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一、解释下列概念 1、要素市场 ① 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简称。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② 生产要素市场由以下市场构成: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外汇、贵金属以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和一定空间内货币资金融通的总和。 2、劳动力市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价格。 3、房地产市场。它由三个组成要素: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客体和交易的行为。 4、信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与信息需求者双方进行有偿转让交易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市场。 5、技术市场。就是指买卖技术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7年名解,2分) ①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 1、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04年简答) 04简答:市场经济的特点(注意不是我国,答共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专题三考点3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解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掌握十月革命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一分为二地看待)。 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即掌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指出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该考点集中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学习,应掌握高度集中地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之间的关系,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弊端,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教训。 【对接高考】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例2.(2013·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考点】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王金存 2012-1-6 14:34:11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从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到1987年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的“三自一全”,苏联的经济改革历时30余载,其间提出过不少改革方案,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这失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长期推不动,陈腐的经济体制始终难以破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越积越深,乃致激化,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是为反社会主义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改革越出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轨道,变成了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荃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择其要做一初步分析。 一、对旧体制的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总体认识,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 苏联的旧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产品经济观是其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的原因,从苏维埃经济创建之始,俄共(布)就把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货币、市场、贸易等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在消灭私有制的同时必须随之将其铲除。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要“准备消灭货币”,“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朴贸易”[1]。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理论家们则纷纷论证消除商品货币关系,建立产品经济或自然经济的必要性。例如,1919年波格丹诺夫写道:“社会主义的墓础不是交换,而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没有买卖市场,只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分配”。瓦尔加指出:“应当以生产价值的量度单位来代替陈腐的完全无效的货币核算”。布哈林在其著名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中也说,“经济过程的理论面临着过渡到自然经济思维的必然性”。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课标要求: 考试要求: 考点梳理: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2.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②标志着正式拉开改革开放序幕。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④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 二、改革开放 1.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特点:包产到户。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废除人民公社(第一个:四川广汉) (3)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内容 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②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转变。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5)方向:建立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过程: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 历史性的跨越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过程 (1)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①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 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 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①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 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 (3)评价????? ①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 想以此 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 ①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__________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 粮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工业:大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word版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斯大林著 历史背景:是对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继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又一部历史性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曾风靡于苏维埃大地,直到1929年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公开发表,这个观点才被否定。斯大林坚持列宁的主张,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936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的决议,批评了经济科学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象,第一次提出:必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增加一个专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后,组织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进行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后来被战争所打断,直到战火平熄后才得以继续。 以经济学家康·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为首的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40年代末完成了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未定稿。1951年11月,苏共中央召开了评定教科书未定稿的经济问题讨论会。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在看过未定稿和讨论会材料后,写信给会议参加者,对会上讨论的有关经济问题,包括一些争论问题,以及教科书未定稿的修改问题,提出了10点书面意见,即《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 这篇意见同“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等几封信,最初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1952年第18期上,同年10月3日、4日的苏联《真理报》加以转载,后来合成一书,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题出版了单行本。 内容提要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斯大林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10点意见和与此有关的论文、书信。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题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命题:1.就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 例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 .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 .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 .合理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例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例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二、斯大林体制:1924(上台)-1936(形成)-1991(结束) 特点:①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②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内容: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提出)-1928(正式)-1937 2.农业 集 体化:1927(提出)-1937(完成) (考察农业、工业二者关系) 评价: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教训:1.经济的建设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 2.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命题:1.就历史反思角度,考察斯大林体制工农的关系2.就斯大林体制历史影响角度命题例1: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例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例3: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命题:1.就历史演变历程考察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具体过程 例1: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例2: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21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3)能力目标: A: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分析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并因此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补充材料,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处理。二:板书框架: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课): (1)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程序)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

专题十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点睛】 本专题主要讲授的是近现代历史上另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社会主义改革。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掌握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认识苏联经济体制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影响,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课标考点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重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解析考点1】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以此来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并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直接过渡。 (2)内容: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后引起了农民的反对。 2简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1)背景: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经济急需恢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作用: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同步试题(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同步试题(一)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2.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 B.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C.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攻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4.下列哪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A.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C.取消一切市场贸易活动 D.对生活必需品由国家进行分配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取消,主要是因为 A.苏俄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B.引发了1921年春的经济政治危机 C.超出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D.战争、天灾造成的饥荒使人民生活极端贫困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主要说明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7.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这一错误根本原因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 8、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 B.它的制定是当时形势的需要 C.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9、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理解不正确是:A.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10、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1、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由苏维埃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B、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C、经济建设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 D、在经济建设中以计划经济为主 12、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最大的作用在于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极大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13、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四第三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经验 与教训 核心内容:通过了解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得所进行得探索,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与教训。 【考点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得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 策转变得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得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得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得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得复杂性、艰 巨性与曲折性。 【知识得链接】 学习本单元知识时要注意与必修1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得胜利”、“冷战阴影下得国际关系"及“苏联解体”得有关史实进行联系,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得背景。 同时还要与本书中得资本主义国家得近代

化建设及改革,如罗斯福新政进行联系,并结合中国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得探索进行学习思考、 思考一:苏俄为什么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为什么又要转为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两个政策得本质区别就是什么?该如何评价?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得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含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就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得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得一些临时性政策、 2)背景: 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签订《布列斯特与约》,退出一战;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 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叛乱——三年内战3)目得: 直接目得: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4)实质:在小农经济占优势得、生产力落后得国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5)评价: 积极方面:①它就是苏俄在战争逼迫得特定环境下采取得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得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消极方面:①它得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得限度,引起工农群众得不满; ②随着国内战争得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得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得不稳定与生产得下降; ③并非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得正确途径。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枯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达到课标要求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背景: (1)前提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一战。 (2)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3)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武装干涉。 (4)经济:长期战争破坏使苏维埃的物资严重匮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影响:保证红军粮食供应,缓解城市的饥荒,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4)分配制度: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5)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4、特点:是苏俄在战争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 5、影响:(1)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2)消极作用: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①理论上的错误: a、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 b、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践上的后果: a、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b、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 c、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 d、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危机: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②自然灾害; (2)政治危机: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3)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7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学习任务】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 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 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