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摘要胶州秧歌,以其秧歌小戏在多种创新形式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胶州秧歌的传统小戏日渐式微。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秧歌多种创新形式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异同,阐释胶州秧歌多元内涵与秧歌小戏民间原生性的独特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胶州秧歌进行传承定位,寻求发展思路,对非遗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胶州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形式;独特价值

秧歌,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大都包含歌、舞、乐等艺术元素,但很少有“戏”。而本文要探讨的胶州秧歌传统样式则与大众常见的其它秧歌(如健身秧歌、舞蹈秧歌等)不同——有小戏表演、有角色之分,是兼容了歌、舞、乐、戏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一种原生形态。

一、传统表演样式之形成

2009年,笔者观看了“胶州市秧歌大赛”,胶州秧歌的表演分为两部分:先由六个行当的演员表演秧歌跑大场歌舞,再演秧歌小戏。目前关于胶州秧歌传统歌舞加小戏表演样式的形成时间,有多种观点,但起源于何年,尚未有实证材料,亦不是本文想要参与讨论的内

容。笔者观点倾向于认为:胶州秧歌在“清咸丰年间”已经不只是歌舞表演,还加入了——小戏剧情。

据胶州市文化局秩歌负责人介绍,在编纂《胶州市文化志》时发现了胶州咸丰九年(1859)进士宋观炜的《秧歌词》十二首,对胶州秧歌现有的六种角色的扮相、舞态、道具等做了描述。

膏药客:罗伞高擎笑拍肩,铃声喧处压场园。凭谁管领春风坠,让与壶中卖药仙。

鼓子:小鼓轻摇号贷郎,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尘相妒,唐突歌场凭他狂。

棒槌:登场骤听鼓声哗,簇拥人丛面面遮。就里阿侬偏出色,淡红袄子满头花。

翠花:钗荆裙布髻盘鸦,缓步长歌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夸朝春色属谁家?

扇女:窄窄红襦稳称身,女儿装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

小嫂:宫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萧鼓喧阁日来斜。

此为迄今最早关于胶州秧歌角色的记录,遂《胶州文化志》中把胶州秧歌的形成年代定为“清咸丰三年(1856),或1854~1858年间”。而从宋观炜《秧歌词》:“击壤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普求”中之“风流剧”一词看,清咸丰年间,胶州秧歌表演己具备了剧情元素。

二、胶州秧歌之现状

中国封建社会,胶州秩歌曾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因其歌舞加小戏的典型特征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艺术保护价值。进入新时期,胶州秧歌传统样式面临边缘化窘况,虽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广为流传和普及的多是传统样式中的舞蹈部分,小戏的表演几乎消失无踪。随着老一辈技艺高超的秧歌艺人逐渐减少,现在的胶州秧歌表演缺乏竞技性高难动作,往日盛况难复。年轻人对学习胶州秧歌传统表演技艺不感兴趣,胶州秧歌舞戏并重的传统样式面临断代的局面。

三,秧歌创新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随着城市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加速,以各地秧歌为素材的秧歌创新形式蓬勃发展,如,新文化运动中的“解放秧歌剧”、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广场健身秧歌”、传统秧歌舞蹈的艺术化加工“专业舞蹈秧歌”等,迅速成为了大众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从角色性格、服饰造型、剧情内容、音乐伴奏、组成部分、社会功能、审美价值、等多个方面与胶州秧歌传统样式有着显著差异。

(一)解放秧歌剧

抗战时期,由于延安解放区政府对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大力提倡和重视,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秧歌剧。

1.产生

秧歌剧俗称解放秧歌,是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之后,在延安、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兴起的。目的是

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思想,表达政治伦理,唤起受压迫民众的抗战热情和爱国情感。解放区政府号召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民间艺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中去,利用和改造传统秧歌形式,在传统民间秧歌形式基础上,再吸收曲艺、文学、歌唱、话剧、快板、西洋乐器等要素进行融合。而传統胶州秧歌是则为了满足人们朴素的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在农村自然生成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

2.角色、服饰

解放秧歌剧人物角色少,一般由两三个人表演,服饰、道具单一,演员大都是工农兵革命形象。男性角色形象多为头扎毛巾,正气凛然,腰间系红带,手执铁锤。女性角色形象多为果敢大方,腰系红绸,手握镰刀。演出时由一人领队,众人起舞,动作简单、整齐划一。

据笔者在秧歌节期间拍摄视频来描述,传统表演样式中的服饰造型、道具种类、角色性格都要更加的生动、多元。传统胶州秩歌有六个行当的演员,角色层次分明,是按普通百姓生活中老中青三代人的角色构成来搭配适合年龄特征的服饰、道具。仅以传统胶州秧歌中女角形象为例:代表老年妇女的翠花,挽发髻,服饰为藏蓝色大底上有黑花刺绣,手舞绿色折扇,形象泼辣风趣;代表中年妇女的扇女,头戴翠绿穗子饰物,服饰为粉色大底上有绿花刺绣,手舞粉红折扇,形象柔媚细腻;代表少女的小馒,头扎发辫,戴嫩黄穗头饰物,大红色服饰,手舞圆形团扇,形象俏丽含蓄。

3.剧情

解放秧歌剧创编的剧情一般为军民大生产、学习新文化、拥军斗

地主等反映农村新型家庭关系、解放区军民革命生活,歌颂生产劳动的题材,完全摒弃了传统秧歌中封建迷信、家长里短的元素,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等,是革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胶州秧歌小戏剧情,则与农村生活、耕种劳作以及儒学、宗教祭祀有关,有劝人向善的(《裂裹脚》),有反映连年灾荒乞讨要饭的,有赞誉能工巧匠的,有讲述各地风光的(《四大观》),都是以劳动人民家常事为题材,根植于农耕文化,真切的反映着农民的生活印记。

太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太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报告太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太谷“白燕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太谷乌马河畔繁衍生息。太谷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自然条件养育了勤劳智慧的太谷人,我们勤劳的祖祖辈辈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特别是明清时期走到鼎盛,成为晋商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成就了富甲天下,商贾云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华尔街”……所有这些悠久的历史,创造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目前,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下,正在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作概况 太谷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个:传统戏曲——祁太秧歌、传统中医药——龟龄集、形意拳、传统中药——定坤丹,代表性传承人2名,祁太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是白美云,龟龄集代表性传承人是杨巨奎。 近年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传承祁太秧歌的措施。一是收集整理了《太谷秧歌音乐集》和《太谷秧歌剧本集》。对名老艺人的表演进行了录音录像,建立了音像资料库。二是编写教材,让祁太秧歌进入太谷县中小学校的音乐课

堂,扩大祁太秧歌的群众基础。三是与艺术院校联合开办祁太秧歌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四是对专业祁太秧歌剧团给予重点扶持。从政策到资金给予倾斜,比如提供排演场所,更新设备,每年政府拿出一定的经费买服装。进行公益性演出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秧歌剧团依然生存艰难,剧团演员大都自谋生路,生活没有保障,名老艺人年令偏高,秧歌后继乏人,出现人才断层。 龟龄集是我国产生最早且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中药复方升炼剂,为我国中成药历史宝库的珍贵遗产。以独特的传统升炼技术炼制而成,迭经四个多世纪的实践,功效卓著。现已建立传习所2个,培训一些学徒,传授传统技艺。但面临的是现代化、工业化生产代替传统工艺生产,传统工艺几乎不用。然而企业主体经济效益不好,在这方面投入不够,传承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代表性传承人杨巨奎现已退休,自己经营一家小型药厂,效益不是很好,龟龄集这个传统制药工艺面临新的挑战。 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一)制定一个非遗保护规划。 1、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长期保护规划。在前几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建立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项经费,使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使我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光大,促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论文介绍了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极其鲜明的动作风格特征,如“拧、碾、抻、韧、扭”、“抬重落轻走飘”、“三道弯”,并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审美观念和不懈的艺术创造等方面分析了胶州秧歌动律文化成因。 关键词胶州秧歌教学方向即兴舞现代舞 1.引言 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文 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1-5]。胶州秧歌是我国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胶州人引以自豪的艺术品牌。 胶州秧歌传承发展了多年,近年来对其起源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对于胶州秧 歌“乞讨卖唱”的起源,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研究者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看,不仅包括舞蹈和歌唱还包括戏剧,认为不可能靠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就形成一个如 此复杂的地方剧种[8]……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综合了齐鲁文 化遗风、古胶州港口地位及海运文化、宋代舞蹈和元杂剧发展演化等胶州在我国 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方面的因素[4,5]。有关胶州秧歌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 究其原生态元素并进行科学地文化解读。胶州秧歌以舞蹈表演为主,而小戏表演 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认为尤其要整理探究过去脍炙人口而现在几乎失传的小戏剧目,更有着积极的传承和现实意义。 2.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动态风格特征 2.1 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有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小 戏秧歌原有72出剧本,但都是口头创作,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大部分失传。 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都有“6个行当”的划分。胶州秧歌的“六个行当”包括: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假如增加人数必须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负责全队的事务组织领导,俗称“秧歌爷”。还有一名“伞头”,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 单数。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细腻、柔美、舒展,又叫“东路秧歌”,以刘彩为代表;“武秧歌”粗犷、火爆、豪放,又叫“西路秧歌”, 以陈銮增为代表。文武两派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后来逐 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形式归纳为“扭腰、 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律特点概括为“碾、拧、抻、韧、扭”;律动特点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表演过程中有 效地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 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正反挖心”等。 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舞蹈颇具美感,“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 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动 态特征,“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生动贴切地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独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 作者:新闻中心文章来源:市委宣传部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06-2-16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渊源 胶州秧歌、又称为“地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但它既不同于山东“鼓子秧歌”的粗犷豪迈,也不同于山东“海阳秧歌”的欢快奔放,而是以独树一帜的“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特征点缀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对北方民间舞蹈以及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在宋、明年间,地处黄海胶州湾西北岸的胶州市,曾是北方五大外贸港口之一,是当时著名的重要商埠,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发展,必然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相传当时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东小屯村定居,他们用唱民间民俗小调加舞的表演的这种艺术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逐渐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乾隆年间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并出现了秧歌队的组织者“秧歌爷”,“秧歌爷”每年定期以“安锅”的形式培训学员,排演秧歌,由此而产生了以口传身授为半职业的秧歌教师,使胶州秧歌得以传承与规范发展,是地地道道的师承秧歌。据史记查清的已有 代传人,每代传人都有着不同的贡献,不断丰富了舞蹈语汇和风格,逐渐完善了胶州秧歌的表演程式。到清咸丰年间,已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清咸丰年一位进士,全国著名文人宋观炜,幼年在胶州观看胶州秧歌后,写诗形容曰:“击琅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谱求。”他为所见到的胶州秧歌中所登场的人物从服装、道具、舞姿都写诗做了细腻、生动、逼真地描绘。为我们了解胶州秧歌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 2007年6月1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赵季平创作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首演。此后,如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之在2006年热播不已一样,在2008年北京的舞台更是热演不止。对“交响组曲”这一西方音乐体裁的运用,显示了赵季平的高妙。凭借组曲形式,作曲家描绘了一幅幅浓墨重彩且又情趣生动的风俗画卷,展示出作曲家娴熟的纯器乐音乐创作思维,以及一位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地道诠释。 一、音画主题对接:院有多大?尘缘苦短 《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蓝本,来自于作曲家为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而写的音乐。作品讲 述了一个晚清末年经商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山西商人乔致庸正直、善良、智慧的形象。这是一位集义、信、利于一身,且把利排到最后,在逆境中求生,在竞争中取胜,富了不忘周围乡亲,更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中国商人。作为全剧的主线,旁生出的枝蔓则展现了主人公充满矛盾的生活步履:原本是个读书人的乔致庸,对做生意根本不感兴趣。兄长去

世,使乔家面临破产,不得已从京城的考场上跑回家,无奈步入经商之途,并因之牺牲了青梅竹马的爱情。商路漫漫,难消乔致庸的执著;忍辱负重,告诫人们“学经商先要学会做人”的道义。音乐在表现情节时也基于一条主线在发展。对接故事情节,音画互映,相得益彰。而且,在很多时候,跌宕起伏的音乐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剧情中所没有或者没法 展开的内容:譬如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以及特殊的地域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心理需求表现等。作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影视音乐创作观念。 院有多大呢?无论设备多先进或者制作技术多高超,影像能表现的内容都会受到局限,永远也只会停留在演绎故事进程的现实空间为立体的三维空间上。倘若要表现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超出剧情的现实发展、超出人物现场的具体情感状态、画面没法表现出的隐性情节等,则只有音乐能够胜任。凭借音乐来为影视艺术开拓出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完全可以帮助导演实现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绘之外的文化意蕴、哲理意味,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可言表的智慧和感悟刻画。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四维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其创作一帜独树。在此前他创作的众多影视音乐作品中,《霸王别姬》(1992)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影片中,作曲家以复调式对话效果在不经意地酿造出了一个比电影的视觉

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开题报告

唐山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2017 年12 月日

说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 主要研究内容 胶州秧歌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支独秀。它承上启下,对我国胶州舞蹈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国家行列。而传统的民族艺术也正在被现代舞蹈和其它现代艺术所取代。胶州秧歌艺术正是逐渐消失中。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形式,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有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了解它的风格特征,艺术价值,特点和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舞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将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承上启下,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提纲: 一、引论 二、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风格分析 (一)传承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二)浓缩了我国山东人民生活,是北方民族艺术中的精华 (三)集多种北方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四)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浓烈的黄河流域文化氛围 三、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价值分析 (一)它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二)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自主创新的艺术价值 (三)是鲜活的古代传统艺术活化石,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四)舞蹈优美,旋律动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总结 参考文献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专业: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璀璨的奇葩。值得一说的就是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各种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俗话说:“北方有秧歌,南方花鼓灯”两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同属于秧歌类。 关键词: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三道弯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之后,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种民间曲艺。 胶州秧歌开场时先跑秧歌大场,并作翻扑技巧,然后再演农村小戏,扮演人物中领头的是“膏药客”,在演唱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形式而形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行当分为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庆而著称。这种广场歌舞活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囚徒中艺人文士,将内地戏曲歌舞带到东北,有了正月十五办秧歌习俗。边舞边歌、通宵达旦。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用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到清末民初年间,大都是富家大户自己组织起来,在春节的时候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加人员广泛,不分男女老幼,都可跳跃舞动;人多场面大,气势恢宏,震慑人心。三五十人,百八号人,甚至几百人一起可随着鼓点、锣声、镲儿、唢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整齐划一,十分好看。 两者的动律特征: 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外乡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年夜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示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扮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合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身体语言、舞蹈气概、扮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成长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气概;表示形式;传承成长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早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示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起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成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年夜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示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水平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区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区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年夜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合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合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成长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

胶州秧歌3000字论文

胶州秧歌 摘要: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属于歌舞剧,其曲牌、行当齐全,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虽然业内尚无关于胶州秧歌起源的定论,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该门艺术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至今仍保留着和胶州海运文化的种种联系. 关键字:胶州海运文化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起源于马店东小屯、南旺,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轻走飘”的舞蹈风格,蜚声海内外,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起源及文化背景 胶州秧歌据记载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相传明末清初,该村的赵姓、马姓两户人家因生活困难,逃荒关东。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改为"唱门子",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面“舞之蹈之”,一面唱民歌小调,这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了。"一更里,遇撞着老天爷大雨直倾……,二更里,闯关东两泪潺潺……"传统秧歌段子《关东五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闯关东的生活。返回故乡后,经过多年相传,不断改进,胶州秧歌演变为具有男刚女柔的鲜明特色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风格。"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肩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这是清咸丰进士宋观炜观胶州秧歌后的作品,今人读之,犹觉如临"扇影"、"衣香"之境。其风格特点中蕴藏和体现了胶州特有的人文经济风貌和胶州人的独特性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胶州秧歌"安锅"之处达50多处,出现了村村都有秧歌队的盛景。 胶州秧歌原有秧歌小戏剧目72出,现存35出。建国后,有关方面对胶州秧歌进行了多次挖掘、整理,并组织了学术研讨。每年定期举办“新春胶州秧歌会”。近年来,胶州秧歌在全国、省、市文艺会演中屡获大奖,并列入北京舞蹈学院汉族民间舞蹈女性训练教材。 被誉为"中国秧歌之乡"的胶州市有着45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起就成为古代重要的的通商口岸,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胶州秧歌剧。胶州与大江南北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锣”均带有南方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有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文化名人众多,以"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2006年胶州秧歌和胶州茂腔同时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届中国秧歌节于2008年在该市成功举办,并确定每两年在我市举行一次。 二、胶州秧歌的艺术特色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动作之间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本土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现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表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同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身体语言、舞蹈风格、表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风格;表现形式;传承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初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山东省、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采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现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域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同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同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因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胶州秧

太谷秧歌《叫大娘》

太谷秧歌《割田》剧本 整理者:文水秧歌 叫大娘,你坐下,咱和大娘拉上两句知心话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妮子有什你就跟打娘发吧?) 一出大门口,两眼儿么了西, 朝南上来个一个楞后生(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怎么一个楞后生兵你还稀奇他了) 楞后生,不发理, 搬住奴家就吃了一个嘴(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快叫吃个吧,不吃还饿死呀?) 吃了一个嘴,还是不依, 一把把拉在高粱地(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噢,你该吼了么) 高粱高,奴家低, 高吼了十来声没人理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你该跑了么) 高粱高,奴家脚步小, 紧跑了几步又拨揽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拨揽倒你该往起扒了么) 人家力气大,奴家力气小, 没等你那格扒起来又按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叫大娘》(二) 一半儿那个铺,二半儿那个盖, 楞后生子脱下他那大氅来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呀呀有铺有盖载后生有办法了) 头呀么东,脚呀么西, 绿色裤裤脱到底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看那个没头鬼把我的裤也给我脱下了) 楞后生的,不说理, 腰里头掏出来一个灰东西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那是个甚东西??) 红头头,紫杆杆, 头头上那还有一个半眼眼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大娘问你说长短了?你个大娘说给一下) 一把把,一匝匝, 不是你那几八那便是什么呀(大娘呀) (白:大娘问你疼来了没?) 头一阵阵呢疼,二一阵阵呢麻, 三一阵阵好比那蜜蜂扎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 (白:就是疼来再没好活?)

楞后生的,用劲顶, 奴家(你那)好活了那一阵阵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你好活上一辈子的话就好活死了!!!)

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作者:————————————————————————————————日期: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三 道弯”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但在动作形态上有些相似之处的就数“三道弯”了。由于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同样是“三道弯”却各有不同。现在我就以云南的傣族舞蹈和山东的胶州秧歌为例子,对“三道弯”做一个浅谈。 关键词:傣族舞蹈、胶州秧歌、三道弯 一、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傣族舞蹈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傣族舞蹈优美、朴实,舞姿有很大的雕塑性,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就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常常在舞蹈姿势上面模仿孔雀的形态,就是运用了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来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了傣族舞蹈最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物资造型。 傣族妇女的短衣,简单的长包裙紧紧的裹贴于身,显出窈窕婀娜的体态,紧身的服装限制着步伐,有胯部提携动作,亭亭玉立小步行路以及高位挑担的生活身影转化到艺术上就是舞蹈中的“三道弯”姿态。除此之外,傣族舞蹈受服装限制下脚步为保持半蹲状态,在身体

以及手臂每个关节都有弯曲,着也是形成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的原因之一。 2、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农村的秧歌小戏,与“谷子秧歌”、“海洋秧歌”一起,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齐鲁文化,是农民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大型广场舞蹈形式。 山东齐鲁大地滋生出来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教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残酷的肉体上的束缚是缠足,用这种方式来束缚妇女们精神。由于妇女们缠足之后,走路起来脚步不是很稳,人体移动时发生了偏差而直接影响了步态,于是就出现了“扭”、“闪腰”、“三道弯”这些舞蹈动态。民国以后,禁止了缠足的做法,表演者们便踩着跷板来模拟缠足以后的形态。所谓的跷板,就是特别制成带有假小鞋型的鞋,穿上以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子中只漏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今天的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舞蹈专业工作者从中提炼出来的。 二、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云南傣族舞蹈中舞者下体多半保持半蹲的状态,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并且在舞蹈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造型,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这种特点的产生与其信仰的佛教和生活环境有关。

山西民间艺术文化的简要概括

浅谈山西民歌的历史与发展 山西的历史悠久而深厚。这里的民风民俗都是千百年来地方流传下来的传统历史,它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蕴藏着中国文化的底蕴。 山西的民间艺术文化种类繁多,如山西民歌、山西锣鼓、山西戏曲和山西年画等等。本篇章中,我将就我自己的理解和各种资料的整合分析着重探讨山西民歌的历史与发展。 一、山西民歌的起始 山西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的传说。而从山西纷繁多样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这里有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埙、夏代的石磬,春秋时的甬钟,战国时的编钟、编磬。在侯马出土的东周时的晋国铸铜作坊中,还发现有铸造编钟的陶范(模子)。这些都说明山西音乐的发展是比较早的。 根据可靠资料显示,山西民歌,于尧天舜日之时就偶传录的。《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二、山西民歌的题材 山西民歌的题材贴近生活,其题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反映农民苦难生活和对自己悲惨命运不满和反抗的歌。

此类歌曲在山西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条件、劳动条件很差,生产力极低。他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披星戴月,终年辛勤劳动,有的甚至远离亲人去关外谋生。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走西口》就是这样一首歌。 2、反映爱情的歌 此类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感情的愿望,表现了他们对封建礼教以及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愤懑和反抗。如《苦相思》、《铡草刀剜头不后悔》等。 3、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歌 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郭兰英老师常常演唱的《交城山》,还有悉数山西特产的《夸特产》以及勾起很多父辈们美好回忆的《打酸枣》等等。 4、歌唱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的歌 这些民歌的内容大多是歌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那些在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中引起共鸣的历史故事。如《三国调》《张生戏莺莺》《苏三起解》等。这些民歌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5、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歌 此类歌曲在山西民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人民,用自己编创的大量新民歌,讴歌着自己的斗争生活。 三、山西新民歌的分类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 时间:2009-06-06 16:40来源: 未知作者: 李良慧评论0条我要收藏 1944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拧、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的发展及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 李良慧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4级2班) 摘要:胶州秧歌在我国自宋朝以来已经有一段相当的历史了,它的体态特征和动律特点十分独特。本文就主要是围绕胶州秧歌的这一独特之处进行诠释和说明的,通过对舞蹈作品中现代胶州秧歌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对比和分析,说明我国传统的胶州秧歌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要与国际接轨,吸收西方舞蹈的精华之处,从而形成既有民族性,有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形式。来满足观众们 益增长的审美观。 关键词:胶州秧歌体态特征动律特征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众多的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间舞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胶州秧歌又是典型中的一朵奇。(一)胶州秧歌的历史和分类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流行与胶州湾一带的农村,跟海阳秧歌、鼓子秧歌一起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在宋、明时期,相传有赵、马两户人家在胶州湾一带定居,他们运用唱民间小调加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挨家挨户的进行表演,来维持生计,这便形成了胶州秧歌的?形。后来又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加工完善,至清朝中期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胶州秧歌,以女性表演最具特色。胶州秧歌女性有三种人物,即翠花、扇女和小‘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二)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脚步动作,舞动时,由于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

胶州秧歌的艺术特点

胶州秧歌的艺术特点 [作者:佚名转贴自:网络搜索点击数:2849 更新时间:2008-6-14 ]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 表演形式: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从前述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所扮演的人物有: 鼓子:原是挎鼓表演,后改为水袖,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潇洒诙谐。 棒槌: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英武矫健。 翠花: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青衣。 扇女: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花旦,舞姿优美。 小谩(小姑娘):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 膏药客:穿大褂、戴礼帽,持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浑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在伴奏乐器上,除唢呐、锣鼓外,还加了演出戏曲用的板鼓、拍、板、堂鼓等乐器。演出场地可在广场,也可搭台,因地而异。 表演内容: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浑""乡土小戏"等。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粘。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粘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太谷秧歌《五秃子闹洞房》全本

五秃子闹洞房 (又名《七贤妻》) 剧情简介:五秃儿虽家境宽裕,但因貌丑肢残其妻王氏十分增恶,新婚夫妻一直吵。后经邻居众大嫂解劝,王氏方才消气,委曲求全。 人物:王氏(小旦)、五秃儿(丑)、张大嫂、李二嫂、王三嫂、赵四嫂、毕六嫂、郝七嫂。 【王氏上,小开】 王氏(念)男儿不称心,日每把气生。 奴,王氏女,前房男儿去世,另跳一步,配于五秃儿为妻,今日禿鬼不在家中,思想起来好不愁闷人也。【二五锤起】 (唱)今日秃鬼不在家, 思想起禿鬼来奴好悲伤。 心儿里埋怨二老爹娘, 为银钱害了小奴家。 思前想后好肮脏, 等秃鬼回来打闹一场。【拖下来】 【五秃儿上场】唱: 日出东海落在西, 五禿子哭得泪悲啼。 天上下雨地上湿, 闹的我禿的脑(头)受不得。 的脑上老流血水子。

想必是二爹娘损了阴德, 他不该出世(生养)我这样人物。尘世上的人儿就数我秃, 自己做饭自己吃。 照像我活两天真是沤作 照像我活两天真是受屈。 我有心寻个地方死了的, 一子还顶的三门子。 俺大爷跟前没啦小子 思想思想死不的。 娶上个妻儿把家立 请媒公媒婆说媒的。 东庄儿说得来不愿意咱, 西庄儿说得来嫌我禿, 人家嫌我的脑上没辫子。 南庄上有个小寡妇, 纪不大二十一, 彩礼要了一百六, 把寡妇娶到俺家里 每日起来光是圪节哭, 不和我好好地过日子。 迈步儿进了洞房里,

观见我的妻新娘子, 叫一声我的妻你不用哭 找上我五禿子不受你的屈, 不少你的穿来不少你的吃。 好穿好戴在箱柜里 有的是花红并柳绿 你就是一品当家的。 好面豆面几袋子 五谷粮食几囤子。 要吃洋烟“西山土 “机器泡泡”蘸上料子, 要吃洋旱烟“哈德门”的。 村东有咱的玉桃黍 村西有咱的好麦子。 村南有咱的葡萄架, 村北有咱的菜园子 种的是番瓜玉茭子。 麻烦了你去串门子 王氏:你妈不待走! 五秃儿(唱):不待走我给你唤人的,害热了我给你扇扇子。 哪里唱戏哪里看,

从虎妞这一形象诞生以来

从虎妞这一形象诞生以来,对于虎妞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在许多人心里,虎妞几乎等同于"母夜叉"。一直以来,无论读者还是作者自己都保持着这种看法。然而近几年来,不断有评论家发现虎妞身上的闪光点。虎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这是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虎妞老舍女性观女性主体意识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在以往大多数评论家笔下,虎妞一直是“恶”的代名词,这与老舍在刻画这一人物时秉持的批评与讽刺的态度有关。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对虎妞这一形象有着强烈的否定和厌恶情绪。虎妞,只“虎”一字就已经代表了作家老舍本人对于虎妞的态度。虎是极其凶恶的猛兽,用“虎”字来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CAJ格式全文 PDF格式全文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 ?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石兴泽;从女性形像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 2 沈滨;;虎妞形象的再认识[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徐思义;;同情的关注愤懑的控诉——老舍作品中的城市贫民悲剧分析[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2 刘方;;新时期老舍研究述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杨文星;;文学翻译中的拆句与合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5期 4 史红华;;祥子形象的再认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王海燕;;从关联理论角度试析《骆驼祥子》英译本[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6 郑娟;;汉语亲属称谓语与汉英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5期

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各个地区又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汉族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而造成了各地区民间文化观念和舞蹈形式的不同。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集山东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囊括汉族山东地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特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体性,以及山东民间文化相融而呈现的共性特征。 山东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海阳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最为著名和典型。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综观山东的民间三大秧歌,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它不仅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而且通过纯朴古老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没有一门艺术可以像民间舞那样,能够最直接、最生动、最富感染力,也是最直观地表现该民族该地区人民的性格、气概、气质、生活方式、本质精神、物质文化、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等等一切。所以,民间舞在中国的美学史上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已成为中国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的传承,对永葆这一文化载体的生生不息灿烂美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 舞蹈教学通常选择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的统一,是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舞蹈教学也是山东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山东鼓子秧歌中特有的儒学精神。)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切入,找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这是支撑山东民间舞蹈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因此,给学生一个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使民间舞蹈教学与传承不仅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且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来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山东三大秧歌为代表的民间舞蹈的内涵,让使学生整体掌握山东民间舞蹈的精华,让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体现一种什么寓意。让学生将技术性与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山东民间舞蹈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表现力。也就 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马嘉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以及山东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都促使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山东的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着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关键词: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传承 体效果。 这种一看三听训练,正是对演唱者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合唱教学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歌剧合唱以及混声合唱。其最低要求和最高标准就是要求要“和谐”。合者,和也。只有音乐的融合,才能达到人心的融合,也只有人心融合了,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大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合唱教学虽是冰山一角,但积水成川,积土成山,合唱中要求人们的呼吸、声带、舌头、耳朵等器官要共同作用,步调一致,这是生理的和谐。通过合唱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心境愉悦,团结一致时,这就带来了社会的和谐。合唱所拥 有的心理和社会的双重和谐,这是合唱教学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学生美学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水平,同时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性、协调统一性,通过合唱教学,同学们学会用一种合作的态度去看待社会,用积极的心理去融入社会,成为心灵美好、情趣高雅、品格健全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晴.马革顺合唱艺术问答录.合唱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马革顺.合唱学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专题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