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生态学4个发展阶段:1)生态学知识积累阶段: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3.生态学分支有:(农业生态学)、作物生态学、家畜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昆虫生态学。

4.生态环境问题16个:人口激增、土壤流失和退化、沙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健康恶化、贫困加深、自然灾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滥用化学品、物种危机、能源危机、海洋污染、工业事故多和军费开支大。

5.农业生态学定义: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6.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淡水、海洋、农业等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生物结构

1.种群概念: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称。

2.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四周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促进和抑制作用。

3.种群间的相互作用:1)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2)正相互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3)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化感作用、植物诱导抗虫性与三营养关系、动物信息素、植物与草食动物间的化学相互作用。

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部分2)具有一定的结构: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5.主要群落类型: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6.群落主要结构:1)群落的水平结构:2)群落的垂直结构3)群落的时间结构:4)群落的交错与边缘效应。

7.演替类型(据开始时地段的性质分):(原初演替、次生演替)、(旱生演替、水生演替)。

8.生物多样性定义: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主要有:基因多样性、特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综合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能物流的联系。包括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

2.三种农业区位:自然区位、杜能的农业经济区位、生态经济区位。

3.垂直结构概念: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专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即指在一定单位面积土地(水域或区域)上,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农业生物的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建立由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养殖的生态系统,从而高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增进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物质产量,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的统一。)

4.垂直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垂直)立体模式有:农田立体模式、水平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

5.农田立体模式有:1)农作物间作:2)稻田养鱼:3)稻萍鱼:4)农田种菇:5)基塘系统。(另:间作方式有:玉米和大豆、小麦与棉花、玉米与甘薯、玉米与棉花、小麦与蔬菜、芝麻与甘薯等)

6.水体立体模式:1)鱼的分层放养:2)鱼牧结构:3)鱼蚌混养、鱼鳗混养。

7.食物链:是指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主要内容: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

8.食物链的类型:1)捕食食物链:2)腐食食物链:3)寄生食物链。

9.食物链的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

10.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有:1)间作、轮作、套作、轮养、套养等。

11.作物套作类型:1)小麦套玉米:2)麦-棉-绿肥间套作:3)作物与蔬菜套种:4)果农套作,以短养长。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遵循的基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效率和能量流动定律(描学能量的传递方向和转换关系的规律);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为无序走向有序。

2.初级生产: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贮存起来的过程。

3.不同作物初级生产力比较:C4植物>CAM植物>C3植物

4.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途径:1)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增加系统的生物量通量或能通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2)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

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3)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4)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小养分水分制约:5)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6)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5.次级生产:(指异养生物的生产)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6.次级生产的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4)种养结合、农牧互促,有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增加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并有助于建立种—养—加—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7.次级生产力的改善方向: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畜。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小维持能和其他消耗。4)推广鱼畜禽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8.生态系统辅助能类型:自然辅助能和人工辅助能。

9.生态效率:指食物链各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

10.生态金字塔: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的塔形分布。(研究生态金字塔,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调控食物链上的营养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物流

1.物质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沿着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生态组合之间发生着固定、吸收、释放、迁移、转化,并最终返回到环境中。

2.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两类:1)贮存库:容积较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的环境库。2)交换库:容积较小,物质交换活动活跃,一般为生物成分。

3.物质循环三种类型:1)水循环。2)气体循环。3)沉积物循环。

4.人类对水循环的干扰:1)植被破坏削弱了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入渗过程,减小了土壤的库容,导致了水土流失及江河下游的季节性旱涝。2)围湖造田以及排干沼泽、冬水田、低湿地等,使地表的蓄水,调洪,供水功能缩小,引起地区性的旱涝加剧。3)兴建大型的截流、蓄水、引水、

灌溉工程,可改变整个流域的水平衡和水环境,导致相应的生态演替。4)过度开采地表和地下贮水库,使江河干涸,地下水位出现漏斗,海水入侵等异常现象。

5.碳的来源是二氧化碳,碳主要贮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和水圈及岩石圈几个库中。(生物圈的碳循环主要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变成有机物,并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被植物和动物所消耗,最终通过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燃烧又使碳以CO2形式返回大气中,再加入上述循环的全部过程。)

6.温室效应:由有类似温室的作用的温室气体产生的效应。温室气体:CO2、CH4、N2O、臭氧、氯氟碳、水蒸汽等可短波辐射的气体。

7.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通常是在土壤,植物,畜禽和人类这样4个养分库之间进行的,同时,每个库都与外部系统保持多通道的输入与输出流。

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

1.农业资源: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分类: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据资源的直接来源分)。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据资源的属性分)(是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分类)

2.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1.信息系统包括产生信息的信源,传输信息的信道和接收利用信息的信宿。

2.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植物的花通过其色、香、味来吸引传粉昆虫。植物的果实则通过其色、香、味来吸引播种子的鸟类。

3.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联系:领域性动物,如雄豹,常在领域边缘用自己的尿作为警告同类不要侵犯的信息。有200多种昆虫可以向体外分泌性信息素,异性同种昆虫只要接受到数个这种信息分子,就可以产生反映,并追踪到信源,进行交配繁殖。

4.经济外部性问题:经济核算中忽略了在系统外部的,由全社会和全球承受的成本与收益,分为成本的外部性和收益的外部性(收益外泄)。

5.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产定价方法:1)市场价格法:产品价值=产品量*市场价格。2)生产力评价法。3)替代成本法。4)间接机会成本法。5)替代市场法。6)旅行费用法。7)财产评估法。8)工资差异法。9)防护开支法。10)问卷调查法。

8.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防治:1)重金属污染: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A、发展清洁工艺,加强“三废”治理(最有效措施)。B、严格执行污灌水质和污泥施用标准。C、提高土壤

的缓冲性能和自净能力。D、加强土壤水分管理,调节土壤Eh。E、施用改良剂(石灰、堆肥、鸡粪等),降低其活性,减小其向植物体内的迁移。F、用客土、换土和水洗的方法减轻其危害。

G、通过植物(花卉、麻类作物)吸收来减小土壤的重金属污染。2)农药污染:A、加强农药使用的立法管理(如规定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B、大力开发高效、低毒、安全性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农药。C、利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如天敌引入,抗性品种培育等。D、改进农药制剂的剂型及喷洒技术。E、其他治理技术:如施入吸附剂以增加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减轻农药对作物的污染。3)氟污染:氟是构成地壳的固有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火山活动和人类工业生产。A、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小氟的污染源与途径。B、在气态氟排放源影响范围内,广种吸氟能力强的树种(青杨、女贞、香樟)。C、北方含碱性盐类地区施用石膏,南方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D、改善土壤渗透性能。E、严格控制食物或饲料中的含氟量。4)畜禽粪便污染:在嫌气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恶息成分。对畜禽粪便的处理:A、用作肥料。B、用作饲料。C、用作培养料。

D、用作能源。5)兽药与饲料添加剂污染:主要是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使用用量等进行明文规定和具体说明,并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6)污水灌溉的环境问题:制定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把灌溉污水的水质水量限制在容许范围内。7)固体废弃物污染:将固体废弃物进行能源回收和物质回收,将废弃物制作肥料、饲料、燃料、发电等。

第八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1)生存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2)自古以来,维持自身和家庭的延续和昌盛便是同人类本能有关的重要的行为准则。3)资源利用方面,有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思想。4)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一条以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人类不得不从发展战略角度重新考虑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其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即如何将全部资源中的一部分合理加以收获,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可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和谐性原则。6)协调性原则。7)需求性原则。8)安全性原则。9)高效性原则。10)参与性原则。

4.农业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5.现代农业主要特点:运用发达的工业能力,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

6.替代型农业有:生物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立体农业等。

7.新的农业生产模式:1)回归型农业。2)替代型农业。3)持续性农业。

8.可持续发展的五个衡量指标:1)污染排放和废物排放量是否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2)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它的可再生速率?3)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式对它的替代速率?4)生产收入是否超过成本,并使人民收入持续增加?5)食品供应是否满足人口的基本需求?

9.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生物技术、资源节约型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不可再生资源替代技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信息技术等。

第九章:中国的生态农业

1.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1)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2)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3)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4)劳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5)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2.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1)它是中国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思想和具体行动,它强调维持农业高额生产力的基础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生态农业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3)作为一套经济而高效的农村实用技术,是资源节约型农业道路。

3.生态农业模式:基塘模式、庭院模式、林粮间作模式、节能改燃模式、腐生食物链模式、高畦深沟模式等。

4.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必定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优势巧妙地解脱环境中的关键性制约,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节,使得农业在资源利用率、投入转化率和综合效益方面都创造出1+1>2的系统整合优势。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雨(主要来源是SO2和氮氧化物)(大气中的SO2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

2.生态系统类型:1)陆地:森林、草原、农田生态系统。2)水域:淡水、海洋生态系统。

3.种群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最基本。2)空间特征。3)遗传特征。4)系统特征。

4.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河流湖泊中称水华,在海洋中称赤潮)。

5.能量流动特征: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渠道。2)能量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3)食物链越短,可供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考点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因素较简单,稳定性较差。

4. 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人类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取食物、纤维、畜产品、

果蔬产品,而且往往有一部分远销他地,从而将这些农畜产品中所含能量和物质脱离该

系统。

5. 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较高。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生种主要是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牧草、果木、家畜、家禽等,它们是经过人类长期有目的选择,具有优良丰

产性状的物种类群,人类总是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保持其优良种性及高的生产力。

6. 农业生态系统常采用人工调控和自然调控相结合的“双向调控”措施,多属外部调

控。

2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有哪些?

答:1.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投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有太阳能和辅助能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1)目标性产出和非目标性产出.农业生态系、机械、烯油统的目标性产出指人类组织某项农业活动所希望获得的产品输出:(2)食物能产出和非食物能产出。在农业生态系统输出的总能量中。按照人类的要求分为食物能

和非食物能两类。

3 简述种间关系在生产中应用?

答:(一)农林作物的配置、组合搭配及人工混交林的建立农作物之间的间作、混作和套种,以及农作物与林果的间作和人工混交林的建立,都是利用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的互容的特点,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达到充分利用光,热、不、肥(营养)及生长季节等资源条件,提高光合效率,获得较高的生产力。(二)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关系(三)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除杂草。

4 简述水生演替系列。

答:(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t最初水体很深,因光用和空气的缺乏没有体形较大的绿色植物,只有一些漂浮生长的浮游植物。

(2)沉水植物阶段:由于浮游生物残体稻秧驭和湖岸陆地上冲刷所带来的矿物质颗粒。天长日久逐渐使湖底抬高,这时首先出现的是轮藻属植物,它是湖底深地上的先锋植物群落。之后其它藻类流水植物相继出现并生长。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变浅,浮叶根生植物出现,如睦莲科的莲等,这类植物的叶密集于水面或水面以上,使水下光照条件变得不利于沉忒植物的生长,使之下沉到深水部位生长。浮叶根生植物体形较大,聚积的有机物使湖底抬高过程加快。

(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由于水层的继续变浅,直立永生植物出现,主要有芦苇、

香蒲、泽泻等,它们的根茎发达纠缠纹结,使湖底很快被填平,开始露出水面与大气接触,具有了陆生环境的特点。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抬升出水面的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壤水分近于饱和,于是一些莎草科与禾本科的湿生植物开始生长并形成群落。在干旱地带,由于蒸发强烈,土壤很快变干燥,水位下降,医生草类逐渐被旱生草类所取代。

(6)木本植物阶段:在湿润地带,群落的演替继续进行,在湿生草本群落中首先出现混生准本,而后形成森林。在干旱地带也可能形成森林。

5 简述农业生态工程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答:(一)物质循环及再生原理(二)能量流动与转化的食物链原理(三)生态位原理(四)生物种群相互作用原理(六)边缘效应原理(七)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八)群落结构及演替原理

6 何为人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那些方面?

农业生态系统人为调控目的在于改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效率。为此,必须对农业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比例及时空组合等进行调控,对环境条件进行改造,对政策、资金、技术等进行配套和协调。所以,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本质就是对系统组成和结构的调控。

一、个体水平的调控;二、群体水平的调控;三、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特点的调控;四、系统输出的调控;五、生物环境的调控;六、区域系统水平的调控。

二、7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1)发展多种类型的次级生产,充分利用初级产品。①发展草食动物。②充分利用水面、发展水面养殖。③充分利用腐生食物链,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的转化效率,生产多种次级产品。

(2)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喂养。加强饲料管理,科学喂养,是提高次级生产力的最基本和最重的途径。主要方法有:①协调饲养量与饲料量的关系,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产品质量。②选择最佳配合饲料,科学喂养。

(3)混合饲养,多级利用。畜禽的混合饲养,多级利用,可使饲料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转化效率,获得更多的第二性产品。

8 农业生态系N、P循环的特点。

氮素的输入包括(1)生物固氮:(2)气象固氮:(3)工业固氮:氮素的损失(1)淋溶损失:(2)有机物燃烧损失:(3)土壤通气不良在“NO3-→NO3-→N2-”的反硝化作用下损失,进入大气等几个方面,只要答对其中两个方面即可的分。

磷循环的特点:磷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以地壳为其主要贮存库。生物圈中的磷主要来自磷酸盐岩石及有机残体而形成的有机磷酸盐。磷必须形成可溶性磷酸盐才能被植物吸收进入循环。磷由于降水而从岩石圈溶解到水圈,形成可溶性磷酸盐。被植物吸收形成含磷的有机物,如再经过一系列消费者的利用,最后仍将含磷的有机物归还土壤,经微生物分解,又转变为可溶性磷酸盐,供植物利用,完成磷的一次循环。

9 简述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态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每个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和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一项都会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失调。例如温热条件为生物提供了生长发育的热量环境,而水则提供了生物生化反应的媒介和组成成分。上述两个生态因子的功能虽不相同,但却是同等重要的。

10 简述限制因子原理。

最小因子定律也称李比希(Liebig)定律,它是184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研究发现并提出的。他发现作物产量常受到土壤中含量少,但作物又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他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衣需要各种基本物质,在“稳定状态”下,当某种基本物质的可被利用量接近所需临界量时,这种物质将成为一个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英国的布莱克曼(Blanckman 1905)将它发展为“最小因子限制律”。该定律说明,基本生态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某一因素的数量特别不足,就会限制其它因素的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三、论述题(共10)

1.试述群落演替理论在西部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指导作用。

(1)能够正确的阐述群落演替原理。

(2)能够结合西部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农业生态学试题A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

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

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

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

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

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

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

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

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

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

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

A、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

15、下列生物中,属于r-对策者的生物是()

A、银杏

B、狗

C、昆虫

D、大象

三、名词解释(15分)

1.群落演替

2.化感作用

3.生态型 4成本外摊 5生物学放大作用

四、简答题(25分)

1、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

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

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

5、简述r-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主要差异。

五、论述题目(30分)

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2、分析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论述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仅提供纲要,每点应作适当解释)

答案: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F )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Y )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F )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Y )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F )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F )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Y )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Y )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F )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Y )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F )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Y )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F )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F )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Y )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B )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D )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 )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D )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D )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C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B )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C )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D )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 )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

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C )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C )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

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B )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C )的严重失调问题。

A、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

15、下列生物中,属于r-对策者的生物是(C )

A、银杏

B、狗

C、昆虫

D、大象

三、名词解释(15分)

1.群落演替: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

2.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为一种特殊的种间关系

3.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4成本外摊: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生态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5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四、简答题(25分)

1、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

答:

①三效益的表现特点:社会效益表现最直接最迅速,经济效益表现较缓慢,生态效益表现较为长远和间接

②三者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③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与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正确处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

答:

1)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2)类型:

①生产环:增加的新环节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

如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养殖业

②增益环:新环节转化的新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但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

③减耗环:新环节可减少生产环的耗损,提高系统的效益

④复合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

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 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2) 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

3) 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输出,受人为活动影响

4) 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

5) 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

4、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

特点:

1)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

2)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3)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

4)劳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形相结合

5)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技术:

1)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

2)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

3)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

4)立体种养技术

5)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7)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

8)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5、简述r-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主要差异。

r-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具有较高的生殖率,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经常出现大起大落。

k-对策者:个体大,种间竞争能力强,繁殖率低,遭受激烈变动或死亡后,返回平衡水平的自然反映时间长,容易走上灭绝

五、论述题目(30分)

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答: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1)提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①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②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

③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④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

⑤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

⑥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

⑦改善农田微气象条件

2)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①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

②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禽畜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

③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禽畜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消耗:

④推广渔禽畜结合,种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3、分析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论述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仅提供纲要,每点应作适当解释)

答:影响:

1)土地的农业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农业耕作方式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农田杂草防治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杀虫剂及其使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放牧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作物间套轮作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农业动植物品种改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技术措施:

1)采取土地保护性利用措施,如湿地保护等

2)耕作方式方面:少免耕等

3)杂草防治:合理使用除草剂、采用割草的办法除草

4)杀虫剂: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5)放牧:适度放牧、轮牧

6)采用作物间套轮作提高生物多样性

7)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内农作物遗传多样性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农业生态学总结.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 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 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

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 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 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 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第二章

第一节 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 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 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 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农业生态学

水体污染及其植物的影响 作者:刘鹏通讯地址: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08-2班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密集,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再加上大气污染物质、矿山残渣、残留化肥农药等被雨水淋浴,以致各种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水质显著变劣,即为水体污染。 关键字:分类,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目前,我国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据调查的全国27条河流中有15条被严重污染。污染水体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洗涤剂、、氰化物、有机酸、含氮化合物、漂白粉、酚类、油脂和染料等。水体污染不仅人类的健康,而且危害水生生物资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讲,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指酚、氰、汞、铬、砷。 一、污染源分类 水体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型。 1、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由于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1%,并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3)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二、水体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受污染的水从各种途径对农业生产发生影响,主要表现是:对农植物生育产生直接影响,使产量降低;污染物对土壤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农植物生育。对农产品品质产生影响,降低其食用价值,间接影响人畜健康。 (1)氮过量危害 植物生育必须吸收大量氮素,缺氮不能高产,但灌溉水中若含氮过多,造成氮过量的危害,对植物来讲,氮就是污染了。 灌溉水中如果含氮过多,可造成植物的营养失调,导致徒长、倒伏,抗逆性差,易发生病害,成熟不良等问题,从而使植物减产,品质恶化。 (2)有机物的危害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点是容易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入农田后,在旱地氧化条件下,有机物分解迅速,变成二氧化碳和其它无机形态;在水田,分解过程消耗大量氧气,且氧化物(如三价铁)、硫酸根、锰等被还原,嫌气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氢、甲烷等气体及醋酸、丁酸等有机酸和醇类等中间产物

《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汇总

概念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 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2.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指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并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3.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 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4.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5.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 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6.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7.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20世纪40年代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研 究工作,初步奠定了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8.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概念与体系。 9.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 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10.生态学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1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12.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13.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 O2 、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14.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

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学2003真题

2003年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农业生态系统 2.可存留性资源 3.密度调节 4.互利共生 5.生态位重叠 6.生境 7.食物网8.生活型9.生态入侵10.恢复生态学11.多元重复补偿12.偏利共生 13.生态效率14.循环效率15.生物圈 二、英文名词翻译(每小题0.5分,共10分) 1.General ecology 2. Terrestrial ecology 3. Ecological pyramid 4 .Entropy 5. Ecotype 6.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7 .Trophic strcture 8. Temporal structure 9. Natality mortality 10. Ecological strategy 11. Predator 12. Allelopathy 13. Commensalism 14. Protocooperation 15. Dominant species 16. Niche differentiation 17. Community succession 18. Climax community 19. Greenhouse effect 20. 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分40分) 1.什么是农业生态学?其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2.农业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自然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如何协调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3.生态系统种群之间有哪些相互作用关系?如何应用这些生态关系来提高农田系统生产力? 4.什么是生态位理论?如何在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构建中应用生态位理论? 5.什么是人工辅助能?它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其演替过程。举例说明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请阐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举例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请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4.请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 5.请阐述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和磷的循环特征及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 五、自由叙述题(20分) 1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农业生态学考试

农业生态学考试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统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环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价值流,信息流) 5. 农业生态学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共十条) A.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物种类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 B.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 C.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农业劳动过程包括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化功能 D.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农业生态系统中需要人为的合理调节与控制才能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E.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F.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这种“大进大出”现象,表明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 G.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储存于活的生物体内或邮寄残屑中,可供系统自我维持之用。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物质能量流向人类 H.养分循环特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I.服从的规律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应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J.运行的“目标”不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7.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当这种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达到其一种生物的上下限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下来 8.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特定空间的同一种物种的集合体,是有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可与个体相类似的特征(其空间分布有: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其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一方得力,双方得力<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原始协作>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 9.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中的应用: A.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正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以

农业生态学实验报告

农业生态学实验报告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一、总生态系统种植业、畜牧业生态系统输入、输出及产投比见下表: 系统类型项目实物量单位能流系 数 单位能流量 总系统 35000000000 kcal/cm2.y 139 kcal/cm2 4.864+12 100*0.1*77 马力500000 kcal/kg 3.85E+08 3000 kg 10400 kcal/kg 3.12E+07 45000 度860 kcal/度 3.87E+07 30*10000/667*395 kg 5740 kcal/kg 1.02E+09 0.2*15*395 kg 24000 kcal/kg 2.84E+07 300*1000 d 3000 kcal/d 9.00E+08 225*1000 kg 7000 kcal/kg 1.58E+09 150*1000 kg 942 kcal/kg 1.41E+08 30*60 d 3000 kcal/d 5.40E+06 4.86913E+12 50*7320*5% kg 3700 kcal/kg 6.77E+07 80*4500*5% kg 3950 kcal/kg 7.11E+07 70*3000*5% kg 3760 kcal/kg 3.95E+07 90*1500*5% kg 6300 kcal/kg 4.25E+07 70*4500*5% kg 3800 kcal/kg 5.99E+07 35*45000*5% kg 600 kcal/kg 4.73E+07 2000*80%*60%*100 kg 5800 kcal/kg 5.57E+08 3000*20%*60%*1 kg 1300 kcal/kg 4.68E+05 30*80%*200*60% kg 1720 kcal/kg 4.95E+06 3000*80%*60%*1 kg 1640 kcal/kg 2.37+06 300*1000*2500*30% kg 3000 kcal/kg 6.75E+11 6.76E+11 种植系统180*10000*100*100 kcal/cm2.y 139 kcal/cm2 2.50E+12 540 kg 24000 kcal/kg 1.30E+07 100*0.1*77 马力500000 kcal/kg 3.85E+08 3000 kg 10400 kcal/kg 3.12E+07 45000 度860 kcal/度 3.87E+07 300*1000 d 3000 kcal/d 9.00E+08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1. 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 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4. 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 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 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 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 (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1.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2.食物网(food 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 (4)营养级的概念: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重点]: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

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0-2286(2002)05-0656-05 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农业应用学科。它 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综合作用、带动作用、关键作用和渗透作用。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经历了萌芽期、产生期、发展期,目前已迈入完善期。新世纪农业生态学应朝着以下方面发展:(1) 研究方法上,加强实验研究;(2) 实践应用上,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理论研究上,深化农业应用基础研究;(4)技术体系上,突出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5)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6)软件环境上,加强农业生态教育、增 强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质;(7) 人才培养上,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历史回顾;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Views on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Its Developing Trend HUANG Guo -gin (Research Centre of EcoIogicaI Science ,JAU ,Nanchang 330045,China ) Abstract :AgricuIturaI ecoIogy is an appIied branch of Iearning about the interreIation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variationaI Iaws between agricuIturaI bioIogy and agricuIturaI environment.It pIays the basic roIe ,comprehen-sive roIe ,impuIsive roIe ,key roIe and infiItrating roI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Ie deveIopment of agricuIture.Hav-ing experienced its sprouting ,forming and deveIoping phases ,agricuIturaI ecoIogy has now come into its consum-mate phase.In the new century ,agricuIturaI ecoIogy shouId deveIop in the foIIowing aspects :(1)strengthening ex-perimentaI research in research approaches ;(2)emphasizing appIicabiIity and operabiIity ;(3)deepening the expIo-ration of the basis of agricuIturaI appIication in theoreticaI research ;(4)stressing systematic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in the technoIogicaI system ;(5)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hardware buiIding ;(6)improving the education of agricuIturaI ecoIogy ,enhancing ecoIogicaI sense and raising ecoIogicaI guaIity in the software environment ;(7)going aII out to nurture muIti -abiIity personneI with creative power and practicaI abiIity. Key words :agricuIturaI ecoIogy ;review of experience ;deveIoping trend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包括农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要协调农业生物与生物、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1,2] 。20世纪 农业生态学有了较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机遇。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收稿日期:2002-06-18 基金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资助。本文于2001年10月13~1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的“21世纪应用生态学科前沿报告会”上宣读。 作者简介:黄国勤(1962-),男,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第24卷第5期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I.24,No.5 2002年10月Acta AgricuI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Oct.,2002

农业生态学知识点

第一章: 1、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湿地退化、草原退化、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 2、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3、三“P”危机:Population(人口问题)、Poverty(粮食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Pollution (环境问题) 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 生物环境)(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 5、生态文化: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 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改变以往那些不良观念,以生态学的 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 6、生态方法论:整体观、层次观、关联观、协同观、动态观。 7、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全球生态学。 8、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 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基础:生态学原理;方法基础:系统论。 9、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 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两个以上的组分(2)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3)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注:功能→系统的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整合特性),不但包括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还增加了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新效应(增强、减弱、原来没有)→所以各组分功能 之和不等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或效应(1+1≠2) 10、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 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 动态平衡整体。(简单定义: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 统)。 特点:1)组分上:无生命和有生命 2)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动态性 3)时间变化上: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4)内部功能上组分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使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5)外部关系上:开放系统,物质能量交换 11、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 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特点:(1)组分上: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培育的农业生物为主;人类——大型消费 者,同时是管理者、调控者;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结构上:系统的组分及其量比关系、空间分布等都受到人类的调控,使农业 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3)外部关系上: 输入: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输入,如肥料、农药、薄膜、农业机械、人力、信息等 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水土流失等 (4)功能上:系统开放程度高,自身稳定性减弱。 (5)调控上:自然调控、农民直接调控与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农业生态学题库

农业生态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 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 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 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 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期的死亡率都是相等的。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属于这类型的有

微信平台农业生态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论文】

微信平台农业生态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摘要: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中的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和微课的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塔里木大学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了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本研究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实验课;微信;微课;翻转教学;教学改革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的规律,以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1]。该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均很强,是农林高校农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发展、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培

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两微一翻”教学模式运用到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旨在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1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作为农业生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性 教学过程大多采用以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练习的传统模式;学生感到乏味无趣,学习无主动性;实验操作按部就班,未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创新性思维的锻炼。 1.2忽视学生认知差异化 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实验方案,即使教师对授课内容

农业生态学作业一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3 09:18:39 一、单选题 1. (5分) 下列()是短日照植物。 ? A. 燕麦 ? B. 油菜 ? C. 小麦 ? D. 玉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各不相同,以下哪类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 A. 杂草 ? B. 细菌 ? C. 昆虫 ? D. 大型食肉动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问题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粮食危机 ? B. 资源危机 ? C. 能源危机 ? D. 人口危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展开解析 4. (5分) 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A. 生物品种单一 ? B. 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 ? C. 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 ? D. 生物的生态位重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植物成群分布的原因是()。 ? A. 天然障碍 ? B. 动物及人为活动 ? C. 微域差异 ? D. 繁殖特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包括()。 ? A.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强,流失率低 ? B. 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 C.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 D. 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包括()。 ? A.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 ? B. 生态因子具有部分补偿性因此具有完全替代性 ? C. 生态因子的作用或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具有阶段性 ? D. 生态因子的耦合(综合)作用特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4. (5分) 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时系统的输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增加的速度逐步减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这种现象称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