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脑梗死高血压

(整理)脑梗死高血压
(整理)脑梗死高血压

高血压脑梗病例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田延良出生地:汶上县 性别:男职业:务农 年龄:62岁入院日期:2015-08-19 08:00 民族:汉记录日期:2015-08-19 15:00婚姻:未婚病史陈述者:本人 主诉:头痛头晕10年,头痛头晕加重伴右肢体不灵活4天余。 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胀症状,于当地卫生所测量血压200/100mmHg,未规律服药治疗,3年前因情绪激动出现吐语不清,无口眼歪斜,无流涎,无恶心呕吐,有头痛、心慌气短,无四肢活动障碍,就诊于汶上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塞”,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回家规律服用“尼福达”,“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药物。今天因头晕、头痛加重伴右肢体不灵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测量血压:150/100mmHg,门诊以“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差,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塞病史3年,无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传染病史。预防接种按当地。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久居此地,吸烟10支/天×30年,喝酒200ml/天×30年,现已戒酒戒烟4年,无其他不良嗜好,无冶游史。 婚育史:未婚,收养一女。 家族史:父母已故,家族中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 T36.70C P102次/分R 22次/分BP 150/100mmHg 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平卧位,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皮疹、皮下结节、蜘蛛痣,毛发生长与分布正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中隔无偏曲,通气良好,外耳道无分泌物,听力下降,乳突无压痛,口唇无紫绀,伸舌偏左,扁桃体不肿大,咽部无充血,发音清晰。

脑梗死三级训练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5分) 1.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 A.高血压B.脑动脉粥样硬化C.各种动脉炎 D.血压偏低E.红细胞增多症 2.脑血栓形成患者超早期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规定为: A. 6小时内 B. 8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3天内 E. 1周内 3.52岁,脑梗死后第3日出现意识不清,血压190/100mmHg,左侧偏瘫,脑压280mmH2O,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降压药 B. 扩张血管药 C. 尿激酶静点 D. 20%甘露醇静点 E. 小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 4.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那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A.发病6小时内B.CT证实无出血灶C.病人无出血素质 D.出凝血时间正常E.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 5.女患,62岁,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日后病情加重。血压148/80mmHg,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 A. 脑栓塞 B. 脑血栓形成 C. TIA D. 脑出血 E. 腔隙性脑梗死 6.下列哪根血管闭塞最容易导致偏瘫() A.小脑后下动脉B.大脑中动脉C.脊髓前动脉

D.小脑前下动脉E.大脑前动脉 7.女性,65岁,高血压10年,糖尿病8年,突发右上下肢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天。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脑CT未见异常,右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栓塞 E、脑膜炎 8.男性,61岁,3天前睡觉醒后发现视野范围缩小。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心脏正常,右侧同向性偏盲,言语正常,肢体肌力正常,感觉正常:() 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栓塞 E、脑膜炎 9.脑栓塞治疗的正确目标是:() A.控制脑水肿和预防脑疝 B.卧床休息 C.控制脑水肿,并治疗原发病 D.外科手术摘除栓子 E.应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 10.38岁女患,洗衣服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意识清楚,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心房纤颤,右侧偏瘫,右偏身痛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脑血栓形成 B. 脑栓塞 C. 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TIA 11.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 A、意识不清 B、肢体瘫痪 C、头痛 D、抽搐 E、脑膜刺激征 12.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无临床症状,是因为:() A、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B、对侧颈内动脉未闭塞 C、正常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支循环 D、双侧椎动脉未闭塞 E、颅内血管变异 13.瘫痪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脑梗塞与高血压

一、脑梗塞是怎么形成的 脑部疾病会患者的危害都是极大的,脑梗塞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对于脑栓塞很多人都有所听说,但是对其的认识可能不深。也不清楚患脑栓塞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请专家针对此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高血压与糖尿病也是导致脑梗塞的原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比正常人高7倍。所以,要注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免发生脑梗塞。糖尿病患者患脑梗塞的几率也明显比没有糖尿病者高出许多。 2、药物的使用也是引起脑梗塞的一种原因。另外,不规律的生活,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过大等,也会导致脑梗塞。有时病毒侵犯脑血管也可能引起脑梗塞。 3、吸烟和饮酒是常见的一种引起脑梗塞的原因。有临床研究显示,50%以上的脑梗塞患者会有长期吸烟及饮酒史。因为吸烟会引起血液中脂质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增高血粘度。饮酒会导致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梗塞发病多在安静休息时,常使人猝不及防。往往会导致患者的肢体瘫痪,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应知道脑梗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脑梗塞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心源性:占60%~75%, 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静脉反常栓子)等。 2. 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等;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脑栓塞。 3. 来源不明:约30%的脑栓塞。 1

心内科一例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药历

教学药历 建立日期:2019年1月26日建立人:

以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及碳酸氢钠片降尿酸;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调脂。 针对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高血压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烟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压药主要由5类药物组成:CCB、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该患者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立即进行降压药物治疗。指南中强调:降低血压是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做主要的原因。结合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同时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如能耐受,争取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药物选择应该考虑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疾患、依从性和禁忌症等方面进行。指南中推荐:2级高血压及以上或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物。该老年患者高血压3级,极高危,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考虑降压目标达标,初始选择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物是适宜的。 患者高血压伴有腔隙性脑梗塞,可选用利尿剂,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但考虑该患者有痛风病史,升尿酸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禁用。故可选用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患者可能有心绞痛,冠心病,β受体阻滞剂、CCB可以降低心机耗氧量,减少心绞痛发作,应作为高血压伴心绞痛的首选。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可以联合使用ACEI/ARB。但指南中指出,除非患者确诊心绞痛、冠心病,否则不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权衡利弊后,该患者可选用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等冠脉CTA明确诊断后在调整是否加用β受体阻滞剂。结合以上情况,老年患者、有腔隙性脑梗塞、心绞痛,冠心病、痛风。一方面要要考虑降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考虑降压的安全性以及对其他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如果要用联合方案,ACEI/ARB+二氢吡啶类CCB联合降血压治疗可能是适宜的。一方面ACEI/ARB阻止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生成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具有全面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作用。CCB类药物的加入,一方面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增加降压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松弛冠状动脉抗心绞痛,延缓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此外CCB产生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ARB抵消。短效CCB会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故应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其降压平稳,持久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顺应性高。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CC)公布的高血压指南中强调ACEI 类药物推荐用于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脑卒中等高血压患者中,而ARB 类药物未被推荐。由于ACEI 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故药师建议如果患者能够耐受ACEI ,最好选用ACEI+二氢吡啶类

一人一策高血压、脑梗死帮扶措施实施内容

一、治疗控制:1.由许婷每季度指导帮扶对象规范用药(吲达帕胺片,2.5mg,1次/d; 阿司匹林每次25mg,每天2次)。2. 由许婷每季度上门量血压、测血糖一次,监测用药控制效果。3.控制效果不理想的,由许婷联系上级医师来调整药物达到控制效果。 二、康复措施:由许婷每季度从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生活行为、体重控制等进行指导,利于疾病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每天饮水量 2000ml,饮食以清淡及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食物过多摄入。 2.运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自理,避免过度运动。 3.心理:疏导帮扶对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生活行为:戒烟限酒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5.控制体重 6.由许婷指导帮扶对象对疾病的简单管理,如:自己会测血压等。 三、预防措施:由许婷每季度入户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引导帮扶对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引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四、中医药措施:1.由许婷指导帮扶对象使用中医中药治疗与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如:桃红汤、血塞通软胶囊等。1.中药治疗:由许婷指导帮扶对象使用中医中药措施治疗促进康复。2.中医外治法:(1)敷肚脐法:黄芪、羌活、灵仙、乳香、没药、琥珀、肉桂各 10g,研细末,用醋调和成糊状敷肚脐,以麝香壮骨膏固定,然后热水袋敷 0.5-1 小时,次晨取下。(2)穴敷法:生附子、当归各 40g,羌活 60g,远志20g,威灵仙 90g,乳香、琥珀各 30g,没药 50g,蒜头若干。上药共研细末,每穴用药末 5g,用醋调成糊状,炒热敷于劳宫、涌泉穴上以麝香风湿膏固定,次晨取下。(3)药膳疗法: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 50 克,豆豉 150 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佳)150 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 1 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死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3.中医适宜技术:由许婷指导帮扶对象进行穴位按压,如:百会、风池、太冲、曲池。 五、政策宣讲:由许婷每季度入户对帮扶对象进行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医保报销政策及双向转诊政策的宣讲。 六、特需服务:由许婷根据需求对接相关部门提供送医上门、送人就医服务。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从哪些方面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入院的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情况:询问起病的时间、方式、有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和伴发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等。 (2)病因和危险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目前的用药 情况,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 (3)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是否合理,是否缺乏运动,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饮食,有无烟酒嗜好。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照顾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病人的心理反应,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 和对疾病治疗的支持情况。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T、BP、R、P、SPO2等有无异常。 (2)意识与精神状态: (3)头颈部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有无听力下降或耳鸣,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无失语等。

(4)四肢躯干检查:有无肢体活动障碍和感觉缺失;四肢肌力、肌张力状态;皮肤有无水肿多汗或破损。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血凝等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和MRI等 (二)脑梗死病人的急性期治疗要点: ①早期溶栓:发病后6小时内,纤溶酶、尿激酶、链激酶 ②调整血压: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的水平,一般不用降压药; 血压过低可致脑血流量不足,使梗死加重。 ③防止脑水肿:梗死范围过大或发病急骤时可引起脑水肿,应 尽早防治。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2~4次/天,连用7~10天。还可以使用地米、速尿、清蛋白。 ④抗凝治疗:主要是防止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复发、血栓的延 长及防止继发血栓的形成,促进侧支循环。低分子肝素钙,出血性梗死禁用。 ⑧脑保护治疗:降低脑代谢,纳洛酮、依达拉奉等 ⑤血管扩张剂 ⑥高压氧舱治疗 ⑦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 ⑨中医治疗:丹参、川穹嗪、葛根素 ⑩外科治疗: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高压危险时,可开颅切除坏死组织和去颅骨减压。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分析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5T16:47:47.8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8期作者:王俐高小清 [导读]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 84535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5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5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合并症的发生比例、患者满意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机体情况,明显降低合并症的发生比例、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护理 老年患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患者群体,伴随人口老龄化的严重,老年患者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28±1.13)岁;综合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4.78±1.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脑组织出血性疾病、急性心梗、重症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依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操作,主要是静脉穿刺药物滴注治疗、口服药物的发放,同时对留置导尿管和胃管的患者增加导尿管和胃管的护理干预。 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入院时同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全身疾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统计,并且进行记录。首先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饮食控制和管理,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能超过3-5g;禁止辛辣和高脂肪含量饮食,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增加高纤维饮食[1]。增加生活护理尤其是存在偏瘫的患者,注意保持床单被褥的干净整洁,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用药干预,对应用口服药和静脉用药的患者,每天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后进行药物的管理和发放,每天清晨督促患者口服用药。并发症护理干预,主要是对卧床患者和存在导尿管、胃管患者,注意防止褥疮治疗,同时对已经发生褥疮患者及时给予上药和局部按摩,避免褥疮持续发展。同时对没有发生褥疮患者定时给予全身按摩,对导尿管和胃管每天进行定时护理和清洁,注意预防尿路感染。心理护理干预: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关注和注意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释,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正确理解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方法,从而避免患者由于错误理解治疗和不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与脑栓塞等,就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得局限性脑组织得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从哪些方面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入院得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情况:询问起病得时间、方式、有无明显得前驱症状与伴发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等、(2)病因与危险因素:了解病人得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目前得用药情 况,就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 (3)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就是否合理,就是否缺乏运动,就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饮食,有无烟酒嗜好、(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照顾者对疾病得认识程度,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病人得心理反应,家属对病人得关心程度与 对疾病治疗得支持情况。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T、BP、R、P、SPO2等有无异常、 (2)意识与精神状态: (3)头颈部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就是否正常;有无听力下降或耳鸣,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无失语等。

(4)四肢躯干检查:有无肢体活动障碍与感觉缺失;四肢肌力、肌张力状态;皮肤有无水肿多汗或破损。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血凝等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与MRI等 (二)脑梗死病人得急性期治疗要点: ?①早期溶栓:发病后6小时内,纤溶酶、尿激酶、链激酶 ?②调整血压: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得水平,一般不用降压药;血压过低可致脑血流量不足,使梗死加重。 ?③防止脑水肿:梗死范围过大或发病急骤时可引起脑水肿,应尽早防治。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2~4次/天,连用7~10天、还可以使用地米、速尿、清蛋白、 ?④抗凝治疗:主要就是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得早期复发、血栓得延长及防止继发血栓得形成,促进侧支循环。低分子肝素钙,出血性梗死禁用。 ?⑧脑保护治疗:降低脑代谢,纳洛酮、依达拉奉等 ?⑤血管扩张剂 ?⑥高压氧舱治疗 ?⑦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 ?⑨中医治疗:丹参、川穹嗪、葛根素 ?⑩外科治疗: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高压危险时,可开颅切除坏死组织与去颅骨减压。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例分析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1:33:14.52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6期作者:丁妍[导读]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压、脑部CT、多普勒超声、MRI等手段最终确诊为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3级(很高危),并制定诊疗计划,然后科室内对案例分析讨论,提高业务素养。宿州市立医院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目的是通过报道一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医学工作者对脑梗死的认知。方法:对笔者所在见习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压、脑部CT、多普勒超声、MRI等手段最终确诊为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3级(很高危),并制定诊疗计划,然后科室内对案例分析讨论,提高业务素养。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病例资料: 患者,女,87岁,农民,因突发性头晕伴视物旋转7小时于2017年10月26日入住神经内科。患者刚入院时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感,耳鸣(有耳鸣病史,此次未加重),无头痛、呕吐,无面部、四肢麻木,小便次数加多。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达190/?mmHg,长期口服药物(厄贝沙坦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6)控制血压,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及药物过敏史。有股疝、白内障手术史多年。 入院查体:T 36.6℃, P 76次/分,R 18次/分,BP 16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双耳听力一般,反应迟钝,言语清晰,查体合作。头颅大小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甲状腺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四肢浅感觉对称无异常,指鼻试验,跟膝胫实验稳准,闭目难立征不合作。Dix-Hallpike诱发试验(-)。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30×1012/L,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290×109/L,白细胞4.58×109/L,3.96mmol/L,甘油三脂1.3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4mmol/L,血清脂肪酶216.5u/L,氯离子108.6mmol/L,钙离子2.04mmol/L。 辅检:头颅CT示:颅内多发性缺血,梗死灶。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斑块形成(狭窄率小于50%)。MRI示:双侧脑室旁白质及基底节区缺血、梗死灶、脑退行性改变。 一、讨论: 1、患者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3级(很高危)的依据:(1)87岁、女性、急性起病。(2)以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7小时为主证。(3)神清,反应迟钝,言语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四肢浅感觉对称无异常,指鼻试验,跟膝胫实验稳准,闭目难立征不合作。Dix-Hallpike诱发试验(-)。(4)头颅CT示:颅内多发性缺血,梗死灶。高血压诊断依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达190/?,入院时血压 160/85mmHg。 2、高血压与脑梗死是否具备关联性? 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所以该患者的高血压与脑梗死有一定关联性。 3、鉴别诊断:(1)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多于运动状态下发病,出现一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可伴有头痛、呕吐、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尤其是早期头颅CT有高密度灶有助于诊断,该患者显然可以排除脑出血的可能。(2)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或脑脓肿等病变也可以急性发作,但大多数发病相对较缓,甚至隐匿性发作,常伴有头痛或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制定诊疗计划:(1)脑保护、活血化瘀:胞磷胆碱及银杏叶提取物等。(2)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3)控制血压等支持及对症处理。(4)改善贫血:硫酸亚铁片、维生素C等。(5)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积极完善头颅磁共振、颈动脉彩超、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等。 三、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案例讨论,一是对脑梗死临床症状有全面的了解,二是对脑梗死的相关检查充分掌握,三是与脑出血等鉴别诊断有清晰的认识。科室内相互讨论,分析案例,极大的很高了业务素养,为以后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晓云等.儿童大面积脑梗死一例报告.临床误诊误治[J], 2011, 11(24):72-74 [2] 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关注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探求尽快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死亡和伤残之策[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 (3): 1-3.[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 (4): 246-257.

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程中的变化

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 程中的变化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梗死;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 生长抑素(SS)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均属于脑肠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参与认知、痛觉、行为、胃肠运动、血压调节、激素分泌、细胞保护等诸多功能调节〔1〕。文献报道,在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和脑脊液中的SS 和CCK8均呈显著变化〔2,3〕,但二者在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变化规律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实验着重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SS和CCK8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4年7月至2007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男32例,年龄55~78岁,平均(6 2.15±11.5)岁;女38例,年龄57~78岁,平均(62.65±5.5)岁。选择同期体检干部60例为对照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男28例,年龄55~77岁,平均(61.32±10.5)岁;女32例,年龄55~74岁,平均(61.36±7.5)岁。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证实。

1.2 方法患者分别于发病24 h、3 d、2、4、8 w时清晨抽空腹静脉血2 ml,置于预冷试管,内含0.5 mol/L EDTA Na2 30 μl、抑肽酶500 kIU,即刻4℃离心,4 000 r/min,10 min。分别吸取上清液,置-40℃储存备测。对照组在与患者对应时间点清晨空腹采血后同样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SS、CCK8含量,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SS和CCK8放免试剂盒购自第二军医大学。样品检测使用上海产SN682型放免检测分析仪。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患者急性期(24 h)血浆中SS和CCK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3 d)逐渐降低(P<0.01),但CCK8从第2周到第4周无明显变化(P>0.05),第8周仍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 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S (pg/ml)、CCK8(pg/100 ml)含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观察组24 h比较:2)P<0.01 3 讨论

脑梗死三级训练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共 20 题,每小题 5 分) 1.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 A.高血压B .脑动脉粥样硬化C .各种动脉炎 D.血压偏低 E.红细胞增多症 2.脑血栓形成患者超早期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规定为: A. 6 小时内 B. 8 小时内 C. 12 小时内 D. 3 天内 E. 1 周内 3.52岁,脑梗死后第3日出现意识不清,血压190/100mmHg左侧偏瘫,脑压280mmH2O 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降压药 B. 扩张血管药 C. 尿激酶静点 D. 20% 甘露醇静点 E. 小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 4.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那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A.发病6小时内B . CT证实无出血灶C .病人无出血素质 D.出凝血时间正常E .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 5 .女患,62岁,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日后病情加重。血压148/80mmH, g 意识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 A. 脑栓塞 B. 脑血栓形成 C. TIA D. 脑出血 E. 腔 隙性脑梗死 6.下列哪根血管闭塞最容易导致偏瘫() A.小脑后下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脊髓前动脉 D.小脑前下动脉 E.大脑前动脉 7.女性,65岁,高血压10年,糖尿病8年,突发右上下肢无力,说话不流利,逐 渐加重2 天。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脑CT 未见异常,右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

脑膜炎 8.男性,61岁,3天前睡觉醒后发现视野范围缩小。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心脏正 常,右侧同向性偏盲,言语正常,肢体肌力正常,感觉正常:() 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 塞E、脑膜炎 9.脑栓塞治疗的正确目标是:() A.控制脑水肿和预防脑疝 B.卧床休息 C.控制脑水肿,并治疗原发病 D. 外科手术摘除栓子 E. 应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 10.38 岁女患,洗衣服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意识清楚,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心房纤颤,右侧偏瘫,右偏身痛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脑血栓形成 B. 脑栓塞 C. 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 血E. TIA 11.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 A 、意识不清 B 、肢体瘫痪 C 、头痛 D 、抽搐 E 、脑膜刺激征 12.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无临床症状,是因为:() A、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B、对侧颈内动脉未闭塞 C、正常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支循环D双侧椎动脉未闭塞 E、颅内血管变异 13. 瘫痪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部感染 B、尿路感染 C 便秘D褥疮 14. 瘫痪肢体宜保持功能位,下列哪项 是 错误的:() A、膝关节伸直 B、腕关节稍背曲 C、肘关节屈曲D裸关节垂直, 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E、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1.NIH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第6次报告)临床证据证实,脑血管病伴随高血压时要给予降压治疗,但是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最好不给予治疗除非血压特别高,应等到病情稳定后再处理。即使给予降压治疗,也要缓慢进行,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当使用溶栓药物时,要仔细监测血压,当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5mmHg时,才考虑使用静脉制剂控制血压。2.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卒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1994年)脑卒中后,常常出现动脉血压升高,但是还没有建立理想的治疗方案。血压升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脑卒中后应急反应、膀胱充盈、疼痛、隐性高血压以及机体本身对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的生理反应。当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膀胱排空、疼痛控制和休息后,血压可自然下降。如果颅内压得到控制,血压也会下降。但是大多数患者血压不会下降。在重度高血压的情况下,降压治疗要谨慎,因为降压药物可能会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一般学者认为,大多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不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如果使用降压药物,应首选口服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平均血压>130mmHg或收缩压>220mmHg,建议谨慎给予降压药物。3.欧洲卒中促进会(EUSI)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建议(2000年)血压的监测和治疗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观念认为,每一个急性脑卒中患

者都应该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但现在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许多急性脑梗死患者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另外,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自动调节功能会存在障碍,而半暗带血流量明显依赖平均动脉压MAP。缺血性梗死区血流和脑组织代谢需求出现不平衡,导致脑组织损伤。因此,为了预防不可逆的脑损害,应维持rCBF在梗死阈15ml/100g脑组织/min以上。正常时,平均rCBF约为55ml/100g/min,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80~140mmHg时,rCBF保持不变。如果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CPP,可避免血压下降。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80mmHg,舒张压维持在100~105mmHg之间。对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维持收缩压在160~180mmHg,舒张压在90~100mmHg。从这一情况来看,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最好维持一定水平的高血压,但不是指极度的血压升高。当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时在某些医疗中心,尤其是北美地区,收缩压>240mmHg,舒张压>130mmHg,为早期药物治疗的指征,即使如此,血压也不能降得过快。在症状出现前1小时,下列指征提示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高血压性脑病。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前1小时给予降压治疗是危险的,因为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可直接降低梗死区域的rCBF。另外,由于慢性高血压造成

一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先后心衰、脑梗死、脑出血的自然进程

一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先后患右心衰竭、脑梗死、 脑出血的进展历程 ——高血压性左心衰竭引起右心衰预后不佳且进展迅 速 2020年12月11日去神经外科会诊一例病人。男性,79岁(出生日期1941-02-23),因意识不清而跌倒于2020-12-4入住神经外科。诊断为脑出血。CT提示右侧外囊内出血(大小4.2*1.8*2.5cm)(图1)。因左侧胸痛而要求会诊。诉阵发性左侧胸痛,局限于左乳头周围,局部有压痛,高枕卧位,表情呆板,语声低微。心电图:心房颤动,前壁导联r波递增不良(图5),肌钙蛋白0.1ug/L(0-0.01)。暂时不考虑心肌梗死,建议复查心肌酶及NT pro-BNP。为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疾病自然进程,遂复习患者既往病历资料。 2016年4月19日因右手不自主颤动6个月而入神经内科。颤动的特点: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偶有头晕,诊断为特发性震颤(愚按:内风)。 既往阵发性房颤病史20余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180/75mmHg。 心脏彩超(2016-4-19):左房轻度增大(左房内经、左室内经?),左室壁肥厚(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主动脉瓣增厚、

钙化、粘连,开放受限)(愚按:主动脉病变可能为高血压引起的退行性改变。根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考虑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此时右心尚未受累)。脑CT:脑萎缩。胸部CT:主动脉壁及冠脉壁钙化。颅脑MRI+DWI+MRA提示:双侧额叶、右侧顶叶、右侧岛叶多发缺血灶,脑萎缩,左侧大脑前动脉局限性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血流信号弱。双肾、肾血管及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血常规:Hb137g/L。 2017年8月13日因咳嗽、咯痰10余天,周身乏力5年,颜面浮肿2天入心内科。门诊心电图:心房颤动。心脏彩超:左心(左房51mm、左心室64mm)及右房增大(52*60mm),室间隔稍厚(11mm,左室后壁?),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反流,主动脉瓣、肺动脉轻度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PASP60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微量心包积液(前心包腔游离液体6mm),EF59.5%。(愚按:在16年左心房增大的基础上左心室内经开始增大,同时右心房受累)。肝胆彩超:双肾体力略缩小,右肾囊肿。CT:脑萎缩,心影略增大,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及冠脉壁钙化。心电图:心房颤动,前壁导联r波递增不良。化验:Hb123g/L。NT pro-BNP673pg/ml。(愚按:开始出现右心衰了,颜面浮肿为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2018年4月14日因心悸20余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5天入院。5天前下肢浮肿加重,伴有颜面部浮肿,尿少,活动后胸闷、乏力,无胸痛,无呼吸困难。化验:NT pro-BNP4600pg/ml(治疗后复查

脑梗死健康宣教

脑梗死健康宣教 主讲人陈扬 据统计,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45岁后均呈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明显,75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人近150万人年死亡数近100万人。脑梗死病人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一、什么是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 二、脑梗死的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常伴高血压,且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2脑动脉炎结缔组织疾病、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感染均可致脑动脉炎症,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3其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致血栓形成。药源性、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及极少数不明原因者。 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1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脑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出现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该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或梗死。 2血脂:高胆固醇血症能致动脉粥样硬化 3糖尿病:糖代谢异常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糖升高可引起脂代谢紊乱,同时引发组织蛋白非酶糖化,致血管壁弹性减低,阻力增加,管腔狭窄,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致凝血系统改变,易发生脑梗死。 4肥胖:过量摄入脂肪可直接导致肥胖,并成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脏病独立或有影响力的危险因素,与腰围和臀围的比例有关,与腹型肥胖有关。 5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脏病、高血压型心脏病、先天型心脏病及可能损害心肌的各种并发症均可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实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7倍,冠心病可促使脑梗死的发生和增加脑梗死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冠心病和脑梗死关系密切。心房纤颤也可使脑梗死危险性增加,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心源性危险因素。 6吸烟、饮酒:吸烟可使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壁的硬度,导致血管的舒缩功能和顺应性下降,加重动脉硬化形成并促使血管闭塞;焦油中的芦丁蛋白可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使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钙水平下降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血管损害致动脉硬化促进脑梗死形成;酒精也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而引起血管痉挛,促发脑梗死。 7饮食、生活方式及其他:饮食与脑梗死有关"如红肉、有机肉类、鸡蛋、油炸食品,经常使用猪肉炒菜等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盐摄入量过多一直都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抑郁、精神压力过大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四、脑梗死的危险信号

脑梗塞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1. NIH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第6次报告) 临床证据证实,脑血管病伴随高血压时要给予降压治疗,但是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最好不给予治疗 除非血压特别高,应等到病情稳定后再处理。即使给予降压治疗,也要缓慢进行,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当使用溶栓药物时,要仔细监测血压,当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5 mmHg时,才考虑使用静脉制剂控制血压。 2.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卒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1994年) 脑卒中后,常常出现动脉血压升高,但是还没有建立理想的治疗方案。血压升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脑卒中后应急反应、膀胱充盈、疼痛、隐性高血压以及机体本身对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的生理反应。当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膀胱排空、疼痛控制和休息后,血压可自然下降。如果颅内压得到控制,血压也会下降。但是大多数患者血压不会下降。在重度高血压的情况下,降压治疗要谨慎,因为降压药物可能会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 一般学者认为,大多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不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如果使用降压药物,应首选口服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 平均血压>130 mmHg 或收缩压>220 mmHg,建议谨慎给予降压药物。 3. 欧洲卒中促进会(EUSI)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建议(2000年) 血压的监测和治疗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观念认为,每一个急性脑卒中患者都应该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但现在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许多急性脑梗死患者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另外,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 rCBF自动调节功能会存在障碍,而半暗带血流量明显依赖平均动脉压 MAP。缺血性梗死区血流和脑组织代谢需求出现不平衡,导致脑组织损伤。因此,为了预防不可逆的脑损害,应维持rCBF在梗死阈 15 mk/100 g脑组织/min以上。正常时,平均rCBF约为55 mk/100 g/min,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80~140 mmHg时,rC BF保持不变。如果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 CPP,可避免血压下降。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80 mmHg,舒张压维持在100~105 mmHg之间。对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维持收缩压在160~180 mmHg,舒张压在90~100 mmHg。从这一情况来看,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最好维持一定水平的高血压,但不是指极度的血压升高。当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时 在某些医疗中心,尤其是北美地区,收缩压>240 mmHg,舒张压>130 mmHg,为早期药物治疗的指征,即使如此,血压也不能降得过快。 在症状出现前1小时,下列指征提示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管理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管理 脑梗死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持久、最强有力但也是可以纠正的因素。降压治疗在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积极作用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予以支持[1]。但脑梗死急性 期患者应怎样控制血压,急性期什么时候开始降压,什么水平降压,降压到什么水平为最佳,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血压管理状况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脑梗死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108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已知有高血压病史54例,其中47例从未服用降压药或不规律服用 降压药,仅有7例规律服用降压药,入院时血压升高86例(79.6%)。根据1998年9月世 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高血压联盟重新修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SBP≥140mmHg和(或) DBP≥90mmHg定义为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压范围68-232/52-132mmHg(1mmHg=0.133Kp), 平均(146±21)/(90±16)mmHg,10例(9.3%)的患者SBP≥220mmHg,13例(12.4%)的患者DBP≥120mmHg,11例(10.2%)的患者SBP<110mmHg。84例患者出院后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住院患者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遵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 指南2010控制治疗。 1.2 血压测量方法:测量血压采用标准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仰卧位时右上肢肱动脉血压,每次测量血压2次,中间间隔1分钟,使袖带内空气排空,计算平均值,作为当天血压。入 院时血压作为第一天血压,以后连续6天在相同时间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第一天与第二天 血压差值作为入院24小时血压下降值。 1.3 治疗方法:SBP≥220mmHg或DBP≥120mmHg患者入院24小时内可静点硝酸甘油等迅速 平稳降SBP 20%,降DBP 10%,SBP≤200mmHg或SBP≤110mmHg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情况。SBP <110mmHg患者可适量输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升压等,保证患者收缩期血压维持在 140mmHg左右。入院后第二天至第七天内收缩压维持在130-150mmHg,舒张压维持在80-100 mmHg。一周后口服降压药物常规降压到正常。 1.4 疗效判断标准:入院时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判定患者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1月时再次评定。均由神经内科专科医生判定。计算症候积分减少比。显效:70%≤症候积分减少<95%;有效:30%≤症候积分减少<70%;无效:症候积分减少<30%。 2 结果 发病一月后观察疗效,显效58例(54%),有效43例(40%),无效7例,无效包括1例 死亡(6%),总有效率达94%。 3 讨论 脑梗死急性期,约70%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2],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梗死后的应 激性反应,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焦虑紧张及机体对脑缺氧的代偿反应等,其升高 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及部位及患者发病前是否患高血压病有关。血压适当增高对于保证脑梗死 急性期脑灌注是有益的,急性脑梗死病灶分为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是个动态的病理 生理过程,缺血半暗带内脑组织损伤具有可逆性,故在治疗和恢复神经功能上半暗带有重要 作用,决定患者生存质量,这些治疗措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包括再灌注时间窗(RTW)和神经保护时间窗(CTV)。一般认为RTW为发病后3-4小时,不超过6小时,在进展性卒 中可适当延长。急性期血压适当升高对脑梗死病灶缺血半暗带区保证供血是有益的,在RTW 内维持一定血压是必须的,血压过低缺血半暗带区灌注就会减少,缺血中心区会不断加大, 但血压过高又会导致局部出血及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后果,有研究提示: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