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调教方法甲醇模型发动机

油车调教方法甲醇模型发动机
油车调教方法甲醇模型发动机

hsp引擎化油器的调教

新引擎的化油器,都是由厂方组装完成,而主、副油针己由原厂设定,以NOVAROSSI厂的主、副油针原厂设定为例(主油针3.5圈、副油针2.5圈):一般化油器分两油针型,及三油针型,而现时大部分化油器,已是两油针型。主油针(化油器上面):用来控制燃料供应量在任向转速。副油针(气阀上):控制燃料供应量在怠速、低转速,及低转加速。怠速调教螺丝(化油器侧面):控制气阀在怠速时的关闭空间。

启动引擎后,首先把化油器气阀关上2-5秒,使用副油针去调教燃料的供应量。再以副油针作为最后调教(在行走时)。每次只可以作1/2圈的调教围。这是“化油器调教的黄金程序”,要在每次只作些微的调教,各支油针每次最多只可作1/8圈的扭动,尤其在最后调教上。这样引擎会在轻微的改变混合调教后,是会非常有反应的。

引擎为什么要可调教的油针!为什么厂家不能把油针定死呢!就是为了要能令大家调教引擎去配合你当时当地的需要:当时气温多少、当时空气湿度、空气含氧量(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低)、用什么燃料、燃料生产了多久、用什么火咀、用什么排气加速管、用什么离合块、用什么离合弹簧、用什么齿轮比例、二档什么时段转、胎的抓地性、车有多重、弯有多少、个人的操控特性,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引擎的工作狀态,要调教油针去配合引擎的。所以随便问"扭多少圈油针才对吖",这个是不知甚样答你才好的问题!!!!

调教油针前首要是确定引擎已完全磨合好!

调教化油器一定要令引擎(猛加速1至2分钟),达至工作温度,才能正确调好,而引擎工作温度大约100度。

引擎缸垫是用來调节点火时间的,如使用原厂建议硝基成份更高的燃料,便需要加缸垫,而燃料使用标准是,09级;40%,12级;16%、21级平跑;25%,21级越野;30%,任何RTR级引擎;20%燃料。

第一步骤:首次调教主针是要有一点富油的。首先将引擎启动,再把车提起离地轻轻油几下,根著把化油器油门全开(拉至最高速)。让引擎清油至达到80%的转速(100%=全油门2秒后,而声音非常之尖),之后会比初启动时,应该会有些微地富油。要是引擎运行清油后,立刻能达至最高转速,这样应把主针调大1/8圈。当引擎运行过于富油,有浓密的烟及油,从排气口喷出,立刻将主针调小1/4圈。第二步骤:设定怠速:将车提起离地,及把气阀全开2-3秒。接着收油门,然后检查引擎是否能立刻有怠速反应。要是引擎立刻熄火,便要将怠速调教螺丝,以顺时针方向调大到怠速稳定。要是引擎怠速过高,便要将怠速调教螺丝,以反时针方向调小到怠速减低。

第三步骤:设定副油针:将化油器全开2-3秒及让引擎清油,接着收油门,令引擎在怠速状态。* 要是引擎是在2-5秒后才渐降至怠速,这样引擎副针便是过于富油了。将副针调小至适当(1/4圈的扭动)。重复这步骤直至化油器气阀在全开2-3秒后再关上,引擎怠速能持续20-30秒而不熄火。要是引擎在2-5秒怠速后,怠速急速提升,这引擎是倾向追油(贫油)情况。应该调大副针至矫正这情形。要是引擎没有怠速情况,立刻调大副针,或扭动怠速调教螺丝,直至怠速转数稳定。注意:因为调教这支副针,是会影响怠速的,请先使用怠速调教螺丝,将引擎转速调回正常转速。假如你满意你调教的化油器,有实际的可靠性设定,你可以将你的车放在地上行走了。

正式下地行走时的油针调教:你需要在下地行走时,细致的调教主针。首先,将

主针调教在比较富油的状态。先把油箱加满燃料,将车下地高速行走几圈约2分钟时间,根著把车收回身边,检查引擎是否无法达到最高转速(主针富油状态)。将主油针稍微调入5分钟(把主针一转分为12段调教),然后再次把车下地行走。重复的些微调主针,直至引擎能达到理想速度,及再观察是否已达到最高转速,最后再次将主油针放松1/8圈。在引擎运行时如将主针调教至贫油状态,会令引擎产生过热情况,结果会令引擎过渡磨损拉缸及熄火。一个简单的检查引擎温度方法,在引擎散热顶上滴一点水。如果水点在3-5秒蒸发是正常现象。如水点立即蒸发掉,这样便是过热;。。。。立刻将主针调大1/8圈。再次检查引擎温度是否回复正常状态。在调教主针,怠速螺丝及副针后,可能需要有一点互相间调教配合的。最后的小小适当调教副针(请看第2及3步骤)。在适当的把引擎调教好后,引擎应该会在最高速时,产生强烈的高频声音,及应该排出明显稀薄的烟。

注意:化油器的调教,在有改变时会起不同变化的,不同的气温、当时空气湿度、海拔高度、不同燃料,火头、油管及回圧管的长短,或不同的排气系统。在改变了之后,主针是需要先放松1/4至1/2圈,然后再次从新调教化油器行走的。而在更換不同品牌及硝基含量燃料后,首先是用新燃料,怠速运转引擎约半箱油后(最好是把火头也一起換新的)。为了要配合新燃料的特性,需要重新微调化油器的。在每次更換新火头后,也需要重新微调化油器的,因为新旧火头的灯丝亮度高低,会有点火强、弱的分別。

第三油针:"湿度油针"一般只需把湿度油针调至根化油器齐平就可以,但因为比赛是会举行一整天的,一般在早上时,地面空气湿度会比较高,而到中午2-4点烈日当空时,空气湿度就比较低,但到了黄昏时,空气湿度又会高起來。所以赛车手要把引擎的极限也用尽去拼,便要令比赛引擎在任何时段都有最佳效率,

这样便需要调教第三油针"湿度油针"了,令化油器的风油混合比例,能去配合当时的气温及湿度需要,令引擎发挥到极限"赢"!!!也有因当时天雨后,空气湿度极高,也是用这套第三油针去调教配合的。湿度油针非常之敏感,调教时左右不能超过半圈!

保养引擎:引擎在使用后是需要进行一些小小保养,这样会令引擎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主要是不要令引擎有过热情况,及使用适当的优质燃料,和更换优质的空气过滤器。为了减少引擎部被硝基侵蚀、在每日行走完后,只需从化油器的气孔处,加一点约6、7滴“事后油”(after run oil),但千万不要用WD-40!在不加火头电源情况下,转动引擎约2、3秒,作用于令“事后油”能充分佈满在引擎部,但不要乱把“事后油”从排气口及火头孔加入!

* 事后油不是什么贵价产品(约50元一瓶50ml),一瓶可以用N年,就可以保护你的那台比事后油更贵多倍的引擎。最好选购由引擎厂,或进口品牌燃料厂出品的事后油,因为引擎厂最清楚知道事后油的品质,例如购买NOVAROSSI、MUGEN、TORNADO、JP等品牌的事后油,绝对是信心保证!大家千万不要购买一些无品牌或国品牌的事后油,及乱用其他什么代替油品(例如WD40、汽油车机油)去保养引擎。事后油的配方是为了中和,及化解燃料残留在引擎的硝基成份,对铝质活塞及零件的侵蚀,如果是使用素油的可免加事后油。套用一句潮话"事后油用不用随你,反正我一定用!"* 引擎在每使用12-15小时后(约5公升燃料),你应该检查一下你的引擎是否运行正常。在每使用12–15小时后,应该考虑更换引擎的连杆,及前后轴承。以免发生导致引擎有严重的故障,及无法修补的损坏。这个工作最好由有经验的老手代工,也可以找专业模型店,使用拆轴承的专门工具,或由专家指导进行!

* 特别在对空气过滤器的更换(视乎空气过滤器情况)。把引擎收藏在干燥的地方、良好的保养、清洁及加入事后油,会给你的引擎有良好的性能。

油动遥控车发动机磨合

模型发动机调整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仔细入微的了解发动机调整方法与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关系,特别是发动机磨合,更需要模友认真的按照调整步骤执行,方可把发动机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遥控车发动机调整方法

油针的调整方法与步骤

1、发动机预热

确保油针在出厂状态,如果不小心调乱了,请把主油针顺时针关到头,再逆时针开到4圈,副油针顺时针关到头以后,逆时针开3圈(经验数据,适合大多数模型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后,让车辆悬空(因为调整发动机的时候,车子可能会乱窜)这时候微微加大油门,让发动机运转足够的时间(大约需要15-20秒)待发动机温度达到工作需要后,就可以开始调校发动机了。

2、主油针初步调整:

猛给两下油门,仔细听声音,如果发动机声音发尖、发干,感觉发动机有力但上不去的感觉,代表发动机贫油,请把主油针放大(逆时针),一般把油针转一周看成60分钟,每次调整的量约为4分钟比较合适,调校到直至油门全开的时候,发动机在最高速时,声音有力但不尖叫。

3、主油针精细调整——听声定位:

把油门全开,然后马上回到怠速位置,听发动机的声音。声音应该是这样的:高速的时候音调很高,当回到怠速时候:音调沉稳且很连贯。

高速回到怠速的时候,正常的音调是:WOOWOOWOO.....PaPaPa......

高速回到怠速的时候,不正确的音调:WOOWOOWOO.....OOOOOO......PaPaPa(对油门的响应主油针调校的核心是将发动机油针收小到最接近追油的地步,也就是发动机油门稳定的极限,尽量发挥发动机的每一份动力。

"O",表示发动机音调在高速降落到怠速过程中还有一个延时阶梯,模型界称之为“追油”。“追油”就是发动机由高速到怠速的过程中,油量供应不足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主油针放大一些(逆时针),直至符合正常连贯的音调,没有任何音调延时出现。

主油针调校的核心是将发动机油针收小到最接近追油的地步,也就是发动机油门稳定的极限,尽量发挥发动机的每一份动力。

4、怠速调整

将遥控器油门控制杆放回到怠速状态,舵机此时在怠速偏转位置,观察发动机风门间隙,1mm左右就可以。如果不是,请调节遥控器的油门通道微调直至风门间隙合适为止;然后给全油门,马上回到怠速,如果发动机马上熄火,请调大副油针一格(逆时针),多次调整,直至发动机怠速稳定。

5、副油针的调整:

副油针又叫低速油针,它主要负责发动机低速状态下的运行稳定性。全开油门,然后回到怠速,听怠速时的音调,如果音调低沉(好像有痰在喉咙里),且突然加速时候油门反应迟钝,表明低速时发动机有一点点富油,适当副油针减小(顺时针),直至调校到油门的反应迅速,加速时延迟就可以。但是副油针不能一味的收小,不然发动机一样会出现追油现象。

最傻瓜且实际的副油针调节办法是:把副油针关死以后开到3圈左右,然后发动,短促猛烈加油,看车的油门相应如何,如果反应不快的话就一格一格的收小副油针,直到车辆加速迅

速为止。

到此,遥控车用发动机基本调整方法介绍完毕,下一步就是对发动机的磨合了,我们会在下一节具体介绍发动机磨合的要领。有延时)

发动机调试中容易引起新手担忧的正常现象及回答

1、发动机运行时有间歇性的金属碰撞的声:不做理会,真车的发动机也有金属碰撞声

2、发动机加油就熄火:通常是副油针富油了,收小即可

3、怠速运转时,轻微振荡就熄火:正常,怠速情况下排油不顺畅,缓慢加大油门,让发动机排除废油即可

4、收小油门的时候发动机转速很难降低,而且在唱高调:发动机贫油了,适当调大主油针

5、发动机烫得手不能触摸:车用发动机散热是靠缸体散热片与空气热交换来实现散热,散热效果肯定没有航模发动机散热好,本来就应该热得手都不能摸的(也没有说什么发动机能够用手触摸的),只要温度不是高得离谱,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就可以,在下一节“发动机磨合方法”一文中,我会教你如何判断遥控车模型发动机温度是否正常。

甲醇发动机油针调校

甲醇发动机油针的调校 首先,很多朋友会问:你的发电机油针开多少圈?——其实这是一个错误,模型车的发动机的油针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位置的,燃料牌子不同、当时的温度/湿度不同,油针的设置都未必一样。如果非要一个经验值,好吧,主油针顺时针关到头以后,逆时针开3.5到4圈,副油针顺时针关到头以后,逆时针开2.5到3圈。这个经验值未必适用你,但是如果实在没把握,就设成这样看看吧....... 认识油针: bbs. 油针的调整方法如下:" y1 Z- c+ j2 @& k9 Z) E- H q4 Y 1、温度准备和粗调: 确保油针在出厂状态,如果已经调乱了,就把主油针顺时针关到头以后,逆时针开到4.5圈,副油针顺时针关到头以后,逆时针开3.5圈:)把车子启动后,让车子离空,这时候稍微加大油门,让发动机运行到足够的工作温度(大约需要15-25秒)待发动机温度达到工作需要后,开始进行调教。/ T* C1 y; s7 w+ K! G) t2 q 2、主油针粗调- k& a& e9 ?4 ?, Q 猛催几下油门(气阀全开),听声音,如果油门全开的时候,发动机声音很尖、发干,好象有力量但上不去的感觉,请你把主油针放大(逆时针-富油) 把油针一圈看成60分钟,每次调教的幅度为5分钟,调教到直至油门全开的时候,发动机在最高速时,声音有力而不太尖。 3、主油针细调——听音辨位: 良好设定的发动机,声音是完全听你的手指指挥的,不会你手指已经动了,它还在坚持自己的声音 请你再把油门全开,然后马上回到怠速位置,听发动机的声音。声音应该是这样的:音调在高速的时候是很高的,当马上回到怠速时候,是沉稳的很连贯的,绝对没有任何的"音调分级" 高速回到怠速的时候,正常的音调是:wowowowowo.....dadadada 高速回到怠速的时候,不正确的音调:wowowowowo.....ooooo........dadadada 遥控 上面怠速阶段橙色的"o",表示"音调"在高速降落到"怠速"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听手指指挥的音调,这个音调就是“追油”的象征。“追油”简单的说就是发动机由高速到怠速的过程中,油量供应不足——所以我们听到发动机的音调不连贯,中间好象有一个不肯降速的音调.......遇到“追油”我们就要把主油针放大一些(逆时针-富油),直至符合正常音调,没有任何不听手指指挥的中间音调。 主油针的调教宗旨就是将发动机油针收小(顺时针)到接近“追油”的地步(那已经是发动机的极限),尽量压榨发动机每一份动力和速度 4、设定怠速 首先把空滤拿开,把遥控的油门控制推到刹车的状态,气门间隙应该是1毫米,如果不是,请调节怠速螺丝。接下来不要碰遥控的油门,让舵机回复怠速状态,观察气门间隙,应该还是1毫米左右。如果不是,请调节遥控器的舵机中点位置。把油门全开后,马上回到怠速,要是发动机立刻熄火,请把怠速加大(怠速螺丝顺时针为加大怠速)。怠速的气门间隙一般不会大于1毫米太多。如果你的气门

实用文档之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实用文档之"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摘要:汽车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汽车发动机更是其核心部分;可以说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汽车的完善过程。本文阐述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原理,并讲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而且笔者还对汽车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预测。 【关键字】汽车发动机原理发展历程新技术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汽车得到迅猛发展。如今,汽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每天,数以千万计的汽车行驶在大大小小的公路上,而汽车生产所需的零件更是数以亿计。其广阔的市场使得汽车成为各种高科技应用的载体。汽车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更是汽车的核心。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汽车的发展。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发动机面临这巨大挑战。 1.发动机的类别 发动有很多种类,按不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 按发动机所使用燃料来划分,发动机主要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根据发动机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按照气缸数,发动机可分为单缸发动机、两缸发动机、多缸(三缸以上)发动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见图1)和风冷式发动机(见图2);根据排列方式,发动机可分为直列L型发动机、H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等;按照发动机在车身上的布局不同,发动机可分为前置发动机,中置发动机和后置发动机。

2.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发动机是一个热能转换机构,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汽油(柴油)或天然气,使气体膨胀并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物质的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是一种有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的机械设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发动机,要想完成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实现工作循环,保证发动机能持续正常工作,都离不开发动机中各个机构和系统之间的配合。 汽油机是由五大系统和两大连杆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K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优化汽车发动机性能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性能竞争转向性能、环保、节能等多元综合竞争。仅就汽车发动机而言,为应对世界能源危机和减少对环境污染,其研究开发工作已侧重于降低油耗、减少排放、轻质及减少磨损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优化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发动机与航空发动机同属热机范畴,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近年来,汽车发动机优化工作已具有一定基础,而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所建立及应用的优化技术则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将这些先进优化技术特别是多学科优化技术移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优化设计可望提高汽车以节能与环保为中心的综合性能。作者就当前汽车发动机及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的优化技术的一些进展作一个简略的叙述,并对利用优化技术提高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潜力进行一些探讨。二、发动机优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目前各类发动机研发工作的共同重点包括降低油耗、减少排放、减轻质量以及减少磨损等,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在发动机设计中应用优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当前发动机的优化工作主要在发动机结构、材料、燃料及燃烧、排放以及多学科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一)发动机结构及材料优化技术发动机结构优化主要是优化关键零部件的形状以改善发动机性能,此方面的研究有: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结构优化以获得最优的推重比;通过优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以获得最轻的结构质量和最大的装填密度;总结了国内外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轮盘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将动态分析与结构形状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新方法;阐述了CAD/CFD技术在汽车发动机设计开发中的重要性,给出了CAD/CFD技术在电喷汽油机进气歧管设计和柴油机螺旋气道设计的应用效果;将边界元法与罚函数优化方法相结合,研究了承受拉、压交变载荷的发动机连杆的形状优化;基于一种高效的有限元方法对三维复杂形状连杆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有限元分析和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的结构优化方法;对火箭发动机机匣进行优化,讨论了应力比及PV/W的优化选择问题等。为改进发动机结构及使发动机轻量化,对其材料进行优化设计是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包括新型复合材料如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石墨及合成石墨等不断用于发动机结构。通过建立发动机复合材料叶片各截面应力应变解析式和最大应力准则,对叶片进行最大强度的优化分析。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壳体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发动机结构在满足强度约束的要求下获得最小的质量。(二)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随着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飞机及汽车作为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的大户,备受人们的关注。发动机燃烧过程直接影响节能和环保,对发动机燃烧过程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是从喷射系统、进气管系、燃烧室形状等几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在发动机燃烧喷射系统方面,借助于先进电子控制技术,能准确地调节燃油供给,优化喷油定时和喷油次数,控制气缸内的混合状态、燃烧室内的燃油分布,降低排放污染。对新型脉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射定时问题,研究了发动机直接喷射技术的优化问题。采用了多目标设计方法,优化了发动机燃烧系统和配气机构匹配。在新型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研究中,在建立氢燃料发动机最优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模式控制方式;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手段对天然气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进行优化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三)发动机多学科优化技术发动机设计以结构、热力、燃烧、强度、振动、流体、传热等多个学科为基础,可变因素多,随机性大,是一个可变互耦系统的优化问题。多学科设计优化通过充分利用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获得系统的整体最优解,因而在发动机设计图1 传统设计流程图上有很大的应用优势。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多学科优化技术已被用于建立优化模型并开展了涡轮叶片设计、压气机叶片设计及发动机总体方案设计,将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转变为图2所示多学科优化并行设计流程,综合考虑了气动、振动、强度和疲劳寿命等方面的要求,可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优化效果。如:利用单级优化算法对航空发动机喷管进行了多学科优化设计;在内燃机的优化研究中引入了多学科鲁棒性设计优化方法来评价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采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发动机性能有关术语

发动机性能有关术语 Accelerator 加速踏板——一种控制装置,通常由脚操作,连接到节气门。Accelerator pump加速泵——化油器内的泵,当节气门位置变化时,为过渡工况提供额外的燃油。 Accessory drive 附件驱动——发动机罩下由驱动带驱动的附件——风扇、发动机、空调、动力转向、空气喷射泵。 Air/fuel mixture空气/燃油混合气——提供给发动机的空气和燃油混合气。Analyzer 分析仪——一种设备,如示波器,具有数据读取功能,帮助进行正确修理。 Automatic choke 自动阻风门——自动确定阻风门位置的系统。 Back pressure 背压——发动机曲轴箱内积累的多余压力;排气系统阻力。 Battery 蓄电池——以化学能形式存储电能的装置。 Battery cable 蓄电池电缆——连接到蓄电池正极(火线)和负极(地线)的粗导线。Battery charger 蓄电池充电器——用来给蓄电池充电和再充电的设备。 Bearing 轴承——具有内外座圈、一排或多排钢球的装置。 Catalytic converter催化转化器——一种汽车排气系统部件,用不锈钢制造,含有降低发动机排气内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催化剂。Check valve 单向阀——允许液体或气体在一个方向流动而堵住另一个方向的装置。Coil 线圈——点火系统零件,为火花塞提供高电压。 Cold-cranking amperage冷起动电流——完全充电的蓄电池30s内,端电压不会降到 7.2V以下所能提供的电流。 Combustion chamber燃烧室——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活塞上部区域,燃烧就在这里进行。Compression 压缩——将气体挤压到更小空间的过程。 Compression test压缩测试——控制起动阶段气缸所能产生压力的一种测量方式。Comouter 计算机——为了执行操作,能够按照指令进行工作和以期望的方式交换数据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系统。 Cooling system 冷却系统——散热器、软管、暖风散热器芯和冷却水套,带走发动机热量并散发到周围空气中。 Cruise control 巡航控制——在各种条件下自动维持预定车速的系统。 Customer complaint客户抱怨——客户提供的故障说明,通常是汽车驾驶员。Cylinder balance 气缸平衡——一种动态测试,每次使一个气缸不工作,比较各缸的动力损失,精确确定工作差的气缸。 Cylinder head 气缸盖——发动机的一部分,覆盖在缸体上。 Cylinder leakagetest气缸泄漏测试——当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气门关闭时,确定气缸密封好坏的一种测试。 Deck 配合面——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配合平面。 Dedicated ground专用接地——在汽车上有许多接地连接,有些是特定的部件或电路专用。 Diaphragm 膜片——柔性的类似橡胶的膜。 Digital ohmmeter数字欧姆表——一种向孤立电路提供少量的电流并以数字方式指示电阻值的设备。 Digital voltmeter数字电压表——以数字方式读取电路两点间电压的设备。

4.5CC甲醇发动机使用说明

航模甲醇发动机使用说明 (一)注意安全 航模不是玩具,安全意识一定要有,场地要选择空旷无人的地方,千万不要到人多的地方玩(二)清洗发动机 一台发动机到手以后一定要清洗,顺便也了解下结构,这是基本要做到的!这款发动机结构非常简单,化油器只有一个油针,我建议大家拿到发动机后把它整台机器都拆开,用燃油(自制甲醇+蓖麻油比例4:1)反复洗个几遍(注意:拧缸体3口螺丝的时侯,不能拧紧一颗再拧第二颗,尽可能做到同步) (三)油箱与加长轴的安装 油箱,有三条小铝管,一根出油,一根增压,一根加油(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增压管接排气管,出油管接发动机,增压管在油箱里面那一头要打歪,保证它不浸到油,而出油管要保证侵到油。 加长轴,发动机的屁股后面曲轴上有个小洞,用铁棒固定它,再顺时针拧紧加长轴,就可以了。 (四)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在启动前先要准备好各种附件,如启动机,点火电池,油箱等.一般可以把发动机装到飞机上来的启动和磨合,一定要严格的按说明书来装配油箱,螺丝浆,热火头等.发动机一定要安装牢固,螺丝最好使用封固胶封固以免脱落,对于启动电池一定要选用商品化的点火器,第一步就是调节主油针,先拧紧然后退1.5圈,首先用坶指堵住风门,然后用手拨动浆(逆时针方向)吸油,直到油从油箱出来到达化油器进油口位置为止.手拨浆启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建议新手用些棒子或螺丝批,然后插上点火器,讯速有力的拨浆(初学者最好在手指上套上厚胶管),拨桨时手要攥紧,拨过上死点后立即沿水平方向退出,)直到发动机发出爆发声并连续转动为止.要是拨动很多次都元法发动,可再吸一点油,也可以用个小油壶向发动机内滴上2-3滴油,再拨,要是拨桨感觉很沉,有反瀑倾向,爆发声很沉,转动速度很慢,就是富油,可关小一点油针,并排出发动机内的积油后再启动.要是拨起来很轻,没有力量,有爆发声但声音轻,而且只能转动一小段时间但转速较高就是贫油,可开大一点油针.要是无法启动,应找一下原因,再继续启动.一般是富油或贫油,或点火器有问题或火头烧坏,油针位置如果不对可以关死后逐渐开大来试出,一次开一点,同样发动机机在多次启动不着的情况下机匣内会积存很多的燃油,要将其倒出后再行启动. (四)磨合方法(富油磨车) 1发动以后30秒热车时间 2慢慢推大油门转速马上提高 3慢慢的调大主油针然后你会感觉到转速变慢这说明发动机富油 4感觉到发动机想熄火就马上停止调大油针的动作 5一般磨两箱油 6磨合完以后就从第3箱油开始把油针推到最高然后调节主油针待全油门是发动机能达到最理想的转速就算磨合完了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1110100C20涂小政发动机,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发动机的存在,就不存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即是汽车的发展。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和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所以可以说发动机的发展史即是汽车的发展史。 而发动机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惠更斯于1673年设计绘制了方案图,如下图所示。

第一台蒸汽机的的设计于1712年设计完成,如下图所示。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86年被视为汽车的诞生日,那辆奔驰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其动力单元却实在“寒酸”:第一辆“三轮奔驰”搭载的卧式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16KM每小时。这就是第一辆汽车的发动机,那时勇敢卡尔奔驰的夫人驾驶这辆奔驰1号上坡还需要儿子推车,当然沿途不停的熄火,转向也不灵,回娘家100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一整天。 四冲程发动机其实早就由德国人奥托研制出来了。但应用的汽车上不得不提戴姆勒,他由于协助奥托研制四冲程发动机的原因而成为了第一个将四冲程发动机装上汽车的人。显然,从四冲程到二冲程是

油车调教方法甲醇模型发动机

hsp引擎化油器的调教 新引擎的化油器,都是由厂方组装完成,而主、副油针己由原厂设定,以NOVAROSSI厂的主、副油针原厂设定为例(主油针3.5圈、副油针2.5圈):一般化油器分两油针型,及三油针型,而现时大部分化油器,已是两油针型。主油针(化油器上面):用来控制燃料供应量在任向转速。副油针(气阀上):控制燃料供应量在怠速、低转速,及低转加速。怠速调教螺丝(化油器侧面):控制气阀在怠速时的关闭空间。 启动引擎后,首先把化油器气阀关上2-5秒,使用副油针去调教燃料的供应量。再以副油针作为最后调教(在行走时)。每次只可以作1/2圈的调教范围。这是“化油器调教的黄金程序”,要在每次只作些微的调教,各支油针每次最多只可作1/8圈的扭动,尤其在最后调教上。这样引擎会在轻微的改变混合调教后,是会非常有反应的。 引擎为什么要可调教的油针!为什么厂家不能把油针定死呢!就是为了要能令大家调教引擎去配合你当时当地的需要:当时气温多少、当时空气湿度、空气含氧量(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低)、用什么燃料、燃料生产了多久、用什么火咀、用什么排气加速管、用什么离合块、用什么离合弹簧、用什么齿轮比例、二档什么时段转、胎的抓地性、车有多重、弯有多少、个人的操控特性,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引擎的工作狀态,要调教油针去配合引擎的。所以随便问"扭多少圈油针才对吖",这个是不知甚样答你才好的问题!!!! 调教油针前首要是确定引擎已完全磨合好! 调教化油器一定要令引擎(猛加速1至2分钟),达至工作温度,才能正确调好,而引擎工作温度大约100度。

引擎缸垫是用來调节点火时间的,如使用原厂建议硝基成份更高的燃料,便需要加缸垫,而燃料使用标准是,09级;40%,12级;16%、21级平跑;25%,21级越野;30%,任何RTR级引擎;20%燃料。 第一步骤:首次调教主针是要有一点富油的。首先将引擎启动,再把车提起离地轻轻崔油几下,根著把化油器油门全开(拉至最高速)。让引擎清油至达到80%的转速(100%=全油门2秒后,而声音非常之尖),之后会比初启动时,应该会有些微地富油。要是引擎运行清油后,立刻能达至最高转速,这样应把主针调大1/8圈。当引擎运行过于富油,有浓密的烟及油,从排气口喷出,立刻将主针调小1/4圈。 第二步骤:设定怠速:将车提起离地,及把气阀全开2-3秒。接着收油门,然后检查引擎是否能立刻有怠速反应。要是引擎立刻熄火,便要将怠速调教螺丝,以顺时针方向调大到怠速稳定。要是引擎怠速过高,便要将怠速调教螺丝,以反时针方向调小到怠速减低。 第三步骤:设定副油针:将化油器全开2-3秒及让引擎清油,接着收油门,令引擎在怠速状态。* 要是引擎是在2-5秒后才渐降至怠速,这样引擎副针便是过于富油了。将副针调小至适当(1/4圈的扭动)。重复这步骤直至化油器气阀在全开2-3秒后再关上,引擎怠速能持续20-30秒而不熄火。要是引擎在2-5秒怠速后,怠速急速提升,这引擎是倾向追油(贫油)情况。应该调大副针至矫正这情形。要是引擎没有怠速情况,立刻调大副针,或扭动怠速调教螺丝,直至怠速转数稳定。注意:因为调教这支副针,是会影响怠速的,请先使用怠速调教螺丝,将引擎转速调回正常转速。假如你满意你调教的化油器,有实际的可靠性设定,你可以将你的车放在地上行走了。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摘要:汽车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汽车发动机更是其核心部分;可以说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汽车的完善过程。本文阐述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原理,并讲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而且笔者还对汽车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预测。 【关键字】汽车发动机原理发展历程新技术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汽车得到迅猛发展。如今,汽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每天,数以千万计的汽车行驶在大大小小的公路上,而汽车生产所需的零件更是数以亿计。其广阔的市场使得汽车成为各种高科技应用的载体。汽车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更是汽车的核心。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汽车的发展。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发动机面临这巨大挑战。 1.发动机的类别 发动有很多种类,按不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 按发动机所使用燃料来划分,发动机主要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根据发动机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按照气缸数,发动机可分为单缸发动机、两缸发动机、多缸(三缸以上)发动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见图1)和风冷式发动机(见图2);根据排列方式,发动机可分为直列L 型发动机、H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等;按照发动机在车身上的布局不同,发动机可分为前置发动机,中置发动机和后置发动机。 2.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发动机是一个热能转换机构,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汽油(柴油)或天然气,使气体膨胀并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物质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是一种有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的机械设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发动机,要想完成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实现工作循环,保证发动机能持续正常工作,都离不开发动机中各个机构和系统之间的配合。 汽油机是由五大系统和两大连杆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的旋转运动,并从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并使废气从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发展与发动机的进步有着直接的联系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 【关键词】发动机;外燃机;内燃机;历史;趋势;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历史及其发展 1.1汽油发动机的历史及其发展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1957年,德国人汪克尔发明了转子活塞发动机,这是汽油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转子发动机的特点是利用内转子圆外旋轮线和外转子圆内旋轮线相结合的机构,无曲轴连杆和配气机构,可将三角活塞运动直接转换为旋转运动。它的零件数比往复活塞式汽油少40%,质量轻、体积小、转速高、功率大。1958年汪克尔将外转子改为固定转子为行星运动,制成功率为22.79千瓦、转速为5500转/分的新型旋转活塞发动机。该机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因而引起各国的重视。日本东洋公司(马自达公司)买下了转子发动机的样机,并把转子发动机装在汽车上,可以说,转子发动机生在德国,长在日本。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GB/T 19055-2003 前言 本标准与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属于同一系列标准,系汽车发动机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525-199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达淳、吴新潮、饶如麟、鲍东辉、周明彪。 引言 本标准系在JBn 3744-84即QC/T 525-199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长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对QC/T 525-1999的重大技术修改如下: ——拓展了标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燃用汽、柴油的发动机,还适用于燃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燃料的发动机; ——修改了可靠性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小于3.5t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更接近使用工况的交变负荷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在3.5t~12t之间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混合负荷试验规范,以改进润滑状态;冷热冲击试验过去仅在压燃机上进行,现扩展到点燃机,并增加了“停车”工况,使零部件承受的温度变化率加大; ——修改了全负荷时最大活塞漏气量的限值,首次推出适用于不同转速范围的非增压机、增压机、增压中冷机的限值计算公式,使评定更为合理; ——为使汽车发动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对颗粒排放物限值的要求,修改了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的限值(由原来1.8%改为0.3%); ——增加“试验结果的整理”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事,要求对整机性能稳定性、零部件损坏和磨损等进行更为规范和详尽的评定; ——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章,明确试验报告主要内容,使试验报告更为规范。 ——增加了附录A《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使评定更为准确和全面, ——鉴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认证时按排放标准进行专项考核,故本标准不再涉及。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厂汽车发动机在台架上整机的一般可靠性试验方法,具中包括负荷试验规范(如交变负荷、混合负荷和全速全负荷)、冷热冲击试验规范及可靠性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的水冷发动机,不适用于摩托车及拖拉机用发动机。该类发动机属往复式、转子式,不含自由活塞式。其中包括点燃机及压燃机;二冲程机及四冲程机;非增压机及增压机(机械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一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I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岀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 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 (N.J.Cugnot )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 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 牵引4-5吨的货物。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 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 )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 岀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岀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岀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岀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 动机的专利权

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

实验一 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汽车发动机台架、测功机、油耗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了解测功机、油耗计的种类及测量原理; 3、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检测内容和方法,掌握测试发动机转速特性的方法; 4、 掌握发动机各项参数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分析方法; 5、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预案,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置。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1、桑塔那AJR 型发动机1台 2、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GW 电涡流测功机 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 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 3、FC2210智能油耗仪 三、实验课时与分组 3学时、8~10人一组 四、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简介 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由GW 电涡流测功机、FC2010测控仪(包括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等)、FC2020数据采集系统、FC2310角行程油门执行器、FC2000系统软件等组成。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则是测控系统在主要控制元件。 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见下图1所示。 图1 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 FC2010发动机测控仪 长沙湘仪动力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转速 r/min 转矩 N.m 功率 kW 油压 kPa 油门 % 水温 ℃ 油温 ℃ 电流 % 排温 ℃ 油耗 g/kw.h FUN CONTROL /P SE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 n P REM PRT M/n M/P n/M M/n 2 n/P P1/P 17

甲醇发动机的排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437900.html, 甲醇发动机的排放研究 作者:韩文杰刘书萍赵洪旺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5期 摘要: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PM和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介绍了柴油、汽油和甲醇发动机在尾气排放处理方面采取的技术,并分析了甲醇燃料的理化特性。研究发现,在PM和NOX的处理上,甲醇发动机比较柴油机、汽油机更具优势。一汽靖烨发动机有限公司在甲醇机尾气处理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甲醇发动机;颗粒物;柴油机;机油机 中图分类号:TK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40437900.html,ki.kjycx.2016.15.109 1 PM2.5及其危害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该值越高,则表明空气污染越严重。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一般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危害较大的为后者。人为源又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其中,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比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工业生产、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1997年,世界银行预计有5万中国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在这份报告中发现,中国 的空气污染导致城市居民的寿命缩短了18年。 2013-10-17,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PM2.5会使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2 柴油机的排放及处理技术 柴油机排气的主要有害污染物有PM、NOX、HC和CO,其中,对环境影响较大且较难处理的为PM和NOX。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所谓“机内净化”, 是指改善燃烧,抑制PM、NOX、HC和CO以及醛类、多环芳烃等排放污染物生成的技术,改善燃烧的方法有燃料喷射时期控制、燃料高压喷射、燃料喷射率控制、燃烧室形状优化、废气再循环等;机外净化是指对发动机排出的物质在进入大气前进行处理,进一步减少PM、NOX、HC和CO以及醛类、多环芳烃等排放污染物的技术。 从燃烧角度解决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方式已经接近极限。目前,PM和NOX排放的大幅度 降低是在采用了几乎所有的现代柴油车技术(比如高压共轨等)的基础上取得的。在没有新技术出现的情况下,仅仅靠对已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来进一步减少PM和NOX的排放已较为困

简析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简析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石油短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各种高燃效、低能耗、低排放发动机的研发,因此,节能环保型的发动机将成为未来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动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并且仍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国内发动机市场近几年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面对世界石油资源日趋枯竭以及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十分重视发动机代用燃料的研究,如天然气、二甲醇以及混合动力等新产品在发动机上得到逐步的研发及应用。国内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专业的发动机制造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以求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外资企业也蜂拥而至,试图在前景光明的中国发动机市场分一杯羹。 性能先进优良、稳定性能好的发动机技术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打造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成为提升汽车质量品牌的关键之举。由于石油短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各种高燃效、低能耗、低排放发动机的研发,因此,节能环保型的发动机将成为未来大发展趋势。 1.目前我国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体现在: 1.1.我国的汽车发动机以外资、合资品牌为主,自主品牌发展缓慢因历史原因,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生产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虽然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微型车和商用车的发动机产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如涡轮增压技术、燃油电喷技术、高压共轨技术等核心仍掌握在外资手中。我国的轿车发动机大多是改革开放后从引进、合资开始起步的。例如一汽与德国大众、上汽与美国通用、一汽与日本丰田、北京与现代以及北京与奔驰等。而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华晨等企业,基本都是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特别在最近的5年之中,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但与合资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巨头相比,明显起步晚了。因此,不论从技术还是产量上,与外资、合资品牌相比,国产自主品牌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轿车发动机,外资、合资品牌约占70%的市场份额,而自主品牌轿车发动机只占30%的市场份额。 1.2.发动机产销逐年增长,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中汽协的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产销汽车发动机1671.91万台和1697.14万台,2011年发动机生产企业销售累计增长最快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增幅为59.30%;最小的是北京现代,增幅为11.09%。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发动机的产销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但发动机的产销量仍然集中在各大合

教你从汽车发动机参数看汽车(教你看懂汽车配置表—发动机)

教你看懂汽车配置表:发动机参数部分 出处:宁夏汽车网作者:李女士时间:2013-02-19 本期将向大家介绍发动机相关参数中的玄机。 ●排量(单位:mL) 活塞从气缸的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由于汽车发动机通常都有若干个气缸,所以发动机的排量就是所有气缸排量之和。

排量可以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很多技术指标。通常来说,在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的各自范畴内,排量和动力是成正比的,同时排量也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当今一台1.6L自然进气发动机已经可以与几年前的1.8L甚至2.0L发动机的动力相媲美,而燃油经济性则更加出色,这就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如果整体来看,现今增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做到了更优的动力性和更少的燃油消耗。总的来说,一台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代表了一辆车的定位,同排量发动机之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动力性(功率、扭矩)和油耗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进气方式 进气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进气和增压进气。由于自然进气发动机是利用气缸运行中所产生的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所以这种进气方式的发动机也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 也可以表示为“NA”。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发动机的排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关系的,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排量内尽可能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同时油耗和碳排放还能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就此引入了增压进气的方式。简单来说,这种进气方式就是在进气口前加装一个“增压风扇”,通过风扇的转动强制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进气量增大后,发动机电脑便可以适当的多喷油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当前增压进气的方式主要有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两种。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气流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增压器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来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然后再送入气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