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开展研究,祈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 供方向。 1. 研究过程 黄怀荣认为协作学习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形式参与有一定激励机制的活动,从中表现出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以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相关行为。

【2】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法了解协作学习活动四要素【3】和何文涛提出的协作学习活动概念模式【4】,得出以下研究过程: 1. 分析协作学习活动要素 1. 协作小组分析 根据班级学生能力情况、学习风格和协作活动设计,协作小组设计为2人一组。Y组成员是Y1(研究对象)和Y2,Z组是Z1(研究对象)和Z2。 1. 小组成员分析 (1)Y1是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喜欢模仿Y2同学的行为,性格较内向,持续性注意力不足,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成课堂学习活动。 (2)Y2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能听懂简单的指令,模仿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佳,性格活泼,喜欢和同学互动,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能按照规则坚持完成活动。 (3)Z1是中重度智力障碍,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乐于表现自己,但常表现出难以维持对话、眼神短暂对视的行为,且参与活动时易出现耐心不足,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等情况。 (4)Z2是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佳,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能按照规则坚持完成活动,乐于帮助同学。 1. 辅导教师分析 1.

高中心理偏常学生个案研究报告(上

高中心理偏常学生个案研究报告(上 博文收藏 2014-02-21 0016 高中心理偏常学生个案研究报告(上篇)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造成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学生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较弱,是导致心理偏常的微观层面的原因,也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家庭、社会、学校环境中,由于急剧变化因素的影响,使适应性较弱的学生无法对自己及时作出调整,并予以适当反应,就会导致自身情绪产生剧烈变化,使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及大脑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心理失调,有的学生难免要将这种情绪转换成非理智的语言、行为加以渲泄,长期处在这种不良的情绪感受中,大脑机能就会遭致慢性损耗,最后出现大脑机能失调,造成心理偏常。心理偏常学生极易形成畸形人格,对其自身发展,对家庭、对社会都会造成危害。 从我校情况来看,有在校学生7000多人,既有普高学生,又有中职学生,学生成份复杂,思想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心理保健意识和调控心理行为的能力。我们选定“高中心理偏常学生个案研究”课题加以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学生偏常心理及导致的不良行为进行辅导与矫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心理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提供对心理偏常学生行为进行干预的科学依据与可行的矫正方法,探索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的界定 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与年龄相适应的稳定的和谐心理状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则是心理围绕着健康常模,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无意识的自身调节和心理应激中个体有意识的自我调节,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心理负荷仍处于能够承受、调节、适应的范围,生理上未出现病理变化的状态。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超过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个体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即为心理偏常。

培智语文课堂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培智语文课堂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特教学校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培智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往往不能提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此做浅显的分析。 一、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联系自己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有效性很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层次多样,有5个学生能说能写,3个学生能跟着老师读,3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出不准确的字音,还有2个学生只要求不随便乱跑就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分层教学方法,但是场面很混乱。比如你在辅导学生写字的时候,那些只会读的学生有时候下位置乱跑,你在辅导只会读的学生读的时候,会写字的学生有时候也会乱跑,那些只要求不乱跑的学生就不用说了。课堂混乱花费不少时间要维持课堂秩序,这就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 2、弱智学生存在记忆及思维差的特点,学过的知识只要一两天不复习,就很快遗忘,就那现在所学的复韵母来说,因为有以前学习单韵母的基础,写对他们来说应该很简单,但是有一两学生复韵母中的a、e、i就不会写了,还要老师重新教。这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3、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突发事件,如学生大喊大叫,学生下位置,学生骗人说要上厕所,遇到这些问题有时候很头疼,特别是学生举手说要上厕所,等了半天原来他都跑出去玩沙子了,让好一点的学生带着差一点的学生,结果两个人一起跑出去玩了,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最头疼的。处理这样的问题浪费了不少时间,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 4、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看见有家长来接孩子了或外面的喇叭响或别的学生排队上操,他们就没有办法听课了,眼睛就往窗外看,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转移过来,这样的课堂效率是可想而知的了。 二、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乐于与自己交流。怎样才能让新入学的培智生爱上语文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培智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组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诱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在愉悦的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课堂组织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让语文课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令每一位教师堪忧,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往往先从一年级接手。而新课程的改革在促进教学理念革新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发生着新的变化,在注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变得更大,因此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增加也暴露无遗,它们不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自身及他人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小学一年级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课堂问题行为阻碍了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以幼小衔接为视角,研究对象具体到一年级,采用观察法及个案分析法深入细致的探索,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对一年级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研究。 本文对课堂问题行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整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几种分类,并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几个典型的课堂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及探讨原因,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最后提出几个相关的干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师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因素

Abstract: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classroom behavior problems pupils prevalence of this phenomenon so that every teacher worrying, especially new teachers, they often start to take over a yea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hile promoting innovative teaching philosophy, but also the occurre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new changes in the focus on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initiative becomes greater, thus increasing students' classroom behavior problems also exposed,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learning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others. Especially for first grade, in some degree, classroom behavior problems hinder first-year students to cultivate good study habits, develop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tudent body and mind. In this study, young convergenc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to a specific year, the use of observation and case analysis of intensive explor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ich to first grade classroom problem behavior Coping Strategies. In this paper, classroom problem behavior related concepts to define, organize classroom problem behavior of several classification, and first-year studen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everal typical causes of problem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case, through the study of case, Finally several relat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e ar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first-year students classroom problem behavior psychological factors 目录

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1、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述评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迪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改革”这个术语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他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以及竞争性的评分制度的负面效应,有效的分组制,促进了学生协作和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受到各国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 我国合作学习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浙江、山东开展了较大规模研究。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合作学习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治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方法和策略。但是目前大多数课程里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大多数教学实践还处于经验的水平。主要问题表现在: (1)、教师片面地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有时小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 (2)、小组成员缺乏明确合作学习的问题,学生没有预先做好

准备,合作学习不能深入,而且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阵,难以实现深层交流与碰撞。 (3)、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充当了不恰当的角色,起不到一种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成了学生思维火花的扼杀者。 (4)、过多关注合作的结果而忽视了合作的过程。课上教室布置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只进行小组汇报,而没有就小组如何探讨和得到结论的过程给与介绍。 这些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课堂上缺乏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等。 2、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约翰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它所倡导的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通过互助加强合作,从而达到一种更理想的学习状态。实际上合作不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它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社会准则。研究表明:协同工作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群交往;合作学习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些同学为之作了一个温馨的比喻:合作精神让一个班级变得更加团结,使自己的班级成了一个温馨的且令人向往的地方。只有让学生喜欢自己

个案工作干预计划

个案工作计划篇1 一、案主资料 姓名:王XXX 性别:女性 年龄:9岁 婚姻状况:未婚(核心家庭,父母和案主) 教育程度:上小学 家庭背景: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收入稳定身体健康。职业经历:无 性格特征:乐观开朗,学习认真,热爱父母出现心理问题后特征:孤僻内向沉默暴躁 二、背景资料 1、内容提要 由于父母老实的个性和教育方式,学校老师的不信任等原因,造成阿潇行为偏激,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愤愤不平,阿潇称:“讨厌老师,对学习没兴趣,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阿潇在校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班主任疏远,在家中与父母疏远,爱发脾气。不愿意人管,成绩下降。 2、案主陈述 我父母均为公司普通职员,内向胆小,家庭和睦。在幼儿园大班前,我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我:要与小朋友团结,不要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我的脖子,想牵着我走,我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反抗了,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跑了。我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自那以后,一旦与小朋友发生口角,我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说我“不好惹”,从小学四年来,我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爱看书,二年级前,

虽然爱打架,但成绩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两个月,升了四年级,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我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爱听课成绩下降了。 三、主要问题: 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父母吵架。或者沉默,不爱与父母交流。 2、心理问题:阿潇心理比较压抑,多愁善感,对于和小朋友的矛盾,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用暴力解决。 3、人际关系问题: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有的很生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父母交流,害怕并不喜欢老师。 4、经济问题:父母有稳定工作,衣食无忧。 5、婚姻问题:无 四、问题分析 案主因为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大态度教育,孩子一直被欺负,心理产生哦了很久的压抑和郁闷,突然有一天爆发,并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孩子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避免被欺负的行为想法,造成与同学关系不好,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思想偏激,老师批评后心里不舒服,开始讨厌老师,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和老师开口讲话,由于种种导致成绩下降,回家后不做作业以至后来干脆不写,因此父母予以责骂,导致孩子不爱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紧张。成绩下降。 五、分析治疗 (一)行为治疗模式:代币法,自我控制法,会谈法及作业料等等。 (二)理论假设: 行为治疗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的反射。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强化、消退、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报告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报告 ——岭下镇中学赵剑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背景: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

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

小学生注意力缺陷干预方案(个案)

小学生注意力缺陷干预方案(个案)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针对小学生注意力缺陷的干预方案,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该方案由专业人员制定,经过实践证明,对改善注意力缺陷有积极的效果。 目标 - 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 改善注意力缺陷对研究和生活的影响 -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方案内容 1. 制定个性化研究计划 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缺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时间安排和研究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2. 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 为小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包括注意力训练、集中精神 的技巧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他们改善注意力缺陷问题。 3. 创设良好研究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安静的教室、适合研究的桌椅、清晰的教学材料等,以提供给小学生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场所。 4. 鼓励互动和参与 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在交流和合作中培养他 们的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5. 定期评估和反馈 定期评估小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情况,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 鼓励,以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和研究动力。

实施和评估 本方案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实施方案后,定期评估小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情况,并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总结 本个案针对小学生注意力缺陷制定了一套综合的干预方案,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专业指导、良好学习环境、互动参与和定期评估等手段,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该方案的实施需要全面配合和合作,并经过不断的评估和改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闭症个案参与卫星班融合语文教学的探索

自闭症个案参与卫星班融合语文教学的 探索 摘要:自闭症儿童由于情绪和行为障碍,经常会被普校拒之门外。为自闭症儿童提供适合的支持体系和教育方法能帮助其很好的适应普校生活,进而为其日后融合社会做好铺垫。本文从个案的实际出发,通过实践,对自闭症儿童参与卫星班融合语文学习上进行探索。 关键词:自闭症个案卫星班融合语文 1前言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智商水平达到去普校就读的自闭症儿童,由于自身情绪行为问题较多,去普校就读变得困难重重,常被拒之门外。卫星班是浙江省在融合教育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条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的新路径。卫星班不同于随班就读,它是特校设置的普校的班级,学生学籍隶属于特校,由特校的教师和普校的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特别是由于特校教师的参与,可以及时的给予这部分学生相应的康复训练、学科补救等等。卫星班的学生是特校中适应能力相对较好的,他们有能力在一段时间的培养下接受在普校教育环境下部分学科的融合,学生本人有融合的需求,学生家长有融合的意愿。 目前卫星班在浙江省已经达到每所特殊教育学校至少有一个卫星班的状况,下一步浙江省还将进一步推进卫星班的建设,让更多有能力回归主流群体接收融合教育的孩子回归主流群体,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卫星班更好的践行了以人为本、公平享有区域教育资源的思想。本文以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卫星班的一名自闭症学生为个案,研究其在普校接受语文融合教学中的发展,总结卫星班学生接受语文融合教学时的相关经验。 2个案和方法

2.1个案 钱*,女,2004年7月出生,自闭症伴轻度智障。2011年入特校就读,2016年4月起开始以走班的形式每周固定时间去普校接受融合教育,2017年9月正式转入卫星班。在培智学校就读期间,一直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快乐生活》里的生活语文内容。认识常用汉字约1000个,会书写常用汉字400个,能自主流利阅读儿童绘本,普通话标准,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良好。在特校就读时,其语文、数学的学业水平均远超同班其他同学的水平,常规的特校语文、数学学科教学无法满足其需求,经常需要任课教师另外增加教学内容。在特校学习期间的主要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对批评过渡敏感,经常会无理由的哭、笑、大喊,挑食、依赖性强。刚步入普校学习时表现为胆小、怕声音响,不适应普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热闹的声音,上课的前几分钟经常用双手食指塞住耳朵,待其慢慢适应环境后会把手指放开;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对老师的点名提问没有反应,想、却不敢与普校同学交流,缺乏沟通交流的技巧。家长对其进入普校就读有热切的期盼。 2.2方法 在个案的跟踪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个别化教育的方法。建立个案的个别化教育档案,对个案进行课程本位的评估,建立个案的长、短期教学目标,本着能融尽融的原则,参与普校的学科教学。实际融合语文教学中由特校的语文老师陪同进课堂,做好课堂观察、访谈、环境分析,并在课上适时的给予个案相应的支持。经过长达1年的课堂观察、干预辅导,研究出适合个案在普校参加语文学习中有效的教育策略。 1. 策略 3.1 三定——定班、定时、定人 定班。个案在培智学校接收的主要是“生活语文”方面的教学,在学习难度上均低于普校同年级段。在为个案选取融合年级、班级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个案的学业水平、实际年龄、心理年龄、身高等因素,为其选二年级为融合的年级。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 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朱某,男,十岁,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少与人交流。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 做游戏,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当游戏结束时,其他学生虽也余兴未了,但也能按老师的要 求做,只有这名学生突然用手掌使劲击打旁边的同学,并且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老师问其为 什么要打同学时,朱某只是反复说:“我没打,我玩!”类似事情在该生身上时常发生,几乎每 次他都否认自己打人。 董某,女,十八岁,曾在普通中学上过学,中途转到我校。董某有比较好的计算能力和书写 能力,表达能力强,有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能力。然而,在校园里却常有异常行为,如顶撞、辱骂教师,欺辱同学等。在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只要一发生矛盾,董某就必须占上风,甚 至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她自己会感到很威风。经老师多次教育,有时虽口头上答应,但自 我约束能力很差,遇事儿就犯,而且脾气非常倔强,老师对其采取说服教育,她就采用拽老 师的衣服、掐老师、辱骂威胁老师进行反抗,情绪极为不稳定。 二、现象分析 案例一:有的教师觉得这名学生不但有攻击行为,而且还说谎。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偏颇的,因为说谎是指故意编造谎言,虽然该生的行为客观上具有攻击性,但该生出现攻击性行 为时是没有意识的,因此他认为自己没有打人。这也与其不想与其他学生沟通有关,他有语 言却不去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没玩够”的情感,所以用打人来发泄。此种攻击性行为还可以表 现为尖叫、怒斥、摔东西、自伤等情况。 案例二:针对第二个事例中的董某,我则认为原因有:(1)家庭环境的影响。(2)周围不 良环境的影响。(3)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当。以上这些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都应该考虑到:这是一些具有攻击性异常心理的智力障碍儿童,必须经过辅导帮助他们早日纠正,以达 到正常。 上述事例中,董某属于情绪性攻击行为,朱某则属于品德不良的攻击行为。对于品德不良的 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及时改变。而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如不能及时 得到矫正,就可能积累和发展,形成暴躁、易怒、任性等不良性格。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 转化为更为严重的品德性攻击行为。 三、解决策略 1.冷处理。要先让学生冷静下来,然后深入细致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 育工作。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的控制能力差,情绪转移慢,若让其“冷”下来,也是要讲 究一定的方法。 2.情绪转移。所谓情绪转移,就是在学生情绪紧张、不稳定、产生愤怒时,带他去参与其他 活动以转移其注意。 3.负强化。负强化,主要指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后,即施予一种厌恶或惩罚性的刺激,使 学生在类似情境下不良行为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的方法。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 或逃避惩罚的反应。 4.情感体验。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智障儿童都体验到“愤怒”“喜悦”“悲伤”等情感的状态,激发表现欲,让学生了解各种情感的表达方式,理解各种表达方式可能产生 的各种行为问题。并且,利用有效的教学辅具,使他们能明白不好的情绪会导致的严重后果。长此下去,能培养学生稳定的情感,缓解暴躁情绪,对矫正攻击性的行为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的案例研究

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 实施的案例研究 摘要:随班就读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需要语文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因材 施教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身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好学生,满足 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对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们来说知识技能的全面获得尤为 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自强、独立。本文 主要基于教学实践的经验,就教师在智障学生就读的特殊班级中如何进行小学语 文教学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随班就读;小学语文;智力障碍 引言:语文课程教材只是一种载体,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学生语言的学习听、说、读、写等方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迟滞,难以真正充分地满足于普通 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师在随班就读语文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不知道如 何教,无法为随班生提供适合的语文课程内容,建立合理有效的小学语文学科个别 化的教学计划。目前关于小学语文内容教育结构调整问题,相关研究更多的是基 于理论层面上的分析讨论研究,而在系统全面研究基础层面上对小学语文教育的 内容结调整研究较少。 一、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的影响 1、对随班生语文各模块语文学业发展的影响 从随班生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的效果来看,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 与写作各大模块调整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模块的 调整效果较好,而阅读与写作模块的调整效果欠佳。而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由 于认知、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学习特点,较难掌握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内容。写作部分调整后的内容实施难度较大。随班生所在班级语文作文水平一般,每个 同学多少都需要教师指导,所以教师在顾全全班的情况下难以顾及个案。学习内

“停课不停学”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干预措施

“停课不停学”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和干预措施 摘要: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的影响,校园集体学习生活无法开展,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进行“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学习。期间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减弱、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5月复学后,根据学生心理问卷调查的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2020一个让人艰辛的年份,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的影响,使得原本全世界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无法正常的进行。但是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祖国未来栋梁的学习进程。在校园集体学习生活无法开展的情况下,也不能将学生的课程进度落下,使得学习产生了断层。为此,经广东省教育部门研究以及筹备下,省教育厅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途径,利用网络课堂进行了学习,以免学习掉队。但由于疫情隔离,导致了人们出现了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抑郁,烦躁,懒惰等等各种问题,而我们小学生年龄小,无法像正常大人可以在自我调节心理以及情绪问题。而学生们还要回复到正常的教学课程中去,比大人的情绪以及心理问题会更加复杂以及隐蔽,更加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 一、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经过两周的网上课程教学时间,发觉学生作业上交率很低,且学生参与线上答疑率不到40%。为此,通过与家长进行微信或电话的访谈,发现出现了占比较高的几种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过分依赖电子产品。

通过和大部分的同学家长进行交流。学生家长反馈,孩子在网课期间学生注 意力很不集中,经常在看电脑的直播链接时候会打开其它的网站偷偷玩游戏,或 与其他同学通过微信交流无关学习的问题。每天手机不离手,使用电子产品起码 6个小时以上。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据相关的数据9-11岁平均每堂课 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1分钟,成绩落后的学生只有10分钟左右。[1]我们对学生 进行分层比较,高水平的学生因为本身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强。在家学习能排出 外来环境的干扰,比如其他家庭成员发出的噪音。但对于大部分中小的学生,因 为本来专注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弱,在进行学习中,遇到外界的干扰或者诱惑,学 习效率严重降低。 从孩子的行为特征来看,疫情期间他在心理和行为上对电子产品已经形成了 依赖,长时间的上午无法自控,家长约束无法约束。无法进行正常的线上课堂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力非常低,而且这样对他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影响,很容易 导致近视的情况出现。其实以上行为足以告诉我们,孩子的网瘾已经出现,而且 对他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正常课程,学校的课程安排较为合理,存在将文化课程以及体育科学劳 动等等课程穿插其他,使得大脑跟身体轮流放松。疫情在家没有条件外出进行锻炼,在日常的作业中,我额外布置了在家体育小打卡,每天让学生在家进行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能强身 健体,抵御病毒入侵。让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减轻对电子产品 的依赖,防止网瘾产生。另外我也要求家长在家多跟孩子进行,不依赖电子产品 的亲子互动游戏,既能缓解亲子关系紧张,又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从而达到解除 网瘾的效果。 2.学习积极性减弱,主观能动性降低。 通过学生家长认识到B群体,作为之前的优等生,也出现了典型的问题,学 生即使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很低。成绩一直是尖子生的B 平时上课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在网课期间,从未问过老师问题。抽测中孩

专注,成就更好的自己——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专注,成就更好的自己——特殊儿童行 为矫正个案研究 【摘要】通过对一个认知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多发的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和 教育引导,最终使其建立良好行为规范,顺利适应特殊教育学校集体教学及生活,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达到专注的做事,全身心的投入,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甚至取得了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进步。 【关键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行为矫正 一、背景 自1928年威克曼(E. K.Wakeman) 开展研究以来,行为问题以其严重性和重 要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行 为问题检出率总体呈上升之势,上世纪70-80年代,国外报道的学生问题检出率 就由5 %-15 %上升到10 %-20 %[1],国内对学生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晚,自20 世纪80年代才逐渐有学者加以关注,王玉凤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北京 城区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1985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 %,1993年增至10.9 %[2][2]。我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众多研究在1992年采用Achenbach儿 童行为量表调查儿童行为问题结果显示检出率为12.97±2.19 %[3]。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行为矫正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几十年的完 善与发展中,行为矫正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不断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家庭与学校、儿童教育与成人的行为改善中,都有行为矫正的身影。在理解理论和方法的 基础上,在实践中运用技术、总结经验,有利于推动行为矫正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4]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有句名言:“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 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放在特殊教育上,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仅供参考) 一、德育研究 1.小学班队会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 8.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9.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10.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11.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研究12.思想品德文化与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研究13.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研究14.道德高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15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研究16.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实践研究17.书香班级建设与研究18.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19.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20.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及工作创新研究21.增强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22.班主任自我行为意识的实践研究23.优秀班主任的培养研究24.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与管理研究25.小学班主任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26.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研究27.实践主体教育思想,优化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二、学科教学研究 (一)语文46.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实证研究47.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48.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49.小班化教育中低段语文分层教学研究50.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增加古诗

的编制研究173.思想品德课课堂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案例研究174.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175.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研究 三、评价与考试研究196.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197.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方法研究198.小学生评语的内容和方式改革实践研究199.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践研究200.小学学科教学中客观评价策略研究201.小学各科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202.小学各科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实践研究203.改变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204.学生各学科错题集的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205.小学生期末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206.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试卷命制研究208.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研究209.小学毕业生思想道德评价过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210.各学科新课标下“个人成就展示板”评价活动实践研究 四、学生学习研究211.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如: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学生学习起点的有效确定与运用等)212.小学生各学科学习的成功策略和误区研究213.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各学科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及消除研究214.小学不同学科在不同阶段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215.让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216.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研究217.小学生“个性化预习”研究218.小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219.小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220.

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培养智障学生积极参与意识研究

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培养智障学生积极参与意识研究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智障学生的特点。智障学生普遍存在认知能力低下、学习 易打断、注意力难集中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耐心的引导。同时,由于他们的发展水 平较低,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经常出现不自主、消极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 些特点,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导方法。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智障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个性化 的教学方法,比如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活跃、自信地 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 到课堂氛围的和谐与融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技巧和策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比如,在 讲解概念时,在关键点上重点强调,语速缓慢、措辞简单明了,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从而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在练习环节中,采用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智障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 及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直观、生动的信息和素材。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 通与联系,不仅能更好地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也有利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 和参与。 总之,在培育智障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方面,必须综合考虑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 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师生、家长三方之间的良好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展现出他们与其 他学生一样的学习潜力。

中职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计划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计划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计划篇1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也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来说,取得好成绩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的班风比较不稳定,学习基础在全级也不是很好,所以这个学期我们班就要先稳定班风,然后在稳定班风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学风建设,争取成绩能有一个突破,达到理想的成绩。为了能把本班建设成具有"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确立班级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 责任感。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谈们时刻记着: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2、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与班情,做好协调工作,齐锄共浇促苗长。 3、尽量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要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但也不可忘记九年级的是学校的品牌更要关注尖子生,做到以点代面, 用面促点; 4、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抓好纪律关键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后进生的教育。德育面向全体用其促后进生特别 是双差生的习惯,时时讲时时落实,事事讲事事落实;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与鞭策,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6、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加强德修与自律,从而不断有所上进;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8、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