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作为人类,我们总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然而,每个人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其动机不尽相同。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奥苏贝尔

曾提出,人们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三类:权力、成就和亲和力。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追求权力而付出努力的心理倾向,包括对他

人的控制和影响,以及对自身地位和形象的维护和提升。这种动机常

见于具有领导潜质和掌控能力的人。他们渴望成为组织中的决策者和

掌控者,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还希望影响和引领他人的行为。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则是指个体为了实现某项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心理倾向,

包括追求个人成就,突破自我限制,达到自我价值的认可等等。这种

动机常见于具有事业心和追求卓越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充满自信

和骄傲,并以自己的成绩为荣。同时,他们也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表

现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三、亲和力动机

亲和力动机,即个体渴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合作的心理倾向,包

括对集体团结和协作的重视,以及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这种动机常见于具有协调和合作能力的人。他们愿意以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因此受到身边人的信任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法来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也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发展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最后,希望我们能够运用这一理论,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不同的成就和价值。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内部的成就动机和外部的奖赏和惩罚机制共同驱动的。成就动机是指一种内在的动机,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对任务完成后所获得的成就感的期待。奥苏贝尔将成就动机分为三类:任务取向型、自我取向型和社交取向型。 任务取向型 任务取向型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完成任务时,关注的是任务本身的完成程度和效果。他们通常会设定高目标,追求卓越的成绩,享受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这种动机的个体通常会经历任务选择、任务策略和任务评价三个阶段。 任务选择阶段是指,个体首先会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然后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是否足够完成任务。如果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个体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任务。 任务策略阶段是指,个体会寻找适合自己的任务策略,以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以适应任务的变化和挑战。 任务评价阶段是指,个体完成任务后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用于未来任务的选择和策略的调整。 自我取向型 自我取向型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完成任务时,关注的是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他们通常会设定高目标,追求卓越的成绩,但他们更注

重任务完成后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这种动机的个体通常会经历自我比较、自我评价和自我增强三个阶段。 自我比较阶段是指,个体会将自己的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稍高的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价。 自我评价阶段是指,个体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用于未来的任务选择和策略的调整。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将自己的表现与自己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 自我增强阶段是指,个体完成任务后会寻找肯定和认可的方式,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寻找与任务相关的奖励和认可,例如获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赞扬等。 社交取向型 社交取向型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完成任务时,关注的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他们通常会设定高目标,追求卓越的成绩,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这种动机的个体通常会经历社交比较、社交评价和社交增强三个阶段。 社交比较阶段是指,个体会将自己的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稍高的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价。 社交评价阶段是指,个体会寻找他人的评价和认可,并将这些评价用于未来的任务选择和策略的调整。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会寻

奥苏贝尔对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对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Atkinson)是动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分类。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追求目标和取得成就时所表现出的动力和行为。奥苏贝尔的分类主要包括四种成就动机,分别是需要成就动机、需要权利动机、需要亲和动机和需要无为动机。 需要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能力和努力的认知,以及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反馈的需求。这类人通常追求挑战和卓越,喜欢有目标的工作,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有较高的评价。他们会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需要成就动机强的人会设立具有挑战性和可度量的目标,并付出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在取得成就后会感到满足和自豪,同时也会感到对自身能力的肯定。 需要权利动机指个体对于控制、影响和支配他人的需求。这类人通常渴望在组织或社会中具有高地位和权力,他们追求权威和控制,喜欢管理和指导他人。需要权利动机强的人通常具有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他们善于调动资源和人力,追求权力的满足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他们在取得权力和控制他人时会感到满足和满足感。 第三,需要亲和动机是指个体对于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需求。这类人通常喜欢与他人交往,注重人际关系,追求友谊和合作。需要亲和动机强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商,他们擅长与他人

沟通和相处,善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他们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获得他人认可时会感到满足和快乐。 需要无为动机是指个体对于避免责任和不承担风险的需求。这类人通常对于挑战和竞争没有太大的兴趣,倾向于避免有压力和风险的工作。他们追求稳定和安逸,不喜欢面对不确定性和困难。需要无为动机强的人通常选择相对简单和稳定的工作,他们在避免责任和风险时会感到安心和满足。 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为我们理解个体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不同的人在成就动机方面有不同的倾向和需求,这对于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激励员工,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目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成就动机,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目标设定,提高个人的工作动力和成就感。 奥苏贝尔对成就动机的分类为我们深入理解个体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框架。需要成就动机、需要权利动机、需要亲和动机和需要无为动机是人们在追求目标和取得成就时所表现出的不同需求和动机。了解个体的成就动机对于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励员工和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要弄清呀!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奥苏贝尔成就动机,尤其是在教师招聘考试,这是高频考查知识点,是重点也是易混淆点。此部分的知识点考察方式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即为认知而学。 解读:这是最重要、最稳定、最可靠的内部动机;与内部渴望和好奇、理解等相关。如小红对于地球公转特别感兴趣,自己就去专研并获得知识点。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由于在社会中,一定的成就总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就成了赢得地位的前提。 即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解读:是外部动机。关键词如“赢得地位”“赢得声望”“赢得头衔”等。由此看来,对地位的追求是动机的直接目标;成就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间接的目标。如小明竞选班长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赢得“地位”,显然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定义 成就动机问题的研究始于西方,其概念的形成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默里提出人有二十种需要,其中首要的就是“成就需要”。默里对成就的需要定义为:“克服困难,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从此有更多的心理学家研究这一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1953)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与自己所特有的良好的或优秀的标准相竞争之下,个人所学习而来的一种追求成功的需要或驱动”①。阿特金森(1964)进一步着重研究了成就动机的实质,发生发展及测定,他认为:“当人用较高的社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成败时,表现的就是成就动机,它包括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部分”②。奥苏贝尔认为学生最主要的成就动机是学业成就动机,即“学生视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③。 我国最早研究成就动机的杨国枢先生认为,成就动机是“与内在或外在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而在林崇德等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将成就动机定义为“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动机。 国内外的学者对成就动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也都有其共性,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现在广泛的定义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二、成就动机的理论 (一)、麦克里兰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发现,人们成就动机的差异,是由儿童时期的不同经历造成的。高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表现给予很高的期望,当儿童表现良好时便给予赞许;而低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通常都给儿童明确的行为指示,代替儿童作决定,并且在儿童表现不良时便表现愤怒。因此,专制型的父母大多不会有高成就动机的子女。麦克里兰认为,如果鼓励父母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就会导致高成就需要的孩子产生。其结果便会导致社会有更多的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的人的增多,又导致经济的增长。 (二)、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是麦克里兰的学生,他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 ①董春山.关于成就动机的几个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0):19. ②周国韬.国外成就动机的概念、测量与培养评述.教育科学[J],1989(4):48. ③奥苏贝尔著,余星难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奥苏伯尔学习动机的分类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奥苏伯尔学习动机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学习动机的论述是他教育心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所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下面文都教育就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这种内驱力是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激励,?所以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动机”?。例如,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作为一种“激励”)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学校集体中受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儿童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位满足(受人敬重、有地位),所以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自尊满足(家长和老师认可),所以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许多考生容易把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弄混淆,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追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 导语:学习动机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章节内容,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详情请关注。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三)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论 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 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联的,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的 (二)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这是奥苏贝尔的分类。他认为,学校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有: 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另一方面,学习的结果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机。

(完整版)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要点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认知失调论自我效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简单,其行为原因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复杂,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易解释。在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外界施加的刺激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至于包括人在内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在涉及动物行为动机时,常用需要和内驱力来解释。如食物剥夺引起饥饿,这种饥饿刺激作为一种内驱力驱使动物寻找食物;动物吃到食物,饥饿消失,停止寻找食物的行为。在涉及人的行为时,除了使用需要和内驱力等概念之外,还用目标、兴趣、愿望、理想、信念等概念来解释。因此,需要、目标(或目的)、内驱力、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成了描述人的行为原因的术语,它们表达的概念难以严格区分。 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学习动机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奥苏贝尔

研究成果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 《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1952)、《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4、1977,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8)、《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1968、1978,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与人合作)、《心理学与精神障碍》(1977,与人合作)。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奥苏贝尔认为,许多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对课堂学习有影响,如动机、个性、群体、社会和教师的特征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奥苏贝尔对赫尔驱力还原和斯金纳的反馈的动机效应都持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动机的作用与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学习的类型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与众不同的是,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 1.认知驱力 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 奥苏贝尔提出,如果要形成学生的认知驱力,使它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动机,必须抛弃这样一种教育学说:使课程适应于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适应生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视认知和理解的价值,并以此为目的,而不应把实利作为首要目标。 奥苏贝尔认为,动机变量对认知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影响与认知变量的影响有所不同。动机变量一般不直接涉及认知学习的过程。它们是以增强努力、注意和学习准备等为中介来影响认知过程的。 2.自我-增强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由于在社会中,一定的成就总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成了赢得地位的前提。又因为成就的取得与能力水平是相称的。这样,对地位的追求就导致了成就的取得和能力的提高,成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此看来,对地位的追求是动机的直接目标;成就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间接的目标。显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目标指向将来要从事的理想职业或学术上的成就,以便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学习期间,自我提高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或较高的排列名次。总之,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会使学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同伴中赢得优越的地位。显然,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 同认知的内驱力相比.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虽然属于外部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它的作用时间往往比认知的内驱力还要长久。认知的内驱力往往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学习的内容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的,认知内驱力就要下降或转移方向。所以,认知的内驱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或大多数学科来说,很难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一旦指向远大的理想或与长期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就会成为鞭策学生努力学习、持续奋斗的长久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是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有效措施。 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多种教学措施。教师对学习成绩有了提高的学生给予及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和学习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学习分类 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比如讲解教学。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比如科学研究。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比如让两岁幼儿背诵唐诗宋词,但无法理解,这就是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比如学生理解三乘以三的含义是三个三相加,从而学会三乘以三等于九,这就属于有意义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没有高级、低级之分。比如:白鼠走迷宫的试验,虽然是发现,但在大脑中从未建立联系,所以是机械的发现。背乘法口诀表靠的是死记硬背,属于机械学习,而乘法口诀是固定知识故采取接受的方式,所以是机械的接受。 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将知识的理解分为符号

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也称代表学习、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者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比如,汉语的词汇教学和英语的单词教学,都属于符号学习。儿童经过反复学习,当看到“苹果”( apple)或听到“苹果”(apple) -词时,知道它的读音或者拿起“苹果”这种实物,这就是符号学习的结果。当然,符号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学习(图像、图表、图形、表情、姿势等)。比如,会观看气象图,知道数学图表代表的意义,知道点头表示同意,明白摆手表示打招呼或不同意,北京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等等,都属于符号学习。 概念指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比如,鱼这类动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是有鳍、会游泳、有鳃,其他的如形状、大小、颜色、生活习性等都是无关特征,不影响其分类。学习“鱼”的定义,就是掌握这三个关键特征,这种学习就属于概念学习。再比如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如果掌握了这两个关键特征,就掌握了这个概念的一般意义,这就是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比符号学习复杂,但需要以符号学习为基础,在概念学习中也有符号学习的任务。但两者的区别是,概念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符号,而在于掌握符号代表的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记住

教育心理学考点之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考点之奥苏贝尔 奥苏贝尔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以客观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其观点的内容往往会通过概念反选的单选题、分类型的多选和判断题等形式来进行考察,还有比如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内容也有涉及到简答题等题型,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奥苏贝尔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区分。 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中重点考察的方面有: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动机中成就动机的基本分类、现代迁移理论等。 (一)学习的分类 从学习性质与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比如进行科学研究是就是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老师上课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属于机械的接受学习。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比如在给学生讲解乘法前把题目和加法结合起来进行,利用加法去学习乘法,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的

体现。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分类有:表征学习、概念学习与命题学习。 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学习,比如学习一些词汇和事实类知识。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是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意义。比如有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就是概念学习,直接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说的就是命题学习。 (3)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先行组织者策略也是一个喜欢考察的信息点。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平原"之前,先给学生讲解"地形"的概念,就是利用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三)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的体现,比如学生因为喜欢某门学科,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是这一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比如为了获得某种地位和名誉而进行学习的就是这一内驱力的体现。附属内驱力也是一种外部动机,比如为了获得父母和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的就属于这一种,这在儿童早期最为突出。 (四)现代迁移理论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的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的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时候我们的梦想有老师、宇航员、科学家,现在教师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老师面试里也出现很多博士学历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当老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的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动机的分类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婷为了能够在本季度成功晋升为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而努力工作。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婷的动机属于( )。 A.高尚的动机 B.附属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属于社会动机的一种,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题干中,小婷为了能成功晋升为公司的项目主管而努力工作,这是为了赢得相应的地位,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D项正确。 A项:高尚的动机是指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一般来说,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的根据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老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老师的许可证。需要在社会上参与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老师资格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老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学校低班级同学在老师指导进行识字学习时,有的按字音归类识字,有的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种学问学习的策略是( )。 A.组织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答案】A。本题考查对组织策略的理解。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学问之间、新旧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学问结构的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章等学问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题干中按字音、按偏旁对字进行归类,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归类策略。A项正确。 B项: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是指同学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掌握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掌握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其包括方案策略、监控策略和调整策略。与题干不符,排解。 C项: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同学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同学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与题干不符,排解。 D项:精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

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学问联系客观实际等。与题干不符,排解。 故正确答案为A。 2.电视剧《小高兴》中,林磊儿对于数学有极大的爱好,连逛商场都在思索数学问题。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低级的动机 2.【答案】A。本题考查一般学习动机的分类。依据动机产生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其中,内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内在需要引起,与学习本身的爱好相联系。题干中,林磊儿对于数学学习本身有极大的爱好,这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A项正确。 B项: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嘉奖相联系。与题干不符,排解。 C项: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同学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与题干不符,排解。 D项: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解。 故正确答案为A。 3.娟子说自己学习的动力就是妈妈的那一句“你真棒”。这说明娟子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爱好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3.【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知识点总结 奥苏贝尔是教育理论中的重要人物,其知识点主要分布在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部分,考试中经常涉及及考查,考查形式以客观题为主。为了更好记忆,因此进行梳理总结。 (一)遗忘的理论:同化说 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从而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二)学习的分类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学习进行的方式)和性质(学习材料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两个维度,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类。这两类学习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四)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或称组合学习)。 (五)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六)学习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七)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

介进行的。之前学习获得的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新知识迁移。根据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问题。在教学中,可能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 【试题演练】 【单选】小强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求知欲 5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选项A,附属内驱力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选项B,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选项C,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选项D,求知欲是指人不满足现成结论,积极地去思考探索,试图发现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的一种表现。 题干中,小强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刻苦学习,他的学习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故此题选A。

奥苏贝尔和奥苏伯尔,傻傻分不清楚

奥苏贝尔和奥苏伯尔,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备考教招考试的学生都有疑惑,这个奥苏贝尔和奥苏伯尔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心理学的很多章节的学习都看到他俩神一样的的存在,他们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呢?谁能告诉我?好吧!这就给大家揭开谜底。其实他们就是一个人,只不过有两个名字而已,这和我们翻译过来有关。现在大家明白了吧!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奥苏贝尔的常见的几个知识考点。 常见考点1:同化学说 同化说,又称积极的遗忘。主要观点是: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常见考点2: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常见考点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常见考点4: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练一练: 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 A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机械的发现学习 D 机械的接受学习 【答案】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

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学习动机的分类

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学习动机的分类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类型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类型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是指个体通过实现自己的成就来获得满足感和动力的一种动机。根据奥苏伯尔的研究,可以将奥苏伯尔成就动机分为三种类型:任务导向型、竞争导向型和社交导向型。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类型的奥苏伯尔成就动机。 一、任务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 任务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指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本身上,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动机的人通常会设定具体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他们乐于面对挑战,喜欢解决问题和探索新的领域。任务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在动机,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和成长。 二、竞争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 竞争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指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和竞争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动机的人通常注重自己在群体中的排名和地位,喜欢与他人竞争并展示自己的优势。他们追求的是与他人的比较和胜过他人的成就感。竞争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人更关注外部激励,他们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三、社交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 社交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指个体通过与他人合作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动机的人更注重与他人的互

动和合作,乐于帮助他人实现目标。他们追求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实现共同的成就。社交导向型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人更关注与他人的关系和合作,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结起来,奥苏伯尔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任务导向型、竞争导向型和社交导向型三种类型。任务导向型的人追求自我成长和发展,注重自我实现和成长;竞争导向型的人追求与他人的比较和胜过他人的成就感;社交导向型的人注重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共同的成就。不同类型的奥苏伯尔成就动机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个体,了解自己的成就动机类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动机和行为,并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动力,实现个人的成就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几种理论介绍

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几种理论介绍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他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越强烈,工作积极性越高,潜能都会的越好,取得的效率就越大;与之相反,动机的强度越低,效率也越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

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的分类基本上有以下六种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 相反,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学习所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另一方面,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是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 2.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划分,可把学习动机区分为远

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所谓远景性动机distant motivation,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所谓近景性动机proximal motivation,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学生在确定选修课程时,有的是考虑今后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需要,有的只是考虑眼下是否容易通过考试,他们的择课动机便属远景性和近景性动机范畴.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辩证关系的生动描述. 3.根据动机行为的对象的广泛性,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普遍型学习动机和特殊型学习动机 在学校教学中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类学生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习动机,不但对所有知识性的学科都认真学习,就是对技能性学科,甚至课外活动,也从不懈怠;另一类学生则只对某种或某几种学科有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科均不予注意.教育心理学家将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归结为两种学习动机:第一类学生的学习行为背后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普遍型学习动机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第二类学生的学习行为背后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特殊型学习动机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Bophy,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