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题组一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离子反应的基石

1.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l2O3(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l(OH)3酸式电离:;

(13)NaHS溶于水HS-的电离:。

★注思维建模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模型

考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或有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加入BaCl2溶液:

B.加入CH3COONa溶液:C.加入Na2CO3溶液:,

D.加入Zn粒:

E.加入NaOH溶液:

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的物质;③生成的物质;④。

(3)离子反应的本质

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填序号,下同);H+物质的量减少的是;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还可以表示。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但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直接书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①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Cu2+、SO2-4、Ba2+、OH-;

②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再如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是HCO-3与OH-反应生成更难电离的H2O,同时生成的CO2-3再与Ca2+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aCO3沉淀,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三种离子的个数比写出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点

①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

a.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

b.做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

c.做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化学式。

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

③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加热放出NH3↑,不加热写NH3·H2O。

④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不写离子符号。

⑤HCO-3、HS-、HS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开写。

深度思考

1.写出下列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小苏打与乙酸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氧化镁溶于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Cl2通入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9)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0)浓HNO3与Cu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2)(NH4)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NaHCO3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中滴入醋酸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碳酸氢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eCl3溶液与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酸性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过量)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O2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写出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1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当CO2不足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CO2过量时,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16.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刚好沉淀完全:

题组一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HCO3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a(OH)2与H2SO4两稀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2O3溶于HI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eO溶于稀HNO3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酸式盐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1)NaHCO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1)Ca(HCO3)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HCO3)2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反应

(1)Ca(HCO3)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HCO3)2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连续性

1.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

①碱过量:

②碱不足:

(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如CO2通入NaAlO2溶液中:

①NaAlO2过量:

②NaAlO2不足:

(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盐酸不足:

盐酸过量:

(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

铝盐过量:强碱过量:

(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

NaAlO2过量:强酸过量:

(6)Fe与稀HNO3溶液

Fe过量:

HNO3过量:

题组二先后型

2.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NaOH不足:NaOH过量:

题组三配比型

3.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

NaOH不足:

NaOH过量:

(2)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

溶液呈中性时:

SO2-4完全沉淀时:

思维建模

“定一法”书写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根据相对量将少量物质定为“1 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物质组成之比相符。

(2)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

(3)依据“先中和后沉淀”的思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题组四

常见离子共存情况剖析

常见离子组合共存情况原因

(1)Ba2+、Ca2+与SO2-4、

CO2-3、SO2-3

(2)Mg2+与SO2-4、NO-3

(3)OH-与NH+4、HCO-3

(4)OH-与Mg2+、Al3+、Fe2+

(5)H+与CH3COO-、ClO-、

HCO-3、SO2-3、SiO2-3

(6)Fe3+、Al3+与CO2-3、

HCO-3、S2-、AlO-2

(7)NO-3(H+)与Fe2+、I-、SO2-3

(8)Fe3+与S2-、I-

(9)MnO-4与Fe2+、I-、SO2-3

(10)NH+4与NO-3、Cl-、HCO-3

反应类型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复分

解反应

生成沉淀

如Ba2+与CO2-3、SO2-4、SO2-3;SiO2-3与H+不能大量共

生成气体H+与CO2-3、HCO-3、S2-、SO2-3等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弱

电解质

H+与OH-、ClO-、F-、CH3COO-不能大量共存

氧化还原反应

Fe3+能氧化S2-、I-等;MnO-4、ClO-在酸性、碱性、中

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能将I-、Fe2+、SO2-3等氧化

盐的双水解

Al3+与AlO-2、HCO-3、CO2-3、S2-、HS-等水解彻底,Fe3

+与AlO-2、HCO-3、CO2-3等水解彻底,不能大量共存

络合反应Fe3+与SCN-;Ag+与NH3·H2O

分析好特殊环境如水电离出的c(H+)=K w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 mol·L-1的溶液;c(OH-)

c(H+)

=1012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为10-12

题组5

3.(高考题组合)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2013·北京理综,27(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海南,13(3)]H和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海南,14(1)]海水提溴过程中,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________,将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Br-和BrO-3,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上海,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2-4、CO2-3、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1

C.SO2-4、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2-3、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离子推断的四项原则

(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O2-4、Cr2O2-7)。

(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

(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

(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③显现特殊颜色。

离子试剂现象注意

沉淀法Cl-、Br-、I

AgNO3溶液

和稀HNO3

AgCl(白色)、

AgBr(淡黄

色)、

AgI(黄色)

SO2-4

稀盐酸和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稀盐

酸酸化

Fe2+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

绿色沉淀→红

褐色沉淀

Fe3+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

Al3+NaOH溶液

白色沉淀→溶

不一定是

Al3+

气体

NH+4

浓NaOH溶液

和湿润的红

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

要加热

CO2-3

稀盐酸和石

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SO2-3、

HCO-3有

干扰

SO2-3

稀H2SO4和品

红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且气体能使品

红溶液褪色

显色

I-

氯水(少量),

CCl4

下层为紫色

Fe2+

KSCN溶液

和氯水

先是无变化,

滴加氯水后变

血红色

先加

KSCN溶

液,无变

化,再加

氯水

Fe3+KSCN溶液血红色苯酚溶液紫色

Na+、K+Pt(Fe)丝和

稀盐酸

火焰分别呈黄

色、紫色

K+要透过

蓝色钴玻

璃片观察

焰色

2.熟练掌握在溶液中有特征颜色的离子

常见的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有MnO-4——呈紫色,

Cu2+——呈蓝色,Fe2+——呈浅绿色,Fe3+——呈黄色。

沉淀的颜色: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

解题时特别注意题干条件是“无色透明”还是“澄清透明”。

4.某pH=1的工业废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Mg2+、Ba2+、Cl-、CO2-3、SO2-4,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干燥得沉淀3.50 g。

实验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干燥得沉淀2.3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①一定存在Mg2+②可能存在CO2-3③一定存在Cl-④可能存在Ba2+⑤可能存在

Mg2+A.①③B.②③C.③⑤D.④⑤

5.某溶液中可能只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2-4、CO2-3、NO-3。取200 mL该溶液,分为二等份做下列实验。实验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实验2:向第二份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SO2-4、CO2-3、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且c(Na+)≥0.1 mol·L-1

6.某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①Mg2+、②Al3+、③Fe2+、④H+、⑤HCO-3、⑥Cl-、⑦OH-。向其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⑥⑦D.①②④⑥

3.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2-3、SO2-4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

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

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均无沉

淀产生

④取③中的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⑤另取③中的部分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2)

(3)写出实验②、④、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液中存在SO2-4?

2.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CO2-3?

3.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能否判断

溶液中一定存在CO2-3?

4.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能否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

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把湿润无色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4,该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该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7.做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钠元素,不存在钾元素,该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1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恰好

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

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右图中的________曲线表示(填序号)。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_ 12.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电解质④盐⑤化合物

(2)可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

反应可表示为下图。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3)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是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一些错误观点,

请在下列表格中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否定这些观点。

①所有的离子方程式均可以表

示一类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

+OH-===H2O

③离子方程式中凡是难溶性酸、

碱、盐均要标“↓”符号

(4)

子方程式都可用“Ba2++SO2-4===BaSO4↓”来表示,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对高三生而言,应及时了解、掌握高考备考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前做好准备。小编为您推荐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希望对您有助!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如下: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弱电解质不能拆。如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3+H+=Ca2++H2O+CO2就是非常典型的错误。但是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知道其他常见的不能拆的弱电解质,如HF 、HClO等。 2、电荷不守恒。如氯化铁跟铜反应:Fe3++Cu=Fe2++Cu2+是比较明显的电荷不守恒的方程式,此类一般较易找出。 3、反应事实,尤其是碰到强氧化剂时。如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就是没有考虑ClO的强氧化性会生成CaSO4,从而导致错误。 4、遗落。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就属于缺项。 5、配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H+ + OH- + SO42-+Ba2+ = BaSO4+H2O错在H+和SO42-,以及OH-和Ba2+的比例应该始终是2:1。 6、分步。如多元弱酸的电离以及弱酸盐的水解等。 7、普通过量CO2 、SO2 、H2S问题。即在通常情况下,过

量CO2和NaOH反应生成的是NaHCO3而不是Na2CO3。SO2 、H2S也是同样的道理。 8、反应方程式与量无关。这种情况会出现于Al3+与过量氨水反应,AlO2-与过量CO2 反应,苯酚和CO2 反应等。9、酸式盐的过量少量。比如区别Ca(HCO3)2与过量、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异同实质。 以上几点是离子反应题中最常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纳,熟悉这些之后,做这类题目便可信手拈来,不易再误入陷阱。【总结】:高考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常见出题陷阱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为高考做准备,大家加油。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名师解读:高考化学备考五大误区 高三化学无机方程式应考技巧

(江苏)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选择题题型专练3(三)因果、目的类(含解析)

(三)因果、目的类 (建议用时:25分钟) 1.(2019·常熟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道,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 ) 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 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 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 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 2.(2019·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联考)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3.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4.(2019·镇江高三验收考试)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 B.新农作物在江南引种 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 D.北民因动乱大批南迁 5.(2019·盐城三模)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6.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还原性:Fe2+>Br-),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 A.2Fe2++Cl2=2Fe3++2Cl- B.10Fe2++2Br-+6Cl2=10Fe3++Br2+12Cl- C.2Br-+Cl2=Br2+2Cl- D.2Fe2++4Br-+3Cl2=2Br2+2Fe3++6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还原性:Fe2+>Br-,则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时,氯气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 【详解】 A.当通入少量的氯气时,氯气只与亚铁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 B.当溴化亚铁与氯气5:3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Br-+6Cl2=10Fe3++Br2+12Cl-,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参与,故C错误; D.当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2CO3、NaNO2、FeCl3、KClO3、AgNO3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认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KClO3、AgNO3、NaNO2,不能肯定是否含有氯化铁 B.一定含有KClO3,且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生成了两种还原产物 C.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K2CO3的存在 D.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有无沉淀出现,即可证明K2CO3不存在【答案】B 【解析】 【分析】 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FeCl3;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只能是酸性溶液中KClO3把NaNO2氧化为NaNO3,本身被还原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则一定含有KClO3,同时有

离子反应规律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1 基本概念 离子反应:在溶液(或熔化态)中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统称离子反应。它包括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本身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它包括大多数的盐类、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它包括弱酸(H2SO3、HF、HClO)以及弱碱(NH3?H2O)等。 2 离子反应规律(仅讨论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对于复分解反应而言,有下列三种物质之一生成的反应就能进行完全:①更难溶物质;②更难电离的物质;③气态物质。简言之,复分解反应的方向总是朝着有利于某种离子浓度减少的一方进行。 沉淀的生成及转化 常见难溶物有:①酸:H2SiO3 ;②碱:Mg(OH)2 、Al(OH)3、Cu(OH)2、Fe(OH)3等;③盐:AgCl、 AgBr、AgI、BaCO3、BaSO4、Ca3(PO4)2等。 常见弱电解质有:①弱酸:HF、H2CO3、HClO、CH3COOH等;②弱碱:NH3?H2O;③其它:H2O、C6H5OH 等 (3) 气态物质生成 常见气态物有:SO2、CO2、NH3、H2S 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1.1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步骤—“写拆删查“ 以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例 第一步“写“ 2NaClO + CO2 + H2O = 2HClO + Na2CO3 第二步“拆“ 2Na+ + 2ClO- + CO2 + H2O = 2HClO + 2Na+ + CO32- 第三步“删“ 2ClO- + CO2 + H2O = 2HClO + CO32- 第四步“查“查原子个数、离子电荷是否配平 [说明] ①原则上说,电解质要不要拆分改写为离子形式,应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为依据。若化合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则应“拆”为离子形式表示;若化合物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则不能“拆”,而仍应以“分子”形式表示。如浓H2SO4应以分子式表示,稀H2SO4则应“拆”为离子式(2H+ 和SO42- )表示。

因果类选择题剖析

因果类选择题专题训练 题型特点 1.该题型考查基础识记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二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 2.题干和选项中都包含丰富而密切的关联信息,要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机串联,以辨真伪。 3.不仅要对题干信息分析全面和准确,还要针对四个类似选项逐一分析,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选项。 解题技巧 1.全面把握题目设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 2.抓住关键词,准确区分以下几个概念: (1)根本原因:指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若干原因中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 (2)直接原因: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并直接促使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事说成导火线。 (3)重要原因: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中,有多种原因,其中最显著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3.分清因果关系和主次关系,避免颠倒和混淆。 (1)如果题干给出的是“某某原因是”或“条件是”或“目的是”,往往要考察选项中的“因”。 (2)如果题干问题给出的方式是“有利于”或“推动了”或“造成了”,往往是考察选项中的“果”。 经典模拟题 1.(2015·甘宁青部分高中高三联考)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699万人, 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 解析从题中?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可知唐 朝后期,均田制度遭到破坏,土地兼并加剧,依 附关系松弛,B项正确;宋朝以后商业人口猛增,A项错误;唐朝后期并未出现税收制度混乱,C 项错误;经济中心南移人口南迁与纳税人口减少 无关,D项错误。 答案 B 2.(2015·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据史料记载,“正德以前,民皆畏官府。……讼绝无而仅有,称为民 淳事简焉。”“(嘉靖时)民颇键讼趋利,相欺相凌, 甚至父子兄弟若仇敌然。”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法制观念淡薄 D.社会习俗改良 解析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转变,由民情 淳朴守序,转变为追求利益的奢侈之风盛行,符 合材料内容,B项正确;君主专制强化会导致百 姓畏惧官府,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制观念 的转变,C项错误;社会出现?民颇键讼趋利, 相欺相凌,甚至父子兄弟若仇敌然?现象,是社 会风气下降,不能称为习俗改良,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湖南怀化高三检测)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 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 依三千户法置”。材料中有关规定变化出现的原因 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C.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政府放松了对民间经济活动的控制 解析材料反映唐代后期对市的设臵规格放宽, 表明伴随商品经济发展,商贸交易场所有增加的 需要,A项正确;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其 发展壮大与市的设臵变化关联不大,B项错误; 从材料来看,政府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其政 策并无调整,C项错误;从?臵市令一人、史二 人,?可以看出政府对经济活动并未放松,D项错 误。 答案 A 4.(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但是从明 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这一 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的推动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解析明朝时期对外贸易和商业经济得到发展, 从而促进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C项正确;材 料中主要讲述的是商业的发展,不能体现中央集 权的加强,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 芽和白银矿藏资源大量开采,B、D项错误。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汇总

惠安一中高二化学《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 命题者郑素环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4分) 1. 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电解质的是 A. 固体硫酸钡 B. 液态氯化氢 C. 气态硝酸 D.氨气 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4.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 9.0 B. 9.5 C. 10.5 D. 11.5 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A. Fe2(SO4)3 B.KHCO3 C. CuCl2 D.NH4HCO3 6. 为了避免电解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加硫酸钠 B.加稀硫酸 C.加NaOH溶液 D.加热 7.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最小的是 A.pH=4的H2SO4溶液B.pH=3的CH3COOH溶液 C.c(OH-)=1×10-11mol·L-1D.c(H+)=1×10-3mol·L-1 8. 水的电离平衡为H2O H+﹢OH-,△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pH减小 B.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KOH,K w不变 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O,平衡逆向移动 9.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10.25℃,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100题 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清朝前期B.晚清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民国时期 2.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 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 3.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资本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本质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6.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就在《御笔信》中扬言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的这种野心产生的根源是() A.日本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B.长期闭关锁国使日本对世界缺乏正确了解,盲目自大 C.中国、印度等亚洲传统强国正在迅速陨落D.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

高考历史题型分类练训练6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高考历史题型分类练训练6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训练6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1.(2019·吉林通化一中4月月考)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扩大D.中小城市大量出现 答案 C 解析材料所示现象说明宋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而这又是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故C项正确。封建社会在明清时期才逐渐衰落,排除A项。B项不是原因,故排除。D项虽然符合当时情况,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和专卖制度,使得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故C项正确。3.“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官僚机构的调整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儒家思想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门阀士族的兴衰与选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门阀制度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兴盛,到了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兴起,导致门阀制度走向消亡,故选A项。其他选项与门阀士族兴衰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汇总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014广东理综,6分)常温下,0.2 mol - L-1的一元酸HA 与等浓度的NaOH 溶液等体积 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成及浓度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图中X 表示HA , Y 表示OH , Z 表示H C.该混合液pH=7 D .该混合溶液中: — + c(A )+c(Y)=c(Na ) 0.1 (2014浙江理综,6分)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 且HCIO 的杀菌能力比 ClO — 强。 25 C 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 2(g) Cl 2(aq) + — — 3 4 Cl 2(aq)+ H 2O P^HCIO + H +Cl 如10 . 其中Cl 2(aq )、HCIO 和ClO 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a 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Cl 2(g)+ H 2O ^^2H + + ClO — + Cl — K=10 —10.9 B .在氯处理水体系中, c(HCIO) + c(CIO — ) =c(H + ) — c(OH — )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 .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浓度为0.1mol?Lk 的CH 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 .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 c ( NH 4+ ) /c ( NH 3?H 2O)先增大再减小 C. c (CH 3COOH )与 c ( CH 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 .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 10mL 时,c (NH 4+)=C (CH 3COO-) (2013福建理综,6分)室温下,对于0.10 mol L :1 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 3 + + 3OH — =Al (OH ) 3J 1. A. HA 为强酸 2. -1 2 K 1=10 . HCIO H + + ClO Ka=? 3. (2014山东理综,6分)已知某温度下 CH 3COOH 和NH 3?H 2O 的电离常数相等, 现向 10mL 4.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史综合一(解析版)-word文档资料

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中国现代史综合一 一、选择题 1.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 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 A. 1965年11月 B. 1966年5月 C. 1966年8月 D. 1967年1月 3.为了搞好期末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 开天辟地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召开 4.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 A.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是在()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6年 6.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B. “左”倾错误泛滥 C. 工农业生产停滞 D. 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后从未有过的困难 7.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A. 开国大典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而传统的“一师、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式却渐行渐远。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NaOH + CO2 ==== Na2CO3+ H2O 离子方程式:CO2+ 2OH- CO32-+ H2O 2、在标准状况下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NaOH NaHCO3 离子方程式:CO2+ OH- HCO3- 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NaOH +SO2==NaHSO3 离子方程式:OH- +SO2 HSO3- 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 2CO2══Ca(HCO3)2 离子方程式:CO2+ OH- HCO3- 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NH3?H2O+CO2== (NH4)2 CO3+ H2O 离子方程式:2NH3?H2O+CO2== 2NH4++2H2O 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Na2CO3+ SO2 Na2SO3+ CO2↑ 离子方程式:CO32-+ SO2 SO32-+ CO2↑ 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 +H2O══2 NaHCO3 离子方程式:CO32-+ CO2 +H2O══HCO3- 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 离子方程式:Pb(Ac)2+H2S=PbS↓+2HAc 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O2+H2O+C6H5ONa→C6H5OH+ NaHCO3 离子方程式:CO2+H2O+C6H5O-→C6H5OH+ HCO3- 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 2FeCl3+2 HI 2Fe Cl2+ I2+2 H Cl 离子方程式:2Fe3++2 H++2I- 2Fe 2++ I2+2 H+ 11、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2(SO4)3+ H2S==2 FeSO4+ S↓+ H2SO4离子方程式:2Fe3++ H2S== 2Fe 2++ S↓+2 H+ 12、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2NaClO +2SO2+ 2H2O══Na2SO4+ 2HCl+H2SO4离子方程式:2ClO- +2SO2+ 2H2O══SO42-+ 2Cl-+2 H++SO42-13、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 离子方程式:Cl2+H2O H++Cl-+HClO 14、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 离子方程式:2F2+2H2O 4HF+O2↑

2020届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因果类)

2019届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一:因果类 1.(2018全国Ⅱ卷,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习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2018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期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3.(2018全国Ⅱ卷,27)35.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4.(2018全国Ⅲ卷,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5.(2018北京卷,20)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6.(2018北京卷,22)读图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7.(2018海南卷,3)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 8.(2018海南卷,14)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9.(2018海南卷,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10.(2018江苏卷,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11.(2018江苏卷,12)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2.(2018江苏卷,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13.(2018天津卷,3)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14.(2018江苏卷,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15.(2018天津卷,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2017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化学第一轮复习离子反应专题测试题

新洲三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反应 小专题测试 2017072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 +4+2H 2O===NH 3·H 2O +H 3O + B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 +2OH -+2H 2O===2AlO -2+3H 2↑ C .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 -3― →+2H 2O +2CO 2↑ D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 -4+16H ++5C 2O 2-4===2Mn 2+ +10CO 2↑+8H 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向Mg(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Mg 2++2HCO -3+4OH -===Mg(OH)2↓+2CO 2- 3+2H 2O B .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3BaSO 3+2H ++2NO - 3===3BaSO 4↓+2NO↑+H 2O C .在银氨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Ag(NH 3)2]++2H +===Ag ++2NH +4 D .向NH 4HSO 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 2- 4刚好沉淀完全: Ba 2++2OH -+NH +4+H ++SO 2- 4===BaSO 4↓+NH 3·H 2O +H 2O 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变血红色,该液中一定含Fe 2+ 4.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既能溶解铝片,又能溶解H 2SiO 3的溶液中:K +、Fe 2+、SO 2-4、NO - 3 B .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14 mol·L -1的溶液中:K +、Na +、Cl -、NO -3 C .将铝片放入,能产生H 2的无色溶液中:Na +、Mg 2+、SO 2-4、NO - 3 D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a +、Al 3+、NO -3、SCN - 5. 7瓶分别含有Cu 2+、Fe 3+、Al 3+、Mg 2+、Fe 2+、NH +4、Na + 等离子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该试剂是( ) A .KMnO 4溶液 B .KSCN 溶液 C .NaOH 溶液 D .NH 3·H 2O 溶液 6.有些离子方程式能表示一类反应,有些离子方程式却只能表示一个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Fe+Cu 2+===Fe 2++Cu ②Ba 2++2OH -+2H ++SO 2- 4===BaSO 4↓+2H 2O ③Cl 2+H 2O H ++Cl -+HClO ④CO 2-3+2H +===CO 2↑+H 2O ⑤Ag ++Cl - ===AgCl↓ A .只有③ B .②③ C .③⑤ D .①④

高中最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大全(按字母顺序总结)

高中最新最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大全 A开头Al 2Al + 6H+ == 2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Al3+ + 3H2O Al(OH)3 + 3H+Al3+ + 3OH- == Al(OH)3↓ Al3+ + 4OH- == AlO2- + 2H2O 3Al3+ + 10OH-== 2Al(OH)3↓ + AlO2- + 2H2O(当n(AlCl3)/n(NaOH)= 3 :10时)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2Al3+ + 3CO32- + 3H2O == 2Al(OH)3↓ + 3CO2↑ Al3+ + 3HCO3- == Al(OH)3↓ + 3CO2↑ Al3+ + 3HS- + 3H2O == Al(OH)3↓ + 3H2S↑ 2Al3+ + 3S2- + 6H2O == 2Al(OH)3↓ + 3H2S↑ Al3+ + 3AlO2- + 6H2O== 4Al(OH)3↓ 2Al3+ + 3SiO32-== Al2(SiO3)2↓ AlO 2- + 2H2O Al(OH)3 + OH-AlO2- + H+ + H2O == Al(OH)3↓ AlO2- + 4H+ == Al3+ + 2H2O 9AlO2- + 30H+== 2Al(OH)3↓ + 7Al3+ + 12H2O(当n(NaAlO2)/n(HCl)= 3 :10时) 3AlO2- + Fe3+ + 6H2O == Fe(OH)3↓+ 3Al(OH)3↓ AlO2- + NH4+ +H2O == Al(OH)3↓ + NH3↑ 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 2AlO2- + CO2 + 3H2O ==2 Al(OH)3↓+ CO32-AlO2- + CO2 + 2H2O == Al(OH)3↓+ HCO3-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 2AlO2- + H2O Al(OH)3 + 3H+ == Al3+ + 2H2O Al(OH)3 + 2OH- == AlO2- + 2H2O Ag Ag+ + H2O AgOH + H+Ag+ + NH3.H2O == AgOH↓+ NH4+; Ag+ + 2NH3.H2O == [Ag(NH3)2]++ H2O Ag+ + Cl-== AgCl↓ Ag+ + Br-== AgBr↓ Ag+ + I-== AgI↓

高考历史 题型4 因果类选择题

题型4因果类选择题 时间:15分钟分值: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固原高三模拟)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鲜明的等级尊卑秩序。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动与静的差别 B.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C.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答案:B 解析:西方社会商业文明的发展容易形成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具有分散、保守、独立性,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中西方经济形态的差异决定了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不同,A、C、D都是由B项决定的。故选B。 2.(2018·本溪高三一模)宋代叶梦得在《石林家训治生要略》中提到:“人之为人,生而已矣。人不治生,是苦其生也,是拂其生也。”将家训文化提升到治生思想的高度。以下对宋代家训文化发展的原因探究具有说服力的是() A.宗法“家国同治”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B.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统一要求超越前代 C.社会发展推动士人阶层认识自我的结果

D.治家思想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发生新转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叶梦得将家训文化提升到治生思想高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宋代理学强调自我修养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与“家国同治”无关,排除A项。君主专制与家训无关,排除B项。宋代尚未出现社会转型,排除D项。 3.(2018·张家口高三模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教授在《近代史的几个问题》中说道:“贸易失衡是贸易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而英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耐心。”导致英国人“缺少足够的耐心”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清政府顽固坚持“天朝上国”的心态 C.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D.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答案:A 解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工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工厂”,要求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故选A;“天朝上国”的心态不是清朝皇帝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排除B;C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但英国通过鸦片走私已扭转了,排除D。

3090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测验试卷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测验试卷实验班姓名 1.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32-B.NaHSO4=Na++H++SO42- C.H2SO4=2H++SO42-D.KClO3=K++Cl-+3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COOH与NaOH在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相等 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Na+和Cl- C.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42- D.检验CO32-或HCO3-离子的方法是取少许样品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2OH-+H2S=S2-+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而本身不是电解质的是()A.氨气B.硫酸C.二氧化碳D.硫酸钠 5.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和水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亚硫酸钠 C.硫化氢通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硫、氯化亚铁和盐酸 D.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7.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C.至少含有SO42-或SO3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 8.下列各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盐酸、氢氧化钠、酚酞B.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硫酸 C.硫酸、碳酸钠、氢氧化钠D.硫酸铜、盐酸、硫酸 9.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H3COOH和Na2CO3与CH3COOH和NaHCO3 B.AgNO3和HCl与Ag2SO3和HCl C.BaCl2和Na2SO4与Ba(OH)2与H2SO4 D.KOH和CH3COONH4与Ba(OH)2与NH4Cl 10.下列四种物质:Fe粉、石灰水、Na2CO3溶液、稀盐酸两两混合后,将发生的离子反应有()A.1个B.2个C.3个D.4个 11.在某溶液中有K+、H+、SO42-、NO3-,则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最多为()A.2种B.3种C.4种D.5种 1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NH4+、Al3+、SO42-、NO3-B.K+、Na+、NO3-、SO32- C.K+、MnO4-、NH4+、NO3-D.Na+、K+、HOO3-、NO3- 13.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K、Cl-、MnO4-、SO42-B.Na+、SiO32-、NO3-、CO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