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 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 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①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

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

(3)评价?????

①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

想以此 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

①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__________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

粮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工业:大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

(4)意义????

?

①是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②加强了工农联盟,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

权得到巩固。

易混易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确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表现?????

①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排斥市场的 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 管理经济。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a.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

上实现了 。

b. 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 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作用?????

a.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阻碍了 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

这种体制,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的

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

一书记。

(2)内容???????

①农业方面:用 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

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 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 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集体农庄等。

②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 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 “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 的物质利益。

(3)结果与影响????

?

①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 的束 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在 上没有突破,只是在

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②苏共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

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 有很大的盲目性。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主要内容

①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________,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____________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3)结果?????

①收到了一定成效: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 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②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

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 。

(4)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

的框架。

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指导思想趋于保守。

③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消耗了大量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①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 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②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

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着手进行改革。

(2)主要内容

①经济领域???????

a.措施: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

国家主要用 管理经济,打破单一

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b.弊端:其“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

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

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 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 真正实行,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效果不佳。

②政治领域: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

?

a.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b.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 年苏

联解体。

归纳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演变:

重点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主题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是由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时苏俄国内实际情况决定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和战胜国内外敌人功不可没,但战后继续推行,其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规律,要有利于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

主题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①内涵:“战时”说明此政策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②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史料一有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学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应当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史料二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本史料表明列宁认识到了现实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

主题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史料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哈默是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1921年列宁同哈默交谈时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本史料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主题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重大作用

史料1923年,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本史料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主题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在

当时都起过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积极作用。

(2)不同点:①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

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内容方面: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③成效方面:前者有利

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事实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模式”

主题1特点及评价

特点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

积极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两个五年

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

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③为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长期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

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③经济体制日益僵

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主题2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史料经过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战,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

本史料充分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主题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

史料《大国的崛起》中的一段材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本史料体现了以下重要信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主题1赫鲁晓夫改革的启迪

面对社会发展的困境,改革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脱离了具体的国情。

史料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本史料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但在理论上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主题2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

勃列日涅夫改革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的确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它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发展。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工程,任重道远。

史料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

本史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的发展较快,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主题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是苏联的解体,我们不能把解体的责任完全归结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事实上缺乏理论指导,对改革目标的急于求成,把改革引入歧途。其许多做法源于个人对问题的思考,并且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史料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本史料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

主题4苏联经济发展趋势及变化的根源

史料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

1956~1960年

1961~

1965年

1966~

1970年

1971~

1975年

1976~

1980年

1981~

1985年

1986~

1990年

国民收入8.7% 6.1% 7.7% 5.7% 3.7% 3.2% 1.3% 工业

总产值

10.4% 8.5% 8.4% 7.4% 4.5% 3.7% 2.5%

——据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和刘克明、金辉主编《苏联政治经济

体制七十年》编制图表史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呈连年下降的趋势。其根源在于斯大林经济模式失去活力,日益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例1 (2011·海南高考)“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

答案 D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理解言论者“列宁(苏俄国家领导人)”和“利用资本主义”(符合苏俄哪一政策的特点)。从关键信息“国家资本主义”、“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可以反映出其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体现在固定的粮食税、自由贸易措施上。

例2 (2011·江苏高考)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 D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思考三个年代由谁执政苏联,其间交换的产品属性及其数字的变动反映了什么。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执政时期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产品过剩”“市场经济体制”表述错误。

例3 (2010·福建高考)《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答案 C

审题突破审题关键是据题干三个引句联系所学知识情境再现。根据评论可知该时期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思想活跃,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说明是发生在苏联解体前。

命题感悟本讲命题的知识切入点主要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能力立意上注重不同经济政策特点的辨识和通过新情境创设考查知识迁移。

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1.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软禁了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其经济改革之所以不成功,主要由于

() A.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B.改革完全放弃了苏联传统做法

C.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D.忽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主干知识——苏联经济政策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

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题点核心概念——余粮收集制

3.1920年初,莫斯科郊区的农民科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附近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被处以罚款,粮食也被没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科洛夫逃避了应缴的税额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行余粮收集制

C.科洛夫出售了集体农庄的粮食

D.斯大林模式下禁止商品自由贸易

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勇于借鉴他人经验

4.在与美国人哈默的谈话中,列宁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经济发展。”对句中“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一项主要内容

B.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合同期满后国家收回企业

C.在实践上放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初步尝试

D.对于恢复和发展苏维埃国家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

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运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解读材料

5.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右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

《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

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

农民时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征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严重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实行余粮征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4.“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强烈的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6.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作者所谓“消极的东西”在当时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渐趋减弱B.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倾向

C.苏联农业的落后局面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7.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牛奶店也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8.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9.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10.一位俄罗斯专家评论某改革时指出:“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处于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对这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不打算突破斯大林模式D.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1.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领导者个人专断作风不断滋长B.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

C.苏联党和政府的政治生活僵化D.对东欧的控制消耗了苏联的大量精力

12.“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用这个词概括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矛盾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2010·江苏高考)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①面向未来②工业化之路③纺织工业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12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

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1894~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请回答:

(1)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12分)

(2)对比勃列日涅夫失败的教训,你能说说我国经济改革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吗?(8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2)①余粮征集制④不劳动者不得食(3)②直接过渡

2.(2)新经济政策(3)①粮食税

③自由贸易

3.(2)③指令性④行政手段(3)①a.工业化b.1937

二、1.(1)①斯大林体制(2)①收购制②物质利益原则(3)①传统观念(4)①理论

2.(2)①价值规律②农场和农庄(3)②全面滑坡(4)①经济体制

3.(2)①a.经济方法(3)b.1991

命题探究

1.C2.B3.B4.C5.D

课时规范训练

1.B2.C3.D4.B5.C

6.D7.C8.C9.B10.C

11.B12.B

13.(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

性。

14.(1)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不同点:前者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后者的重点在农业领域。

(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内进行,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我国在农村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是苏中两国改革一败一成的根本原因。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 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 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①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 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 (3)评价????? ①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 想以此 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 ①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__________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 粮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工业:大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21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3)能力目标: A: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分析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并因此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补充材料,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处理。二:板书框架: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课): (1)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程序)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 (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2)主要过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国、朝鲜、蒙古、越南。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点:①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②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 【考点解读】 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 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 [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 [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 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 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 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 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跟踪训练】 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 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创新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摘要: 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政治经验,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苏联模式;经验;理论创新; 引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所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若体制过于僵化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由于苏联国家的改革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致使剧变发生并葬送了社会主义成果。因此,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苏联国家进行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做出初步的分析。 一、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历史功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世界上建立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枯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达到课标要求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

17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学习任务】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 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 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教案1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75年后,苏联进入经济停滞时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决议;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并通过决议、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2月21日“阿拉木图协议”签署;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2、能力培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3、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导入1): (师):你知道图中人物是谁吗?他就是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 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问题情景导入2): (课件显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图片。) 师:红星陨落——当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历史的舞台时,我们仿佛看到它开国时的辉煌,也看到了它谢幕时的凄凉。回顾这段历史,除了建国初期的两大著名领导人物——列宁和斯大林外,苏联的经济改革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时期。苏联没有因自身的改革变的强大而是走向解体,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讲授新课): (师):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

苏联解体与当今中国改革

?
苏共政权解体引发的多方面灾难!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掌控国家的社会主义 政权,又是昔日除美国外全球最具实力的超级大国,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仅 仅存在近七十年,便寿终正寝。回顾过去的三十年,“两超”之一的苏联在步入暮年 之际和正式瓦解之时,在其加盟共和国所释放出的破坏威力远远不是急切摆脱苏共 控制的国家、个人所能预料到的!
?
一,经济崩溃,动摇国家之根本。苏联衰落的征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 历经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苏联虽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一定的经济成果, 但进入八十年代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弊病越加显现,后继发展乏力,这 可从苏联人民在三年的时间内连续为三位国家最高领导人举行国葬(苏联体制上领 导终身制埋下的祸根),以致国家政策朝令夕改,政出无,而被西方媒体讥笑为“病 夫治国”一见端倪!年轻气盛的戈氏掌权后,雄心勃勃,准备有所大为,面对经济持 续低迷,弊病百出的苏联模式,戈氏深知只有来一番够彻底的改革才能从根本挽救 苏联于危难之间改革之势锐不可挡,戈氏在党内改革派的支持下,首先在经济领域 动起了手术!遇阻后转向政治领域,试图拿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刀,戈氏弃苏共 根本指导思想于不顾,提倡变相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动摇了苏 共执政的合法性,而面对随后而来的政治反对潮,苏共却只能在一片质疑身中迅速 流失大量的合法性资源。与此同时,各方面的改革却导致苏联经济愈加困难,经济 增长一路滑坡,改革开始后,苏联连续多年经济衰退,加大了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 国在多方面的差距,并引起了国内民众的普遍不满,以及授予反对者以口舌,更加 剧了执政合法性权威的流失。在跌跌撞撞的改革道路上,改革效果不佳,经济频临 崩溃,苏共终于在进入九十年代后走向自我灭亡之路!
?
二,政治内耗,经济崩溃,俄罗斯不得已走向十年衰退之路。苏联解体后, 苏共随之从从前的前台手,沦为大打选举策略的反对党,与叶利侵等“谋权篡位”者 相比, 单凭“日暮黄花”的苏共已难以重掌大权, 但“尝尽丧家之痛”的苏共和其它形形 色色的反对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以叶利钦为首的执政联盟(彼时的俄共<苏共随 苏联的崩溃而瓦解>早已雄风不再)。自此,刚刚实现国家独立的俄罗斯政坛进入 了纷争不断,内耗不休的新时期。政坛地震时有发生,总统炮轰国会大厦白宫,政 府高级官员如同走马灯般……, 针对叶利钦上任之初最为头疼的经经济问题,盖达 耶夫出任政府总理后,着手实行经济改革,采用急于求成的“休克辽法”。其结果是, 俄罗斯在没有各项配套基础制度建设(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为保障各项改革 措施的有序良性推行,需要有法治、法制,相对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作保障)下使用 的“休克辽法”,让俄罗斯的市场转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休克疗法实行后的前几年, 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经济规模大副缩水,通货膨胀千倍高企,失业率剧增, 生活水平大副下挫…比起苏联解体前的状况,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九十年代, 俄罗斯普通人民都是在政治动荡,高通货膨胀的“压迫下”度过的,迷失了十年!
?
三,国际影响力严重弱化,势力范围急剧收缩,国家安全环境恶化。俄罗斯 立国之初既继承了前苏联 70%的庞大遗产, 也承接了苏联境内外原本层出不穷的问 题!在国际影响层面上,俄罗斯从沉浸在苏联时期世界超级大国的高人一等到迅速 沦为世界二三流国家,只能依靠庞大的核武器维持其大国地位。参与国际事务能力 迅速弱化,未能有效地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唯美国等西方国家马首是瞻,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2010岳麓版教案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了解历史上苏联的经济概况和经济改革的主要历程,包括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苏联的改革及其失败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值得深刻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大事,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分析和认识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探讨的是二战以后苏联相继进行的三次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于每一次经济改革,基本上是从经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局限性和失误(经济结构问题更趋严重,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企业自主权未能实现),转向政治改革,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苏联改革的背景,过程; 难点:苏联改革的评价,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板书: 一、改革的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内容(农业、工业)、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及其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景、内容(工业、农业)、局限性及其失败(理论认识和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军备竞赛的影响) 3、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改革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探究、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言: 1917年11月,伴随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了。1922年苏联成立。苏联,曾用20年时间完成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这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前去取经,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但当红色的年轮刻写到第74圈,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苏联解体了。 苏联的经济改革是怎么一回事?苏联解体与苏联的经济改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留下了哪些启示?带着上述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8 课 https://www.360docs.net/doc/4c3504608.html, 教师:苏联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改革?首先让我们来回顾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 教师总结:斯大林经济体制弊端: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过快,轻工业、特别是农业无从发展;农业全盘集体化;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特别是二战后,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异同

论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与苏联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的改革背景,过程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探索过程的差异又使中国与苏联有了不一样的命运,在现在看来,苏联最终已解体,中国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并已步入稳定状态,最终将会成功。但这并不意味苏联的社会主义整个都是错误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都是对的,他们各个的探索道路曲折而艰辛,都为现代社会主义的探索总结了经验。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中国与苏联泰索社会主义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首先,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的比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险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这要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其实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础上爆发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之前的二月革命中,俄国沙皇的封建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由于工人和农民的力量比较弱小,加上缺乏革命警惕性,想当然的认为资产阶级会和他们分享胜利果实,结果却受到排挤,压迫,迫不得已的工人、农民发动了世界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所处的国际形势十分险峻,一直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国际反共战争逼近的状态中。而中国的背景是二战刚结束,由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刚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改革背景里资本主义的实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资本家并不配合社会主义的改造而,中国几乎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势力不大,有点甚至把自己的资产对政府拱手相让以支持国家。 在中国与苏联进行的各自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有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关键的过程也决定了结果。在苏联发展时期,有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伯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多位领导人,但都不能力挽狂澜。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还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在经济方面,他推行物质刺激原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在对外关系上,赫鲁晓夫提出两个社会经济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原则。后来其他的领导人在决策上也都本末倒置,把过多精力发在重工业上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使得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制度僵化却没有改正。而中国的探索路途也是曲折的。在经济方面,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它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在社会建设方面,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在经济方面,针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倾向,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建设的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思想;针对急于求成的“左”的冒进倾向,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搞好综合平衡的思想;针对党内存在的要取消商品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DOC)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袁万书 听课要求: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上课——做一个有“问题”的学生。 导言 一、概念解析——何为经济体制? 定义: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经济体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还包括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交通运输等各自的管理体制,此外各个不同企业的企业管理体制也属于经济体制的范围。经济体制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同,而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体制不同。 二、必修一知识回顾——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推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即将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材料一:列宁的困惑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一个是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一个是现实问题:就是“生存斗争”,在列强包围下的苏维埃政权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如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当时包括列宁在内的人们都满腹疑惑。 怎么办? 怎么办?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对于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祖师爷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的呢? 材料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见自教材P64 根据材料,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的这段话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中。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年?

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二战”结束之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 A.列宁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赫鲁晓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是“二战”后首先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故B项正确。2.下图中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 ) 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图中场景反映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规模垦荒。 3.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被罚而成为笑谈,他鲁莽的改革举措是( ) A.恢复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B.创办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C.20世纪50年代苏联推广玉米种植 D.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 C 解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故C项正确。 4.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 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5.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B.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是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6.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答案 D 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 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7.某书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提到:“在他的统治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70多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目中“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前期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故D项正确。 8.下列历史人物与苏联解体直接关联最大的是( ) A.叶利钦B.亚纳耶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D项正确。 9.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C 解析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10.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