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干损伤怎么回事

原发性脑干损伤怎么回事
原发性脑干损伤怎么回事

原发性脑干损伤怎么回事

所说的原发性脑干损伤主要是中脑或者脑桥等部位造成的损伤,主要是受伤当时直接发生的脑干损伤,而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

(一)受伤机制:

1、头部侧方着力,脑干为同侧小脑幕游离缘挫伤;前额部着力,与斜坡冲撞致伤;枕后着力,与枕骨大孔撞击受伤。

2、旋转性损伤中,脑干遭受牵拉和扭转而受伤。

3、在挥鞭样损伤中,延髓与颈髓交界处受伤。

4、双足或臀部着地引起延髓损伤。

(二)病理:脑干损伤的病理变化轻重不一。轻者仅有显微镜下可见的点状出血和局限性水肿。重者可见脑干内神经结构断裂,局灶性或大片出血、水肿和软化。

(三)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多较严重,持续时间长。轻者轻至中昏迷,或嗜睡,重者深昏迷。

2、出现锥体束征和去脑强直:脑干损伤早期多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以后出现锥体束征,严重者出现去脑强直。

3、高热。

4、其他表现:瞳孔变化,双瞳不等大,大小多变;斜视、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

神经外科知识点

桥小脑角综合征表现为:①患侧耳鸣,听力减退呈神经性感音性耳聋。②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③同侧周围性面瘫伴舌部麻木,有时味觉减退。④晚期有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由于/、x、幻神经麻痹引起。⑤有颅内压增高表现。 ⑥同侧小脑体征。 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去皮质综合征。多见于缺氧性脑病引起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保存。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觉醒- 睡眠周期保持(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能无意识睁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可无意识的咀嚼和吞咽,貌似清醒,但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无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 海绵窦综合征,垂体蝶骨综合征。由于海绵窦外侧壁肿瘤、垂体瘤、蝶骨肿瘤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内动脉瘤等致M、W、W、V(1、2支)颅 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 、2 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等。病变累及一侧或两侧海绵窦。急性起病,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感染中毒症状。眼眶静脉回流障碍可致眶周、眼睑、结膜水肿和眼球突出。 眶上裂综合征。第川、W、切颅神经及第V颅神经的眼支、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等穿过眶上裂。炎症、肿瘤、骨折、出血等病变累及眶内上述结构可引起相应颅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表现为眼外肌和眼内肌部分或完全麻痹,上睑部分或完全下垂,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上睑及前额皮肤知觉减退或消失,可出现同侧Horner 征。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可以正常或充血,视网膜静脉充血颈静脉孔综合症:舌咽神经、迷走、副神经受损 小脑体征:肌张力减退、运动失调及震颤 锥体束征 1. Babinski 征(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 下肢伸直, 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根部, 再转向拇指侧掌关节处。正常反应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为椎体束受损的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脑损伤等。 2.0ppe nheim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3. Gordon 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4. 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5. Go nda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6.Schaffer 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生活疾病-脑干受损会怎么样

脑干受损会怎么样 【导读】脑干是脑的一部分,其位于脑颅的后窝,是负责人体基本活动的重要器官,同时还负责了人们的呼吸心跳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是我们维持生命重要的一个身体器官,当然,每个都是有利也有弊的,脑干对于我们重要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他的问题出现,例如出现脑干受损,脑干受损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一旦出现脑干损伤,身体在不同的程度上都会收到影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干个脑干受损的一些基本常识。 脑干受损会怎样 脑干是维持人体生命个体活动的重要器官,是有效地负责我们日常的基本活动,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和新城代谢等功能,所以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一个生命器官,一旦这个器官出现受损之后,后果将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带着疑问来了解一下。 脑干受损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组织,由于外力因素,导致受伤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所表现出来的都不同,其中就有分轻度受损和重度受损两种程度。 一、轻度的脑干受损。脑干是人体生命活动,是生命呼吸循环的中枢,所以一单脑干受损就会影响这部分相关的一些生理基本功能,这时针对于轻度的脑干受损,可能就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吞咽困难,或者身体的四肢活动障碍,就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瘫痪,这些都是轻度脑干受损后所导致的

二、重度的脑干受损。脑干是生命中枢支配者,负责各种的呼吸,心跳等人体的基本功能,一旦出现了脑干受损,而比较严重者有可能出现昏迷的现象,甚至还会引起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甚至最后危及到生命安全,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有生命危险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休息和避免的。 脑干受损的症状 脑干受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同时也是颅脑损伤比较严重的一个现象,因为脑干在人体机能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生命中枢的支配者,同时也是大脑重要一部分,位于脑颅的后窝。所以当脑干受损之后,在身体上会有所体现,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知道一下,这种疾病后会有哪些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具体又有那些的表现症状? 当外力作用在头部时,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致使头部受伤,其都会造成脑组织碰撞和移动,从而导致脑干受损。 一、没有意识。这个可能我们都比较清晰,一般患有脑干损伤的患者,由于脑干影响我们的神经,所以对于轻者来说,在痛的刺激下还是有所反应的;但是相较于重者来说,因为脑干受损也会经常性昏迷,所以重者在昏迷程度较深的情况下,一切的神经反应都消失。如果昏迷情况严重,持续时间长,中间较少清醒的时候或者好转时长短等,这时可能就是脑颅内可能有淤血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二、瞳孔和眼球异常。脑干损伤后,瞳孔和眼球在不同的位置受伤和严重的程度下都有不同的变化,同时都没有对光的反应。

颅脑损伤

颅脑外伤 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类 头皮外伤单纯的头皮外伤可分为头皮擦伤、裂伤、血肿、撕脱伤。头皮擦伤有少量出血和血清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肿胀,有时皮下有瘀血,局部有压痛。治疗主要是清洁伤面,不需包扎,忌局部热敷。头皮裂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头皮血肿可根据头皮解剖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在对血肿进行抽吸治疗时,一定剃去头发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发生感染。头皮裂伤为开放性,治疗上应注意彻底清创,有头皮缺损的裂伤,可行头皮转移皮瓣缝合。头皮撕脱伤视情况植皮。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常与脑外伤合并存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折两大类。 颅盖骨骨折以额顶骨多见,其次为颞骨。以线样骨折居多,其次为凹陷骨折和骨缝哆开。①线样骨折的骨折线呈线条状,可多发。骨折线多不移位。局部头皮可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X射线摄片可助确诊。骨折本身无临床意义,亦不需特殊治疗,但若骨折线穿过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可使其破裂而致颅内血肿。②粉碎性骨折多为钝器猛击颅部的加速性损伤或头部坠地的减速性损伤。其临床意义亦在于其引起的脑损伤、脑受压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③凹性骨折,系头颅坠于有尖石块或突起的地面,或较强的暴力击于头颅所致。小的凹陷性骨折常与头皮血肿相混淆,诊断依靠X射线颅片并增拍颅骨切线位片。婴幼儿颅骨较软,其凹陷骨折多呈乒乓球样凹陷。有时在婴儿哭闹颅压增高时可自行复位,半年以上不自行复位的可以考虑手术。有局部性脑受压、癫痫发作、影响美容或深度超过0.5cm的凹陷骨折,应行手术复位。④嵌入性骨折是截面较小的钝器用力击于头颅,使骨折片脱落穿入脑内而成。临床意义在于硬膜或脑皮层血管的破裂所致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盲管性损伤。无血肿并发症者亦需彻底清创。 颅底骨折属线样骨折。90%以上由穹窿部线样骨折延续到颅底所致。与穹窿部骨折相反,颅底骨折在X射线颅片上很难显示。其诊断常依靠临床表现而定。合并有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开放性颅脑损伤。 ①前颅窝底骨折的临床特点为眼睑及结膜水肿瘀血、青紫(称熊猫眼征),口鼻有血性脑脊液流出。②中颅窝底骨折时,外耳道有血性脑脊液流出,有时血性脑脊液通过耳咽管从口鼻流出。③后颅窝底骨折较少见,常在同侧颈部或枕部见到皮下瘀血斑(巴特尔氏征)。所有颅底骨折均可合并相应的颅神经损伤。其治疗主要着眼于脑损伤(脑脊液漏及颅内血管损伤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有脑脊液鼻、耳漏的颅底骨折千万不能堵塞或冲洗鼻腔和外耳道,以免引起颅内感染,亦禁腰穿、擤鼻,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脑脊液漏一般在1周左右自止,若超过1个月不愈,需行开颅修补术。 脑损伤分为闭合性(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和开放性脑损伤(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及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两大类。中国的分类标准:①轻型(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②中型(指轻度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③重型(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或颅

脑损伤 (1)

脑损伤 脑损伤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创伤,死亡率在4%—7%之间,重度脑损伤的死亡率更高达50%—60%。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前者指脑组织与外界不相交通的损伤,通常属于闭合性脑损伤;后者指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的损伤,有头皮颅骨开裂,并有脑脊液和(或)脑组织外溢时,属于开放性脑损作 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脑震荡、脑挫伤、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头部受击时的状态对于损伤的程度与后果关系密切. 分类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四肢瘫痪、口眼歪斜和失语等;伴发颅底骨折时,易出现相应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如嗅神经、动眼神经和面、听神经损伤等;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损伤引起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头痛加剧,昏迷加深,甚至出现生命使体征改变,严重者也可引发脑疝形成。 脑干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外力直接引起,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是由于脑疝时发生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所致,脑干损伤患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强直、瞳孔大小多变、双眼同向凝视或眼球分离、多数脑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闭合性脑损伤类同,但有以下特点:原发意识障碍较轻;伤道出血,有脑组织和脑脊液外溢;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脑局灶症状较重,颅内可有异物存留,易发生颅内感染;远期癫痫发生率较高。 诊断:头颅CT更能简便、快速和正确地判断伤情 处理方法 颅内血肿患者处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自我院55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给予护理。结果55例患者中I级(死亡)34例,Ⅱ级(植物样生存)2例,Ⅲ级(重残)6例,IV级(中残)4例,V级(恢复良好)3例,有6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结论:全面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所致的脑干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死亡率高、残废率高、预后不佳。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因自身损伤、颅内压力改变、血管痉挛等原因,可导致脑干继发肿胀、受压、缺血改变加重脑干继发性损伤,临床上严重的脑干损伤多死于脑血管痉挛、脑干水肿肿胀高峰期[1]。因此及时控制病情对病人尤为重要,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5(5~7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4例。 1.2 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昏迷,昏迷时间3-4小时、30天及以上不等。GCS 评分:3-5分27例。6-8分19例,9-12分9例。双侧瞳孔散大13例,单侧瞳孔散大11例,瞳孔大小不变13例,双侧瞳孔缩小8例,眼球分离10例;呼吸不规则16例,20例脉搏细速,10例血压下降;28例高热,5例体温不升;双侧锥体束征19例,单侧锥体束征8例。 1.3 头颅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示脑干点片状出血19例,脑干挫伤伴水肿21例,环池不清17例,环池出血9例,合并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内血肿6例。 1.4 治疗与结果视病情采用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施行手术治疗37例,保守治疗18例,其中I级(死亡)34例,Ⅱ级(植物样生存)2例,Ⅲ级(重残)6例,IV 级(中残)4例,V级(恢复良好)3例,6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临床观察 2.1.1意识的观察意识的观察是脑干损伤病人最重要的观察项目之一,意识障碍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损伤的轻重。现在通常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来评定意识状态,如昏迷总评分减少或单项评分增多,则表示意识障碍有所加重,

中枢神经主要部位损害的症状

中枢神经主要部位损害的症状 一、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的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回和脑沟,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大脑半球由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肿瘤、感染、颅脑外伤等。下面叙述大脑半球及各叶受损的局部症状(图2—34)。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如言语中枢大多数在左侧半球,部分左利手者则位于右侧。习惯上称左侧为优势大脑半球。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计算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侧大脑半球有高级的认识中枢,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间和形状的识别、短暂的视觉记忆和认识不同人的面容等方面起决定作用。但大脑的整体功能很重要,大脑皮质各部是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各有其独特的生理作用。 (一)额叶病变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额叶前部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故表现为痴呆和人格改变。可有欣快或易激怒。可产生对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这是由于影响了额叶脑桥小脑径路的额桥束纤维。额叶前部的病变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额中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时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时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后部受损可产生对侧上肢强握与摸索反射。中央前回处皮质为运动中枢, 中前回上部受损产生下肢瘫痪;下部受损则产生面、舌或上肢的瘫痪。旁中央小叶损害,如矢窦旁脑膜瘤因影响双侧下肢运动区,产生痉挛性截瘫、尿潴留和感觉障碍。一侧额叶底部占位性疾病 侧嗅觉缺失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可产生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 (二)顶叶中央后回为皮质感觉中枢,故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中央后回的刺激性病灶产生对侧身体局限的感觉性癫痫发作,常常为针刺、电击、偶为疼痛的感觉异常发作,从一处向邻近部位扩展,或扩展至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引起

重症医学-7试题

重症医学-7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 1.下列哪一项属于多发性创伤 (分数:2.00) A.颅骨骨折、头皮血肿 B.脊柱骨折伴神经系统损伤 C.肋骨骨折伴脾破裂√ D.骨盆骨折伴腹膜后血肿、休克 E.肝、脾破裂 解析:[解析]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打击下造成两个解剖部位以上的损伤,而同一解剖部位(如四肢、胸部、腹部)发生多处损伤,一般不称为多发伤,因此肋骨骨折伴脾破裂为多发伤,而余选项均非多发伤。 2.多发伤分类依据为 (分数:2.00) A.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B.按损伤部位分类√ C.按致伤因子分类 D.按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E.按创伤评分分类 解析:[解析]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打击下造成两个解剖部位以上的损伤,其分类依据为损伤部位。 3.有关创伤代谢反应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2.00) A.能量消耗增加 B.代谢率升高 C.脂肪分解加速 D.糖利用增加,血糖降低√ E.蛋白分解代谢增加 解析:[解析] 创伤后机体发生以高能量消耗和高分解代谢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紊乱。创伤后基础代谢率增高,由于儿茶酚胺大量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紊乱致机体糖利用障碍,血糖升高;脂肪动用加速,成为创伤病人主要能量来源;创伤后蛋白质代谢特点是合成减少,分解增加。 4.下列有关创伤后激素和细胞因子对代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儿茶酚胺、皮质类固醇、胰高血糖素是创伤代谢紊乱的主要调节因素 B.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和肝内糖原异生,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水平升高 C.儿茶酚胺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抑制脂肪动员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 D.肾上腺素可抑制胰岛素合成与分泌,促进氨基酸和脂肪动员 E.创伤后多种细胞因子对创伤应激反应有重要影响 解析:[解析] 创伤后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为最基本的应激素,儿茶酚胺可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脂肪动员,使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减少,故答案C错误,而余选项描述均正确。 5.有关非泌尿系统创伤后泌尿系统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肾血管收缩 B.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增加 E.减少水钠排出,有利于维持血容量

原发脑干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原发脑干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02T15:25:23.27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荀雨龙 [导读] 原发脑干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的5%-7%,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70%,占颅脑损伤死亡率的1/3。 荀雨龙(长岭县第一人民医院吉林松原 131500) 【关键词】脑干;损伤;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74-02 原发脑干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的5%-7%,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70%,占颅脑损伤死亡率的1/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0~68岁,平均35岁。 1.2临床表现:53例病人伤后均原发昏迷,均有呼吸不规律,一侧或双侧肢瘫,一侧或双侧病理反射阳性。伤后即出现应激性溃疡的1例,6小时后死亡;3例呈去皮质强直,瞳孔和眼球变化活动异常8例;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0例;双侧瞳孔变化不定,忽大忽小,交替变化15例;5例一侧或双侧瞳孔极度缩小;2例眼球固定;4例眼球分离;5例双眼向一侧凝视。 1.3辅助检查:急性期行CT诊断为脑干区有点片状高密度影。环池、脚间池、四叠体池、第四脑室受压或闭塞,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合并硬膜下血肿的4例(均行血肿清除术);合并颅内血肿的2例;合并颅底骨折、颅内积气的1例;亚急性期行MRI检查25例。中脑或桥脑下像上呈现片状低信号,T2呈高信号。 2讨论 2.1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CT、MRI的临床应用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 2.1.1 CT检查:在原发性脑干损伤诊断上CT因受后颅窝骨伪影干扰和分辨率的限制,对非出血性脑干损伤诊断困难,有人对1700例颅脑外伤CT扫描进行分析,发现脑干损伤仅占1.2%,脑干损伤在CT上常表现为基底池消失,高分辨率CT可显示脑干内小灶出血,出血的部位与病理所见相同。 2.1.2 MRI检查:MRI是诊断脑干损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MRI大致能反应病理改变,尤其对脑干弥漫性的轴索损伤。用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优于T1加权图像。脑干弥漫性轴索损伤在T2加权图像上呈现为椭圆形或条状高信号,常见于脑干背外侧,在T1加权像上呈现为低信号,常伴有脑白质和胼质体类似的MRI改变。从MRI对其他几类脑干的出血性损伤的诊断也很有价值,小灶出血的信号变化与伤后时间有关,伤后4天以上,T1加权图像常能显示高信号的出血灶。 2.2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体会:近10年,我们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参考国内外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逐渐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脱水过程中,给予较多量的液体,适当提高胶体渗透压,以避免发生低血压和脑低灌注而引起的脑缺血、缺氧,同时可避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亚低温治疗,同时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支持疗法,救治率明显提高。2001~2011年共收治原发脑干损伤病人53例,死亡31例,生活能自理14例,能正常生活、劳动5例,植物样生存3例。死亡率由80%降低到现在的60%。 2.2.1 保持呼吸道畅通。病人外伤后,口鼻出血,呼吸道分泌物多,伤后多伴有呕吐、误吸,使呼吸道梗阻,呼吸功能不全,所以要及早行气管切开,保证脑充分供氧。 2.2.2 早期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首次1mg/kg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静点,1次/日,逐渐减量,到7~8天停用。脱水药20%甘露醇250ml,1次/6小时静点。 2.2.3 早期应用纳洛酮:纳洛酮能有效降低内皮质,增加脑灌注、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脑代谢、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的缺氧状态,从而利于脑功能恢复,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0.3mg/kg用生理盐水500ml,用输液泵24h连续静点,连用3天,第4-10天剂量为4.8mg/天,共用10天。 2.2.4 由于脑水肿及呼吸功能不全,导致脑乏氧,所以高压氧疗可通过提高血液循环中的溶解氧,使机体内氧的含量提高20倍以上,以满足脑损伤后机体对氧的要求,高压氧能够加速损伤后病灶内废弃的组织碎片的清除,帮助血脑屏障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此外,高压氧可以增强细胞活性因子的作用,促进新毛细血管的生成,及某些微量促生物学功能重要的多功能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与分泌。 2.2.5伤后尽早给予鼻饲营养,一般第2-3天,每天按时检测血离子及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2.6 亚低温治疗:体温调解中枢在脑干,脑干损伤后病人均有持续发烧,体温高达39℃以上,给病人铺冰毯、枕冰帽,同时给予冬眠Ⅰ号肌注,如体温仍高,给予酒精擦治。维持体温在33~35℃之间,同时生命体征监护。有研究表明:亚低温可降低脑耗氧量,减少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养活钙离子内流,减少脑组织结构的破坏,并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以及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等对脑组织的损害。 2.2.7 预防肺、泌尿道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及时进行细菌培养,给予相应的抗生素,给病人勤变换体位,按摩背及尾骨部位,以防褥疮的发生,发已发生褥疮,给予理疗,减少病变部位受压。每天用强力碘消毒,局部换药2次。 2.2.8 预防消化道出血:脑干损伤水肿后往往累积下丘脑,易发生应激性溃疡。要早期给予甲氰米胍或奥美拉唑静点,若已发生应激性溃疡应行胃肠减压。除上述药物外,可行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术等洗胃。 2.2.9 止痉药物:脑干损伤后出现肌张力增强,去皮质强直,顽固性呃逆,应用镇静药控制,如:鲁米那肌注、安定静推或肌注,可交替使用。 2.2.10 脑水肿高峰期过后(伤后7天后),着重于脑干功能的改善,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及苏醒药物,能量合剂等。 2.2.11 恢复期(4周后):侧重于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侧肢体针炙、按摩、理疗。 我们将继续努力摸索积累经验,逐渐找到更完善、更有效的方法,使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到50%以下,原发脑干损伤治疗效果差,但只要我们精心治疗,精心护理,可望抢救那些属于可逆性损伤的病人。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和机制 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二)分类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1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 【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瞳孔和眼球活动异常、去大脑强直、呼吸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紊乱、高热、内分泌紊乱、颅内压增高、延髓损伤、脑桥损伤、中脑损伤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取侧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气管切开病人保持气切套管通畅,湿化气道,及时吸痰。 2.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食物。 3.用药护理:预防和处理颅内压增高和脑疝,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 4.皮肤准备:剃头,第一台手术,术前晚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接台手术,术晨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 5.术前指导:全麻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水4小时。 二.术后护理 1.体位:麻醉清醒前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情况,有无颅高压的表现,了解术中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吸氧2-3L/分。延髓损伤病人尤其应注意呼吸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落,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并签署约束知情同意书,了解术中情况及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硅球负压保持在2/3,若短时间内硅球引流量多,颜色呈鲜红色,

管壁有温热感,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若硅球造负压后很快回弹,硅球内引流液少许并充满气体,考虑为硅球漏气,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 4.饮食护理:术后暂禁食,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无异常,遵医嘱给予鼻饲流质,米汤100ml,患者无不适,少量多餐,每天5-6顿,每次200ml左右,并观察胃液。 5.用药护理:消除脑水肿,严密观察输液速度,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避免造成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高热、躁动、癫痫发作等。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躁动、癫痫发作病人注意保护病人,应用镇静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6.并发症的护理: (1)尿崩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及时查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 (2)消化道出血:严密观察病人呕吐物及呼吸情况。在消化道出血前期或早期多数病人会出现呼吸异常或呃逆。遵医嘱给予抗酸药及胃肠减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3)预防脑水肿。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准确按时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250ml在30min内输完,而甘油果糖则应中速静点,防止红细胞溶胀导致的血红蛋白尿。用药后观察尿量,记录24h尿量,发现少尿或无尿应立即报告医生,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预防脑水肿。 (4)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采用冬眠药物辅助物理降温的方法降低体温,降低低机体代谢率和脑耗氧量,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和网状结构功能,降低颅压,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保护脑细胞。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冷敷部位加强护理,应定期按摩,防止冻伤。(5)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消毒尿道口1~2次。留置导尿患者应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尤其是在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长期昏迷患者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并行膀胱冲洗Bid,间歇性夹闭导尿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中间清醒期 2、“熊猫眼”症: 二、填空题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2、“熊猫眼”征常提示。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4、常见的脑疝有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出现症状,亚急性为出现症状,慢 性 为才出现症状。 6、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 为、、、、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再测,最 后测。 8、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 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 在。 10、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 示。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 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 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下列哪一种情况 A.幕上压力增加 B.颅中窝骨折 C.脑裂伤

D.颅底骨折 E.筛板骨折 2、头部外伤后从头皮触到波动,常常是由于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衣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吻合时,应争取做到 A.将撕脱的头皮清洗,灭菌后原位缝合 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 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新生后植皮 E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处理 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是 A.立即转院 B.输血输液 C.清创缝合 D.止血包扎 E.镇静止痛 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脑电图检查 B.头颅X光照片 C.临床表现 D.头部外伤史 E.头部超声波的中线波偏移 6、颅底骨折后,颅神经损伤中最多见的是 A.视神经 B.嗅神经

脑干反射

脑干反射 脑干反射主要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脑干自上而下分6个功能面,可选用10个脑干反射(BSR)来判定脑干诸平面功能情况,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判定预后。 睫状脊髓反射(CSR):疼痛刺激锁骨上区引起同侧瞳孔扩大。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损害扩展至间脑平面 额眼轮肌反射(FOMR):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侧皮肤并固定,然后用扣诊锤轻扣其手指,引起同侧眼轮肌收缩闭眼。意义: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 垂直性前庭反射(VOVR):患者俯头或仰钭时双眼与头的动作呈反方向上下垂直运动。意义: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 瞳孔对光反射(PLR):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意义:此反射消失是损害扩及中脑平面的表现。 角膜反射(CR):用棉花轻触角膜一起闭眼。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平面受损。 嚼肌反射(MR):扣击颏部一起嚼肌收缩。意义:反射消失是脑桥平面受累。 水平性前庭眼反射(HOVR):头向左右移动时双眼球呈反方向水平移动。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下部平面受累。 眼心反射(OCR):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意义:此反射消失是延髓平面受损的表现。 掌颏反射(VMR):轻划手掌大鱼际区引起同侧颏肌收缩。意义:此反射的出现提示皮质-皮质下平面受累。 角膜下颌反射(CMR):轻触角膜引起闭眼,而且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意义:此反射出现为间脑-中脑及中脑平面受累的表现。 其中前8种为生理反射,在脑干损伤时可依次消失。后2种为病理反射,当损伤累及脑干时才会出现。根据检查结果,功能障碍平面自上而下分为:皮质-皮质下平面,间脑平面,间脑-中脑平面,中脑平面,脑桥平面,延脑平面。 以下为脑干反射: 生理反射 1、睫脊反射:刺激锁骨上区皮肤引起同侧瞳孔扩大。 2、额眼轮匝肌反射:以手指牵拉病人眉梢向外上,以叩诊锤叩击手指,引起眼轮匝肌收缩闭目。 3、头眼垂直反射:使病人头俯、仰时,双眼球随之反方向上下移动。 4、对光反射: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

小讲课 主题: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 主讲:季玮 日期:2010年4月9日 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枢系统,在受损时常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性的症状及体征。常见的有头痛、意识障碍,失语症,瘫痪,步态异常,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 头痛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上部范围的疼痛。头痛可为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或突出的症状,根据头痛可对病因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常见引起头痛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内肿物、颅脑外伤、高血压、副鼻窦炎、神经血管性头痛等。 根据病因可将头痛分为: 1.功能性头痛:是指目前科学条件下无法明确病因的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 2.器质性头痛:常见病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等。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头痛表现: 1.颅内肿瘤性头痛:早期症状较轻、间歇性出现,后渐加剧,多为钝痛,可伴有颅内高压症和神经局灶体征。 2.颅内高压性头痛:颅高压性头痛是指没有颅内占位性病变,但有颅内压力增高,可以出现急性头痛或发作性加剧的全头痛。无限局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脑室系统也正常,预后较为良好。颅高压性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前(40岁以下)多见,女性比男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头痛是良性颅内压增高最主要和常见症状,常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多呈弥散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多为钝痛,有时呈搏动性痛,醒时加剧,咳嗽或用力后明显。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复视、眩晕、癫痫发作等均可出现。体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相似,如视乳头水肿、眼肌麻痹、视野改变等等。 3.颅脑外伤性头痛:常呈阵发性发作,兴奋、用力、弯腰时头痛加重,常伴有情绪激动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颅内或颅外瘢痕形成所致的头痛,头痛呈局限性,常有叩痛。触痛及痛觉过敏;肌肉持久收缩而至的头痛表现为外伤一侧显著;偏头痛样头痛视觉症状和眩晕常伴随头痛发生。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试题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30,分数:30.00) 1.判断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眼睑淤血 ?B.球结膜下出血 ?C.鼻孔流血 ?D.脑脊液漏 ?E.严重头痛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外漏时,下列错误的是 ?A.应用抗生素 ?B.忌腰穿 ?C.冲洗消毒后用棉球堵塞 ?D.禁擤鼻涕 ?E.床头抬高15°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对于昏迷患者,首要的处理是 ?A.促苏醒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解除尿潴留 ?D.给予充足的营养 ? 15°.头部升高E.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下列神志障碍表现中与颅内血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嗜睡 ?B.浅昏迷 ?C.深昏迷 ?D.中间清醒期 ?E.反应迟钝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熊猫眼征”提示 ?A.颅中窝骨折 ?B.颅后窝骨折 ?C.颅盖骨折 ?D.颅前窝骨折 ?E.颅盖线性骨折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6.脑室外引流拔管正确的是 ?天7~4.开颅手术后脑室引流A.

?B.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夹闭引流管3天 ?C.夹管期间注意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D.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也可拔管 ?E.拔管时可不夹闭引流管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7.颅底骨折属于 ?A.闭合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 ?C.青枝骨折 ?D.凹陷骨折 ?E.螺旋形骨折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如果没有休克,应取的卧位是 ?A.去枕仰卧 ?B.斜坡卧位 ?C.平卧 ?D.仰卧 ?E.头低脚高位 (分数:1.00) A. B. √ C. D.

脑干损伤

神经外科业务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1-01-06 参加人员:赵博熙,荣卫江,赵斌 学习内容: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和延髓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常分为两种:原发性脑干损伤,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脑干损伤;继发性脑干损伤继发于其他严重的脑损伤之后,因脑疝或脑水肿而引起脑干损伤。 症状体征 脑干含有大部分的脑神经核(除了嗅神经和视神经),全身感觉、运动传导束,及呼吸循环中枢,脑干网状结构参与和维持意识清醒。故损伤后出现…… 1.意识障碍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伤后常立即发生昏迷,轻者对痛刺激可有反应,重者昏迷程度深,一切反射消失。如有昏迷持续时间较长,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应想到合并颅内血肿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脑干损伤。 2.瞳孔和眼运动改变眼球活动和瞳孔调节功能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等脑神经管理,它们的神经核均位于脑干,脑干损伤时可有相应变化,临床上有定位意义。中脑损伤时,初期两侧瞳孔不等大,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向下外倾斜;两侧损伤时,两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脑桥损伤时,可出现两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射消失,两侧眼球内斜,同向偏斜或两侧眼球分离等征象。 3.去皮质强直是中脑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中脑前庭核水平存在促进伸肌收缩的中枢,而中脑红核及其周围网状结构是抑制伸肌收缩的中枢所在。两者之间切断时,便出现去皮质强直。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两上肢过伸并内旋,下肢亦过度伸直,头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损伤较轻者可为阵发性,重者则持续发作。 4.锥体束征是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之一。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出现等。在脑干损伤早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锥体束征的出现常不恒定。但基底部损伤时,体征常较恒定。如脑干一侧性损伤则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严重损伤处于急性休克期时,全部反射可消失,病情稳定后才可出现。 5.生命体征变化 (1)呼吸功能紊乱:脑干损伤常在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功能紊乱。当中脑下端和脑桥上端的呼吸调节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节律的紊乱,如陈-施呼吸;当脑桥中下部的长吸中枢受损时,可出现抽泣样呼吸;当延髓的吸气和呼气中枢受损时,则发生呼吸停止。在脑干继发性损害的初期,如小脑幕切迹疝的形成时,先出现呼吸节律紊乱,陈-施呼吸,在脑疝的晚期颅内压继续升高,小脑扁桃体疝出现,压迫延髓,呼吸即先停止。 (2)心血管功能紊乱:当延髓损伤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心跳迅速停止,病人死亡。较高位的脑干损伤时出现的呼吸循环紊乱常先有一兴奋期,此时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呼吸深快或呈喘息样呼吸,以后转入衰竭,脉搏频速,血压下降,呼吸呈潮式,终于心跳呼吸停止。一般呼吸停止在先,在人工呼吸和药物维持血压的条件下,心跳仍可维持数天或数月,最后往往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3)体温变化:脑干损伤后有时可出现高热,这多由于交感神经功能受损,出汗功能障碍,影响体热发散所致。当脑干功能衰竭时,体温则可降至正常以下。

神经外科习题集1

神经外科习题集 江山如此多娇发表于 2006-3-10 19:35:00 神经外科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⒈中间清醒期是指脑外伤病人伤后因脑震荡立即发生原发性昏迷,在血肿未形成之前意识就已恢复,以后由于血肿的形成和发展,使颅内压增高,再度进入昏迷状态,这之间的一段清醒期,称中间清醒期,多系硬脑膜外血肿所致。 ⒉颅内高压征当成人颅内压力持续高于2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亦称颅内高压征。 ⒊脑疝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⒋小脑幕切迹疝临近小脑幕的颞叶钩回移位,疝入小脑幕裂孔内下方,故又称小脑幕裂孔疝或颞叶钩回疝。 ⒌枕骨大孔疝临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⒍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处出血,血液沿着眼眶部流至眼睑或球结合膜下,出现淤血斑,形成特征性的眼镜样血肿。 ⒎脑震荡头部受暴力作用后,立即出现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⒏逆行性健忘脑外伤病人清醒后,对受伤的经过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物不能记忆,而对远事仍能回忆。 ⒐闭合性脑损伤虽然头皮破裂,颅骨骨折,但硬脑膜仍完整,脑组织未与外界相通。 ⒑去大脑强直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四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伸直性强直,躯干呈角弓反射状态。 二、填空 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主征。其中(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依据。 ⒉如要中止冬眠低温治疗,应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 ⒊为颅脑损伤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呼吸),次测(脉搏),再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⒋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⒌颅脑手术后血肿多发生在手术后(6~24)小时内。 ⒍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⒎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2kpa)(70~200mmH2O),儿童为 (0.5~1kpa)(50~100mmH2O) ⒏冬眠Ⅰ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 ⒐冬眠Ⅱ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0.6mg) ⒑冬眠Ⅳ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 50mg) ⒒正常瞳孔直径约2~6mm,两侧等大,圆形,对光反应灵敏。如两侧瞳孔不等提示有(脑受压及脑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则. 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

原发性脑干损伤有哪些特点

原发性脑干损伤有哪些特点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外界暴力直接造成中脑、脑桥、延髓的损伤,约占重症颅脑损伤的5%一7%,为颅脑损伤死亡病例的1/3。 [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主因头部撞伤18小时入院。18小时前,患者乘坐的汽车撞于树上,患者头部猛然前屈,前额撞于挡风玻璃上,伤后持续昏迷,伴高热、呕吐、频繁抽搐,无耳鼻出血。 [病因、病理] 患者入院后给予保守治疗,应用脱水剂、抗生素、激素及冬眠低温疗法,气管切开改善通气情况,伤后3天出现消化道出血,经禁食、抗酸及止血剂治愈。同时给鼻饲增加营养及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脑功能恢复,病情逐渐平稳、好转。伤后3周抽搐逐渐停止,肌张力恢复正常。伤后3个月渐有意识活动,伤后1年,生活基本自理。 外伤引起的原发脑干损伤,可在下述情况发生。 1、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如头部侧方着力,脑干为同侧小脑幕游离缘挫伤;前额部着力,脑于为斜坡挫伤。 2、旋转性挫伤,脑干遭受牵拉扭转而致伤。 3、坠落时头顶部着地,引起脑干的牵拉伤。 4、两足或臀部着地,引起延髓的挫伤。 5、背部突然受按击,由头部后仰又前屈的挥鞭样损伤,引起延髓与颈髓交界处损伤。 脑干损伤的病理变化可轻可重,轻者仅有显微镜下可见的脑实质内小的点状出血以及局限性水肿,甚至病理形态上无明显变化,重者可见脑干内神经结构断裂,局灶性或大片出血、水肿和软化。 [临床特点] 1、意识障碍:伤后即刻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其持点为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而恢复过程慢,有的甚至长期昏迷不醒。 2、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功能紊乱在脑干损伤中最为突出。损伤在中脑下部、桥脑上部时,可出现呼吸节律紊乱;损伤在桥胞下部时,可出现抽泣样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