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比例尺的几道典型例题

有关比例尺的几道典型例题
有关比例尺的几道典型例题

[经典例题2] 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 .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 .图乙的比例尺为l :400000

C .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 .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经典例题3]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经典例题4]

①在图2-2 中,A 地在B 地的 方向。

②读图2-3,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和公路走向的变化。

[经典例题5]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 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

C.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 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

图2-3

图2-2

[经典例题1]读某地等高线图,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

A、(40M,50M〕

B、(45M,60M)

C、﹝50M,60M)

D、(50M,55M)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经典例题2]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①题。

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洼地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2-6

[经典例题3] 读图2-8,判断在下面四图中,坡度最陡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91aixue)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

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正确求出地图或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复习 (1)填空 1千米 =()米;1分米 =()厘米;1米 =()分米;1厘米 =()毫米;30米 =()厘米;300厘米 =()分米;15千米 =()厘米;40毫米=()厘米 (2)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1、如果ab=5,那么a和b成( ) 2、如果x=6y,那么x和y成( ) 3、已知 a b 9 ,则a和b成( ) 4、当4÷x=y时,x和y成( ) 5、如果 a b 6 5 ,a和b成( ) 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1)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1)一幅图的()距离和()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2)()︰()=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3)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例1: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过关精炼: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50km=1cm:( )cm=1:( ) 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尺 例2:一个cpu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过关精炼: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知识总结:像4:1、6:1这样后项为“1”的比例尺称为放大比例尺。 点击突破1: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知识点二:比例尺的形式 线段式: 数值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案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提问引入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 么方向?假如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 条路线最近?(同学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 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这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 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 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 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练习]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初中地理练习试题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相关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巩固强化 1.在地图上,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数,叫________,也叫缩尺。它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式。 2.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 3.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_____;②在有指向 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和来定方向,经线表示__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4.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_______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叫_______。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1∶1000 B.1∶10000 C.1∶500000 D.1∶30000 6.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是 ( ) 1∶1000 B.1∶250000 C.1∶100000 D.1∶30 7.A、B两点图上距离是3.75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1875米 B.187500米 C.75米 D.1875厘米 8.将八百万分之一的台湾地图,放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比例尺是 ( ) A.1∶16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C.二百万分之一 D.1∶40000000 9.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0 迁移拓展 10.读某村平面图2-3回答: (1)图中确定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 (2)秀峰山分别位于李庄和王庄的哪个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向______流。 (4)汽车顺着公路从A到C,途中行进的方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数学复习-比例尺(含练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七) 主要内容 比例尺、面积变化、确定位置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5、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6、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考点分析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 =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3、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一定的倍数(n )放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n 1)后,放大(或缩小)后与放大(或缩小)前图形的面积比是n 2:1(或1:n 2)。

4、知道 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5、根据物体的位置,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位置。画的时候先按方向画一条射线,在根据图上距离找出点所在的位置。 6、描述行走路线要依次逐段地说,每一段都应说出行走的方向与路程。 典型例题: 例1、(认识比例尺) 王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40米,宽30米。把这块菜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在平面图上长4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菜地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分析与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40米 = 4000厘米 3厘米 = 0.03米 40004 = 10001 3003.0 = 30003 = 1000 1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0,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写成 10001,仍读作1比1000。 点评: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题目。做的时候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末尾0 的问题:一是米、千米化成厘米的时候要在米、千米那个数的末尾加上2、5个0;二是在求比例尺的结果时要注意0的个数。多数一数、想一想,是不会有错的。 例2、(对比例尺的理解及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 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 分析与解: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0 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10米。

2020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比例尺考试题型及答案

2020年小升初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专项练习 一、对号入座。(22分,一空2分) 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 的()倍。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 ,那么图 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实际距离5毫米,图上距离10厘米,比例尺是()。 5.把一个长方形按1:3进行缩小,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宽()。 10.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二、选择:(8分) 1、第二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 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 B、1∶1500 C、1∶500 D、1:100 2、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200千米,在 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0 厘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 A、1:1000000 B、1:100000 C、100000:1 D、10000000:1 3、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 2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 1000000 :1 B、1000000:1 C、 1000000:1 D、1:1000000 4、扬州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千米,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000000 :1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0 三、解决问题:(63分,一题7分) 1.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 上距离是12厘米,已知甲乙两地实际 距离是4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1.21-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课标导航】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3.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重点难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基础探究】 一、地图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二、地图的三要素 (一)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距离比______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尺以外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 4.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方法有: ①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______,如1/10000>1/100000; 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______;反之,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就越______。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1-1/4)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有关比例尺的几种题型及解析

有关比例尺的几种题型及解析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大纲要求,地图上的比例尺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下面列举几种有关比例尺的几种题型。 题型一知其他,求比例尺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比例尺大小的选择 例1.绘制一幅北京市旅游图,选择下列哪一种比例尺,图上内容最详细() A.1/250000 B.1厘米代表50千米 C.1:50000 D.二百万分之一 【解题思路】依据规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北京市旅游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较详细,因而应该选择比例尺比较大的。通过比较,可知1:50000比例尺最大,所以选1:50000。 【答案】C 例2.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应当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解题思路】从表面上看,题目中没有直接提供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就需要从题目中进行挖掘。首先将25平方千米的面积数,按照正方形或圆形,求出其边长为5千米或2.82千米,即为计算所需的实际距离。然后利用题目中四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四个图上距离,依次为0.5厘米、1厘米、1000厘米、50厘米。不难看出:前两个图上距离太小,第三个又太大,按这样的比例尺绘制的地图,都不能满足特种兵小分队活动的需要,只有第四个大小适中,既便于携带,又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答案】D 二、比例尺大小的计算 1.直接给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没有直接给出,需要经过一定的计算才能求出。 例3.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比例尺精选题型

比例尺 1、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千米? 2、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 应画多少厘米? 3、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 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6、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0 40 80 120 160千米,甲乙两城在 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 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7、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 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8、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 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9、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 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13、甲乙丙三种商品总价值为5800元。按数量,甲与乙的比是1:2,乙与丙的比是1:2.5;按单价,甲与 乙的比是3:2,乙与丙的比是4:3。三种商品各值多少元? 14、在一张世界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2100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如果把 这个数字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应该怎样画?请你画出来。 15、一种机械手表上的螺丝直径是4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3.2厘米,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7、在一张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6厘米,已知这张图纸的比例尺子是 1 100 ,求这个零件的实际 长度是多少米? 1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

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

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经典易错题型.docx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 下册 ) 比例经典易错题型 一、比例 1.某校园长240 米、宽180 米,把平面图画在一张只有 3 分米长、 2 分米宽的长方形纸上,那么选择 ()作比例尺比较合适。 A. 1: 100 B. :1 1000 C. :1 2000 D. :1 5000 【答案】B 【解析】【解答】240 米 =2400分米,3分米: 2400分米 =3:2400=1:800 ; 180米 =1800分米, 2 分米:1800分米 =2:1800=1:900 ; 1:800 和1:900接近1:1000. 故答案为: B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方形纸长 3 分米、宽 2 分米,与校园实际 长240 米、宽 180 米的比分别是 1:800 、1:900,用这两个比例尺中的任何一个来画图,都不 合适,因此选择 1;1000 画出的图大小合适。 2.已知A. a 乘 5a: b=c: d,若将 b 乘 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B. c 除以 5 ()。 C. d 除以5 【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a: b=c:d ;所以 bc=ad; bx5xc=ax5xd; bx5xc÷5=bc=ad 故答案为: C 【分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bc=ad,若将 b 乘 5,等式左边扩大到原来的 5 倍,若d 除以 5,等式的右边缩小到原来的.因此,等式不成立,即比例也不成立。 3.如图,三角形中 a 边上的高为b, c 边上的高为d。根据这些信息,下列式子中,()不成立。 A. a: c=d:b B. :a c=b: d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 是不成立的。 故答案为: B。 ab= cd,所以ab=cd,所以a: c=b: d

比例尺练习题及答案

比例尺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1. 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 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3. 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 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1:4000000,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 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6. 在比例尺是1 :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 7.2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7. 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3毫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8. 在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乙地时是什么时间? 9. 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10.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请把题目抄在家庭作业本上再进行练习 答案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5*3000000=22500000cm=225Km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长=120*100*(1/4000)=3cm 图上宽=8*100*(1/4000)=2cm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cm/5mm=4/0.5=8:1 4.先求出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40*1000*100)=1:4000000 地图上相距18厘米的两城间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8/(1:4000000)=72000000cm=720Km 丙丁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660*1000*100*(1:4000000)=16.5cm 5.实际长=6*2000=12000cm=120m 实际宽=4*2000=8000=80m 实际面积=实际长*实际宽=120*80=9600m2 6.甲乙两城的实际距离= 7.2*2500000=18000000cm=180Km 时间=180/80=2.25h 7.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cm/3mm=12/(0.3)=40:1 8.甲乙两地实际距离=3.6*2000000=7200000cm=72km 时间=72/30=2.4h=2小时24分钟,到达乙地时间是10时24分,即上午10:24 9.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4*12000000=48000000=480km,在1:8000000的图上的图上距离是48000000/8000000=6cm 10.实际长=3*500=1500cm=15m 实际宽=2*500=1000cm=10m (1)图上面积=3*2=6cm2 实际面积=15*10=150m2 (2)图上面积/实际面积=6cm2/150m2=6cm2/(150*10000cm2)=1/250000=(1/500)2 发现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的平方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案示例(三)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地理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和方向。 2.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媒体 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投影片“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二龙路地区图”,“实验中学本校平面图”;“罗盘定向图”,“北极星定方向图”,“利用钟表和太阳定方向图”,“利用建筑物定方向图”,“利用植物定方向图”,“利用月相定方向图”;“北京交通图”10张;“圆明园遗址导游图”及课本插图。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讲地图及其比例尺,第二课时讲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三课时讲地图的方向(本教案为第三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学习指导法、分组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任何一幅图总有特定的已知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填图最重要的已知条件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图例注记和方向。有了这三大读图要素,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收集到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暂停在“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图”上,提问学生从此图上可以收集到哪些有用的地理信息? 【活动】这是一张小比例尺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这张图表示的范围较大,表示的内容较粗略;这是一张专题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简况,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分类、名称、位置、各景点的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它还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间的方向,如杭州西湖在北京故宫的东南方向,而桂林山水在北京故宫的西南方向等。 【转折】地图是怎么告诉我们“地图上的方向”呢? 【讨论】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三、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地图上的方向”,暂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提问学生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向呢? 【板书】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北方) 【练习】(1)“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2)课本插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3)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得到气象报告,知道台风要来了,将要到达下列地区: 在练习册上绘出台风路径并说出船员们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转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在图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吗? 【投影】“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在图上找出初一(8)班教室,并说出它在实验中学分校的方向。 【投影】“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在图上找到讲台,并说出你们在初一(8)班教室是朝哪个方向?请D4号座位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你东北方向同学的名字。 【投影】“二龙路地区图”,在图上找出实验中学本校和实验中学分校,并说出你们由分校到本校的行走路线和方向。

小学数学比例尺易错题型

比例尺 易错点1 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没有统一,出现千米与厘米的改写错误 例 1 在一幅地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 千米,则比例尺为() A 1:60 B 1:600 C 1:60000 D 1:6000000 错解C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时,千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错了。60 千米=600000 厘米,比例尺是1:6000000 正解D 纠错心得求比例尺时,请记住单位之间的改写进率。1 千米=100000 厘米。 易错点2 在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中,没有分清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例2 一种精密零件长5 毫米,把它画在图纸上,图上零件长12 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4 B.5:12 C.12:5 D.24:1 错解A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把一种精密零件长5 毫米当作图上距离,把图上零件长12 厘米当作了实际距离。12 厘米=120 毫米,比例尺=120:5=24:1 故这张图纸的比例尺为24:1。 正解D 纠错心得在求放大比例尺时,一定要分清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易错点 1 没有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例1 判断。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缩小为原来的1/5,它的大小变了,形状也变了。 错解√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缩小为原来的1/5,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5,大小变了,但是它的形状没变。 正解? 纠错心得“放大”或“缩小”是指图形每边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图 形的形状不会变。 易错点2 不清楚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周长面积的影响 例 2 判断。 把一个正方形按照2:1 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 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 倍。 错解√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弄清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前后变化一个正方形按照2:1 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周长的规律扩大到原来的2 倍;面积应该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正解?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

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 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作者:————————————————————————————————日期: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正确求出地图或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复习 (1)填空 1千米 =( )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 米; 1厘米 =( )毫米;30米 =( )厘米;300厘米 =( )分 米; 15千米 =( )厘米;40毫米=( )厘米 (2)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1、如果ab=5,那么a 和b 成( ) 2、如果x=6y ,那么x 和y 成( ) 3、已知a b 9,则a 和b 成( ) 4、当4÷x=y 时,x 和y 成( ) 5、如果 a b 65,a 和b 成( ) 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1)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1)一幅图的( )距离和( )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 )︰( )=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 ) (3)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 ),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例1: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的比。 过关精炼: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50km=1cm :( )cm=1:( ) 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 尺是( )。 4)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 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尺 例2:一个cpu 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知识分享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 总结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正确求出地图或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复习 (1)填空 1千米 =()米;1分米 =()厘米;1米 =()分米;1厘米 =()毫米;30米 =()厘米;300厘米 =()分米;15千米 =()厘米;40毫米=()厘米 (2)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1、如果ab=5,那么a和b成( ) 2、如果x=6y,那么x和y成( ) 3、已知a b = 9 ,则a和b成( ) 4、当4÷x=y时,x和y成( ) 5、如果a b = 6 5 ,a和b成( ) 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1)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例1: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过关精炼: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50km=1cm:( )cm=1:( ) 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尺 例2:一个cpu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过关精炼: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知识总结:像4:1、6:1这样后项为“1”的比例尺称为放大比例尺。 点击突破1: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

比例尺、方向、图例

区域地理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一(文科)使用日期:2016年6月21日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和认识常见的图例。 【重点难点】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案 (一)比例尺 1、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有三种)A为_________式, B为_________式,C为_________式。 3、大小比较: (1)数字式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线上的实际距离(看纬度差) 与图上距离来比较比例尺大小。 【针对训练1】 ①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200000 1 B. C. 1:100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②下列四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在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内容越。 (2)在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地理事物越简略。 【针对训练2】 ①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②小范围一般用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军用地图); 大范围一般用比较尺(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右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1:8000000放大1倍,则新比例尺为 比例尺1:900000放大到(原来的)3倍,则新比 例尺为 7、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针对训练3】 ①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②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新比例尺是,若放大到4倍, 则新比例尺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3/4,则新比例尺变 为,若缩小到1/4 则新比例尺是。 大洼高中(重点部)高一地理导学案 26° 25° 3°4° 甲 11°26′ 丙 11°25′ 25°30′ 25°29′25° 20° 0° 5° 丁 10° 5°10° 乙 15°

六年级下学期 比例尺与图形的缩放完整版知识点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考点五、比例尺 【基础知识回顾】 1、比例尺的定义: 1、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或者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如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写成100000000 1 (2)线段比例尺:比如,一副背景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的,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在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3)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如:将这样的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手机距离 =1厘米:50千米 =1厘米:5000000厘米 =1:5000000 3、注意的点: (1)为了计算方便,我们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者后项为1的形式 (2)比例尺不仅有缩小比例尺,还有放大比例尺,如在制作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表示实际距离的1厘米图上距离就2厘米,把零件放大了画在图上。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知二求一 (1)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练习五】 一、填空题 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与()的比。 2、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可以分为()和()两种。根据

图上距离是将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比例尺又可以分为( )和( )两种。 3、A 城到B 城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图纸上,应该画( )厘米。 4、在一幅地图上面,10cm 的线段表示5000km 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5、在比例尺为5:1的图纸上,某零件的图上长度是2cm,那么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为( )mm. 6、一种精密零件放大后绘制在图纸上,比例尺看不清了,王师傅只记得这幅图纸的比例尺不是1:20,就是20:1,这幅图纸的比例尺应该是( ) 7、一种精密零件实际长2mm ,画在图纸上长4cm ,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8、在比例尺是14000000 1的地图上量得长江全长是45厘米,长江实际上全长大约是( )千米? 9、武汉有轨电车T1线是华中地区首条现代化的有轨电车,从得胜港站开往车轮广场,线路全长16.8千米,如果把运营路线画在比例尺上是1:6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 )厘米。 10、下面是一幅线段比例尺:将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二、判断 1、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 2、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成正比例。( ) 3、比例尺的前项一定小于后项。( ) 4、一个精密的零件,长7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8:1.( )。 5、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0米。( ) 6、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是4.5厘米,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9000000千米。( ) 三、解决问题 1、从武汉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全长是1068.8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条铁路线长是16.7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一幅零件图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4m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